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风云卫在慢慢地壮大起来。
“大家对风云卫以后的形势有何看法?”李风云扫视着屋中风云卫和藏军谷最核心的十多个人,问道。
公孙无忧苦笑一声,答道:“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前景并不乐观!风云卫隐藏的实力虽然强大,但相比起刘知远、辽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却显得极为弱小。
如果刘知远平定了杜重威、李守贞等势力,其矛头必定会对准风云卫。
同样,辽国国内的形势一旦和缓起来,也势必会限制风云卫的发展。
最好的结果,风云卫也只能成为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罢了!”
李风云皱了皱眉头:“真有这么严重么?”
“也并非完全如此!”周纵云道,“如果风云卫肯放弃原来的策略,肯与杜重威、李守贞、永固宫结盟的话,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段日子,杜重威、李守贞、永固宫的人接连来了几拨,希望与我们藏军谷结盟,我们都以大将军不在谷中推脱了。
但是,与他们结盟未必就不是一条出路。”
李风云望向众人,屋中的十数人中约有一半人点头称是。其中便包括王成、元霸等跟随李风云已久的老部下。
“如果我们藏军谷与杜重威、李守贞、永固宫三方结盟,彼此呼应,那么刘知远想要迅速平定任何一方的期望都会落空。而且辽国也一定会支持我们,这样我们的后方便安全了。风云卫就不必四面设防,再扼守一隅,完全可以出兵定州。
取下定州以后,兵锋便可直指向镇州,镇州汉军新近赶走了辽将满达勒,镇州城正不稳,我风云卫大军攻到镇州城下,恐怕镇州会不战而降。
只要取下镇州,我军就算有了根基。向南可以取赵州,直逼刑州,营救邺城被刘知远所围的杜重威,向北可以一扫易州,向东也可取深州、沧州。”
李风云沉吟片刻,转头问王大山:“杜重威那边的情况怎样?”
王大山负责收集各方的情报,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王大山道:“自从杜重威偷袭李守贞,与李守贞闹翻之后,杜重威便霸占了魏博之地。表面上归顺了大汉,实际与辽人也多有来往。让大汉皇帝刘知远十分忌惮,所以,为了削弱杜重威,刘知远拜他为太尉、归德军节度使,移镇宋州(注1)。
杜重威哪里敢接受,担心刘知远半路上设伏,把他给干掉,所以拒绝奉诏。
刘知远大怒,命令高行周、慕容彦超率军攻打杜重威。
杜重威退守邺城,并向当时镇州辽军留守的守将满达勒求救,并以其子杜宏遂为质。满达勒当即派蕃将杨兖救援杜重威。谁知杨衮率军走到洺州,便听到了镇阳反正,汉兵驱逐了辽将满达勒的消息,与是立刻撤兵而回。
到了十月,杜重威的情况更加危急,刘知远亲自率大军来攻打邺城。派遣给事中陈观等赍诏入城,要杜重威投降,杜重威不肯。刘知远大怒,命令大军攻城,汉军已经伤亡了万余人,邺城并没有攻下来。不过依着属下看,若是杜重威再找不到救兵,恐怕邺城支撑不了多久了。”
注1:宋州,即河南商丘这一带。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平等说
(注,第三十一章 ,周四已经误发了,大家可以返回去看一看。同一章节,不可以重复发,也不能调整顺序,真是麻烦啊!)
李风云呆了一呆,问道:“你是说,他们迟早会背叛我?”
“不!”公孙无忧摇摇头,答道:“是你背叛了大家。大家明明跟着你在一条大路上行走,这一路上虽然艰险,但是路的尽头却是荣华富贵,公侯万代。
这时,你却突然偏向一边,朝看似没有前途的悬崖走去。刚开始,基于对你的信任,大家还会跟着你继续向前走。可是时间越长,总有人醒悟过来,难道他们会甘心随着你从悬崖上跳下去?
你说,难道不是你背叛了大家?你又凭什么去指责他们背叛了你?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你的想法被越来越多的人得知,你认为那些利益被你所触动的人会由着你乱来?而能从你的想法中,真正获利的人,只是那些平民百姓,可是他们真的有机会了解你的想法吗?
他们连字都不识,又没有亲身体验,你想法的好与坏,还不是那些士绅一句话的事?士绅说你好,你便是圣人,名扬千古;士绅说你坏,你便是奸佞,遗臭万年。可是在这世上,所谓的士绅,又有几人心中有公道两个字?你触动了他们的利益,你认为他们会说你的好话吗?
所以,这条路走到最后,你身边人一个接一个会弃你而去,到最后,可能只会剩下很少的人,而这屈指可数的人,又如何能天下人斗?就算你是皇帝,也是不成的,因为曾经最支持你的那批人,正是既得利益最大的那批人,他们也同样不会允许你夺走他们手中的利益。”
“你是说,我不应该暴露我的思想?”李风云想了半天,才琢磨明白公孙无忧话中的意思,问道。
公孙无忧摇摇头,道:“我以为,你不应该期望他们会跟随你这么做,而是应该让他们期望你带着他们这么做。
因为要实现你的想法,恐怕不是十年八年的事,也不是征服了天下就可以做到的。
所以,某些时候,你必须要顺从他们的意思,以利益去引导他们,把你的想法变成大家的想法,让跟随你的人明白,跟着你一起战斗,也许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在此过程中,如非必要,我不认为站在风口浪尖是明智做法。
解语不是给你出了一个主意,借着苦竹翁的名义,也许是个不错的办法。毕竟,没有人能为难一位已经驾鹤西游的贤者。
现在,该是开始的时候了,乱世,也只有在乱世之中,才有可能让你的想法变为现实。”
李风云扭捏了一下,道:“可是,我不知道如何著书呀?”
公孙无忧哈哈笑了起来:“这个不用你写,解语早为你写好了!你写的东西,能看么?”说罢,公孙无忧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交给李风云。
李风云接过册子,封面上写着几个字“《平等说》,枯竹翁著”。又翻开看了看,只见笔迹清秀,果然是花解语的手笔:
“夫天道者,损有余而补不足,何也?平而等之也。天地未以一物为贵,寒暑四季,春生秋杀,日月轮替,未曾徇私,方有万物繁茂,欣欣向荣。
天道犹若斯,何况乎人道乎?
……”
李风云看得两目放光,他没料到,他只是提出了一个想法,花姐语却想得比他更细致,更周道,洋洋洒洒数千言,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针砭时弊,无不是醒世拍案之奇语,发人深醒。即便是李风云看了,也深受启发。
公孙无忧笑道:“如何?”
李风云耸耸肩,摊开双手道:“没得说了,这事以后就全交给你与花姐了!”
公孙无忧用折扇指着李风云,道:“你这惫懒的家伙!这只是第一步,解语会通过王大山,秘密找人雕版印刷成册,然后散播于天下。
还有,在藏军谷中的所有人,都必须要会熟读此文。当然,大将军,你作为枯竹翁的登室弟子,务必能背诵此文!”
“什么?都要背诵?”李风云吓了一跳,面露难色,道,“不用这么严重吧,足有几千字,谁记得下来?”
公孙无忧正色道:“一本《论语》,何止万言,天下会倒背如流不知凡几,才几千字,又算得了什么?就算是一本《孟子》,天下也有人能背得一字不差。
大将军,你不以身作则,又怎么能让谷中众人把此事当一回事呢?
本公子想好了,以后凡入我藏军谷之人,必以《平等说》为本,教他们识字断句。本公子要用灌输之法,让平等之说,深入到藏军谷每一个人的心中,让他们成为平等之说的拥护者。让藏军谷出去的每一个,都能成为自觉地宣扬平等之说。
小兄弟,如果你连这点苦都不能吃,又怎么能够让天下人都接受你的平等之说?”
李风云止住公孙无忧,苦着脸道:“好了好了,我背不就成了!”
“不止如此!”公孙无忧道,“我们还要提出自己的主张,本公子以为,目前提出‘均田地,同赋税’,比较好。大将军,你认为呢?”
“不错不错!”李风云急忙道,“不过是不是放到元老会上讨论一下比较好?”
“这个自然!”公孙无忧笑道,“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事,就是制度化。”
“制度化?”李风云有些不解。
公孙无忧点点头,道:“不错,我的意思是,绝大部分事情,其实都是可以制定固定的章程的,不能因人而事。而所有的章程都必须被严格的执行,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好了好了,这件事也依你!也交给你来安排!”李风云急忙打断他。
公孙无忧微微一笑,接着道:“就连身为风云卫大将军、藏军谷元首的你也不能例外,你能做得到么?”
“能!”李风云脱口而出。
公孙无忧诡秘地一笑,道:“这可是你说的,日后可不要后悔!”
李风云呆了呆,觉得自己似乎上当了,急忙补充道:“慢,小小的例外也不成么?”
公孙无忧摇摇头,道:“规矩一旦立下,章程一旦制定,就没有例外之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啊!”
李风云考虑了一下,道:“看来每一个章程,我都要好好的权衡,否则,非上你的当不可。”
公孙无忧哈哈大笑,拍了拍李风云的肩膀,道:“这才是你该做的!”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军事改革(1)
又讨论了一会儿藏军谷与风云卫的事情,李风云找了块青石坐下,双手圈住双腿,突然问道:“我们好不容易从湖心岛搞来的那四百多名高手,留下了多少?无忧公子,你不会让他们都跑了吧?”
公孙无忧,也在李风云身边坐下,哈哈笑道:“怎么会?现在还留在谷中的大概有三百多人。其中一百六十人已经表示要加入我们风云卫,其他人还在考虑之中。我看这些人还很不错,大人对你提出来的‘人生而平等’是支持的。”
“好!”李风云猛地一拍巴掌,道,“我正打算组建一个特殊组织,专门执行特殊任务。你看怎样?”
聪明人就是聪明人,一点就明,公孙无忧立刻就明白李风云所说的这个组织是什么。李风云觉得当初杜重威的黑衣卫十分好用,想要仿效建立起一个黑衣卫的组织。
沉思了一会儿,公孙无忧道:“你打算怎么提出这个建议?如果在元老会讨论,传扬出去恐怕不好!但如果避开元老会,只怕会开一个不好的头,日后元老会会慢慢地被架空。”
李风云想了想,道:“自然不能在元老会讨论。不如这样,这个组织便隶属于游击营,就叫内卫吧!人员暂定是两百人,职责是加强对各位将领的保护、军情的侦探以及执行一些临时任务。这样,就是风云卫内部的调整,不需要经过元老会讨论。”
公孙无忧点了点头,道:“我看行。你打算将内卫交给谁?此人必须绝对的可考才成。”
李风云望着公孙无忧,冲着他嘿嘿一笑。
“你不会是?”公孙无忧连连摇头,“不行,你小子莫非是想累死本公子。本公子来藏军谷,也就只打算跟着你凑凑热闹,看看你究竟能走到哪一步。结果你小子啥事都不管,全丢给本公子,把本公子当牛马使唤,自己倒是逍遥自在。”
李风云拍了拍公孙无忧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劝说道:“能者多劳嘛!你也说了,内卫的首领必须绝对可靠才行,而且你又说了,即便是曾经跟着我出生入死的人,若是知道了我真正的想法,未必不会弃我而去。
现在明白我真实想法,而又绝对可靠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你不当这内卫的首领,难道要花姐还有语侬当?她们可干不了这事。
况且,我想遍整个风云营,足智多谋,手又狠,心又黑的人,恐怕唯你无忧公子莫属了,你叫我再去找谁?”
公孙无忧一脸苦笑:“李风云呀,你就是个二皮脸,说到奸诈狡猾,心狠手辣,本公子可不敢跟你比。你何不亲自率领?”
李风云摇摇头,道:“我不成,我贵人事多啊!你也瞧见了,一年之中,我恐怕大半年都不能跟兄弟在一起,这内卫关系重大,没有人看着,怎么能成?你也瞧出来了,现在谷中的兄弟,一个个都开始有了私心,甚至开始拉帮结派了,这可不成。我在藏军谷时,还能震得住这帮兔崽子,我要离开了,这事还得你来处理,你手中没有一支可靠的力量又怎么能行?”
见李风云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公孙无忧只得点头同意:“好吧,那本公子就勉为其难,先暂时带一带内卫。不过事先说好,可不许赖在本公子身上,日后内卫成形后,有了合适的人选,本公子就不管了。”
“你放心吧!”李风云笑了起来,旋即又道,“这次我带回来的那个萧洪,你应该猜得出是谁来吧?”
“耶律洪古?”公孙无忧心中一动,“你怎么把他弄到藏军谷来,传扬出去,对风云卫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千万不能让人知道。”李风云道,“现在知道这件事的,只有你,我,萧齐瑞,还有耶律洪古他自己。我打算让他进入内卫,你看紧点,千万不要让他有事,也别让闹事。最重要的,不要让人觉得他身份特殊!”
“唉!”公孙无忧长长吐了一口气,道,“又是件苦差事!”
李风云嘿嘿笑了两声,接着道:“还有呢!队伍大了,不太好带了!无忧公子,你有什么好的想法?”
公孙无忧眨了眨眼,道:“不如让各营的将领的位置调换一下,如何?”
李风云考虑了半晌,答道:“这样会不会影响各营的战力?”
“暂时肯定会有所影响!”公孙无忧道,“不过短时间内,风云卫又会对谁开战?难道你真的打算与刘知远翻脸,去援救杜重威?”
李风云摇摇头,恨声道:“我不杀那老贼,便是便宜他了,又怎么可能去援救他?在说,在此之时,我若真的与刘知远打起来,中原必定会大乱。最终得利的不还是辽人?这等教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还做不出来!”
“这便是了!”公孙无忧道,“如果不趁着现在把这个苗头压下去,日后更不好办!本公子以为,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将各营的主官轮换一次,这样,各位将军就不容易培养出各自的势力,形成自己的朋党。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各位将军熟悉各营的实力。”
李风云又想了想,道:“可以,就按你说的,写一个章程,以后按此执行。
另外,借此机会,将各营的实力平均一下。我瞧游击营也不需要有这么大的编制,除即将建立起来的内卫,还是以一千二百人为宜。多余的人补充到各营,让各营的实力尽可能平均起来。”
公孙无忧点了点头,又道:“还有一件事,我一位风云卫还需要成立一个机构。”
李风云道:“什么机构?”
“军法司。”公孙无忧道,“以前人手少,各个部队的军法处置,都掌握在率队将军的手中。这样非常不合适,将军很容易滥用私刑。不如统一起来,由军法司掌控,各营也要入驻军法司的人员,监督各营的军法执行。”
“这主意不错!”李风云眼睛一亮,问道,“你可有军法司主将人选?”
………………………………
第六百三十三章 军事改革(2)
“你看佘破财佘将军如何?”公孙无忧答道。
“我看可以,佘前辈性格刚直,正适合军法司这一职。只是若将佘破财将军调过来,风云镖局又由谁去管理?”李风云提出疑问。风云镖局对藏军谷的关系重大,不但要提供大量的人员与粮草,而且大部分消息也是由风云镖局搜集来的。
公孙无忧道:“让玉堂春去接手风云镖局,玉堂春心细如发,无论是做生意还是搜集情报,都是难得的人才,留在藏军谷管理民事实在是浪费。而且她的职责与解语很多地方是重复的,完全可以交由解语来处理。”
李风云点头同意:“还有好什么主意?”
公孙无忧答道:“再就是军法了,现在的军法名目虽然繁多,但其实大多虚而不实,似乎什么都能套用,又似乎什么都管不了,需要好好的调整一下。务必要让每一位将士都能看明白,每一条军法究竟是指什么,该如何遵循。
就像第一条军律那般,谁都看得懂,就是不许下跪和自称奴才。
我建议,日后军中一般的责罚只保留军棍和鞭刑,不在使用对身体有永久伤害的处罚。
斩首之刑也要慎重,战场上可以临机处断,但若在平时,尽量避免使用。因为一旦错用,对士气的打击太大。”
“可以,这件事等佘前辈来了之后,由他来负责,各营主官,加上你,大家商量着定下来。”目前军中执行的军法仍旧是十七禁律五十四斩,虽然一些条律做了调整,仍旧是太虚太空,一些条目彼此重复,一些条目不要说将士,就连李风云自己也看不懂,不知所云。可执行的空间太大,究竟如何执行,有没有犯禁,全靠一张嘴。对于这一点,李风云对也十分不满,早有改动的意思。
“难道你不打算参加?”公孙无忧有些惊讶。
李风云摇摇头,道:“我打算去见一见刘知远,刘知远称帝后,我们一直都没有什么表示,这样很不好。以前还能托辞我不在营中,现在既然回来了,再不去恐怕不成。万一与刘知远发生冲突,最终受涂炭的还是老百姓。
另外,我也想将易州要过来,估计刘知远不会不肯。”
易州是中原的突出部,三面都在辽国的包围之中,没有强大的兵力,很难守得住。现在刘知远一心平定中原的乱世,无暇他顾,李风云愿意代他防守辽国,刘知远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有了易州做根基,风云卫实力将大增。
公孙无忧没有阻拦,只是道:“那你可要小心点,刘知远的心可不小,未必不会趁机将你‘咔嚓’掉。”
李风云哈哈大笑道:“当初的单骑连耶律德光都见过,耶律阮、述律平也都见识过,耶律明、萧齐瑞都没有将我怎么样,又岂会怕他?况且,我还有东西与他交换,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