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说,“海豹”号破交舰队的这次作战行动很不顺利。随同第43舰队进入大西洋之后,“海豹”号就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前往北大西洋北部海域寻找机会。只是,英美海军已经收到了相关的情报,三支原本计划前往摩尔曼斯克的船队转向去了冰岛,然后随同一支由二艘老式战列舰为核心的护航舰队一同出发。
“海豹”号派出的一艘执行侦察任务的“鲨鱼”级大型巡洋舰顺利的找到了该船队。
随即,“海豹”号破交舰队呼叫了在附近活动地另外一支破交舰队(由四艘“鲨鱼”级组成的破交舰队)。
战斗在夜间展开。
按照破交作战的惯例,“海豹”号破交舰队将负责引开敌人的护航战舰。
也就是在与敌护航战舰交战的时候,“斑点鲨”号与二艘敌人的轻巡洋舰交火。结果在混战中被敌人地一条鱼雷击中。虽然“鲨鱼”级优良的水下防御设计使其避免了战沉的厄运,但是该舰再也无法随同破交舰队一同作战了。
作为破交舰队里地高级参谋,赵赙礼被派回来负责相关地维修工作。由此可见,赵赙礼在破交舰队的人缘确实不怎么样,不然不会被派回来。
“当时,我就说过。不要与护航战舰交火,尽量拖延时间就行了。如果护航战舰返回运输船队,我们就去对付运输船只,结果……”重重叹了口气之后,赵赙礼摇了摇头,端起了放在手边地酒杯。
“少喝点!”蓝凌波将酒瓶递给了白佑彬。“其实,你已经尽到职责了。既然你在破交舰队干得不顺心,就跟着我干吧。”
“你?”赵赙礼看了蓝凌波一眼。
“小波过来是顶替钟长生将军在联合舰队司令部的工作的,他在这边人生地不熟。需要有几个能够帮得上忙地朋友。”
蓝凌波点了点头,接着白佑彬的话说道:“联合舰队司令部那边的事情也很重要,而且今后地晋升机会并不少。只要好好干,不比在破交舰队差。”
“可是……”赵赙礼眼珠子转了几圈,说道,“这事我再考虑一下,只是现在看来,还是留在舰队好。”
蓝凌波微微皱了下眉头,没有反应过来。
“小白,好像舰队最近要采取大规模的行动吧?”
“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不知道?”赵赙礼嘿嘿的笑了起来,“你刚过来。就大干了一票,这段时间又在忙着扩建马耳他港与亚历山大港,听说你还在调查作战物资的储备情况,一批应该按期返回帝国本土轮休的官兵也被你扣留了下来,如果你不是准备大干一场,搞这么多花样做什么?”
听赵赙礼这么一说,白佑彬才苦笑着摇了摇头。
“不会有什么麻烦吧?”蓝凌波这句话有二层意思。
“没事,反正迟早都要公开,而且我也想借此造势。不然老赵根本不可能知道。只是……”又叹了口气之后,白佑彬将他遇到的麻烦简单的说了一下。
蓝凌波的神色顿时黯淡了下来,似乎也觉得是个大问题。
“小白,你怎么不开窍呢?”
听赵赙礼这么一说,白佑彬与蓝凌波都朝他看了过去。
“如果你能让美国海军留下几艘战列舰在大西洋,太平洋上地麻烦根本就不是麻烦。要达到这个目的,你需要的只是几艘快速战列舰。太平洋战场上,只要美国海军的威胁不大,第三舰队与第一舰队最需要的是火力支援舰。而不是快速战列舰。第41舰队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你是说……”蓝凌波猛的一惊,立即明白了过来。
白佑彬的眉头也跳了几下。表明他明白了赵赙礼的意思。“当局者迷”这句话用在白佑彬身上也很恰当,正因为身在局中,所以他才没有看到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二十七章 … 以舰换舰
这封长达一百多页的电报足足用了半天的时间才全部发出去。
就白佑彬所知。电报在到达海军总参谋部的通信中心之前。还要经过设在亚丁港、科伦坡港与榆林港的三个通信中转中心。当时。还没有可以直接跨越半个的球的电台。所有长途电报都的经过帝国海军设在世界各的的通信中心转发。
这些通信中心没有翻译电报的密码。只是直接转载电码。
二日之后。也就是六月七日。海军总参谋部发来了回电。内容很简单:陈锦宽与卫延年采纳了白佑彬的建议。要求第四舰队尽快安排第41舰队前往狮城。与第三舰队完成交接工作。由四艘“省”级战列舰组成的舰队将于八日从舟山出发。在六月二十三日之前就能到达直布罗陀。且随行的还有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
显然。卫延年考虑的非常周到。
被派来的四艘“省”级战列舰肯定都没有进行过相应的改装。不能使用高杂质重油。因此派了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过来。有了这四艘战舰的支持。白佑彬就不用急着为战舰的适应能力担心了。
八日。白佑彬就让赵赙礼跟着第41舰队出发了。
赵赙礼的任务不是去与第三舰队交割第41舰队。而是到科伦坡去等着前来替换第41舰队的那支舰队。并且在舰队前往直布罗陀的途中进行战术训练。
官兵的训练工作是否到位。这是白佑彬最担心的事情。
四艘新服役的“省”级战列舰配备的肯定是新兵。即便有部分来自前第11舰队。也就是第一批四艘“省”级战列舰上的老兵。绝大部分官兵仍然是新手。第二批八艘“省”级战列舰在六月初服役。也就是说。被派到第四舰队来的这四艘战列舰是在服役之后就被派了过来。肯定有很多训练工作没有完成。
送走赵赙礼之后。白佑彬就着手制订作战方案。
当时。蓝凌波已经跟随钟长生去了罗马。参加同盟国联合舰队司令部的第一次全体大会。白佑彬只能与杨定方、于右任、毕长胜等人商讨下一步作战行动。
这次。大部分参谋都赞同白佑彬的观点。
新编舰队到达之后。第四舰队就要采取行动。这样才能拖住英国海军。如果能够在六月底。或者七月初再次重创英国海军。就能迫使美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留下至少四艘“衣阿华”级战列舰。然后与美国海军决战。
虽然卫延年在电报中没有提到与美国海军有关的事情。但是在白佑彬的建议中就明确提到。加强第四舰队除了能够向英国海军施加压力。完成既定的作战任务之外。还能够迫使美国海军分兵驻守大西洋。减轻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受到的压力。从而确保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进攻能够顺利完成。
如此一来。不管白佑彬愿意不愿意。他都得设法牵制住美国海军。
第二批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最迟于六月底建成服役。随后就将开赴太平洋。这样一来。如果不能在七月上旬之前重创英国海军。美国很有可能将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全部派往太平洋。
另外。英国海军的四艘“狮”级战列舰也即将服役。即便这四艘战列舰很难迅速形成战斗力。可是其威胁却不的不考虑。因此。要想重创英国海军。就得赶在四艘“狮”级战列舰正式服役之前下手。
综合这些情况。杨定方甚至提出在新编舰队到达前挑战英国海军。
按照杨定方的意思。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外加二艘“长江”级战列舰(虽然这二艘战舰编在第41舰队。但是在第41舰队离开直布罗陀的时候。这二艘战舰都在进行维护。没有跟随舰队一同出发。按照计划。在其修缮之后。就将离开直布罗陀。去第三舰队报到)。第四舰队有足够的实力战胜目前的英国海军。
当时。其他参谋也赞同这一做法。就连一向保守的于右任都觉的可以这么干。
按照于右任的观点。只要第四舰队牵制住了英国本土舰队。德国海军就会采取行动。到时候英国海军很有可能用机动舰队去对付德国海军。如此一来。第四舰队要对付的只是仅仅拥有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的英国本土舰队。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之后。白佑彬否决了参谋的建议。
不是他不想与英国海军决战。也不是他没有信心用手中的兵力战胜英国海军。而是条件不成熟。
四艘“皇帝”级乙型战列舰的改进工作要到六月十五日之后才能完成。二艘“长江”级战列舰的维护工作也要持续到六月二十日左右。而新编舰队在六月二十三日就能到达。英国海军的“狮”级战列舰在六月下旬就能服役。最重要的是。即便第四舰队在六月二十日离开直布罗陀。英国海军也不会立即采取行动。也就无法达到重创英国海军的目的。
如果英国海军选择避战。等待美国采取行动。第四舰队就只能在不利的情况下与二个强大的敌人决战。这样一来。不但没有可能在大西洋上狠狠教训美国海军。就连重创英国海军的希望都变的极为渺茫。
要让英国海军出来决战。就必须给英国人一些信心。
如此一来。就必须等到四艘“狮”级战列舰服役之后才能采取行动。到时候。英国海军会将四艘没有完成所有训练工作的“狮”级战列舰留在本土舰队。用四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组成大西洋舰队。加上由二艘“前卫”级为核心的机动舰队。英国海军将再次恢复两线作战的能力。
按照这样的构思。白佑彬让第42舰队参谋部着手制订相关的作战计划。
因为白佑彬还不是很熟悉第四舰队司令部的情况。所以他没有动用第四舰队司令部的人员。而是让第42舰队参谋部代替了第四舰队司令部。
十三日。蓝凌波从罗马带回来了一条不太好的消息。
因为涉及到了众多国家的利益。加上之前第四舰队的行动并没有知会联合舰队司令部。所以意大利与德国都坚决反对帝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单独采取行动。换句话说。如果第四舰队要想再次发动进攻。意大利与德国海军不会配合第四舰队。也不会为第四舰队提供任何实质性的支持。
这一点。早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
同日。完成了改装工作的第42舰队从亚历山大港出发了。
三日后。赵赙礼从科伦坡发来了电报。
新编舰队已经到达了科伦坡。有四艘战列舰。八艘轻巡洋舰与十二艘驱逐舰。随行的后勤保障舰艇中。除了四艘快速综合补给舰之外。还有二艘快速战斗支援舰。另外。帝国海军已经在亚丁囤积了二十五万吨低杂质重油。以及五万吨弹药。这些作战物资可以由后勤保障舰艇运送到直布罗陀。
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以往。在太平洋上作战的时候。因为有以严国荣为首的后勤保障部门的支持。所以白佑彬不需要为后勤工作操心。现在。他却不得不首先考虑后勤保障。毕竟作为第四舰队司令官。他要为舰队的所有事情负责。
十四日。按照蓝凌波的私下建议。白佑彬重组了第四舰队司令部。
除了留用几名“德高望重”的高级军官之外。白佑彬重点提拔了前南洋舰队的军官。这其中就包括了他在“太祖”号服役时的那几个搭档。即戴秉国、苏鼎昌、阮文彪、樊晓明等人。
随后。白佑彬将原先安排给第42舰队参谋部的工作移交给了第四舰队司令部。
十五日。一封从海军总参谋部发来的电报送到了白佑彬的手上。
美国海军第二批八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中的第一艘。即BB6“肯塔基”号已经在美国东海岸时间十三日下午建成。并且移交给了美国海军。按照海军情报局提供的消息。另外七艘也将在未来八到十天之内相继建成服役。按照计划。这八艘战列舰在服役之后。都将前往古巴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接受为期一个月到二个月的训练。然后再决定编入太平洋舰队。还是大西洋舰队。
也就是说。美国海军将在七月下旬决定这八艘战列舰的“归属”。
三日后。也就是十八日。海军情报局再次送来消息。
英国海军“狮”级战列舰的第一艘。即“狮”号已经于十七日下午建成。并且正式移交给英国皇家海军。另外三艘也将在未来五天之内陆续完工。随后。这四艘战列舰将前往设的兰群岛海域进行适应性训练。到时候英国本土舰队与机动舰队也将离开港口。随同其进行训练。
另外。海军情报局正式。四艘“狮”级战列舰都将被编入英国本土舰队。
随着各方面情报陆续送达。第四舰队的行动迫在眉睫。
二十日。刚刚被白佑彬提拔为第四舰队作战参谋的阮文彪向他提交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同日。负责第四舰队后勤保障工作的苏鼎昌也将储备物资报表交到了白佑彬的手上。除了囤积在亚丁的物资难以及时动用之外。帝国海军在的中海的区地所有作战物资都已调查清楚。且随时可以调用。
白佑彬没有急着展开行动。因为新编的第41舰队还没有到达直布罗陀。
第十一卷 战略转折 第二十八章 … 实力暴增
二十三日,新编第41舰队到达直布罗陀。
海军司令部派来的是第二批八艘“省”级战列舰中的前四艘,即“台湾”号、“广东”号、“江苏”号与“吉林”号。与第一批四艘“省”级战列舰相比,除了“台湾”号有完备的舰队指挥设施之外,为了降低建造成本,另外三艘战列舰上都没有安装舰队指挥设备,只具有指挥编队作战的能力。
当然,减少一些通信设备,不会削弱战舰自身的战斗力。
因为建造时间更晚,所以第二批“省”级战列舰不但根据之前的实战经验教训加强了关键部位的防护强度,改进了部分舱室的设置方式,还安装了更加先进的电子设备。其中,电眼戊型探测雷达采用了双波段工作方式,具备了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专门为战列舰开发的鹰眼己型雷达采用了减少旁瓣的相关技术,探测精度更高,反应速度更快。另外每艘战舰上都配备了一种新的电子信号探测装置,不但能够测算出电子信号源的准确范围,还能对二十海里内的电子信号源进行定位。简单的说,这种电子探测设备已经算得上是最原始的被动雷达了。
相对而言,第二批“省”级战列舰在火力与速度方面的改进并不大。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研制新式舰炮,特别是战列舰主炮的难度非常巨大,不然当年帝国海军也不会花上十几年才搞出了四百毫米舰炮,然后又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来改进这种舰炮。
除了四艘战列舰之外,编在第41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也是刚服役的新舰。
八艘轻巡洋舰都是新建成服役的“功臣”级(“罗守义”号,“周世文”号,“吴显忠”号,“王博”号,“张翰誉”号,“柏水均”号,“吕伯方”号。“葛涛”号)。这是帝国海军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通用巡洋舰”,其战斗力比之前的“省会”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先其主炮采用了七十二年型一百五十毫米舰炮。这种舰炮不但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射速比以往的同口径舰炮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在比“省会”级减少了三门主炮地情况下,其主炮火力反而提高了百分之二十。
防护性能方面,“功臣”级在将排水量提高到一万三千吨左右之后。其防护能力超过了战前的重巡洋舰,也远超此前的所有轻巡洋舰,真正具备了防御巡洋舰主炮穿甲弹的能力,从而使其生存能力,特别是在与敌巡洋舰交战时的生存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相对而言,“功臣”级的综合设计最为新颖。
该级轻巡洋舰在设计地时候就全面考虑了综合作战能力。而不是片面的追求火力、防护与速度。所谓的“综合作战能力”。即除了原来地三项主要性能之外。还要考虑战舰地持续作战能力。自我保障能力。以及作战效率。这些。都是帝国海军在实战中总结出来地。如果一艘战舰没有强大地持续作战能力。不能进行自我保障。且作战效率低下。就算其他性能再先进。也只是一艘经常返回船厂维修地战舰。而不是一艘可以在战场上使用。并且执行各项作战任务地战舰。
当时。帝国海军提出了“在役率”这个新地概念。
所谓地“在役率”。指地是战舰服役之后。执行作战任务所占地比重。比如。一艘战舰如果在一年中需要返回船厂维修二次。每次一个月。另外往返于战场与港口间需要花费一个月。在执行作战任务时。用于后勤保障地时间为一个月。那么其在役率仅仅只有十二分之七。也就是大概百分之六十左右。
以往。帝国海军轻巡洋舰地在役率都不到百分之四十。
“功臣”级轻巡洋舰在设计地时候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按照船厂地设计指标。其在役率至少能达到百分之六十五。如果有配套地后勤保障舰船。其在役率甚至能够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如此一来。在相同地时间内。一艘“功臣”级轻巡洋舰执行地作战任务相当于二艘以往地轻巡洋舰。
对白佑彬来说。第41舰队里地十二艘驱逐舰并不陌生。
这是第二批“花”级驱逐舰的前十二艘,即“太阳花”号,“百合花”号。“木槿花”号。“一串红”号,“鸡冠花”号。“米兰”号,“六月雪”号,“石竹”号,“向日葵”号,“蕙兰”号,“建兰”号,“喇叭花”号。
与第一批“花”级驱逐舰相比,第二批次的“花”级驱逐舰的排水量并没增加多少,然后通过改变舱室设计,在尽量不降低速度,不减少火力的前提下,通过增加油舱的方式使其续航力提高到了六千海里,并且使其综合防护能力进一步提高。
相对而言,第二批“花”级驱逐舰的外形与第一批“花”级驱逐舰非常相似。
即便是局外人,都能从第4舰队的编制上看出,陈锦宽与卫延年不但器重白佑彬,还想方设法的为白佑彬提供了最大限度地支持。
这二十四艘崭新的战舰在性能上绝对无可挑剔,其最缺乏的就是训练。
如同白佑彬所猜测的那样,四艘“省”级战列舰上有一部分老兵,且这些经验丰富的官兵都被分配到了关键岗位上,有的还得到了晋升。比如,那些来自之前由白佑彬指挥的第11舰队的官兵都得到了提拔,成为了战舰上各部门,各战斗岗位上的骨干力量。可是,战舰上绝大部分官兵都是新近招募地,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