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巨浪-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了“声望”号,其中至少有五枚对“声望”号造成了严重损伤。
  当时,“声望”号舰首方向上的A炮塔已经被“海龙”号打成了哑巴。
  在命中的八枚穿甲弹中,有一枚打在了“声望”号舰尾右舷上。因为炮弹落下时的着角太大,结果穿甲弹不但没有穿透其主装甲带,反而直接滑进了海里,随后在距离海面大概十米处爆炸。
  整是这枚穿甲弹,最终让“声望”号失去了生还的机会。
  炮弹的爆炸点应该在“声望”号右侧螺旋桨附近,距离肯定不会太远。虽然三百毫米重型穿甲弹的装药量只有几公斤而已,但是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千倍以上,而且几乎无法压缩,其传递爆轰波的能力也是空气的千倍以上。爆炸产生的巨大冲击波直接震脱了“声望”号右侧传动轴的固定支架,同时还震坏了中间靠右侧的螺旋桨,导致“声望”号失去了二分之一的推进系统,还导致“声望”号开始向右偏转。
  如此一来,“声望”号要想保持航向,其最大航速就无法超过二十节!
  对于以速度为主要性能的战列巡洋舰来说,损失速度就等于损失了生存的权利。即便当时双方的交战速度只有十八节,可是随着“海龙”号破交舰队追上来,“声望”号在无法加速的情况下,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对魏明德来说,“长尾鲨”号的沉没让他完全无法接受。
  “海龙”号大型巡洋舰上,秦孝东也目睹了“长尾鲨”号在大爆炸中沉没的整个过程。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先战沉的竟然是帝国海军的战舰!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三十五章 … 优势劣势
  “长尾鲨”号战沉,即在白佑彬的预料之中,也在白佑彬的预料之外。
  在安排“海龙”号与“海虎”号破交舰队去截击英国战列巡洋舰的时候,白佑彬就意识到,两支破交舰队不见得能够密切配合。当时,他想过将两支破交舰队全部部署在第11舰队的南面,只是无法保证美国运输船队会向南规避,同时也无法保证英国的战列巡洋舰不会协助第3舰队作战,所以白佑彬只能将两支破交舰队分散部署。
  毫无疑问,两支破交舰队如果无法密切配合,就将单独与敌人决战。
  在这种情况之下,不管是“海龙”号,还是“海虎”号破交舰队,就算能够打百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也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也就是说,白佑彬早就做好了承受损失的心理准备。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是“海虎”号破交舰队首先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决战。
  按照他的计划,只要“海龙”号反应迅速,就能挡住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由实力相对强大的“海龙”号破交舰队承担最艰难的作战任务。实际上,“海龙”号破交舰队的反应速度也很迅速,只是敌人的反应也不慢。
  如果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晚二十分钟加速前出,就必然与“海龙”号破交舰队决战。
  二十分钟,最终让“海虎”号破交舰队承担了最艰难的战斗任务。
  毫无疑问,在远距离炮战中,“鲨鱼”级大型巡洋舰绝对不是战列巡洋舰的对手,没有任何胜算可言。
  只是,此时此刻,白佑彬还不能为“长尾鲨”号上阵亡的帝国海军将士默哀。
  第11舰队与第32舰队地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状态。
  四点过十分之前。双方地战斗已经分出了高下。
  在远距离炮战中。“衣阿华”级战列舰肯定不是“省”级战列舰地对手。其实。就算在近距离炮战中。“衣阿华”级战列舰也占不到便宜。最多只能与“省”级打成平手。
  从三点二十五分到现在。第11舰队一直占据着优势。
  表现最为神勇地还是“辽省”号战列舰。当时。“辽省”号战列舰上地官兵主要来自战沉地“思宗”号战列舰。其老兵比例是第11舰队四艘战列舰中最高地。特别是在炮手方面。几乎全是老兵。而“辽省”号使用地弹道计算机与以往地战列舰没有多大地区别。炮手能够很快进入状态。
  在四十五分钟地炮战中。得到了望员确认地战果就达到了七个。
  毫无疑问,“新泽西”号地运气实在是不好,在威利斯·李的编排中,其交战对手就是“辽省”号。
  在七个得到了确认的命中记录中,有五枚穿甲弹打在了“新泽西”号的上层建筑上,二枚打中了其水平甲板,另外一枚打在了主装甲带上。其中。对“新泽西”号破坏最严重的分别是击中了B炮塔顶部,舰桥顶部的火力指挥中心与二号烟囱左侧的副炮炮塔的三枚穿甲弹。
  到此,“新泽西”号不但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主炮火力。还损失了主要地指挥手段。
  也许,最为遗憾的是没有能够在舰体上开几个窟窿。毕竟,交战距离太远,炮弹落下时的弹道角度非常大,很难直接命中舰体。而且“衣阿华”级战列舰地主装甲带厚度超过了三百毫米,且是倾斜设置的,大角度落下的穿甲弹没有任何可能击穿其主装甲带,甚至难以击穿关键部位处的水平装甲。
  “北直隶”号与“南直隶”号的表现也足够优秀。
  当时,“北直隶”号至少打中了“密苏里”号五枚穿甲弹。且其中一枚打掉了“密苏里”号的C炮塔,另外一枚摧毁了“密苏里”号的副舰桥。
  “南直隶”号则打中了“威斯康星”号四枚穿甲弹。除了一枚穿甲弹在“威斯康星”号二号烟囱上来了个对穿之外,另外三枚都落在了“威斯康星”号的后甲板上,并且在其舰体上炸出了三个大窟窿。遗憾的是,“衣阿华”级地舰体非常坚固,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了综合生存能力,这三枚穿甲弹没有能够让其转向机构出现损伤。
  相对而言,表现最差的是旗舰“松江府”号。
  这不能怪“松江府”号的炮手,主要是其舰长付勋杰不断的下达战术机动命令。付勋杰这么做的原因也只有一个:避免挨炮弹!
  在“利相斯基岛海战”中。“光宗”号司令舰桥被摧毁,虽然白佑彬命大福大,只受了重伤,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因为舰队失去了统一指挥,结果错过了很多机会。付勋杰参加了那场海战,而且其指挥的“安宗”号也遭到了重创。现在,他可不想重蹈覆辙,让旗舰受到威胁。
  另外。作为旗舰舰长。付勋杰必须为舰队指挥官的安全负责。
  打了四十多分钟,“松江府”号只击中了“衣阿华”号两枚穿甲弹。而且这还算上了最初地那一枚。也就是说,在三点四十分之后的战斗中,“松江府”号只打中了对手一次。只是,在持续不断的战术机动中,“松江府”号没有再次被对手命中。
  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战斗里面,“省”级战列舰与“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优点与缺点都表现了出来。
  毫无疑问,“省”级战列舰的火力足够犀利。七十二年型四百毫米舰炮的威力足以对付“衣阿华”级战列舰,而且其炮击精度也远远超过了海军的要求。同时,“省”级战列舰的综合防护性能得到了证实,其装甲足以应付美军十六英寸重型穿甲弹地威胁,同时在中弹之后地生存能力比以往的快速战列舰都要好得多。
  这也正是“省”级多出了一万吨排水量带来地直接好处。
  只是,其缺陷仍然非常明显,最大的问题就是火力密度偏低。在保持较高航速地情况下,如果没有足够的火力密度,将难以命中对手。为了打中对手,舰队指挥官往往会选择降低航行速度。而这又会使自身遭到敌人的打击。
  另外,“省”级战列舰的火控指挥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炮击效率。
  相对而言,“衣阿华”级战列舰在“省”级战列舰面前是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的。虽然其十六英寸主炮有足够地威胁,但是其火控系统的缺陷导致其主炮的作战效率非常低。另外,美国海军的重型穿甲弹的威力也偏低。远远不如帝国海军的同型号炮弹。
  战斗中,“衣阿华”级战列舰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其生存能力。
  虽然“衣阿华”级战列舰的装甲绝对厚度不如“省”级,这主要是美国的装甲钢冶炼技术,以及动力设备地性能不如帝国而导致的,但是“衣阿华”级的综合生存能力绝对不容小看。美国地舰船设计工程师正是通过提高战舰的综合生存能力,有效的弥补了其在装甲厚度上的欠缺,从而使“衣阿华”级战列舰在中弹之后能够继续保持战斗力,毕竟尽量减少战沉的可能性。
  比如“新泽西”号在挨了七枚穿甲弹(实际是十一枚,另外四枚没有被“辽省”号的了望员记录下来)之后。只损失了一座炮塔,没有完全丧失战斗力,而且舰体没有受到太大损伤。速度也没有降低,更没有沉没的危险。如果换成“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在挨了同样多的炮弹之后,就算不沉没,也会丧失战斗力,甚至丧失航行能力。
  经过四十五分钟的战斗,两种战列舰地优劣也分了出来。
  虽然“省”级与“衣阿华”级战列舰都是在《伦敦海军条约》的框架内进行设计的,但是帝国与美国的工业实力,特别是在关系到海军战舰的关键技术方面的差距。最终决定了这两种战列舰的性能差距。
  可以说,正是从“省”级与“衣阿华”级战列舰开始,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战列舰的性能差距开始扩大,并且最终美国海军的战列舰在性能上全面落后。当然,这也需要时间,至少“衣阿华”级还没有完全落于下风。
  在打不过第11舰队地情况下,威利斯·李只能选择撤退。
  当然,撤退也要讲求战术。“衣阿华”级的速度不比“省”级快多少,如果选择逃跑。最终很有可能被第11舰队追上,从而被彻底歼灭。在此之前,不是没有这样的战例,而是有太多这样的战例了。
  四点十分刚过,第32舰队就转向到了九十度。
  这次转向,完全暴露出了威利斯·李的战术意图。白佑彬不会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放走敌人。再说了,第11舰队距离南面的战场有数十海里之远,一时半会也赶不过去。如果放走了第32舰队,第11舰队就没有对手了。
  四点十五分。白佑彬也下达了转向的命令。
  在同时向东航行的时候。第11舰队位于第32舰队三百三十度方向上。
  虽然第11舰队里地四艘战列舰都只能用舰首方向上地六门主炮开火,火力顿时减弱了三分之一。但是第32舰队里的四艘战列舰也只能用舰尾方向上地三门主炮开火,加上“密苏里”号的C炮塔被摧毁,其火力减弱了三分之二多!
  到此,第11舰队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任务,可是能否歼灭第32舰队,还得看威利斯·李会不会犯错误!
  第十卷 浴血鏖战 第三十六章 … 指挥角力
  严格的说,威利斯·李在前期的指挥中并没有犯错误。
  与第11舰队遭遇之后,威利斯·李就意识到了局势的严峻性,并且在第一时间向紧随第32舰队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发去了命令,让其转向西南,掩护正在向西南方向撤退的运输船队。
  只是,威利斯·李怎么也没有想到,西南方向上还有一支实力不弱的破交舰队。
  之前李收到的消息是,明帝国海军在太平洋上活动的三支破交舰队都没有在马克萨斯群岛海域附近,也就没有考虑到第11舰队会与破交舰队一起行动。另外,在正式组建了破交舰队之后,明帝国海军就没有让破交舰队执行过除破交之外的战斗任务。
  让威利斯·李没有想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包括随后杀出来的“海龙”号破交舰队。在两支破交舰队的夹击之下,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几乎没有胜算可言。
  当然,这不能怪李,要怪只能怪美军的情报系统出了问题。
  在此情况下,威利斯·李只能让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舰编队加速前进,前去支援其战列巡洋舰编队,而不是配合第32舰队对付第11舰队。显然,李一直抓住了战术重点,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才是他的首要任务。另外,第32舰队的绝对航速在第11舰队之上。如果打不过第11舰队,李还可以选择逃跑。
  另外,英国舰队指挥官的表现也相当不错,不但没有被敌人迅速干掉,还拖住了对运输船队威胁最大的“海虎”号破交舰队,为运输船队撤出战场争取到了充足的时间。
  四点过,原先跟随英国太平洋舰队战列巡洋舰编队航行的第二支运输船队已经从“海虎”号破交舰队的东面穿过。正在以二十四节的速度逃离战场。确定“海虎”号破交舰队没有对其进行拦截,也没有派遣战舰追击之后,威利斯·李才下达了转向命令。
  现在,他要做地,只是继续缠住第11舰队。
  按照战场上地情况。随着英国太平洋舰队地战列舰编队到达战场。明帝国海军地那两支破交舰队将难以威胁到第三支运输船队。甚至会被英国战列舰编队重创。从而逆转战局。到时候。如果情况有利。就与英国战列舰编队联手干掉第11舰队。如果战局不利。则主动撤退。
  可以说。运输船队能否安全离开战场。直接决定了威利斯·李地战术决策。
  从这一系列地指挥来看。李几乎没有犯严重地战术错误。现在处于不利位置。除了情报上地失误之外。就是美军战舰本身地性能不如对手。
  如果能够事先得知敌人投入了破交舰队。而且“衣阿华”级战列舰地性能不比“省”级差。此时地情况肯定是另外一番景象。至少。威利斯·李不会完全处于被动挨打。忙于招架地境地。
  四点四十分。第32舰队转向大概半个小时之后。英国战列舰编队到达了第32舰队三百一十五度方向上。大概三十海里处。此时。威利斯·李做出了一个既果断,又聪明地决定:转向到一百八十度。
  这个决定看似平淡。却是一步妙棋。
  如果李遭遇到的不是帝国海军中经验最丰富。而且实力最强的舰队指挥官,恐怕他将在二个小时之后彻底扭转败局。
  当白佑彬发现美军第32舰队转向之后,也立即做出了向南转向地决定。
  此时,除了白佑彬之外,几乎没有人明白威利斯·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南转向。只是,白佑彬一眼就看穿了威利斯·李的战术。
  在第11舰队开始转向的时候,白佑彬就给秦孝东发起了新地命令。
  这道命令,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所有战斗。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威利斯·李只有一个目的:逼迫第11舰队也跟随向南转向。并且用切内角的战术,继续与第32舰队保持交火状态。
  随着双方同时南下,在一个多小时之后,英国战列舰编队就将从第32舰队前方穿过,到达第11舰队的前方,并且占据有利的位置。到时候,不管第11舰队是集中炮火攻击第32舰队,还是转向并且转移目标,打击英国战列舰编队。都将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即便第11舰队能够凭借“省”级战列舰的优秀性能。迅速摆脱危险局面,也只能向西北方向转向。从而放过第32舰队,失去拦截美国海军第三支运输船队地机会。如此一来,威利斯·李不但能够顺利逃跑,还能确保运输船队的安全。
  在选择转向时间的时候,李就充分的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不然,他绝不会在四点四十分转向。
  也正是第32舰队突然转向,引起了白佑彬的怀疑。识破了李的战术意图之后,白佑彬并没有采取针锋相对的战术,而是决定将计就计。
  白佑彬的这个决定,足以证明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消灭第32舰队。
  当时,破交舰队与英国战列巡洋舰编队的决战已经分出了高下。在放过了美军第二支运输船队之后,“海虎”号与“海龙”号破交舰队联手作战,让两艘英国战列巡洋舰尝到了三百毫米穿甲弹地滋味。
  李的首要战术任务是要保护运输船队,而不是与第11舰队决战。
  白佑彬利用的就是这一点,随着“海龙”号破交舰队重新投入战斗,白佑彬手里有足够多的筹码让李改变战术意图。
  当时,白佑彬给两支破交舰队下达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拦截美军第三支运输船队。
  以战场上的态势来看,实力相对弱小的“海虎”号破交舰队将直接杀向美军运输船队,而“海龙”号则绕到运输船队的东面,防止敌人向东逃窜。只要两支破交舰队完成了合围,第三支运输船队里的上百艘船只将在劫难逃。
  在此情况下。威利斯·李还有决心与白佑彬决战吗?
  可以说,李没有任何选择,他只能用第32舰队来应付第11舰队,同时让英国战列舰编队尽快去掩护运输船队。
  当然,白佑彬要实现他地战术意图,还得有一个充分条件:控制好速度。
  必须控制好速度。才能避免过早与英国战列舰编队遭遇,从而避免遭到敌人八艘战列舰地夹击。
  因此,完成转向之后,白佑彬就下令让舰队把速度控制在了十八节。
  这个决定,当即就让蓝凌波等参谋感到万分惊讶。
  第32舰队的速度在二十四节以上,而且还有近一步加速地可能性。按照大部分参谋的理解,威利斯·李让第32舰队转向之后,肯定会设法逃出战场。如果此时第11舰队不加速追赶,就很有可能“失去”第3舰队。
  只是。白佑彬并没有被参谋“说服”。
  打了这几个小时,白佑彬对威利斯·李的能力有了一些了解,知道李不是那种容易战胜地对手。虽然其战术比较老套,也比较保守,在创新方面,以及胆略方面不如斯普鲁恩斯,但是在正规海战中,李这样的指挥官往往能够避免遭受惨痛的失败,从而在最后关头抓住机会。
  也正是如此,白佑彬相信,李肯定对战局有足够明确的了解。
  在第11舰队并没有加速追赶的情况之下,李不会让第32舰队走太远。不然其运输船队就将受到威胁!
  白佑彬的这一判断迅速得到了证实。
  五点,第32舰队也开始减速了。
  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第32舰队会减速,同时蓝凌波等参谋对白佑彬的战场判断能力也佩服得五体投地。在他们看来,白佑彬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一样,早就知道敌人会一起减速。
  随即,白佑彬收到了一封很关键的电报。
  “海狮”号破交舰队已经到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