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执宰大明-第1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着苏伯朗挤出了一丝笑容。

    “本山人问你,数天前的晚上,你在城西的一家酒楼见过何人?”苏伯朗目光如炬地望了望杨安,沉声问道。

    “没……小人没过去城西的酒楼。”杨安闻言顿时神色大变,结结巴巴地回答。

    “本山人问你,你的衣衫当时因何事而被打湿?”见杨安不承认,苏伯朗微微一笑,宏声问道。

    “你……你怎么知道?”杨安刹那间就怔在了那里,一脸不敢相信地望着苏伯朗。

    “本山人不仅知道你打翻酒壶打湿了衣衫,还知道你昧下了一笔银子。”苏伯朗动作飘逸地甩了一下拂尘,淡淡地说道,“你也曾是个书人,应该知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道理,在王爷和各位大人面前何苦再执迷不悟?”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出自朱熹的《朱子论语》卷五十九,劝人改过向善,大明自洪武起就独尊朱子理学,书人都知道这句话。

    听了苏伯朗和杨安之间打哑谜似的一番对话,包括朱永青在内的所有官员都疑惑地望着两人,不清楚这个杨安犯了何事。

    “王……王爷,小人愿招,小人全招,请王爷开恩呀。”杨安的脸上阴晴不定了一阵,随即砰砰地冲着朱永青磕起头来,一副惊惶的模样。

    “本王问你,你所犯何事?”朱永青心中也感到好奇,不动声色地问道。

    “小人……小人不应该买通那些外地人砸了吴翰林的家,并打伤他的家眷。”杨安仰起头,抬手使劲地扇了自己两记耳光,一脸惶恐地说道,“不过,小人也是被逼无奈,是我家老爷让小人这样做的,小人要是不做的话会受到他的责罚。”

    听闻此言,大堂上随即又是一阵骚动,众人原本杨安与张旺有关,谁成想竟然牵扯出了吴少卿家被砸一事。

    吴少卿的双目满是惊讶的神色,两眼怔怔地望着杨安,他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苏伯朗先前说的要澄清的事情了,原来是找出了在他家闹事的幕后凶手。

    范彬和冯长安等人则面露怪异的神色,相互间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他们很清楚那些砸了吴家的人是朱瞻域从乐安州带来的手下,事后就离开了京城,这个杨安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竟然在这里胡说八道。

    “告诉本王,你家老爷是谁?”朱永青也吃了一惊,随后心中就是一阵大喜,沉声追问。

    现在张旺一事已经真相大白,倘若再把吴家被砸一事了结,那么京城里的这场危及到大明皇权的风暴也就随之消失于无形中。

    “禀王爷,小人的老爷是大理寺左寺丞冯顺冯大人,小人是冯家的管家。”大堂内的众位官员闻言不约而同地望向了杨安,都想知道他口中的老爷是何人,杨安再度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慌忙答道。

    “怎么会是冯寺丞?他与吴翰林可是同科的进士!”

    “我记的,永乐年的时候吴翰林曾经弹劾过冯寺丞。”

    “没错,当年如果不是吴翰林弹劾,冯寺丞现在已经是都察院的右佥都御史。”

    “原来是这样!”

    ……

    随着杨安的话,大堂里顿时轰一下就骚动了起来,人们私下里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这件事情,显得十分诧异。

    冯顺与吴少卿是同一科的进士,而且两人的殿试成绩都位于二榜殿试中前列,虽然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但是由于有着同科之谊也算是比较近的朋友。

    永乐十五年,曾经担任过都察院监察御史的冯顺遇到了仕途上的一个重大的机遇,永乐帝准备将其从大理寺左寺丞的位子上提拔到都察院担任右佥都御史。

    从官衔上来说,大理寺左寺丞是正五品的官阶,而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是正四品的官阶,可谓向上迈进了一大步。

    从职务上来说,大理寺不过是掌刑狱案件审理,而都察院不仅可以审案,而且还有着监察百官的职责,权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冯顺倘若能成功升迁,那么在仕途上可谓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为以后迈入三品大员成为各部院堂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谁成想,吴少卿在廷议的时候竟然参了冯顺一本,说他在大理寺时督办的一个案子存在严重的疏漏,导致案件成为了一个冤案,并且拿出了一份誊抄的案卷作为证据。

    当时在场的官员都很惊讶吴少卿怎么会有那个案件的证据,毕竟吴少卿只是翰林院的翰林,又不是大理寺的人,无法接触到案卷。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有人不久前给吴少卿写了一封匿名信,检举揭发了冯顺在那起案子中的疏漏,并且附带了誊抄的案卷。

    因此,吴少卿在廷议的时候站出来弹劾了冯顺,永乐帝事后让人复查,果然举报之事为真,冯顺为了能顺利结案故意忽视了几个重要的罪证,其行为已经是渎职。

    如此一来,冯顺的升迁自然也就泡汤了,特也被永乐帝斥责了一顿,幸好他并没有在案件中有徇私舞弊和受贿之举,故而永乐帝念在他以前功劳的份儿没有追究他的责任,只罚了他一年的年俸而已,依旧留任大理寺左寺丞。

    面对着冯顺的遭遇,朝堂上的官员们纷纷为之感到惋惜,很显然他是受到了别人的暗算,这也是永乐帝从宽处理冯顺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冯顺着实存在渎职的行为,但这种暗箭伤人的举动也着实令永乐帝反感。

    放眼朝堂之上,恐怕也只有孤傲耿直的吴少卿会被那些有心之人当枪使,如此不近情理地出面弹劾冯顺。

    冯顺经此一事可谓元气大伤,不仅没能升为右佥都御史,而且还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笑料,不仅对暗算他的人恨之入骨,同时更加痛恨翻脸无情的吴少卿,竟然不顾同科之谊坏了他的好事。

    故而,冯顺和吴少卿因此成为了仇人,私下里耍些小手段来对付吴少卿,据传禄米仓的官员就收受了冯顺的好处,这才变本加厉地在发放薪俸的时候整治吴少卿。

    通常来说,这种朋友间反目的仇恨通常更为浓厚,在大堂里众位官员看来,以冯顺对吴少卿的怨恨来说趁乱派人砸了吴家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范彬等人现在总算明白了苏伯朗的用意,不由得面面相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用“移祸江东”之计,找来杨安来诬陷冯顺,让冯顺来当替死鬼,以此来了结吴家被砸一事。

    “传大理寺左寺丞冯顺。”就在众人低声议论着此事的时候,朱永青冲着堂外站立的差役喊道,找冯顺前来对峙。

    很快,一名身穿正五品官袍、身材消瘦的中年人面无表情地走进了大堂,他就是大理寺左寺丞冯顺,刚才就在院子里,清清楚楚地听清了杨安的话。

    “王爷,此恶徒诬陷下官,下官绝无让人做出针对吴翰林一事,请王爷明察!”冷冷地瞅了一眼跪在那里的杨安后,冯顺一躬身,高声向朱永青说道。

    本来冯顺正在人群里看热闹,冷不防看见杨安被带来,正感到狐疑,接着就莫名其妙地就卷进了吴家的事情,心中是万分震惊,立刻意识到自己被杨安给害了,他不清楚杨安为何要这样做,平日里他对杨安可不薄。

    “王爷,下官觉得此人可能是对冯大人有私怨,故而诬陷冯大人。”这时,秦永祥率先反应了过来,沉声向朱永青说道。

    如今他们在张旺一事上已经落败,那么就一定要将苏伯朗与吴家的事情联系起来,以激发朝廷的那些清流同仇敌忾,否则他们将一败涂地。

    “冯大人,你是否责罚过此人,以至于他怀恨在心,诬陷于你。”随后范彬的眼珠微微一转,冲着冯顺说道。

    “王爷,此恶徒暗中与下官小妾私通,小官正在查此事,肯定是被他察觉,故而诬陷本官。”范彬一语点醒梦中人,冯顺迅速反应了过来,现在可是他生死存亡之时,因此来不及多想,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来脱身。

    “王爷,小人冤枉呀。”杨安闻言吃了一惊,连忙给朱永青磕了一个头,随后抬头望向立在一旁的冯顺,一脸委屈地说道,“老爷,你可不能冤枉小人,小人兢兢业业地伺候着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

    “哼,你这个背主求荣的恶徒,说,究竟受了何人指使,又收了多少好处?”冯顺恨不得一脚将杨安跩在地上,然后暴打一顿,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杨安会如此对待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老爷,小人对您可是忠心耿耿,如今出了事您不能都推到小人头上,小人可承担不起呀。”杨安闻言立刻喊起冤来,一脸惊惶地说道,“老爷,你让小人收买那些人砸吴翰林家的银票被小人昧下了一百两银票,就藏在小人卧房里的一本书中,要不是你让小人去做这件事情,小人纵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对吴翰林家下手。”

    “你……”冯顺见杨安摆明了要诬陷他,不由得气得浑身发抖,伸手指着杨安说不出话来,虽然他知道自己没有做过这件事情,可是如果杨安一口咬定是他主使,他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开脱。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作品,内容章节均由网友上传,与三江阁(/)无关,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小技巧:按回车'enter'键返回章节目录,按←键回到上一章,按→键进入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一举成名() 
最快最新在/三/江/阁/,感谢书友提供本章节。

    望着气急败坏的冯顺,苏伯朗的嘴角微微向上一翘,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只要杨安死缠烂打的话冯顺无疑会被牵连进此事。三江阁讀蕶蕶尐說網

    朱永青等人随之会对冯顺进行查证,这就需要不少时间,至于查证的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周雨婷策划这件事情的目的是给给太子回京争取时间。

    “大胆刁仆,竟在这里信口雌黄,冯大人乃大理寺左寺丞,岂会知法犯法?”范彬见冯顺被气得说不出话来,不由得冷笑了一声,高声斥责道,“说,你究竟受何人指使陷害冯大人,如不老实交待必将受到严惩!”

    “冯大人,你是何时发现此刁仆与你的妾室有染?”随即,武通接过了话茬高声问向了冯顺,想要转移话题。

    “禀王爷,下官一直信赖此恶徒,对他不曾有防备之心,不成想引狼入室。”冯顺终于回过神来,他知道现在不是计较杨安诬陷他的时候,眼神闪烁了一番,沉声向朱永青说道,“由于下官平常忙于公务,故而直到今年才觉察出此恶徒与下官的妾室私通,只不过下官一直没有找到证据而已。”

    “冯寺丞,你是如何发现两人有染?是无意中撞见两人行为不端,还是有下人暗中禀告?”冯顺的话音落后,杨溥的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正如李云天所说的那样,世上没有完美的罪案,一个谎言要用千百个谎言来掩盖,也就流露出了千百个破绽。

    冯顺虽然编出了杨安与其妾室私通的谎言来脱身,但里面的细节肯定无法自圆其说,只要稍加盘问就会漏洞连连。

    “是下官无意中撞见两人言行亲密,故而起疑。”冯顺微微怔了一下,随后冲着杨溥躬身答道,杨溥是正三品的官衔,他自然要向其行礼。

    “既然如此,冯寺丞一定在家中有所布置,以查明两人之间是否私通?”杨溥闻言双目闪过一丝精光,看似随意地追问道。

    虽然冯顺足够谨慎,选择了自己撞破杨安与其妾室的奸情,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牵连别人进去,以免谎言穿帮。

    可杨溥是何许人也,能坐十年诏狱的人岂是等闲之辈,早就料到冯顺会有如此一说,故而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之言,给予了冯顺沉重一击。

    “这……”冯顺闻言微微一怔,一时间无法回答杨溥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此时此刻他岂敢乱说话,因为届时只要朱永青派人查问他家中的那些奴仆,他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

    “此恶徒在下官家中已有多年,恐怕在家中有不少亲信,下官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故而没有惊动家中之人,等待机会亲自将两人捉奸。”不过冯顺能坐到大理寺左寺丞的位子,岂是泛泛之辈,很快他就找到了理由敷衍。

    “冯寺丞,如果本官没有记错的话,你刚才说过平常公务繁忙,如果没有外人相助的话如何知道两人在私通?”杨溥的嘴角闪过一丝不屑的神色,从容不迫地问道。

    “下官是想找一个机会制造外出公干的假象,如此一来两人必定会私通,然后下官再突然返回,将他们捉奸在床。”冯顺的额头上顿时流露出了一丝冷汗,犹豫了一下后找出了一个借口。

    “冯寺丞,本官有一事不明,既然你如此小心谨慎,杨安应该并不知道你查他私通一事,那么为何又要陷害于你?对他来说这可是有百害而无一利!”杨溥闻言先是微微颔首,随即目光一寒,沉声问道。

    “他……他一定是觉察出了下官起疑,故而要与下官同归于尽。”冯顺脸色顿时就是一变,额头上禁不住渗出汗珠来,想了想后勉强找了一个理由。

    “冯寺丞,倘若换成是你,如果起了疑心,是选择同归于尽还是逃之夭夭?”杨溥知道冯顺此时方寸已乱,随后给了他致命一击。

    “下官……下官……”冯顺脸色刹那间变得苍白,身子僵在了那里,额头上的汗珠滚落了下来,无法回答杨溥这个犀利的问题。

    见此情形,大堂里的官员们不由得暗自摇着头,目睹了眼前的一幕后谁都看出来冯顺刚才撒了谎,杨安并无与他的小妾私通。

    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反证出杨安所言为真?是冯顺指使其行凶伤人。

    “冯寺丞,杨安究竟有无与你的妾室私通?”朱永青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杨溥,心想果然不愧是洪熙帝的东宫旧臣,寥寥数语就使得冯顺的谎言被戳穿,随后一拍惊堂木,沉声喝问道。

    “王爷,下官……下官一时失言,请王爷责罚。”事已至此,冯顺知道他刚才的谎言已经现场众人知晓,不无尴尬地冲着朱永青一拱手,高声辩解道,“不过下官愿用性命担保,绝无让此恶徒对付吴翰林,他一定是受人指使来诬陷下官,请王爷明察。”

    大堂上的众位官员闻言不由得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无不显得有些漠然,冯顺的谎言被当众拆穿,他的话自然也就没人相信了。

    “王爷,本侯觉得此事过于蹊跷,应该谨慎处之,严查杨安,看看他是否受人指使!”确切的说,除了范彬和冯长安等了解内情的人外无人信任冯顺,冯长安见状不妙,不由得开口向朱永青说道。

    “侯爷,你可有证据证明杨安受人指使?”冯长安想替冯顺说话,有人自然不会让他如意,一直沉默的黄淮随即开口,不动声色地问道。

    “这个……本侯只是怀疑而已。”冯长安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想了想后说道,“此事事关重大,不能轻易视之,冯寺丞身居要职,没有必要此时向吴翰林落井下石,惹人非议。”

    “王爷,下官也觉得冯寺丞不是那种鲁莽之人,其中必有隐情。”

    “王爷,冯寺丞为官多年,岂会分不清轻重而向吴家下手?”

    “王爷,杨安此人必定是受人指使,这才诬陷冯寺丞,请王爷明察。”

    ……

    范彬和秦永祥等人闻言纷纷出言附和,竭力为冯顺开脱,他们知道冯顺是被冤枉的故而把矛头指向了杨安,只要严查杨安那么一定能找出幕后主使者,进而使得元霞上人苏伯朗深陷吴家被砸一事的泥潭。

    “杨安,本官问你,你可有证据表明此事是冯顺做的?”对于冯长安等人的负隅顽抗,黄淮自然早所准备,不动声色地问向了跪在那里的杨安。

    “有……有,除了小人卧房里那张夹在书中的一百两银票外,小人还有其他的证据。”冯安闻言连忙点了点头,然后冲着冯顺磕了一个头,一脸悲戚地说道,“老爷,既然你对小人不仁,那么就别怪小人对你不义了,这件事情太大,小人真的没法扛下来。”

    “王爷,冯顺之所以要派人去砸吴翰林的家并不是心血来潮之举,他想趁着这个机会使得吴翰林与元霞道长结怨,进而激怒皇上,使得吴翰林丢官罢值,既报了当年吴翰林阻碍他升官之仇,也除了一个心头大患。”

    随后,杨安跪着转向了朱永青,高声说道。

    “一派胡言,本官虽然与吴翰林不睦,但没有愚蠢到在这种危急时期算计吴翰林!”冯顺见杨安在那里胡说八道,气得浑身发抖,咬牙切齿地吼道。

    “王爷,正是因为吴翰林弹劾了元霞道长,使得此事被朝堂上下所关注,冯顺这才动了趁机教训吴翰林的心思。”

    杨安并没有理会冯顺,而是有条不紊地向桌案后的朱永青和杨荣、夏元吉说道,“王爷、各位大人,你们所有不知,自从吴翰林当年弹劾冯顺后,冯顺私下里就在算计吴翰林,不仅打压吴翰林那些字画的价格,而且还让禄米仓的人在发送薪俸的时候对吴翰林百般刁难,王爷和各位大人如果不信可以将那些人传来一问。”

    冯顺闻言脸色顿时大变,杨安能做他的管家,自然是他的心腹,对他的秘密一清二楚,所说之事自然是实情。

    “王爷、各位大人,在小人看来,冯顺这次之所以铤而走险,是担心吴翰林以后再度弹劾于他。”

    杨安的话并没有说完,在现场众人的注视下爆出了一个更大的内幕,“冯顺进入大理寺后不仅贪赃枉法,聚敛钱财,小人手中握有有确凿的证据。”

    “你……你……”冯顺此时已经面无血色,指着杨安说不出话来,也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感到恐惧,身体颤抖得更加厉害。

    大堂上的官员们见状纷纷神情惊愕地望着冯顺,在大家的印象里冯顺的口碑还不错,不成想私下里竟然干着如此勾当。

    想想也是,单凭冯顺的薪俸,如何请的起杨安来当管家?

    “冯寺丞,本王问你,杨安所言之事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