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第11舰队要对付的是美国海军中实力最强的第51舰队。
第二批“衣阿华”级战列舰中,被调入太平洋的四艘全部编入了第51舰队,而之前修复的“北卡罗来纳”号、“南达科他”号、“亚拉巴马”号与“佐治亚”号则被编入了第31舰队。
从尼米兹的部署来看,如果不是第21舰队折戢北大西洋,恐怕美军已经发动了反击。
也正是如此,郑恩博才能用四艘“省”级战列舰与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打败哈尔西指挥下的第三舰队。如果哈尔西得到的是四艘强大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恐怕郑恩博就不会胜得那么轻松了。
白佑彬的“回归”,让第11舰队的官兵看到了胜利地曙光。
只是,白佑彬只在阿普拉港呆了二天。随后就安排了舰队的日常训练工作,让肖定邦与庞晋元继续负责舰队事务之后,他就乘船返回了舟山。
很明显,白佑彬去关岛。除了履行舰队司令官的职责之外,主要就是去鼓舞士气。
从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年底之前,太平洋上不会有大规模地海战爆发,白佑彬也就没有必要呆在舰队里面。按照卫延年的安排,江洪波仍然负担起了大部分舰队司令官的职责。这甚至让江洪波在私下里抱怨,他成了白佑彬的“后勤参谋”。
回到舟山之后,白佑彬又去几家造船厂“视察”了一番。
第一批服役的四艘“省”级战列舰都能在年底前修复。并且交付海军。而白佑彬从第四舰队带回来的四艘“省”级战列舰的维修工作至少都得持续到明年二月份,其中“台湾”号恐怕要到明年四月份才能完全修复。之前在西南太平洋上受损的五艘战列舰中,损伤较轻地三艘都能在年底修复,而损伤较重的二艘要到明年二月才能修复。
拿到这一情况之后,白佑彬才返回了舟山。
显然,到年底的时候,帝国海军能够在太平洋上投入十四艘快速战列舰,到明年二月份。投入的快速战列舰将达到十九艘,而到明年四月份将增加到二十艘,到明年年中,也就是七月分之前。将达到二十四艘。
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美军在年底前能够投入太平洋战场的快速战列舰只有九艘,到明年二月分也只有十二艘,到明年七月份之前,则将达到二十艘,甚至二十四艘。
对比之后,帝国海军在年底时的相对兵力优势达到最大。在明年二月到四月之间绝对兵力优势达到最大。而到七月份帝国海军将没有任何,或者仅有略微的兵力优势。
十二月八日。白佑彬向卫延年提交了他地调查报告。
按照白佑彬的分析,如果想在七十六年(44年)继续保持战略优势。推进战略进攻,就务必在明年四月份之前发动一次战略进攻,并且在海战中战胜美国海军,击沉对方至少四艘快速战列舰。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帝国海军必须在年底的时候进攻斐济群岛。
次日上午,白佑彬被卫延年叫了过去。陈锦宽也在卫延年地办公室内等着他,显然他的调查报告引起了卫延年与陈锦宽的高度重视。
面对海军的二位首长,白佑彬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
首先是北大西洋上的情况没有必要担心。即便英国海军在明年获得了第二批“狮”级战列舰,也最多只能继续掌握北大西洋的制海权。随着杨定方指挥下地第四舰队恢复元气,加上在伊斯坦布尔为德国建造地四艘战列舰,以及为土耳其建造的二艘战列舰服役。到时候,英国不向美国提出援助要求就算是最好地结果了。
“德国海军会不会在实力增强之后主动挑衅英国海军,从而把我们拖下水?”
“开始的时候我也有这样地担心,可后来仔细想了一下,觉得完全没有必要考虑这个问题。”面对卫延年的疑问,白佑彬回答得不慌不忙。“首先是德国海军没有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即便获得了四艘快速战列舰,德国海军仍然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当然,我们可以放开一点,就算意大利肯出力,德意二国的海军也最多与英国海军打个平手。其次,在经受了上次的惨败之后,德国海军应该意识到,在没有我们出力的情况下,要想战胜英国海军,夺取北大西洋制海权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最后,即便德国海军战胜了英国海军,短期之内,德国仍然没有进攻英国本土的能力,反而会迫使英国人尽快做出向我们投降的决定。这对我们将更加有利。”
听白佑彬说完之后,卫延年也没再多问。
“其实,佑彬的分析很对,只要杨定方机警一点。不给敌人机会,我们就没有必要为北大西洋上的局势担忧。”陈锦宽微微点了点头,又说道,“关键还是太平洋上的战斗。虽然我已经批准向新喀里多尼亚增兵,并且让延年调动作战舰队与破交舰队为陆战队提供支持,但是从眼前地局势来看,我们肯定得攻打斐济群岛,甚至得像佑彬说得那样。在进攻澳洲大陆之前攻打新西兰。只是,要在明年二月份之前发动进攻,我们的兵力就将显得捉襟见肘,从而在西太平洋上留出空当。”
“如果美军趁机进攻中途岛,或者马里亚纳群岛,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对于陈锦宽与卫延年的担忧,白佑彬完全能够理解。
如果抽调第一舰队去进攻斐济群岛,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地防线就将暴露无遗。到时候。恐怕斐济群岛没有打下来,反而丢了中途岛。另外,珍珠港的修复工作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美军也向瓦胡岛运送了大批部队与物资。只要第五舰队能够夺取制海权。美军就有能力反攻中途岛。
从长远战略来看,中途岛的重要性绝对在斐济群岛之上。
“除了斐济群岛之外,我们可以考虑进攻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卫延年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在我们攻占澳洲大陆之前,绝对没有能力进攻夏威夷群岛,除非美国海军的大部分主力舰突然沉没!”
听卫延年这么一说,白佑彬立即明白了过来。
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强度远在澳洲大陆之上。是美军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堡垒。另外。帝国海军与帝国海军陆战队的主力全都集中在了西南太平洋上。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尼米兹就会毫不犹豫地加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强度。同时。麦克阿瑟也会在西南太平洋上发动牵制性的战略反击。到时候,不管是继续进攻澳洲大陆。还是进军夏威夷群岛,帝国海军都将陷入首鼠两端的尴尬境地。
“如果不能进攻夏威夷群岛,能不能迫使尼米兹主动反击呢?”
“主动反击?”卫延年立即皱起了眉头,“你是说,想办法让美军进攻中途岛?”
白佑彬微微点了点头,这是在不进军斐济群岛,不将第11舰队派往西南太平洋战场的情况下,唯一能让美军主动出击,消灭美军作战舰队的办法了。
“也许,根本不用我们考虑,尼米兹就会做出决策。”陈锦宽一语点醒了二位将领。“我们在新喀里多尼亚的进攻打得越猛,尼米兹的压力就越大。他本来就与麦克阿瑟不和,如果尼米兹在太平洋战区没有多少作为,麦克阿瑟会向总统施加压力,而美国总统就会向尼米兹施加压力,要求尼米兹在西太平洋上发动一次反击,以分散我们地兵力,迫使我们在西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作战舰队。另外,第11舰队的战斗力不如美军第51舰队。只要第51舰队的训练工作全部到位,完成了战斗准备工作,尼米兹就会想方设法地干掉第11舰队。”
听到这,白佑彬猛的一惊。
很明显,陈锦宽的分析更为透彻。也许,尼米兹此时就在计划进攻中途岛,迫使第11舰队前来决战的作战行动。果真如此的话,第11舰队将不得不在实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与美军第51舰队决战。
似乎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次日卫延年就给第11舰队安排了一次重大改装。
白佑彬也在十一日启程前往那霸。按照计划,第11舰队将返回那霸接受最重要,也是最关键地改进工作。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五章 … 复合炮弹
十五日,白佑彬到达那霸。因为第11舰队还没有到达。所以前来迎接他的不是肖定邦。而是白佑彬好几年都没有见到的师兄田尚云。
“田大哥。你怎么来了?”
因为田尚云是董翔宇、汪华华这批同学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所以白佑彬从小就叫他“大哥”。
“还不是为了你的事情?”田尚云显的很老道。“走吧。我们先到仓库去。”
“仓库?”白佑彬问了一句。就上了车。
作为帝国海军在西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那霸的基础设施极为完备。除了可以同时为四艘大型战舰提供维修服务的修船厂之外。还有五座军营。以及占地面积超过了六百公顷的仓库。为了便于运送物资。仓库区有三条通往港口的铁路。
当轿车在一座标有禁火标示的库房外的时候。白佑彬才知道这里是弹药库。
“知道这次第11舰队的改进工作吗?”
白佑彬点了点头。说道:“主要是更换主炮吧?”
田尚云放慢了脚步。说道:“全部更换成七十二年型舰炮。而且是采用了新式生产工艺。身管寿命与精度都提高了不少的最新批次的舰炮。另外。按照严国荣的吩咐。我们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新式穿甲弹也将提供给第11舰队。”
“新式穿甲弹?”白佑彬有点不相信的看着田尚云。
因为从事的是冶金方面的研究。同时是炮管自紧技术的发明者。所以田尚云在战争期间就直接为帝国海军服务。由严国荣负责与他接触。当然。绝大部分时候。田尚云这类帝国顶级科学家不会听从海军的命令。
让白佑彬有点不明白的是。田尚云并不是搞炮弹设计的。
进了仓库之后。田尚云立即找了负责人。随后。三人就去了位于仓库左侧的一个小房间里。不多时。几名后勤部门的士兵就用小型电力拖车拉来了一只巨大的箱子。当着白佑彬与田尚云的面。那名负责看管仓库的军官打开了木箱。
见到躺在箱子里的那枚炮弹时。白佑彬立即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作为学枪炮专业出身的海军将领。早在当学员的时候。白佑彬就掌握了海军各种口径、各种型号炮弹的详细情况。眼前的这枚通体透黑。外形奇特。且明显用两种材质制成的四百毫米穿甲弹与白佑彬以往见过的任何一种同口径炮弹都不一样。可以说。白佑彬在看第一眼的时候。还认为它不是穿甲弹。而是类似于底排增程弹一样的对的攻击弹药。仔细观察之后。白佑彬又发现。该穿甲弹与底排增程弹。以及其他的对的攻击弹药都不一样。
“这是我们刚刚开发出来的复合穿甲弹。”
“复合穿甲弹?”白佑彬朝田尚云看了过去。
“我只负责材料研究。其他的都不是我在搞。”说着。田尚云掏出了一本小册子。“这是详细的说明。你学枪炮专业的。应该看的懂吧?”
不管看的懂。还是看不懂。白佑彬立即接过了“说明”。
虽然里面充斥着大量的专业术语。但是白佑彬也能看懂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部分。
正如田尚云所说的那样。这种被命名为“七十五年型四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炮弹由四种不同的材料制成。而不是以往穿甲弹那样。只有三种材料。风帽仍然为比较柔软,且韧性较号的青铜。这与普通穿甲弹没有多大的区别。可是除此之外。其他方面与普通穿甲弹几乎完全不同。
首先。该穿甲弹使用了披甲。
这在以往的穿甲弹上是没有的。使用披甲的最大好处是。可以减少对炮管的磨损。另外还能减少炮弹的飞行阻力。只是披甲带来的缺点也很突出。即增加了炮弹的无用质量。会影响到穿甲威力。另外。如果披甲不均匀。会降低炮弹的飞行稳定性。从而使炮弹的命中精度有所降低。
一般情况下。披甲主要用在枪械的子弹上。而且采用的材料都是柔韧的铜合金。
与子弹的披甲一样。制造该炮弹披甲的也是黄铜。
其次。炮弹弹体采用了二种不同的材料。
前端为硬度极高的钨合金。而后端为普通穿甲弹所用的合金钢。
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结构设计?按照白佑彬的理解。肯定是钨合金的价格太昂贵。而且产量不大。所以才会只在最重要的弹头处使用钨合金。而不是全部用钨合金。
钨合金的比重比钢大的多。且硬度更大。很早就有人发现。用钨合金制作炮弹。其穿甲威力比普通炮弹高的多。只是钨合金的生产与加工难度都非常大。而且成本高昂。所以一直没有大规模的使用。
当然。最重要的是。世界上大部分钨矿都在帝国本土。
由此。白佑彬也明白了该穿甲弹为什么要使用黄铜披甲。
首先是钨合金的硬度太大。如果不用披甲。对炮管造成的磨损将无法承受。从而大幅度的降低炮管的使用寿命。甚至使其难以达到最低的标准(至少一百枚。这是打完一场海战所必须要的身管寿命)。其次是钨合金难以进行车削加工。只能采用浇铸的方式制造弹头。从而使的其表面凸凹不平。如果不采用披甲。除了严重磨损炮管之外。还会严重影响到炮弹的飞行稳定性。增加炮弹飞行时遇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炮弹的精度与射程。
如此一来。必须为其配备披甲。才能正常使用。
除了材料之外。该穿甲弹的外形也与其他穿甲弹明显不同。按照“说明”里的介绍。因为弹重增加到了一千三百八十七公斤。所以在使用最大装药的情况下。其最大射程有所降低。但是该炮弹的存速能力更强。且披甲能够降低飞行阻力。加上钨合金弹头。其远程穿甲能力比普通的重型穿甲弹提高了至少百分之三十。最重要的是。因为钨合金弹头的密度比合金钢弹体的密度更大。所以在弹道后端。也就是在炮弹达到了飞行顶点。进入下降阶段的时候。弹道将更加的陡峭。能够以更接近垂直的角度打击敌舰的水平装甲。从而变相增强了穿甲能力。
按照建议。该型穿甲弹最好由七十二年型舰炮使用。
看完“说明”之后。白佑彬长长的出了口气。
“怎么样。满意不满意?”
“当然满意。没想到。田大哥竟然搞出了这种变态的家伙。”
“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田尚云显的很谦虚。“我只负责材料研制。以及相关的加工工艺。其他的工作都是由别的科研人员负责的。要感谢。你就去找严国荣。让他别那么抠。多给科研人员发点加班工资。”
“严国荣没有给你们薪水?”
“这到不是。只是加班的事情他根本没有提呢。”
白佑彬愣了一下。立即笑着说道:“这是小事。下次回海军司令部。我亲自找元帅与总参谋长说这件事。要是严国荣擅自克扣科研人员的薪金。我就亲自去找他的麻烦。”
“的了。我只是跟你开玩笑的。严国荣将军对大家都不错。他还为我们申请了特别的科研奖金呢。”田尚云也笑了起来。“对了。这是第一批复合穿甲弹。原本计划用于弹道测试实验。所以在第11舰队完成了改进之后。你们要重新测算弹道。并且修整弹道计算机的参数。不然就没办法打中敌舰。”
白佑彬立即点了点头。掏出笔。在“说明”上记下了这件事。
“现在我们去清点一下货物吧。听说要直接分配给作战舰队。而且还是你指挥的第11舰队。我还专门到军工厂督促生产工作。让产量提高了三成。不然根本不够舰队使用。”
当时。生产出来的复合穿甲弹仅仅只有四个基数。也就是四艘战列舰的弹药库里各装六成的穿甲弹。后来白佑彬才知道。因为钨合金的生产与加工成本确实高昂。所以复合穿甲弹的采购价格是普通重型穿甲弹的三倍。是标准穿甲弹的五倍。显然。如此昂贵的穿甲弹。即便是财大气粗的帝国海军也无法大批量的采购。能够为第11舰队提供四个基数。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十六日。第11舰队到达了那霸。
改进工作立即展开。四艘战列舰全被拖进了干船坞。因为换装主炮需要拆掉,并且吊起炮塔。所以只能在具有为主力舰提供全面维修能力的船厂内进行。万幸的是。换装主炮并不是一件太麻烦的事情。而且七十二年型舰炮采用了“向下兼容”的设计方式。可以很方便的装进原本为六十七年型舰炮设计的炮塔之内。不需要对炮塔的结构进行大范围的改动。甚至不需要更换太多的辅助设备。
为了让炮手尽快熟悉新的舰炮。四艘战列舰的所有炮手都参与了改进工作。
在改进的同时。造船厂对四艘战列舰进行了简单维护。并且在四艘战列舰上各增添了一台柴油发电机。
十九日。四艘战列舰重新下水。
没有耽搁任何时间。当天晚上。在装是了三分之一个基数的穿甲弹之后。白佑彬就带着舰队离开了那霸港。前往设在大岛的靶场进行弹道测试与炮击训练。
同一天晚上。第51舰队离开了珍珠港。
第十二卷 胜利之途 第六章 … 主动挑衅
弹道测试是一件非常麻烦,也非常重要的工作。
炮弹飞行的轨迹即为弹道,因此弹道又分成了内弹道与外弹道。其中内弹道为炮弹在炮膛与炮管内的运行状态,而外弹道则是炮弹在离开炮管之后,直到击中目标之前的飞行状态。
不同口径,不同身管长度的火炮的弹道都不一样,即便是同口径,同身管的火炮,在使用不同炮弹时,弹道也不一样。
精确测量弹道是设定炮击参数,确保击中目标的基础保障。
只是,在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要想真正做到精确测量弹道是不可能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任何一种火炮,乃至任何一种炮弹在正式服役之前,都要在实验场进行测试,确定火炮在不同仰角,采用不同装药时的射程,以及着弹角度。除了一些纯理论的计算方式之外,还有一种比较笨的方法,即将火炮的仰角固定,采用同量的发射药,对数枚到数十枚炮弹的射程进行计算,最终取平均值,就能得出最简单的弹道数据。
在测量复合穿甲弹的弹道时,白佑彬采用的就是这种最笨的办法。
当时,也没有条件让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