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子身份--许一世盛世江山-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就是皇帝的身体,在八月初时就好了,虽然他还是时常觉得疲惫,没有恢复到中毒前的心旷神怡,但是大致是没有问题了,慢慢调理,就会完全变好的。

皇帝好了,季衡将那之前为皇帝接手的暗杀组织也交到了他的手里,让他重新派人管理,自己也就变得无事一身轻了,因为最近皇帝事情繁忙,便没有再上课,只是有时召了宋太傅去为他讲课,但这时候,也并不需要伴读,季衡也就可以不用进宫去。

季衡也就算是可以放一阵子假了。

他放假,最高兴的自然是许氏和许七郎。

于是许氏就兴高采烈地安排了秋游活动,全家出动。

大望山紧挨着小望山,但是要比小望山稍稍高点,山上风景别致,长着繁茂的枫树,又有几座香火旺盛的寺庙,是京城人秋日里赏景的好去处。

季家秋游便也是随大流来这大望山。

马车在山脚下停了,丫鬟婆子们伺候着,姑娘姨娘们也就下了马车,季衡和许七郎先下了车,季衡才返身亲自接了许氏下马车。

刚下马车,就听到一边一声惊呼,“不要抓你姐姐的帷帽。”

六姨娘的声音娇软里又带着一点尖利,声音太特别,谁也无法忽视。

璎哥儿已经一岁多了,早就会走路了,现在的爱好是走路和抓东西,此时正扯着五姐儿的帷帽流苏不放。

季衡走了过去,对六姨娘说,“我来抱弟弟吧。”

季大人离了家这么几个月,六姨娘被许氏整怕了,便也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在季大人没有回家,她不得告状的情况下,便显得很识时务,赶紧就将璎哥儿递给了季衡。

璎哥儿也喜欢季衡,被他一抱到怀里,就凑上嘴去,糊了季衡一脸口水,嘴里还咿咿呀呀叫,“哥哥,哥哥……”

许七郎也凑过来逗他玩,“叫表哥。”

璎哥儿一把抓过来,揪住了许七郎的耳朵,许七郎护住耳朵哇哇地叫,惹了一家人笑起来。

许氏说,“咱们到上面静灵寺里去用斋饭,慢慢走,不急。”

因是在外面,姑娘和姨娘们都戴着帷帽,但是一家人穿着颜色鲜嫩的秋装,富贵繁华,走在上山的石阶上,好不惹人注意。

87、第七十章

八月末的大望山,整座山都被红枫包围,一片绚丽的火红,像是被泼了红色的颜料,随着萧瑟秋风吹过,又有枫叶往地上飘落,地上也是一层红色枫叶,几乎要遮住了路。

季家一家出门早,现下时间也不晚。

从后山的小路往山上爬,即使是身体最差的五姨娘,也愿意自己一步步慢慢往山上走,而没有说要乘轿子。

家里几个姨娘,几个姊妹,又有丫鬟婆子小厮,一行得有二三十人,边走边说话,走得便也很慢。

季衡抱了璎哥儿一阵子,就胳膊发软了,以前瘦弱的璎哥儿,现在已经长成了个肉团子,脸颊肥嘟嘟的。

对于能够走出家里院子,到山林里来,他也很高兴,不断要从季衡的怀里蹦下去自己走,但是季衡可不敢放了他,之后就叫了璎哥儿的养娘来,将他给了养娘抱着。

璎哥儿不大高兴,就瘪着嘴,朝季衡伸手,叫“哥哥,抱抱……”

季衡对他笑,“不,我不抱你了,胳膊都酸了,得把你摔着。”

许七郎朝璎哥儿伸手,“表哥抱吧。”

璎哥儿盯着他看,将脸埋进他养娘的肩膀里去了。

许七郎故作受伤地说,“不要我抱就算了,下次有好玩的玩意儿,我也不给你了。”

璎哥儿是个聪明孩子,又把脸抬起来,盯着许七郎看,许七郎故作生气地将脸转开,璎哥儿就软软糯糯叫他,“七七,七七……”

许七郎道,“叫表哥。”

璎哥儿却不叫,睁着一双黑葡萄一样的大眼睛看着他,脸嫩得像是嫩豆腐,嘟着嫩红的小嘴巴。

季衡笑着摇头,对许七郎说,“咱们走到前面去吧。”

许七郎于是对璎哥儿做了个鬼脸,把璎哥儿吓得倏地一下子把脸埋进养娘的肩膀,等又抬起头来的时候,许七郎已经拉着季衡往前面走去了。

于是他又不高兴地渴望地看着看着,想要下地去自己走,养娘却说,“哥儿别动,你下地得摔着。”

前面几个姑娘走在一起,三姐儿还边走边从地上捡漂亮的枫叶拿着,又放进跟着的丫鬟暮雪提着的篮子里,而且还不让丫鬟帮忙,觉得她们捡到的不漂亮;四姐儿则挽着五姐儿的手,和三姐儿说,“三姐,现在这里的枫叶不够红,上面的枫叶更红一些,你现在捡了,上去了,你得扔了这些,重新捡。”

三姐儿不以为意,说,“红有红的好,这种黄色也有这种黄色的好。你们这两个小妮子,不帮我的忙,到时候我做了书签和纸签,你们可别想从我那里要。”

四姐儿说,“帮你忙,你也不知好歹的,定会说我们捡的不漂亮,五妹,是吧。”

五姐儿和六姨娘的性子完全不同,拿着手巾捂着嘴轻笑,不说话。

三姐儿被四姐儿说得伸手来抓她,季衡和许七郎正好走过来,四姐儿赶紧就躲到季衡的身后去了,说,“让衡哥儿来评评理,你说你是不是够挑剔的。”

三姐儿盯着季衡道,“衡哥儿,让开。”

季衡苦笑道,“我只是池鱼,你们别把我搅进去了。”

许氏和几个丫鬟婆子走在最前面,也没和姨娘们在一起,她看几个孩子在石板山路上打闹,就赶紧说,“别在路上闹,小心摔着了。”

三姐儿便应了一声,不来抓四姐儿,四姐儿笑呵呵地挽住季衡的胳膊,小声笑话三姐儿道,“她们说这静灵寺里求姻缘最准了。”

三姐儿脸颊倏地通红,小声呵斥四姐儿道,“季清琼,看我回去了不撕碎你的嘴,这种话也是好人家里的姑娘说出口的,又是在路上,被人听了去,你让我撞死在墙上去,是不是。”

四姐儿和三姐儿是同母所出,从小就住在一起的,恐怕在闺阁里是无话不谈,所以四姐儿在外面说话也无所顾忌,被三姐儿骂了,四姐儿神色才收敛了一点,不再说话了。

季衡打圆场道,“其实也没什么。”

许七郎也说,“我没听到。”

三姐儿哼了一声,往前快速走了几步,不理睬他们了。

三姐儿走到了许氏跟前去,和许氏说起话来。

四姐儿神色收敛了,甚至带着点忧虑,小声和季衡说,“弟弟,朝中是不是在给皇上选皇后了。”

季衡知道四姐儿逗三姐儿,恐怕也是担心她,他点点头,“嗯,在选了。永昌侯府的嫡长女,李阁老的孙女,都是正当年龄的,平国公府还有个孙女,不过听说年岁还小,其他大人家里,也都有举荐的,最后如何定夺,皇上的意思是看太后娘娘拿主意。”

在平吴王之乱中,赵家立了大功,加上蜀王幺子出了事,皇帝知道现在和太后对上没有什么好处,便还是想和太后缓和一下关系,皇后之选,最后应该还是太后拿主意。

不过无论太后选谁,皇帝估计都是拿这个女子做个缓冲剂,不会信任和喜欢她,原因只是因为这个女子是太后选的,以皇帝深沉又狠戾的性格,他不可能不会在将来处理了太后,那时候,太后选的这个皇后,恐怕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季衡想到这些,眼神沉了沉。

季衡这么说了,四姐儿哪里不知道季衡的意思呢,季衡在话里可是提都没提他们季家的女儿,要说,季大人这次在平吴王之乱里立了大功,加上他现在已经是一部之尚书,也算位列九卿,据说等季大人回来,还可以入阁了,家中女儿的身份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要是三姐儿是嫡女,恐怕也是可以选皇后之列了,奈何是庶女呢。

四姐儿这么想着,又看了季衡一眼。

她到底是心疼自家姐姐心气高,想进宫,便和季衡小声说了一句,“弟弟,这种话姐姐也知女儿家不能说,不过,你也将三姐的心思看在眼里的,你时常陪在皇上身边,你就替三姐儿说个话呗。”

四姐儿说了这种话,自己是又紧张又羞愧,面颊已经绯红了,隔着薄薄的帷帽面罩,也能看到她脸红如染了这漫山的枫红。

季衡轻叹了一声,他哪里不知道三姐儿的心思,说,“这个,还是要等父亲回来后,看父亲拿主意的。”

四姐儿略微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不过马上又打叠起了精神,道,“的确是要看父亲的主意的。”

走了一程,前面有一片稍稍开阔的地方,建有两座凉亭,从凉亭里正好可以观景,还有一个小和尚,从上面山上庙里一直扫着枫叶下来,此时正在扫这一片开阔之地。

大家爬了一程,都觉得累,便在凉亭里休息,因为有不少女眷在,那位扫地的小和尚就很窘迫,避到了一边去,季衡看着觉得挺为难了人家小师傅,就走过去和小和尚说话,行了一个佛礼,问道,“师傅,你是哪座寺里的?”

一般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已经开始发育了,娉婷而美丽,季衡是男孩子,但到底长到了十一二岁,身体长高了,就和小孩子的圆润有了距离,加上一张皎然若月的面庞,一双桃花眼,深黑的眼瞳,更是像能吸人魂魄一般,小师傅也只有十四五岁,被他相询,瞬间红了脸,赶紧念了几声佛号,说,“就是上面安福寺里的。”

看季衡一脸思索的样子,他就又赶紧解释了一句,“安福寺是个小寺院,香火不旺,想来施主你没听过。不过咱们主持看相很灵,轻易不给人看相。”

季衡笑了笑,又说,“那静灵寺距离这里还有多远?”

小师傅道,“就在安福寺上面,看施主你们女眷多,恐怕还要走小半时辰才行。”

季衡点点头,向他道了谢。

季家休息好了,就又继续往前走,上面的山道上,就没有枫叶可捡拾了,都被刚才的小师傅扫到了路两边的草丛里去了。

那位小师傅还站在那片开阔之地上,仰头看一路往上走的季府一家,想着刚才那位漂亮的小公子,又赶紧收敛了心神,继续扫地。

季衡往上走了一截,果真看到了路边一座小寺院,的确是够小的,里面只有一座大雄宝殿,然后后面还有两间小僧房的样子。

寺庙前面有一个供游人休息的草棚,还放着凳子,要喝水的话,还放有茶壶和茶杯。

季衡不由觉得里面的主持倒是个不错的人。

因为五姨娘身体实在差,只得又坐下来休息,许氏叫了一个小厮进庙里去讨热茶来喝,季衡站在一边崖边看下面的风景,从这里可以远远看到京城,繁华的京城的房屋在阳光里向远处延伸,皇宫建筑巍峨而整齐,在宫里觉得够大的蓬莱池,这样看着也并没有宽阔无边。

季衡感受到一个视线,若有所觉,回过头来,发现是个老和尚看着自己,老和尚对着他念了一句佛,说,“施主面相大贵,命中注定会有三个儿子。”

季衡愣愣看着他,对他无缘无故地这句话十分惊讶。

许氏也听到了,也愣了一下,上前找老和尚说话,急切问,“老师傅,您这话可是真的?”

老和尚说,“贫僧从不打诳语。”

许氏还要再问,老和尚已经转身走了。

于是许氏高兴又慷慨地让去捐了二百两香火,这个钱,本来是捐给静灵寺的。

之后一路,许氏就兴高采烈,越想越开心,几个姨娘大约也知道了此事,只有六姨娘脸色些许不好。

季衡还这么小,都没长成人,以后能有几个儿子,即使老和尚说了,无论当真还是不当真,其实都没什么能高兴的。

姨娘们大多还是没太上心,只有许氏觉得老和尚这话很让她安心,其实季衡身体是那个样子,她也一直觉得季衡说不定将来会没有生育能力。

这份高兴劲一直支持着许氏,她一鼓作气先爬上了静灵寺,季衡也跟着她一起,对于将来自己会有三个儿子,他是很茫然的,有些不以为意。

在静灵寺门口,却遇到了另外一个大户人家来参拜,他们是从前山坐轿子来的,此时正在静灵寺跟前下轿,许氏一下子就认出了对方家里下轿的太太,让了身边管事剪雪前去问候,对方家的主母便也看了过来,看到许氏,便露出了笑容,走上前来,和许氏见礼,说,“季夫人,好久没见了,您家里也来这里上香?”

许氏说,“林夫人,的确是好久不见了。趁着秋日天气好,咱们一家就出来透透气,也来拜拜佛上上香。”

88、第七十一章

原来这林夫人,正是季衡的武功师傅林师傅林仪的大嫂。

林家虽然战功卓越,但在京城这一片繁华之地,门楣算不得十分高。

林夫人的夫婿林敏,是前阵子才从西北调回京里来的,现在已经是皇帝跟前的一等侍卫,护卫皇帝安全,很得皇帝的信任。

林家因为林仪给皇帝做了骑射师傅,现在皇帝掌权,林家就时来运转,在京里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大约是在季衡进宫伴读开始,许氏就和林家留在京里的几位太太有所联系,此时遇到了林家大太太,自然要寒暄几句,然后约着一起用午膳。

林家大太太看到季衡,许氏就赶紧将季衡介绍了一遍,说,“正是不成器的犬子,季衡。”

季衡上前给林家大太太行礼问了好,林家大太太对季衡好一番赞叹,说,“大家都说季府的大公子长得好,这果真是长得好。”

许氏就笑了笑,又让旁边的许七郎给林家大太太见礼。

林家大太太也赞了许七郎几句,林家姑娘的轿子也上了静灵寺前来,丫鬟扶着林家姑娘下了轿,林家大太太就对下轿来的林家姑娘说,“襄儿,过来拜见季家的太太。”

林襄没有像季府的小姐们那么在意,并没有蒙个面纱,她笑得爽朗,还带着酒窝,过来对许氏行了礼,说,“给世伯母请安。”

许氏拉着她的手赞道,“之前也见过的,没成想这么一两年,就长成大姑娘了,这模样可真俊。”

林襄笑得有些羞涩,眼尾却瞄到了季衡,眼神里闪过一丝笑意。

季衡看着这个穿着杏黄襦裙的小姑娘,愣了一下,觉得她很面熟。

林襄要比季衡大一岁,于是许氏让季衡先给林襄问礼,然后林襄才对季衡回了礼,又和许七郎问礼。

这么一会儿工夫,季家的姨娘姑娘们也走上来了,于是又是和林家太太一阵寒暄。

之后在静灵寺的主持的接待下,他们拜了佛上了香,就去了香房,两家人坐在一起说话,等吃斋饭。

季衡觉得许氏并不是一个特别虔诚的信佛者,在家里基本不念佛,只是有时候热衷于出门拜佛,但季衡也觉得那是许氏想出门走走罢了。

林襄是个活泼的小姑娘,已经和季家的几个姑娘打成了一团,在一起说笑。

季衡和许七郎是两个男孩子,反而觉得有些无趣。

静灵寺也是个有一定历史的寺庙了,里面还有好些名人留下来的刻碑,他就和许七郎一起去看刻碑,许七郎站在碑前,酸溜溜地说季衡,“衡弟,你是不是对林家的那位姑娘有意思。”

季衡莫名其妙,问,“怎么说起这个来。”

许七郎说,“我看你一直在看她。”

季衡愣了一下,“有吗,她是姑娘家,我哪里会一直看她。”

许七郎说,“有。”

季衡只好说,“我根本没有。我只是看她有些面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他说着,又不怀好意地瞥了许七郎几眼,“你问这个做什么,你是不是自己看上了她了。才注意到我在看她。”

许七郎脸马上红了,“我才没有。她又没哪里好,又不顶好看,我怎么会看上她。”

季衡说,“娶妻娶贤,她要家世有家世,为人又很懂事大方,怎么不好。”

许七郎于是瞪向季衡,“我看你就是看上她了。”

季衡说,“懒得和你说这个。你最近怪怪的。”

许七郎说,“是你怪,我才不怪。”

季衡轻哼了一声,不再和小屁孩儿纠缠这种没营养的话,往前走几步,却看到寺院后面山坡上居然有橘子树。

他不由很好奇,在南方的时候,橘子倒是多的,但是北方就完全没见到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

许七郎也看到了橘子树,本来还在和季衡赌气,此时精神也好了,说,“有橘子。”

季衡还来不及拉住他,许七郎已经颠颠儿跑过去了。

季衡也只好跟在他后面过去。

许七郎在树下转了一圈,笑问季衡,“想要吗?”

季衡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这里的橘子不好吃。”

许七郎道,“那我也要摘两个下来。”

于是将新衣裳的下摆往腰带上一扎,人就往树上爬了,季衡在树下说他,“你前辈子肯定是猴子。”

许七郎不以为意,说,“猴子就猴子。我是孙悟空,可以乘筋斗云。”

季衡无语地叹道,“你又在哪里买的□。”

许七郎笑说,“你既然知道是□,还不是说明你也看过了。”

许七郎很快摘了两个橘子扔给季衡,季衡在下面接着,许七郎正要去摘第三个,就有一个声音叫道,“嘿,你们怎么在这里摘橘子呢。”

许七郎吓了一跳,差点摔下来,稳住了之后从树上看下来,发现居然是刚才他和季衡话题争论的人物林襄。

林襄小时候在边关待过几年,和京城里的闺秀们是有差别的,在没有大人的时候,她就显得非常随意,站在树下看许七郎,说,“摘庙里的东西不好,你没和这里的主持说吧,没说你们这就是偷。”

许七郎还是把第三个橘子摘了下来,而且还很过分地直接往林襄的身上扔,林襄一点也没有娇小姐的矜持和娇弱,瞪了许七郎一眼,就将橘子接住了,许七郎又摘了一个扔她,也被她接住了,季衡觉得这两个小孩子闹得怪有意思的,就站在旁边看着也不阻止,于是最后许七郎摘了一大把橘子叶子,扔了林襄一头一脸。

林襄被气得满脸通红,说许七郎,“顽劣之辈。”

许七郎从树上爬下来,挑眉道,“我就是顽劣之辈,怎么着。”

林襄说,“不怎么样。”

说着,已经不理睬许七郎,而是看着季衡道,“你是不是记不起我来了?以前咱们见过的。”

季衡说,“的确是不记得了。”

林襄笑起来,“还是前年了,太后娘娘赏了元宵宴,咱们在船上见过的。”

季衡愣了一下,总算是回想起来了,那时候的林襄也穿着一身黄色襦裙,也是笑得没心没肺,季衡盯着林襄看了几眼,说,“嗯,果真是。”

林襄又笑,说,“没想到这才两三年,你倒是长高了不少。”

季衡心想这位小丫头也只比自己大了一点点,对自己说话,就全然是大姐姐的语气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