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但他还未开口,忽然就只见一旁的“方叶”忽然“哈哈”一笑,向着王绾、卢生他们淡淡道:“王丞相,卢上仙,你们所说的这些,我不大懂。不过,我却懂得炼气之术,这无非就是最正常不过的灵气变化罢了。”
最正常的灵气变化?
方叶可真敢说!
一时间,韩终、徐福等人都是冷笑,王绾也不由皱眉,方叶这口出“狂言”,并无助于化解始皇的怒气。
“哦?”
秦始皇没有急着下决定,饶有兴致地向邵阳望去,想听听他能说些什么。
邵阳自然将众人的表情都收入眼底,对众人各自不同的心思也略有猜测。不过他却怡然无惧,向秦始皇施礼之后,朗声道:“陛下,其实这一番大雨,是陛下举行封禅大典,采撷天地钟灵秀气,汇聚天下人心气运,使得这泰山之巅,灵气充盈满溢,聚而为雨,绵绵而下也!”
“还能这样强行解释?”
这是许多有识之士心中第一个掠过的念头……但老实说,这么说起来,似乎还真的自成一套理论。
“颇有道理的样子。”
但不管怎么说,都要比王绾的甘霖之说,比卢生的水德之说,更显真切,成“体系”多了。
秦始皇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望向邵阳,“你这么说,可有什么证据?”
第三百二十章 石生草木(修)
秦始皇心思深沉。
他不动声色,听了邵阳的说辞,要比王绾、卢生他们所说都要好了许多。
但说到底,仍然有着同样的问题——
太过虚无缥缈,总也摘不掉强行解释的帽子。
也即是说,难以完全取信于人。
所以,秦始皇故意压了一下,用一种隐含着期待的神色望着邵阳,希望他能够给出更多的解释。这一刻,连他心底深处,那股隐约的、对邵阳的戒意也不复存在。
但听在群臣之中,却只觉秦始皇显然并不相信;否则,为何对王绾、卢生他们,都是一番劝勉;对这方叶,却是质问?
不少事不关己的方士甚至都是心头惊喜,只觉邵阳这一次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只有赵高、李斯等等对秦始皇心思能够猜测几分的,才觉有些不同……
邵阳却微微一笑,“微臣自然有证据。”
“哦?”
秦始皇深深看邵阳一眼,忽然露出笑容,“好,那就请方叶上仙为朕、以及所有臣民展示一番证据吧。”
“是。”
邵阳欣然答应。他向四处望了一下,挑中了身前的一块空地——但见那里怪石嶙峋,一块块突兀地立在眼前,邵阳很满意,“就选这里吧。”
众人都是诧异地看着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也露出很感兴趣的神色。
邵阳则打量一番,向身后的秦始皇道:“陛下请看,以陛下之见,这一处乱石之中,可能生长草木?”
秦始皇看了一眼身旁众臣。
赵高从一旁代答:“自然不能。”
众人都看得清清楚楚,这里尽是石头,只有间或的缝隙,但也不见丝毫泥土。这样的地方,又岂能生长出来草木?
邵阳又转向李斯、王绾等等众大臣,问道:“不知几位大臣是什么意见?”
李斯、王绾他们互相看看,仍由李斯答道:“自然不能。”
“你们呢?”邵阳再问一旁的一众方士。
“自然不能,玩儿什么把戏。”
“这石头上岂能长出植物?”
众方士纷纷道。
邵阳一笑,不置可否,他也不急着辩解;反而又转向了已经越来越多人围聚过来的众近侍,其实能在这里的,大都是秦始皇身旁的近侍,都非凡俗黔首。
“你们呢?”
众侍卫也都摇头,“自然不能!”
石头上怎么可能长出来草木?这不是开玩笑吗!
邵阳环顾众人一番,显然所有人都是一幅根本不肯相信的表情。邵阳反而一笑,悠然道:“我倒是觉得可以。”
哗!
人群之中顿时一片哗然:“这怎么可能?”
“开玩笑。”
“这完全违背了常理!”
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来,都在关注着邵阳,想看看后者究竟有什么办法,可以令石头上长出来草木。
邵阳却是一笑,就见他从怀里面取出来一些种子,一面向着那些石头丛中走去,一面悠然开口道:“普通之处自然不可能,但这里,被封禅泰山所汇聚而成的灵雨浇灌过,已经融入了浓郁的生机!在这里,哪怕是顽石之上,只要有种子洒下,也能茁壮生长。”
呵呵——
不少人都不信。
这不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吗?虽然他们也承认,邵阳之前所说的那一套灵气化雨的理论,听起来似乎真的颇有几分道理。
但再有道理,又岂能违背常理,使得石头上生出草木?
当然,也有李斯、徐福、赵高等等有识之辈,隐隐之间已经有些明白了邵阳的目的。
妙啊!
……
秦始皇忽然一笑,开口道:“口说无凭,方叶你既然说这岩石上能种出草木,那也总要真的长出来了才算。”
“是,请陛下耐心等待。”邵阳信心满满。
秦始皇饶有兴致,“不知需要多久?”
邵阳心底微微一估算,“若是那些高大的灵木,或许需要数日;但那些灵草一类,一个时辰之内应该就能够见到分晓。”
“一个时辰?”
秦始皇望向了一旁的赵高,“此番泰山封禅的吉时在什么时候?”
赵高不动声色地瞥一眼邵阳,心中却是忍不住涌起了一股嫉恨之意,这么好的机会,却被对方得到了。不过,这种关键时候,他也知道不能拆邵阳的台,所以连忙答道:“午时是封禅吉时,我们上来的早,还有足够时间。”
秦始皇当即决定,“好,那就在这里等到这些草木发芽!”
他既然这么说,众臣当然不会反对,一个个都连忙恭声称是。
至于心底,那自然一个个都是叫苦不迭……这岂不是说,他们都得在这里多淋一个小时的雨?
而秦始皇想了想,又吩咐下去,“岩石生于草木,也是一时盛景,传我旨意下去,但凡对此有疑虑者,都可以来此一观。还有,李丞相……”
李斯连忙上前:“臣在。”
就听秦始皇吩咐:“你负责维持好此地的秩序。”
“是!”李斯应道。
秦始皇的命令传了下去,顿时使得周遭众人都是一片哗然!石生草木?这岂非是仙迹么?所以,不少人都纷纷围聚过来,想要看个究竟。
而平素喜好清静的秦始皇,此时反而耐着性子,听着无数人在左近议论纷纷……
“他就是方叶上仙吗?看着也不像是什么仙人啊。”
“能有什么手段,令石生草木?”
“听说不是他有什么手段,而是这雨。说这雨是灵雨,灵气汇聚,化而成雨,洒落下来,所以才使得岩石上也能生出草木!人若是淋了这雨,都能祛病避灾,除难延命。”
“果真?”
“我也不知道……”
众人一面不住议论,一面向着场中的邵阳望去。
而邵阳却很淡定,将手里的一捧种子撒下后,就盘膝端坐在那一丛岩石前方,眼观鼻,鼻观口,再不多发一言。
大雨瓢泼,他的身影甚至都有些显得瘦弱;然而邵阳却任由这大雨淋在身上,不避不挡。
时间一点点过去。
但见众人身前的那一丛岩石中间,依然空空荡荡,没有丝毫“发芽”的迹象。而随着邵阳所说的期限的临近,众人不由更加期待——
到底行不行?
真的能……石生草木?
第三百二十一章 觉醒境大成!
“还没有。”
“还没有。”
“就说不可能吧……石头上怎么可能生长出来草木?”
……
随着时间的临近,周围的议论声也渐渐起来。
不过,邵阳却神色从容,丝毫不见焦虑;至于一旁的秦始皇,这一次竟也分外能坐的住。他端坐在树下,望着雨水连串珠子一般坠下,始终一言不发。
时间一点点流逝。
终于,渐渐开始接近了满一个时辰……
“咦?”
“那是什么?!”
“好像……”
众人惊讶!躁动从少数几个人开始,很快就向着整个人群之中蔓延开来。
真的有了一点绿色!
众人分明看到,在那一丛岩石之中,缝隙之间,角落之里……隐隐约约之间,竟然真的有了点绿色。
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
这泰山之巅,乱岩之中,雨幕之下……一时间,赫然是多了点点春意!
勃勃生机,一下就从这里渲染开来。
“这怎么可能?”
“竟然真的生出了草木?”
“仙迹啊!”
众人惊叹。
一直端坐不动的邵阳忽然起身,微微一笑,探手从那乱岩之中取下来食指长的一截草茎,而后返身,走到秦始皇、以及文武众臣身前,施礼之后,恭声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泰山封禅,灵气化雨,石生草木!大吉之兆!”
邵阳将那一截草茎向秦始皇献上。
秦始皇示意,一旁的赵高连忙上前,将那一截草茎接过,双手碰到了秦始皇面前。
秦始皇心底叹息一声,不过表面却不露声色,伸手将那草茎接过,拿在手中仔细打量。但见这一截草茎,郁郁葱葱,翠色饱满,果然是满溢着生灵之气。
当真有无穷生灵之气!
秦始皇将那一截草茎平放在手中,向着身后的文武众臣展示一番,然后开口道:“诸卿,你们以为如何?”
《韩非子》之中有一句话,叫做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信奉法家学说的大秦国,当真印证了这一句话。所以,能够站在这里的,几乎个个都是人中龙凤,才气过人,国之栋梁。
他们可不是容易愚弄的普通黔首。
但是,看着秦始皇手中的那一截草茎,但见枝干饱满,翠色欲滴,所以哪怕是他们,心底也忍不住涌起了几分惊疑。
——莫非,这雨水,真的是封禅的灵气汇聚,化而成雨?
当真有着勃勃生机?
还是李斯最先反应了过来,就见他反身就向着秦始皇叩拜下来,行着大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文武众臣也一下跟着反应了过来,一时间,就见泰山之巅,黑压压跪了一片: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秦始皇不由“哈哈”大笑,他已经举步从树下走了出来!大雨瓢泼,可不会理会他是否一国之君,只顷刻间,已经将秦始皇全身淋湿。但秦始皇却完全不理会,走到那一丛乱岩之前,看着点点绿色分布,蕴藏勃勃生机,不由心情大好。
他扭过身来,向着身后的文武众臣、以及另一侧的无数近侍,“灵气化雨,石生草木,此乃朕之泱泱大秦,蕴藏着勃勃生机的兆头!”
秦始皇向一旁的赵高吩咐,“封禅仪式继续!”
“是!”
赵高连忙答应一声。
于是,泰山封禅,继续如常举行。这瓢泼大雨,众人也只当做不存在一般。
不。
甚至不能这么说,因为这石生草木的一幕,所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邵阳的那一套“灵气化雨”之说。因此,众人不独不再畏缩避雨,反而不少人都主动走入雨中,任由大雨瓢泼,洒在身上。
甚至,不少人隐隐都觉得,自己被这雨水一淋,竟似乎真的有几分“变强壮”了的感觉!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还未等到封禅结束,大秦被苍天庇佑,国运昌盛,灵气化雨,石生草木,种种传闻已经传遍周遭,并且继续向外蔓延。
秦始皇心情大好。
封禅继续。
邵阳装模作样请求炼丹。秦始皇挥手,直接允了他,并且吩咐卢生、徐福等等一众方士从旁协助。
邵阳所需的一切灵药、天材地宝,自然不吝提供,尽数依着邵阳所需。
众方士心底嫉妒非常,但这时候,他们却也没有任何办法。所有人都清楚,这灵气化雨一说的提出,邵阳在秦始皇那里已经站稳了脚跟。他们再无任何办法,能够威胁到邵阳,也根本没有必要去做无谓的尝试。
邵阳也是欣然将种种灵药、天材地宝收起,反正秦始皇是敞开了提供,他自然也就敞开了收就是。
至于炼丹?
这已经只是小事。
邵阳在泰山之巅,请秦始皇专门为他提供了一处地方,感觉着浩浩荡荡的灵气,在山间聚集,当真辉映天日!灵觉展开,只觉这封禅伟力,使得这瓢泼大雨都为之失色。
邵阳运转功诀,浩荡的灵气顿时滚滚而来,邵阳只觉周身四肢百骸、所有经脉,一下子就被灌满。
轰!
仿佛石破天惊,江河决堤,霎时间,灵气如江如流,与邵阳的一身气息交汇一起。
【灵觉:105;肉身:100;能量:100;
等级:觉醒境,大成。】
肉身、能量两种属性也齐齐突破了100的界限!突破到了B级的层次!
甚至,因为这浩荡的灵气,这还不是极限。
邵阳的修为不住提升,他整个人,都仿佛与这泰山融为一体,勃勃的生机从他身上蔓延开来。
足足半个时辰。
【灵觉:106;肉身:102;能量:102;
等级:觉醒境,大成。】
邵阳扫一眼屏幕,很是欣喜。终于将自己的等级彻底稳固在了觉醒境大成。
不过按照这个分级的标准来推算,B级才是觉醒境大成,A级岂非才是觉醒境圆满?也就是说,只要S级,才能算是超出了觉醒境?
诶?
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那个希望见到觉醒境后面是什么境界了……
邵阳感受着自身力量的提升,虽然三种属性都有增幅,但是精、气、神还是渐渐趋于圆转如一。
这样才能将实力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不过——
邵阳忽然心中一动,灵觉感知到这泰山封禅的仪式已经接近尾声。只是他一直只顾得上修为突破,哪里去炼制什么丹药了?
不管了不管了,总不能没个交代。
所以,邵阳连忙就那么糊弄着炼上一枚丹药,稍稍多融入了那么一丢丢观世音菩萨所赐的灵液。
这样差不多能糊弄过去了吧?
反正,秦始皇的目的,其实应该也不是为了炼制什么长生之丹……
第三百二十二章 泰山之鼎
泰山封禅仪式终于圆满结束。
秦始皇在泰山之巅,立下石碑,述说自己功绩,夸耀武功,昭告上天,埋于地底。
至于为了昭告上天,为什么却要埋于地底……
那就无人可以解释了。
好在,也没人真的傻到会问这种问题。
秦始皇在泰山之巅临时搭建的一座行宫之中再次见到邵阳,秦始皇特意将左右侍卫尽数屏退,在座位上端坐,脸色隐在阴影之中。见邵阳进来后,秦始皇长笑道:“方叶爱卿,你炼制的这一枚丹药,真的是长生之丹么?”
秦始皇身前放着的,正是邵阳呈上去的,借着这一次泰山封禅炼制的丹药。
邵阳一愣,他心中迅速转过诸般念头。
这一次的回答,很可能关系着他究竟能从秦始皇这里拿到多少好处,能够赢取秦始皇的多少信任。
心思一阵急转之后,邵阳决定坦白承认,他坦然道:“不能。”
“哦?”
秦始皇露出有趣的表情,伸手从眼前的那个托盘中将那粒丹药拿起,拿在眼前细看,但见这一枚丹药卖相同样十分不俗,灵气氤氲,当真是有着几分无上灵丹的模样。
不过,到底不是长生之丹……秦始皇收敛心思,淡淡道:“你倒是诚实。”
邵阳已经做好了逃离到准备。不过表面自然恭恭敬敬,“微臣不敢欺瞒陛下,这一枚丹药能够益寿延年,固本培元,但要说长生,却也差的很远。”稍顿,邵阳再分辨一句,“也不只是微臣,世间根本没有长生之药,绝无可能一枚丹药就让人换来长生。”
秦始皇闻言,不由叹气一声,“你是第一个敢对朕说实话的人。这么多人,只会欺瞒朕,说着这种可笑的谎言。”
还是敢刺杀你的人呢!当然,这话邵阳也就是在心底想想,可不敢说出来。
秦始皇的失态只是转瞬之间,很快他就已经调整了过来,重新恢复了那个天下至尊的模样,他的声音也平静下来,“方叶爱卿,虽然此次你并未真正炼出长生之丹,但献长生之法,化解封禅危机,都是大功劳,所以,理应受赏。”
邵阳终于松口气。
嗨。
跟秦始皇打交道可真不容易!根本猜不透他的心思。
时时都是战战兢兢。
不过还好,自己毕竟把握住了大势,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邵阳也很清楚,这一次秦始皇之所以会封赏自己,一方面是自己献上的丹药,虽然无助于长生,但却能够益寿延年,治疗沉疾,可以调养秦始皇的身体。
另一方面,自己献上“长生之丹”被天下人所共知,所以无论如何,秦始皇都要赏自己,还要厚赏!
他能否长生是一方面,能否令天下人相信他能长生,又是一方面。
而且,再加上邵阳化解泰山封禅危机,使得众人相信灵气化雨之说……老实说,秦始皇赏自己可不算亏。
秦始皇也果然不在这方面小气!
邵阳很快拿到了秦始皇的奖励——
首先是真人的封号!
因为这一次的功绩,邵阳被秦始皇封为护国真人。这是秦始皇所封赏的第一位真人,哪怕卢生、徐福等等这些秦始皇之前所“信重”的方士,也没有这样的待遇。
而有了这一封赏,邵阳便算是在秦国有了“爵位”,有了封地。
不过,可比后世的唐太宗小气多了。
当然,这些都只是外物,而且对于邵阳来说,有了这样的封号,再进入这一时光碎片就会容易许多。
也是好事。
秦始皇也知道,对于邵阳这种“方外高人”来说,这些世俗之中的金钱、名利,其实并没有多少吸引力。
所以第二样赏赐就比较实惠了——
泰山封禅之鼎!
当然,并非是主要的那一口。秦始皇准备泰山封禅大典,自然也准备了多口炉鼎,其中主要的几口自然仍是留在泰山,时时供奉,但另外备用的炉鼎,却被秦始皇取出其一,赏赐给了邵阳。
虽然并非原版的炉鼎,但邵阳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