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门法则-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然侃侃而谈,说到这里,忽道:“对了,景致摩师兄你们都认识吧?听说他调任总观典造院了,嗯,崔殿主应当是认识的。”
  崔殿主点了点头:“景师兄目下在我典造院任左殿主,是我的上司。”
  赵然道:“那就好。景致摩师兄可是很有眼光的,当时西真武宫三都议事的时候,他是都管,也参与其中,听说是同意了的。由此推断,其实景师兄也是看好董致坤的。毕竟,当时杜腾会刚到西真武宫不久,他的判断肯定不如景师兄准确,景师兄若是不看好董致坤,想必杜腾会是不敢轻易前来主持公推的。”
  见谈话三人组面面相觑,赵然指着做记录的许方主,不停催促:“这话要记录下来,不要落下了。”
  崔殿主干咳了一嗓子:“赵师弟接着说。”
  “我之所以说人是会变的,就是因为这个董致坤。他担任监院前的确让人挑大拇指,人人皆夸他是把治理院务的好手,可谁知一坐上监院的位子,前后表现就完全不一样了,以至于最终爆出了大弊案!真是令人扼腕啊……究其原因,还是道经学得不够啊……”
  一旁的许方主脸色顿时很不好看。


第二十六章 扯得有点远
  赵然继续讲述他和杜腾会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从那次以后,一直到嘉靖二十年正月,我都一直没有见过杜腾会。”
  “四年多的时间,就从来没有见过?他可是西真武宫的方丈啊。”对此,林高功表示不解。
  借着林高功的疑问,赵然开始讲述故事中的故事:“自从张监院过世后,我接受无极院的任命,前往君山地区设立新的道庙。君山地区荒僻啊,没有人烟,我临危受命……”
  林高功再次忍不住质疑赵然口中“临危受命”的本意,但赵然这次懒得搭理他,继续讲述这自己如何带领一帮流民和灾民艰难拓荒,如何将荒野丛林建设成生活富足的美好家园,继而成为整个川省信力排名第一的道庙级布道区的奋斗故事。
  在赵然极富渲染力的忽悠神通下,在座的谈话三人组,甚至连和赵然接下仇怨的许方主在内,都忍不住加入其中热烈讨论起来。
  对于慈善金、农村互助合作和道路修筑这君山地区“三大工程”,四人脑袋凑在一起,共同研究其中的利弊,分析个中缺失,总结出许多宝贵而富有创意的点子来。
  探讨完毕之后,崔殿主意犹未尽的感叹:“赵师弟不愧治世能人也!难怪君山庙能够跃居川省信力排名第一,当真是其来有自,今日收获颇多啊。”
  林高功也赞道:“一个道庙,百姓富足,人民安居乐业,信力值达到三十多万圭,就我所知,不仅川省,放眼大明两京十三省,也足以排入前五了!”
  许方主道:“刚才听赵方丈说起,君山地区百姓自发组建护村队,和贼匪英勇作战、保卫家园,这个经验实在很值得参详,对我们九江府很有借鉴意义,回头还要向赵方丈请益!”
  赵然问:“哦?你们九江也有贼匪?这可是庐山脚下啊。”
  许方主叹道:“天下何处无贼呢?我们九江毗邻大江,又在鄱阳湖之畔,水贼当真不少啊。”
  于是,赵然和许方主又开始讨论起治理水匪的事情来。
  直到云水堂钟磬之声敲响,到了晚饭时间,谈话三人组才抱着记录了不知多少页的材料,兴冲冲的离开赵然的小院。
  一边往外走,这三人还一边讨论。
  “原来可以这么这么干啊……”
  “赵方丈真治世大才,我怎么就没想到可以这么这么干呢……”
  “不对,赵方丈的意思,是应该那么那么干……”
  “你这个就没有领会真切,其中是有弊端的,干得太狠也不行,要收放自如,掌握快慢的节奏,才能真正干出效果,干出成绩。比如……”
  “那倒未必,只需干的时候明确目标,一击而中,也能干到点子上……”
  直到出了云水堂,三人才忽然一齐顿住脚步,面面相觑着,忽然说不出话来。
  隔了好久,崔殿主无力的挥了挥手:“今日先散了吧,明天都振作起来,好好问话。”
  第二天,谈话三人组先碰了个头,崔殿主道:“我们不能再按部就班的这么问下去了,再这么谈下去,十天半个月都谈不完。我的意见,从今天开始,便直入正题,问他有关叶雪关公推的事情。”
  林高功点头:“同意。”
  许方主叹了口气:“也好……”
  讨论完当天的询问策略,谈话三人组再次出现在赵然面前。
  “赵师弟,咱们今日不要再扯别的了,谈话的时候,还请尽量围绕我们的问题谈起,好不好?”
  “崔师兄说哪里话,我一直就是围绕师兄你的问题谈的啊。”
  “呃,总之咱们俩都注意一下,好吧?尽量节省时间,节省我的,也节省你的。”
  “那当然没问题。”
  “那么,接着昨天的问题继续问,你和杜腾会四年多没见,其中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你在无极院担任静主和方主一年多,任君山庙祝大概一年多吧,还有两年呢?”
  “我在君山的建设大概持续了一年半,诸事渐渐理顺了,很多琐事便不用我再具体操持,自有手下庙里的道士们去操心。嘉靖十七年秋天,我被调到了白马山军前效力,一直到嘉靖十九年方才回到君山庙。其中的过程就没办法和诸位细说了,这是军务机密。”
  崔殿主皱眉:“你说的是真的?如果你这段时间有所隐瞒,说不清楚的话,对你对我,对大家都不好。”
  赵然斩钉截铁道:“我是什么人?我能说假话来哄瞒你们么?这种事情,我能瞒得住么?各位若是不信,可以去信询问玄元观,叶雪关大议事的时候,我还作为战事有功人员登台领奖。”
  崔殿主点了点头:“好吧,我们会去核实的。那么,接下来说一下,嗯,按照你的说法,说一下和杜腾会的第二次见面的时间。”
  “第二次见面就是在叶雪关大议事上了,是去年正月底。说实话,我和他在大议事上总共也没说过几句话。”
  “赵师弟,下面的问题,需要你仔细考虑清楚,切切不可有一丝一毫的隐瞒,更不能有半点虚假。”
  “崔师兄,你就问好了,我心里有数。”
  “叶雪关公推的前几天,你们两个有没有私下见过面?”
  赵然听完笑了:“杜腾会和我的恩怨,半个川省同道都清楚,连景致摩师兄都知道,我和杜腾会怎么可能私下见面?他一个府宫方丈,我一个小小庙祝,级别差距太大,怎么见面?见面谈什么?崔师兄,你们三个都是在道门待了多年的前辈,这一点还用问我吗?”
  崔殿主继续问:“有人反映,说公推的前一天晚上,你在四下活动,替杜腾会拉票,有没有这回事?”
  赵然当天晚上的确拜会了很多人,所以想要否认的话,比较困难,因此大大方方道:“我每天晚上都要拜会很多人,几乎所有参加大议事的同道也和我一样,每天晚上相互见面。大家好不容易能够聚在一起,相互之间走动走动,交流交流,这不是很正常么?为何非要往拉票上面扯呢?我就亲眼见过景致摩师兄拜会渝府的刘监院,那是不是景致摩师兄也在拉票呢?”
  崔殿主道:“那你怎么解释,第二天公推的时候,要提名杜腾会?”


第二十七章 正题
  听谈话三人组终于进入正题,赵然心中一笑,叹了口气,回答道:“其实我本来也不想的……”
  崔殿主眼中一亮,立时微笑道:“哦?来来来,说一说,为何原本不想,却最后仍然要推举杜腾会?有什么委屈之处,不情愿的地方,甚至受到过的胁迫,都可以跟我们讲。你放心,今天的谈话肯定是保密的,绝不会泄露出去,而且如果你有什么需要,我们甚至可以想办法帮助你达成。但唯有一条,你讲的时候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不尽不实!”
  又是承诺保密,又是答允给好处,赵然心道信你才有鬼!
  “好,那我就把心里话说说?”
  “尽管说!”
  “叶雪关大议事时,我对玄元观的公推提名人选是有不同见解的,说白了,我对公推景致摩感到很不妥当。”
  “这是为何?你之前不是还说,很钦佩他么?此刻又说什么不妥当?”
  赵然摊了摊手,道:“之前咱们谈论董致坤的时候,我就说过,人是会变的啊。纵观景致摩的经历,我感觉有一个很明显的分水岭!”
  “分水岭?什么意思?”
  “嗯,这个跟地质……风水有关,就是很明显的一条界线。这条界线就是嘉靖十五年九月到十月。在此之前,景致摩一直是我川省同道中的青年翘楚,不仅才干特别卓异,而且为人特别冲和。可是于此之后……”赵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却听崔殿主催促道:“之后又如何?”
  赵然略微有些诧异于崔殿主积极扮演捧哏的角色,于是满意的公布了答案:“可是于此之后,却只能说才干卓异,人品冲和了。”
  崔殿主怔了怔:“这话怎么讲?”
  赵然道:“泯然众人矣!”
  思索片刻,崔殿主这才领悟,忍不住就想笑,旁边的林高功和正在记录的许方主却已经笑出声来了。看了看下笔如飞的许方主,他心中忽然生起一股莫名其妙的快意。
  赵然续道:“从那之后,景致摩出任潼川府道宫监院,这么重要的位置,如此关键的职司,你看看他都干了些什么?一去四年,他什么都没做成,不仅没做成任何事,而且还拖累了潼川府的布道事务,潼川府的信力排名,真可谓连年下滑啊!”
  崔殿主兴致盎然的追问:“这是为何?”
  赵然作势看了看屋外,崔殿主拍了拍林高功,示意他去把门关上,然后道:“赵师弟放心,还是那句话,我们是不会随意泄露的!”
  于是赵然压低声音道:“嘉靖十五年九月,时任龙安府西真武宫监院的张云兆遇刺身故,这件事情诸位知道不知道?”
  林高功举手:“我知道我知道,震动天下的大案啊,听说景殿主当时在西真武宫任都管,此事莫非和他有关?”
  赵然指了指林高功:“林师兄果然机敏!”
  恭维了林高功几句,赵然道:“你们知道故去的张监院和景致摩什么关系吗?景致摩是张监院从都府带到龙安府的,年纪轻轻能够坐上一府都管之位,也是张监院一手提拔起来的,更是张监院培养的西真武宫下一代监院。我龙安府同道都知晓,二人情若父子,交情极深。自张监院身故后,景致摩性情大变,再不复往日的精明能干了!”
  崔殿主问:“你是说,景师兄……”想了想,指着自己的头,问:“出问题了?”
  赵然不停摇头:“这可不是我说的啊,我绝没有说过这话,我只是说他性情大变,你们要是胡乱在记录上增添,我可是不认的!”
  犹豫片刻,补了一句:“不信有空你们试试,当他面提一提张监院的事,看他什么反应,嘿嘿……”
  谈完了景致摩的八卦,崔殿主继续询问:“你不同意景致摩的公推提名,这个可以理解,那为何提名杜腾会?据我所知,川省符合提名条件的高道不下数十位吧?为何不是旁人?赵师弟你之前也说过,杜腾会和你是有芥蒂的。刚才赵师弟你也谈到,说是本也不想的,其中究竟有何不情不愿之处?”
  赵然点头:“当日斗胆提名杜腾会,的确是不情不愿,心有不甘,但,我不能违背良心啊!”
  “此话何解?”
  “三个原因。首先,杜腾会曾经历过三次公推,先后出任过黄州武圣宫监院、武昌青元宫方丈、龙安府西真武宫方丈,资历和经验远胜景致摩。
  其次,杜腾会布道能力非是景致摩可比,看看景致摩去了潼川府以后,潼川府的布道事务开展的如何便知道了,就连潼川府前任刘监院都在私下场合当面批评过景致摩,恰巧当时我便在场,亲眼目睹了的。
  再次,其实我川省有资格有能力出任天鹤宫监院的人还有几个,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前往。比如都府的陆监院,比如渝府的刘监院,比如保宁府的宋监院。因此,我提名杜腾会时便感到,他正恰逢其时,此乃时也、命也!”
  好一副公而忘私的模样,崔殿主心下暗自腹诽,一时之间却无法驳斥,场面显得很是尴尬。
  林高功在旁边忍不住问:“你说的陆监院、刘监院、宋监院等人,有什么原因不能提名?”
  赵然乐了,这个坑还真是有人跳啊,于是面做难色:“这个怕是不好说吧……”
  林高功严肃道:“有什么不好说的?刚才不是都跟你谈过了么,有什么说什么!”
  赵然无奈的觑了一眼旁边的崔殿主:“崔师兄,那我就说一说?”
  崔殿主下意识间感到不妙,但又说不出到底哪里不妙,迟疑着点点头:“说吧……”
  赵然于是道:“为什么不提名他们几个,诸位可以去问一问典造院的岳典造。”
  林高功和许方主不敢说话了,一起目视崔殿主,岳典造是崔殿主的上司,这事还得听崔殿主的意思。
  崔殿主心里砰的一跳,忙道:“赵师弟,你这话可不好乱讲。”
  赵然摇了摇头:“我这话是不是乱讲,你们随便去问一下玄元观的人,李监院也好、赵都管也罢,恩,还有川西总督周峼,又或者可以去问一问刚才咱们提到的几个监院。说句实话,这在整个川省同道之中,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崔殿主沉默片刻,干咳了一嗓子,岔开话题:“此事……恩,再说吧……我们继续回到刚才的话题……刚才谈到……谈到……”
  林高功连忙接上:“刚才谈到,有传言,说你四下许诺好处,帮助杜腾会拉票……”
  赵然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什么传言?谁散布的传言?你让他站出来,与我当面对质!再者,林高功你也说了,这是传言,无凭无据,不屑一驳!我就奇了怪了,咱们道门中人,何时养成了御史言官那套毛病,也学着风闻奏事了?”
  忽然被赵然翻脸这么一问,林高功也很不高兴:“举报者的名讳是能随便告诉你的么?你问这个做什么?莫非还想事后找人报复?赵方丈,现在是我们在问话,有没有上述情况,你如实回答就好!”
  “绝无此事!”
  “那你能解释一下,黎州的十二票为何投给了杜腾会吗?”
  “林高功,你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错了人?他们为何选了杜腾会,为何要让我来解释?当然,如果非要我来回答,我或许可以给你一个推测,黎州同道和我一样,认为杜腾会比景致摩更适合主持松藩地区的布道!除了黎州,还有更多的川省同道选择了杜腾会,你去查一查杜腾会的得票数量就知道了,远远超过景致摩,这一次公推的结果表明,公道自在人心!”
  “赵方丈,需要我提醒你么?你是不是答允过给黎州的郑监院三千两银子?”林高功忽然就拍了桌子!


第二十八章 慷慨激昂
  果然是打听到这件事了,赵然转念一想,有叶云轩出面,这件事情肯定是瞒不过去的——不过也真没必要隐瞒什么。
  赵然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深吸了一口气,似乎沉浸到某种回忆中。崔殿主、林高功和许方主相互对视一眼,眼中都有兴奋之色,从赵然的表现看来,这个问题应当是个突破口!
  林高功手指在桌面上叩击着,催促道:“赵方丈,这件事情,我们了解得很清楚,不要抱有任何妄想,是什么你就老老实实交待什么。”
  崔殿主微笑道:“赵师弟,主要责任肯定不在你身上,只要你主动积极的配合,我们一定会为你争取最好的结果……”
  赵然叹了口气,摇头道:“崔师兄、林高功、许方主,如果你们去过黎州,如果你们真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如果你们心中依旧怀有慈悲,就绝对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林高功脸色有些难看:“赵方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我们还有人证,莫非你想抵赖?”
  赵然道:“不,你们一点都不清楚!你们根本不清楚黎州的百姓有多贫穷!你们不清楚那里的百姓一天只能吃一餐饭!你们不清楚那里的孩子连一条裤子都没有!你们不清楚那里的老人为了给孩子省下一顿饭,常常选择自己走到老林子里把自己饿死!这些你们都不清楚!”
  说到激动处,赵然站起来,在屋中走来走去,边走边道:“布道不是坐在干净舒适的道院中指手画脚,不是对着公文书信上的文字发号施令,更不能拍一拍脑袋随便想一出是一出!只有下到最基层去,亲眼看一看老百姓们住的是什么屋,吃的是什么饭,穿的是什么衣,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他们的难处!我们这些十方丛林的布道者,只有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时时刻刻牵挂着百姓,将来辞道之后,才不会被百姓指着脊梁骨骂,你们明白不明白?”
  林高功道:“赵方丈,你说的这些,和我们的问题有什么关系?不要东拉西扯,顾左右而言他!”
  赵然转身指着林高功怒道:“我现在就告诉你有什么关系!在叶雪关的时候,我亲眼目睹了黎州同道的艰难,他们每一餐饭食,都将碗碟里的每一粒米吃得干干净净,每一点油星子都添得一丝不剩,每一根骨头都敲碎了吃完才肯罢休!他们每一个人,身上穿戴的道袍,都打着不下十数处补丁!那次到叶雪关,他们随身带了好几车山货,我问他们一路带那么多东西累不累,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回答我的吗?”
  见林高功不答,继续问崔殿主和许方主:“你们知道他们怎么回答的吗?不知道吧,我告诉你们,他们一路上是靠着贩卖这些山货才走到了叶雪关!”
  “你们想象得到黎州百姓的穷困吗?如此贫瘠的地方,如此艰苦的条件,黎州同道们却穷益其坚,令百姓对道门的敬仰一直盈而不衰!可是,圣人之治,也要实其腹啊!如果道门不能令黎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吃得饱、穿得暖,待到民不畏威时,则大威至矣!”
  “我可以毫不隐瞒的告诉三位,我君山庙给的不是三千两银子,而是三千六百八十两!这些银子并不是给黎州郑监院的,也不是给雅安的陆监院,更没有给到水合村的兰庙祝手上,这些银子,是君山庙对口支援水合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