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人志-第6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督人选一直是所有势力关注的焦点,虽然来自印德安地区的各方本土势力们都希望能够由印德安本民族的人物来担任,但是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退而求其次,他们希望能够在城守和府(行省)下的行政官员更多的由出身本土的官员来担任,但这同样遭到了来自帝国中央政府的否决。在这个问题上素来态度温和的萧唐和较为激进的苏秦都持相同意见,那就是帝国必须要在这个问题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总督人选自然毋庸考虑,必须要由帝国中央信得过的人选来担任,城守也是如此,府(行省)下设的主要行政官员同样也要由在获得帝国认同的官员来出任。
  在这个问题上来自印德安地区的代表和政务院的官员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虽然在册封帝国贵族之前帝国中央就已经有意识的进行了挑选,但是在这个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已经成为帝国元老院代表的印德安籍贵族们仍然是据理力争,而来自印德安地区各行各业的公民院代表却恰恰相反,他们坚决支持帝国中央政务院的意见,这使得帝国元老院的印德安籍代表最终未能在关键问题上达到意愿。
  第二十三节 无心插柳
  即便是在帝国中央内部对于印德安诸郡的总督人选问题上也是争论颇多,在第一批被任命的人选中,在印德安地区中表现上佳的鲍林被无锋首先任命为情况最为复杂管辖范围最宽的中印德安郡总督,紧接着获得任命的是武直卸任缅郡总督而被任命为旁遮郡总督,出人意料的是外交部副部长刘阜节被任命为滨海郡总督。
  刘阜节在印德安地区的后期表现很得崔文秀的赏识,和鲍林两人成功的分化瓦解了海德拉巴人的联盟,使得整个中北印德安能够较为平安的纳入帝国、他和鲍林二人功不可没、在给帝国的推荐信上,崔文秀力荐这位来白外交部门的高手,而无锋本人也很是赏识这位外交部的副部长,让对方下去担任一个郡的总督不但是升任更是一次磨砺,可以让对
  方更全面的锻炼自身的能力。
  滨海郡事实上是由提克人的东部控制区演化而来,但是由于和雅库安人在北面交接,西泽地区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而帝国也在推行这种民族各部落混居的策略,使得不少提克人进入海德拉巴人控制区的同时,也有不少雅库安人进入了提克人缘由势力范围,这个地区由于提克上层贵族势力被吕宋人彻底摧毁,使得能够更轻松的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统治秩序,而其南连梅利,西濒波罗的海,北按西印德安郡,加之其经济基础犹在,也被无锋寄予厚望,希望这个地区能够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车头,成为整个印德安地区中经济先行者。
  中印德安郡之所以让鲍林出任总督也是考虑到了中印德安郡下辖的五个府(行省)的复杂情况,多个中小部落和几大部落在这个地区势力交融、而且亦是罗门教、尼叶教以及圣灵教势力的交汇区域,罗门教要想捍卫自己的固有地位,而尼叶教则希望能够在这个地区取得更多的支持,至于圣灵教。依托西北面的圣灵教影响区、他们更希望在这里站稳
  脚跟。
  如何在保持这个地区社会稳定和宗教势力平衡的情况下发展这个地区地经济也是考验鲍林综合能力的一个巨大挑战。无锋有意要想考验一下这位由军入政地得力部下,希望中印德安郡能够成为鲍林从政的新平台。
  武直被调任旁遮郡的总督名义上是平调,但是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对武直在缅郡总督这个位置上他有上佳表现的奖励,缅郡的情况众所周知,底子太过薄弱,任何人要想在短时间内将缅郡来一个旧貌变新颜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武直能够在重点发展缅北地区的同时逐渐将缅中地区也作为辐射区域、一步一个脚印的是发展道路得到了经济发展部部长杨正彬地高度肯定,加之洪灾时的应对得力。调任一个条件更好的郡总督也是情理之中。
  梅利郡总督一职一直是帝都上下势力关注的焦点,当这今生产香料且航海业、金融业高度发达的大国落入帝国囊中时就曾经引发了帝国工商界和金融界的阵阵欢呼,帝国财界的学者们也是对帝国能够如此轻松的取得这个地区的控制权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将梅利地区纳入帝国控制必持使得帝国综合国力大大提升一步,梅利地区的经济能够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势头,和帝国东南经济发达地区遥相呼应,必将对这之间地帝国广大内地和中大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个双飞带动的辐射效应。
  但是梅利地区也是帝国控制力最为薄弱的一个地区,帝国可以说在这个地区毫无根基,除了与南面的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联手瓜分了这个地区实施了军事占领之外,帝国在其他渠道上地影响力相当有限。事实上在与吕宋争夺南印德安地区之都帝国也从未想到过要征服控制梅利,只是天假其便,梅利这个军事上外强中干的家伙一下子送上门来,
  崔文秀也就只有勉为其难地笑纳了。
  在崔文秀一控制了梅利地区之后帝国就积极的开始在梅利地区拉拢势力分插棋子,但这种效果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起到效果。好在梅利地区本来就是一个工商活跃的地区,民族成分异常复杂。梅利本地土著只占到了六成左右,而且在中北地区的比例更低只有五成左右,连约克大公的血统都有着西大陆多个国家的血琉,来自周边地区尤其是西大陆的移
  民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只是他们移居梅利的时间较早,一般都有百年以上,但是体现在我种上也就相当复杂了。
  秦铁流接到帝国政务院地任职命令时还在珠江府巡查的路上,驿报送到他手上时他还懵然不知,天南郡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水灾和瘟疫的袭击。水灾已经过去,瘟疫也已经控制住了,现在正是重建天南的关键时刻、这却飞来一纸调任驿报。
  “大人可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么?莫非是政务院又有什么新的决策?”旁边搭话的干瘦男子是秦铁流的高级幕僚管文仲,也是秦铁流原来在帝国大学的同事,跟随秦铁流一起到了西北大学,秦铁流出任天南郡总督的时候又好不容易才获得无锋松口同意他从西北大学中带走几名人才作为自己的幕僚,可以说为西北大学和天南郡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
  劳。
  秦铁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实话,也许这一任职是许多人打破脑袋都想钻营的,秦铁流也早就听说在梅利总督这个位置上是帝国新成立的八郡中竟争最为激烈的,据说连河朔总督何京和三江总督穆浩然都跃跃欲试,至于像一干城府中想要谋求这个位置的还有姑苏城守诸葛妙,这个家伙据说在陛下巡幸江南时颇得陛下的赏识,也就起了想要谋求梅
  利总督的愿望。
  秦铁流从未想过自己会要去谋求梅利总督,在他看来天南经过自已的一番安排策划经济已经逐渐是上正规,工商业和金融业都开始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他自信只要再有三年,天南郡就可以超越一直压在天南头上的三江,那时候在谋求调任也不为迟,何况现在正处于重建时期,帝国也不可能考虑在这个时候调换这几个遭受了洪灾的郡级行政长官,但是这一纸任免通知却让秦铁流无话可说。
  疑惑的按过上司超过来的驿报,管文仲粗粗浏览一下便是一脸喜色,随手递给旁边另外一个同僚总督府负责农政水利事务的乔成山,“恭喜大人了,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大人升任梅利总督了,这可是有心插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大人没有去谋求反而落到大人头上,只怕会让很多人失望至极啊。”
  “云仲,说话注意一些,这是帝国政务院的任命,谁去谋求说会失望至极了?”微微皱起眉头,看来连自己的几个幕僚也都清楚关于梅利总督的竟争激烈程度,只不过这个位置怎么会落到自己头上呢?
  “大人说得是,属下失言了。“管云仲和旁边同僚乔成山交换了个欣喜的眼神不再多言语。
  “云仲,成山,这未必是好事啊,你们也清楚我并没有去谋求调任,而且像梅利总督这种热门位置比滨海总督还要惹人眼目,我从未奢望。何况你们也清楚现在梅利是众目关注的焦点,香料出产、航海发达、金融繁盛,加之又是面向西大陆的窗口,坐这个位置不容易啊。
  这个时候秦铁流心情已经渐渐平静下来了,也开始一步一步让自已步入梅利总督这个角色,帝国政务院既然下达了任免通知肯定是经过了皇帝陛下的首肯已经成了定案,没有更改余地了,自己也只有服从,且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从三类郡的天南郡一跃到了梅利这种一类郡,也是对自己工作和能力的肯定。
  按照帝国政界一种不成文的非官方约定,帝国现在的郡分成了五类,天南郡只能勉强算得上一个三类郡,而梅利郡很显然是和中州、江南、东海、五湖这一类地区平级的一类郡。一类郡地区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方便,经济发达,而河朔、关西、南海、滨海、南印德安、北印德安、西南算得上是二类郡,这二类郡要么占着地理位置好,要么占着自然资源丰富和地势平坦适合耕作,要么就是经济基础较好。而像三江、西北、天南、索利安、旁遮、中印德安、捷洛克算得上是三类郡,各方面情况都一般,四类郡一般泛指如北原、燕云、北吕宋、西域这一类基础较差或看起步较晚的地区,五类郡则是帝国的边疆或者交通闭塞地区,如缅郡、中南郡、东腾格里、西印德安等地区。
  第二十四节 为官之道(1)
  “大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考虑您还接不接这个位置的时候了,梅利郡可以说是仅次于江南、东海的殷实之地,虽然南梅利控制在西奥兰王国和日德兰王国手中,但是即便是中北梅利也已经相当可观了,即便是五湖只怕也比不上那里的富庶。正如您所说那里盛产香料,这种东西不但是帝国需要量很大的东西,在西大陆的市场更为广阔:濒临波罗的海和爱琴海,是帝国在爱琴海上唯一的基地,也是通往西大陆南部亚德里亚湾和比利牛斯海的重要窗口,航运业亦是相当发达:而几百年来香料贸易积累起来的财富也让那里的工商业豪门逐渐将资金转向了金融业,导致了这个地区的金融业超乎寻常的发达,尤其是在卢克索和德班、这两地的金融家族据说控制了整个爱琴海和波罗的海东岸地区一半的金融交易。这样发达一个地区可以说无数人垂涎三尺,竟争也肯定异常激烈,但是皇帝陛下却把这个位置交给了您,这其中肯定有皇帝陛下的考虑。”
  “哦?云仲,你说说陛下把梅利交给我有什么打算呢?驿报上要求我马上返回帝都先要述职,然后马上可能就要赶赴梅利上任了,我也得想一想面见陛下之后陛下会什么问题,我又该怎么回答才对。”秦铁流还是有些紧张,毕竟梅利是纳入帝国管理,不想天南有王宗奚还替他打下了一些基础,梅利可是要他自己一手一脚去打拼。
  “属下以为陛下授予您梅利总督一职无外子有几方面的考虑,一,您曾经游历过西大陆,对西大陆的风土人情相当了解,可以尽快进入状态,毕竟梅利地区距离帝国太远,许多事情要呈狠帝国批准之后再来决定恐怕时效上会受到影响;第二。您和帝国国内各方势力都没有大牵扯,您应该清楚对梅利总督的竟争十分激烈、也许陛下是想要平衡
  一下各方的反应;第三,你通晓拉尼亚语,天方语也能对付,这也是一大优势:第四。崔文秀大人也算是您在西北时的老熟人了,现在中大陆地区很长一段时间恐怕都会由崔文秀大人负责军事方面的事务,尤其是梅利郡孤悬一隅,陛下也要考虑一个和崔文秀大人较为相合的文官来巩固帝国在中大陆地区地统治,而梅利自然是最重要的一环。”
  秦铁流点点头,自己这个幕僚对于政务的通晓可谓精深,很短时间内就能分析出这么多道理,虽然未必全部准确。但是也算是说准了一半,尤其是第一条和第二条,不过第四条却未必准确,自己和崔文秀固然熟悉,但并没有多少交往,而且陛下也深知自己和军方官员并没有多大干练,只怕这还是一个优势,和军方尤其是崔文秀太过密切的人未必能够获得这个地区的高任,鲍林不过是一个特例罢了。
  “咱们也得好生考虑一下怎么应对皇帝陛下和政务院两位首相的咨询了。这梅利地位非比寻常,咱们总得拿出来一些实在地东西才行。”秦铁流不再在为什么会选择自己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考虑最现实的问题。
  “大人,梅利经济虽然发达,但是并非没有弱点。咱们可以针对其弱点提出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比如梅利地区航海业虽然发达,但是陆地交通并不畅顺,这是梅利地区香料外运的一个瓶颈,尤其是最东面的吉雷松地区,那里虽然极为适合种植香料、但是由于地势和历史的原因那里的交通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改善,以至于那里的香料无法顺利运出,而这也导致了这个地区地香料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制约。如果这个问能够得到解决,梅利地区的香料产量至少可以提高两成以上。”
  接上话的是秦铁流的另外一个高级摹僚乔成山,他对于梅利地区情况的熟悉让秦铁流和管云仲都大感惊讶,难道他早就猜测到了秦铁流升任梅利总督不成?
  “大人和云仲兄不必惊讶,成山还没有那么大能耐能够预知大人能够升任梅利总督,只是属下一直负责农政事务,帝国对香料的需求量一直很大,成山也一直并想天开希望天南南面的两个府看能不能种植一些香料,虽然没能成功,但也就对梅利地区的情况比较熟悉。”乔成山笑着释去了秦铁流和管云仲的怀疑。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成山兄真有未卜先知地本事呢。”管云仲哈哈大笑道。
  秦铁流升任梅利总督这个任命的确让整个帝都地各方势力都感到无比意外,几个热门人选都没有能够入选,却是一直低调甚至没有任何动作的秦铁流这个局外人出乎意外的升任,事前甚至连萧唐和苏秦都未曾知晓、而这个任命甚至是没有经过政务院推荐人选而有无锋直接任命,政务院不过是按照程序下达了任命书罢了。
  “现在帝都城里是不是人声鼎沸都在议论朕为什么会任命秦铁流担任梅利总督?”无锋突然问及这个问题让萧唐和苏秦一时间面面扣觑,都觉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怎么,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么?”无锋声音很平淡,听不出什么倾向。
  “陛下,是有些议抡,原本几个呼声最高地人选都未能入围,所以么,有些议论也是难免的吧。”萧唐小心翼翼的回答道,模不清这个问题陛下究竟有什么意图,萧唐也不敢随便发表意见,毕竟这种未轻政务院两个首要协商直接由皇帝陛下任命总督人选这有些不合常理,无锋是极少作这种决定的。
  “嗯,是有些议论,不过秦铁流任梅利总督也不算什么僭越,以他的能力也当得起梅利总督这个重任。”苏秦瞅了一眼低垂着双眼的萧唐,他知道对方在这个问题上不好多言,对方一直希望能够由穆浩然出任,而另外一个热门人选何京却是获得了许多实力人物的支持,但恰恰两人都落选了,苏秦也就试探性的想问一问无锋在这个问题上究竟是怎么考虑的:“河朔总督何京和三江总督穆浩然一直是人们认为梅利总督最合适人选,还有姑苏城守诸葛妙据说也很有希望,大伙儿都以为梅利总督会在这三人中产生,微臣也很是奇怪,陛下在这件事情上不知道是怎么考虑地?”
  轻轻叹了一口气,无锋知道在这件事情上两人都有些想法,自己这么做也是避免两人难做。
  几个人选中何京呼声最高,甚至连安琪儿和司徒玉棠都问及过这问题,无锋也不怪安琪儿,这不是安琪儿的本意,毕竟休伊家族还是她的娘家,而休伊家族在河朔地区也是因为何京引资而入,娘家在她来问问也属寻常,至于司徒圣棠无锋也清楚,司徒家族虽然已经不再是政治上的望族,但是正在开始向经济望族转型,几百年来司徒家族经济上的积累一样相当可观,他们和帝都的金融贵族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河朔这一年多来已经成功的赢得了金融贵族这个地区的大量投资,这说明何京在这方面的确有些长处。
  至于穆浩然,如果没有萧唐的支持,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竟争这个位置,在北吕宋的表现的确不错,但是换在了三江却差强人意,无锋觉得有必要再观察一段时间,这有些伤萧唐的感情,不过这个问题上无锋并非没有打算妥协。
  “萧唐,苏泰,这个任命上朕有些独断专行了,不过朕有朕的考虑。何京是个人才,就凭他去河朔把河朔经济搞得有声有色这一点朕看重他,这一次的竟争上很多人帮他吹号抬轿啊,看来是人才哪里都不会埋没,不过朕没有选他,很简单,梅利是一个金融极其发达的地区,现在刚刚纳入帝国,政局还未完全平稳下来,而何京在河朔欠了帝都里这些个金融家们不少情,这一到梅利任职,保不准帝都这些鲜廉寡耻的金融家就会去借机拿捏要挟,要想到梅利郡边去分一勺羹,这难免会引发两地金融界的矛盾,朕不想看到这种情形发生,至少目前还不希望如此,另外河朔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也是朕考虑的,朕想让何京再在河朔呆上一段时间,让河朔成为帝都一个稳定发达的后院。“
  无锋斟酌着语言缓缓道:“至于穆浩然,朕很看得起他在北吕宋的表现、但是在三江怎么就哑了炮呢?是有什么顾虑还是自己放不开手脚?有什么难做的尽管放手去做,有朕给他撑腰,他还能怕什么?他在给帝国给一方民众给朕做官,不是为那个家族做官,萧唐你告诉他、不用担心什么,朕看得见,但是若是他还是这般畏首畏尾,我看他这个三江总督也就到头了!”
  第二十五节 为官之道(2)
  “诸葛妙?真看他还是好好当他的姑苏城守吧,这才上任多久,替姑苏百姓和帝国做了多少事情,莫非就望着朕看出他的不凡来?真看他倒是没有那个意思,倒是一些吹号抬轿的人忙不迭的吆喝着,朕已经安排监察院的人去给朕查了,看看究竟是些什么人在里边煽风点火,帝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