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太子殿下接诏!”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张昊和前军都督府右都督牛世豪紧跟着跪在了地上。

    “请太子殿下接诏!”在周征、张昊和牛世豪三人的带领下,右侧立着的武官呼啦啦跪下了三分之一,这里面有不少是原先持中立态度的人。

    鲁仲乾等人很显然没有料到会有如此多的武官选择支持太子,一时间面露惊愕的神色,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微臣,恳请太子殿下接诏!”下一刻,更大的打击出现了,一直沉默不语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赵山河也跪在了地上,高声说道。

    “请太子殿下接诏。”在赵山河这个中间派的带动下,那些持着观望态度犹豫不决的武官纷纷随着他跪了下去,人数也接近武官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臣,恭请太子殿下接诏。”不等鲁仲乾等人反应过来,宗人府宗令也跪了下去,高声说道。

    “请太子殿下接诏。”在宗人府宗令的带头下,立于右侧队列前方的皇族成员呼啦啦都跪了下去。

    由此一来,大殿上只剩下秦永祥等数十名文臣和鲁仲乾等近三分之一的武官,毫无疑问他们是汉王的支持者。

    鲁仲乾和秦永祥等人的脸色变得非常难看,眼前的形势已经明确表明,他们已经在这场大明的正统之中失败了。

    不仅大殿里的文臣和皇族成员,即便是在场的绝大多数勋贵武将,也由于李云天带来的那道永乐帝的遗诏,将太子视为了大明的合法继承人。

    毕竟,死忠于汉王的只是一部分勋贵武将,像赵山河这样处于中立姿态的勋贵武将更看重的是大明的正统,故而他们明智地选择了在这场正统之争中占居了上风的太子。

    这就是汉王为何要得到杨荣手中遗诏的原因,他与太子现在呈现均衡之势,而有永乐帝的遗诏将打破这种均势,谁拥有遗诏谁就立于了不败之地。

    汉王千算万算,算漏了李云天这个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万万没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避开沿途他设下的重重障碍,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京城大朝之日混进了宫里,进而给予其致命一击。

    朱高炽望了大殿里黑压压跪着的群臣,心中禁不住松了一口气,他不仅获得了文臣和皇族的支持,而且还颇为意外地得到了近三分之二勋贵武将的拥护,如此一来大局已定。

    随后,朱高炽双目寒光一闪,冷冷地看向了秦永祥、武通和范彬以及那几十名立在那里的文官。

    相对于一直以来支持汉王的鲁仲乾等勋贵,朱高炽心中尤为痛恨表面支持他实则已经投靠了汉王的这些叛徒。

    面对朱高炽犀利冷漠的眼神,立在大殿上的那几十名文官禁不住浑身发抖,面色惨白,相继跪在了地上,以头触地不敢与朱高炽对视。

    秦永祥、武通和范彬满头大汗,三人知道这下可把朱高炽着着实实地给得罪了,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双手撑着地,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等三人跪地后,朱高炽又看向了鲁仲乾等人,他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与鲁仲乾等人对视着,眼神显得有些冷漠。

    李云天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如果鲁仲乾等人不支持朱高炽接遗诏的话,那么他们就是抗旨不遵,而抗旨不遵可是十不赦的重罪,轻则砍头,重则抄家。

    朱高炽能在与汉王的夺嫡之争后笑到最后,又能游刃有余地应付在一旁虎视眈眈的三弟赵王朱高燧,岂能真的是一名懦弱无能之人?

    一旦鲁仲乾等人固执己见,那么朱高炽绝对会以抗旨不遵为名杀了鲁仲乾等人,反正有周征和赵山河等勋贵武将在,他根本就不担心掌控不了五军都督府。

    “微臣恭请太子殿下接诏。”

    鲁仲乾第一次发现怯懦谦恭的朱高炽竟然会有如此凛厉的眼神,竟然使得他的心头禁不住升起了一股寒意,望了一眼大殿内跪着的众位官员,他心中不由得哀叹了一声,知道大势已去,随后撩起官袍的袍角跪了下去,宏声说道。

    “恭请太子殿下接诏。”在他的带动下,站立着的那些勋贵武将纷纷跟着跪下。

    朱高炽见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算鲁仲乾有着自知之明,否则的话他不介意学学皇爷爷洪武帝,清除掉那些棘手的功勋显贵。

    “儿臣朱高炽,恭请圣诏!”随后,朱高炽深吸了一口气,起身走下高台,面向龙椅的方向跪下,沉声说道。

    李云天闻言连忙从地上站起,由于双腿酸麻,他一拐一瘸地走过去,从一名内侍手中拿起遗诏,神情严肃地来到了朱高炽的面前。

    遗诏可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宣的,通常来说只有送遗诏的官员才能有享受这个“荣誉”,故而只能由李云天来宣召。

    当然了,所谓遗诏,自然不可能是皇帝写的,而是皇帝驾崩后由近身重臣模仿皇帝的口吻所写。

    而只有公布了遗诏,那么才能正式确认皇帝驾崩,皇帝也由此升任为“先帝”,皇后也就升格为了太后,成为了“哀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靖难入继大统,获奉宗庙二十二年……”

    深呼吸一口气后,李云天打开手中的遗诏,用一种严肃的口气将其出,“太子朱高炽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误遇毁伤。丧礼依旧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释服,祭用素馐,毋禁民间音乐嫁娶。”

    “宗室亲、郡王,藩屏为重,不可擅离封域。各处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职守,闻丧之日,各止于本处朝夕哭临,三日进香差官代行。卫所州府县并土官俱免进香。郊社等礼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旧典,斟酌改正。”

    完遗诏上让太子继位的内容后,李云天的语调悄无声息地进行了改变,听起来有些抑扬顿挫,“……于戏!子以继志述事并善为孝,臣以将顺匡救两尽为忠。尚体至怀,用钦未命,昭告天下,咸使闻之。钦此。”

    等“钦此”两个字出后,李云天双腿一屈跪在了朱高炽的面前,双手高举着遗诏,神情万分恭敬。

    “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厚望。”朱高炽从李云天手上接过了遗诏,高声说道。

    “皇上,你怎么就离臣而去了。”这时,大殿内忽然传来了一阵哭声,声音听起来颇为凄惨,也不知道是谁。

    “皇上,你走了让臣如何独活呀。”随即又有一个哭声响起。

    这一下,大殿里像是捅了马蜂窝,无论文臣勋贵还是皇族,纷纷嚎啕大哭了起来,捶胸顿足,看上去一副伤心欲绝,生不如死的样子。

    李云天想起北征时与永乐帝在一起相处的时光,眼眶不由得红润了,泪水顺着脸颊就流了下来,他知道永乐帝不仅信任他,将传遗诏的重任托付给他,而且还给了他一个锦绣前程。

    俗话说的好,功大莫过于救主,意思是在众臣所立的功劳中,最大的就是救皇帝一命,李云天今天的突然出现使得朱高炽一举扭转了乾坤,已经与救主无异,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以后朱高炽乃至皇太孙朱瞻基都会重用于他。

    朱高炽也是泪流满面,手里捧着遗诏坐在地上失声痛哭,整个大殿里哭声一片。

    雷婷一脸茫然地望着周围的人,不仅殿内的大臣,就连内侍、宫女和侍卫也全跪在那里哭了一个稀里哗啦。

    “太子殿下,现在当务之急是您赶紧登基,微臣想这也是先帝的意思。”李云天知道现在不是给永乐帝哭丧的时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往前跪行了几步,来到朱高炽身旁低声说道,“另,选可靠之人统领九门,并派人将先帝遗诏昭告天下。”

    朱高炽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清楚现在最主要的事情是阻止汉王带兵进城,于是把跪在一旁哭着的中年内侍招了过来,冲着中年内侍低声交待了一些事情,然后继续坐在地上痛哭着。

    中年内侍立刻起身,快步来到周征、张昊和牛世豪的面前,向三人耳语了一阵,三人随即领着大殿里的十几名武将急匆匆地离开。

    接着,中年内侍又到了通政使司通政使的身旁,向他低语了几句,通政使随后喊上几名文官快步出了大殿。

    通政使司俗称银台,掌大明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遗诏就要由其誊写后,派人送到大明各地,昭告四方。

    见周征和通政使等人离开,李云天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严守都城九门,那么汉王届时就无能为力,只能望着高大的城墙徒呼兴叹。

    无意中,李云天的视线落在了不远处雷婷的身上,眉头微微一蹙。

    雷婷此时已经坐在了地上,一边捶着酸麻的双腿一边好奇地四处张望着,这种百官哭丧的场景她可是第一次见到,而且还都是大明的国之重臣。

    李云天不由得感到一阵无奈,雷婷好像还没有意识到眼前的严峻形势,幸好现在大殿里乱成一团没人管她,否则的话要是被当值的御史给逮住绝对是大不敬之罪。

    本来,李云天想向雷婷使眼色让她放聪明点儿,可是雷婷的注意力都被四周那些嚎啕大哭的大臣们给吸引了,根本就不往他这个方向瞅,无奈之下他只好悄悄地跪行了过去,伸手悄悄地拽了拽她的衣袖。

    “他们怎么哭得像是死了爹呀?”雷婷扭头见是李云天,狐疑地低声问道。

    “小点儿声!”李云天闻言吓了一跳,这可是大不敬之言,扭头警惕地望了一眼四周,发现大家都哭得伤心没人理会这边,于是小声告诫雷婷,“还不跪好!先帝驾崩乃国丧,岂容亵渎。”

    雷婷见李云天一本正经的模样,知道自己差点闯了大祸,忍不住感到一阵后怕,吐了一下舌头后低下头,规规矩矩地跪在那里。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戒备森严()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京城城北,安定门。三江阁

    像往常一样,安定门门内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让开,让开。”忽然,街上的平静被忽然出现在街头的大批军队打破,跑在前面的士兵挥舞着手里的刀枪,吓得沿途的行人纷纷避让。

    “关闭城门,收起吊桥!”在人们诧异的注视下,一名千户策马来到城门前,面无表情地冲着在城门处值守的军士高喊道。

    接到那名千户的命令后,城门处的军士连忙跑了过去,把两扇厚厚的城门关上,城外护城河的吊桥也缓缓地升了起来。

    见此情形,那些在城门外等待进城的人们顿时轰一声就炸了锅,交头接耳地议论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

    几乎与此同时,京城另外八个城门处也发生着同样的事情,城门被关闭,护城河的吊桥被升起,京城九门与外界的联系一下子被隔绝。

    不仅京城九门被封闭,皇城城门和宫城城门也都被封闭,守城的军士摆出了一副如临大敌的姿态。

    在周征、张昊和牛世豪的坐镇下,京城中驻守的所有京卫已经全部被调动了起来,排着整齐的队列出了军营,有条不紊地向各自的辖区开拔,有的登上城墙戒备,有的在城内要道上警戒。

    今天的这次大朝,所有驻京京卫五品以上的武官都来参加,其中京卫的指挥使是正三品的武官,得以进入太和殿。

    所以,太和殿上发生的事情那些京卫的指挥使是一清二楚,谁都知道太子朱高炽已经接了永乐帝的遗诏,进而继承了大明的江山。

    由于鲁仲乾等人被扣在了太和殿上,故而现在驻守京城的京卫全部归周征、张昊和牛世豪统辖,三人已经召集了所有参与朝会的京卫武官,向他们宣布了朱高炽继位的消息,严令他们严守京城九门,进而一举夺得了京卫的控制权。

    虽然朝廷没有明确宣布戒严,但突如其来的军队调动,再加上关闭京城九门的行为,还是使得京城上空笼罩了一股沉闷压抑的气息。

    百姓簇拥在街道旁,神情诧异地望着街上全副武装行进的士兵,自从永乐帝登基后京城还从没有发生过如此反常的事情,不少人已经隐隐约约地预感到了有大事要发生,恐慌的情绪逐渐在城内蔓延开来。

    在众位武将的簇拥下,神情严肃的周征登上了安定门城楼,他们的身后不仅有拿着弩弓的弓弩手,还有背着火铳的神机营火铳兵。

    城门楼一侧斜长的上城引道上,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把神机营的火炮推上城墙,一字排开安置。

    神机营的人之所以会出现在安定门,是因为汉王将通过安定门进城,故而周征将他们调来对汉王手下的军队形成威慑。

    周征很清楚,汉王已经在与太子的争斗中落败,现在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汉王能够认清形势,不要一意孤行,否则安定门前必将血流成河。

    京城城南,一处豪华宽阔的宅院里。

    朱瞻圻惬意地逗着挂在走廊上几个鸟笼里的珍贵鸟雀,他的心情非常好,只要今天一过那么他就是太明的太子,国之储君。

    “世子,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京城九门已经被京卫封锁。”一名中年人急匆匆地走了过来,来到朱瞻圻的身旁躬身说道。

    “噢?”朱瞻圻闻言眉头微微一蹙,扭头看向了中年人,“没有派人前去打探?”

    “派了,可我们的人根本没有见到那些京卫管事的人就被值守的士兵给赶走了。”中年人一脸无奈地说道。

    “再去打探,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情。”朱瞻圻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沉声吩咐道,这突如其来的一幕非常诡异,使得他有些莫名的心慌。

    中年人闻言不敢怠慢,冲着朱瞻圻拱了一下手,快步离开了。

    “是想要负隅顽抗吗?”望着中年人的背影,朱瞻圻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不屑的冷笑,他怀疑京城九门的关闭是朱高炽为了阻止朱高煦进城。

    在他看来这只是朱高炽的一厢情愿罢了,先不说守城的大部分京卫都是朱高煦的支持者,单单朱高煦拿出永乐帝的遗诏,那些京卫就不得不乖乖打开城门。

    中午时分,正当朱瞻圻在客厅里吃午饭的时候,那名中年人神情惊慌地跑了进来,进门的时候由于太过慌乱被门槛绊了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慌什么?有话慢慢说!”朱瞻圻放下手里的碗筷,不满地瞪了中年人一眼。

    “世子,不好了,街上已经贴出了皇上的遗诏,让太子继位!”中年人三步并作两步来到朱瞻圻面前,一脸焦急地说道。

    “什么?”朱瞻圻闻言大吃了一惊,脸色一变,噌地就站了起来,“这怎么可能,遗诏在父王的手上,太子那里怎么可能会有遗诏?”

    “现在街上已经贴满了皇上的遗诏,整个城的人都知道太子要登基了。”中年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紧张地请示,“世子,我们应该怎么办?”

    “矫诏!一定是太子矫诏!”朱瞻圻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猛然一拳砸在了餐桌上,震得桌上的碗碟腾空而起,接着又哗啦啦地落了下去,汤汁飞溅。

    “你去威国公府和武宁候府等诸位公侯的府上,告诉他们威国公和武宁候等人被太子软禁,让他们集合府上的亲兵随本世子拿下安定门,迎接汉王进城。”随后,朱瞻圻在客厅里来回踱了几圈,双目凶光一闪,沉声吩咐那名中年人。

    京城各个勋贵的府上都有看家护院的亲兵,也是那些勋贵的私兵,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都是悍勇之徒,如果将他们集合起来的话将是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奇兵。

    对朱瞻圻来说,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唯有放手一博把汉王迎进城内,那么才能揭穿太子矫诏的恶行,否则届时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

    不过朱瞻圻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鲁仲乾等人现在身在皇宫,他们的家人岂敢轻举妄动,相对于汉王的宏图霸业家人们更看重的是鲁仲乾等人的安危。

    因此,朱瞻圻派去那些勋贵府上的人纷纷被敷衍了回来,即使是威国公府也没有派出亲兵的意思,这使得朱瞻圻不由得感到绝望,为了发泄怒火将房间里的东西砸了一个稀巴烂。

    朱高炽的登基大典定在了下午,虽然一切从简,但天子登基必须的礼仪和程序还是必不可少的。

    上午,得知永乐帝驾崩的消息后,太和殿广场上哭声震天,文武百官哭得死去活来,有人竟然哭得背过了气,被抬下去紧急救治。

    按照朱高炽的谕令,光禄寺给上朝的大臣们准备了午饭,朝臣们吃完饭要留在原地等待,下午参加朱高炽的登基典礼。

    本来,由于李云天还没到都察院和翰林院述职,现在属于没有职务的杂官,按理说无法参加朱高炽的登基大典。

    可他有着传诏大臣的身份,故而在太和殿有了一席之地,被安排立在了左侧文官的前面,位置十分醒目。

    托了李云天的福,雷婷也被视为了传诏的使臣,有幸参与到了朱高炽的登基大典,一脸兴奋地立在李云天的身旁。

    当一身明黄色龙袍、头戴九旒冕的朱高炽在众多内侍、宫女和侍卫的簇拥下走进太和殿时,雷婷的只觉得脑海中一片空白,傻傻地望着朱高炽,她从来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能与皇帝如此地接近。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当朱高炽在高台上的龙椅就座后,大殿内的文武百官以及内侍、宫女不约而同地跪了下去。

    正迷糊着的雷婷吓了一跳,连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不等雷婷松一口气,殿外传来了山呼海啸般的喊声,广场上的文武百官呼啦啦跪了下去。

    随即,午门上钟鼓齐鸣,宣告着大明新一代帝王的诞生。

    与此同时,安定门外的大道上,一支规模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