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从地上找到几根干柴添进火堆里,让火更旺了些。火舌****着李云心手中的肉,香气重新升腾起来。他指了指那肉块:“先吃了它。”
李云心也不说话,伸手撕了一块便送入口中。
老人的脸上登时浮现出兴奋的神色:“啊呀,你又不怕是人肉?”
李云心笑了笑:“看着不像。我既然是妖魔,对人肉一定有些研究。”
但他说了这话之后,表情在脸上微微一滞。
因为味道在他口中爆开了。
这时代的山珍海味他吃得不多,但在原来那个世界吃过很多。在那样一个高度发达的世界,试过各式食材、各种烹饪方式,原本以为天下美味不过如此了。
可没料到如今口中这东西……这么简单地、只在火上烤了烤的东西——竟然是这种味道!
他说话的时候牙齿将肉咬碎。那肌肉纤维当中的香气便一下子迸发出来了。好像每一根肉丝里都浸透了满满的香与鲜,而今终于找到了尽情释放的机会。这样的香气在一瞬间充斥口腔,却并不觉得腻味——香过之后便是滑腻的口感与滑腻的鲜,钻进口中的每一个角落,眷恋着每一颗味蕾徘徊不去……
这是……什么东西?!
李云心瞪大了眼睛看那老人——他带给自己的惊讶已经太多了。
老人见了他的反应也只是淡然一笑,道:“都是光阴过客。许多事从前并不觉得稀奇,随后却晓得乃是这世间最最宝贵的。你既然吃到了这美味,便是说你不是一个无趣之人。那么老头子还有一件事要你做。”
李云心不再开口。这个老人的神异已超出了他的预料。
老者自顾自地说下去:“老头子我还有一个月的命,正三十天。你就陪我玩耍三十天。若是我尽兴了,便为你做一件事,算是还你的人情。若是我不不尽兴、不愉悦,可什么都不给你。”
“苏公看起来身体还硬朗。”李云心谨慎地说,“如何看,寿元也不止三十天。”
“也未可知呢。”老人站起了身。李云心意识到他的身形比自己看第一眼的时候似乎要稍微高大些——不晓得是不是因为此刻挺直了脊梁。
老人手中握着一枝从火堆里抽出来的、还燃着火苗的柴火,问李云心:“可知你刚才吃的是什么肉?”
也不等他答,便将手中的柴火丢去石隙的那个阴暗角落。
角落被照亮了。
借着火光李云心看清了一个……东西。粗看,像是一个被开膛破肚的人。白白胖胖,肚子被剖开。一条大腿已经不见了,另一条则断了半边。他方才吃的肉,应该就是从那条大腿上割下来的。
他平躺在角落的一块大石上,一只手松松地搭下来,脑袋微微向侧后方仰——令李云心想起了他那个世界的一副名画:大卫的《马拉之死》。
但也因此看清了他的面容。
似乎并不是人类。那张脸上有五官,然而如同李云心与洞庭君现出的神魔法身一样,在保留人类轮廓的同时还会有些动物的特征。这张脸上的五官分得散,就仿佛原本好好的面孔被充了气,从中间撑起来了。
“你这孩子不吃人。”老人对他说,“但什么是人呢?有五脏六腑、穴道经络?它也有。它本是我身边的仆从,原身是澜河中的一尾大鱀(注)。”
“我说他护着我上了岸,是的的确确护着我上了岸。但也同我那儿女一样,不是什么好心思——他觊觎我身上的东西。可我一个要死的老头子……哪里有什么好东西呢?唉,到底是成了我的口中餐。他现在乃是妖魔法身,将身子剖开来看,和人没什么两样儿——算不算是人呢?”
见李云心不说话,老人又道:“换别的说,不单说五脏六腑,说头脑里的东西吧——都说人乃是万物之灵,有智慧。但那妖魔有没有智慧呢?吃了这样智慧与人无二的东西……算是吃了人,还是野味?你如今想一想方才入口的东西,可还觉得美味?”
李云心沉默了一阵子,微微皱起眉:“我先前以为你是道统的人,可后来又觉得你是妖魔的人。”
“你救了我的人,好不叫道统用他们来胁迫我。这么看你像是妖魔一边的。此刻你又叫我吃这肉,吃了,将它的人身展示给我看。目的是为了叫我感到不适……看着也是为了打破我心里的那条线——我能吃这身体构造、思想智慧与人类无异的东西,‘为什么偏偏就不能吃人’呢?”
“唉,但是有些事,却是你不知道的。”李云心叹了口气,“我受过高等教育,所以知道哪怕构造看起来相同、有思想也有智慧,但……dna不同啊。这词儿您老不明白,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但另有一件事——漫说他只是看起来像人,本身是精怪。即便真的是人又怎样呢?您不了解我的过去。又或者说这个世界,在道统与剑宗的操控下的确……比某个可能存在的世界的中古时期要安稳、幸福一些。”
“道统与剑宗还是起了很大的积极作用的——没有他们的允许不会有大规模的战争,也就不会有……唉。在某些地点、时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用人做军粮——至少在几百年这样的周期里,不是什么稀罕事。”
“所以我对食人这件事的宽容度很高。”李云心看着老人,“吃不吃人并不是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是另一些事情,在这里。”
他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意外又新奇的笑容再一次出现在老人的脸上。他大笑:“好、好、好呀。你真是个有趣的小公子。老头子我更要打定主意——这便走吧?这洞里也是无趣了。”
不等李云心答应,老人便拉起他向洞外走。被拉住了手,本想甩开。但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妖魔巨力,也不是修炼有成的人类那种坚韧的身躯。
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的手。掌心略显粗糙,但绝不是做惯了农活的手。很干燥,但很热。似乎意味着老人的情绪很好,身体也很好。
便是因为这样的微微一惊,也就由着他拉住自己走到外面的林中了。
老头子并不用神通,像普通人一样走。而李云心便在等待,等他一会渡水之时瞧瞧他施展法术的习惯,究竟像妖魔多一些,还是修士多一些。这老人亦正亦邪,说的话又可以随意诠释,实在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老滑头。
但到了水边时老者竟站定了,也不动。只瞧着李云心道:“带我走吧。”
李云心笑了笑:“苏公神通广大,怎还要我带呢?”
老头子这时候皱眉:“你这孩子。老头子何曾施展过什么神通?还会诓你不成?”
李云心便细细想了想……
然后意识到竟然的确没有。从他看到老人的那一刻起到现在,对方不曾展示过任何一种一个普通的六旬老者所不具备的本领。他自己入了幻境看到刘老道和三花龙女,但……没看到老人如何施展法术。
李云心摇了摇头:“好。苏公既然喜欢深藏不露,在下就助苏公一臂之力吧。”
说罢大袖一挥,一阵妖风便卷着老人和他自己,直上了高空。
飞行这种事,虽然比他那时候方便,却并没有他那个时候舒服。飞在高空,风势浩大。速度又极快——那烈风灌在口中,呼吸艰难。又呼呼地吹透了衣服,透体生寒。因而修士们到了化境才堪堪能飞,到了真境才纵横四海皆可去得。
李云心携了老头子上天,目视前方、故意飞得极快。如此一刻钟的功夫不见老人言语,便微微侧脸看了一眼。结果又吃一惊——那老头子满脸的褶皱都被劲风吹拂得聚到了一处、两只眼睛紧闭。脸色发青,半张着嘴……
就好像是一个将死之人了!
李云心有一瞬间觉得是他故意使诈。但随即意识到这老人倘若当真如他所料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故弄玄虚故作深沉尚可理解,但做出这副样子就太有失身份。
便忙放缓了速度,将那老人提去身后,皱眉道:“你当真是……”
老头子这时候才慢慢缓过气,作势欲怒:“你这小儿,怎的不信我?!你独自去罢!”
说完猛地一甩手。
原本一个普通的老人可甩不开李云心的手。但见他要发怒,李云心便在心中有了防备——既有防备自然随时打算将敌手击飞,因而手中只虚虚地使了力。老人一下子真地挣脱了,脚一蹬,整个人直直向着湖面落下去。
李云心本要去捞他。但看到老人的脸上还有余怒、瞪着眼看自己,没有半分惊慌的意味。
于是就收了势,只看着。
看到老人的身子向着湖面一路坠下去,在离水面还有数丈的时候,用他那嘶哑的嗓音大喝:“孽畜!还不现身迎驾!”
这话音一落,原本平静的湖面登时起了一阵腥风浊浪。随后听得水面之下一声沉沉如牛的吼声,一个巨大的阴影出现——
再一声巨响,一条无角的恶蛟登时冲出了水面、一跃而起、正将那老者接在了头上!
李云心在半空中倒吸一口凉气。这恶蛟他自然认得,正是七日前在白树林撞见他的那蛟龙!当时那恶蛟见了李云心这螭吻龙子亦不畏惧,而今却如同一条忠犬一般,被这老人一呼即来!
都说灵智未开的畜类最懂得威严畏惧。李云心如今再定睛去看那恶蛟的头——本是生了一对牛耳,此刻那对巨大的牛耳压得极低,紧贴在头颅两侧,看着是怕极了!
而那老头子被恶蛟稳稳接住,伸手薅住了他粗大的鬓毛。那鬓毛一根便足有小儿手臂粗细,老人站在他的鬓毛中用手抓牢了,再盘腿坐在毛发间,当即便有了仙人驭龙遨游九天的气势!
那蛟龙并不会腾飞,只会在水中潜泳。但此时头上又托了个老者,就不敢埋首水中了。辛苦地昂着头,在水面上蛇行,看见李云心在半空也不敢再目露凶光,反倒是时不时呜呜地叫——
仿佛是在哀求他,让他快些将那老人接上天去!
李云心怔怔地随着那恶蛟飞,目光死死地锁定老人的身形……
这究竟是何方神圣?!
而此时老者才抬起头,脸上的怒容不见了,换上怡然自得的笑:“你这孩子,可体会过驭龙而行的滋味?”
第二百一十二章 湖与美人
老人脸上的神色快意豁达。即便以李云心的功力也瞧不出丝‘毫伪装做作的痕迹——就仿佛一个老者随随便便跳上了路边一头毛驴的脊背,然后笑着问他“你可试过骑驴而行”。
但若真的是一个游戏人间、绝无其他心思的老人……此刻又怎么会站在这恶蛟的脊背上?
他便在高天的罡风中深吸一口气,慢慢降低了高度、放缓了速度,贴上那水面与恶蛟头颅上的老人并肩而行。
略沉默了一会儿,才道:“苏公真是当世奇人,小子拜服了。”
“只是,这恶蛟虽生得像龙,却并不是龙。若说真龙,也只是这世间唯一——又有谁真地试过驭龙而行呢?”
老人听了他的话嘿嘿一笑,道:“嘿,这你却是不知了——嘿嘿!”
话便只说了几个字,就不再继续说下去。仿佛心里知晓好多的秘密,此时却不好与李云心细细说。
李云心也不追问,更是慢慢摸清了与这老头子相处的方法,便微微一笑:“苏公此时不方便说,以后总有方便说的时候。小子先前心中急躁焦虑,因而莽撞无礼多有得罪,苏公还请不要怪罪。”
老头子笑着哼了一声:“人魔李云心的大名,老头子已经听说过了。你倒不用装作乖巧。若真是个乖巧的,我才不来找你玩耍。你想要赔罪,倒不如想点好法子叫我开心。老头子若满意,等一个月大限到了,也就答应你一件事。”
先前这老人总说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头子,便叫李云心心中没着没落。而到此刻终于说了“人魔李云心的大名老头子已经听说过了”这样的话,他心里就瞬间安稳下来了。
他并不觉得自己如今“大名鼎鼎”——天下间普通的妖魔、修士,知道他这个人的绝不会多。就像他也不知道随随便便一个小杂鱼的名字。照理说这渭水附近应当还有许多常年盘踞的妖魔,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一个都不知晓——因为没兴趣、没必要。
但在另外一些家伙当中……某些大妖魔、道统、剑宗当中的强力人士里,他的知名度应该不会小。
他已是真境。虽说总遇到另一些境界高到吓人的老东西,然而在天下群妖当中、在天下修士当中,也的确配得上“大妖魔”这三个字了。
且他身上还有好多似乎连他自己都不晓得的谜团……譬如身边这个老头子,大概也是知晓一些内情的。
如今这老人说出了这样的话,便意味着他也是这天下间那一小撮高踞武力最顶端的存在当中的一分子。李云心觉得自己至少算是知道了“底细”,缩小了些范围,心中总会踏实一些。
只是不晓得老头子口中的“大名”,究竟是恶名,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
他便隐去了脸上的讶色,道:“苏公让我知晓了我那几个门徒的消息,对我来说已是恩德。如今这洞庭又是我的道场,我这东道主自然不可怠慢了客人——也不用说什么许诺、条件之类的话了。只是不知苏公口中的趣事,是哪一类事?”
老头子在风中微微一笑,伸手向前一指:“你这孩子——你看这算不算趣事?”
李云心便循着他手指所指的方向,向前看去。
然而并没有看到什么趣事。
他们此刻在洞庭的腹地深处,四周皆是白茫茫的湖水。洞庭湖边的禁制还离得很远很远,在此刻连一点影子都看不到。因而只有水与天与云入目——李云心看了六七天,早看腻烦了。
老人似是猜透了他的心思,便道:“你仔细看。你看这水——我们身下的,乃是靛青色。再远一些,则变成了翠绿色。到那水天相接处,就亮得发白。那白便生出了云朵——白的云朵,衬着湛蓝的艳阳天,如此干净、清爽的景象,还不是奇景么?”
“你再听这风声。忽高忽低、忽远忽近。你掩住了耳朵——”他说着,便真的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将耳朵堵住了,快活地看着李云心,声音也大了些,“风声就没了!倒是听得到呜呜、嗡嗡的声音!”
“你再放开手——”老人说着又张开双臂、陶醉似地仰起头,“风声在这一瞬间灌注进你的耳朵——像不像这世上的生灵,这天与水,在同你说话?!”
李云心眨了眨眼,不晓得说些什么才应景。
老人见他这不以为然的样子,却也是不以为意。他在风中叹道:“你是已见惯了这些情景,因而并不晓得到底有多么惊心动魄。倘若是一个失明的人、失聪的人,忽然能看能听了,就不知道会激动成什么样子。我们周遭被看腻了的花花草草山山水水,实则都是美不胜收的盛景。只是……”
他再叹一口气:“都被那些俗事迷了心窍。却见不到真正的精彩了。”
李云心的心中微微一跳。
因为他方才的那番话语和做派,他心里也有了一点点并不做准,却又异常大胆的猜测。
这老人所说的感觉,他其实是体验过的。而且,应该比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体会得更加深刻、强烈。
需知他是带着记忆出生的——有关他从前那个世界、时间更久的记忆。
在从前的世界待了几十年、在这个世界待了十几年,到底哪里的体验、经历、性格会占据上风?
至少在他这里……是从前。
在这个世界的人不可能想象他从前那个世界的样子,而他从前那个世界的人却无数次地幻想过这个世界的样子。就在他在那里死去之前,某种可以令人身临其境的虚拟技术已经成熟,他甚至体验过数次。
海量的经历与知识占满了他的头脑——这些东西,并不是这个世界短短十几年的经历便可取代、忘却的。
他生出来,睁开眼睛。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哪怕是手中的一根筷子都值得他研究一整天。他看桌椅上的手工痕迹,看烧制的瓷杯瓷盏上的细小花纹。看木质房屋的铆接工艺,看那窗纸究竟是何种质地。
那时候这整个世界对他而言都是巨大的秘密与新奇,他以观光客和土著的双重身份来接触体验,直到有一天他忽然意识到——
哦。
这里是真的。
我大概回不去了。
那种强烈得快要爆发的新奇感才陡然消失不见,随后投身到老头子口中的那些俗事上——法术与长生。
他的情况与老头子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同,但某些感觉却是共同的。这令他对这位“苏公”的身份更加好奇起来……究竟,是什么人?
他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听老人继续说。
他之前那一句“是哪一类事”似乎打开了老头子话匣子,而后就收不住了。
他先叫李云心看水看云,又叫他听风。
然后开始要他去嗅风里的味道。老人自称可以在这风中嗅出数百种气味来,并且可以根据那些气味知道气味的主人都在做什么。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指挥李云心潜入百米的深水从某一处石穴中捉来一条鱼。然后用恶蛟粗大坚锐的鬃毛剖开肚子给他看,以证明自己方才说的是对的——
这条大鱼刚才吃了一条小鱼,它的肚子里有“恐惧的味道”。
他苍老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充满了情感与活力的心。他是如此的敏锐感性,以至于若非言谈之间仍有条理、理性,李云心便会毫不犹豫地将他归类为精神疾病患者。
但这老人也令他想起了一句道经——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
这样的一段旅途对于李云心来说不算轻松,然而也并不算难过。他习惯用表情、语气、言谈内容揣度一个人的心。那是因为一个人的言谈之间总有逻辑可循。而这个“逻辑”,倘若再深入一些说,在李云心这里……
就意味着“掩藏”。
“因为、所以”这样的思维模式看起来简单直接,然而“因为”当中的内容就已在为了引导出之后的“所以”而做铺垫掩藏。无论经受过还是没有经受过训练的人都拥有这种与生俱来的掩藏本能。因为这种本能,一切都有迹可循。
倘若一个人说话完全没什么规律、规矩可循,切切实实地随心而发会怎样?李云心曾认为这样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丧失理智的疯子,另一种,他如今第一次见。
他抓不住这老人思维和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