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转眼间,胡顺就将外面的股份和欠债清除得七七八八。
  眼见着屋中的人走得干净,胡顺得意地狂笑起来:“哈哈,哈哈,还是做官好啊!老子这辈子就没有今天这么风光过,爽利,爽利!”
  笑了半天,却看到屋中还有一个人呆在墙角,白着脸一动不动,不是苏瑞声又是谁?
  胡顺本是个粗人,见苏瑞声如此不上道,心中大为不快,收起了笑容:“贤侄,你是要退股呢,还是入股?”
  “我我我……”苏瑞声这次还真是被逼到墙角了,退股吧,人家摆明了股份笑纳,要钱没有;不退吧,难不成你还想等着跟一个锦衣卫流氓军官分红。
  一想到家里这么多钱就要平白打水漂,苏瑞声颤着嘴唇,再说不出话来。
  胡顺面色难看起来,朝大个子看了一眼:“送客。”
  胡进学对这小子本就没有好感,立即动起手来,提着苏瑞声的脖子就往门外扔去。
  只听得扑通一声,外面“哎哟”一声,然后是小声的抽泣声。
  苏瑞声说到底还是个孩子,如今犯下这么大一个错,顿时控制不住,哭出声来。
  苏木见他倒霉,心中不觉一阵大快。
  同时,里屋传来扑哧一声,是胡莹的笑声。
  屋中再没有外人,胡顺得意地摸了摸发亮的印堂,拍了拍身边的椅子对苏木和韶泰
  笑道:“韶先、贤婿,快请坐,咱们好好聊聊。”
  此刻的胡顺已是意气风发。
    
    
第六十九章 还是力量不够啊

      韶泰一脸的嫌恶,也不坐,就那么站在门口。
  这算是胡顺在内心中第一次承认苏木是自家合格的女婿,当然,入赘一事,他是提也不能提了。
  刚才他心情大起大落,顿时承受不住晕厥过去。
  还好作为一个军汉,身子本就壮健,只片刻就醒过来。
  胡顺从小在市井打滚,性格粗鲁,可却不是笨蛋。相反,还得在一种下层阶级特有的狡黠,看事情看人也准。
  先前他还疑惑锦衣卫指挥使为什么会看上自己这么个小人物,待到回忆起于乙临走时说的那句话,立即明白自己是在处理于望龄巡视保定军务事所做那事干得实在漂亮,惊动了京城中的大人物了。
  一个小小的百户军官或许算不了什么,可一个御使却大大地了不得。
  都察院什么地方,那可是天下舆论的中心,就算是内阁阁相见了也要绕路走的阎王殿。御使们自恃甚高,一个个以天下为己任,好象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脊梁,余者皆是庸俗之辈。
  这些年,因为弘治皇帝实行文官制度,天下间不知道有多少人吃过言官们的亏。
  也只有胡百户他能将于御顺耍得团团转,这份手段,确实突出。
  也许,在牟指挥看来,他胡顺乃是一个大大的人才。
  自家事自家清楚,胡顺理解明白,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全赖苏木。心中忍不住抽了一口冷气:这读书人的手段果然厉害,难怪这达官贵人们府中都会养着一群幕僚和师爷什么的做参谋。我胡顺也不过是粗人一个,这次突然发达,将来还不知道要遇到多少事。如前阵子所发生的事情也不须多,就算再来一桩,以我胡顺的智谋,只怕死地不能再死。这个苏木既然如此了得,干脆就将女儿嫁给他好了,又他帮忙,我胡顺这官也会做得稳当。
  于是,见了苏木,胡顺难得一脸的客气。
  苏木心中正对胡顺软禁自己一事窝火,忍不住淡淡道:“什么贤婿,难不成,胡百户还想让苏木入赘胡家吗。苏木今日就在府中,胡老爷要打要关,悉听尊便。”
  说完,就将手一摊。
  胡顺见苏木如此不客气,眉毛一扬,心中也有些恼火。却强自忍耐住:“子乔,那事是我做得不对。你也知道某就这么个独生女儿,是人都有点自私,难免做出错事。你也知道,某如今做了锦衣百户,前程看好。我也知道莹儿中意你,索性就将她许配给你。以后咱们翁婿联手,定能混得风生水起。不说富贵荣华,在这保定府也是能横着走的。这事就这么定了,回去找媒人过来提亲吧!我先同韶先生说几句话。”
  就大喇喇一挥手,示意苏木退下。
  苏木一呆,若是在先前,胡顺不要自己倒插门,还肯将胡莹嫁过去,他自然是非常高兴的。可刚才听了韶泰那一句话,才知道胡莹娶不得,那可是要怀前程的。
  可胡小姐就在后面,想起那小丫头对自己的一片真情,这话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怎么,还不快去,贤婿可是太高兴了!”胡顺鼻子里哼了一声,锦衣特务的派头十足。
  苏木还没说话,旁边的韶泰立即发起怒来,大喝一声:“一个军户的女儿也想做我名教子弟的正妻,可笑,可笑!”
  这一声惊得所有人都愕然地看过去,苏木记起韶泰先前所说可以纳妾的话来,顿时大惊:“先生!”欲制止韶先生。
  韶泰一挥大袖:“子乔,你父母去世得早,你家里的情形,为师也清楚。师父师师父,师即是父,你不要说话,这事为师替你做主。”
  他冷着脸走到胡顺面前:“胡百户,子弟的婚姻大事,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韶泰忝为苏木师长,你则是胡小姐的父亲,既然提到这事,今日我们就把话敞开了说。”
  胡顺虽然尊重韶泰,甚至敬若神明,可韶泰的话说得难听,他也铁青了脸:“韶先生请讲,难道你反对这桩婚事不成?”
  “没错,我不同意。”韶泰声音大起来,竟有一股凛然的气势。
  “光当!”里屋有东西摔碎了,估计是胡小姐手中正端着杯子之类的物件,听到这话,一惊,失手落到地上。
  “你不同意?”胡顺斜着白眼,他不敢在韶泰面前放肆,只狠狠地看着苏木。
  苏木大觉头疼,还好韶泰道:“胡百户,苏木乃是个读书人,将来可是要科举入仕的,怎么可能娶军户的女儿自毁前程。你若真看得上苏木,这事也不是不可以。不能娶妻,但可以纳妾。”
  “什么,我堂堂胡顺的女儿要给这小子做妾?”胡顺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捏着拳头冲到苏木的面前,喝道:“你……亲口对我说一遍!”
  就在这个时候,胡莹却悲叫一声,从里面冲了出来,抱住胡顺:“爹,爹,不要,不要,女儿不嫁了!”
  韶泰喝道:“怎么就不可以了,先前你胡顺不是答应把自家女儿给苏瑞声做妾了,怎么现在就不能给苏木,苏木又有哪一点比不上苏瑞声?我明白你,你胡百户如今是锦衣卫了,身份不同了。厂卫,厂卫,嘿嘿,果然了不起!”
  说着,就不停冷笑,笑声中满是鄙夷。
  “你们走吧,啊!”胡莹大声地尖叫起来,“我谁也不嫁,我我我,削了头发做姑子去!”
  她先前脖子上本带着伤,用一小块白绢裹着,这一激动,又有鲜血沁出。
  苏木看得心中一疼:“莹儿,你的伤可好……”
  “走吧,你走吧,小祖宗,你这是要我死吗?”胡莹泪流满面。
  *******************************************************
  “少爷你做得对,听韶先生的话没错。”小蝶小心地将一杯茶端过来,放在案上。
  苏木手中正捧着一本时文选萃,可心中却是乱糟糟地,一个字也读不进去。
  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怎么回到家的,脑子里空得厉害。
  有一种深重的无力感。
  没错,非常无力。
  此刻,他已经明白自己是喜欢上了胡小姐,可这又能怎么样。
  作为一个立志科举的读书人,渠一个军户的女儿还罢,更何况她父亲还是为读书人所不齿的锦衣卫。
  若是不管不顾地娶了她,苏木也谈不上任何前程。
  可是,若纳妾,现在的胡百户骤得大权,也不想他的权柄从何而来,内心中正膨胀得厉害,自认为是老子天下第一,如何肯让女儿给人当小老婆受气。
  “咳,还是力量不足啊!”苏木叹息一声,不觉陷入沉思,“如果我苏木是六部尚书,甚至只是一个五六品的官员,在士林和政坛有极高的声望,要替胡莹脱籍,也不是什么难事。可这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如今的自己在保定也算是小有名气,可这名气从何而来……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童子试第一场县试,靠的是知县的高抬贵手;府试,则是韶先生提前猜出题目;至于那首诗,纯粹是抄袭。
  别的不说,这童子试最后一场,自己还能有这种运气,还能过关吗?
  “我已经在这事上纠缠太久,马上就是院试,也是时候静下心来备考了。否则,不但自己的事情解决不了,只怕考试也要挂红灯。这才是拣起芝麻丢了西瓜!”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喝了一口茶,苏木突然“啊啊啊”叫了三声:苏木,你要努力了!
    
    
第七十章 高考补习班

      听到苏木的怪叫,小蝶吓了一大跳。她以为苏木是因为在胡家婚事上受了刺激,又变成从前那样。
  “少爷,你……你没什么吧!”
  “没什么。”苏木站起身来:“小蝶,我以前却是太自私了些,只想着自己,为一些所谓的儿女情长纠结不休。却不想,自己身边还有许多关心和爱护我的亲友,苏木并不是为自己而活的。如今,最最要紧的是考中功名,在这个目标之前,其他一切都是浮云。”
  回忆起自己和胡莹所发生的一切,打个比方,就如同属于高中时代的爱情,虽然朦胧美好,可在高考的压力面前,并不能给予对方任何承诺。
  只能搁置在一边,直到当事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时候才谈得上其他。
  苏木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明悟,自己并没有失去这份情感,只不过,暂时无力把握罢了。
  想到这里,心情顿时开朗起来。
  小蝶见苏木没有犯病,心中一松,却嘟着嘴道:“什么儿女情长,那个胡家小姐根本就不适合你。少爷将来可是要获取功名的,一个军户家的女儿如何配得上你。不信你上街去问问,如今又有谁不知道少爷你的名字。一旦少爷获得秀才功名,只怕上门提亲的人就要踏破门槛了。”
  苏木不知道小蝶对自己的信心由何而来,笑道:“能不能考中还两说呢。”
  小蝶:“有韶先生在,少爷肯定是能中的。”
  苏木笑笑,也不再多说,只拿起书读了起来。
  心中安宁,渐渐地就读进去了。
  等看了几篇八股文,读得脑袋发涨时,才丢到一边,又提起笔写了几千字的《西游记》。考试是第一位,但赚钱的事情也不能耽搁。
  等写完稿子,吃过晚饭,又仿照时文集子里的文章做了一篇小题,这一天就算是过去了。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感觉实在疲惫,头一粘枕头就睡死过去。
  第二日,苏木起床之后去了韶先生家,还有一个月就是院试。前世在帮导师修订那本《明清科举制度考》时,他大概也知道一些章试的情形。不过,具体考什么,又会出什么题目,上了考场该如何答题却是有些迷糊。
  科举场上的道道儿实在太多,不是这个时代的土著还真搞不清楚。
  “我猜你今天也该来见为师了。”见到韶先生的时候,他正坐在县学的书斋里碰着一本书看得入迷。
  苏木行完礼,悄悄探头一看,吓了一跳,霍然是自己所作的《西游记》,还是盗版。
  “看什么,这书用来解闷倒是不错。”韶先生哼了一声,将书小心地放在桌上。
  苏木不知道韶先生是何来历,看他模样,身边也没有妻子儿女在,成天都呆在县学里,应该是外地人。好象每半年,他都会把俸禄和教馆的收入托人带回家去,又依稀听人说他家里人口不少,负担挺重。
  作为一个学生,苏木也不方便问。
  不用去胡家教书,县学也只每月初一、十五教两天书,这里显得很是冷清,就一个老吏看守门户。
  大约是让学生碰到自己正在看闲书,韶泰有些尴尬,咳嗽一声:“子乔,你今日来这里是不是想问问关于章试的事情。”说完就指了指旁边的椅子,示意苏木坐下。
  苏木坐好,然后仔细地问起院试的情形来。
  韶泰道:“章试并不是正规的科举考试,虽然说过了这一关就算是获得了秀才功名,可却不算是真正的名教中人,不过是获得了参加科举的资格而已。乡试和接下来的会试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这天底下读书人千千万万,不可能人人都去做官。可正因为不正规,所以题目和乡试、会试也不太一样。”
  “当年,为师参加童子试才十六岁,虽然距今已经三十来年,可当时种种依旧历历在目,甚至连当初做的卷子也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韶泰叹息一声,接着说:“院试的题目具体来说分为两个部分,时文和试帖诗。一共分为两场,正场一场是两道八股文;复试一场,两道试帖诗。为期两日,中途不得离场。主考官是省学政衙门派下来的学政官,弥封和誊录则由保定府学派遣。考生答完题目后,得誊录弥封之后,再由考官判卷。”
  “有点正式考试的味道了,不过,上榜者能够获得国家优惠政策。成绩优异,且家境贫寒者还能被选送进县学、府学做廪生,每月都有一定廪米可拿,算是吃财政饭,难怪要正规许多。”苏木心中这么想,“但这个试帖诗我以前也没写过,就以前所接触过的资料来看,这东西和诗好象没有任何关系,真上了考场,可有些难办。别说这种新题目了,就算是八股文写作,我这水准对付县、府连场考试还成,到院试考场上,只怕竞争不过那些往届考生。”
  明朝科举又没有往届应届生之说,只要你愿意,可以一辈子考下去,七老八十的老童生老秀才遍地都是,他未必考得过那些积年老鬼。
  大约是看出了苏木的担心,韶先生安慰自己这个得意门生道:“素闻子乔你诗词了得,试帖诗应该不难。其实,这种题目也不要紧,不过是正试的一个补充,如果你八股文作得好了,也就起个锦上添花的用场。只需格式、韵脚对了,其他都不要紧。”
  韶泰说得确实是这个道理,诗帖诗一共八句,出题的时候,考官会事先给题目给韵,让你依八股文的格式做诗。一句一股,只要格式正确,就没任何问题。
  “只是,正试那一场的两道八股却是大题,作完之后还得写一个大节。”
  所谓大题,就是用一个完整的句子做题目。至于大节,就是在八股文写完之后,给自己文章的中心思想做一个总结。
  一听他这么说,苏木脑袋有点发涨,自己虽然靠一首诗得了诗词能手的小名声,可以前却没写过试贴诗,若是仓促上阵,只怕要闹出笑话。
  至于大结,鬼知道该怎么写。
  顿时,他就有些紧张起来。
  好还,距离章试尚有一月,现在开始恶补充还来得及。
  真论起科学的学习手段和归纳总结能力,苏木可比古人要强上许多,这可是现代应试教育的特点。
  只需虚心向韶泰这个名师请教就是。
  好好,有韶先生在,却可少走许多弯路。
  苏木就小心地说道:“恩师,学生以前没作个大题,对于试帖诗也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就这么去考,只怕要给你老人家丢人,学生能不能每日过来请教?”
  韶泰欣慰地一抚胡须,微笑道:“子乔,你有这份上进心,为师很是高兴,你要来……”
  他突然想起一声,神色黯淡下去:“只可惜为师每月只开两堂科教授廪生,况且,家境贫寒,区区一点薪俸,尚不足以维持生计,还需寻个去处授馆,只能说抱歉了。”
  苏木大为失望,可也不能说什么。人不能生活在真空里,韶先生也是要吃饭的,自己又有什么立场要求他太多。
  又同韶泰讨教了半天学问,这才郁郁地告辞而去。
  在回家的路上,苏木第一次对未来有点没信心。
  他忍不住摸了摸额头,叹息一声:我苏木也不是没有能力,没有决心,可世界上的事情就是如此无奈。优秀师资不好找,如果是在现代社会,以我如今的经济实力,怎么着也要请几个优秀导师做家教。实在不行,花上几万块去上什么高考补习班也好啊!
  “咦,高考补习班,有了!”苏木眼睛一亮:“这不也是一条财路,如果行得通,不但我能得到名师指点,搞不好还能大赚一笔。”
    
    
第七十一章 教育产业化

      林老板这几日心里乱糟糟的,主要是〈西游记〉这本书卖得实在太多,而苏木写稿又实在太慢。
  明朝又没有版权一说,你一本新书出来,如果卖得好,也不过几日,坊间就有无数盗版出来抢你的市场。
  因此,一本书刻上一两版,或许能够卖得不错,等到第三版时,其他书坊的版本出来,你就卖不动了。
  所以,对这本书的运作,林老板打的就是时间差。尽量用最短的时间将书铺出去,用最快的速度把资金回笼。
  好在因为是连载,倒不怕劣币效应。
  主动权在我。
  对读者来说,谁是正版也没什么要紧,反正都一样。
  问题是,林家书坊的书要赶时间,装帧和印刷质量也马虎。相反,盗版书们因为不用抢市场,特意在用纸和印刷上下大工夫。印刷精美不说,里面还请了名家做插图,有的书还用棉布做了书套,搞得极具收藏哪价值,比正版更像正版。
  这阵子苏木的稿子写得慢,渐渐的,盗版书的销量就迎头赶了上来。
  市场就那么多点,别人多赚一分,林家书房就少得一文。
  其实,要想占领市场也简单,只需不停催苏木的稿子就是。
  可是,苏木如今正面临着院试这场大考。林老板本是秀才出身,自然知道功名对于一个读书的意思,话到嘴边,却不好意思说出口。
  只能坐在书坊里暗自郁闷。
  见苏木找上门来,林老板一个骨碌跳起来:“子乔,可是来交稿的?”
  眼睛里全是热切光芒,待看到苏木微笑着摇头后,林老板泄气了气,又软坐到椅子上。
  “怎么了,这么没精神?”苏木知道林老板再想什么,也不说破,道:“今日我过来是想问林老先生一事。”
  “子乔请讲。”
  “老先生名下可有宽敞的地势?”
  “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