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训》一开篇便提出了对子孙的教育要宽严适度的原则,指出“本之以慈爱,临之以严恪。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恪不至于伤恩”,将其对子孙教育的经验也写在了书里。

    另外,徐皇后还派人广泛搜集古人的佳言善行,集成一个集子,命名为《劝善书》。永乐帝看后深为满意,因此下令颁行天下。

    李云天将《内训》和《劝善书》作为讲武堂女子学堂的基础科目,然后再加以专业科目,这样就构成了女子学堂的教育体系。

    由于是第一次穿讲武堂的制式军装,柳真显得非常不习惯,不过感觉却很奇妙,这种奇怪的服装不仅传上去很便捷,而且完美地勾勒出了她优美的身形,只不过她脖领处的风纪扣因为颈部的伤势而没有像诺敏和山口惠子那样扣上。

    与脸上挂着淡淡微笑的诺敏相比,山口惠子的神情显得非常平静,自从来到京城后她已经在李云天的府上寄居了三年多的时间,一直表现得很低调,不苟言笑,寡言少语,一门心思地跟着雷婷和周雨婷学习剑术,并女扮男装到讲武堂听课。

    李云天并没有追问山口惠子的身份,很显然山口惠子并不想透露她的过去,而且他对山口惠子的过去也没有兴趣,反正山口惠子不可能隐瞒一辈子,他可以看出来山口惠子有着很重的心事,迟早会向自己坦白过去。

    “国公大人,下官刚从宫里出诊回来,让国公大人在此久等了,望国公大人赎罪。”没过多久,当李云天微笑着与诺敏聊着讲武堂里的女官生活,而柳真和山口惠子有些局促在坐在一旁时,门口进来一名身穿官袍的老者,向李云天拱着手说道,身后跟着两名背着药箱的太医院医官。

    老者就是刘太医,眼眶通红,神情憔悴,看样子显得十分疲惫。

    “有劳刘太医了。”李云天见状眉角处不引人注意地微微皱了一下,不过随即恢复了正常,不以为意地向刘太医微微颔首。

    查看了柳真颈部的伤势后刘太医重新给她包扎了伤口,并且嘱咐了柳真一些注意事项,然后起身告辞,如果按照他的诊治要求去做的话柳真的颈部将不会留下影响美观的疤痕。

    “总教官,皇上的病情是不是加重了?”等刘太医打着哈欠离开后,诺敏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忍不住低声问向了李云天。

    在有外人在场的时候,诺敏称呼李云天“总教官”,而私下里她像雷婷一样喊李云天“相公”,毕竟她也是李云天的夫人。

    “哦?”李云天没想到诺敏会有此一问,于是微笑着望着她,“你是如何知道的?”

    刘太医的专长是外科的伤势,很显然宣德帝的病需要内科的太医,因此好像刘太医与宣德帝的并没有什么联系。

    “刘太医神色疲惫,看上去辛劳了很长时间,可他身上的衣服却干净整洁没有沾染丝毫的血渍,意味着他并没有在宫里给人诊治。”

    诺敏沉吟了一下,娇声向李云天说道,“能让刘太医在宫里长时间等候,那么唯有龙体欠安的皇上。”

    李云天闻言嘴角顿时流露出一丝赞许的笑意,诺敏分析得很对,虽然宣德帝得的是内疾可一旦他的病情有所变化那么太医院那些医术高超、资历深厚的太医无论内科还是外科都要在宫里候命,进行大明最高级别的会诊,以拿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随后,李云天的双目就充满了黯然的神色,这意味着宣德帝的病情很不妙,他与宣德帝这些年来默契配合,两人之间既有君臣之义也是朋友之情,因此于公于私他都不希望宣德帝出事。

    幸运的是看来宣德帝这次是有惊无险,否则刘太医绝对不会显得如此轻松,而李云天等朝廷重臣也早就被紧急召进皇宫候命。

    柳真和山口惠子闻言双目顿时流露出震惊的神色,两人远离朝堂因此并不知道宣德帝抱恙在身的事情,万万没有想到宣德帝的病情竟然会如此严重。

    其实,除了宣德帝身边的那些近臣外,朝廷里其他的大臣也并不清楚宣德帝的病情到了哪个地步,毕竟并不是所有的大臣都能有幸进攻在宣德帝的身边侍驾。

    “这些天你就先住在讲武堂的女官宿舍,安心把伤好。”李云天很快就从宣德帝病情中回过神来,他知道现在并不是伤感的时候,于是微笑着向柳真说道,在柳真的伤势未好之前很显然无法再抛头露面。

    “谢国公大人。”柳真闻言向李云天一躬身,脸上流露出一丝轻松的神色,说实话她对讲武堂的女子学院很感兴趣,想要了解一下大明第一所官办女子学院的运作。

    “国公大人,民女有话要对国公大人说,不知国公大人是否方便。”诺敏和山口惠子随后领着柳真前往讲武堂的女官宿舍,走到门口的时候柳真迟疑了一下,然后停下脚步转身神情严肃地向坐回案桌后准备翻看公文的李云天说道。

    “出去走走吧,在屋里待久了,也该活动活动身子。”李云天觉得有些意外,不过见柳真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很快就预感到了什么,于是起身活动了一下颈部,取下挂在一旁衣架上的军大衣向门外走去。

    柳真见状连忙跟了过去,诺敏向山口惠子笑了笑,留在房里等待李云天和柳真回来。

    “在京城还住的习惯吧?”李云天和柳真漫步在月光幽冷的院子里,一路上两人寂寞无言,几名护卫远远地跟在后面,等到了一个偏僻的假山旁时李云天率先打破了场上的僵局,微笑着问道。

    两人的身上都裹着讲武堂的黑色制式军大衣,现在讲武堂已经能够批量生产用棉布制作的军大衣,里面填塞有棉团保暖性能非常好,已经逐渐开始在辽东军区和山北军区的地方部队和骁武军中进行换装。

    “嗯。”柳真闻言向李云天莞尔一笑,“本来我以为汉城就够大了,结果来到北京城才知道自己以前是坐井观天,没有想到北京城竟然如此庞大宏伟,气势恢弘。”

    “听说南京城比北京城还要宏伟壮丽,真想去见识一下。”说着,柳真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皇上已经决定扩建城池,再过些年北京城的规模将是现在的五六倍,届时它将成为天下第一城。”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向柳真透露了一个消息。

    “这要花多少钱呀!”柳真顿时大吃了一惊,神色惊愕地望着李云天,她实在难以想象北京城再扩大数倍后的宏大场面。

    “扩城非一朝一夕之事,大明如今已经平定了南方的交趾叛军,又击败了北方的北元残部,社会安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二十年内必能扩建出一个新的京城。”李云天笑了笑,不以为意地说道,以大明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绝对能完成北京城的扩建工程。

    “国公大人,民女来大明前主上殿下将民女召进了宫里,赐予了民女父兄堂上官的职位。”

    柳真此时已经被李云天透露的消息震撼了,大明的强大简直令朝鲜王国望尘莫及,于是犹豫了一下后咬着嘴唇向李云天说道,“主上殿下想让民女从国公大人这里打探大明会如何对我国。”

    “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李云天闻言顿时笑了起来,他早已经猜到柳真要跟他说这件事情,否则不会如此着急要跟他单独相处。

    当然了,柳真不会是想从他那里套取情报,而是对朝鲜王的要求感到十分无奈,因袭向他求援。

    “民女只想知道该如何回复主上殿下。”柳真忽闪了一下明亮的双眸,冲着李云天嫣然一笑。

    “太祖皇帝曾经定下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只要朝鲜王能安分守己,恪尽职守,那么大明这些年将休养生息,不会轻启战端。”

    李云天见柳真把问题又推给了自己,于是笑了笑后意味深长地说道,“况且,朝鲜国天寒地冻,土地贫瘠,民生凋敝,大明对其可没有兴趣,倘若占之反而是一个得不偿失的累赘。”

    “民女知道如何回复主上殿下了。”柳真的双目顿时闪过惊讶的神色,怪不得李云天要向她透露大明准备扩建皇城的事情,原来大明以后将休养生息,自然不会轻易发动战争,由此看来李云天已经猜到了她的用意,随后柳真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后娇声向李云天说道。

    其实,柳真并不关心大明如何对待朝鲜王国,她一个妓生出身的升斗小民根本就够不着这种军国大事,再加上朝鲜王国是大明关系密切的藩属国,而大明被敬为天朝上国,朝鲜王国的百姓对大明颇为向往,有些人死后立碑甚至以“大明朝鲜国”自称。

    因此,如果朝鲜王国能并入大明,那么对朝鲜王国的百姓们来说也是一件幸事。

    不过如此一来对柳真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她的父兄之所以能被朝鲜王破格晋升为堂上官,正是因为朝鲜王看中了她与李云天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而将其父兄作为人质留在了身边进行威胁,倘若大明进攻朝鲜王国的话那么朝鲜王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他们。

    幸运的是,柳真还有李云天可以依靠,如果大明真的攻打了朝鲜王国的话,那么她相信李云天肯定不会对她见死不救,而以李云天的才华必定能想出办法救出她的父兄。

    。。。

    。。。

第七百五十四章 扩建京城() 
第二天一早,李云天被宣德帝召进了宫里议事,随同李云天一同觐见的还有张辅、杨士奇和蹇义等朝廷的重臣。'燃^文^书库''''八零电子书';最新章节访问:。。

    宣德帝的脸‘色’苍白,在东暖阁的暖榻上不停地咳嗽着,使得现场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谁都看起来宣德帝现在的状态非常不好。

    “北元兵围困北平城时,城外的店铺民居毁坏甚重,时至今日才恢复了元气。”

    等商议完了军国大事后已经是晚上,宣德帝让御膳房给李云天等人准备宵夜,趁着众人用餐的时候一边咳嗽着一边说道,“如今城外百姓日益增多,朕准备扩建外城,既可作为内城的屏障也可护百姓安危!”

    现场众臣闻言不由得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相互间诧异地对视了一眼,如今北京城虽然承担了大明京师的义务,但是它却不是大明正统的京师,因为洪熙帝驾崩前所做的事情就是迁都南京城,而且临死时依旧牵挂迁都事宜。

    与南征北战、驰骋疆场的永乐帝不同,‘腿’脚有疾的洪熙帝并不赞同“天子守国‘门’”,认为京城距离鞑靼和瓦剌太近,否则一旦有鼠果不堪设想,再加上南京城比北京城繁华富庶,因此这才想要迁都南京城。

    而宣德帝自小跟随永乐帝长大,因此磨砺出了坚强的秉‘性’,自然认同永乐帝“天子守国‘门’”的军事战略,南京城固然繁华但是会使得文武大臣陷入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这绝对不是他所愿意看见的一幕reads;。

    因此,宣德帝登登基后并没有继续进行迁都的事情,但是他又不好违背洪熙帝的遗诏,故而就采用了一个回旋的办法,将北京城作为“行在”,也就是天子驾临的地方。

    为了与南京的部院衙‘门’相区别,同时也是表明宣德帝履行了洪熙帝的遗诏,北京城的各大部院衙‘门’的大印于是发生了变化,从“大明某部”变成了“行在某部”,意味着北京城已经不是大明的京师,只是宣德帝驾临的地方。

    例如,吏部的大印就从“大明吏部”变成了“行在吏部”。

    本来,北京城里的文武百官都想迁都到繁‘花’似锦的南京城,可宣德帝登基后面临汉王的威胁,朝廷中支持宣德帝和支持汉王的势力明争暗斗,再加上汉王很快就发动了叛‘乱’,故而迁都的事情也就耽误了下来。

    后来相继发生了‘交’趾叛‘乱’、两淮盐道的贪墨案以及北元的进犯等重大事件,使得朝廷里的大臣没有心思讨论迁都,谁都看出来宣德帝并不想去南京城,因此也没人再提迁都的事情去触宣德帝的霉头。x下载/

    如今宣德帝提出了扩建北京城一事,虽然他并没有说将要把北京城作为大明的京师,但无形中已经用实际行动否决了洪熙帝的遗诏。

    虽然现场的文武百官感到惊讶,但是没人出言反对,因为宣德帝并没有明说把北京城定为大明京师,只是从安全和需要的角度来扩建北京城。

    而且大家都很清楚,宣德帝绝对不会下诏否决洪熙帝迁都南京的遗诏,只会用遗诏来让太子中止迁都的事情,如此一来太子就不会背负违背遗诏的名声,朝中也没人再敢提及此事。

    “北平城扩建一事非同小可,不可一蹴而就,朕把此事‘交’给诸位爱卿,望诸位爱卿明年能完成扩城的筹备事宜。”宣德帝见现场的众臣被他说的话吓了一跳,随后吸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说道。

    “臣等遵旨!”在座的众位文武众臣闻言纷纷向宣德帝一躬身,异口同声地说道。

    自从李云天开辟了与南洋的海外贸易以及查抄了两淮盐道的那些涉案的官吏富商后,虽然经历了与鞑靼、瓦剌的战争,但大明的国库依旧充盈,故而扩建北京城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说白了,李云天通过与南洋的海外贸易和‘交’趾、广西的商业源源不断地给大明赚取着税收,使得宣德帝有了扩建北京城的底气。

    时至今日,‘交’趾和广西两地的商业在李云天的推动下迅猛发展,每年已经能给大明国库上缴近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堪称是一个奇迹,要知道‘交’趾和广西可是大明百姓眼中尚未开化的蛮夷之地。

    李云天的脸‘色’显得十分平静,在现场的众位大臣中,他是唯一一个知道宣德帝想要扩建北京城的人,并且已经参与到了北京城的扩建中。

    鞑靼和瓦剌围攻京城的时候,京城城外的民居商铺受到严重破坏,故而宣德帝把善后事宜‘交’给了李云天,让李云天主持战后的恢复。

    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李云天所主持的重建改变了京城城外原先的格局,如果从高空中居高临下地话就会发现,那些重建的区域已经与北京城连为了一体,成为了北京城外城的一部分,进而扫清了扩建时迁移百姓的烦恼。

    尤其是北京城南城外的区域,更是百姓聚集的繁华地带,如果平常的时候扩建城池的话必定会牵涉到与当地住户的纠纷,这绝对是宣德帝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因此,鞑靼和瓦剌的进犯反而给了李云天一个说服宣德帝扩建北京城的机会,很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明的京师将会越来越繁华,人口也会越来越多,在李云天看来是必要早做打算。

    只不过,按照事态的进展,宣德帝应该明年再提及扩建北京城一事,看来是宣德帝的身体已经越来越糟糕,使得他不得不提前谈及此事。

    历史上,宣德帝曾经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第一次增建是永乐帝时期。

    永乐四年,永乐帝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在燕王府基址上营建西苑,永乐七年在昌平天寿山营建寿陵。

    永乐十四年,永乐帝开始下令营造宫殿,并于永乐十八年建成紫禁城宫殿、太庙、太社稷、万岁山、太液池、十王府、皇太孙府、五府六部衙‘门’和钟鼓楼,同时将南城墙南移近两里以修建皇城。

    永乐十九年,永乐帝正式迁都北京城,相继在北京成南郊修建了天坛、地坛和山川先农坛。

    值得一提的是,宣德帝并不是直接对北京城进行的增建,而是由继位的正统帝来完成的。

    宣德十年,宣德帝驾崩,正统元年时继位的正统帝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增建,其主体工程为:将城墙内侧用砖包砌;开挖太液池南海;建九‘门’城楼、瓮城和箭楼;城池四角建角楼;城‘门’外各立牌坊一座;护城河上的木桥全部改为石桥,桥下设水闸,河岸用砖石建造驳岸。

    增建之后的京城周长45里,形成了坚固的城防体系,并在京城远郊建设了皇陵以及昌平城、拱极城和内长城等防御设施,这也使得土木堡之役后也先率领的瓦剌大军惟有望着北京城徒呼奈何。

    之所以说是宣德帝对北京城进行增建,是因为正统帝登基的时候只有八岁,很显然朝中的文武大臣们执行的是宣德帝留下来的大明国策,故而虽然北京城的第二次增建发生在正统年间,但世界上应该是宣德帝在世时所留下的一项工程。

    土木堡一役后,北京城曾多次面临鞑靼和瓦剌部的侵扰,因此成化十二年朝廷提出了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

    嘉靖元年,朝廷在京城四郊新建了地坛、日坛和月坛。

    嘉靖二十九年时开始修筑北京城南面前三‘门’外的关厢城,即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可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导致民情汹惧,因此工程不久就停工。

    嘉靖三十二年,朝廷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北京城的外郭城,初始规划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

    由于这次工期浩大,所以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北京城南面的外城,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区域包括在内。

    后来因为大明对外用兵频繁,再加上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发生了一场大火,使得朝廷不得不集中财力物力重建被焚毁的宫殿,因此外城就停止了扩建。

    嘉靖四十三年,朝廷增建了外城各城‘门’的瓮城,自此形成了北京城流传后世的格局,其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内七外九皇城四”reads;。

    北京城由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部分构成,其中紫禁城也称之为“宫城”。

    紫禁城是皇帝生活的场所,因此四周建有高大的城墙,设有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四座城‘门’。

    皇城是拱卫紫禁城并为紫禁城提供各项服务的地方,环绕在紫禁城外而建,闲杂人等禁止入内,有皇家园林、寺庙、库房、作坊以及大量的养殖和服务机构。

    与紫禁城、内城和外城不同,皇城没有为防御而建有马道和垛口的城墙,只有一道6米多高的红‘门’拦马墙――萧墙。

    萧墙墙身红‘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