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生设计在童年-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中毕业之前,选择大学必须与本科毕业以后进一步的升学计划,乃至最终的职业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科学地设计人生、规划未来的极为重要的步骤。 
  女儿高中毕业时,面临着选择大学的问题。她被6所大学录取,无论上哪所学校,都会有不错的前途,它们各有优势。不过,她一心想今后上法学院,读法学,当律师。上大学应该根据职业目标来决定,这一点没有异议。看看读哪个大学今后上著名法学院的几率高,就知道该作什么选择。 
  从当年仅能查到的耶鲁法学院公布的数据看,耶鲁法学院1998年录取的学生中,那6所大学的分布是:哈佛61人、普林斯顿22人、阿姆斯特学院11人、杜克大学14人、得州大学7人、莱斯大学4人。显然,这个统计数据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 
  其实,当时我们还没有找到足够的统计数据。《华尔街日报》根据调查统计,制作出一个美国精英大学排行榜。这个排行榜是对2003年进入美国著名法学、医学和商学三大学院的5 100多名学生的背景进行调查以后得出来的。调查的方法是,各选取5所顶尖的法、医、商学院,调查这15所学院录取的学生本科毕业于哪些大学。   
  哈佛有什么错(2)   
  哈佛大学在这个排名榜中稳居榜首,当年有21。4%的各届哈佛毕业生进入最顶尖的15所法、医、商学院,紧接哈佛之后的依序为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前面提到的杜克大学8。61%,排名第六,阿姆斯特学院7。66%,排名第九,莱斯大学3。8%,排名二十,得州大学,只有0。62%,排在五十名以后。 
  显然,对于目标是读著名的法、医、商学院的学生,只要努力进入高比例输送学生到三大学院的精英名校读本科,就能大大提高进入这些著名学院的机会。 
  从这个排行榜可以清楚地看出,本科院校的选择可能影响终生职业和前途。 
  统计信息是科学的人生决策的依据,掌握了可靠的统计数据后,你还没有踏入大学校门,就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大学毕业以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前途,什么样的机会,有多大的几率能够成就自己的理想和职业目标。 
  该上哪个大学,不该上哪所学校,该不该上名校都是因人而异的,取决于个人的能力,对未来前途的规划,与职业目标的设定有密切关系。 
  将来的目标是上著名的法、医、商学院的,本身有相当实力的学生,选择名校,选择哈佛,没有错。   
  爱好、能力、价值观和发展(1)   
  选择职业,应在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价值观、物质期望、社会需求和个人长远的发展目标中客观地找出平衡点和统一体。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社会安定繁荣,每个人不但应该早早地问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还应该方向明确地为学习、事业、职业、前途而认真规划,不懈奋斗。 
  成为医生、职业经理人、律师是很多优秀美国学生从小的梦想,这三种职业都享有高尚的社会地位和可观的收入。当医生的必经之路是上医学院,取得医学博士MD学位;上商学院读MBA已逐渐成为企业主管的必经之路;有志于当律师的人,必须上法学院读法学博士JD学位。 
  在美国,医生是一个地位崇高、令人尊敬的职业,它象征着学识、地位、荣耀和财富。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怀着美好的梦想,立下当医生的志向。不过,这些学生并不知道,在美国,当医生是非常辛苦的。一个医学生,从进入医学院算起,还需历经漫长、艰辛的道路,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医生。 
  读商学院,当企业主管,拥有钱财和地位,不仅是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有的梦想,如今也是很多中国孩子的理想。工商管理硕士MBA近年成了家喻户晓的“绩优股”。不过,MBA光辉前景的背后还暗藏着危机,职业经理人在经济低潮时总是首当其冲地惨遭裁员,因为他们的收入高,是企业压缩开支时最需要精简的那一部分人。此外,读普通学校的MBA可以说是高风险投资,前途堪虑。 
  在美国,有一道风景线,富人的孩子当律师,律师的孩子当律师,穷人的孩子也想当律师。美国已故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和他的堂兄弟西奥多·罗斯福出身世家,他们都是哈佛大学毕业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法律。已故总统尼克松和前总统克林顿均出身贫寒人家,他们大学毕业后,分别踏进杜克法学院和耶鲁法学院,从此平步青云,为叱咤政坛,成为今后有影响力的人物打下了基础。 
  律师是一个具有很大权力的群体,有人说律师是美国政治体制里行政、司法、立法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因为律师的存在和他们的作用,保证了美国法律的实施,对美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正常运转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保证和推动作用。远的不说,就说我们家的房子,四处没有院墙,20扇大玻璃窗不设防盗网,完全“对外开放”了十多年,什么事都没出过。除了整体的社会素质较高外,这也许跟美国律师的无所不在有着无形的关系。 
  在美国想当律师就要上法学院,攻读法学博士JD学位。读法学院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非常辛苦,平均每天上课学习加起来达12小时以上。如果觉得承受不了,想轻松一点,像读哲学博士那样拉长学制,根本就没门儿,只有在苦熬和离开之间作选择。他们比其他专业的研究生都要紧张,什么个人兴趣爱好、课外活动统统放弃,以致有的学生在第一年就被吓跑,退学。 
  家长在引导和协助孩子设计人生、选择职业目标的时候,应该协助孩子了解各种职业的薪酬,对各职业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甚至今后的考研升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评估。让孩子自己知道,他们成为某种职业人才之后,将获得什么样的待遇,具有怎样的生活条件。美国劳工部统计局常年公布各种职业的收入统计数据,就是为了让公民在择业之前明确各种职业的待遇,这是一个人人必须关注的问题。由600多所美国大学和公司组成的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每季度定期公布全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也说明了教育界普遍认为,作为教育的最终成果,有必要让学生在走向职业市场前,对“钱途”有清楚的认识。 
  从美国全国大学和雇主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很多没有经过认真调查的想当然的看法,与实际情况悬殊甚大。比如化学和化工专业看起来是很相近的专业,但是化工专业的年起薪52 500美元,化学专业的起薪只有37 000美元。生物和药剂专业对个人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看起来很相似,生物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的起薪只有29 600美元,可毕业以后当药剂师的药剂专业本科大学生的平均起薪为75 000美元!健康与医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又只有34 000美元。同样能力和知识背景的人,选择了仅凭个人想象的专业和职业,就会产生非常不同的经济后果。有不少人就是因为对教育的投资回报没有提前作认真的了解和评估,不但使自己陷入经济困境,甚至终生都笼罩在阴影中。 
  在考虑职业目标的时候,要对职业和专业的联系作一定的研究。很多人喜欢某一种职业,但是,并不明白这个职业的学术基础是什么专业,不知道这个专业学的是什么具体课程。很多中小学老师、家长甚至教育管理人员,对于各种专业不但没有深入的了解,甚至常常抱有错误的认识。即使美国中学和大学里专职的咨询人员,也并不是对各个专业都有很深的了解,因此,很多研究工作要靠自己去做。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深奥,只要平时多读有关职业知识的书籍、杂志,就会找到答案。目前在中国,以中小学生选择职业方向和职业考虑为视角的书籍还几乎是空白,在美国已经非常之多。相信并希望中国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国际化”。不少人对某种职业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没有客观的了解,虽然有“理想”,有职业目标,但是,没有提前进行足够的相关的基础知识、技能的训练,进了大学以后,无法有优异的表现,难以脱颖而出,达到预定目标。   
  爱好、能力、价值观和发展(2)   
  具有优厚的薪酬、高尚的社会地位的职业是很多人向往的。但是,在选择这个职业之前,这些人最好及早认识到,在高薪、高尚社会地位的后面是巨大的辛劳和付出。这一点道理似乎很多人都懂,然而,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份付出的程度。比如,投资银行的工作,除了高薪外,发展前途也很好。不过,投资银行要求员工每周80~100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工作。我看到一位哈佛毕业的大学生,进入纽约华尔街投资银行,由于无法忍受超长时间和超高强度的工作,一年以后,在还没有找到另一份工作,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的情况下,“愤”而辞职。实际上,对于像他那样,规划自己今后读商学院MBA的人,中途退出投资银行,对他今后申请商学院会是致命的伤害。如果他以前对投资银行工作的疯狂性作过深入的研究,就不会处于这么尴尬的境地。其实,很多职业介绍的书对此都有深入细致的描述。 
  有位在纽约投资银行工作的毕业生,工作后已经好几个月周末都没有休假。有一回,他提前几个星期与朋友约好一个周末飞到佛罗里达州一起度假。但是,刚下飞机就接到老板电话,银行有一个急件需要立即处理,已经用快件发到该银行在佛罗里达州的分部。没有商量的余地,他第二天一早就去那家银行,无奈地在异地银行的办公室里“度”了两天“假”。 
  美国有的医生无论走到哪里,24小时都要带着呼叫器,准备接受咨询或者随时赶回医院。美国的律师通常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晚上8点以前回不了家;有的常常要工作到半夜。选择当医生、律师之前,要好好想一想,那样的生活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人生。美国NOVA电视台曾经跟踪一组哈佛医学院的学生14年,拍出了3部共7小时的电视纪录片,分别为《这么说,你想当医生?》、《MD:当个医生》和《生还者:MD》。只要看看这些片名,就知道不太妙。这些片子反映了一群学生从考入医学院,历经漫长的过程最终成为医生的经历。多年磨炼,幸存下来的,才能成为医生。这一套影片多少吓跑了一批没有足够思想准备的学生。 
  我曾经问过一位法官,为什么要当法官,而不继续当他的律师。因为法官是公职人员,与有的高收入律师比起来,收入有限。这位法官简单地对我说,他当法官的收入虽然远远没有他当律师时那么高,但是,当律师在周末还要昼夜不停地读文件、准备案子的时候,他和家人却在轻松地享受生活。我相信,他的话是坦诚的。其实,在美国,法官的地位和荣誉是非常崇高的,比大多数律师高,而且普遍受人尊重。虽然他的解释也许不是全部的理由,但是,由此可以看到,选择职业,金钱不是唯一的,除了个人兴趣、爱好、能力之外,还和一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相关。很多著名法学院的名教授,都能够成为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年收入可以达到百万美元以上。然而,他们就是喜欢待在学校里,教书作研究,著书立说,拿的是少得多的薪水,就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 
  对各种职业的收入进行研究,对职业和专业的关系作深入的探讨,对价值观、个人兴趣、能力进行客观充分的认识和评估,应该是一个反复的过程。通过不断评估,不断学习,增加知识,改进知识结构,提高个人能力,就能获得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知识和能力。当人们对自己进行了充分的自我认识和评估之后,就可以在各方面调整自己,逐步确定一个理想的稳定的职业目标。 
  为了个人和家庭生活美满,也为了社会安定繁荣,每个人不但应该早早地问自己,“我的理想是什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还应该在个人物质期望、能力、兴趣爱好、价值观和社会需求以及个人长远的发展目标中,客观地找出平衡点和统一体,目标清晰地为学习、事业、职业、前途而认真规划,不懈奋斗。   
  优化人生路线图(1)   
  投资银行是精英向往的地方,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几。投资银行青睐的是什么?商业、经济专业的背景?不是。 
  当数学助教,当实验助教,时薪17美元的工作;另一份无薪无酬。你的选择是哪个? 
  她选择了无薪的工作。 
  她的职业目标是成为商业主管,学的却是电子工程。她可以转到名校,却选择留在原校。读研对她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是,大学本科的她却在大公司、投资银行之间转来转去。 
  优异的成绩是基本条件,个人素质是成功的基础,重中之重,优化的人生职业发展路线,才是造就成功的关键。 
  2001年夏天,我到休斯敦机场接一位深圳的高中生,这是一个学业优秀、性格开朗、雄心勃勃的17岁小女生。途中,小女生说,准备第一个学期就修24个学分,一学期后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我见过不少优秀的学生,但是,如此轻狂者倒不多见。 
  小女生认为得克萨斯A&M大学名气不够响,甚至还有人叫她“农机”大学,很多中国学生就因为这令人哭笑不得的校名,怕“无颜面对”江东父老,对它望而却步。实际上,这是一所世界著名的超巨型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全校4。5万学生里,2001年入学的新生中有171人是国家荣誉学者,总数居全美大学第六位。 
  还怕没有对手?只怕你自己不够强! 
  学校的名声不够响,问问你自己,上大学,为的是什么? 
  我说,上大学,接受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为了获得理想的职业,达到美好的人生目标。 
  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是什么? 
  小女生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有理想抱负和宏大目标的中国高中生,满脑子的生意经。她准备学习生物化学,将来组建自己的生化技术公司。不难理解,这几年媒体对生物技术的爆炒,使很多人产生这样轻松的想法。她的理想是用学到的技术经商,而不是搞研究。她在国内曾获得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数理化基础皆好。不过,我说,学化学、生化,只读个硕士不算啥,如果读博士,从大学本科算起,到工作,拿绿卡,得经历十多年。 
  小女生大喊,晕了,晕了,那还不得熬成个老太太才出头?罢了,罢了。 
  她的母亲是高级知识分子、大医院的科主任,父亲是成功的电子商人。第一学期末,父母来探望,讨论孩子的未来。母亲认为,辛辛苦苦来留学,一定要读个博士,最好还要个博士后——据说,在国内博士后甚至被当作最高学历,能进博士后实验室的,名声就响当当。父亲经商,注册公司的名称都用女儿的名字,可见他的期待。他直问我,有什么意见。 
  我的意见? 
  转学的事就别提了。强手如林的斯坦福,初来乍到的外国小女子,准备去垫底?要在那里“脱颖而出”谈何容易。我担保,只要你自己够优秀,这个大学足够你翻腾,足以帮你达到任何目标。 
  快别学化学,赶紧转电机。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头上都贴着“智慧”的标签,人人对你另眼看待。华尔街、商学院要的是高智商的 
  人,根本不在乎你的专业是“商业”,还是“经济”。 
  最有成就感的莫过于5个小时的“持久战”,一直到半夜,我硬是狠心粉碎了高知慈母的博士情结:博士,读不得,读博无异于自毁她的理想、前程,那绝不是通往华尔街的“捷径”! 
  接着,再细画路线图:大学毕业,千万别读研,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远远强过研究生的招牌,最好去投资银行、顾问公司。优秀学生个个可以读研究生,华尔街却只在优秀学生中百里挑一。找份好工作,先干两年,再读MBA,这是通向顶尖商学院的最佳“捷径”。 
  修课要悠着点,千万别自我陶醉,第一年成绩很重要,没有好成绩,什么都没希望;只有好成绩,还缺一大半,社会活动很重要,没有工作经历,没有工作经验,什么好事都轮不上,想都不要想;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有了一份工,就要找下一份更有挑战性的工作。要出头,先得“下地狱”,美国机会均等,但是绝对不养懒人。 
  这份“计划书”、这张“路线图”,当然是根据小女生已经具备的优秀素质和她自己的人生理想为她绘制的。 
  入学后的第三个学期,她以一个大学本科生,不但担任数学系初级微积分的助教,还当上了化学系25个学生实验课的助教,时薪17美元。她得意地来报喜,我吝惜地只轻轻给她一句赞扬,紧接着就大泼冷水。这有啥稀罕?暑期在哈佛大学修8个学分的化学已经拿了A,成绩单上一直保持的4。0,早已证明了你的学业能力。可是,上次物理比赛,1 200人参加,你得了第一,教授同意让你进设备昂贵的大型磁场实验室当助手。因为没有工钱,自己还要开车,一直就没想去。本科大学生,能挤进实验室,给教授当助手是最稀罕的,不挣钱也罢!有限的时间应该拿去做最震撼人的事,挣钱的日子在后头嘛! 
  不想,她真听了我的——这个很多家长常常听不进去的古怪建议,她能接受,真是难得。她还真舍得辞了那两份“高薪”工作,钻进教授的实验室,做分文不挣的实验助理。这是一个专门研究运用于高能电子加速器超导磁铁的实验室,全美国只有3个类似的实验室。这位教授曾任得州加速器中心主任,现任加速器技术公司总裁。能够进入这样的实验室,说明很多问题:高智商、研究精神、耐心、成熟……她在不断更新的简历上,把这个经历摆在工作经验栏的第一位。几个月后,她找到了第一份暑期工,在一个生产电气阀门的公司做设计,月薪3 500美元,还有加班费。   
  优化人生路线图(2)   
  不是说美国经济不景气,就业难吗? 
  3个月的暑假实习结束,公司老总的信件跟着来,希望明年暑假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