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06型维克斯7。7毫米重机枪就是最新改型。在新机枪上,维克斯公司巧妙地把原来枪机上的弯曲解锁结构倒转过来,节省了大量闲置空间,把沉重的钢制机匣降低了整整两英寸。同时,大量采用铝制和合金钢零件取代原来的黄铜件,比如将原来黄铜水筒,换用带有凹陷冲压加强筋的薄钢板水筒,抛壳方式作了重大改进变得简单而有效。
经过一系列改进,维克斯机枪枪体的实际重量降至十四公斤多,比原来的马克沁减轻了将近一半。虽然三脚架还有二十多公斤,整个机枪的重量仍然相当可观,但是却基本适应步兵快速携带的需求了。
唯一略显不足的是,尼森伯姆说1906型机枪英国军方并没有通过审核,还需要进一步调试和改进,估计至少要两年以后才能正式定型。
还要两年,那不就是1908型维克斯机枪了?陈安嘀咕了几句,以后再想办法搞一批来吧。陈家庄的靶场上测试1906型维克斯机枪是非常优秀的,完全满足北方军的需要。笨重的沙俄版7。62毫米马克沁早期型总算是可以退役了。
至于另外一款李氏步枪SMLEMk。III型,陈安他们一拿到手,就知道是北方军已经列装步枪的正式定型版本。只是英国人的原版步枪,还是没有去除弹匣隔断器,自然不如北方军手上的步枪火力猛,很快就被放进军火库,堆在一角没人理会了。
让科瓦尔抽调人手去给莱恩帮忙,又是一通麻烦。
科瓦尔整天跑到陈安面前,嘀咕人手缺乏,根本无人可调。陈安烦不胜烦,到最后干脆躲着科瓦尔,谁叫他也没有人手可以调出来呀。
林先生看到跑到私塾来避开科瓦尔的陈安,非常好笑,“人家是书到用时方觉少,你是人到用时方觉少呀。”
陈安呵呵地轻笑几声,“没办法,谁叫林先生这里培养识字的人手,还要好几年才能用呢?”
林先生眨了眨眼,“好像你手上的北方军,很多都是已经会粗识文字了呀。”
陈安一怔,猛然闪出一个念头,是呀,因为要成为士官生必须识字,很多第一批北方军也都跟着努力学习,不少人已经粗通文墨了。
实际上,大部分的士兵是不可能通过考核成为士官生的,但是学习识字却成为了北方军的一个传统了。
陈安一拍大腿,“林先生说得好,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第一批北方军士兵满三年就要放出来,成为公司的骨干力量,军营也是一个最好的培养基地呀。”
继续推广识字运动,然后将经过长期忠诚教育的士兵轮流退役,充实到北方工业公司,这才能彻底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至于技师类人才则还是需要一步一步慢慢培养的。
        
第五十一章 办事处遭劫
在朝廷的《新军制方案》,有个 “分军制略”规章,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真正施行。分军制略提出,军分三等,一是常备军,二是续备军,三是后备军。
常备军三年,驻营,全饷。期满后退任续备军三年,每年集训一个月发全饷,其余月份从工从农,减饷一两发放。期满后退任后备军四年,按续备军月饷之半待遇,第二、第四年参加会操,会操期间全饷。后备军役满后,转为平民,饷银停发。十年兵役始终勤奋从役的,可以任为初级官弁。
在书房架上找出这一材料,陈安如获至宝,仔细研读良久。看完后,陈安点头不已,暗自赞叹,朝廷之中大有人才,只是这些明知拙见都被束之高阁了。
也没有什么可以修改的地方,除了将出任初级官弁改为享受公司相应层级人员待遇外,直接照搬照抄,陈安拿出纸笔将“分军制略”抄录下来。
电报征求几位在外坐镇的管带,都获得力挺。科瓦尔更是举双手赞同,北方工业公司最缺的就是粗通文墨的员工了,那些不识字的雇工是非常难培训成技术工的。
只是陈安拿给陈老爷子看时,陈老爷子思忖一二后,提出建议,“照此办理是有必要的,但是没必要全部转入公司,毕竟军队也需要一定骨干留下来的。”
陈安愣了一会,就是了,顾了这头忘记那头了,姜还是老的辣呀。
很快,北方军的分军制略又被补充了三条,普通士兵允许自愿留军三年,士官生至少服役常备军六年才可转任,军官至少服役常备军十年方可转任。
分军制略正式开始实施。自然而然,北方军内部的识字活动,开始正式化,所有士兵都被要求开展识字学习,以确保退役后能够转入公司技术岗位。
按照陈安的计算,每年平均退役二个营六百人,第一批入伍士兵将在明年春天正式退役转为续备军。那么今年下半年准备招募的兵员,自然要从原来的七百人增加到一千三百人。到了明年春天,第三批招募兵员刚好完成六个月的新兵训练,完成新旧轮换。北方军仍然可以保持六个营加一个补充营的军力。
建立补充营的事情,事先得到了总督大人的默许,也算是对陈安在西固一战中损失惨重的一个补偿罢了。镇南军那边保持有两千多人的武装,就得让北方军和镇南军保持适当平衡,这也是为官之道。
还没等陈安下达第三批招募兵员的命令,陕西那边又出事了。
光绪三十三年春夏,陕西又是灾情不断,陕西巡抚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错了,忽然同意了开增新的捐税。结果下级官府和税吏趁机层层加码,等新增捐税落到老百姓头上时,已经翻了两番。原本就快活不下去的陕西百姓愤怒了,面对如狼似虎上门催逼的衙役税吏,加上渭北一带的刀客们煽动,多地都爆发了抗捐活动,牵涉十余州县。很快,抗捐活动向暴力化方向发展,骚乱四起,不少店铺也殃及池鱼惨遭劫掠。
西安更是全城混乱不堪,多处街道店铺被引燃火头,浓烟滚滚而上,差点形成百姓暴乱之势。
接到情报司发来的西安情势消息,陈安马上电告汉中办事处,暂时关闭,人员撤离,以防恶意冲击。
汉中接发电报,是由官府的电报局负责的。陈安的这份电报,被人为扣住了两天才递交给汉中办事处。
而此时汉中办事处已经在一天前遭劫了。
负责的经理在回办事处的路上被一伙不明身份的暴徒打成了重伤,随后不治身亡。马上,办事处就遭到冲击,大批百姓在几伙人的煽动下,以办事处大量收粮造成粮价暴涨必属恶商的由头,破门而入大肆劫掠。办事处事后被彻底焚毁,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抢走。
幸好任副经理的王平临危不惧,一见情形有些不对,立即下令放弃所有东西,只带上账簿连夜从后门逃出,直接撤到公司所属的农庄。
结果发现后面还有鬼鬼祟祟的人在跟随,王平第一时间召集附近的所有佃农云集农庄,手持锄头戒备,才总算镇住了对方。
得到汉中办事处回报的陈安暴跳如雷,急电总督大人,扬言汉中知府不给个交待,缉捕暴徒,就直接派北方军进驻汉中。
升允在总督衙门亦是破口大骂陕西巡抚无能,一面安抚陈安,一面急派人手严厉镇压。西安和汉中的地方官员直接就是一个撤职查办戴罪立功的处分。
离奇的是,总督衙门的人刚查到电报局扣押阶州电报的时候,两名经办人就意外身亡。案子就这么断了。
陈安马上调来如今已是第三期士官生的李虎臣,下令由他赶赴汉中查清案由。李虎臣是刀客出身,路子很广,很容易混进刀客队伍听到消息。段捕头轻易不能出阶州,否则碰到马家的人就麻烦了。
早在初春,第一期士官生经过两年培训,已经正式毕业,分别担任了哨官、排长、正目等职。第二期士官生虽然也已满二年培训,但年龄尚小,自然还需要再延长二年。
同时,在士兵中选拔的副目,考入士官生的人数终于达到开班人数,正式组建了第三期阶州武备学堂士官生队伍。事实上应该称为兰州陆军小学堂阶州分校,但是陈安嫌小学堂不好听,还是自顾自的叫阶州武备学堂。教官直接从前两期优秀毕业生中选拔。
李虎臣相当努力,顺利考入士官生队伍,拿掉了头顶上那个候补的字样。加上他武艺高超,又具有实战指挥经验,在第三期士官生中非常突出。
李虎臣接到命令,就带了一个叫耗子的士兵,快马赶到陈家庄接受任务。陈安给他派了二名段捕头的徒弟,和二名虎子亲自训练出来的护卫队好手。六个人换上刀客的装扮,悄悄混进了陕西汉中。
几天的探访下来,李虎臣成功地混入了刀客队伍,得到了不少消息。也不算是混入,他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出名的刀客。很多陕西刀客,一见到李虎臣,还马上溜了过来,大叫,“李哥,您在这里呀。”
李虎臣和两名手下坐在茶肆里,慢里斯条地喝茶,另外两人坐在邻桌。
耗子一溜烟地跑了过来,端起茶几上的茶杯,也不管是谁的,一口气喝了个精光,然后才开口说道,“确认了,是鬼老二,左脸有块胎记,很好认。”耗子当年是汉中的流浪儿,对各处熟悉得很,绝对不会找错地盘。
耗子所说的鬼老二,是一名汉中本地的混混,骚乱过后,原本欠债累累的他,忽然发了财,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还有闲钱肆意进出青楼赌坊。鬼老二以前经常出没的地方,就是汉中办事处所在区域,自然马上就被李虎臣盯上了。
李虎臣点点头,说了一声,“那就干活吧。”
当即,一名手下走去驾着一辆马车慢悠悠过来,其他三个人悄然消失在小巷深处。很快,两人扛着一个大麻袋过来,顺手甩在马车上,就走开了。马车夫哼着小曲,驾着马车就这么轻松地出了城。
李虎臣和耗子继续坐在茶肆里待了一会,眯着眼看看有无其他人也在盯着鬼老二。
晚上,缀着绳子翻过了城墙的李虎臣和耗子,来到了北方公司农庄。其他四个手下早就到了,连审讯都结束了。
一个段捕头的徒弟摇摇头说,“这个家伙一点不硬气,才挨了几鞭就全部供了出来。他不是知情人,只是混乱中运气很好,刚好冲进办事处账房抢了大笔银两。不过,他说了一个蹊跷的情节。他曾看见知府衙门的刘师爷和一个人喝茶,而那个人后来曾经出现在那群煽动的人当中。”
知府衙门刘师爷?李虎臣心中琢磨了一番,“回城,找出刘师爷住所,连夜劫了他,明天鬼老二失踪的消息就会传出去的。”
马上返回城墙外头,李虎臣助跑几步,纵身一跃,手脚并用,嗖嗖嗖就窜上了墙头,然后扔下绳子,其他人依序爬了上去。
耗子悄悄对李虎臣说,“李哥,你这手绝技真棒。”李虎臣咧嘴一笑,却说道,“都是偷鸡摸狗的把戏,有什么棒的。”
直接用刀架到一名早已知晓住处的衙役头颈上,问出了刘师爷的住址。几个人又飞快扑向刘师爷的家。
时间上来不及出城了,李虎臣拎起吓得屁滚尿流的刘师爷,直接扔在房屋地上,就地审讯。没几下恐吓,看到破门而入的贼人准备放火,担心一家老小的刘师爷赶紧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出了办事处遭劫的内幕。
既然已经搞到了口供,李虎臣非常干脆地撤退到了农庄,等待下一步的指示。汉中办事处新任命的经理王平,当即快马将口供和李虎臣这几天探访的结果送往陈家庄。
接下来就是陈安的决策了。
        
第五十二章 阶州团练
“马安良,欺人太甚。”看完了口供,陈安脸上阴沉无比,却没有了怒气。别人过境了两次,陈安都忍住了,结果就马上来第三次阴招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呀。
陕西抗捐骚乱表面上是陕西刀客组织的自发行为,背后却有着若隐若现的革命党人背景。但是汉中办事处的事,却是马家人策划,借助几个陕西刀客中的败类组织实施的。也正是因为马家人打了招呼,汉中电报局才悍然扣住了电报,而出面人就是刘师爷。汉中知府虽然没有参与,却默许了事情的发生,否则刘师爷也不可能有这么大胆子。
至于个中缘由,刘师爷一语道出了实情,甘肃官方有了两河分红,日子好过了很多,而原本富庶的陕西官府上下却是眼红了。
思量了好久,陈安一边急电总督衙门,将口供全文附上,一边接连下了几个指示给还待在汉中的李虎臣小组以及林玉山的情报司。
总督大人升允接到电报第一反应就是糟了,几乎可以肯定,吃了大亏的陈安绝对要反击。升允马上回电安抚陈安,称要上报朝廷撤职查办汉中知府,另外紧急派人质询马安良是何居心。
这边总督大人回电还没有到达,陈安的报复手段已经开始了。
江湖人讲江湖事。陈安通过井岳秀,将十四名牵头组织打劫并烧毁汉中办事处的陕西刀客挂上了一个人头千两银子的巨额悬赏,只要证明确实属实,凭人头到汉中办事处领取赏金。顿时在陕西渭河两岸掀起轩然大波。
渭河南北刀客们之间几乎是一片腥风血雨,为了追杀这十四个人,刀客们往往大开杀戒,从相关联的人开始一路杀过去。更多的人倒在了刀客们的追杀和反追杀上面。最后,连井岳秀都有些胆寒了,足足有上千人倒在了相互厮杀当中,才干掉第十四个四处逃亡的被悬赏刀客。
从此以后,陕西刀客不再有同仇敌忾的气势,充满了猜忌和戒备,势力大大衰竭,一切不过源于陈安这次疯狂的巨额悬赏而已。
李虎臣的小组也在秘密行动。刘师爷很快被人发现喝醉酒溺亡,家人哭泣着过来收拾了,直接抬回家就葬了,然后收拾行李马上逃离汉中。汉中官府甚至还没来得及派出仵作查验,刘师爷的后事就结束了。
但是一名有经验的仵作刚好路过,只看了几眼,就知道刘师爷全身骨头都已经碎了,如何能醉酒跌入河中。不敢多事的仵作,并没有上报,只是一次酒后无意中说了出来,汉中官府上下顿时大惊失色。
仵作所不知道的是,汉中这几天,已经有七八人因为醉酒溺亡,而且都是全身骨头被敲碎了。刘师爷也是这种死状,官府高层自然清楚,这是报复,而且已经朝着他们来了。前面死的很多人都是马家在汉中的棋子。
原本刘师爷死了,他们还高兴了一阵,以为是确属意外,这样反而可以断了线索。哪料到对方原来已经掌握了线索,干脆就整死了刘师爷,那么下一个是谁?
汉中知府第一时间向陕西巡抚告病,请求暂回西安疗养一段时间。不少知情不知情的官府高层,纷纷躲进了就近的军营,甚至干脆辞官一走了之。
总督大人也是被吓住了,疯狂起来的陈安和马家的作为丝毫没有二样。
整个阶州已经全面戒备,任何和马家有关的人或商队,全部被抓进了军营。段捕头带着稽查司的一干好手,在阶州内部大肆追踪和捕杀马家的钉子。阶州官府都被陈安严厉警告,全都当了缩头乌龟。
所有马家人,或者是绿教中人,审讯完毕之后,一律就地处决,然后烧成了土壤肥料。
陈安已经震怒了,既然你要打,就来打吧。林玉山已经移驻西固,柳石也加强了前沿搜索,准备和有可能来犯的镇南军好好打上一仗。
谁也不知道马安良损失有多少惨重,估计是权衡良久之后,在还有一个旗没有组建完毕的情况下,马安良终于退缩了。
很快,总督衙门出手调解了。升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汉中知府返回衙门,派出人手抓捕了马家在汉中的负责人,并且立即处死,然后交给汉中办事处。这个被处死的人,是马安良的侄子,也是整件事情的组织者。
总督大人又亲自发电报给陈安,告知马家愿意用十万两银子换取那些被扣押的商队和人员,暗示就这么调解了。
陈安沉吟了片刻,回电总督大人,马家狼子野心,十分不放心在外的办事处和农庄等地安全,是否可以筹建少量护卫队。
升允马上复电,不许。
陈安当即知道要求提的有些过了,因为北方工业公司在明面上是外国人注册的,总督大人自然不允许有外国人掌控的武力出现在甘肃。
转了几个念头后,陈安又发了一封电报,提议是否由阶州知府出面,建立一个团练队伍,在阶州衙门的指挥下,协助保护各处办事处和农庄的安危。
过了半天,总督大人发了电报,准许了此事,但是官佐必须由阶州知府任命,而且人数不能超过三百人。
陈安连忙复电同意。凭着超额的粮饷和庞大的军火供应,官佐都给你任命,又能怎么样,还不是马上就会乖乖地听话,况且陈安还有一招红包炸弹没有使用呢。
果不其然,根本不想得罪陈安的阶州知府,得了几个大红包后,很是干脆地利用陈安提供的名单上报了总督衙门,任命了新成立的团练局官佐。
因为要协防很多地方,陈安决定只建立排一级编制,轮流替换防卫各处。
也是作为一个新的尝试,陈安采用了北洋新军的排棚编制方案,将每棚人数增加到十四人,三棚为一排,增加一个军官排长,全排共计官兵四十三人。
这种大编制的基层单位,远超巡防营每棚十人的一般编制,却更有利于重火力的列编。
原本巡防营的编成中,如果三个棚就加入一挺维克斯1906型7。7毫米重机枪,能用于一线的战兵最多就只有二十三人,攻击力量偏弱。这也是陈安被迫在每哨只编列二挺机枪的原因。
如果按北洋新军的编制,每排四十三人,就可以增加一线战兵为三十六人,足足增加了一半,更有利于在重火力的掩护下加强进攻。
陈安在团练局里设置了七个排,抽调了北方军和陈家庄护卫队数十名骨干,在公司员工中进行招募新丁,实际运作和北方军并无二样。
既然是团练局,自然不能和北方军一并训练了,陈安直接将这支专司护卫的队伍拉到公司钢厂附近,另建了一个营地单独训练,也好避免某些有心人的过分关注。
按照陈安的布局,汉中、重庆、上海三个办事处各驻一个排,兰州农庄、汉中农庄、重庆船坞也各驻一个排,剩下一个排驻北方工业公司总部。
陈安和马安良的暗斗,终于告一段落。但是陕甘两省官府和渭河两岸刀客中,却对陈家的势力起了深深忌惮。
陈安被惹火的时候,实在太疯狂了,谁也禁不住被人巨额悬赏的恐怖气氛呀。尤其是陈安又实际控制了甘肃入蜀的关键通道,一旦发起狂来,其关联的商队都被卡住,损失更是大得不得了,实在不是个好招惹的对象。
陈安签发了第二份嘉奖令,表彰在汉中事变中表现突出的王平。
事态略平,莱恩带着新组建的航运公司管理层,当面会见陈安,直接汇报筹建工作和下步工作。
做汇报的自然不是莱恩,是一名叫卢思的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