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宰江山-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可能是凑巧做对了。”莫非面上表现的很谦虚,心里却在飞快的盘算着。

    以前吃饭没想那么多,等水饺、烧烤、火锅这些接二连三的受到好评后,莫非忍不住就想算算账。若是将这些吃食全部推广出去,那绝对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就算开不了酒楼,再不济把做法卖出去,也是可以拿到相当可观的收入,以后说不定就衣食无忧了。

    想到这里,莫非突然很郁闷。

    还是思虑不够周全啊,一时的兴致把这么一笔大买卖给耽搁了。现在可好,好吃好喝供着这几位,连银钱都收不到。现在问他们要吧,这还真拉不下脸,更何况,面观这几人的脸皮。还是算了!

    郑独自然不知道莫非心里在思量这些东西,不然,说不得一脚就踹上去了。他很率性的用手抹了抹胡子上的饭渣,装作没看见莫非眼里的稍稍嫌弃,谆谆告诫道:“再过个两三日,书院选拔就要开始了。接下来便是大唐文会、天下文会,你小子可得好生准备着。这次,听说冷家的那两个小子和秦、汉两国的那几个妖孽都会参加,你可得给咱们书院争口气。”

    给咱们书院争口气?这话表明莫非参加文会不单单是个人的问题了,他肩负着书院的荣光与声誉。

    李青青、张太乙、张京墨三人听郑独这样一说,吃惊的愣了愣。

    他们三人不懂这些诗词歌赋,不过看脸色的本领还是有的。那日在场的学子有一部分是带着幸灾乐祸凑热闹的,也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参加诗会的。见莫非做完诗后,他们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样子,那莫非的诗想必是极好的。

    只是这种好,是哪种好,他们也不清楚。不过从内心接受的程度来说,更倾向于一般好。毕竟长安四公子,知道的人,都知道那压根就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称号。最起码在长安,那些真正的天才对于这种称号是嗤之以鼻的。所以莫非即便胜了冷无欢,在他们看来,大抵也就是比冷无欢堪堪好一点。

    可如今他们见到郑独这么不遗余力的去鼓励莫非,心中寻思着:难道夫子的文采已经能和那些妖孽比了?

    吃惊归吃惊,对张京墨来说,该吹嘘的还得吹嘘。

    “就是,莫非你一定要好好看书,唔好吃。我就不参加了,太没意思。不然我一定和你。”张京墨鼓着嘴,一边嚼着嘴中的菜一边正准备说话,突然收到郑独冷冷的注视,低头讪笑道:“好吃,来来来,你们吃。”

    一顿饭毕,大家尽兴而止。

    张太乙今天带李青青和张京墨来一页书,原本是想探讨医学上的事。没想到,吃的有点专心致志,一时间忘了此行目的。临走本来想起了,但看着郑独黑着的脸,想了想还是算了。

    吃的有点撑嗝三人看着手中烧烤架的模型图纸,嗯不好再打扰夫子学习啊,还是先回去做这玩意。

第三十八章 书院选拔前奏() 
晨早的光线透过乳白色浓雾照在书院,柔光四溢,春和景明。

    书院里,莫非把脚落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觉得有些咯脚,又急急的退在两旁,顺着墙根的平地往前走。

    跟在身后的丫丫,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心中鄙视。鄙视之后,也跟过去顺着墙根往前走。此时的两人,依然是一身墨黑的衣服,只不过由劲装换成长袍,一个显得温文尔雅,一个显得清冷高贵。

    “糖葫芦是什么?听起来好像是甜的。”身边也没有旁人,丫丫想到了前天莫非说的糖葫芦,心中纳罕,不禁问道。

    “糖葫芦肯定是甜的啊。不过还是不比冰淇淋好吃,可惜冰淇淋没法做。”莫非此时抬头仰望上天,语气淡然。

    然而这种话语说的认认真真,没有什么无奈,没有什么苦恼,就是平平静静的在陈述一个事实。

    一旁的丫丫很冷漠,似乎对什么事情都漠不关心,但她现在看着莫非也会困惑。因为她实在不明白,莫非为何从小就会有这身超然洒脱,成熟稳重的气质。

    这种困惑她不明白,莫非也没给她解释。

    相对而言,对于接下来的书院选拔,莫非倒是觉得有些麻烦。

    因为参加比赛实在不是什么意思的事情。

    而今文道昌盛,儒学盛行,书院教书育人,为朝廷培养了大批的肱骨之臣、国之栋梁。单说沧海书院鼎盛时期,院内人才济济,朝中文武百官半数之多,皆出于沧海书院。也正因为如此,叶家在大唐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崇高无比,连皇室都不得不忌惮三分。

    可树大招风,功高盖主。在夺嫡之争和长安血夜中,沧海书院被皇室和冷家针对,人才锐减,朝中之臣,更是人人自危。若非有叶公书老先生坐镇书院,恐怕书院早就被皇室取缔。

    大概是顾忌到叶公书的儒贤地位,皇室和冷家从明面打压转在暗处。短短几年,皇室和冷家先后在长安创建了书灵院和天南书院,与沧海书院同为长安三大书院。明面上一团和气,暗地里却是斗个你死我活。

    这都是上位者的较量。

    对于那些士子来说,他们更为关心的是,今年天下文会,冷扶童会不会回长安,秦、汉两国的天才会不会参加文会,天下第一才女的颜心尘会不会带着佳作,来到长安。除此之外,长安的人们最关系的就是三大书院里,有没有人能在这次天下文会夺得榜首,为大唐挣回一口气。

    这口气,从四十年前叶公书老先生夺过榜首之后,一直憋到如今。

    莫非默默的走着,想着这些有的没的,也没什么好的结果。

    又觉得无所谓。

    他没有想要成为儒贤大家或是建功立业统一中州的念头,前世由生到死都奉献给了祖国的事业,心中的一小撮热血基本上已经耗尽。如今生活还算过的去,衣食无忧,吃穿不愁。

    只要将生活继续舒坦的过下去,这一生也就这样了。

    他很没出息的想了一下,忽然听到前边沸反盈天,抬头看去,已经到了书院的校场。

    校场位于书院后方,面积大,占地广。平时是射科、御科、武科用来操练的地方,每逢文会,就会将这里重新布置,进行文会举办。

    虽说每个读书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在天下文会扬名立万,但自诩风流的文人向来顾惜面子。天下文会是天才与天才的对决之地,泛泛之辈,知道自己实力不济的,连名都不报,免得到时候丢人现眼。因此,校场之中多数都是前来参观的,而真正比赛的却是少数。

    莫非看着那些或七或八站在一起,高谈阔论的,微微侧这身子避了避,以免今日刚穿的衣服被馈赠上口水。

    “我堂哥的舅舅的儿子的同窗说,冷家的冷扶童已经辞别游宰父,回到长安了。嘿我跟你们赌五个铜板的,我敢保证,这次大唐文会他一定能夺得榜首。”

    “纯属胡扯!冷扶童虽是神通,可你别忘了盛王家的小世子,他可是参加过一次天下文会。我可是听说,他自从上次天下文会之后,五年不出府门一步,一直在埋头读书。真是我辈楷模。”

    “我倒不这么认为,听说这次叶家的叶臣、贤王府的世子还有四皇子,都会参加天下文会,你们现在说榜首的事恐怕言之过早了。更何况那个傻子也要参加文会了。”

    “呵,这些都是妖孽人才,夺了榜首也没什么稀奇的。欸?你们听说没有,我们书院医科有一个叫莫非的人,听说文采挺好”

    “去去去!什么莫非,我还难道呢?哪个犄角旮旯出来的。”

    那些学子极尽言语之八卦,像街头七大姑八大姨一样,絮絮叨叨的在讨论着令人惊羡少年英才。

    莫非和丫丫一前一后,在充满人肉味儿的人群中,勉强挤出一个小小甬道,朝医科的位置挪去。

    此时,书院所有的夫子和学子都已在场。为了人尽其用,书院分配各科前来参与,诗科、书科夫子负责评卷,射科、武科负责维持秩序,数科夫子负责计算分值,礼科夫子负责监考

    这样很好,人人都有事做,各司其职。

    由于天下文会有年龄限制,只能三十岁以下的方能参加。所以莫非是书院夫子中,唯一参加天下文会的。因此,医科只好派遣张太乙率领众学子在旁边候着,以防万一。

    “青青啊,噗!你说这莫非怎么还不来?”张京墨将嘴中的瓜子皮吐了出来,好巧不巧,那瓜子片正好飞在了前边张太乙的背上。

    李青青看了一眼张太乙背上瓜子皮,默不作声的在看台上,托着小巴苦恼道:“夫子不会忘了吧?都快开始了。不过臣哥哥和我哥怎么也没来?咦?”

    李青青正说着,忽然看见远远的人堆里,莫非和丫丫正挤了过来,她眼眸一亮,喜悦的招手喊道:“夫子,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第三十九章 天才见面会() 
莫非和丫丫最终还是挤出了人群。

    历尽千辛万苦!

    李青青看着他两前脚刚到,笑容还没落下,愣了愣,惊呼一声,随后又蹦又跳的拍着张京墨喊道“你们快看,臣哥哥他们来了。”

    喊得很突兀,也很大声,但校场人多嘈杂,湮没了她脆生生的声音。

    莫非顺着李青青嫩藕般的小手,便见黑压压的人群中,慢慢的散开一条甬道,甬道中缓缓走来三人。

    两男一女。

    随着这三人走进,校场一时鸦雀无声,大家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他们。

    其中身着白衣,温润如玉的便是叶家的少爷叶臣。在叶臣左手边,是一个穿着青色华服,面色冷峻的男子。而在叶臣右手边,则是一个带着些许婴儿肥的姑娘

    是她?

    看着三人走近,莫非发现,这个姑娘就是之前在叶府迷路时,醉酒挂树上,坠地砸自己的那个姑娘。

    “咦?哇!灵竹姐,你回来了?”

    李青青看着他们走近,眼睛一亮,连忙过去搂住那个姑娘的胳膊。

    “京墨兄,莫非兄,别来无恙。”

    看着叶臣温暖的笑着,文绉绉的作揖,莫非淡淡微笑着回了个揖。一旁的张京墨撇了撇嘴,哼哼唧唧道:“最烦你们这些人,动不动就作揖,就知道假客套。”

    话音刚落,“啪!”张太乙一巴掌抽过来,恶狠狠的瞪着张京墨:“你这臭小子,会不会说话?一天不抽你,你就皮痒。”

    张太乙的妻子与贤王妃叶子柔打小就是手帕之交。因此,张家、叶家以及贤王府向来关系亲厚、走动频繁。三家的子女也是从小玩到,关系熟稔。

    见张京墨挨打,叶臣自然不能坐视不理,随即岔开话题,向身旁的男女和莫非介绍彼此。

    “逸兴,这位是莫非兄弟,是医科的夫子。不过他的文采可是极好的。这次还准备参加天下文会。”

    那男子名叫李逸兴,是李青青的嫡亲兄长,也是贤王府的世子。十五岁时曾以皖纱壶一词,名噪长安,也因此被当今圣上封为平郡王。不过此人面色冷峻,性情冷淡,似乎颇富心计。虽然面上客套有礼,但莫非与他眼神交汇时,看出了其中的疏离和审视。

    也许是年少成名,又是皇室贵胄,骨子里难免有些傲气,虽然很是吃惊莫非小小年纪就能做医科夫子,但听叶臣说到文采极好时,只是略略点点头,随口敷衍道:“不错。”

    而那名叶青青口中的“灵竹姐姐”。则是叶臣的妹妹叶灵竹,也是叶府这一辈中唯一的女子,阖府上下,宠爱有加,自小养成了刁蛮任性的性格。两年前,出街游玩,被长安一权贵家的公子哥儿调戏,一怒之下,叶灵竹用石头将那公子哥的那处,砸了个稀巴烂,经太医鉴定,终身不能人道。

    好在叶家权势赫赫,那家权贵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过,因为此事,叶公书老先生也把叶灵竹送到了秦国的知否书院上学,让她在外磨炼性子。直至除夕前,才回来不久。

    “你我曾经见过你。”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莫非听叶灵竹开口这样说道。蓦然想起红楼梦上贾宝玉初次见林妹妹也是这样说的。只是性别上的差别,让他觉得有些不搭调。

    虽然知道之前与叶灵竹有一面之缘,可那日情形尴尬,自然不能让她知晓,只能淡淡道:“也许只是和别人长得相似。”

    莫非表情真挚坦然,无一丝作伪迹象,但他身旁的丫丫,从他微微颤了颤的食指,知道他在撒谎。

    叶灵竹眉头轻蹙,一脸怀疑的样子看着莫非道:“是吗?”

    随即又似乎想不到其它原因,只能摇头作罢。

    几人客套了一会儿,因叶臣等人还要去见叶学思,所以向莫非告了辞。而李青青和张京墨被带了去。

    几人走远,叶灵竹又突然回头,看着莫非静默的站着。疑惑的嘀咕道: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似乎就是在哪里见过。

    “奥那边那个呢叫林木,其实他是书院中最奇怪的一个人。听说他来书院这两年,每天都是卯时起床,穿衣洗漱吃饭,本来这也没什么。可怪就怪在他的早饭永远都是一根油条,一杯凉水。漱口总是三次,不多不少。吃饭总是一碗,菜也永远都是一个。”

    楚辞把着指头快速的罗列,随后歪着脑袋沉思,过了片刻,一拍脑门:“还有他永远没有表情,见谁都是木木的。每句话最多不超过两个字。人虽然怪了点,不过嘛,他的文采,连叶公书老先生也称赞过。大概大概就是像叶臣少爷,平郡王一样的才华。”

    说完后,楚辞觑了一眼莫非,嗫喏道:“书院里好多同窗都喜欢叫他傻子。”

    莫非见楚辞一脸惭愧的低着头,想着许是因为叫别人绰号,他内心不自在,也没太在意。

    顺着楚辞指向的位置,看见林木纹丝不动的站在地上。

    他的衣服是粗布麻衣,打着补丁。虽是初春,脚上却是拖着草鞋,乍一看,像极了苦行僧的装扮。

    而最令人奇怪的是他脸上木木的,没有一点表情,周遭三尺之内,竟无人近身。

    很有个性

    如今沧海书院的情况,莫非也大致有了了解。这几年,由于天南书院和书灵院的崛起,年轻一辈中,沧海书院已经人才凋零。唯独剩下的这三个,叶臣是叶家人,李逸兴外祖父是叶公书,父亲贤王在书院任副院长,也算是叶家人。

    至于林木,此人虽然有才,但是性格古怪,若是去了天南书院和书灵院,只怕书院那帮权贵子弟就会不断的找他麻烦。

    莫非正想着,书院内的离山钟“咚!咚!咚!”连敲三下,预示着书院选拔已经开始了。

    沧海书院的选拔并不算正规,叶公书老先生出一题。学子围绕题目作诗,做完后,诗科和书科的夫子会立即改卷。数科计算分值,抽出前五十名,当场诵读。以示公平公正。

第四十章 恐怖的丫丫() 
离山钟声落下,学子们陆陆续续走向校场中央,其余闲杂人等,一律退至看台。

    学子们递交考牌后,进入校场,都争先恐后的往最前、最中央的地上走去。好在大家都是斯文人士,抢位置也井然有序,绝不会发生口角争执,肢体冲撞。

    莫非倒没太在乎位置,随意的走着,在排列整齐的书案中,找了一个靠边的角落处。由于位置偏僻,光线也暗,所以此处无人问津,反而显得清净。

    这样很好。

    笔墨纸砚已经备好,一应俱全。

    可能时间尚早,莫非落座后,便低头眯眼准备休息。过了一会儿,前边座位有人无声坐下,大概因为座位太挤,不小心碰了一下莫非的砚台。

    “咣当!”

    莫非从假寐中睁开眼,看见前边坐下的是林木,以为对方向自己打招呼。一边摆弄着手中的笔墨纸砚,一边随口道:“你好。”

    没有拱手礼,也不是文绉绉的“幸会幸会。”只是简简单单的“你好!”

    但这两个字似乎是极难理解的字,林木转过身后,空洞的双眼看着莫非。想了半天,过了半晌,才愣愣的吐出“你好。”语气生涩,字也说的拗口。继而又慢慢的转过身去,留给莫非一个背影。

    过的片刻,校场突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莫非顺着大家的目光看去,见叶学思走上高台。先是一大段洋洋洒洒的说辞,引经据典,里边夹杂着书院的辉煌历史。再是一通鼓励、劝学,将个人名誉上升到书院高度。末了,才道出今日的选拔题目。

    思乡

    题目很简单,也很平平无奇,没一点考究之处,倒像是叶公书老先生随口说的。

    众学子一阵愕然,似是觉得题目太过简单,随后却又感觉无从下手。

    实际上,诗词发展以来,思乡之作已经多如牛毛。各种新意的诗词层出不穷,若想再有所突破,实非易事。更何况书院学子多数都是长安人,鲜少出门在外,对这种感觉也只是模糊的课本印象。

    此时,郑独和诗科、书科的夫子已经坐在高台,先是看到学子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仰望蓝天,有的眉头深锁,郑独略略摇了摇头。紧接着看到叶臣、林木、叶灵竹和李逸兴气定神闲的坐着,抚着胡子又微微点了点头。最后,才把目光落在角落里莫非的身上

    意味不明的眼神。

    而在另一边,冷无欢正用不屑、冷笑的眼神盯着莫非。

    这些目光的打量,莫非没有在意。

    选拔考试只有半个时辰,时间颇为紧张。

    大概过了一刻钟,叶臣向叶灵竹和李逸兴稍稍点头示意了一下,然后将目光转向莫非,微笑示意。这大概是文人作诗,彼此之间的一个信号,莫非也回应了一下,四人同时执笔。

    “快看,叶臣少爷要开始了。”

    “那边的平郡王和叶小姐也是,欸!那个傻子也开始了,还有那个冷无欢。啧啧,真不愧是大才子,这么会儿功夫就想好了。”

    校场内虽是明令禁止要求肃静,但是看台上人多口杂,免不了要窃窃私语。李青青听旁边的人将其它的人都说了,就是没说莫非,对着张京墨撇嘴道:“这些人真是狗眼看人低,我们夫子也很有文采啊。”

    一语未落,李青青眼角的余光,便看见前边有四个男子鬼鬼祟祟的正在靠近一个少女。她心生狐疑,细细一看,发现那少女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