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担掷锬米畔懵K盖姿押蠖耘员叩娜怂祷车囊欢ㄊ歉瞿泻ⅲ换崾欠踩耍峙禄故堑扔诿挥泻蟠:⒆由乱院螅缓推匠H瞬煌孕【吞乇鸫厦鳎ご蠛蟛┭Ф辔牛蛭亮恕渡裣纱范壬顺肆菰频闹鞠颉O壬咚晔保徒瓟隆Ⅰ异拧⒘蹩。⒊莆铣喂摹吧魉挠选薄�
  真白先生一开始在齐地做官,给几位王侯当过侍读。二十多岁时,开始服食仙药,后来在兴世观的观主孙先生门下学习道经和法术,研究道学的奥秘,达到了洞察人间一切大小事物的程度,后来先生就上表请求辞去官职。皇帝很惋惜,给了他很多的赏赐准许了他的请求。真白先生辞官返乡,临上路时,三公大臣们在征虏亭为他送行,宴会很丰盛,都说南朝宋、齐以来,从没见君主给臣下这样的赏赐礼遇。真白先生进入茅山修道,又得到了杨主、许迈的真经。于是他登上山峰与人世隔绝,自称“华阳稳居”,写信著书也用“华阳隐居”为代名。到南朝宋明帝时,朝里的人们共同商量打算迎他到蒋山,真白先生再三辞谢才算作罢。
  但是皇室给他的俸禄和赏赐比以前更丰厚了。于是给他在茅山中建了一座三层楼,真白先生住在上层,中层住弟子,下层会宾客,派了一名小僮给他当传达事情的仆人。从此真白先生更加深居简出,收敛了自己一切外在的神采,专门修炼心性。他修道的一份诚心始终寄托给天上的神灵,上天的神人果然也很赞赏他的坚定志向,真可谓人神相互通达感应了。真白先生身高七尺八寸,性格谦逊豁达,心为明镜般清净,任何事情一眼都能看透。他羡慕敬佩张良的为人,认为张良也是放达飘逸,看破凡俗,颇有云中神仙的气度。真白先生对道木的精通全靠心领神会,不是靠薄人的学识所能达到的。他尤其擅长注解经典,纠正书中的谬误。
  对于地理、历法、算学等门类的学问也不只停留在论述上,而是联系实际使之能够应用。他制造出表示宇宙星球运行轨迹的“浑天仪”,运转起来和天体的运传完全符合(按“浑天仪”并非陶宏景发明,此处系附会)。他撰写的有关道学研究和修道秘诀的著作,以及注解《老子》的书共有二百多卷。到了永元(南朝齐东皆侯年号)三年时,更加潜心修炼。后来梁武帝谋取皇位后,和大臣们商讨定国号的事,一直没有统一的意见。真白先生就按照各种卦书推算,建议国号定为“梁”,说这个国号上应天运,一定能使国家昌盛。先生又为梁武帝卜算出登基的日子,也十分吉利灵验。梁武帝即位后,派使臣进山,向先生宣读了感谢他辅佐的圣旨。梁武帝早就和真白先生交往,从即位以后,更是有事必然报知先生,一同商议国家大事。先生早就得到了炼制仙丹的秘方,认为仙丹一定可以炼成,但苦于一时找不到炼丹的金、石等药料。梁武帝就供给他需要的药料,梁武帝有一次写了一封亲笔信请真白先生入朝作官,先生就画了两条牛,一条散放在水间自由自在,另一条戴着黄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用棍子赶着走。梁武帝看后笑道:“这个人真是什么都能干的好人才,但他硬要学乌龟缩头缩脑,谁也没法子让他出山做官。”尽管真白先生不入朝做官,但朝中的每件大事,他都事先向梁武帝陈奏,帮着出主意,所以当时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梁武帝大同初年,先生献了两口宝刀,一口叫“善胜”,一口叫“成胜”,都很珍贵。梁武帝并不懂道教,先生逐渐启发感悟他,后来梁武帝访问张道裕张天师,建立了道观三百所,这都是先生的意见起了作用。梁武帝曾说过:“隐士中我最看重真白先生,士大夫中我最看重周弘正。
  周弘正对于治国处世的各种理论也十分精通,也是当代的名士啊!“真白先生曾作过一首诗说:”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谈空。不信昭阳殿,化作单于宫。“这是先生在告诚当时的官宦大夫们都爱空谈,不注重富国强兵,后来河南王侯景叛变,攻破建康把梁武帝围困在台城最后饿死,这场”侯景之乱“,就验证了真白先生那首诗中的预言。真白先生在梁武帝(中)
  大同二年(丙辰年)三月十二日癸丑去世,当时八十一岁,死时脸上颜色像活着一样,四肢柔软没有僵硬能屈能伸,室内的香气奸几天不散。三月十四日,在雷平山给他建了衣冠冢(只埋葬他生前的一两件衣物)就像轩辕黄帝埋葬衣冠,子乔埋葬剑和鞋一样,希望在埋葬他的时候,可以看到天上仙人带着符节来接他成仙而去。皇帝下诏,追赐他中散大夫的官职,还追赐他“贞白先生”的庙号,并派人监办他的丧礼。马枢在《得道传》里说,真白先生成仙后被天界任命为蓬莱仙洲的都水监,有好几百弟子。弟子中有些是得道的如王远之、陆逸冲、桓清远等人,都继承了真白先生的高尚的道德节操。唐代天宝元年,唐玄宗追赐他为金紫光禄大夫和太子太保,梁郡陵王肖纶为他的墓碑撰写了墓志铭。
  桓 辏�
  桓辏д撸恢涡砣艘玻禄籼障壬匆壑浚燎谑嗄辍P猿=髂辆玻钜壑猓匏R坏卸嗤缀祝钥斩拢油ブ小R有廊涣傩又嗤唬骸疤厦蠡赶壬!币幽唬募泼湃宋扌蘸阏撸笾酥匆刍妇N势渌藓蔚蓝麓耍妇唬骸靶弈阑辏壮劬拍暌樱擞薪袢罩佟!苯欤站χ腹讨辞埃换袂搿L站唬骸澳承薪绦薜溃谝嘀烈樱梅怯泄脱釉谑篮酰吭肝弥障喔妗!庇谑腔妇煲拢莅缀祝於ァH眨芙堤站已栽唬骸熬右豕χ樱薇静荩则党嫠伪参λ浼叭耍τ谖锩R源艘患椭螅苯庑稳ナ溃鹋罾扯妓喽!毖云巳ァL站匆圆菽局┛纱锩撸鹦斜静萑恚允昶涔伞!昂蠊庑蔚玫馈#ǔ觥渡裣筛杏龃贰⒚鞒咀鞒觥渡裣墒耙拧罚�
  桓辏В恢朗鞘裁吹胤饺耍莼籼障壬Γ5币恍┰游窕疃尬诺馗闪耸改辍K愿袷殖辆步魃鳎赏炅嘶疃褪裁匆膊桓闪恕S幸惶欤辛礁銮嗤镒虐缀状犹於担涞搅颂障壬脑鹤永铩L障壬浅8咝说氐矫趴谟樱瞧锖浊嗤此担骸疤侠暇颐抢醇赶壬!碧障壬皇彼挡怀龌袄矗睦锇迪胱约旱拿湃酥幸裁挥幸桓鲂栈傅难剑腿米笥艺乙徽遥峁拐嬲业搅耍词窃谒腋稍踊畹幕戈'。于是就问他是修的什么道达到了这个程度,桓君说:“我修的默默养性的道,已经好几年,而且我亲自到天界朝见太帝也有九年了,所以神仙今天才会来召我升天。”陶先生一听,就马上向桓君拜师,桓君赶快拒绝,说怎么能担当得起。陶先生说:“我信道教,并认真修道,说得上是很勤奋的。是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罪过才不让我得道成仙,而让我留在人间呢?请你替我在天界查访一下,回头告诉我。”于是桓君穿上天仙的衣服,骑着一只白鹤升了天。三天后,他秘密地降临到陶先生的屋里对他说:“你积累的阴功已经很卓著了,但是你所著的本草药方中,把虻虫、水蛭等昆虫当成药物,这样的药虽然对人类有益,但你犯了杀生害命的罪。从现在起,十二年之后,你将脱离你的肉体去世,到蓬莱仙岛去任水监。”说罢就走了。后来陶君以草药代替了昆虫,又写了别行本草三卷来赎罪。以后他果然脱离肉体得道成仙。
  兰 公
  兖州曲阜县高平乡九原里,有至人兰公。家族百余口,精专孝行,感动乾坤,忽有斗中真人,下降兰公之舍,自称孝悌王。云居日中为仙王,月中为明王,斗中为孝悌王。夫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明;孝至于地,万物为之生;孝至于民,王道为之成。且其三才肇分,始于三气,三气者,玉清三天也。玉清境是元始太圣真王治化也;太清者,玄道流行,虚无自然,玉皇所治也。吾于上清已下,托化人间,示陈孝悌之教。后晋代尝有真仙许逊,传吾孝道之宗,是为众仙之长。“因付兰公至道秘旨。于是兰公获斯妙诀,颖悟真机,默辨往由,顾知前事。因与里人共出郊野,忽睹古冢三所,乃云:”此是吾三仙解化之坟,请民报官,令移冢旁之路,勿令人物践蹋。“吏乃讯于兰公,此言以何验实。公曰:”第一冢者,昔有真人骸骨,今乃已得复形,是为地仙,长生久视。第二冢见有仙衣一对,道经一函,复有一人,方如醉卧,发之良久,乃能话谈,此以太阴炼形,绵养真气耳。第三冢有玉液丹,服之,白日便当冲翥。“于时官吏与兰公对开三冢,其所明验,一一并同。兰公乃诣冢间,躬取仙衣挂体,又取金丹服之,招邀卧冢二真人,同共耸身而轻举。官吏悔谢,虔恳拜陈,启问兰公,何时下降。公曰:”我自此,每十日一至于斯,更逾数年,百日一降,施行孝道,宜准玄科,接济樊笼,符臻至道。“自尔,吴都十五童子,丹阳三岁灵孩,泊于兰公,并是仙之化现也。所传孝道之秘法,别有宝经一帙,金丹一合,铜符铁券,得之者唯高明大使许真君焉。(出《十二真君传》)山东兖州曲阜县高平乡九原里,有一位贤人兰公。他的家族有一百多口,但兰公以他特别孝顺的品行感动了天界,天界派了一位斗中真人降临到兰公家,自称”孝悌王“。他说:”住在太阳中的叫仙王,住在月亮中的叫明王,住在斗中的叫孝悌王。因为孝行可以感动上天,日月都为孝顺的人大放光明,孝行在地上传扬,可以使万物滋生。孝行在民间发扬光大,天下就可以大治,王道就可以得到施行。而且天、地、人这“三才”的划分是根据玄气、元气、始气这“三气”,而三气就是清微天、禹宇天、大赤天这“玉清三天”。玉清境,是元始太圣真王所治理管辖的仙境,而“太清三天”,则是虚无自然,玄道流行,由玉皇大帝治理的境界。我从上清仙界降临到人间,就是为了宣传和张扬孝悌之道。后来,晋代曾有一位得道的真仙许逊,由于传扬了我的孝悌之道,成为众仙的首座。“于是,斗中真人向兰公传授了道术的秘诀宗旨。兰公得了修道的秘诀,悟到了天机,能够重见过去往事,预知未来吉凶。有一次兰公和乡中的朋友们一起到野外,忽然看见三座古坟,兰公就说:”这就是三仙解脱肉体达到成仙的坟,请各位报告官府,把这三座坟旁的道路挪走,以免被人们践踏。“官府的人来问兰公,用什么来验证。兰公说:”第一座坟里,过去曾埋着一位真人的尸骨,现在真人已成为地仙,得以长生永不衰老。第二座坟里埋着两件仙衣,一部道经,还有一个人好像喝醉后还在沉睡,如果把这人挖出来,过一段他就能说话,这是他在进行太阴炼形,绵养真气。第三座坟中有玉液丹,如果凡人喝下,当时就可以升天成仙。“于是官府的人就当兰公的面打开了三座坟,结果坟内的情形和兰公说的完全符合。兰公就来到坟前,亲手解开仙衣穿在身上,又取了坟中的玉液丹吞服下去,招呼躺在坟里的两位真人,一起耸身升入云天了。官府派来的人十分懊丧,跪在地上虔诚地陪礼,并问兰公什么时候回来。兰公说:”以后我每十天来一次,几年后百日来一次,来施行孝道,指导修道者,接济困苦的人,来发扬道学。“从那时起,吴都十五岁的男孩和丹阳三岁的聪明儿童都常常成为兰公的化身。他所传授的孝道秘法以及一卷宝经、一盒金丹,还有铜符、铁券,只有高明大使许真君得到了。
  阮 基
  阮基者,河内人也。以周武帝建德七年,因射熊入王屋山东北,见一道士坐松树下,神状奇异。基遂舍弓矢,稽首起居已。师命基曰:“可暂往观中眺望。”岩间忽有一童子,引基到观门。台殿严丽,皆饰以金玉;土地清净,皆绀碧琉璃;行树端直,绿叶朱实,清风时起,锵然有声。基于门下观览,心神惶怖。载拜请退。即至师所、师笑曰:“汝不敢进邪?”基曰:“凡夫肉人,不识大道,忽于今日,得睹天堂,情诚喜悦,不能自胜。愿师弘慈,济基沉溺。”师曰:“汝积罪人也,先身微缘,今得遇我。汝命将尽,其奈之何?”基闻,不胜惶悚,叩头千百,求乞生津。师遂令基,舍恶从善,誓弃弓矢,乃授基《智惠上品十戒》,兼为设蔬食。食讫令去。基载拜奉辞,师曰:“汝命绝之时,吾将度汝。”其年冬,基得暴病而卒,唯左手一指尚暖。家人不即葬之,三日而活,久能言。言云:初见黄衣使者二人,执文书,引基去,忽至一处,状如台府,至屏门,使者引入。见大厅上有官人隐隐,阶前小吏数十人,皆执簿书,或青或黑。有一吏执黑簿,谓基曰:“汝积罪深厚,应入地狱。”基闻,仓卒惶怖,莫知何言。良久思之,忽忆圣师,心中作念:“初别之时,‘言临命绝时,必来度汝’,今日危困,幸垂救济。”须臾,天西北瑞云忽起,云车冉冉,自空而下,直至阶前,去地丈余而止。乃见圣师在车中坐,冥官见之。皆稽首作礼。圣师曰:“我有弟子在此,故来度之。”乃取经一卷付基,基载拜跪受,题云《太上救苦经》。令基读之一遍,冥官皆稽首受命听讫。谓基曰:“可去,勿住此,深勤精进,后更与汝相见。”
  言讫,失师所在,唯觉香气氛氲久之。乃见一黄衣使者,引基至家,唯闻家号泣之声,基乃还活。凝坐良久,追忆梦中经,不遗一字。乃慎持念,遂抄录传于世。复辞亲友,入王屋山,莫知所在。(出《神仙感遇传》)
  阮基是河内人。南北朝周武帝建德七年时,阮基因为射熊进了王屋山的东北,看见一个道士坐在松树下,外貌神态很不凡。阮基就扔掉弓箭,向道士跪拜问候。道士让阮基先到他的道观中眺望远处。这时山岩中忽然来了一个童子,领着阮基来到道观的门前。见道观里的楼阁殿堂庄严华丽,都镶着金玉,地面上也铺着碧蓝的琉璃,清净光洁,道旁是成行的树木,树上结着鲜红的果实。阵阵清风吹得树木摇动发出金属的声音。阮基在门前站着,心里很惶然。向童子施了礼就回到了道士那里。道士笑着说:“你是不是没敢进那道观里去呀?”阮基说:“我是个凡夫俗人,不懂得道家的玄奥,今天忽然看见了天堂,万分欣喜,不知所措了。恳望仙师指点迷津,使我这个凡俗之辈能够超度。”道士说:“你是个罪孽深重的人,由于你的前身和我有缘分,才得遇见我。你的阳寿快要到头了,你打算怎么办呢?”阮基听了这话,更加惶恐,不断向道士磕头乞求延长寿命。道士就告诉他只有改恶从善才是出路,让他发誓扔掉弓箭从今以后不再杀生害命,然后授给他《智惠上品十戒》,并给他安排了素食让他吃。吃完后,道士让他回去。阮基再三拜谢,向道士告别,道士说:“你死了以后,我会使你超度的。”这年冬天,阮基得急病突然死亡,但左手有一个指头还是暖的。家里人没有马上葬他,三天后阮基又复活了,过了很久才能说话。据他说,刚死时,看见两个穿黄衣的使者手里握着公文领着他走,来到了一个像官府的地方,使者领他进了门。看见大厅上影影绰绰有位官人,台阶前有好几十个官员,每人手里都拿着个本子,本子有青色的有黑色的。这时有个官员手里拿着黑本子对他说:“你罪孽深重,该入地狱!”
  他十分恐惧不知该怎么回答,好半天才忽然想起那位仙师。就心里默默祈求说:“我和仙师辞别时,仙师曾说我死后会来超度我,现在我眼看要入地狱了,仙师快来救我啊!”果然不一会儿西北天边涌起祥云,一辆云车从空中慢慢降下来,在大厅阶前离地一丈多悬在那里不动了。只见他遇到的那位仙师在车里坐着,阴曹里的官员们忙向他跪拜行礼。仙师对冥府的官员们说:“我有位弟子在这里,我是来超度他的。”说罢拿了一卷经授给阮基,阮基忙跪下接了过来,见经上题知是《太上救苦经》。仙师让阮基把这卷经念一遍,阮基就念了,那些冥官都恭敬地低着头听。阮基念完经后,仙师说:“你可以走了,不要在这儿停留。以后要刻苦修道,我还会和你相见的。”说完,仙师就突然不见了,只留下很浓重的香气很久不散。这时有一个黄衣使者把阮基领到他家门口,只听见家里一片哭声,阮基就复活了。复活后,坐在那里长时间地回忆梦中得到的那卷经文,竟一字不漏地默写下来了。以后阮基就天天持斋念经,经文也被抄录流传开来。后来阮基辞家出走,进了王屋山修道,不知究竟在什么地方。
  卷第十六 神仙十六
  杜子春 张老
  杜子春
  杜子春者,盖周隋间人。少落拓,不事家产,然以志气闲旷,纵酒闲游。资产荡尽,投于亲故,皆以不事事见弃。方冬,衣破腹空,徒行长安中,日晚未食,彷徨不知所往。于东市西门,饥寒之色可掬,仰天长吁。有一老人策杖于前,问曰:“君子何叹?”春言其心,且愤其亲戚之疏薄也,感激之气,发于颜色。老人曰:“几缗则丰用?”子春曰:“三五万则可以活矣。”老人曰:“未也。”更言之:“十万。”曰:“未也。”乃言“百万”。亦曰:“未也。”曰:“三百万。”乃曰:“可矣。”于是袖出一缗曰:“给子今夕,明日午时,候子于西市波斯邸,慎无后期。”及时子春往,老人果与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子春既富,荡心复炽,自以为终身不复羁旅也。乘肥衣轻,会酒徒,征丝管,歌舞于倡楼,不复以治生为意。一二年间,稍稍而尽,衣服车马,易贵从贱,去马而驴,去驴而徒,倏忽如初。既而复无计,自叹于市门。发声而老人到,握其手曰:“君复如此,奇哉。吾将复济子。几缗方可?”子春惭不应。老人因逼之,子春愧谢而已。老人曰:“明日午时,来前期处。”子春忍愧而往,得钱一千万。未受之初,愤发,以为从此谋身治生,石季伦、猗顿小竖耳。钱既入手,心又翻然,纵适之情,又却如故。不一二年间,贫过旧日。复遇老人于故处,子春不胜其愧,掩面而走。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