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第三场虽说在总卷面分数中所占比例不高,可要想获得好名次,这两场却不能放弃。
  而且,大家都知道第一场非常要紧,特别是那些老秀才们,谁不是将八股文章作得四平八稳,一时间也分不出高下。真要出彩,还得靠这最后的两场。
  大约想了一下,苏木觉得自己在八股文和试帖诗上已经不让今人。至于策问和公文写作,却不是很擅长,现在是时候补课了。
  所以,今日一大早,他就开始捧着考题集揣摩起来。
  可不知道怎么的,因为昨天晚上的事情,苏木老是走神,看两页书,就忍不住扭头朝吴小姐的房门看上一眼,生怕她突然走了出来,彼此见了面不好意思。
  如此小半个时辰,苏木死活也静不下心了,不觉有些烦躁。
  坐在那里,他时不是挪动一下身体,感觉屁股下有人东西硌着一样,这情形只能用“抓耳挠腮”四个字来形容。
  小蝶见他精神有些恍惚,关切地问:“少爷,你怎么了,一副魂不守舍模样?”
  “没什么,就是有些乱。”苏木伸出手指揉着太阳穴。
  小蝶:“那好,我出去买菜了,少爷今日想吃些什么?”
  “随便,清淡点最好。”
  ……
  等小蝶出门。
  “这种状态可不好啊!”
  苏木苦笑一声,又想:“我怎么老朝吴小姐那里看啊,她平日里又不出来的。我在这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也不过见过她几面,估计今天也不会出来了……罢,还是出去走走吧,权当散散心,反正强读也读不进去。”
  刚站起身来,对面的门“吱啊”一声开了,一条人影闪了出来,不是吴小姐又是谁?
  苏木一惊,还没等他说话,吴小姐就将稿子放在他的桌上,也不说话,只微微一福。
  稿子上密密麻麻都是圈圈点点,也写满了小字,显然是花了些工夫。
  苏木心中更是怀疑:难道这稿子根本就是吴小姐修改的,却没有经过老举人之手。
  再定睛看过去,吴小姐眼圈还是红红的,眼皮因为哭太多,有些肿。即便如此,却别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风韵。
  苏木忍不住问:“都修改完了,你看过吗?”
  这话一说出口,不知道怎么的,他心脏一阵不争气地乱跳,面庞也因为尴尬有些微微发红:该死,让一纯情少女看H,苏木啊苏木,你太不象话了!
  吴小姐面上也红了,低着头摇了摇,用蚊子一样的声音回答道:“女子无才便是德,却不识字。”
  苏木大惑不解,一句:“那你昨天晚上怎么抱着我的稿子在读,还在笑呢?”就脱口而出。
  这话一出口,他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
  这岂不是说自己在偷看人家吗?
  吴小姐也是“啊!”一声,一张脸红得跟苹果一样。声音更是低不可闻:“我真不识字,只不过,公子的字写得真漂亮,比家父好象还好些,就随意看了看……就,就不知道、道,怎么的,笑起来了……”
  她竟然有些口吃,满脸都是慌乱。
  “子乔,子乔。”突然间,有两个人闯了进来,大声喊。
  苏木原以为是朱寿来了,他对这跟屁虫也烦了,正要发怒,回头一看,却愣住了:“你们还没回保定?”
  来的正是胡百户和胡进学叔侄二人。
  这两人倒也低调,没有穿锦衣卫的飞鱼服,也没带武器,都是一身黑色绸衫,看起来和普通商贾没两样。
  胡进学手中则捧着一个大礼盒,一脸的兴奋。
  见外人进来,吴小姐忙用袖子遮了脸,转身回屋去了。
  胡进学将盒子放在书桌上,擦着汗水笑道:“不回去了,不回去了,以后估计都走不了。”
  苏木:“怎么回事,难道是昨天顺天府那事还有后患?”这事下来之后,他也推敲过,无论从情到法,都没有任何漏洞,书生也没有任何理由闹事。
  “没什么后患,都解决了。不但如此,叔因为这事办得漂亮,竟然入了牟指挥的眼睛,点他做了副千户。”胡进学越说越兴奋,尽可能简短地将这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然后叫了一声:“叔这回是升官了,子乔,这可都是你的功劳啊!叔这回留京城,肯定是要大用的。保定自然回不去,叔已经决定在京城买个宅子,将夫人和小姐接过来,以后就在这里安家了。”
  “啊!”苏木忍不住在心里叫了一句:我这是开的什么光环啊,专门照耀别人。上次倒马关,我就是出了个主意,胡顺就从一个普通军官摇身一变变成了锦衣卫;如今,我帮他度过了这个难关,他竟然从一个百户升为副千户。我这个曾经的准老丈人的运气真是好到爆,这样都能升官。难不成我苏木是个幸运星,瞪谁谁走运?
  只不过,以胡顺的情商和智商,他当的官越大,将来惹得祸事只怕也越大。
  他以后倒霉不要紧,别连累了胡莹才好。
  想到这里,苏木不禁有些替胡小姐担心。
  又想:若我是胡顺,知道自己不是混官场的料子,本就该借这个机会回老家去。这人做官,最重要的是知道进退啊!不仅仅是做官,做人也是如此,凡事三思。思进、思退,思得失。
  这其中,思退一件最难。人是自私的,到手的好处怎肯放弃?
  ……
  胡百户也是一脸的欢喜,实际上,昨天晚上在得到任命书之后,他已经喜极而狂了。当初做了锦衣卫已让他欢喜得像是要漂上天去了,只觉得能够尝一尝威风八面的锦衣卫的滋味,这辈子也就值了。
  可谁曾想,自己竟然一跃成为副千户,这可是大人物啊。
  如今,又得了指挥使大人的赏识,将来弄不好还能搞个千户,甚至同知什么的当当。
  所以,当侄子问:“叔,你不是答应过子乔要回保定的吗,这副千户还做不做?”时,胡顺意气风发地回答:“做,怎么不做,这么大的官不当,我是疯子还是傻子?”
  然后就是阵狂笑:“哈哈,哈哈,副千户啊,我胡顺做梦也没想到会有今日的风光,祖宗保佑!进学,等我将这个位置坐稳了,转为正千户,也给你弄个百户当当。”
  可是,胡进学也知道自己的叔其实也是个没头脑的人,最近又饱受打击,心气已堕,这副千户干下去,将来只怕会有麻烦。
  就提醒胡顺,说京城龙蛇混杂,可不是保定那种地方可比的。
  这句话提醒了胡顺,他想了想,自己确实不是和人勾心斗角的料。不过,就他所认识的达官贵人而言,不少人比自己还笨。可人家手上有得力的幕僚啊,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群人精帮衬。
  这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苏木那臭小子还猴精的人吗?
  胡顺一个激灵,猛拍脑袋:是啊,我为什么不去请苏木做我的师爷呢?
  摆明朝文教发达所赐,每年科举都会产生不少秀才相公,这群人又不懂得生计,大多奔走于达官贵人们下,给人当僚属、师爷,也算是这个时代读书人的一个不错出路。
  于是,胡顺就带着礼物,兴冲冲地赶了过来。
  见苏木瞪着眼睛,胡顺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长长一揖:“子乔,胡某知道你是个有大才的,人才难得,我手下正缺一个师爷,还请你过去帮帮我。往日的种种都是我的错,还请子乔不要放在心上。”
  “让我……给你当师爷……”苏木瞠目结舌:有没有搞错,我和你胡顺以前那么过过节,虽然看在胡莹面子上,如今也不计较了,可那个结还在,大家见面未免有些尴尬。大家差一点成了一家人,你不尴尬,我苏木还尴尬呢!
  “正是。”胡顺见苏木不为所动的样子,表情更是诚恳:“苏先生,请务必帮我!”
  他心中一急,连先生二字都喊出来了。
  自家事自家最清楚,胡顺已经深刻认识到,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上面,若没有一个出色的智囊,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更何况,他这次又得罪了高原高同知这样一个大人物,将来也不知道那鸟人会挖多少火坑等着自己跳进去。
  “这哪里跟哪,辈分都乱了。”在心目中,苏木一直拿胡莹当自己的女人。虽然不想承认,可胡顺作为胡小姐的父亲,怎么着也比自己高一辈。
  苦笑一声,按捺下心中的不快,苏木正色道:“只怕不行,马上就是乡试,谁耐烦给你当幕僚,也没那闲工夫。”
  “这个我也明白,等考完再说,反正离春闱还有几个月,苏先生你又不可能马上入仕的。”
  胡进学也叫道:“子乔,你就帮帮叔吧!”
  胡顺瞪了胡进学一眼:“什么子乔,要叫苏先生,没规矩。”
  “苏……先……”胡进学还是有些不习惯。
  苏木摇头:“真没兴趣,胡老爷,你请回吧!”
  胡顺:“一个月一百两,中不?”
  “什么?”苏木没听清楚。
  胡顺:“一个月一百两银子的薪俸。”
  “啊!”一声低不可闻的惊呼从西屋传来,竟然是吴小姐。
  苏木听得清楚,可不知道怎么的,他总觉得吴小姐的惊呼声中带着一丝欢喜。
  这让他有些想不明白。
    
    
第一百四十七章 这是在耍赖吧

      “一百两。”这个数字让苏木抽了一口冷气,不得不承认胡顺的手笔实在是他。
  在没有穿越到明朝之前,苏木对白银的价值并没有直观的认识。在他看来武侠小说里的少侠们在酒楼吃饭,随手就扔出去几百两银子,还不带找补,便以为一两银子也就一块钱的概念。
  真到了这里,才知道,这玩意儿一两起码值一千块钱。
  胡顺区区一个锦衣卫副千户,竟然给自己开出每月十万块钱的高薪,这可是后世上市公司高官的待遇。
  其实,这个收入在明朝的幕僚中也是顶级。
  苏木以前在看二月河小说《雍正大帝》时,上面有过这么一段记载。帝师邬师道因为身有残疾,不能做官。雍正就让他去给河南总督田文镜做幕僚,并定下了每年一千多两的薪水,为的就是给这个从龙功臣一个补偿,让手下的大臣们把他给养起来。
  田文镜不知道邬师道的身份,加上又是个清官,每年掏这么多银子出去,有些吃不消,写折子抱怨。
  考虑到田总督也没多少钱,河南相对来说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雍正就又让邬先生给两江总督李卫做幕僚。
  明清本是一体,相比之下,经济还要落后许多。就现在的明朝来看,一千二百两银子的薪水,也只有一省的巡抚才开得出来。
  当然,督抚的幕僚油水极大,除了这一千多两工资,随便伸伸手,一年下来,弄个一万两也是有可能。
  苏木就想不明白了,胡顺一个小小的副千户,凭什么给自己开这么高的工资。可见,锦衣卫的灰色收入定然不小,老胡在保定做了几个月千户,也得了不少好处。
  苏木以前在保定赚的那几千两银子早就因为《西游记》一案被东厂给抄了,如今,全副身家加起来不到一百两,正穷得紧。
  听胡顺这么说,他说不动心也是假话,顿时有些犹豫起来。
  “对对对,就是一百两,苏先生啊,这还是基本的薪酬,四时三节,另有心意。”胡顺一脸热切地看着苏木。
  他昨天在接到任命书之后,连夜掏出了一大笔银子,走了几个门子,已经打听得真切,南城千户所的千户一直都空缺着,就几个千户各自为政,如果干得好,未必不能朝上升一升。而且,那一代本是京城的商业区,只要他愿意,动动脑筋,每年光收保护废就能吃得脑满肠肥。
  可是,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在官场钻营的才能。而且,又树了高原那么一个大敌,未来肯定要面临许多危险,急需一个智囊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不过,他一个小小的武官,自然请不到什么大才子。想了想,也只认识苏木这么一个人才,对于他的智慧,他有着偏执的信心,就不惜抹下这张脸不要求到苏木门上来,也不顾辈分,一口一个“苏先生”喊得亲热。
  不得不说,胡顺此刻已经彻底在自己面前服了软,苏木对他的满腔怨气已经彻底消了下去。
  财帛动人心,苏木也有些意动。
  更何况,旁边的胡进学也一脸期盼地看着自己。
  但转念一想,还有二十来天就是乡试,自己确实脱不开身。而且,这个胡顺也不知道是是不没有积攒人品,什么麻烦事都能碰到,将来说不准还有什么麻烦事找上门来,得了他的钱,就不得不替人分忧,实在太烦。
  还是不同他打交道的好,这人实在信不过啊!
  “胡千户,很抱歉,这事我不能答应,你还是回去吧!”苏木拿点了主意,轻轻一笑,回答说。
  他也想好了,胡顺一大早就找上门来,看样子是铁了心要请自己过去帮忙。这么回绝了,他肯定会纠缠不休的,实在不行,就闭口不言,来个置之不理。大不了等小蝶回来,让那脾气火暴的丫头提起大笤帚赶人就是。
  却不想,那胡顺却好象已经预料到苏木会拒绝自己一样。也不生气,反笑眯眯地朝苏木一拱手:“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讲究的你情我愿,胡顺也不好强求。这样,我先告辞,苏先生你先考虑几日。”
  “这……就不用考虑了吧?”苏木倒有些意外。
  “不用考虑,不用考虑。”胡顺难得地没有废话,转身就朝外面走去。
  苏木:“等等,把银子拿走吧!”
  胡顺二人走得极快,转眼就看不到人影,远远地传来他的的声音:“一点见面礼,算不得什么,就算苏先生你不答应,也请收下。”
  苏木忙提起包袱追出去,却哪里找得到人。
  他无奈地摆了摆头,也不去追,反正,他们住哪里,自己是知道的,到时候还过去就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实在不行,就直接找到他所在的百户所就是了。
  过不了片刻,小蝶回来了,听苏木说起这事,连连说是。又道,这胡家的就没一个好人,*猾得紧,能不打交代最好,这钱是该还回去,谁稀罕他们的臭钱。且不说少爷马上就要中举人,到时候有的是人巴巴儿的赶上门来送宅子送地。就我家少爷的本事,要想赚钱还不简单。
  “送房子送地,那得呆在老家,别人贪我有功名,可是免除一切徭役赋税,这才会来附庸,这里是京城,谁认识我苏木呀!”苏木说着,又回头看了一眼北屋,这吴老举人不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老举人和苏木有师生情分,也不好腹诽。
  至于小得所说,以自己的本事,将来要想赚钱还不容易云云,苏木深以为然。
  在小天井里读了一天书,将今日的功课作完,苏木突然觉得奇怪,这个朱寿怎么没来?
  不来才好,倒是难得清静了一日。到下午时分,收了文房四宝,苏木就雇了一顶轿子,赶去胡顺做住的客栈,想把银子还回去。
  等到了客栈,一问,伙计回答说胡老爷已经退了房,至于搬去哪里,却不知道。
  伙计已经知道客栈里住的是一个锦衣卫副千户,神色中满是畏惧,和苏木说话是也畏畏缩缩,苏木问了半天也问不出一个所以然,只得无奈地回家去了。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赶到甜水胡同百户所去了,明天就去。”
  第二天,朱寿还是没来,苏木心中更是快活:这小子在这里成天读书写字,终于烦了。没有这熊孩子在旁边捣蛋,天空多么晴朗,空气多么新鲜。
  这次,他没等到下午,一大早就出门,问了方向,直杀甜水胡同。
  这一片本苏木刚进京城时来过,林家书坊的院子就在这里。甜水胡同虽然名字上有胡同二字,却是一条大街。据赶车的伙计说,这里最早的时候有一股泉水,味道甘甜。因为生活方便,百姓就聚集在这里,一百多年来,就形成了一个很繁华的商业区。
  所以,这里的千户所乃是锦衣卫生最紧要的辖区之一。
  而甜水胡同的百户所旁边,又都是青楼酒肆,进进出出的不是达官贵人就是腰缠千金的商贾。
  听车夫这么说,苏木放眼望去,却见满街的鲜衣怒马,往来的不是浑身绫罗的富贵之人,就是青衫方巾的儒士,繁华得令人发指。
  “这才是天下一等一大都会的气象啊,却不知那甜水胡同百户所又是什么光景?难怪胡顺肯出一百两银子一个月请我,这地方本就是销金窟,一百两银子,也只能和高级歌女喝杯茶,听一首曲儿。每家青楼楚馆,一个月光孝敬给百户所的保护费,怎么着也有上百两吧。这么多家,加一起,想不发财都难。”
  苏木不觉感慨,赶车的把势是个话痨,刚才走了一路,他已经打听得清楚。甜水胡同百户所其实不止一百个人,除了百户,还两个总旗子,四个小旗,其他诸如力士什么的,加一起一百三四十人,规模不小。
  本以为这百户所应该不小,可到了地头,抬头看去,却是一个不显眼的院子,门也小,位于一条偏僻不小巷子里。里面也没什么人,就有个半死不活的老卒过来接待苏木,说胡老爷出去了,不在这里。
  当苏木问胡顺什么时候回来时,那老头很不客气,“鬼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若是要送东西,留在这里好了。”
  这么多钱,苏木自然不能交给别人,做了片刻,两一杯水都没喝,只能怏怏离区。
  接下来几日,苏木有去了几回,依旧没见到人,那老卒对他也越来越不客气,问胡顺住那里,也不回答。
  这让苏木有些恼火,“这胡顺分明就是在耍赖啊!”
  如此就过了八天,时间就到了八月一日,离进乡试考场还有九日。
  苏木越发地紧张起来,也没心情再去寻胡顺:“老子时间宝贵,哪里有时间跟你泡?”
  说来也怪,这么多天过去了,朱寿还是没来。
  “看样子,他是不会来的了,毕竟是小孩子性格,没个长性,热经络几日,等新鲜劲一过,也就不会过来了。”
  可说来也怪,姓朱的小子天天过来烦自己的时候,苏木是恨不得他马上消失,如今突然不见了,清爽了几日,他去有些不习惯了,总觉得没有这个熊孩子在自己耳边吵,却缺了什么。
    
    
第一百四十八章 乡试之期终于定下来了

      按照朝廷的制度,乡试之前要张榜公示考试时间、地点,以及正副主考官、十八房同考官、外帘官的名字。
  一般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