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人志-第2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陆公历3月11日,西北行政署副署长苏秦代表唐河帝国西北军政节度使兼北吕宋总督李无锋在莫特领地波月湖畔的火花集召开莫特人全族代表大会,在会上,苏秦宣布了唐河帝国中央政府的任命,授予古儿素甫为伯爵爵位,并任命他为统领莫特全族的莫特自治领领主,在军事和外交上接受西北军政节度使兼北吕宋总督李无锋的领导,内政方面则一般由莫特人自主处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仍须向西北通报。
  紧接着,在李无锋的支持下,古儿素甫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洗行动,几乎所有的亲罗卑保守贵族被宣布为叛逆,在西北军的刀枪下,大部分保守贵族被斩首,家人及其所属牧奴和牧民尽皆被亲西北一系的贵族们瓜分,亲李无锋一派势力在莫特一族中占据了绝对力量。而作为首恶的古儿丹,考虑其特殊的身份,古儿素甫在与西北一方商量后,令其自尽了事。
  在一连串的协商和密议下,莫特人效仿西北诸府进行了行政改革,成立了内政府、内务府、军务府,简称三府,分别管理行政和司法事务、族内事务、军务,军务府不受自治领领主领导,而直接受西北军务参谋总部节制。军务府府首由西北军政节度使府直接任命,而其他两府府首的任命则由自治领领主提名,报请西北军政节度使府批准后即可。
  西北则承诺将在全莫特人领地内全面放开粮食、食盐、酒、铁和铁器等各类生活必需品以及重要物资的输入和输出,并保证莫特人全族每年春荒时的低价粮草供应,在资金和技术上协助莫特人将火花集在较短时间内建成一座小型城市,促进商业的流通。作为火花集到庆阳这条北部北部商道的支线,西北也将在近期内予以扩建,使其道路水平达到西北诸府之间的道路水平,而银川到火花集的道路也将列入建设计划开始筹划。西北将在火花集无偿援建两所学校,为莫特贵族和中上层人士子弟提供初级教育,所有教师均由西北一方提供,教学采用唐语、胡语双语教学并以唐语作为书面语言,并承诺西北大学和西北军事学院将接受初级学校毕业中成绩优良者的进一步学习要求。
  战后的莫特人虽然用清洗保守贵族平息了莫特族内上下的不满,并且亲西北的贵族也完全赢得了主导地位,但摆在面前依然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局面,由于在战争中由八万多莫特战士阵亡,这不但使得莫特人的军事力量遭受了极大损失,而且也使得几万个莫特家庭处于悲痛之中,春荒已经使得几乎所有莫特家庭面临绝境,而莫特全族的财政已经崩溃,古儿素甫上台时,整个族内金库竟然不足三千金币。一股惶惶不安的情绪弥漫于整个莫特人族内,而亦有不少下层牧民开始逃亡。
  面对莫特全族内的严峻形势,古儿素甫唯一的依靠就是西北。无锋在庆阳与萧唐、苏秦、凌天放和王缭等高级幕僚作了紧急协商后,最终同意了向莫特提供无息贷款扶助计划,临时提供贷款一百万帝国金币,用于向临近的草原各族购买越春草料;西北向莫特提供价值一百万帝国金币的粮食、食盐、茶叶、生产工具和布匹等必须生活物资;提供三百万帝国金币贷款,用于古儿素甫以莫特内务府名义给予在这场战争死亡战士家庭的抚慰,以安定底层民众情绪和收买民心;提供一百万帝国金币作为古儿素甫政权的财政周转金,用于古儿素甫政权的日常运转开支。所有贷款以莫特自治领税收作担保,分期十年内逐步偿还。
  在签订了贷款协定后,双方又签订了关于双方地位关系以及各方面事务的补充协定,莫特自治领接受西北军政节度使府领导,但保持自治地位,军事、外交由西北负责,内政则接受西北指导。双方全面领地之间的关税,而外地商品的关税收入则全部由莫特自治领收入,不向西北上缴分成。莫特武装力量全面改组,效仿西北彻骨为预备役和正规军队两种,预备役日常训练管理由军务府负责,而正规军队则由新成立的西北军事联席参谋本部直接负责训练和掌握,所有正规军军费和预备役的训练补助费用均由西北政府承担。初步商定正规军为五万骑兵,从现有莫特武装力量中挑选精锐产生,而预备役军队暂设六万,采取定期训练、定期服役(主要是承担莫特自治领的领地内巡逻和日常治安)的方式进行管理,遇有紧急状况军务府可直接征召预备役为正式役。
  这一系列协议无论是对莫特人还是西北政府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明确了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为今后和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莫特自治领借助西北政府的各方面支持,开始走上昌盛之路,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全面溶入西北经济圈,同时又保留了自身民族特有的习俗和传统,也为西北政府今后与其他游牧民族发展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二十二节 挟势
  西北军在波月湖战役中以十万大军一举击破并全歼莫特近二十万骑兵,直接导致了古儿丹政权的垮台,以亲西北的古儿素甫政权的崛起为标志,预示着在腾格里草原上西北一方已经有了足够的发言权和影响力。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整个腾格里草原各部,并波及相应的各个地区。
  尤其是东腾格里草原上的各族,除开罗卑人,像图布人、求尔人等周边部族都以一种惶恐不安的复杂心情注视着自己南面这个邻居的变化,他们不知道这件事情给他们带来的究竟是祸是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西北一方的势力在东腾格里草原上的蔓延和扩展必将影响到整个东腾格里草原上各族之间的关系,并且还会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变化。
  图布人和求尔人其实在这几年已经感受了从西北带来的变化,西北蒸蒸日上的经济以及以罗卑和莫特两大部族签订的保障商路和平的条约使得他们也感受到了带来的好处,大量来自西北和中原内地的生活物资和奢侈品工艺品涌入两族领地,唐河商人们的脚印遍布整个东腾格里草原北部,一直到辽阔大白令海滨,都可以看到唐河商人的身影,让两族的贵族们充分感受到了这些商品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舒适。而两族的各种产品如马匹、皮革、毛皮、羊毛、民族手工艺品也借助畅顺的商路源源不断的向外倾销,尤其是优良马匹更是成了两族销往西北的最大宗出口物资,而庆阳和银川新兴的毛织业也开始繁荣起来,羊毛的需求量也猛增,也让原本眼红牧马获利多的贵族们又看到了一条新的发财之路。
  如果说波月湖战役带给东腾格里草原各族的是喜忧参半的复杂心情,那带给西域诸国的震惊和恐惧那却是实实在在的。二十万莫特骑兵的溃灭仅仅只用了四个多小时,而西域诸国又有哪一个国家拥有超过八万人的军队?即使有,那又能怎么样?原来作为后台靠山的罗卑人甚至直接出兵参与了莫特人抵抗西北侵略的战争,可是结果却是抛下盟友狼狈逃窜,这样的表现简直无异于背叛,虽然罗卑人自己也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巨大的恐惧牢牢的攫住了西域诸国当权者的心,除了乌孙国素来与西北亲善外,其余四国想起可能面临的兵锋就不寒而栗,甚至连乌孙王赛思纳也担心西北与乌孙的之间的关系会不会有所改变,为了争取主动,他甚至先行派遣了特使前往庆阳祝贺西北取得的胜利并打探情况。
  其余四国反应不一,贝加国已经完全在西北控制之下,西北对莫特的大获以及罗卑人的拙劣表现全胜让那些心存侥幸贝加人的局势完全丧失了信心,李无锋的独霸地位在这一片多民族的辽阔土地上已经无可动摇,企图与他抗衡的力量都已经遭到了彻底的摧毁,一部分务实的贝加上层人士开始思考是否该向邻居乌孙学习投靠西北,以求得民族的生存,甚至有少数官员通过熟识的乌孙官员引见,希望能够抢占先机赢得西北的好感,为今后可能到来的局势变化奠定基础。
  库车人的舆论则全面倒向西北,他们亲眼看到在强大的西北人面前,旁遮人的俯首帖耳,海德拉巴人的马首是瞻,提克人的色厉内荏,罗卑人的外强中干,莫特政局的翻云覆雨,他们所处的特殊位置让他们更能清醒认识到时代的改变,这些邻居的表现和变化都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谁才是这片土地的真正主宰者,借用他们首相的话:“罗卑人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该把目光转向唐河人(西北)的时候了。”当乌孙的祝贺特使才从首都出发前往庆阳时,库车的外交官已经马不停蹄的过了北吕宋地界进入庆阳府境内了。
  茫然无助的望着窗外,初春的风依然裹带着丝丝寒意,紧了紧身上皮袄,哈尔巴依轻轻叹了口气,没想到莫特人的下场竟然如此凄惨,二十万大军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难道这李无锋天生就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克星?古儿丹已经自杀了,下一个目标会不会落在自己头上呢?哈依巴尔并不为完全是为自己担心,自己已经近六十岁了,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可自己的儿子呢?女儿呢?尤其是自己那个儿子血气方刚,要想与李无锋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相斗还差得太远。何况现在形势大变,以楼兰一国之力要想抗衡西北,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的愚蠢行为。
  漫步走回起居室,哈尔巴依仍然心绪难平,罗卑人的表现是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有莫特二十万大军的支持,罗卑人依然不肯全面动员与西北决一死战,连征东部也仅仅是派出了一万骑兵作为增援部队,那个库尔多听说倒是格人才,可是为什么在这次战争中连一点光芒都没有发挥出来呢?哈尔巴依当然不知道莫特人当时面临的情形,也不知道库尔多的当机立断挽救了罗卑人绝大部分战士的生命。
  想起上午的朝议中不少贵族已经提出了要求和西北缓和关系,避免西北兵戈指向楼兰,哈依巴尔心中就更是烦闷。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慑于李无锋的威胁和压力,都开始转变风向,由原来的反对西北开始向投靠西北的方向转变,甚至有人提出利用和亲手段来拉拢和讨好李无锋,这简直让人忍无可忍。
  “父王,您找我?”浑厚的声音将一直闭目冥思的哈依巴尔惊醒了过来。
  “哦,哈立德啊,来,坐。”看见自己儿子英气勃勃中已经增添了几分成熟,哈依巴尔老怀舒畅了许多。
  哈立德有些担忧的望着自己的父亲,两鬓如霜的父亲这两年来老得特别快,昔日英姿矫健的形象早已成为了往事,这两年来周边局势的恶化让他承担了太多的压力,哈立特自然知道罪魁祸首是谁,但谁又能改变这个现实呢?
  “父亲,您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多休息一下,我发现您的脸色似乎很不好。”哈立德隐隐约约有些感觉到自己父亲的心情受到某个时间的影响。
  “唔,我知道了,我也想好好休息一下,可有人似乎并不想给我休息的机会啊。”哈依巴尔微微苦笑,“今天的朝议你也看到了,现在风向变了啊,原来那些家伙都一个劲儿的支持我们反对西北,现在呢?哼,被莫特人的失败下破了胆,害怕那些莫特贵族的下场落在他们身上,这个时候就想借坡下驴转向了。”
  “可是父王,他们说的也有些道理啊,现在西北势力过大,连罗卑人也要退避三分,尤其是莫特人已经完全臣服于李无锋,古儿素甫已经成为李无锋的走狗,这更为李无锋涨了气势,我们西域诸国中乌孙不用说,我看库车也会倒向西北,贝加现在有心无力,高昌更是人云亦云,唯有我们已经成了李无锋的眼中钉肉中刺,我在想李无锋会不会借这次大胜之机将矛头指向我们呢?”经过近一两年来的锻炼,哈立德的政治敏锐性提高了许多,让哈依巴尔颇感欣慰。
  “你的意思是赞同他们的观点?”哈依巴尔沉吟着问道,他不相信自己儿子态度会转变如此之大。
  “不,儿臣只是觉得他们说的有些道理,但并不赞同他们提出的那些手段。”哈立德也感觉出自己父亲的犹疑,“但是现实摆在面前,我们现在实力远逊于西北,而且和西北的关系最为紧张,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我们南面的北吕宋李无锋新组建了一个军团,现在正在集结,动向不明,不用说北面还有打垮莫特人的西北军,就是南边这个超过十万人的军团都足以让我们面临危境,现在罗卑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抽不出力量来帮助我们,即使能够抽出一点,那又能怎么样呢?莫特人的先例已经摆在面前,除非罗卑人这时候不惜一切代价和西北全面开战,否则,我担心李无锋会把目标定在我们身上。”
  见自己父亲点点头赞同自己的看法,哈立德接着往下:“只是眼下要想让李无锋打消对我们动武的念头恐怕很难,儿臣也就这个问题想了很多,但还是没有一个周全的办法,不过像朝议上那些人所说的这个时候用金钱美女收买贿赂或者签订协议愿意每年纳贡这些手段都不足以打消现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李无锋的想法,这一点可以肯定。”
  “不错,我们没有了罗卑人的支持,而西域诸国又一盘散沙,李无锋好不容易才找到这个机会,他肯定不会轻易放手。”哈依巴尔痛苦的以手抚额,脸上深入沟壑的皱纹微微扭曲,“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到李无锋的大军入侵坐以待毙?”
  第二十三节 最后通牒
  看见自己父亲如此痛苦的表情,哈立德也有些不忍,自己的父亲也许真的老了,连面对现实的勇气似乎也削弱了许多,看来李无锋的刀枪不但让国中贵族们吓破了胆,自己父亲一样多多少少受到了这方面的影响,不过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来改变目前的局面,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二十万莫特大军一天之内灰飞烟灭,古儿丹政权弹指一挥间尘埃落地成为历史,罗卑人噤若寒蝉,极目四望,还有谁能够解救自己国家呢?
  “父王,已经走到这一步,我们不可能有其他办法,李无锋若是真要来侵犯我们,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唯有一死罢了。”哈立德心中暗叹一口气,试探性的说道,他并不想死,风华正茂的他更希望充分享受生活的幸福,但是父亲的倔强让他无法明言,他不想在父亲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哈立德,你这么想?”哈依巴尔全身一抖,抬起头注视着自己的儿子。
  “父王,我也不想这样,可是眼下我们好像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啊。”哈立特有些心虚的微微将头一偏,“如果我们现在去向李无锋屈服,只怕我们的下场比莫特人还不如。”
  “比莫特人还不如?”哈依巴尔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的含义,脸上的肌肉下意识的抽搐着,丝毫没有注意倒自己儿子脸色的异样,“李无锋真要斩尽杀绝,那我们也只有以死相拼,不过,李无锋是一个极其狡猾的对手,唐河人有句俗话,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纵然他能征服我们,但他一样要付出代价。”
  哈立德立即听出了自己父亲话语中虚弱和一丝松动,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下朝后,已经有不少和自己交好的贵族们来找过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审时度势拿出解决目前危机的办法,否则一旦李无锋大军兵临城下,一切都晚了,要想争取一个体面的投降只怕都难了。在避开自己父王的时候,贵族们的话十分露骨,他们不想打仗,尤其是不想打一场必败无疑的仗,他们只想享受生活,何况在见识倒西北飞速发展的经济给周边地区包括自己国家到来的变化后,他们对西北的抗拒其实在很多时候也只是流于表面了,哈立特虽然不完全清楚那些贵族们内心所想,但他能够感觉得出来,那就是贵族们希望与西北媾和,无论采取何种手段。
  “那父亲,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派遣一名使者去与西北谈判一下呢?至少我们可以了解一下他们得想法,或许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呢?”哈立德小心翼翼的建议道,他还拿不准自己父亲内心的真实想法,说话之间也就格外谨慎。
  “谈判?西北现在并未有任何动作,我们凭什么去谈判?这样做只会平白让他们看出我们的害怕,只怕更会刺激他们的侵略欲望。”哈依巴尔终于把思路回到现实上来了,自己儿子提出的这个建议只怕是一干贵族们内心渴望的,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李无锋凶残的本质,这样毫无准备的去请求谈判,那不是白白送上肥肉请李无锋这头豺狼品尝么?
  “可是如果等到李无锋的大军开进我们国家境内,只怕要想求得和平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啊。”哈立德忧心忡忡的道。
  “唔,那你的意思应当怎么办?”哈依巴尔也想看看自己这个儿子有无更好的办法。
  “现在趁这西北对莫特人一战中取得大捷,我们可以派遣一个使者前往祝贺,并表示我们希望西域诸国都能够与西北和睦相处,先探探对方的底细再作道理,父王您看如何?”哈立德拿出自己的想法。
  “哈立德,你的想法固然好,但恐怕你太小看李无锋了,我们派遣使者祝贺他完全可以当作一般性的外交事务打发,如果只是和他泛泛而谈的讨论,恐怕他根本就没有兴趣的。”哈依巴尔依然充满忧虑,他并不看好这样做。
  房间里陷入了沉默,显然二人都对即将到来的形势无法作出预测,好在门厅外侍从送来的紧急情报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拿着手中这份言简意赅的情报,哈立德心底禁不住往下沉,脸色变得一场难看,哈依巴尔立即就察觉到了,“什么事?”
  “父王,边境情报机构发现南面与北吕宋接界地区发现大规模武装部队的集结,北面驻扎在莫特人领地内的西北军也开始进入我们北面的罗卑人领地。”干涩的话语连哈立德自己都觉得口中发苦,西北人终于要动手了。
  “该来的终于要来。”哈依巴尔跌坐在椅中喃喃自语道,一下子似乎苍老了十岁,不过毕竟是经历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哈依巴尔马上就恢复了常态,振作精神道:“哈立德,你马上去整顿军队,并通知阿布希耶夫大人和其他诸位到我这里来商议。”
  未等哈立特答话,门厅里又响起了侍从的脚步声,“国务大臣阿布希耶夫大人紧急求见陛下。”
  摆在众人面前的是西北驻楼兰外交专员交递的密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