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碰上这种摆明了撒泼要钱的,除了给钱好像还真不能怎么样啊。。。。。。
偏巧薛氏又不在,这姐妹俩才十来岁的小姑娘,能怎么样?
难不成还能跟刘氏一起撒泼?
就连孙婆一时都没了辙。
纪青雪气的要命,这该死的刘氏母女,当真是不要脸至极!她可以豁的出去撒泼,可是自己姐妹俩却万万不能。
姑娘家的名声比她一个泼妇的名声那根本不能比。
纪青青忽然轻轻捏了捏纪青雪的手腕,掩面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一边哭一边道:“刘婶子您这是摆明要赖上我们了?我们娘俩是乡下人,什么都不懂,只想着勤快些起早贪黑赚几个辛苦钱补贴家用,到底怎么招惹您啦?您自己的烧饼做的不好、吸引不了顾客,难不成还赖我们?我娘不就是不肯把配方白白告诉您、不肯放弃卖早餐吗,您何至于如此过分?不分青红皂白无缘无故的便硬说是我们叫人砸了您的摊子!我们的摊子差点还叫人砸了呢,可也没找上您啊!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您何苦把事情做得这样绝?我们辛辛苦苦好容易赚了几个钱,家里房子坏了还等着修葺,眼看要过冬,连一床棉被也还没有,这来年的种子、做犁耙、到了青黄不接的时节粮食眼看着不够吃还得花钱买——呜呜呜,您这样欺负我们乡下人,叫我们怎么办呀!”
纪青雪怔了怔,想起祖父祖母偏心,想起青青受的委屈,想起如今住的那老房子,想起那区区几亩薄田,想起两个哥哥的聘礼、青青的嫁妆——
一样一样哪儿都需要钱,好容易靠着青青如今有个稳定的来钱的渠道,却又遭遇这种糟心事儿,忍不住悲从中来,一把抱住纪青青,也呜呜呜的哭了起来。
纪青青那是装的——卖惨谁不会啊,大不了大家都来卖惨呗!看看谁更惨!
可是纪青雪受了她的刺激,加上一时想的有点多,是真的伤心的哭了。
姐妹两个抱头痛哭,可把众人看的直不忍叹气,当下便有几位婶子、老太太上前安抚安慰姐妹俩。
众人更是将刘氏母女鄙夷到了极点。
孙婆眼眶子都湿润了,怒视刘氏,冲上前揪着她胳膊便把她往门外拖,一边拖一边骂道:“你这不要脸的泼妇,给我滚!滚出去!什么钱你都敢想,也不怕天打雷劈!”
“别动我娘,你放开我娘!”张小花慌得叫嚷。
刘氏又羞又怒又气又急也嗷嗷直叫,一边挣扎一边叫:‘打死人啦!打死人啦!’
孙婆给她气乐了,叫嚷道:“老婆子我没力气,我要有力气真要揍你一顿!我这老胳膊老腿还能打死你?你多金贵啊你!滚,给我滚!”
众人都哄笑起来,好些人拥了上去,帮着孙婆将那母女俩往门外推搡。
“大家小心点啊,孙婆年纪大了,可别推孙婆摔跤了!”
“就是,老人家可禁不起!”
张小花和刘氏动作僵了僵,不敢再用力反抗,很快就叫人给推出了院子外头。
孙婆已经六十多岁了,古代六十多岁还是很显老的,万一将孙婆推出个什么意外的,她绝对会一口死咬着这母女俩不放,到时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纪青青见了暗笑。
之所以她不敢上前跟刘氏动手,就是怕她会撒泼打滚的躺地上讹人,毕竟自己是小辈,她年长。
但是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刘氏和孙婆身上,刘氏想要讹孙婆,赖孙婆打伤自己,那就成了笑话了!
“给我滚!赶紧的!”孙婆挡住院门口,恶狠狠冲刘氏母女瞪眼。
刘氏母女气得哆嗦,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满脸羞怒惊惶瞅着孙婆说不出话来。
众街坊邻居七嘴八舌的也帮着赶人。
“我说你们也要点脸呗,何必呢!”
“就是,真要是人家掀了你的烧饼摊子,好歹有个证据呀,这么平白无故的就想赖人拿钱,有这么好的事儿?”
“大伙儿以后小心,见了她们家的人可不得绕着道儿走,不然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讹上了呢!”。。
“哎,见钱眼开见到这份上也是少见。”
“所以我刚才说的,这样的人哪里是做得起来的?怪不得生意总是不好!”
“。。。。。。”
刘氏母女又气又恨,灰溜溜的走了。
众人又感慨议论了几句,这才离开。
院子里,劝着纪青青姐妹的大婶、老婆婆们也渐渐劝住了姐妹俩,姐妹俩红着眼睛道谢,孙婆又说了些客气道谢话,众人陆续离开。
孙婆将院子门关了起来,怜惜的叹了口气道:“这叫个什么事儿呀,哎!好孩子,别哭了啊,哭得孙婆心里也难受。”
纪青青笑道:“我们没事的孙婆,我们堂堂正正,还要继续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呢,哪里叫人三言两语便影响了自个的正事?姐,别难过了。”
纪青青有些愧疚的拉着纪青雪的手。
她是装哭的,姐姐却是真的哭,这让她有些过意不去。
第116章 后怕()
她是装哭的,姐姐却是真的哭,这让她有些过意不去。
“嗯,不难过了!”纪青雪也笑了起来。
这一场折腾,三人都有些累了,便回屋休息。
孙婆有些纳闷,说道:“怎么这样巧,他们家的烧饼摊子也有人去找麻烦了?”。。
纪青青摇摇头,道:“这就不知道了!管他呢,只要我们家的没事就成。”
孙婆点点头,又道:“那刘氏真是块滚刀肉,太可恶了!”
“她也就那点本事,想平白无故捡现成的,没门。”纪青青撇撇嘴。
孙婆和纪青雪都笑了起来。
孙婆慈爱的笑道:“你这丫头,人小鬼大,倒是瞧不出来,不但胆子大,鬼主意还挺多的!”
纪青青便知道刚才自己装哭的事情没有瞒过孙婆,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也是没有办法啊,我又不能跟她打架。我还真想跟她打一场呢,太可恶了!”
“哎,那可千万别!姑娘家家的,跟她动手你亏大了!”孙婆忙道。
纪青青和纪青雪都笑了起来,忙点头说是。
好在这会儿还早,刘氏母女虽然闹了一场,并没有耽搁她们做午饭、下午做猪头肉。
今儿只买了三个猪头,量不多,料想很快就能卖完。
中午的时候,纪青青教了纪青雪两道菜,饭后又教了一道点心。
纪青雪都用心的学了。
下午卖猪头肉的时候,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并且,很多人对她们姐妹俩似乎亲切和气了许多,眼神里透着笑意和怜惜。
一开始纪青青有点一头雾水,后来终于想到了,多半是自己中午卖惨的效果?
顿时有些啼笑皆非。
不过这样没什么坏处就是了。
怪不得都爱卖惨呢,原来卖惨真的是有好处的!
孙婆一直在旁边陪着,坎儿回来了,把坎儿也拉着过来一块陪着。
纪同宁没有出现,坎儿说同宁哥下午有事,就不过来了。
他今天才见了谭老大,谭老大只要脑子不进水,就绝对会交代下去,没人再会欺负他妹子们的。
总算是安安然然卖到收摊并没有出什么意外,孙婆一颗心才算放进了胸腔。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纪青雪稍微帮了点儿忙就连忙赶回林府去了。
有孙婆帮忙,纪青青也还能忙的过来。
然后准备出去摆摊卖的时候,薛氏和纪明和就来了。
早上的生意仍然很好,中午收摊的时候,纪同宁来了,帮着一块收东西,然后告诉纪青青和薛氏:“那刘氏一家以后不会再来闹腾了!”
薛氏有点莫名其妙,孙婆忙告诉了她昨天的事情。
纪青青笑道:“哥你都知道了啊!”
纪同宁白了她一眼,道:“你也不说告诉我,还是坎儿跟我说的。”说着冷笑了笑,那刘氏母女真是不知死活。
薛氏听了气的不得了,咬牙骂道:“什么玩意儿啊,她那破摊子我会去掀她的?老娘还怕脏了手呢!不要脸的东西,竟敢跑上门来欺负我的闺女!老娘跟她没完!”
纪青青便笑道:“还好有四哥在,我们也没吃亏。四哥说事情已经解决了就算了吧。”
薛氏犹自气不过,骂了一阵刘氏母女,又骂纪同宁:“不是说了叫你好好照看着你两个妹子,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了?这要不是有孙婆和街坊们,你让你两个妹子怎么应付那泼妇?跟她打架吗?”
薛氏后怕不已,别的不敢说,这青丫头如今可是真的会打架的。
她一个姑娘家,传出个泼妇的名声,岂不成了笑话!
纪同宁这次倒是没顶嘴,老老实实的认了错:“这回是我错了。”
薛氏没想到他会这么老实认错,倒是一怔。
纪明和便道:“青丫头和雪丫头好在没事,谁能想得到呢?你也别生气了。哎,这事闹的,以后你还是别这么回去了吧!”
“那还用说?”薛氏白了他一眼,这次她一回去就发生了这种事,她哪里还敢?
纪青青也知道该怎么劝,劝了也没用的。在爹娘心里,她和姐姐的分量极重,这次的事儿显然他们都后怕,肯定不会再留下发生同样事情的机会。
再忍耐忍耐吧,只要攒够了第一桶金,以后便换一样做,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两难了。
孙婆和薛氏两个最爱讲各种八卦了,昨天的事情可算是一件大八卦,后来圆满的解决了,自家可算是大赢家,孙婆自然不会忍得住跟薛氏说道起来。
说的眉飞色舞。
薛氏听得一会儿恼怒骂上几句、一会儿又忍不住得意好笑,顺便看纪青青一眼,等听到纪青青哭诉那些话,又忍不住叹了口气,满眼怜惜。
纪青青不由得过去抱着她腻歪在她身上撒娇笑道:“娘,您这是什么眼神呀!我就是见不得那刘氏跑来哭惨,这才也有样学样罢了!其实咱们家现在挺好的呀,哪有那样可怜呀!”
说的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薛氏便叹道:“这次可多亏了街坊们帮忙,若不是有街坊们,只怕你们还是要吃亏。他爹,你说咱是不是得感谢感谢街坊们?表示表示?”
纪明和点点头:“我看也是这么个理儿。你们娘俩既然还要住在这儿,跟街坊们打好关系将来万一有个什么事儿也好有个帮衬。总不能叫人家白帮忙了,是得有点儿表示才行。”
“我看还是算了吧!街坊这一片人可不少呢!若是真要感谢起来,漏了谁家都是个错,这一家家的感谢过去,得送出去多少东西啊!送得少了,人家反倒说道!好事反而变成坏事了。”孙婆忍不住道。
“可不就是,我看你们就是多事!”纪同宁也不以为然,道:“街坊不都是这样吗?咱们有事别人帮忙,回头别人家有什么要帮忙的咱们也搭把手就行了!这个道理谁不明白?他们帮着说话,那也是咱们占着理儿、他们未必不是想着今日与人方便、来日自己方便!”
“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呢你?”薛氏有点不高兴的瞪了纪同宁一眼,态度却也迟疑了起来。
就连纪明和,也觉得好像这么做有点不妥。
第117章 刘氏倒霉()
纪青青明白,自己的娘就是个直肠子,刀子嘴豆腐心的那种。
别人对她不好,她会十倍的报复回去,休想占她一丁点儿的便宜;可是别人对她好,她也恨不得十倍的回报人家。
街坊邻居们仗义执言帮了自己和姐姐解决掉那样一块滚刀肉的麻烦,娘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当然便想做点什么回报。
可是,孙婆和四哥的话也没错。
毕竟那日来的人很多——没办法,热闹谁不爱看啊,这附近好几条巷子的居民、但凡在家的听到风声的、以及过路的全都跑来了。
那其中有帮了忙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更有入蒋三娘那种幸灾乐祸挑唆嘀咕的。
但这会儿说要感谢报答,如何分得清?
即便东西不多,像蒋三娘那种人,谁也不想给她!
用薛氏的话说,扔了喂狗也不给!
但若是不给,只怕那样的人背地里不知有生出多少闲话是非来。
这且罢了,若是明明帮了自家的结果感谢的时候却漏掉了,岂不是更叫人心里头不舒服?
毕竟当时乱哄哄的,哪里记得清有多少人?
他们说要送点东西表达谢意,送的自然是烧饼、豆脑这般吃食,若是人家家里人口多的,保不齐有人嫌少、说小气呢!
更保不齐不会有人说怎么不给点猪头肉尝尝?
到时候,还真是好心好意反弄成尴尬事了。
纪青青便笑道:“爹、娘,我看不如这样好了,这事儿咱们记在心里便是,娘跟孙婆串门的时候多说几句感谢的话,街坊们来买东西,咱偶尔多添上一点,也算尽了心意了!”
孙婆忙点头笑道:“就是青青这样,这就行了。”
薛氏和纪明和便也点头。
午饭后,纪明和便赶着牛车回去了,说好三天后再来。
薛氏买了两斤五花肉、两根排骨给他带回去吃,叮嘱他道:“别傻愣愣的把肉都给了那边!我特意叫洪屠夫包了两份,一样大小,你给那边送一份去便是了。”。。
纪明和忙点头傻笑着答应,有点心虚的飞快瞟了薛氏一眼。
纪青青又花了十多文钱买了一包糕点、几块糖果,交给纪明和:“爹悄悄的给青莺,别叫同泰他们看见了!”
薛氏见状不由笑叹道:“你倒是记得他们姐弟俩!”
纪青青笑道:“娘还不是一样心疼他们俩。”
薛氏“哎”了一声,怜惜的道:“那也是五丫头姐弟俩招人疼,不像同泰那样霸道。”
她便又向纪明和道:“那边家里煮肉,青莺姐弟俩怕是难得吃上一口,回头你做好了,叫他们去吃一点。”
纪明和答应了,笑道:“我也一样疼那俩孩子,见了他们会叫一声的。只你们不在家,他们也不往咱们家去。”
不一会儿,纪明和出城回家,纪同宁也离开了。
青雪过来,纪青青今天教纪青雪做三道菜:炒鸡片、鸡豆花、宫保鸡丁,
正好中午吃鸡了,她特意留了一大块鸡脯肉。
昨儿纪青雪就说了,想多学几道用鸡做的菜肴。
不过也知道鸡跟肉不一样,不可能天天买鸡,便跟纪青青说了,让她口述就成,或者偶尔她能从林府取一些食材出来。
纪青青坚决不让她从林府取食材——这种事太遭主家忌讳,一旦被人告发被主家知晓,恐怕她会挨罚。
口述仔细一些,四五天买一只鸡,取各部位的肉做上几道相关的菜练手,也不是不行的。
纪青雪拗不过她,只得答应了。
比如今日这三道菜,省着点材料用,还是能教给纪青雪的。
只是做好这三道菜之后,时间有点赶,纪青雪便没法再帮忙,急忙赶着回林府去了。
但薛氏已经回来,与纪青青一块处理猪头肉,也不会手忙脚乱。
今日买回来了六只猪头,八十多斤,光是这些猪头肉卖了便能赚一两数百文银子,薛氏眉开眼笑,说道明日便可以去兑换银票了。
母女俩憧憬着未来,都充满干劲。
只是,十一月已经过了大半,也看就要入腊月了,天气一天天凉了下来,而纪青青的亲大哥、老纪家排行老二的纪同信还没有回来,偶尔提起,薛氏便忍不住担忧叹气。
记忆中,二哥的笑容十分温暖宽厚,如冬日里的暖阳,纪青青不由也有些思念起来。
下午,孙婆去串了一趟门回来,便兴致勃勃的跟薛氏和纪青青说,刘氏母女昨天回家后,刘氏被她男人狠狠揍了一顿,大骂她不要脸、惹是生非、张家的脸都叫她给丢尽了!
刘氏被打得起不来床,今天那烧饼摊子都没摆出来呢。
薛氏听了也称愿,骂道:“那不要脸的泼妇,活该!自作孽不可活啊这是!”
若不是两个闺女是明白人,能稳得住场面,昨儿刘氏那一场撒泼闹腾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呢。
她一块滚刀肉能豁的出去不要脸,可她闺女能吗?姑娘家脸面丢尽,还怎么说人家?
尤其是青丫头这种情况,可禁不起再来一次。
一想起这个薛氏就后怕,就恨得心里痒痒。
孙婆笑道:“可不是,大伙儿都这么说呢!如今都传开了,说她不厚道,惹不起,都说以后都别上她那摊子买烧饼去,不然万一被她缠上还了得?又不是光她家卖烧饼,谁还非要那一口吃的不可呀?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平白去招她那嫌隙做什么。。。。。。”
薛氏冷笑:“可见公道自在人心,这人啊,就得踏踏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事做人,不能起歪心眼儿!不然迟早是个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下场!自个酿的苦果自个咽去吧,可跟别人没关系。”
“可不正是!”孙婆一笑。
次日青雪来的时候,只有孙婆在,不由诧异相问。
孙婆便笑道:“你娘和你妹子说是上街买点儿东西,做冬天的棉鞋和棉袄、棉袍呢,原本买的不够用了。你等一会儿她们就该回来了!”
纪青雪笑着答应了一声,顺手拿起竹扫把打扫起院子来。
惹得孙婆笑赞道:“我老婆子可真是羡慕死你娘了,有同宁那样的好儿子、还有你们姐妹俩这样的好闺女!又勤快又能干,相貌好,脾气性格也好,一家子和和乐乐的,多少人没有的福气呢。”
第118章 姐妹私话()
纪青雪笑笑,道:“我们这样的人家,若是这点福气都没有,那可不成样了。”。。
“别说,这也不是家家都有的!”说着两人笑起来。
没多会儿,薛氏和纪青青拎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买了不少厚实的棉布、以及上好的棉花,还有两块羊皮——准备钉在鞋底、包着鞋沿的,这样冬天穿着不但可以防水也更加保暖,万一下一场小雪,也不会湿了鞋子。
他们这样的乡下寻常人家,做的起皮靴子的极少,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鞋底、鞋沿包裹一层皮子,也是个保暖防潮的巧法子。
孙婆见了不由咂舌:“怎买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