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骁雄-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彦泽与李风云关系不好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杜弘琏,不过自从杜弘琏重伤,被杜重威禁足之后,张彦泽无形之中渐渐与杜弘琏生疏了许多。说到底,他真正效忠的是杜重威,杜弘琏只不过是他铺的一条后路。
  所以,此次在定州,在王重胤、符彦卿有意的撮合下,张彦泽与李风云的关系有很大的改善。
  符彦卿一拉李风云,道:“走,不说这些,喝酒去!酒虫都爬到嗓子眼了。”
  四人在王重胤帐中开怀痛饮,安排撤退事宜,自然有手下负责,不用他们操心。
  酒过三巡,四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已经月上枝头,跟这三个粗莽的汉子在一起,李风云的心胸开阔了许多,心情也好了很多。
  毕竟次日要起营拔寨,四人也不敢喝得很多,略带一些酒意,就纷纷告辞离开。
  一路上,符彦卿与李风云相伴回营。
  带着满身酒气,符彦卿对李风云道:“风云老弟,你这些想法,我也曾经有过。今天老哥就跟你说说掏心窝的话。
  咱们这些武人,把性命拿出来拼杀,若说不图些什么,那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老哥也不妨直说,老哥为的,是功名利禄,富贵荣华。
  恐怕大多数人都是这般。当然,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忠。
  忠于大帅,忠于朝廷,忠于金銮殿上的那张龙椅。至于那龙椅上坐的是谁,倒是无关紧要。谁坐在上面,咱们就忠于谁!
  正所谓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风云老弟,人生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站错位置,更不能跟大势做对。
  老哥这些话,你能听得明白么?”
  李风云点点头,符彦卿的意思,他当然明白。符彦卿在提醒他,不要对杜重威有任何想法。
  看来这个符彦卿,果然是心细如发。
  李风云对杜重威心中有所不满,杜重威没有看出来,以为已经安抚住了他。王重胤、张彦泽更没看出来。唯独只有符彦卿,从李风云的言行中,看出端倪,并特意说了这席话。
  从心底来说,李风云对符彦卿十分感激。
  为何而战,杜重威手下三员虎将,各有所答。
  三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走到了杜重威的帐下。
  王重胤为的扬名立万,名垂千古,所以自律极严,也最得李风云的好感。所以,凡是不利于他名声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哪怕那事情是杜重威要求他做的。难怪杜重威对王重胤既爱又恨,既倚重又疏远。
  张彦泽则是杜重威的死忠,要报答杜重威对他的知遇之恩。所以,杜重威让他做的事,无论是什么事,他都会一往无前,绝不推脱,是杜重威的一把刀,也是杜重威最信任的心腹手下,杜重威使起来最得心应手。
  符彦卿与他们两人都不同,他比这两人要清醒冷静得多。他知道他追求的是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也清楚如何去获取这些东西,而且他善于审时度势,看得清天下大势。相比之下,他比王重胤、张彦泽要高出一筹。
  因此,杜重威对符彦卿极为倚重,但又似乎有些防备之心。
  正所谓求仁者得仁,求义者得义,未来面对纷乱的局势,这三人各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李风云很好奇,也很想知道。
  “而我,又是为何而战?”
  李风云再次问自己。
  为了如月?
  如果没有杜如月,李风云与杜重威也许根本就不可能走在一起。曾经一度,李风云认为,他可以为杜如月做一切事情。杜重威若是要造反,他就跟着这位未来岳父一起造反就是。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他对开封那个小皇帝也看不顺眼。对中原百姓也没有什么归属感。
  可是,经过了这么多事,遇见了这么多人,李风云心中的想法已经有所改变。
  跟着杜重威造反,将屠刀挥向那些曾经的朋友,他真的原意吗?
  李风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而且在李风云内心的最深处,还有一个深深的、他不愿想的恐惧:假设有一天,杜重威为了当皇帝,背弃了中原,投靠了契丹,他李风云又该何去何从?
  ………………………………


第二百六十二章 军魂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李风云发现这句话可能说反了。或许是古人所理解的“君子”、“小人”与他理解的并不一样,李风云很难想象,一位心怀济世常忧国的君子怎么可能不戚戚然而做到“坦荡荡”?。反倒是那些没心没肺的小人,吃了上顿不知下顿的人,苦衷作乐,更容易做到这一点。
  想到这里,李风云忽然笑了起来,杜如月故事中的那个颜回不就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么?所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是因为他所追求的不过是一箪食,一瓢饮;有这一箪食,一瓢饮,他已经满足了。
  而写出“心怀济世常忧国”这种话的那块豆腐,显然是“小人”,因为他一生都在“长戚戚”。
  这么复杂的道理,李风云简单的脑袋显然不够用,所以李风云决定抛开这一切,管它君子还是小人,过得开开心心才真道理。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想那么多做什么?弄不好真会把脑袋想傻掉。
  撤军显然并不像李风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风云营的士气明显降了一大截。
  这也难怪,风云营的将士,绝大多数都于契丹人有着深仇大恨,本就是冲着风云营能杀鞑子而来投军。而现在,契丹鞑子打来了,风云却要转身后撤,心中的这坎,谁又能轻易迈得过去?
  李风云心中暗叹:“不战而退,果然是军中大忌。”
  风云营如此,整个二十万大军也是如此。
  大军中盈溢着一股消沉、失望的气氛。
  这二十万大军,本就是挑选出来的敢战之旅,战力如何暂且不论,这次前来,本来就是抡胳膊挽袖子打算跟契丹人大战一场。
  谁料还未接仗,连契丹大军的影子还没看到,主帅却命令后撤,这些中原热血汉子,有几个愿意?
  主帅怎么想,下面的小兵并不知道,也不在乎知道。他们只知道一件事,能领他们跟契丹鞑子干架的就是好主帅。带着他们灰溜溜逃跑的主帅都是贪生怕死的窝囊废。
  所以,整个大军怨声盈沸,低声诅咒谩骂主帅及各级将领的四处皆是,弹压都弹压不住。整个大军后撤的速度,简直犹如乌龟在爬。
  “啪”的一道鞭声把李风云从沉思中惊醒,李风云抬起头来,看见一名杜重威的传令亲兵正在抽打一位兵士,那名兵士抱着头,蹲在地上不敢反抗,周围的兵卒脸上露出忿忿之色,敢怒而不敢言。
  那亲兵大声喝骂:“你这狗娘养的,敢说大帅的胡话,看老子今天不抽死你不可!”
  一股火气从李风云胸中涌起,身形一闪,李风云飞掠到那士兵面前,一抬手,挽住抽过来的皮鞭,手臂微微一用力,那亲兵“啊”的叫了一声,被李风云一把拽下马来。
  李风云抢过鞭子,抬脚狠狠踹了那亲兵两脚,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东西,居然敢来打老子的兵。”
  那亲兵忍痛从地上爬了起来,指着那兵士争辩道:“李将军,他……”
  “他什么他?”李风云扬手就是一鞭,抽得那亲兵满地打滚,“老子的兵,几时要轮到你这小兔崽子管?还不快滚,再不滚,老子抽死你!”
  那亲兵不敢再说话,急忙爬上马匹,连皮鞭也不敢向李风云讨要,灰溜溜飞驰而去。
  周围的兵卒一阵欢呼,掌声四起。
  那被打的士兵站了起来,正要向李风云告谢。谁料李风云扬起皮鞭,打得那士兵当场就懵了。
  周围的兵卒更是不明白,愕然地望着李风云,不知他为何这般做。
  李风云挽起皮鞭,用鞭子指着那士兵的鼻子,恶狠狠地问道:“知道老子为什么打你吗?”
  那士兵低着头,畏畏缩缩地道:“是……因为……我私下骂大帅!”
  “胡说八道,不止是你,老子也想骂大帅,虽然他有苦衷!这算什么理由?被骂几句又不会少块肉。”李风云大声喝道,“老子打你,就是因为你这熊样。你他娘的吃屎长大的,他打你,你就不晓得还手?你手中的刀,是切菜的吗?
  再这般窝囊样,就给老子滚出老子的队伍,老子不要你这般的孬种。还杀契丹鞑子,就你这模样,杀鸡都不敢。
  给老子挺起胸来,老子的兵,只许你欺负别人,不许别人欺负你!”
  “是,大人!”听了李风云的话,那士兵精神大振,胸脯拔得老高。
  “你是谁手下的兵?”李风云问道。
  “是我,主公!”王大山这时已经跑到了近前。
  李风云打量了王大山一眼,“啪”的扬手又是一鞭。
  王大山不敢躲闪,硬生生地受了这一鞭。
  李风云指着王大山的鼻子骂道:“王大山,你也算是跟着老子的老人了,你是怎么带队伍的,把老子好好的兵都带成这熊样,还怎么跟老子上阵杀敌?
  王大山,今天若不是看在当初你跟老子浴血奋战的事情上,非撤了你不可。
  你给我记住了,老子的兵,即使只有一个人,也要有向敌军千军万马冲锋的勇气!
  做不到这一点,你就给老子滚回去,搂着婆娘睡觉。别给我在这里丢人现眼!”
  “是,主公,我王大山一定做到!”王大山挺直了脊梁,身子站得笔直,扯着喉咙吼道。
  李风云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环视周围,用皮鞭指点着众兵卒,喝道:“你们这些家伙,都他娘的是狗娘养的,看着自己的袍泽兄弟被人欺负,连吭都不吭一声,还有没有半点血性?在战场上,还怎么让人放心把后背交给你们?”
  一众兵卒羞得满脸通红,纷纷低下头来。
  “都给老子把头抬起来,老子的兵,就算打了败仗,也要给老子把头抬得高高的,胸脯拔得挺挺的。”李风云大声喝道,“老子不管你们私下关系怎样,有没有私怨,就只一句话,谁要敢欺负老子风云营的兵,你们就要给老子一齐上。做不到这一点,就别在我风云营中呆了!”
  一席话说得风云两千将士心中暖暖的,一个个精神抖擞,胸脯拔得老高,士气大增。看模样,与周围其他部众绝然不同,一个个像小老虎似的,不像是在后撤,倒更像是在冲往战场。
  典奎在一边暗挑大拇指,低声赞道:“李老弟真有两下子,这一顿臭骂,把所有的人骂了个遍,但偏偏大家都爱听。这一骂,骂出了我风云营的军魂来。”
  周围的友军纷纷朝风云营这边望了过来,眼中忍不住露出钦佩、羡慕之色。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两千好汉
  一个士气高昂的风云营改变不了整个二十万大军。
  一连两天,整个二十万大军依然如乌龟般在道路上缓缓前行。
  “这样不行!”李风云心中一阵焦躁,傻子也知道,以这样的速度后撤,只怕不等到定州,契丹的大军恐怕就已经追了上来。
  “我要去见大帅!”李风云招呼了一声,把风云营交给了典奎和张俊,策马朝杜重威处奔去。
  杜重威此时正站在一块青石边,低头研究铺在青石上的地图,脸上神色凝重。
  “大帅,照这个速度撤军,根本来不及撤到定州,契丹人就会追上来!”李风云跳下战马,来到杜重威身边,声音有些焦躁。
  杜重威抬头望了李风云一眼,低声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契丹人的前锋已经追上来了。负责后卫的皇甫遇将军正在与他们激战,相信要不了多久,契丹八万就会追上来。”
  李风云一呆,他没料到契丹铁骑居然来得这么快,快得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此说来,形势已经无比恶劣。
  “大帅,请下令立刻安营札寨,准备抵挡契丹大军!”略一思量,李风云抱拳建议道。
  “嗯,本帅也正在找合适的驻扎地点!”杜重威皱着眉头道。
  李风云心中一动,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地点道:“阳城(注1)白团卫村,我曾经去过,地势较高,内有水源,地方也够大,比较适合大军驻扎,只是要小心被契丹人截断粮道。
  不过,只要派出一支雄兵,驻扎进阳城,护住粮道,问题应该不大。”
  杜重威眼中精光一闪,又摇头道:“阳城白团卫村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皇甫将军恐怕支撑不到那个时候。”
  李风云抱拳道:“末将愿请命,率风云营回援皇甫将军,拖延契丹军主力。”
  杜重威上下打量着李风云,道:“我军要到达阳城白团卫村并驻扎好营地,布置好鹿角壕沟,至少也要两天的时间,你真有这把握?而且你风云营只是一支两千人的步卒,如何能与八万契丹铁骑相抗衡?”
  李风云单膝跪倒道:“请大帅放心,风云自有妙法,必定能拖住契丹大军两天的时间!只是,请大帅拨出两千匹精骑,暂借于风云营,以方便风云营行军的速度。”
  风云营的每一个将士,都曾经过基础骑术训练。在马上挥刀,肯定是比不上久经训练精锐精骑,但是基本上可以做到骑马行军,这是李风云当初对典奎、张俊的要求。所以,李风云现在才有这个要求。
  一支两千人的骑兵,李风云是无论如何都养不起的,况且想训练出一支可以与契丹铁骑抗衡的骑兵,没有大几年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此,李风云才会只要求部属能骑马行军就够了。
  杜重威沉思了片刻,道:“既然你这般有把握,本帅便答应你,不过,李风云,如果你不能为大军争取到两天的时间,造成我军大败,本帅会按照军令,对你严加处置,你可明白?”
  李风云直起脖子,大声道:“末将明白!末将定不负大帅所托!”
  此时,李风云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模糊的计划。
  “风云营的将士们!”李风云跳上一块大青石之上,两千名风云营的将士整齐地列阵于他的身前,“你们不是一直渴望与契丹鞑子战斗吗?不是一直希望从这些契丹狗杂碎身上获取荣耀与光荣吗?不是一直想要杀光鞑子,报仇雪恨吗?”
  李风云猛地一指北方,大声吼道:“现在,他们就在那里,我,李风云,赵州李风云,将会带你们去跟他们拼命,你们有没有这个胆量?”
  “有!”
  “跟鞑子拼命!”
  ……
  两千将士拼命地吼叫着。
  “好!这才是我风云营的将士,宁折不弯的铮铮男儿!
  老子李风云也不妨告诉你们,这此任务,是老子李风云好不容易才求来的好差事,也是你们建功立业、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
  但这个机会,你们能不能把握得住,就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这个机会,你有可能立下其他龟孙子难以想象的赫赫战功,但同样,也有可能把自己的命送掉。
  我风云营,只有两千好汉;可是契丹鞑子,却有八万杂碎。
  怕死的,现在趁早滚出老子的风云营,老子绝不会阻拦。
  我李风云只要真的好汉,不要那些没有用的孬种。”
  李风云环视四周,见风云营两千将士没有一人肯退出,哈哈大笑道:“好,不错,不愧是老子李风云的兵。
  八万契丹鞑子算得了什么?
  就在几个月前,老子李风云一个人,单枪匹马,杀入契丹万军丛中,七进七出,直杀得耶律天德抱头鼠窜,数万契丹杂碎,没有一个敢出来应战的。
  现在咱们有两千将士,莫说区区八万契丹鞑子,就算契丹那帮狗杂碎有两千万,老子一样能带着你们杀得他们磕头求饶,满地找牙。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老子李风云是有要求的。
  要求老子的风云营中的每一名将士,都是一头虎,一头狼。
  就算被人砍成八截,也要咬上对手一口。就算只剩下一名将士,也敢向敌军的千军万马发起冲锋。
  告诉老子,你们做得到吗?”
  李风云,大声吼叫道。
  “做得到!”
  “老子就是一头虎,一头狼!死也要拉上鞑子上路!”
  “杀鞑子!”
  ……
  两千将士扯起嗓子,又是一阵山呼海啸。
  “好,跟着我李风云,杀鞑子去!”李风云放声暴吼。
  “跟着李都尉,杀鞑子去!”
  “跟着李都尉,杀鞑子去!”
  “跟着李都尉,杀鞑子去!”
  ……
  整个风云营被李风云的话引爆了,每一名将士,都觉得血液在沸腾,身上有使不完的劲。扯开喉咙,疯狂的嘶吼。
  跳上早已经准备好的两千匹战马,一路尘土,逆着缓缓前行的二十万大军,脑袋扬得高高的,胸脯拔得挺挺地,直朝北方而奔去。
  注1:阳城,今河北清苑西南。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定计
  看着嚣张而上的滚滚人流,刘知远长叹一口气道:“杜重威运气真不错,居然能找到这等良将,真叫人艳慕!”
  郭威侧过头来,低声道:“有良将,要用得好才行。。org末将瞧那杜重威,不是能容人之人,未必能用好李风云。而且,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李风云会站在哪一边,还很难说。”
  刘知远眼睛一亮,道:“文仲(注1)真有把握?”
  郭威呵呵笑道:“大帅可敢与末将赌一把?杜重威性格奸狡而少仁义,喜小利而忘大义,有野心而无见识,实乃志大才疏之辈,不足为患,这从镇州之围就能看得出来。
  小小池塘中又怎养得住一条青龙?李风云迟早要离他而去。至于李风云能不能靠到我们这边,就看大帅能不能拢住他的心了。”
  刘知远哈哈大笑:“好一句喜小利而忘大义,不错,这句话说得好。杜重威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更远处,杜重威脸上挂着笑,脸色微显阴沉:“‘老子李风云的风云营’!他真这么说?”
  “不错,他正是这么说的,是孩儿亲耳听见的,那还有假?而且,听到他这句话的,也不止孩儿一人。”杜弘琏凑近细声道,细长的眼睛中爆出缕缕精光。
  当初李风云将他揍得半年起不了床,在父帅心目中的分量大减,今日抓住了李风云的把柄,又岂可放过?
  “哈哈哈哈”杜重威忽然放声大笑起来,瞟了杜弘琏一眼,“年轻人,有些傲气,也是情理当中的事情,这样的虎将,老夫很喜欢!再说,风云营本就是他的,他这般说,又有何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