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沙会战-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即,阿南惟畿令第6师团由瓮江、三角塘方面向金井方向挺进,包围第26军;第40师团由平江经社港向洞阳市迂回,尔后与第6师团一起围歼第26军;第3、第4师团分别向麻峰嘴、栗桥挺进,包围第37军。
  20日,日军第3、第4、第6师团强渡汨罗江,并将正面逐次向东移动,企图包围汨罗江南岸中国守军的右翼;其第40师团则沿关王桥、长乐街以东山地,经三枣桥向瓮江挺进。
  21日中午时分,阿南惟畿正式向各师团下达作战命令:
  “军决定于22日黄昏开始行动,在捞刀河以北地区捕捉歼灭当面之敌。”
  然而第9战区的悲剧还不止于此。
  22日晨,日军再次截获了第9战区的作战命令。
  这道作战命令是薛岳于21日23时发给第74军的。它要求第74军主力立即向浏阳西北的蕉溪铺集结,而以一部在社港南面的新安铺集结。
  阿南惟畿得到情报后,再次派飞机进行侦察。结果第74军的行踪不但事先暴露,而且日机还发现了正由长沙向金井急进中的第10军及由金井向瓮江方向前进的第26军的队伍。
  于是,阿南惟畿将原定于22日黄昏开始的攻击时间提前,于11时发布了开始攻击的命令。
  两道被截获的电波就这样决定了第9战区军队的悲惨命运。
  第9战区的各部队接到命令后,马上向各自的指定方向开进。
  20日,日军一部窜至长乐街、横山桥,被第4军击退。20日夜,第20军克复关王桥。日军第40师团一部来援,被第4、第58、第20军协力击破。随后,这三支部队由东北方向继续向长乐街、磨刀滩、新市、归义衔敌后侧攻击前进。第37军则与渡过汨罗江之日军一部展开激战。至 21日上午,日军一部退回汨罗江北岸,另一部仍占据着浯口及长乐街南岸一线。第197师仍在洞庭湖南岸与日军对战。
  第26军原定防守汨罗江南岸金井至将军坝的第二线阵地,但20日又接到命令,要求该军推进至汨罗江南岸平江以西——浯口——新市的第一线阵地。
  21~22日,第26军昼夜兼程赶往指定防线。不料,在瓮江、浯口一带遭到日军第6师团的围攻。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防守洞庭湖与汨罗江所形成的三角地带的第37军第95师和第140师也遭到日军第3、第4师团的攻击。当时,日军以第3、第4师团的一部攻击第37军的正面,以第4师团主力从第99军第99师与第95师的结合部穿插而过,自左往右向第95师神鼎山阵地迂回,以第3师团主力从第140师双江口阵地右侧与第26军的结合部穿过,自右向左往第140师侧后迂回,企图从左右两个方向将第37军的两个师包围消灭。双方在马头岭、伍公市、新市、骆公市等附近捉对展开厮杀。
  23日,第26军经过苦战,未能击退当面之敌,反而有陷入日军四面合围的险境。第26军军长肖之楚立即向薛岳报告险情。薛岳指示,第26军可向南撤退至蒲塘。
  同日,日军第3师团从第140师右侧突入,向双江口阵地全线猛攻。最后,第140师陷入日军重围之中,各方的通信联络都已中断,全师官兵于混乱之中只能各自为战。第140师虽伤亡惨重,但仍在坚守阵地。第95师则在神鼎山阵地顽强抗击着日军第4师团的攻击。
  24日,第26军边打边向蒲塘撤退。日军第6师团紧追不放。同时,日军第40师团又从东面压来。日军2个师团跟踪追击到蒲塘,对第26军展开围攻。
  中国军队进入长沙
  中国军队夺回长沙,进入长沙城内。
  在短短的一个星期内,第9战区第26、第37、第10军三个主力军便先后被日军击溃,这令薛岳十分恼火。日军正在向长沙步步紧逼,第9战区的战场态势越来越不利,薛岳决定让第74军担负起阻止日军南下的重担。他认为,如果第74军能阻住日军,那么,第9战区聚重兵于捞刀河一线,与日军还可一较高下。
  薛岳之所以让第74军担此重任,是因为第74军有着骄人的抗战业绩。特别是在1941年春季的上高会战中,第74军奋勇杀敌,使日军伤亡惨重,赢得了“抗日铁军”的称号。
  27日晚,第74军各部奉命突围,向醴陵集结。
  第74军的防线被击破后,通往长沙的屏障已全部被清除。而此时守卫长沙的,只有第6战区前来增援的第79军第98师。
  尽管如此,薛岳仍想竭力保住长沙。在他看来,失去长沙城,让日本人哪怕有一天的占领,都是他这个战区司令长官的耻辱。同时,他心中还有一层潜在的意识,那就是他要把长沙城变成中国各战区抗战的象征。
  所以,此时的薛岳一面催促援军火速赶到长沙,一面命令滞留在敌后的第27集团军的3个军赶到长沙救驾;同时,令第26、第37、第10、第74军各率残部向正在逼近长沙的日军进行反击。
  当时,第98师主力部队配置在城内,一部在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占领阵地,并在石灰嘴派出了警戒部队。
  27日,日军早渊支队渡过浏阳河。在驱逐了第98师的警戒部队后,即向长沙挺进。第98师虽奋力抵抗,但早渊支队一部还是于当天下午5时左右从长沙城的东北角冲入城内,并控制了新开、经武两城门,掩护主力入城。早渊支队司令部于当夜23时进入城内。29日,日军第4师团开进长沙。薛岳要守住长沙的愿望还是未能实现。
  在日军进入长沙的当晚,第7战区增援部队暂编第2军暂编第8师赶到长沙东郊左家塘附近。在获息日军已进入长沙后,即向长沙郊区的日军发动攻击。但该师仅到达1个旅的兵力,根本无力击退当面之敌。
  28日,第79军暂编第6师到达岳麓山,薛岳即令其东渡湘江,驱逐进入长沙之敌。
  29日,渡过湘江的暂编第6师向长沙城内日军发起攻击,并与早渊支队在市区发生巷战。但这时,日军第4师团主力也已开到长沙,第3、第6、第40师团全部到达长沙外围。由于兵力过于悬殊,暂编第6师只好撤出城去。
  日军占领长沙后,以第4师团留驻长沙,其他师团向浏阳、株洲方向追击国民党军队。
  第3师团自黄花市经金潭向株洲追击,29日在茭冲辅、油麻山一带与第74军第57师展开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当日9时,第29旅团的先遣队冲进株洲,13时撤出;30日14时返回金潭附近地区集结。第6师团击败第74军第51师后于29日进到镇头市集结。第40师团于28日进到浏阳县北盛仓,占领狮形山,29日集结于永安市。
  至此,日军停止了全面进攻。接下来,阿南惟畿和他的前任冈村宁次做了同样一件令其对手没有想到的事——全线撤军。
  此次作战,日军第11军从新墙河打到长沙,可谓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虽然期间遭到过一些顽强的抵抗,但终究未能阻止其南下的脚步。从9月18日发起全面攻势至9月27日攻进长沙城,前后仅用了10天时间。阿南惟畿不禁为眼前的这种胜利所陶醉。
  俗语有云:乐极生悲。正当阿南惟畿的大军向长沙长驱直入时,其后勤补给线却屡遭打击。运输部队被袭,后勤补给仓库被毁,类似的报告一个个接踵而至。阿南惟畿自然很清楚,作战部队若失去了弹药、给养的补充,那将意味着什么。
  为了保证前线作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阿南惟畿也是不惜血本,一下子又派出50多辆装甲车向前线输送弹药、给养,同时又派出1000多名步兵做掩护。可阿南惟畿万万没想到,他的这支运输部队在9月29、30日行至金井西北之脱甲桥及麻峰嘴等地时,居然连人带车被国民党军队一股脑儿全部报销,而他的这一数目巨大的补给物资也有一半落到了他的敌人手里。
  阿南惟畿搞不清楚这是哪些部队在其前线部队的后方捣鬼,他更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其实,不断在后方打击日军后勤补给线的正是早已不被阿南惟畿放在眼里的以第27集团军为主的各部队。虽然在日军发起全面攻势时,身处最前线的第27集团军确实遭到不小的打击,但其所属各部并未遭到毁灭性的重创。因此当日军一路只顾南下后,第4、第20、第58军等部便跟在其屁股后面,时不时地从侧面或后面给他来上几枪。另外,他们在日军后方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打击日军的后勤补给线。经过不断地偷袭、围攻,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几乎全部被其切断。而且当日军攻进长沙时,他们也随之来到了长沙周围。
  此时,阿南惟畿的面前摆着前线各师团急需补充的电文,而他却很难再向前线输送粮食、弹药等补给品了。无奈之下,阿南惟畿终于重复了他的前任冈村宁次曾下达过的命令:“全线撤退。”
  其撤退计划是:第40师团先行撤退,然后第4、第3、第6师团再撤退;撤退路线:第40、第6师团沿永安——麻峰嘴——长乐——线北撤,第4师团沿长沙——湘阴——线北撤,第3师团则在上述两条线路中间北撤。
  日军的“加号作战”方案(2)
  一、只将第4师团调出,如能增加1个独立混成旅团,则占据地区不变动,长沙作战仍可实施。调出驻守安义的第33师团的荒木支队,安义地区需要收缩。
  二、调出第4、第6师团,如增加1个独立混成旅团时,占据地区纵不变,但不能实行长沙作战。
  三、如再将第3师团也抽出,而增加1个独立混成旅团,则根据情况放弃岳阳。
  四、长沙作战,计划由9月1日开始集中输送,9月15日发起攻势。因此,当地驻军8月20日前,如无抽调命令,大体上按实施长沙作战进行处理。
  这样,第11军继续进行进攻长沙的作战准备。8月14日,第11军召开了师团长会议,公布了作战指导要领,对各师团的任务做了秘密指示。同时,第11军将有关情况向中国派遣军总部做了报告。
  8月上旬,日军大本营放弃了北进计划,转而专门考虑南进方针。中国派遣军总部根据大本营的指示,于8月19日通知第11军实施长沙作战,并令华北方面军及第13军各抽调一部及第3飞行团主力协同作战。
  然而,当日军大本营着手制定南方作战计划时,长沙作战又成了争论的焦点。
  当时,在中国战场上,作为南方作战的预定兵团,除驻在华南的第18、第38师团外,另有第4、第33、第21及第5师团;同时,驻武汉的日军作战飞机也必须在9月调出。因此,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大本营要求在下列条件下研究长沙作战问题:一是准备南调的师团不参加长沙作战;二是协助长沙作战的空军部队约为军侦察机、战斗机各1个中队,第3飞行集团在9月调出;三是华南的兵力不能转用于华中或华北;四是华中抽出1个汽车联队;五是宜昌至少应保持到1942年3月。
  8月26日,日军大本营发布了决定进行长沙作战的“大陆命第538号”:“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为完成当前的任务,夏秋之际在华中方面可暂时超越规定的作战地区进行作战。”
  9月1日,中国派遣军总部向第11军传达了大本营的上述命令。
  然而,就在大本营发布决定进行长沙作战命令后没几天,日军参谋本部的作战课内,中止长沙作战的意见又开始抬头。经过争论后,大本营于9月2日对长沙作战又提出了两条附加条件:一是明确抽调的兵力在南方展开前,不得使之参加长沙作战;二是长沙作战要尽快结束。
  就这样,几经反复,日军大本营在进攻长沙问题上总算有了最后的定论。
  阿南惟畿在焦急不安地等待中总算接到了大本营最后的有关长沙作战的指示。随后,他令参谋人员根据“加号作战”方案,拟定出更为详细的作战计划。
  第11军很快便拿出了一份作战计划。该计划决定于9月18日展开攻势,在击破新墙河、汨罗江之间的国民党军队的同时,做好由长乐街附近向汨罗江下游一线进击的准备;然后,攻击汨罗江南岸之国民党军,并沿新市——栗桥方向突破,以主力将国民党军队围歼于新市——栗桥以西至湘江地区,力争以一部(第6、第40师团)击溃蒲塘方面山地内的国民党军队;对汨罗江南岸国民党军发起攻击的时间预定在9月23日前后;至9月末,作战结束;在部队集中的末期,以部分兵力与海军协同,对常德进行佯动;为牵制第9战区的军队,南昌方面的警备部队,适时发动攻击。
  此次作战日军第11军使用的兵力包括第3、第4、第6、第40师团及第13师团早渊支队、第33师团荒木支队、独立混成第14旅团平野支队和江藤支队。另外还有坦克第13联队、野战重炮兵第14联队、独立野战重炮兵第15联队第1大队、军工兵队、岳南兵站地区队等。协同作战的部队有第1、第3飞行团和海军一部。
  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阿南惟畿于9月10日正式下达了作战命令。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军决定9月18日开始攻势,击溃新墙河岸地区之敌, 由长乐附近进占汨水下游一线,准备下一步攻势。
  二、第4师团应在9月17日前,以一部部队进至新墙河及沙港右岸一线后,18日晨突破该河左岸阵地。其后,以主力进占粤汉线方面,协助早渊支队在该方面进行扫荡后,迅速进占汨水一线。
  三、早渊支队继第4师团前进,在军攻势开始时,应经由新墙河南方向鹿角方向前进,扫清新墙河左岸之敌,其后迅速向汨水一线前进。
  四、第3师团9月17日前应与第4师团联系,以一部兵力进至沙港右岸一线后,18日凌晨开始攻击该河左岸之敌。9月20日左右进占兰市河附近汨水一线,准备好以后的攻势,特别是渡河的准备。
  五、第6师团9月17日前应以一部兵力进至沙港右岸后,18日晨突破沙港左岸阵地,20日进占长乐汨水一线,准备好以后的攻势,特别是渡河的准备。
  六、第40师团9月17日前,应以一部进至沙港右岸一线后,18日晨突破杨林街西北高地敌军阵地,其后迅速向平江前进。
  从阿南惟畿的上述部署可以看出,此次作战,他吸收了第一次长沙会战时日军分散使用兵力的教训,不再是从赣北、鄂南、湘北三个方向进攻长沙,而是将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湘北,形成湘北方面的绝对优势。阿南惟畿这一部署,充分说明他是铁了心要吃掉第9战区的主力部队。
  日军的“加号作战”方案(3)
  作战正式打响之前,阿南惟畿下令将指挥所前移到岳阳,并在岳阳地区设特别警备区,以荒木支队作为第二线部队。
  9月15日,阿南惟畿在岳阳前线指挥所召开了各师团参谋长及作战主任参谋会议,对整个作战的指导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以贯彻其作战意图,同时也为其部属打气。
  所有工作布置完毕后,阿南惟畿不禁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面对整装待发的军队,阿南惟畿踌躇满志,他甚至企盼战斗能够早一日打响,以便早一日收到日军攻占长沙的捷报。
  薛岳未战先输(2)
  所以,国民党军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的悲剧实际上在开战前就决定了。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序战首先在鄂南方面第27集团军的防地大云山打响。
  大云山位于湘鄂边境,在新墙河的上游,海拔960米。这里森林茂密,地势险要,属于第9战区的游击区。第9战区的部队常到这里活动,并不时对日军进行袭击。
  1941年9月7日晨,集结于忠坊、桃林、西塘之日军第6师团首先向南山、雁岭、鸡婆岭、草鞋岭的国民党守军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
  阿南惟畿令第6师团进攻大云山国民党军阵地,主要是为了掩护其主力向湘北集结,当然击退了该地守军,对其以后的作战也是十分有利的。他原定于5日开始大云山作战,但因为天气恶劣而被迫推迟到7日。
  攻击开始后,日军在炮火、飞机的掩护下,从东、西、北三面对大云山守军展开围攻。第58军新编第11师、第4军第59、第102师分别与日军展开激战。战至下午,日军进至南冲、孟城、长安桥、甘田一带。
  8日,日军继续攻击前进,并以主力向大云山南、新墙河北之草鞋岭、甘田、港口方面猛攻,企图向新墙河南岸进犯。不料,在其突进至比家山附近后,遭到第4军的痛击,被迫暂缓南下。而第59、第102师及第58军新编第10师仍在白羊田、甘田附近地区阻击日军。
  9日,日军一部越过新墙河。杨森立即以第4、第58军及第20军第133师发起反攻,侧击和截击渡过新墙河的日军。经过激战,日军被压迫退回新墙河北岸五龙桥、白羊田一带。
  这时,日军第40师团已经到达大云山附近,接替第6师团继续围攻大云山,而第6师团则开始陆续退走,准备与以后到达战场的日军主力共同对湘北发动总攻。
  10日,杨森指挥新编10师自东向西、第59师由西向东、第37军第60师由南向北包围日军。战至中午,新编第10师夺回大云山的制高点,并收复了石塘冲、石壁桥,将当面之敌压迫到石庙一线。第59、第102师则全力进攻茅冲、和尚庄、邓家桥一线日军。当天晚上,第20、第58军的攻击队和第6挺进队一部,分途向大沙坪、羊楼洞、赵李桥、石城湾各地之日军进行夜袭。
  11日拂晓,第59、第102、第60及新编第10师合力会攻残敌,未及被换走的日军第6师团第13联队被围困在甘田附近,伤亡惨重。正当国民党军各部准备将其彻底消灭时,日军第40师团重松支队赶到,将奄奄一息的第13联队解救而去。
  12日,国民党军各部对重松支队展开围攻,并将其截为两部。当日晚,该支队主力进入港口附近,遭到第58、第4军各一部的袭击;而其预备队第235联队后藤大队则被堵于马嘶塅西侧一带,遭到重创。
  13日上午,日军第40师团龟川联队在港口北5公里的白羊田南侧一带与第58军发生遭遇战。随后,第40师团仁科联队及师团主力赶到,也投入作战。这样,日军第40师团的两个联队就在白羊田南侧一带东西3公里的范围内,与国民党军混战在一起。激战竟日,双方形成僵局。晚上,第58军又不断对日军进行夜袭。当日晚,青木成一师团长向上级做了这样的战况报告:
  师团主力在白羊田南侧击退由13日晨来攻的敌新编第11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