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依然是东家自己的看法,不觉得对王御史不公么?”
我撇嘴,开玩笑道:“为表公平,顺便也怀疑一下张大哥好了。”说完,我把桌上的卷宗展开观看,不理他了。
张缇没趣地往门边去,临了回头道:“这样吧,张某替东家查一查。”
“查什么?”
“到时候自然知道。”他神秘地笑笑,离开了。
涉案的人我问得差不多了,张缇总不会是从王郊担任给事中(给事中,官职名,属于言官)的时候查起吧?如今我可再也经不起一个京城来回的耽搁,就算他能查到人家在京城与孟章有来往,时间上也……
咦?
对喔,这里还存在一个时间差。
王郊离开京城调来祝州任巡务御史,是去年春末夏初,孟章逃离京城地时间不详,但也在秋季之后了。他潜伏在夏城一段时日,离开地时候是命案前一天。而王郊抵达夏城的时间是命案前几日,到命案那天早晨才第一次出衙门,这么看来,两人是没有接触地可能。
原来如此,我忽略了关键的问题…………
这么一来,另一个疑问也迎刃而解了!
“阿青!”
我冲出门(抱着鹿皮袋?),叫来阿青,让他立刻去几天前遇见孟章的镇上,取回一样重要的物证。
只要做了,就会留下蛛丝马迹!
前脚刚遣走阿青,后脚派到县境上设商卡的衙役回来了,院里院外地找少年捕头。
现在御史就住后院里,怎能让他们钻来钻去呢,我拦下,问:“什么事?跟本县说是一样的。”
其实有大事应该先报告我才对吧?算了,反正他们就是比较信任阿青,就像乡绅有事必然先找张缇一样。这样的民心分属,本来就在我的计划内,不奇怪。只是稍微有点伤心而已。
衙役大哥悄声道:“大人,不好了!铜山关的驻军往东去了,只留千余人马在铜山关内!”
诶?
守军五千多,大半转移,为什么?东边出了县境就是……莫非!
“咱们县的商卡还有多少人?”
“回大人的话,连小的一共四名!”
我立刻下令:“返回商卡,把阻在那里的粮车放过来!”
“可…………大人!那是金老三的牛车队!”衙役急了,跟我争起来,“不能放行啊!”
欢迎您访问爱书者;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注册为本站会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二节 筹兵备粮……
更新时间:2009…2…26 18:30:28 本章字数:5133
“本县知道利害,请大哥速去传达吧!金老三的车队,全数放行到县城来!”我严肃地说,“此事耽误不得,速去速还!召回留在商卡的兄弟,还有要事急需各位去办!”
把已经快凉掉的鹿皮袋子丢一边,我立刻差书吏前往城中各富绅家,打听金老三的落脚处,找到就请来衙门一趟。
前面说过,这唯一的一名书吏也是流刑者出生,他对我的命令颇为不解,再三催促下也只得前去。
等金老三满脸堆笑地登门拜访,已是我在第不知多少本人口普查的账册海洋里游过一圈以后了。
话说,夏县已故的师爷和县丞,对作假学问的研究,还真是够水准。瞒报的人头,多出来的税收便不用上缴,收归自己腰包,真实在。
所以说其实好好清点一番的话,夏县人口应该还是能上万的。
人口上万有什么好处呢?
按照律法,民兵的规模可以从两百增加至五百,在衙门服役的人数增至七十。
别小看这个数目,有七十人武装部队的话,普通规模的闹动咱都不用怕了,像上回那种一条村子反起来的,根本不放在眼里。
不过,七十个人我就更养不起了……
“哟,县老爷还在忙哪?”金老三乐呵呵地进来,揣着帽子站在桌前一侧,“听说您传鄙人,这就赶忙过来,生怕耽误了!”
“贸然打扰。还请金爷亲自来一趟县衙,真是过意不去。”我微笑着作势起身。“请坐,请坐。”
他连连点头,依言落座。
“不知大人传在下为了啥事?”他半撑起身往前,问,“是不是孙家那案子要鄙人证言?”
我摆摆手:“不是不是。请金爷来,是为了商队的事情。”
“喔!听说要回避御史大人,这不一直耽搁在商卡那儿嘛!”金老三苦笑到,“您看这天气快热起来了,货运不出去,那边几船都等着呢……”他说着。伸手往袖里去取物事。
我抬眼看见,便抢先到:“可以过!”
东西给张缇可以,直接给我?免了!
“啊?”金老三的动作迟缓起来,他低头看看袖袋,再看看我,“大人是说……”
我露出和蔼可亲的笑脸:“请尽早启程,回去商卡把商队带过来吧!商机难得,耽误这么多天。真是抱歉了。”
“哎,哪里地话,哪里的话!配合知县大人是小民地份内之事啊!”金老三喜出望外,扑到案桌上,“大人肯放行实在妙极,今晚请务必让老金做东回报!”
莫非我就躲不过么?
既然选择亲自跟他接触,我自然早已准备好说辞。^^君 子 堂 首 发^^
“唉。金老爷谢错人了,”我端起茶杯,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您该谢的,是张师爷啊……”
名也要,钱也要!张缇啊。就麻烦你继续背黑锅吧!
商场和官吏间摸爬滚打半辈子。金老三也是懂事的人,一听便明白我的意思。于是再次谢过,得意洋洋地踱着方步离开衙门。
我跟出来,望着金老三的背影,心里比他还舒坦。
张缇出门一圈回来,乖乖上缴一千五百两,道:“张某还以为金爷说笑话呢,想不到秦小弟真答应放行?”
“……张大哥听说了没?铜山关驻军向东去了。”
这个算不上军事机密,在没有网络没有电话地古代,却也是要消息灵通才会知道的,张缇回答:“看到富绅家收拾行礼包裹,准备逃难的样子,大概能猜出呢。”
…………不问你是不会说的吧?
我悻悻道:“只可惜,一县知事不能闻风而逃啊!”
张缇大笑起来:“东家的嗅觉敏锐,令人赞叹呢,所以跟着你是没错。”
“本县还要观望一阵,希望不是想象的那样。”我啧了一声,“偏巧三公子也在夏县,看来要早点把他赶回京才行!”
“三公子到底是什么人?”张缇悄声问。我反问:“你不知道?”
“当然是不知了。”
“哼,谁信你!你分明看到他地权印了,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呢!”
“是是,瞒不过东家,”被立刻戳穿,张缇就当作没事发生过,继续聊,“却不知道监国太子到这偏远地方做什么?”
“跟着真人来看看江庄主是怎样作威作福吧?”他自称是为了逃婚,有没有别的意图,那就难说了。
但无论他有什么理由,我都不能让他再呆在这里。
因为,这个小县很有可能又将上演一场兵灾!
“张大哥,麻烦你拟一份告示,本县每里增招一丁备役,列入乡里民兵役,可按月领半饷。”我想了想,又补充到,“每月上旬操练。”
“好的。”张缇答应着,想想不对,“那岂不是……跟徭役(按律免费服役的)人数加起来,夏县今年能征的兵力超过五百了?”
“其实还是不足五百的,你看,单是用钱粮缴更赋的就上百人,另外齐知县为了补账面,又收不少人的捐爵,令他们免徭役了。所以人数嘛……”所以按照5%军事人口来说,夏县还远远不够呢。
(如果铜山关地驻军算我们县的,那就严重超标了口还好它不算。)
张缇担忧道:“可是东家做这些准备,该不会是想跟人硬拼吧?”
“为什么不可以?”我抬头看看他,微笑,“…………谈笑而已,别吓成那样。有备无患,何况乡民中间有更多的预备者,凡事调度起来快一些。”
如果料得不差的话,区区五百的步兵…………顺说本县虽有草场却没自己能分配的马…………是不足以抵挡挥师而来的精兵,但是,五百名有警惕性地民兵分散在乡亲中,却可以救活不少人的性命……
“大人!”
我正思索对策呢,突然有人闯进房里,将我和张缇都吓了一跳。
这不是南门的门丁么,慌慌张张,有豺狼虎豹进城了不成?
“大人,现在城门已关了,但是有人叫开门!”对方匆匆报告。
“他让开就开么?你也做到近一个月的差事了,这种小事竟然跑来打扰知县大人?”张缇鄙夷地睨了来者一眼,“时候已晚,城门不开,明日请早,就行了!”
“可是……”那人急起来,差点被自己呛到,“可是…………”
我抬手:“慢点说。是有什么为难吗?”
门丁点头:“是!对方大概五六十人,领头的自称是京师来的官员,手上有京里和州里地通文,要秦大人您亲自开门迎接!”
欢迎您访问爱书者;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注册为本站会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正文 第一百六十三节 即墨大人驾到!
更新时间:2009…2…26 18:30:30 本章字数:5252
……那么大派头,谁啊?
莫非是替东宫下聘的喜官?东宫前脚逃,聘礼后脚就送往北狄去了?
我老大不情愿地回屋换公服,又让人去知会东宫一声。
没啥,我绝对没有暗示东宫出面把人家赶走的意思,不过是好心提醒而已。如果他冲出去,我一定还会再好心提醒他不要暴露身份来着。
我爬上城墙的时候不禁有点得意:瞧赴任时候那年久失修的样子,现在威武气派的城楼真是养眼啊!暮色里给夕阳一染,漂亮得我真想打广告让人来旅游度假了。
说起来夏县的旅游资源还成,名川大山亭台楼阁什么的,夏县一处也没,就占了个风景秀美、有山有水,好好打造一下,应该有点潜力。
只可惜,这时候旅游业连新兴产业都称不上,算个未知产业还差不多。
要是有个啥名胜古迹的,吸引客商,商税也能多收一笔吧?
我想着有的没的,趴在城墙往下张望。
一行人马停在城门外,仔细看看似乎没牛车,只有一辆四驾马车跟在队伍后面。这得是多大的官儿用的啊?
我瞅瞅马车前后,没什么人护卫,莫非里面都是钱财?
堂堂中原大国娶儿媳,不可能用一车聘礼就下定了吧,所以基本可以排除是喜官的队伍。
那他们究竟是做什么的?
光线昏暗,我盯着城下的人看,前面几名地衣着望着眼熟,但貌似是品级低下的…………皇卫?京卫?看不清颜色。
总之不是州里地人马服饰。
“京师来的人马啊……”我嘀咕着。
身后有人咚咚地冲上来。穿过城楼,扑向前拍了我一下。原本我就探出身子往下张望了。这一下紧张得以为谁要推我下去呢,立刻伏低贴住墙面。
转头一看,东宫跟我挤同个垛口,如临大敌地盯着下面的人。
他悄声问我:“是什么人?”
“不知道,让门卒问问看吧!”我回首打了个手势。示意门丁上前。
谁知还没等喝问,下面的人等不耐烦,喊起来:“去了这么久,贵县知事怎么还不出现!是不把本官放在眼内吗?”
这个声音!
我和东宫同时往下一缩,背靠墙。
即墨君啊,他居然追来了!
东宫惊慌失措:“不会吧。他怎么也跑来了,是不是逮我来的?”
我心里惨叫:是东宫自己逃婚到夏县来地啊!与我无关啊!即墨公子你千万不要一怒之下揭发四姑娘就是我呀!
张缇在旁边,看着我们无声哀嚎乱作一团的样子,凑过来道:“……这门开是不开?”
“不开!”东宫立刻回答,“说什么也不能开!三天内都不能放人进来,听到没!”
我急忙一把拉住他:又不是洪水猛兽在城外,怎么可以为了躲人就封城三日啊,那我还要不要做知县了?
可是……
可是……
其实我也很不想见到即墨君啊……宽面条泪……
按住满地乱窜的东宫。^^首发 君 子 堂 ^^我视死如归地对门丁下令:“先验看文书。”
后者得令,丢了绳索下去,不一会儿,拉起来全套通文。
移近火把,我面无表情检查一番,顺便问问东宫:“即墨大人升迁到从五品?什么时候的事啊?”
东宫小声道:“前不久,因为子音(即墨君。字子音)捉到上回对马具动手脚的嫌犯……”
“捉到了?”
我诧异起来:不是说两名弼马官都被问罪了么,现在又捉到新的凶手?
“是啊,结果就是东宫殿地数名舍人所为啊!”提起这个,东宫显得有些黯然,“本宫自以为与他们相处得极好呢,谁知……”
这事早消停了。现今莫名其妙又抓到几个?好神奇。
“都招认了?”我问。
东宫点头:“是啊。供认不讳。全数问斩,看得本宫实在是心寒…………”
没等他发完感慨。城下不满的喊声再起:“还不开门?教本官露宿城外不成?”
我戳戳东宫:“怎办,还是得开啊,要不,三公子你先躲起来?”
东宫惴惴点头,连忙兔子般地逃下城墙。
能躲得了多久呢,人家分明就是冲着你来的嘛。我悻悻地想着,探出头去对城下等候的人喊到:“哎呀,即墨大人数月不见了!前来敝县为何不事先知会一声呢?下官有失远迎,深感不安哪!”
即墨君没吭声,在城门外驱马来回踱了一圈,这才又抬头喊:“秦大人客气了!请尽快开门吧!”
“是、是,那是当然!”
回首望望,东宫的马已经到了客栈口(小城就是好),于是我吩咐卒子开启城门,放即墨君一行进入。
刚进到城里,即墨君下马,等我从城楼上挪下来,睨着眼道:“秦大人,多日不见,过得可好?”
一点也不好,忙得跟什么似的,还我逍遥快活晒太阳看书的日子来!
我笑道:“托即墨大人的福,还算顺心。”
“哈!”即墨君牵马走在前面,我略比他迟半步,跟在旁侧,听他笑谈,“常听人说江南好,一路过来,夏县也是不差啊,山形峻峭,密林环绕,田里都有人耕作,村落中少见乞讨,看来秦大人很是适合知县之职呢!”
是啊,换你来这穷山恶水地地方试试,地本来就薄,还那么少,没人耕咱们喝西北风去啊?
“即墨大人谬赞,下官还有许多不懂的地方,时时不忘进学求知。”
你才适合做知县,你全家都适合做芝麻官!
我现在怀疑他根本就不知道东宫落跑到夏县了,他纯粹是借机来奚落我的吧!
即墨君站定,四面张望,在一条街通到底两边城楼能对视的小城里,很容易就找到了主要建筑:“县衙是那边吧?”
我点头,突然想到貌似没什么地方招待这么大一群人了。
衙门后面两个院子一边是行政用的东院,一边是居家的西院,西院总共才五间屋子,我和王郊各占一间,哪里住得下这么多人?客栈别提了,东宫躲都还躲不及,要是即墨君去了,这下东宫要住哪里……
莫非要丢脸到让衙役今晚打地铺,京城来的人马睡通铺?
即墨君回头问:“秦大人,城里客栈有几家?”
“就一间……”啊啊,不能去啊,东宫在呢!
“好!今晚投宿,连日赶路,也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即墨君对身后地随从道。
后者答应着,我这才发现跟他来的是全副武装的皇卫兵士。
东宫啊,你就老老实实认错,乖乖被逮回去吧。
欢迎您访问爱书者;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注册为本站会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 返回书目 | 加入书签 | 打开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节 逃进人家闺房是不好滴
更新时间:2009…2…26 18:30:30 本章字数:4941
我一个头两个大,跟着即墨君往客栈去,刚夸奖过夏城小好办事,这就怨念上了…………没事把城修这么小做啥,一眼就能看到哪里是衙门哪里是客栈哪里是酒家,连个迂回的地方都没!
天色虽然黄昏过半,倒也不该是城里店家打烊的时候,在客栈门口一看,大门紧闭,想是东宫逃进来的时候顺便叮嘱掩门闭户、不让即墨君路过时候有往里偷看的机会。
可是,如果人家执意要投宿,我也没办法劝阻对不对?
知县好歹也是官,不是客栈小二或者掌柜,总不能由我来告诉即墨君“我知道他们店住满了”吧?
再说了,不小心讲出“二品真人留宿在此喔”,搞不好即墨君就更觉得应该拜会一下。他礼数一向挺全的。
我忐忑地看着皇卫的人拍门,心里替东宫默哀。
没拍两下店门里就有人应答:“打烊了,打烊了!”
这边擂门的喊:“投宿的,官家人!开门开门!”
门里沉默了小会,出现另一个较为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