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三国从蔡文姬开始-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的宣传工作;第三是发展雁门郡经济,不能有丝毫懈怠。时间不等人,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就看我们怎么去拼搏了。”

    就在刘浩、庞统、张辽、赵云等人忙于扩充军备,恢复雁门经济之时,一个特殊的客人来到了雁门郡。这个人行踪诡秘,进城后便四处察看,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和军队驻防情况,最后又到了较场附近观察部队的军事训练,他的行动很快就引起了雁门郡探子的注意,就在他离开较场时,雁门郡衙役人员已经牢牢的将他盯住,但出乎跟踪人员的意料之外的是这个人居然大摇大摆的来到郡守府,并要求见刘浩。

    郡守府门人见他服装平常,又不愿意说明自己的身份,只是一味要求刘浩亲自接见,于是就报告了典韦,让刘浩新任的近卫军大将定夺,典韦得到麾下报告后,在一番观察后,认为来人对主公刘浩没有恶意,于是就向刘浩报告。

第六十一章 匈奴求和,朝廷反应() 
刘浩正在与庞统、赵云、徐晃、张辽等人商议雁门郡军队扩编、训练问题,如何与朝廷讨价还价,争夺太原郡的掌控权问题,当典韦报告给刘浩时,刘浩、庞统二人对眼一笑,刘浩笑道:“我们的机会来了,匈奴人来使节了。”

    “我就是刘浩,阁下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吧。”刘浩面带微笑的打量着来人。来人也有些讶异,眼前这个青年人如此年轻,但身上流露出来的那股傲视天下的气势,让人一下就可以判断出他是这里的主人,不愧是率领兵马两次击败匈奴大军的人物,果然霸气逼人。

    “我来自匈奴,叫呼厨泉,是我们匈奴大王于扶罗派来的使者。”

    刘浩与庞统会意的交换了一下眼色,极力掩饰住心中的喜悦,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来枕头,刚才还在谈论如何派人与匈奴人联系,共同抵抗鲜卑人,转眼匈奴人的使者已经坐在自己面前呢,看来匈奴人已经意识到危机,鲜卑人不会放过吞并匈奴人的机会,为了对抗鲜卑人,匈奴人不顾先前大战交恶,派遣使节前来,这倒可以好好的利用一下。

    刘浩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先声夺人,说道:“匈奴与我大汉乃是死仇,先前贵军大军南下,妄图攻占雁门郡,现在阁下前来雁门郡,不显得有些唐突吗,阁下有何居心!”

    呼厨泉不慌不忙,说道:“刘将军此言差矣,先前雁门大战乃是误会,我家大王受到鲜卑奸细的蛊惑,率领大军南下雁门与将军交恶,弄得我们与将军两败俱伤,而鲜卑人坐收渔人之利,现在我们两方实力遭到削弱,鲜卑人就急不可待的露出獠牙,向我们用兵了,现在西部鲜卑步度根部已经在准备后勤物质,只要等到秋天,鲜卑人就会采取军事行动,将军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对当前局势自然了然于胸,自然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我们匈奴人要是战败了,将军面临的形势就不用在下多说了。”

    刘浩、庞统等人没有做声,呼厨泉知道自己的话管用了,刘浩等人在分析利弊,于是决定趁热打铁,继续说道:“将军,我们匈奴人愿意归附大汉,向大汉称臣,以求得大汉朝廷援助,渡过难关。”

    刘浩这时候说道:“既然贵部想向大汉称臣,就该向洛阳派遣使节,面见圣上,怎么跑来我们雁门郡,你们不是拜错庙,找错门了吗?”

    呼厨泉笑道:“将军何必自欺欺人,眼下能够救援我们匈奴人的就只有将军率领的雁门军了,大汉其他兵马战斗力不强,同时也是鞭长莫及。”

    庞统说道:“我们雁门军出兵援助你们匈奴人有什么好处呢?”

    呼厨泉说道:“将军,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将军出兵援助我们,我们会提供三万匹战马献与将军,让将军组建骑兵,同时,我们匈奴人还会向将军提供五万余迁移往匈奴居住的百姓。”

    刘浩心里大怒,暗想道:还不是被你们劫掠走的,现在局势逼人,居住在匈奴境内,说得好听,但是刘浩没有反驳呼厨泉的话,默默不作声。呼厨泉见到刘浩没有做声,知道自己的筹码不够,于是说道:“刘将军,我们可以配合将军谋取太原郡,只要将军肯派兵援助我们匈奴人,让我们度过眼前危机。”

    刘浩听到这里,才说道:“大胆,本将军乃是大汉扬威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你怎么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小心不将军将你推出去斩首。”

    呼厨泉说道:“将军息怒,只要将军能够出兵援助我们匈奴,我们匈奴人愿意唯将军马首是瞻。”

    刘浩说道:“你们匈奴有什么打算,要知道鲜卑人实力强大,是个劲敌。”

    呼厨泉随即拿出于扶罗事前准备好的密函双手呈交给典韦,再传递给刘浩,“这是我们大王写给将军的密信,请将军过目。”

    典韦也十分谨慎,仔细检查,防止密函上有毒,确认安全后,交给刘浩,接过密函,拆封后看后,将密函递给庞统,庞统略一过目,点了点头,又递回给刘浩。

    当侍从将茶端上来后,呼厨泉轻轻的抿了一口,将茶杯放在几上。刘浩也在仔细的观察面前这个人,能被匈奴可汗于扶罗选为特使,全权代表匈奴人来商谈,绝非常人,看他喝茶的姿势,应该是出身贵族。游牧民族习惯喝茶习俗,因为游牧民族主食以牛羊肉为主,又喜好喝牛羊奶,所以每天必须要喝浓茶来解油腻,否则人便会生病。游牧民族贵族权势强大,自然容易购买到茶叶,从而经常饮茶,而这个人从喝茶姿势和对茶的品尝态度就可以看出是长期喝绿茶,从而可以断定他出身匈奴贵族。

    刘浩说道:“我们对于鲜卑人挑拨我们大汉与你们匈奴人交恶感到非常震惊,我们既然洞悉了鲜卑人的阴谋,我们就不会再被鲜卑人牵着鼻子走,我们要联合起来,反抗鲜卑人的暴政,本将军会尽最大努力援助你们,但是本将军乃是大汉武将,要听从朝廷调遣,你们还是要向大汉朝庭求援,只要朝廷旨意下达,本将军自然会出兵援助贵方,抗击鲜卑人。”

    呼厨泉说道:“将军放心,大汉朝廷方面我们来协调,只要将军遵守今日承诺就行了。”

    接着,刘浩与呼厨泉商议一些具体的细节,然后让呼厨泉先下去休息,等候消息。

    当呼厨泉被接待人员安排下去休息后,刘浩一言不发,良久,才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对庞统、赵云、张辽说道:“士元、文远,子龙,匈奴人虽然两次败于我军之手,但是匈奴人也都并非弱者,将来匈奴人也必然会使我们的大患啊。”

    庞统说道:“主公不必担忧,匈奴人现在实弱,现在鲜卑人又有吞并匈奴人之势,我们要利用鲜卑人吞并匈奴人之机,谋取太原郡,只要我们实力壮大了,还用担心北方游牧民族吗。”

    刘浩一听,想到庞统说得不错,于是说道:“既然如此,就与匈奴使节达成协议,只要他们配合我们谋取太原郡,我们就答应在鲜卑人与匈奴人交战时助匈奴人一臂之力。”

    呼厨泉得到刘浩的承诺后,大喜,表示自己回到匈奴后,一定将三万匹战马,五万牛羊送到雁门郡,同时信誓旦旦的表示会配合刘浩在大汉的行动。

    刘浩与匈奴人达成协议后,派遣庞统前往洛阳,向朝廷禀报匈奴人愿意归附大汉相关事宜,庞统按照刘浩的指示,备齐礼物前往大将军府,面见何进,刘浩知道,如果没有何进帮忙,自己谋划太原郡的计划不会得逞。

    大将军府邸,庞统向何进禀报匈奴人归附大汉朝廷事宜,庞统说道:“大将军,我家将军在大将军的关照下,执掌雁门郡军政,在大将军的英明领导下,雁门军先后击败匈奴大军,保得大汉北部边疆稳定,大涨大汉威仪,匈奴人被我家将军击败后,实力大损,而北方势力最强劲的鲜卑人乘此时机妄图吞并匈奴人,匈奴人为了生存,现在向大汉投诚,匈奴人希望借助大汉大军抵御鲜卑人,匈奴人派遣使节向我家将军求助,但是我家将军不敢做主,故命小人前来洛阳,请大将军做主。”

    何进听完庞统的话,问道:“匈奴人真的表示也愿意对大汉俯首称臣,消息确切吗?”

    庞统回答道:“大将军,此消息千真万确,我家将军承蒙大将军提携,怎么敢欺骗将军呢,大将军,现在匈奴人已经派遣使节前来洛阳,要是让阉党抢先禀报皇帝,那么功劳就全是阉人的了。”

    何进说道:“你放心,本大将军自然晓得其中厉害,我马上进宫,禀报陛下。”

    汉灵帝难得从酒肉中抽身出来,上朝,汉灵帝满面春分,柔弱的脸上难得神采奕奕,对满朝的文武大臣说道:“前不久刚被册封为扬威将军的刘鹏飞传来奏折,匈奴人愿意向大汉俯首称臣,真是天佑我大汉。”

    群臣听完汉灵帝的话,纷纷跪拜,大呼万岁,其中何进出列说道:“禀报圣上,匈奴人近数十年不服王化,幸得陛下提拔刘鹏飞,让刘鹏飞执掌雁门军政,为大汉守卫边疆,击败匈奴人,立下赫赫战功,逼迫匈奴人不得不向大汉称臣,陛下可谓做到了大汉先祖武帝才能够做到的功绩。”

第六十二章 得偿所愿() 
汉灵帝哈哈大笑,说道:“这其中自然有大将军的一份功劳,朕还要感谢大将军为大汉选拔这样一位良将,哈哈哈。”

    何进说道:“陛下,既然匈奴人选择归附我大汉,我们是不是要重赏刘鹏飞,毕竟匈奴人归附大汉,刘鹏飞居功甚为。”

    汉灵帝说道:“大将军有什么好的提议?”

    何进说道:“陛下,刘鹏飞乃是上天赐予陛下的良将,只要刘鹏飞守卫大汉边疆,北方游牧人就不能够轻易南下,骚扰我大汉,确保我大汉安宁,只是刘鹏飞身怀经天纬地之才,执掌区区一个雁门郡实在屈才了,我们应该授予他并州刺史,让他在并州为陛下守卫边疆。”

    何进说完,大太监张让说道:“圣上,大将军此言差矣,刘鹏飞身为大汉将领,守卫边疆,抵御外辱是他的本职,刘鹏飞年纪轻轻,如果就担当一州刺史之位,以后要是再立新功,那该如何赏赐。”

    何进道:“能者多劳,刘鹏飞文武全才,屡立战功,如果不加以重赏,岂不是说陛下赏罚不分吗?”

    张让道:“大将军此言差矣,扬威将军乃是一介武夫,又怎么懂得治理地方呀。还是让其专心训练兵马,提陛下守卫北疆为上策。”

    何进反驳道:“侯爷此言差矣,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刘将军就是在能真善战,麾下兵马再是骁勇善战,没有足够的后勤补给那也是空谈。”

    皇甫嵩出列道:“陛下,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大战来临,军情瞬息万变,一点点细节都会决定战役的胜负。现在并州九郡,只有太原郡、西河郡、上党郡、雁门郡、上郡在我大汉控制之下,扬威将军刘浩率领一万大军驻扎在雁门郡,而雁门郡久经战乱,破落不堪,经济不发达,很难及时提供补给,这样就会影响大军的战斗力。”

    汉灵帝道:“那依照爱卿的意思该怎么办?”

    皇甫嵩道:“陛下,不如这样,将并州太原郡划归扬威将军刘浩,这样一来,刘浩将军就有充足的后勤不及基地了,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了。”

    汉灵帝听完皇甫嵩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让张让拟旨,让刘浩兼管太原郡。

    就在众人热议匈奴人向大汉称臣之时,侍卫来报,匈奴人使节还在殿外候宣呢,汉灵帝传令宣匈奴人使节进殿,匈奴人献上文书,表明匈奴人愿意臣服一事,汉灵帝接过匈奴人文书一看,哈哈大笑,然后传递与群臣观看。

    匈奴人使节向汉灵帝跪拜,说道:“尊贵的皇帝陛下,我家可汗为了表示诚意,特献上宝马一百匹,黄金五千两,大钱五十万贯,布匹一千绢,美女五十名,献与陛下。”

    汉灵帝接过礼单,说道:“你们匈奴人不是桀骜不驯吗,为什么有选择向我大汉俯首称臣啊?”

    匈奴人使节回道:“陛下,天朝人才济济,我匈奴不自量力,妄图螳臂当车,在雁门郡前铩羽而归后,我匈奴各部认为大汉重现汉武盛世,而我匈奴则是日薄西山,为了瞻仰天朝荣光,故我部可汗决定归附大汉。”

    听完匈奴人人的话,汉灵帝哈哈大笑,说道:“你们既然迷途知返朕就原谅你们,哈哈。”接着,汉灵帝令人摆宴庆贺。

    第二日,汉灵帝再次接见匈奴人使节,匈奴人使节向汉灵帝进言道:“陛下,现在草原上鲜卑人崛起,,对我匈奴虎视眈眈,我匈奴可能难以抵御鲜卑人兵锋,而大汉军威威名远扬,不知道与鲜卑人相交孰强孰弱。”

    何进大喝道:“大胆,竟然敢怀疑我大汉军威,我大汉大军百万,光是雁门郡兵马就令你们匈奴连番惨败,鲜卑人算什么。”

    汉灵帝对于匈奴人怀疑大汉军队实力感到不满,因而没有斥责何进冒犯之意,而匈奴人使节连忙跪下,说道:“陛下,大将军,小人绝对没有贬低大汉军威之意,只是现在鲜卑人在漠北草原不可一世,经常方言将率领大军南下,攻略中原大汉。”

    汉灵帝听后大怒,说道:“鲜卑小儿实在是可恶,竟然出言不逊,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传令扬威将军刘浩,让他整军备战,寻找机会一定要教训鲜卑人一番。”

    匈奴人使节见到目的达成,向汉灵帝说道:“陛下,我匈奴既然归附大汉,甘愿听从陛下驱使,与大汉大军一起抗击鲜卑人。”

    何进从皇宫回到府邸后,将汉灵帝下旨让刘浩兼管太原郡,同时下令刘浩扩军准备讨伐鲜卑的消息告诉了庞统,庞统向何进拜谢,说道:“大将军,我替我家将军多谢大将军在圣上面前美言,我家将军一定不会忘记大将军的恩德,一定会唯大将军马首是瞻。”

    何进说道:“你家将军兼任太原郡郡守后,在听从陛下旨意加强军备的同时,也要留一个心眼,不要让人当枪使。”

    庞统知道何进指的是阉党张让一行人会对雁门指手画脚,但是依然故意问道:“大将军的意思是?”

    何进说道:“我视鹏飞为心腹,张让等人自己会对鹏飞冷眼相看,视鹏飞为心腹大患,欲除之而后快,自然会让鹏飞率军出关,与鲜卑人决战,妄图斩断本大将军的左膀右臂,你回去后要提醒鹏飞多加留意。”

    庞统拜谢道:“多谢大将军关心,小人晓得。”接着,何进令人送庞统出府。

    大太监张让府邸,张让、赵忠、段珪等人也在商议汉灵帝提拔刘浩一事,张让说道:“陛下重用刘浩,让他兼管雁门、太原郡郡守,同时让他扩军备战,应对鲜卑人的挑衅,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不妙啊。”

    赵忠说道:“刘浩是何进一党中人,在并州驻扎大军,对我们在洛阳行事实在是不妙,像一把剑悬我们头上一样,必须想办法拔掉才行。”

    张让说道:“陛下既然要刘浩在太原、雁门练兵,以应对鲜卑人,我们就来个借刀杀人,让鲜卑人替我们解决刘浩,断何进一臂。”

    赵忠说道:“侯爷你的意思是我们顺水推舟,借朝廷的名义,让刘浩出兵草原,讨伐鲜卑人,这样作对我们有百利而无一害,鲜卑人实力强大,刘浩麾下兵马不过万余,加上雁门郡经济落后,粮草后勤物质不足,刘浩要想战胜鲜卑人呢简直是难上加难。”

    张让哈哈一笑,道:“到时候,刘浩兵败,我们就上表圣上,将罪过推到何进身上,谁让他是大将军,掌握大汉兵马呢。”说完,众人哈哈大笑,仿佛看到刘浩死于鲜卑人之手,何进被皇帝罢免时的狼狈样。

    与匈奴实力成协议后,匈奴人将一万匹战马、五万牛羊送到雁门郡,刘浩下令将雁门郡军队扩编到一万五千人,其中刘浩特地下令将骑兵扩编为三千人,赵云、张辽各统领一千五百人,重步兵五千,由徐晃统帅,其中最精锐的骁果军编为刘浩近卫军,人数为三千人由典韦统领。

    接着,刘浩考虑到今后骑兵将会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没有足够的战马补充将会是军队后勤的致命弱点,这一点绝不能仅仅依靠向外购买,否则一旦出现意外,造成后果不可估量。刘浩又发布命令,命令后勤部门筹建雁门郡军马场,由刘浩亲自抓,负责组建,雁门郡地处北方草原,有大片的良好牧地。由于刘浩率领大军两次击败匈奴人,缴获大匹战马,加上此次匈奴人进献的一万匹,现在雁门郡良马不缺,刘浩下令高薪招募精于驯马的人才,专门负责照料雁门郡战马。

    有后世情报战的经验,刘浩知道要向争霸天下,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情报系统做后盾,以获得需要的各种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料敌先机,才能掌握主动权,刘浩让庞统专门负责这样工作,由于庞统前往洛阳,刘浩先掌管一段时间,只等庞统会雁门,再将情报工作交给庞统。

第六十三章 武力取之() 
清晨,刘浩静静的走在府内花园里的小径上,典韦来报,“主公,子龙将军、文远将军、公明将军来了。”

    “叫他们到书房,我马上就去”刘浩说道,接着前往书房。

    “拜见主公。”

    “不用多礼了,坐吧,征兵事宜进行得怎么样了?刘浩问道。

    “回主公,都已经完毕了,老百姓的参军入伍积极性很高老百姓听说主公招兵买马,准备抗击鲜卑人,入伍积极性很高,踊跃报名。”张辽回道。

    “时间越来越紧迫,鲜卑人随时可能南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你们一定要加紧训练,形势逼人啊。”

    “主公请放心,我和文远、公明一定努力。”赵云的话铿锵有力。

    “你们俩对现在局势怎么看?”刘浩有意考量三人,转而询问三人。

    思索了一阵,赵云抬起头,说道:“主公,目前雁门郡周边形势还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如果今年秋季鲜卑人入侵的话,按照我们现在军队的发展状况,应该还是有一战之力的。”一边的张辽和徐晃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刘浩却脸色肃穆的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太乐观了,与匈奴人作战,敌明我暗,匈奴人不了解我们,认为我们与以前大汉军队一样不堪一击,骄狂不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