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女婿-第3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三人分宾主坐定,仇钺突然发现少了一个人,忍不住问:“谢君服呢?”
  对于这个年轻人,仇钺是非常欣赏的,准备再培养一段时间,再让他担当大任。
  却不想,他人却不在,仇钺隐约有些失望。
  年甘霖也是一楞,道:“仇将军,君服或许回家去了吧。”
  仇钺眼神中的失望如何瞒得过高克,对于谢自然,他是非常警惕的。
  相比起年甘霖而来,高克感觉谢自然对自己的威胁更大。
  年老先生不过是一个腐儒,也就是读过几本四书五经有举人功名罢了。说起功名,自己也是一个秀才,至于八股文章,高克自觉也不比他差多少。况且老夫子对于军务也是一窍不通,一遇到具体事务,仇帅第一时间还是会想到自己。
  可谢自然不同,此人文章学问了得,又善武知兵。如果等他熟悉了军中事务,必然为大帅所倚重,到时候还有他高克吃饭的地儿吗?
  高克如何能够放过这个说谢自然坏话的机会,冷笑一声:“回家,今天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谢君服身为大帅参赞军务,居然回家去了,还叫人如何相信,如何倚之重任?”
  年甘霖眉毛一动:“谢自然来玉泉营不过半月,又没有任职,目前也不过是四出走走看看而已。再说,今夜大帅拱手将军权让给叛贼,君服又是个热血的性子,难免对大帅失望,定然是颓废之极,回家去了。”
  仇钺点点头:“咱们计划的这件大事乃是擎天大功,关系重要,能少一人知道自然最好。谢自然初来军中,本帅也是谨慎,原本想再观察他一阵子,再将此事告之,也好让他也参与其中。想不到啊,这个安化王居然这么早就动手了,真真叫人措手不及……年老夫子,你没同他说?”
  年甘霖:“如此大事,即便是亲生女儿,老夫也没说。”
  仇钺:“谨慎一些也是好的,想不到却让谢自然误会老夫是个贪生怕死之辈,叫他看不起。”
  说套这里,他长长地叹息一声:“年老夫子,要不,你同谢自然将此事和盘托出,也叫他为本帅贡献一分力量。谢自然这人,本帅是很看好的,或许,关键时刻他也能派上用场。”
  年甘霖正要点头,高克在旁边就急了。
  仇钺要做的大事究竟意味着什么,高克自然是知道的。如果这事做好了,等平定了宁夏的叛乱,仇帅封侯当不在话下。到时候论功行赏,他们自然也能得一官半职,一个正七品的文职怕是跑不了。
  谢自然的本事,高克也是看得清楚的。真让他参与其中,这首功只怕就是他的。到时候,他们师生连为一体,也没他的戏唱,被排挤出仇钺的核心决策层都有可能。
  高克立即道:“大帅,这个时候叫谢自然置身其中只怕不妥当?”
  仇钺有点意外:“怎么不妥当?”
  高克:“如今宁夏城中乱成一团,谢自然是否可靠且不说,他来宁夏才半月,军中相干人等只怕都还识不全,叫他参赞军机大事,未必就有用处。况且,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真到起事那日,大帅真有用谢自然的时候,一道手令下去就是了。”
  高克话中的意思说得很明白,这件事仇钺已经筹划许久了,大的方针已经确定,现在只不过是根据形势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已然极好,只是执行的问题。这个时候就算叫诸葛孔明来,也没什么用处。
  如今,谢自然来做智囊没任何必要,到时候派他去冲锋陷阵就是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一多口就杂,难免生出变数。
  仇钺微微点了点头:“高克说得有道理,暂时先不告诉谢自然。”
  年甘霖这人有点迂腐,并没有意识到高克这是在争权夺利,反觉得他说的话很有道理,也道:“不错,就先不同君服说了,仇将军,安化王已经叛乱,正是你建功立业,报销君父和朝廷的时候,接下来该怎么做?”
  仇钺:“如今,本帅已经将兵权全部交了出去,就算想,也什么也做不了。你们把消息放出去,就说我手了惊吓,卧病不起。”
  年甘霖:“仇将军,军队都已经交了出去,将来起事又该如何是好?”
  高克听他问出这个问题,心中冷笑:年甘霖你果然是个腐儒,玉泉营仇将军两代人经营了几十年,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兵权是交出去了。真到有事,大帅登高一呼,军中将士敢不从命?
  仇钺笑了笑,自信满满:“年先生放心,到时候夺回兵权也不算什么难事。只可惜,就算不被夺去军队,我仇钺起兵平叛,也破不了这坚固的宁夏城。再说,城中还有王府卫队和周昂的边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咱不做。总归要找个机会,将城中的叛军调出去才好下手。等吧,不用着急,我就不信安化王一辈子都躲在城里。他不是要清君侧,不是要入京奉天靖难吗?”
  说到这里,仇钺哈哈大笑起来。
  高克也陪着笑了几声。
  年甘霖也摸着下颌微笑,既然仇钺有如此信心,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心中只是微微一叹:早知道就叫谢自然早些来宁夏为仇钺效力,为朝廷效力的。错过了这么个建立功业的机会,却是可惜。
  *********************************************************
  苏木在床上滚了半天,死活也睡不着。无奈,只得披衣起来,坐在窗后,看着外面近乎透明的夜色想着事情。
  院子里,谢自然挺直着身子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如同一棵松树。
  他身边的茶几上放着一口一尺来长的短刀,目光在夜色里亮晶晶地闪烁着,叫人看了一阵安心。
  能文能武,有担待,重情知义,身上有着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所不具有的勃勃英气,难怪囡囡喜欢。
  苏木心中一笑,穿越到明朝之后自己一直给别人做女婿,想不到现在轮到别人想给自己做女婿了。
  自从生活到这片时空以来,苏木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就开始发奋读书,一路从一个童生考到了状元,进了翰林院,成了正德皇帝的贴身秘书。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走得都是上层路线。
  虽说也经过了很多事,但所有事态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这给了他一种错觉,这个世界不过是一个大型的仿真游戏,置身其中,你就尽情享受这个有趣的过程吧。
  可今晚王府夜宴上那血淋淋的杀戮,以及城中的喊杀声,让他猛地惊醒过来,这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
  你苏木也不过是**凡胎,即便现在身份尊贵,但只需要一队乱军,就能让你二次穿越。
  好在这一片都是贫民窟,城中的叛军也没什么兴趣,直到天明,也没有人过来骚扰。
  熬了一夜的谢自然红着眼睛告辞回去,临行的时候,他和苏木约好,一但有消息,立即过来禀报。
  仇钺乃是宁夏城中的军方大老,通过他自然能够得到第一手的资料。
  谢自然走后,胡顺那边就有消息传过来。
  胡顺和胡进学个头实在太魁梧,目标大,早在半个月前就潜伏下来,昨天更是直接逃出城去。但他预先设置在城中的锦衣卫联络系统依旧在顺利运转着,一个小贩模样的人就报了暗号,跪在苏木面前禀告说,昨天晚上叛军闹了一夜,也不知道抢劫了多少百姓,今日准备歇一个上午,吃过午饭之后,就出城攻掠宁夏附近的城、堡、寨、所、卫。
  苏木有点瞠目结舌,这安化王既然要造反,又将声势弄得这么大,怎么连宁夏城附件的都没有完全控制在手上?
  那锦衣卫探子又报告说,昨天晚上,叛军在周昂的带领下将刘瑾派来宁夏清丈军屯的十几个官员都砍了脑袋,连同他们的随同,一百多人都是一命呜呼。
  如今,脑袋还挂在城墙上呢!
  与此同时,安化王又派出快马,将清君侧的檄文传檄四方,估计用不了几日,整个陕西都会知道这件事。
  苏木倒是有些好奇整个宁夏城如今变成了什么样子,等到午后城中秩序恢复,就带了赵葫芦一道出门。
  说来也怪,昨夜闹成那样,街上依旧繁华,所有人都是一脸的平静,就好象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
  只城门口挂了一溜的人头,看得人暗自心惊
  不片刻,周昂就带了一支军队出城。这群乱军狂欢了一夜,一个个都显得异常亢奋,衣甲也很是鲜明,看起来很有战斗力的样子。
  但苏木知道,很快周昂就会触到霉头。
  表面上看起来刘瑾搞的军制改革确实在军队中弄得天怒人怨,安化王也觉得自己只要一起事,等高一呼,整个三边的军队都会跟他跑。
  可是现实很快就会给他当头一棒,几乎所有的三边将领都拒绝参加安化王这一疯狂的壮举。
  其实,大家也想得明白,如今的大明朝正值鼎盛之时。经过弘治皇帝十多年的休养生息,百姓和官员的对于朝廷还是很忠诚的。
  如今军制改革虽然闹出巨大的矛盾冲突,可这一切都是刘瑾搞出来的,和朝廷和皇帝没有任何关系。
  你若真的对刘瑾不满,上书弹劾他就是了,犯得着提着脑袋兵谏吗?
  咱们好好的高级军官当着,就不同你犯混了。
  酒照吃,曲照听,马照跑。
  也正因为没有军队和地方官员们的合作,安化王叛乱从都到尾也就控制着银川盆地这个狭长的地域,军队甚至没有打过黄河去。
    
    
第七百四十九章 危机中的安化王

      事实证明历史书上的记载完全正确。
  安化王之乱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闹剧,本以为传檄可定天下,结果三边军队根本就不甩叛军。
  恼怒之下,安化王命周昂率兵攻打附件州县。
  刚开始的时候还很顺利,一连攻克了宋城堡、宁化堡、富堡等几个军事找地,把宁夏城周围清扫一空。
  可惜,随着战线的进一步铺开,兵力一分散,张开五指打人,却没有任何效果。
  就在这个时候,叛军开始闹饷。
  明朝实行的是军户制度,士兵是没有军饷的。国家划拨下的军费只包括铠甲器械,战马等物资。至于士兵平日的吃喝用度,则依靠军屯。问题是军屯是可有税的,军官们还得从中捞一笔,耕作一年下来,真正落到士兵手头时也没剩几粒粮食。
  所以,一旦边境有战事时,士兵们都会伸手要钱,不见到钱,大家也不肯上前线拼命。如此一来,部队开拔有开拔银子,作战的时候还有敢死银子,战后还得有犒赏。战争结束,部队要回家了,还得发一笔遣散银子,否则咱们就不走,赖在战区捣乱。
  长此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种潜规则。
  如今正是五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士兵家中困苦,正是用钱的时候,这也是他们叛乱那一夜在宁夏城中大抢特抢的缘故。
  不过,像宁夏这种边镇,严格来说是一座军事堡垒,不像内地的商业城市,并不富庶,城中的富户毕竟有限。有了军官吃的,自然没士兵什么事。
  无奈之下,安化王只得自掏腰包,将王府的银子搬出来劳军。
  可惜,他手头的钱毕竟有限,而军队又是一支吃钱的怪物,勉强支撑了几日之后,王府府藏也空了。
  一连打了十几天仗,士兵们没得到什么好处,都闹起了罢工,整天躲在军营里吃酒耍钱,反正一句话:不看到真金白银,休想爷们儿出力。
  到现在,安化王也不过控制了一个宁夏城和周边六七个军堡,管辖范围不过方圆千里,还比不上后世的一个地级市。
  刚开始起兵的时候,安化王甚至还幻想过自己檄文一出,天下响应,顺风顺水地杀进京城。各地官员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却不想,自己开始的时候搞得轰轰烈烈,这才十余日,就熄了火。
  部队不听招呼停滞不前不要紧,要钱,咱们慢慢筹就是了。可时间不等人,且不是朝廷一旦反应过来,各地大军涌来时,自己该如何对付。单就现在自己指挥不动军队,就暴露出他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窘迫。只怕不等大军过来,光陕西的镇军就能看出他虚弱的本质,难免不会有人想来捏软柿子拣便宜。
  一想到这其中的厉害,安化王就心急火燎。
  他这个时候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成祖,成祖靖难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成事,除了他手头直接掌握着一支百战雄师之外,人家控制燕京十多年,整个北京的赋税都归他支配,手头的钱海了去,军队要钱,好说,随便拿。同成祖这个祖先比起来,他安化王简直就是一个叫花子。
  心中没由来的一阵恐慌,安化王知道自己如果不尽快拿出钱来,将会有大麻烦。
  而这钱,又从什么地方去凑呢?
  大军开拨,那可不是几千几万两白银就够用的。
  单就目前而言,安化王手头有两万多兵力,每打一天仗就需要付出一万两白银。鬼知道打到京城需要多少天,又得花去多少钱。
  直接抢劫百姓,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宁夏一地乃是边境,银川盆地都是军屯,总不可能叫士兵们自己抢自己吧。
  因此,唯一的出路是尽快打到富庶的关中平原去。
  问题是,要打到关中平原,还得需要出钱。
  如此,他就陷入了死循环,不打到关中………没钱—没钱………没办法打关中平原………而不打到关中平原就会没钱……
  部队一停滞,果然就有大麻烦找到头上来。
  看到有便宜可占,其他地方的军队开始蠢蠢欲动了。
  首先发难的是陕西总兵,据探子来报,驻扎陕西镇的陕西总兵亲率三千精锐,快马北上,兵锋已经抵挡青铜峡。
  陕西镇军的驻地位于固原,离宁夏城也不过四百来里路,行得快,只需四五天时间。
  因为陕西镇乃是安化王南下时的第一目标,因此,在起兵的时候他也给陕西镇去过信,让他们投降义军。
  陕西镇当初的回复很暧昧,也没有承诺什么,估计也是想观望一阵子在说。
  如今,安化王在宁夏折腾了十几天,却还在宁夏城周围转圈圈,只要是带过兵的人都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尤其是这种谋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打到京城去,拖延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想当初,成祖靖难的时候,只不过十来日光景就席卷了整个黄河以北。
  安化王……嘿嘿……也就是一个草包罢了,随他一道造反,不是朝绝路上奔吗?
  这种蠢货,自然是要用来打怪刷经验的。
  于是,陕西镇首先发难了。
  听到这个消息,安化王真的被惊住了。
  什么奉天靖难,什么清君侧,现在且放到一边,关键是先将陕西镇的讨伐军先打退。
  于是,他就找来周昂商议看怎么办才好。
  不商议还好,一说,周昂就愁得眉头皱到了一起:“大王,要想打退陕西镇也并不难,他们也不过才三千人马,咱们手头可有两万,还是在本土作战,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全了。不过,还是钱的问题,如果给末将两万两银子,末将必能叫陕西镇有来无回。”
  一文钱愁坏英雄汉,安化王一阵负气:“如果有钱,本王此刻还会窝在宁夏吗,只怕早已经进西安了,说不定已经进入山西境内了。”
  周昂也是为丧气,正郁闷中,就有护卫来报:“禀大王,仇钺将军前来拜见,说是为前线战事而来。”
  “仇钺……叫他进来吧!”安化王一呆,不是仇钺亲自过来,他还真将这人忘记了。
    
    
第七百五十章 仇钺出手

      没有错,不但安化王,就两周昂也将仇钺这人给忘记了。
  他们举旗叛乱,成天忙得脚不粘地,也没工夫去关注这个已经被夺了军权的叛将。
  仇钺最的大的价值在于他手头的兵,其实,仇钺的兵在苏木这种穿越人士眼中非常地烂。可在边军中战斗力却还是能够排在前几位的,这段时间,安化王无论是攻打周围的堡寨还是城郭,玉泉营的士兵都甚是好使。
  此刻见他来,安化王心中疑惑,别的将军在立了军令状之后,要么死心塌地地投靠了自己,要么抛下军队,溜之大吉,离开宁夏这个是非之地。
  偏偏这个仇钺既不参与叛军的军事行动,又不逃跑,就这么在城中住着,安化王一时间拿他也是没有办法。
  此刻,仇钺亲自找上门来,又说同前线军事行动有关,安化王和周昂倒是楞住了。
  等到扶起拜在地上的仇钺,安化王还是满腹疑问:“仇将军,你今日来找孤,不知有何要事。对了,你前一阵子不是病了吗,可好些了?”
  仇钺面上浮现出一丝感激的神色,眼眶里沁着泪花:“多谢王爷关系,末将的身子已然大好,听闻前线吃紧,陕西镇军入寇,要来捋大王虎须。末将感同身受,气愤满胸。愿来提一支兵马,打退陕西镇那群不开眼的宵小。”
  “老将军要去打仗……就不用了吧!”周昂听他这么说,以为仇钺是来要兵权的,禁不住冷冷地回了一句。
  安化王也猛地醒过来,在生日宴上了上了宁夏总兵姜汉之后,这个仇钺应该是宁夏边军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高的将军。而且同净汉不同,这人手下还有玉泉营那一支已经经营了多年的军队。
  若是让他带兵上前线,以他在军队里的威望,到时候反戈一击,虽说未必就能拿他怎么样,为未必就能打进宁夏城。可宁夏的局势就会立即变得不可收拾,别说去关中甚至进京,就连宁夏一地也控制不住。
  于是,安化王就忙说:“仇老将军身体染恙,你可是本王的左膀又臂,宁夏军的镇山之石,有你在宁夏城中坐镇,军心安民心安,本王也心安。这种沙场征战的事情,还是让其他人去办吧,老将军就居中运筹帷幄,为孤出谋划策好了。”
  他本以为仇钺会争辩半天,毕竟,做为一个带兵的将领,如果手头没兵,就是个屁,谁都能搓圆捏扁。只可惜仇钺资历太高,他若是一心要去前线,安化王要想阻拦,也会费一番口舌。
  正思量着该如何让他打消这个念头之时,仇钺却很干脆地点了点头,说:“多谢大王对本将的关心,不胜感激。既然大王不让末将带兵上阵厮杀,那我就不去了。”
  这叫安化王很是惊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候,仇钺又道:“既然大王叫本将出谋划策,末将有一言不吐不快。如今,陕西镇将军已经抵达黄河东岸,不日就可渡河进入宁夏境内。如今我将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