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方世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宇世宙光不和重重罗天接壤,所以事实上,它们算是特别巨大,而且特殊的,不被罗天时间线容纳的“世间”。
此方世界是特殊的,它就是所有盖世人物都存在的主世间,可以看作是罗天的心,更是一切时间的起点。
而它的由来,是因为无名之君问道空无在此,最后也死在了此。
太一浑沦出于此!
三大天尊诞于此!
所以此方世界才是罗天中心,无数罗天层叠,都围绕着此方世界的时间线进行迁移。
至天尊位,所求的不过是二事,一是证我无,二是证我道!
“鸿荒作道果,我等参与之人皆可分羹……如此看……”
“如今计较,利大于弊,若天尊可证我道,知无限之有,便不必再求原本之无……”
“天道,法道,大道,我道真道,道无极尽,若有一果可做映照……”
“无五之外,是否便是……‘有道’之境?”
“敢问元始,是否已经推演出了什么?”
数位天尊目光微动,眸内观照未来推衍,皆觉得此事可行。
但依旧有几位并不买账,认为用现实的东西去换罗天道果这种虚无缥缈的玩意,实属入了歧途。
“舍当世之利而得来世之利,可真看起来不错,却又有些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来世无定,岂能这般轻言如儿戏?”
然而这几位天尊只是觉得,之前元始谈的虽然很让他们心动,但终究是太过遥远的未来才会出现的事情,未来不知所往,这种如镜花水月的承诺,实在是有些无力。
若不成呢,岂不是又要耗费一旧世才能抹去自己留下的牵扯?
万一这段时间内出现什么证空无,或者证我道的机缘,自己岂不是会眼睁睁错过?
因为这所谓旧世与新世更替一次,时间实在是太过漫长。
正常来说,新旧世的更迭,在八个大衍之后就有概率会发生,当然这是随机的,不一定就在第八个大衍,比如这一次的更迭,从延康世到鸿荒世,更迭差了约莫十四个大衍。
只能说,八个大衍之后,就有极高可能性会开始出现新旧更迭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个判断方法,那就是天尊位。
作为应数出现的天尊位,在两世更迭时会出现一个,越是临近更迭的时间,天尊位越是清晰。
而同样,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主角”,具体体现在无数苍天书写的千字文中,龙汉为龙师,上皇为火帝,开皇为鸟官,延康为人皇。
而赤明世那位……正是“泰皇”,但这位被抹去了大部分的记录,能够记得他的,世上除去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老天尊外,就只有鬼母。
然而因为赤明天崩,罗天坍毁,所以他未能留下名字,如六至人中的世外人所说,他出生于赤明时,长于上皇时,更目睹过开皇末年的越客之怒……
当然,即使是世间主角也会被镇压,杀死,人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天仙时候就被无数大圣忌惮,乃至于不断推动黑手,最后让人皇身死。
仔细想想,天仙境……不,少年地仙时,就能强行闯过岁月,诸天雷海皆不能挡,这是何等天资?
但可惜的是他出现的太晚了,在已经稳定下来的延康世上,没有人愿意看到他的出现,他会破坏稳定,使得天人融一。
人间越过天界,再不受到掣肘,这对于诸大圣来说,既难以想象,也绝对不可接受。
李辟尘不是主角,东皇太一也不是主角,乃至于太乙救苦天尊亦不是这所谓的“一世主角”。
如果说延康世,那么李辟尘来的太晚,如果说鸿荒世,那么太乙救苦天尊已然和它擦肩而过。
是旧世的仙人,却在新世成道,一世主角未必有多么耀眼的力量,但他一定会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相比之下,号称古往今来第一天骄的荡剑天尊,虽然以四百年天仙的成绩碾压人皇,但他却并不是这延康世的“主角”。
不过如今相比起来,太乙救苦天尊四千七百年功行天尊位……
作五千年看!
在这之前,最年轻的荡剑天尊,花了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而太乙天尊?
二年人仙。同位修行人,灵山福地,少则四五年,多则二十余。
后,灵山二十年打熬。
一百四十余年神仙。同位修行,天资上等者,约莫如此。
两千七百年地仙。
三千一百年余年天仙。
四千余年大圣!
四千七百年,算五千年天尊!
万年不满,功至天尊,如果没有人皇在前,或许太乙天尊才会被看做一世主角。
言归正传,元始天尊见那几位天尊思量周全,亦或可说是不愿意以身涉险,尤其是这次仙祖对老君的出手,也让诸天尊看清了差距。
实不可企及也!
如果硬碰硬,仙祖三招杀天尊,绝不是空谈!
妄行前路,胡衍未来,此举只会触怒仙祖,老君手段施展一次难道还能施展第二次?
先天三尊尚且如此,又何况他们?
“既然这般,那诸位也可以行上圣天尊所言,牵记名入世,以此观望。”
元始天尊依旧不生气:“罗天道果事关重大,且与天尊超脱之事息息相关,斟酌几番,也是正确的。”
“禀告元始,我愿入世,可走此一遭。”
正是诸天尊各自计较时,此时有一人开口,让旁人诧异,因为出声的,却是“东世天尊”!
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天尊法会(五)
东郭先生居然要主动入世,这实在是出乎旁人意料,因为他正是延康世时诞生的天尊,按照道理,刚刚脱离旧世,他应该最高兴和感觉解脱才对,又怎么会主动重新入世呢?
上一世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甚至还有关于天尊未来的大灾难,就这样,早早抽身才是正道,结果这家伙居然还不嫌麻烦,还要主动重入新世?
对于这种质疑,东世天尊只是道:“如我之前所言,我若得利,天下皆利,小人得利,天下皆不得利。”
东世天尊平常看起来不与人争,但事实上不是不争,而是时候未到。
“各位道友,若心有顾忌,那在下便先行半步,入新世,传我道。”
东世天尊表态之后,没过几个呼吸,虚皇天尊便开口,表示也可以化一气入新世中。
“只是我依旧认为九皇五帝不妥,迟早是会出乱子的……”
“日后必当废除此制,哪怕把权柄集合到一人身上,日后若有贤明,可请上一位退位让贤,称禅让制……如此保天下圣明不衰……”
虚皇天尊的声音愈来愈小,最后变成自己的小声嘀咕,显然他一直在思考更好的治世方法。
元始天尊见此,则是对其余天尊笑道:“先天尊与元天尊都已同意,诸位的决定又是如何呢?”
算上元始,太易,灵宝,这就是五个人,元始和灵宝看做太初与太无,于是还要再加上三个新天尊以及荡剑天尊。
荡剑天尊毕竟是新旧世交替后的第一位天尊,算在鸿荒世之中。
在坐的还有四位至尊。
天王与教主的意见基本上不用询问。
“禅让制?也可行,应时而变吧,有三位应世天尊在,想来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太易天尊的想法很不错,我支持。”
玄冥天尊发话了,大天尊开口,于是其余天尊中,和玄冥天尊关系尚可的太昭在略微思索之后,便也点头,同时,道母也一并给予回应。
“老君。”
左祖望向老君,老君道:“只要是人道治世,无论什么制度,我皆无所谓,至于我答应你的事情,则一定会办到。”
左道可以现世,这是左祖帮助老君的唯一要求,听见这个诉求可以被接受,左祖便也放下心来,老君办事,还是很守信誉的,而且他之前也算过,光阴之后,左道当有大兴之时,不下于其余道路。
左道之厉害,其中一点就在于窥探遥远未来,这是太一所不能允许的事情,会令仙祖震怒,所以左祖惧怕仙祖,亦惧神祖,不单单是实力上的惧怕,还因为他所做的事情会让仙祖陷入“冷静”状态中。
仙祖一旦冷静下来,就相当于常人的极端愤怒,但仙祖不会被增添愤怒时“降智”的负面BUFF……
“我没有意见。”
荡剑天尊开口,直接表明自己的意向:“无论谁来治世,剑修都永远不灭,既不灭剑,新世如何治理,与我也无太大干系。”
蚩尤望着元始天尊,忽然来了一句:“你回头私底下告诉我要做什么,我就帮你。”
元始天尊道:“如此,太易、太昭、玄冥、虚皇、东世、荡剑、北斗、太宁、太乙,加上太初太无,道母,蚩尤,左祖,老君,大半人数皆同意如此处理……”
“太冥天尊,太空天尊,天纪天尊,三位如何表态?”
太冥天尊看向元始,打个稽首:“刚历变化,法位未稳,新世一切,便依元始所言罢了。”
大慈仁圣身化太冥,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成为驻世三尊后,他便不在乎牵扯不牵扯了,所以入世还是要入世的,而且他的一半运数悄悄赌在太乙天尊身上,若是太乙有了差池,他的未来也要黯淡不少。
这一次老君得了道祖名,获了无来气,地位比肩驻世三尊,而大慈仁圣成太冥,又衍东皇气数,使荡剑击东皇为太乙,彼此间气数勾连,又有北斗作为直辖,除了老君坑了一把外,其实他所得的好处也是很可观的。
太空天尊眯起眼睛,沉吟了数个呼吸,刚要开口,却听天纪天尊道:“诸天尊皆已入世,四至尊也有三位表态,既如此,在下也不好做扭捏姿态,我等二人,也愿从元始所言。”
此话直接把太空天尊代表了,他顿时有些不悦,但天纪天尊的眼中闪过一道意味深长的光,此使得太空天尊没有说话,而是按捺下来。
“可想得道祖秘?那必须入世走一遭。”
天纪天尊向太空天尊传递神念,后者眉头紧锁,眼中若有所思。
老君是人道教主,他成道祖后,化众生一切之师,身与世同,世不毁身不灭,道祖不崩,这新的大道衍化,等鸿荒成了气候,或许老君的本事也不比大宗师要弱多少。
“是如此,既然各位皆同意……来,有请。”
元始天尊向着山谷的入口处伸了伸手,两道轮转的清风化来,太上逍遥,太上自在出现在诸天尊眼前。
“是你二人!”
太宁天尊豁然起身,太上自在则是笑:“当年鸿蒙,今日太宁,天尊位得,可喜可贺。”
此话恭维,然太宁天尊却阴沉脸孔道:“当年若不是你不助我,崆峒,佛陀,他二人怎能挡我!若不是你不助我,又怎么会让太皇,曹将军几人犹豫不进!”
“我可不需要你的恭贺!”
荡剑天尊听着这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淡,同时轻轻发出了一声不屑的哼。
太上自在则又是笑:“时机不至,你唯独不得光阴欢喜,若强行助你,莫非你是想要尝一尝仙祖的光阴指吗?”
太宁天尊完全冷下脸孔,而太上逍遥则是看向太乙天尊,同时与荡剑天尊道:“当年青城之埃,混沌清风,今日也得证天尊,可喜可贺,二位有恙否?”
荡剑天尊向他微微颔首致意,而太乙天尊则是起身,却与太宁不同:“虽然道友当年也有坑杀举动,但初见时于心灵幻境亦曾救我,大恩不言谢,恩是恩,仇是仇。”
太上逍遥点头:“然也,然也,不论恩仇,皆当报也。”
荡剑天尊道:“所以,二位其实一直是给元始天尊作下手?可瞒得我等好苦!”
天纪天尊有些惊讶的看着自在,而后对元始道:“还请玉清天尊为我等解惑!”
诸天尊中,不少人都曾经入局二人的对弈,故而今日见二人显化于大罗天境,自然是震动且惊诧!
十六个大衍的算计,逍遥自在为了摆脱对方,已经操纵了无数人的命运,但结果到头来,他们的更上头,居然是元始天尊?
他们二人的对赌,应该是互相吞噬,各自自杀,一者成就空无,一者去向罗天之“外”。
“他们二人,是为了汲取‘成就者’的气运,是成就他人的同时,更是在成就自己,不过各位想的错了,他们二人的上级,可并非是老朽我。”
元始天尊笑呵呵的,点了两个石凳,给二人落座。
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天尊法会(六)
逍遥自在,此番知道鸿荒之世乃是互相脱离的关键,作为新世节点,且又有罗天道果的身份,如果功成,便可以一举脱身而去,逍遥自在于外,而到时候,逍遥法,自在法,也会重回罗天轮转,他们便可以摆脱这两道“枷锁”。
“太上法是囚牢?”
太宁天尊深深皱眉,自在则是道:“然也,太上者,至高无上也,今日详言太上八十一化,这八十一身,尽为囚世之枷锁,功抵造化者,若不舍法,必不得脱。”
荡剑天尊接口:“当年我已有此感,故请龙山姜天崋替我还法于人间,算算日子,距离新的一位太上截天现世,已不久矣。”
太乙天尊:“太上八十一化,可以法见道,是以它法见我道,此是太上身最可怕的一点,但强既强在此处,弱亦弱在此处。”
李辟尘舍弃三法,独留一道清静身,是因为清静身乃是修行根本,且可照见真实,暂时不可丢弃,此法乃是八十一化中最不可琢磨之法,若说攻伐之力,不算上乘,若说保命之术,亦非绝世,然李辟尘知道,自己跨越光阴,逆流而回,正是因为清静经。
清静自独有玄奥,不在攻伐与保命上见长,究其根本,乃是分辨清浊,晓以动静,故天地万象诸法莫不在二字之中,而且清静之法可衍空无之缠,不论是要寻找那个华山老人,还是帮助自己更进一步,清静经都是最适合的法门。
而其余三门太上法,自己也已经修行到可以自由捏造的程度,对于需要,其实不是太过巨大了,而且李辟尘还留有后手,天帝在东皇钟上自不必多谈,十世混元,开天祖师是陈封,而魏姑娘则是嫁梦神君,他二人若有不轨之处,其实李辟尘反手之间就能把二门太上之法直接收回。
送他造化,把法寄于旁人身上,但联系却并未完全斩断,正是如藕断丝连。
这种后手眼下看不出作用,但未来若有变故,也是一道暗棋。
太上逍遥道:“所以我等今日请入鸿荒,是以小逍遥换大逍遥,是以小自在换大自在,当年大衍重辟,太极天尊曾与我等说过其中关键,后来,我等操纵应世之人,包括每一世的主人翁,以汲取他们的应数与气运,不仅是助我等自己,亦是在相还太极天尊。”
北斗天尊愕然:“如此讲,当年诸劫,也有你们的影子……”
太上逍遥道:“此话不可乱讲,我等所参与世劫,不过只有三数罢了,回论太极天尊,是借众强者之应数而成就无极,又因无忧花开,烨瑶女笑,终于功行韶华圆满,亿万万当世变化组成无极之始,只不过最后么……”
太冥天尊忽然叹了口气,他一开始也是相助太极天尊的,而无忧花开,这个事情也是他和太极说好的,太极成无极,大慈仁圣衍太冥,而冥海众生可以得保全真灵,再让北斗天尊重定幽黎,至于阳世,他可不管。
然而老君要成人道,得道祖名,成众生一切师,则必要保全阳间,罗天不可灭,八方世界不可毁,所以把大慈仁圣强行推到太极的对立面,这才有了上一次的事情,至于仙祖,则是因为他们如此随意拨弄岁月光阴,而且还搞出道祖名这些烂事情才“冷静”的(仙祖的愤怒等于冷静)。
“烨瑶,你说泰皇的姐姐?”
太上自在:“遂古时代的无忧花,对于人世的情感过目即忘,从古至今,佛陀是第三个让她笑起来的人,太极即使未证无极,只化缥缈,佛陀也功不可没,在座者,未在座者,老君几位,皆欠他人情啊。”
第一位是太极,第二位是泰皇,第三位就是佛陀。
“泰皇?那是谁?”
诸天尊对于泰皇并不熟悉,其中很多人没有这个家伙存在的记忆,这是因为泰皇永远固定在“过去一刻”当中,他不被正统的长河所映照。
这甚至连很多天尊都不记得他。
对于几位不明就里的天尊,其中知晓泰皇的几位则是沉默不谈,而太宁天尊在开始时愣了一下,而后才反应过来,此“泰”非彼“太”。
太皇,泰皇,两者并不是同一人,除了其中一个名字发音相同,甚至没有其余任何联系。
“如今太极成缥缈,我二人也当功成身退,鸿荒之化,是我二人舍弃旧世身份,化归无尽未来的最后旅程。”
“从此以后,逍遥得真逍遥,自在得大自在,罗天空无,皆可去得,真正随心所欲,再不受真道束缚。”
逍遥自在二人把一切事情和盘托出,原来二人所谓的“顶头上司”,居然是太极天尊。
而实现愿望的本事,也正是因为太极天尊能操纵“韶华”,当世一瞬间的变化是无穷的,所以才能编织出“正确的道路”,这是太极天尊独有的本事,从某些方面来说,比仙神二祖的光阴岁月,要强上不少。
而这一切,全部得益于当年的“无忧花”,也就是少女“烨瑶”。
此番一切,佛陀其实有大功于诸天尊。
“自在逍遥,如今此二人欲入鸿荒,诸位又如何看啊?”
元始天尊笑眯眯看向诸人,而其余天尊,凡是与自在逍遥有过“交情”的,全都眉头微锁,然而他们终究也没有说出不允许的话来,毕竟成就天尊,也有他们的功劳一份。
这一份功劳,便是一道人情。
除了太宁天尊摆了臭脸,其余人皆是点头同意。
“逍遥(自在),谢过诸位天尊,亦谢过四位至尊!”
二人齐齐行大礼,诸天尊至尊皆是还礼,毕竟最后一场,能帮则帮,若留下什么大纠缠,对自己的修行也不利,而顺水推舟帮上一下,不仅可能有好处,万一二人最后没有消失,而是某一日回来,说不定也能带给诸天尊至尊前路的希望。
而且,逍遥自在双法,修行到极致,究竟是什么样子,诸天尊至尊,也很想知道,因为逍遥自在,就是修行的本质。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天尊法会(七)
“二圣得偿所愿,当是大好,十六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