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致命追杀-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幕鸪怠5绞锥急本┖蟮牡谝惶欤菔弊〗司┏嵌苯即笊阶拥囊患渥耪写醮谓敲ち鞯钠椒砍鲎馕堇铩�
  录像带经过高精密电脑技术多番处理,基本上可以看清楚那天早上从外交部宿舍出入的男人是否刮过胡子,从宿舍门口路过的人的面貌和身材也清清楚楚。国家安全部三位面部表情分析专家和六位人物面相和性格分析专家在反间侦查局局长的召唤下齐集一室。经过六个小时的研究分析判断,再加上前后两天的录像带片断分析取证,他们基本上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下午五点,国家安全部三局局长把两位一直等在办公室里的大山子派出所实习警员叫进了房间。十天前,就是他们两位无意中抓到疑犯立了大功的。
  两位实习警员进入这间秘密的房间后,目瞪口呆。原来墙上被各个不同的幻灯片打出了几十张年轻的面孔,这些人都介入15到35岁之间,一看就知道是农村进城打工的民工。
  “你们两位放松一些,现在仔细回想,这些图片中有哪些是那天你们在逮捕杨文峰的出租屋里看到过的,只要有一点印象的都可以指出来。”沙伟局长说罢,亲切地拍了拍两位警员的肩膀,走到一边去静静等待。
  两位实习警员开始辨认墙上的照片。那天他们进入发出异味的出租平房后,大体扫了一眼房间,由于房间灯光暗淡,加上盲流本身也千篇一律,没有什么个性和特点,所以要说印象还真没有。不过,现在事关大案要案,怎么也得尽力而为。另外,当时也登记了一些身份证件,登记时还是有意无意地瞟了眼身份证上的头像的。于是,他们两人一会分别仔细盯着墙上的图像看,一会交头接耳一阵,等两人都有印象时,他们就念出墙上照片的图像的编号。这样他们大概选出了十几张照片。
  两位警员看得出局长和坐在黑暗中的专家比较满意。当局长示意手下给他们播放一段段录像带时,他们再次证实了几个人的身份。其中一个警员指着屏幕上一个正经过外交部宿舍楼门口的小伙子开口道:“这个人我很有印象,当时我们说排队登记身份证,他有些犹豫,而且磨磨蹭蹭之后,站到了队伍的最尾。”他指的那个小伙子膀大腰圆,浓眉大眼,走路生风,刚劲有力,虎虎生威。
  沙伟局长和黑暗中的专家们都会心地松了一口气。这和他们通过各种科学和玄学推算出来的结果不谋而合。
  秃顶局长沙伟恭恭敬敬地站在许长征部长办公室里。和他在部下面前判若两人。
  “我们已经查到取走杨文峰随身所带包裹的人。”
  许长征部长赞许地点点头。
  “我们会在短期内捉拿他归案,许部长请放心……”
  “不用了,”许长征轻松地打断秃顶局长,“捉拿他归案干什么,看照片只不过是一个孩子,如果他没有打开那个包裹,或者没有去看那东西,我看就不用那么夸张,只要把东西拿回来就可以了。这些农村进城打工的民工生活也不容易呀……”
  许长征部长说到后来,声音明显地沉下来,局长也识趣地立即让自己满面露出同情的表情,并连连点头。
  许长征说完,不再抬头,开始翻看眼前的文件。秃顶局长轻声说了声“告辞”,然后后退着走到门口,转身打开门离开了。
  许长征这时才轻松地长长呼了口气。
  许长征,国家安全部部长,在朋友亲戚领导和同事部下的眼里,他给人的印象都是原则性强,办事果断,赏罚分明,嫉恶如仇,从善如流,追求正义勇不可挡,无惧无悔的;就是在敌人眼里,他也是阴险恶毒,心狠手辣,勇不可挡的角色。
  可是有谁知道,他许长征其实心中装满了害怕和恐惧呢?他整天担惊受怕,终日惴惴不安。这些也许都是因为他那种独有的特质,就是前面已经交待过的那种特质。他可以看见人家看不见的,听见人家听不见的,想到人家不敢想或者根本就无法想象的。
  当全球都在欢呼互联网把地球变得更小,把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时候,他却暗中惊呼世界末日的来临,从此他惴惴不安,仿如热锅上的蚂蚁。他能够看到人家看不见的东西,就如同长了鬼眼的人可以看见鬼魂一样。他能够从普通的小事看到共和国面临的危险,他可以从蛛丝马迹推测出党和国家的命运。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上网的中国人与日俱增,这些让他渐渐感到一种强大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压得他闻到了死亡的气味。他亲自督促开发的封网技术迄今为止还行之有效,然而费用在不停增加,而且他也感到,如果美国直接介入开发破网软件,从无形的网络对中国进行大规模侵略,那该怎么办?美国至今没有这样做,那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方法或者他们尊重中国“独特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他心知肚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老谋深算的中央情报局还在等待最好的时机,等待中国上网人数达到可以影响和改变这个国家的时候——当那个时候来到的时候,自己手下的技术专家们还有办法封锁来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的虚拟空间的进攻吗?
  必须尽快研究出一个金色盾牌,必须尽快研究出一个武林世界里传说的金钟罩,把十三亿人民牢牢地罩在里面,让他们过得幸福、安全和平安,不受来自美国的信息污染和毒害!如果万一无法开发出这些信息,那么国家安全部就只有一个办法,在必要的时候,切断所有的电线和卫星联系,甚至让中国全国停电,让中国回到千年前的社会中去。
  想到这里,许长征感到脊椎发麻,心里发慌,他感到一阵不寒而栗。如果说来自美国和海外的虚拟攻击还可以采取技术封网和金钟罩的办法勉强抵抗,那么来自内部的虚拟的危险又将如何对付?
  使用网络特工?随着虚拟空间的无限扩大,上网人数的逐年增加,需要多少实实在在的网特才能准确掌握虚拟空间的动向?又得花费多少国库的税收供养足够的网络特工对付那些虚拟空间的真实敌人?互联网太可怕了,任何一个稍微有思想的人,只要轻轻敲动几下键盘,就能够把一种思想传播出去,在虚拟空间里无限地散布开去,而对于崇尚一种意识形态的中国,任何思想无异于病毒……
  许长征再次打了个冷颤,差一点把小便挤到裤子上。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呢?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前途举步维艰呀。站起来准备去小便的许长征想,如果国家安全部的干部都能够像自己这样长着一双看人所不见的眼睛,听人所不闻的耳朵,那该多好。可惜,他们只看到那些显而易见的危险,而往往忽视了那些隐藏更深的更加致命的危险。
  就好像杨文峰的案子,到现在为止,只有他一个人清楚为什么要抓杨文峰,为什么要追查那包东西。
  好在这一切就要结束了。许长征从厕所回来的时候,心情再次松弛下来。可以把心思从杨文峰案上收回了,这时他想起了华盛顿的业务……
  想到华盛顿,他轻松的心情立马无影无踪,接着是那种习惯性的恐惧掘住了他的心,随即缠绕了他的全身。
  第三章
  一
  从西北内陆吹过来的寒风无声无息地扫过国会山的圆顶,悄悄绕过高耸的华盛顿纪念塔和威严的白宫屋顶,把华盛顿纪念公园里的落叶吹得满地乱舞,然后轻轻拂过波多马克河微波不兴的河面,吹到此刻正站在河边阿灵顿国家公墓里凝视着华盛顿的他的脸上。
  他脸上并没有感觉到入秋的寒冷,然而他的眼睛却被华盛顿那一座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上的射灯刺得微微胀痛。国会山的圆顶上的灯光把周围染得一片通明,白宫的灯光虽然相对低调,但却透出无可否认的威严;华盛顿纪念塔的顶端像利剑一样刺向天空,财政大厦只能见到一个棱角;杰弗逊纪念堂安静地矗立在另一边的孤灯中,纪念大桥上来往的车辆的照明灯编织了两条灯龙。
  从这个喧闹的灯火通明、耀武扬威的都市的一角看过去,这一切都仿佛很遥远,那些灯光仿佛天上的繁星,那些车辆则好像丧礼队伍中的运灵车——一声不响。这正是他喜欢到阿林顿国家公墓来散步的原因。这个设立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靠近市中心风水宝地的公墓里躺着成千上万名美国人的英雄,公墓肃静庄严,除了不时从某个碑塔传出的肃穆的音乐外,安静得只能听到活人小心翼翼的脚步声。从这个公墓靠近波多马克河的走道凝视华盛顿市区,你会看到一个美丽的仿佛云层中的城市,安静异常,只有闪烁的群灯。
  在公墓路边低矮的射灯的映照下,年轻人的脸上放射出一层淡淡的光芒,典型的东方人的面孔上眉清目秀,眉毛有些弯曲,按说这样一张面孔有些女子气,但只要瞥一眼他眉毛下的眼睛,就会感到他的阳刚之气。英俊的东方男人眼里透露出深不见底的坚毅、深沉和勇气。入夜的西北风把他的灰色风衣微微鼓起,他略显单薄的一米八零的躯体一动不动地伫立在那里,如果不是微微鼓动的风衣,乍一看,会以为是一座雕像或者是一位建立了奇功的美国士兵的墓碑。
  今天他站在这里特别久,已经超出了平时散步时间的三倍。从下班后就赶到这里,当时公墓里还有到处描摹和作笔录的小学生;后来他听到他们都离开了,接着从美国各地赶来参观的美国人也逐渐离去。夜幕降临了,他也得离开了。入秋的夜幕降临得快,他喜欢在公墓关闭前,等到华盛顿华灯初上,闭园的声音传来时,他才缓缓转过身,朝东门停车场走去。
  这位东方人的美国名字叫菲利浦·赵,两年前已经入籍美国,现在在华盛顿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从事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果一切顺利,他会在明年初成为华盛顿大学的副教授。如果知道他今年只有31岁,八年前才从中国出来的话,就知道,能够在华盛顿的国际研究领域占这么一席之地是很不容易的。
  菲利浦做到了,因为他是一个认准了目标就死不罢休的人,而且他又没有什么其他兴趣和嗜好,至少表面上别人看不出。刚刚来美国那时,身上只有那一千美金,一边要去唐人街打零工,一边要在华盛顿大学读研究生,他做到了学习和打工两不误。获得博士学位后,他顺利取得了华盛顿大学的助教职位,这些年他的进步有目共睹。短短几年,他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研究项目。深获大学领导和研究所专家赏识,而且在华盛顿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也崭露头角。
  不过,只要熟悉华盛顿这个城市的人都应该知道,像他这样的年轻人在华盛顿是没有前途的。不错,华盛顿集中了世界上最多最强的国际问题和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每个中心里又拥挤着举手投足都可以影响世界舆论的专家,然而,在华盛顿从事所谓研究工作的人一向被分成两类人,美国人和非美国人。美国人甘愿在华盛顿从事研究工作的肯定是野心勃勃的,他们要就是以政府或政党的智囊自居,要就是暂时屈居研究所,等待白宫随时想起他们,垂青他们而委以重任。
  除了这些美国人外,华盛顿还挤满了以各种身份来华盛顿交流和学习的研究人员。华盛顿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都心照不宣,知道这些所谓学者专家都是屁颠颠来华盛顿搜集情报的职业间谍或者兼职情报收集员。
  那些挤满华盛顿各式各样研究机构的所谓专家和交流学者们都假装在搞研究,其实每个人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伺机而动。
  菲利浦不属于以上两种人,他是美国人,但毫无从政意愿,也没有什么政党后台,他好像是真正想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华盛顿大学的好心的美国人曾经劝过他,要他早作打算。好几个重量级专家告诉他,千万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你还真以为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有什么地方值得研究的吗?你还年轻,华尔街在等着你,私人企业在向你招手。赶快离开华盛顿吧,这里不是普通人、不是正常人、不是人呆的地方,乘自己还没有陷得无法自拔,赶快跑到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去,兴许还有得救……
  有点害羞的英俊的菲利浦只是微微一笑,就又埋头搞他的研究了。他一如既往,对工资收入不计较,对身外之物不追求,遵纪守法,安分守己。当然对于男女之事他有时也逢场作戏,可是从来没有尝试过去定下终生大事……
  他这样的性格成为华盛顿研究智囊机构里独有的一例,大家都很喜欢他,但又很忽视他。按说,在华盛顿这个小地方,联邦调查局和中央情报局应该早就注意到他了,可是他们却恰巧也忽略了他。
  从某方面上说,美国的情报和反情报机关无疑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从另外一方面讲,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也是最无能的组织之一。
  只要看过几本间谍小说的普通人都应该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像菲利浦这样的人,一定是某情报机关派到华盛顿的卧底,专业讲法叫“沉睡者”(Sleeper)。他们长期低调地以最好的姿态潜伏在最好的地方和最好的位置,只等着派遣国发送指令,然后像下山的猛虎,像出洞的毒蛇……
  菲利浦正是北京秘密安插在华盛顿的间谍,他也正是蓄势待发、只等北京分配任务的沉睡者!
  二
  过去八年间,菲利浦只收到过两个指令,虽然都是北京国家安全部情报局发出来的,但没有一个让他有机会“猛虎下山”或者“毒蛇出洞”,两次指令破译出来后,他都急不可待地阅读,然而,阅读之后,不但没有激动起来,甚至——怎么说呢,他到现在都不能完全理解这两个指令。当然不理解是一回事,菲利浦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北京传来的指令里的要求。
  他怀着感激来到美国。到美国的第二年,他基本上算是站稳了脚,他主动联系北京,他把这一消息发回国家安全部。之后,他整整等了半年,北京才好像很不情愿地找到他。北京通过秘密交联向他发出了第一个简单的指令:在学习工作之余,把全部时间用在研究电脑技术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相关有关的技术上。
  于是,菲利浦自己存钱买了部电脑,开始在家上网,并且买回了各种电脑书籍看。不到三年,他对电脑已经了如指掌,而且也对互联网有了一定的认知。第三年某一天,他正在上网时,突然受到了强大的攻击,黑客不但控制了他的键盘,而且全面控制了他的电脑,他愤怒异常,好在电脑里没有重要资料。不过还是出了身冷汗。从那一天开始,他知道了自己虽然掌握了大部分的“正路”的电脑知识,然而那还远远不够。接下来,他虽然想尽办法,换了电脑,花大钱买了超强的防毒软件,但仍然无法摆脱如影随形的黑客,那黑客对他的攻击仍然在持续并且有升级的趋势。他甚至在街边的网吧都无法正常上网,所有的信箱都无法打开,直到有一天,他精疲力竭,眼看自己买的第四台电脑即将报废的时候(他只能把瘫痪了的电脑偷偷沉进波多马克河而不敢拿去外面店铺修理,害怕资料遗失),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一行大字:你还有很多没有学到!
  他惊呆了,这才知道前段时间的黑客都是北京蓄意安排的,是对他不求进取浅尝则止的警告,他惭愧万分。从那以后,他下决心学习被视为歪门邪道的黑客技术。当时是1995年,中国网民还不太了解黑客技术。他在虚拟世界里到处求学游荡,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证了1997年中国第一个黑客组织“绿色兵团”的成立,他加入到1998年中国“红色黑客”报复印度尼西亚排华而发起的强大网上攻击,但他当即受到了北京国家安全部的严厉批评。从那以后,他只能旁观黑客世界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也正是在这种观摩中,他的黑客技术逐渐娴熟。从1998年到2001年,中美黑客在虚拟世界里进行了六场你死我活的最残酷也最壮烈的遭遇战,特别是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了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中国黑客化悲痛为力量,一度占领了通向白宫网站的交通要道,并向白宫和国务院主要网站投下了众多的垃圾(邮件)炸弹,而且把飘扬的五星红旗插在了美国政府的网站上……菲利浦赵看得喘不过气来,渐渐地,他看出了中国那些上网不到五年的黑客们有些后劲不足,同时,不耐烦的五角大楼悄悄释放了他们豢养的世界网络黑客高手来拯救白宫——这一切都在菲利浦·赵眼皮下进行,他却不能出手……电脑吱吱的声音仿佛是核子武器爆炸的轰鸣,菲利浦通过电脑屏幕仿佛看到中美黑客赤身肉搏的壮丽景象……不知不觉之间,他的黑客技术已经日益精进……
  不过北京始终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让他深研互联网。北京也传话过来,让他务必小心谨慎,要对自己掌握的黑客技术深藏不露,更不要技痒而在华盛顿敏感网站外围徘徊流连。最后,他们带着威胁的口吻说:美国国家安全局那台三层楼房高的巨无霸数字和密码处理器是无法攻克的,千万不要飞蛾扑火!
  他也曾借路边的网吧小试牛刀,结果让他出了身冷汗。美国智库的专家学者一向自命清高,很少使用手提电话联系,他们都倾向于使用电子邮件互相发送信息甚至传递一些看法和研究文章。菲利浦平时利用工作之便,都拿到过他们的名片。有一天,他在网吧使用自己在互联网“黑道”上学的黑客技术,轻而易举进入到几位中国问题专家的邮件箱里,结果他看到了很多平时不容易搞到的小道消息和信息。由于北京并没有要求他收集类似的情报,他没有向北京汇报他的收获,同时,他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小心地收起了自己的特殊技能。他在等北京发给他让他一展英姿的秘密指令。
  这一等又是一年多,北京又发给他第二条绝密指令,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哆哆嗦嗦打开密码信件,结果——他再次迷惑不解,太平洋那边发过来的指令非常简单:开始研究《圣经》,并安排每个星期天到教堂参加弥撒。
  《圣经》到处都是,是迄今为止人类印刷最多的书籍,超过二十亿本。排在其次的才是毛主席语录和毛选,大概有八亿册之多。菲利浦本身也通读过英文版的《圣经》,当时是为了学习英语和提高英语文学修养。但是北京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