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H欢Я撕眉改暌裁挥泄タ恕T褪辏置┫嘟岫嚷时ゼ呙鹚E岫壤吹交次鳎忝罘馊耍ü倜┥钔谒怠T谕诘厥保腥说玫揭豢槭罚厦婵逃形淖治7馊税咽赘岫取D敲男吹溃骸熬滓桓椭瘢裆盥搪獭<ξ捶剩莆词欤铣刀汕倚胨酢!迸岫鹊玫秸饪槭泛螅隳酶肯旅枪劭矗⒔兴潜姹鹉俏淖值囊馑迹峁疾荒苊靼住E岫雀崭赵诖Ф龋芸煊幸幻洌佣游橹刑鹄醋:氐溃骸拔庠媚嫣熳又甘箍癖狈础Q稣烫熳拥氖ネ胴┫嗟南偷孪嗪希裉煺飧雠涯婢鸵磺芑窳恕SΦ鼻旌刎┫嗟墓停 迸岫群芫鹊匮仕担骸胺馊说檬馐歉黾住G铱础滓桓椭瘢裆盥搪獭撬滴馍俪显还嵌游橹械囊幻∽洌罄从涤辛耸虮晌环酵乘АU馐怯魉邓娜僖!ξ捶省撬得挥腥狻�
如果把‘肥’字去掉肉。就成了‘己’字。‘酒未熟’,是说没有水。如果把‘酒’字去掉‘水’,就变成了‘酉’字。‘障车儿郎’,是说兵革之士,‘且须缩’,是说应该退守于自己的驻地。推论这些话的意思,是己酉日才可攻克淮西。假如未到时间,则可以等待。“
裴度听后大喜,对左右道:“这士兵是一个很有辨析能力的人,令人感叹惊异啊!”这年冬季十月,相国李诉率兵攻入淮西,活擒吴元济,尽除反叛者。裴度于是与铭文核对日期,果然是己酉日。于是裴度越发惊叹那位士兵的辨析之材,便提拔他为副将。
张惟清
黑山之阴,有李卫公庙。宝历中,张惟清都护单于。其从事卢立尝梦一人,颀长黑衣,告立曰:“吾居于卫公庙且久矣,子幸迁我于军城中。”已而遂去。及晓,立不谕,即入白于惟清曰:“卫公于国有大勋。今庙宇隳残,飘濡且甚,愿新其土木之制。”惟清喜而可其语。先是单于府以惟清有美化,状其政绩。请护军骆忠表闻于上。有诏,命中书舍人高公釴文事其,刻于碑。诏既至而未有碑石,惟清方命使采石于云中郡,未还。及修卫公庙,铲其西,得一石,方而长,其下有刻出“张”字,历然可辨。工人持以献惟清,惟清喜曰:“天赐吾之碑石。”即召从事视之,立且惊且异。因起贺而白前梦。于是以石为碑,刻高公之文焉。(出《宣室志》)
在黑山的北面,有座李卫公庙。唐敬宗宝历年年间,张惟清奉命都护匈奴。他的从事(官名)卢立曾经梦见一个人,颀长的身体,穿着黑色的衣服。他告诉卢立说:“我在卫公庙居住的时间很长了,希望你能把我迁到军城中。”说完就离去了。天亮后,卢立并没说这件事,就进内对张惟清说:“卫公对国家有很大的贡献,如今庙宇残破,不避风雨,并越来越严重,希望能重新修建一下。”张惟清一听很高兴并同意了他的请求。在此之前,匈奴单于府因张惟清有美好的德行,已为他写好了政绩,并请护军骆忠上表告知皇上,皇上曾下诏,命中书舍人高公釴著文表彰他的事迹,并要刻到碑上。诏书已经到了而还没有碑石,张惟清不久前刚命人去云中郡采石,至今还未回来。可是在修卫公庙时,铲西侧的土而得到一石,长方形,石的下方还刻出一个“张”字,清晰可见。做工的人把它献给张惟清,张惟清大喜道,“这是天赐我碑石啊!”随即叫从事来观看,卢立看后又惊讶又奇怪,因而起身向张惟清祝贺并说了从前做梦一事。于是就用这块石做石碑,在上面刻上高公的文字。
王�
太和中,王Я实ぱ簟R蚬灯涑牵仍渖钍撸靡皇C脑唬骸吧接惺杏瘛S裼需Γ葱菀病!惫と说弥咭允赂姘紫子诃'。详其义,久而不能解,即命僚左辨之,皆无能析其理者。数日,有一吏请谒е簦颐芪皆唬骸拔嵛磐豕檬裼斜嬲吆酰俊崩粼唬骸肮侥钪湟逦稳纭>瘢ā逼瘛霸鳌币埃菝鞒靖模┘茨芫恳 臂旁唬骸笆遣幌橐病7颉接惺杏瘢裼需Α!葱菀病!孕鹜豕酪病�
且公之先曰崟,崟生礎,以文而观,‘是山有石’也。礎生АJ恰杏瘛病-'之子曰瑕休‘。是’玉有瑕即休‘。休者绝之兆,推是而辨,其绝绪乎?“吏谢之,叟言竟而去。
至大和九年冬,ё湟钠渥冢胖庖病#ǔ觥缎抑尽罚�
唐文宗大和年间,王Ч芟降ぱ簟5笔痹诔峭馔诰蚧こ呛樱笨蚴呱畹氖焙颍玫揭豢槭厦嬗忻乃担骸吧接惺杏瘢裼需Γ葱菀病!弊龉さ娜说玫胶螅桶咽赘醐',并把挖出石碑前后的情形都告诉了他。王胍私馕淖值暮澹戳撕艹さ氖奔湟步獠豢S谑蔷兔牧攀裘抢唇馐停墒撬疾荒芙馐统銎渲械牡览怼J蘸螅幸晃焕险呃辞蠹醐'下属的一个官吏,并秘密地问他道:“我听说王公得到了石铭,如今有能解释出它的人吗?”那官吏说:“王公正在琢磨,那意思是什么,难道你能探究出来吗?”老者说:“是不祥之兆啊!‘山有石,石有玉,玉有瑕,即休也,’都是叙述王公的家世的。王公的祖父叫崟,崟生礎,从文字上看,这是‘山有石’。礎生В馐恰瘛-'的儿子叫瑕休,这便是玉有瑕即休。而休是绝的征兆。推究一下来辨折,他是要断绝世系了!”官吏道谢了他,那老者说完便走了。到大和九年冬,王蓝谧灞徽渡薄�
果然符合老者的解释。
柳光
太和中,有柳光者,尝南游。因行山道,会日晚,误入山崦中,松引盘曲。行数里,至一石室,云水环拥,清泉交贯。室有茵榻,若人居者。前对霞翠,固非人境。光因临流凝伫,忽见一缶,合于地。光即趋之,其缶下有泉,周不尽尺,其水清激。举卮以饮,若甘醴,尽十余卮而已醉甚,遂偃于榻,及晓方寤。因祝石壁,有雕刻文字极多,遂写其字,置于袖。词曰:“武之在卯,尧王八季。我弃其寝,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谓。由今之后,二百余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东方有兔,小首元尾,经过吾道,来至吾里。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奥乎其义,人谁辨,其东平子。”光先阅,阅而异之,遂行。出径数十步,回望其室,尽亡见矣。光究之不得。有吕生者,视而解之,未几告曰:“吾尽详矣,此乃得道者语也。夫唐氏之初,建号武德。武之二(”二“原作”三“,据明抄本改)年,其岁己卯,则武之在卯,其义见矣,盖武德二年也。‘尧王’者,谓高祖之号神尧,。曰‘八季’者,亦二年也。‘我弃其寝,我去扆’者,言其去,盖绝去之时,乃武德二年也。‘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谓’者,言其隐而人不知也。‘由今之后,二百余祀’者,言君者来也。且唐氏之初,今果二百余矣。‘焰焰其光,和和其始’者,‘焰焰其光’,谓岁在丁未也,焰者火,岂非南方之丙丁之谓乎?未亦火之位也;‘和和其始’。谓今天子建号曰太和其始(”和其始“原作”始其和“,据明抄本改)。盖元年也。‘东方有兔,小首元尾’者,叙君之名氏。东方甲乙木也,兔者卯也,‘卯’以附‘木’。是‘柳’字也。‘小首元尾’。是光也。‘经吾道,来吾里。’言君之来也。‘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言君之止也。‘刻乎其壁,奥乎其义。’谁人以辨,其东平子。‘谓其义奥而隐,独吾能辨之。东平吾之邑也,即又信矣。如是而辨,果得道者之遗记也。’(出《宣室志》)
太和年间,有个叫柳光的人,曾经南游。因为在山道中前行,天色已晚,误入到山中,松树枝杈屈曲盘旋。走了几里地后,来到一个石屋内。石屋的周围云水环抱,清清的泉流纵横交错。屋内有草榻,好象是有人在这里居住,榻前映着灿烂的晚霞和青翠的松柏,好像是仙境一样。柳光于是临溪伫立凝视,忽然看到一个缶,放在地上。柳光急忙走过去,那缶的下面有泉水,周长不足一尺。泉中的水非常清澈。拿起杯子舀泉水喝,泉水好像甘甜的美酒。喝了十多杯后已大醉,于是躺在床榻上睡着了,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才睡醒。醒后四下观望,看到石壁上刻有许多字,柳光就抄录下那些字,放在袖中。刻字是:“武之在卯,尧王八季。我弃其寝,我去其扆。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又不吾谓。由今之后,二百余祀,焰焰其光,和和其始。东方有兔,小首元尾,经过吾道,来至吾里。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刻乎其壁,奥乎其义。人谁辨,其东平子。”柳光先是看,越看越觉得有些奇怪,就走了。走出那条小路。回头再看那个石屋,已经踪影全无。柳光想探究文义,但是没有结果。有个叫吕生的人,看到柳光带回的文字后,对他说:“我完全明了这里面的意思,这是得道人的话。那上面写的是:唐氏初年,建号为武德。武德二年那年是己卯年,那么‘武之在卯,’这里的含义就清楚了,那就是武德二年。‘尧王’说的是高祖的号‘神尧’。‘八季’指的也是二年。‘我弃其寝,我去扆’,说的是离去,就是离去的时间是武德二年。
‘深深然,高高然。人不吾知,人不吾谓’,说的是他隐居而外人不知。‘由今之后,二百余祀’这句,说的是您来了。那么从唐初到现在果然二百多年了。‘焰焰其光,和和共始’之句,‘焰焰其光’是说在丁未年,‘焰’就是‘火’的意思。这难道不是南方的丙丁吗?
‘未’也是火之位。‘和和其始’是说今天子建年号叫太和是从这开始的,那就是元年。
‘东方有兔,小道元尾’说的是您的姓名。东方甲乙是‘木’,‘兔’是‘卯’,卯附在木上,就是个‘柳’字。小首元尾,是‘光’字。‘经吾道,来吾里’说的是你来了。‘饮吾泉以醉,登吾榻而寐’,说的是您的逗留驻足。‘刻乎其壁,奥乎其义。谁人来辨,其东平子’,说的是那当中的意义深奥而又隐晦,唯独我能辨别解释它,东平是我家住的地名,这就又让人相信了吧。象这样来释解,才符合得道的人的遗记。“
李福
洛京北邙太清观钟楼,唐咸通年中,忽然摧塌。有屋檩一条,其中空虚,每撑动触动转,内敲磕有声。人遂相传,来竞观之。道士李威仪不欲聚人,乃令破之,于其间得一黑漆板,上有陷金之字。曰:“山水谁无言,元年遇福重修。”道士赍呈洛中诸官,皆不能详文。李福相公罢镇西川归洛,见此隐文,反复详读数四,遂谓观主曰:“但请度工鸠徒,当以俸余之金,独立完葺也。百年之前,智者勒其志,已冥合今日。安得不重兴观宇乎!”洎观成,或请其由。福曰:“‘山水谁无言’者,今上御名也(咸通名漼也)。‘元年遇福’者,改(”改“原作”福“,据明抄本改)元之初作镇,获俸而回,福其不修,复待何人者哉!”(出《玉堂闲话》)
洛京北邙山太清观有个钟楼,唐咸通年间,突然倒塌。有一条屋檩,中间是空的。每当用手拍打、触动或转动,里面就有敲磕的声响传出来。人们相互传说,都竞相来看。道士李威仪不愿意让许多人聚拢而来,就让人劈开它。在中间得到一个黑漆板,板上有阴文金字。
金字是:“山水谁无言,元年遇福重修。”道士把它拿给洛中的各官员看,都不能明了它的意思。这时,李福相公不镇守西川回归洛阳。看见这个隐文,反复细读多次后,就对观主说:“只管请些木工、瓦工之类的人,我要用我俸禄中的余钱,来独力完成修葺的任务。在百年前,有智慧的人,刻下的志文、现在已经应合在今天。怎么能不重新振兴观宇呢?”到观修好,有人问李福为什么要出钱修观。李福说:“‘山水谁无言’这句说的是现在天子的名字。(咸通帝的名叫漼)‘元年遇福’,说的是改元之初作镇,获俸禄而归洛阳。李福我不修这观,还等什么人修呢?”
熊博
熊博者,本建安津吏。岸崩,得一古冢。藤蔓缠其棺,旁有石铭云:“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五百年后遇熊博。”博时贫老,僧为率钱葬之。博后至建州刺史。
(出《稽神录》)
熊博是管理建安津的官吏。有一天河岸塌陷,露出一座古墓。只见藤蔓缠绕着棺木,旁边有块石头刻铭文说:“欲陷不陷被藤缚,欲落不落被沙阁。五百年后遇熊博。”熊博当时很贫困。是由僧人集钱替他安葬了古棺。熊博后来官至建州刺史。
王敬之
故邺都之西北门,曰芳林乡。齐村民王敬之,编户中尤贫者,常以樵苏为业。丙午岁秋九月,因掘一株铜雀台下,其地歘然小陷。随而锸之,三尺许,得一苍石,大如盆。遂力索之,石忽破为二。若摧殻然。中有苍石匣,长尺有咫,厚三寸,广四寸。敬之骇,内诸畚中以归。洁之以水,则温润昭烂,真奇宝也。四旁及背引起龙骧凤翥及花葩之状,雕镂奇诡,殆非人工。徐启之,中有白玉板,上刻大篆六行。文曰:“上土巴灰除虚除,伊尹东北八九余,秦赵多应分五玉,白丝(明抄本无”丝“字)竹木子世世居。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留难如国如。”于是敬之持以献魏帅乐彦真,彦真赍以束帛,而蠲其地征焉。亦无能洞达其隐词者。噫,当曹氏石氏高氏之代,斯则邺之王气休运所钟,于是诸贤众矣。焉知不有阴睹后代,总括风云,幅裂山河之事,而瘗玉以谶之。今石既出,其事将兆矣。(出皇甫枚《玉匣记》)
原邺都的西北门外,有个叫芳林乡的地方。有个平民百姓王敬之,在所有在册的平民中,是最为贫困的。他常常靠打柴割草为业。丙午年九月间,因在铜雀台下挖一棵树,地面突然下陷,于是就往下挖,挖到三尺多深时,发现一块青石,其大小如盆。于是就用力往出抠,结果石头忽然破裂为两半,简直像裂开的果核一般。里面有一个青石匣,长一尺多,厚三寸,宽四寸。王敬之很惊惧,把匣放到竹筐中拿回去。用水洗干净后,那石匣光滑璀璨,真是奇世之宝。四面及背上均有盘龙雕凤和花葩图形,雕刻得十分奇特,决非人工所致。慢慢地把它打开,里边有块白玉板,上面用大篆刻了六行字。那铭文写道:“上土巴灰除虚除,伊尹东北八九余,秦赵多应分五玉,白丝竹木子世世居。但看六六百中外,世主留难如国如。”于是王敬之拿着它献给了魏帅乐彦真。乐彦真赏给他帛五匹,并免除了他的租税等。后来也没有人能洞察通晓那些隐词的。唉,当年曹氏石氏高氏各个朝代,全都是凭借邺都的王气所钟爱,因此圣贤出的很多。谁知道它不荫庇后代呢?总括风云变幻、江山易代之事,都可以用埋在地的玉石来预言。如今石头已出,那些事将要得到应验了。
王承检
王蜀秦州节度使王承检,筑防蕃城。至上邽山下,获瓦棺,内无尸,唯有一片舌,肉色红润,坚如铁石。其舌上只有一髑髅,中有一古钱,有二蝇,振然飞去。片石刻篆字曰:“大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游崇妻夫人王氏,年二十五,嫁于崇,三年而娠。恶其妊娠,遂卒。铭曰:”车道之北,邽山之阳,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刻斯贞石,焕乎遗芳。地变陵谷,崄列城隍。乾德丙年,坏者合郎。“是岁伪乾德六年,丙子岁也。言‘坏者合郎’,即王承检小字也。(出《玉溪编事》)
王氏前蜀秦州节度使王承检,筑防蕃的城池。修筑到邽山下时,挖到一口瓦棺。棺内没有尸首,只有一片舌头。舌头的肉色红润,坚硬如铁石。在舌头上面有一块死人的头骨,内含一枚古钱。有二只苍蝇,从里面振翅飞走。有片石上刻着篆字说:“大隋开皇二年,渭州刺史张崇妻夫人王氏,年二十五岁时,嫁于张崇。三年后而怀孕,因妊娠恶阻,不久就死了。铭文说:‘车道之北,邽山之阳,深深葬玉,郁郁埋香。刻斯贞石,焕乎遗芳。地变陵岩,崄列城隍。乾德丙年,坏者合郎。”这年正好是前蜀后主乾德六年,丙子年。铭文中说的坏基人的“合郎”,就是王承检的小名。
卷第393 雷一卷第三百九十三
雷一
李叔卿 杨道和 石勒 虢州人 封元则 僧道宣 苏践言 狄仁杰 偃师
雷斗 漳泉界 包超 张须弥 蔡希闵 徐景先 欧阳忽雷 宣州 王干
华亭堰典 李师道 李啵⌒煺S李叔卿
汉河南李叔卿,为郡工曹,应孝廉。同辈疾之,宣言曰:“叔卿妻寡妹。”以故不得应孝廉之目,叔卿遂闭门不出。妹悲愤,乃诣府门自经,叔卿亦自杀,以明无私,既而家人葬之。后霹雳,遂击杀所疾者,以置叔卿之墓。所震之家,收葬其尸。葬毕。又发其冢。(出《列女传》)
汉代河南有个叫李叔卿的人,是郡府的工曹,被举荐为“孝廉”。同事们忌妒他,散布流言说叔卿和他寡居的妹妹通奸,因此没有资格得到“孝廉”的名衔。于是叔卿便闭门不出。他的妹妹非常悲愤,就到官府门前自缢。接着,叔卿也自杀了,以表明自己没有做见不得人的事。不久,家里人就把他们埋葬了。有一天,霹雳大作,把造谣中伤叔卿的人击死,并将这人的尸体抛在叔卿的坟墓旁。其家属将他收葬。埋葬完毕,这个人的坟墓又被霹雳击开了。
杨道和
晋扶风杨道和,夏于田中,值雷雨,至桑树下。霹雳下击之,道和以锄格,折其肱,遂落地不得去。唇如丹,目如镜,毛角长三尺余。状如六畜,头似猕猴。(出《搜神记》)
晋代扶风有个叫杨道和的人,夏天在田里劳动,正赶上雷雨,便到桑树下躲避。霹雳来击他,他便用锄头与它格斗,并将其胳膊打断。那霹雳随即落到地上不能逃走。它的嘴唇象丹砂一样红,眼睛似镜子一样亮,头上的两只角有三尺多长,长着毛。它的身子非驴非马,头象猕猴。
石勒
后赵石勒时,暴风大雨雷雹。建德殿端门、襄国市西门倒。杀五人。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洿下丈余。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历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