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二十四年底的时候,完全还是歌舞升平、军备松弛的美国军费就超过十六亿美元,而且也只占当年税收的不到六分之一,这还是没有转入战时体制情况下的状况。
即使加上关内的力量,中国和美国的实力还是相差悬殊的。
而中国要想和德国人签署同盟协约,必然会陷入以德国为首的挑战英美法旧秩序的全球大战当中。
德国人在欧洲大打出手,假设是同盟的北方军政府就必须在亚洲四处征伐。
就如德国人为了称霸世界,必须向苏联发起进攻的设想一般。北方军政府要想控制亚洲,就必须向南洋或者波斯发起进攻,亦或者干脆进攻美国,否则根本推动不了庞大的战争机器。
无论是南洋还是波斯,都是英法美等列强的禁脔,只要发动进攻,就和进攻美国本土没有什么两样。
不要说北方军政府,就是集合整个中国都没有这个实力。
自从满清入关开始,中国自己选择了被世界抛弃。
而就在这个时候开始,整个世界已经被英法等西方列强辛苦经营了将近三个多世纪,这才形成了如此的势力范围,岂是靠某些人几个歪歪想法就可以轻易打下来的?
上次的欧战,最简单的衡量胜负标准就是两大同盟之间的钢铁产量,而现在不断爆发的各种冲突,则更考验交战国的原油产能了。
北方军政府,无论是钢铁资源,还是原油资源,都极其依然美国提供。近在咫尺的波斯产油虽然不少,但是英国人恨不得将整个油田都搬到英伦三岛去,能够意思一下就已经很不错了。
陈安花了巨大的价钱,从德国人那里搞来一个勉强配套的军事工业体系,但是依然得罪不起财大气粗的英美等国财团。
这点犹豫,使得北方军政府和德国人的秘密谈判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
原本对中国人还是有一定好感的希特勒,终于失望了。
德国人现在迫切需要同一条战壕的盟友,而不是只愿意付钱买东西的客户。于是,日本人大喜过望地接过了德国人新任外交部长的暗示。
日本人明面上相当于美国海军七成的海军力量,就是德国人最为看重的一点。如果日本人能够将美国的主要力量,牵扯在太平洋战区,对希特勒占领和消耗欧洲是最为有利的。
德国人原本看好的北方军政府没有这个能力。
迅速靠近的德日双方一拍即合,很快就有了实质性的合作举动。德国柏林对北方军政府的合作协议慢慢出现各种拖拉现象,甚至尼森公司驻柏林的代表所受到的待遇也开始降低了。
很诡异的,日本人悄然提议苏联也加入德日之间的秘密同盟。德国人很早就和莫斯科有军事合作,很是爽快地答应了日本人的提议。
只是这件事情很快就被苏俄自己暂时停止了。
德国和日本建立的所谓狗屁军事同盟,为了掩人耳目,安抚西方列强,最初的提法是**产国际联盟。
这怎么说好呢,这样的同盟主题,如何让全世界最大的布尔什维克拉的下面子,加入这个实质上是划分世界的邪恶同盟?
不过莫斯科的大胡子更是聪明,马上就想到了解决办法。
在他的暗示下,苏俄和德国以及日本,都开始了煞有介事的秘密谈判,对外的叫法是以物易物协议,对内的叫法是互不侵犯条约讨论。
只要能够瞒住英法美就行了,德日苏三方对此心照不宣。
至于意大利,虽然是法西斯思想的发源地,但是他们实际上是来打酱油的,不提也罢。
尼森公司驻柏林代表,得到一条最新指示,只要能够花钱买下来的,就不惜一切代价,购买先进的技术兵器技术和原件,尽快送回国内。
北方军政府开始做最坏的打算,就是德国人彻底掐断军事合作通道。
第一三三章 合作研发
谁也没有预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北方军和德国国防军军事合作协议,当然更大的可能是,略微延长了这份协议在被撕毁前的执行时间。
西班牙内战一触即发。
莫斯科的大沙文主义脾气又开始发作了。
大量的军事物资,甚至苏俄红军的指战员们,都被送进了西班牙共和国,帮助共和派力量彻底实现西班牙的苏俄化进程,力求将西班牙建成一个苏俄联盟的卫星国。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际布尔什维克开始筹划组织的国际纵队。
西班牙不仅位于西欧腹地,更是控制地中海地区的关键要害之一,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传统势力范围,莫斯科的胃口实在太大了。
震惊的西方列强很快做出反应,一个所谓的西班牙国民军派势力开始形成,首脑是一名年轻的军官佛朗哥。
为了缓解英法等国对德国大肆扩军而引发的巨大矛盾,希特勒主动出招,决定为世界反左翼革命做出自己的贡献。英法美等西方列强,对于德国的如此识相非常满意,竟然默许了希特勒的疯狂扩军计划,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德国全力支持佛朗哥的国民军派,彻底镇压共和派的改革运动。
正是西班牙事件的影响,推动右翼激进的德意志帝国,对抗左翼激进的苏俄红军,这就形成了莫名其妙的西方绥靖主义理论。
接到元首命令的德国国防军,顿时犯难了,自己军队需要的装备都不够,怎么还有力量支援佛朗哥呢?
有人想到了当年从尼森公司反购的MG34机枪一事,提出了转够军火运往西班牙的方案。但是很快,这个方案就被德国国防军内部否决了。当初反购MG34是没有办法,现在自然不愿意如此干了,这关系德意志帝国的面子问题。
只是形势不等人。
西班牙国民军派的佛朗哥,意外得知共和派为了加强自己控制的军队,准备用国库内价值五亿美元的黄金,向苏联购买成百上千架飞机、坦克以及火炮等军事装备。
被这个紧急情况搞得鸡飞狗跳的德国国防军,立即下令检索国内各军工企业的订单情况,结果发现为尼森公司生产的Hs…123攻击机项目还在进行。这个订单原本就是德国空军自己下的,只不过后来全部转给了尼森公司而已。
因为生产线一旦开启,就不好轻易关闭。收了钱的德国军工企业,心安理得地继续生产订单中的Hs…123攻击机,尼森公司也是愿意接收的。
德国国防军顿时大喜,立即下令,将这批原本销往尼森公司的Hs…123攻击机支援西班牙的佛朗哥,以鼓振其国民军的士气,省得西班牙以为德国人只是说说而已。
为了消除自己都不装备却支援西班牙的尴尬,德国空军宣布接收下一批Hs…123攻击机作为自己的制式飞机。如此一来,尼森公司原本代德国空军吃下的Hs…123攻击机订单,除了第一批次的外,反倒是被德国空军自己全部吃回去了。
事实上,德国空军真正中意的攻击机,也就是Ju…87俯冲轰炸机,已经进入生产工艺设计流程,准备批量生产组装了。
但是西班牙国民军派的军备稀缺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实在没有办法的德国国防军,干脆决定大量派遣陆军部队以志愿者的名义,直接进入西班牙了,然后不停的补给换装,将完全是崭新的军火转交给西班牙的国民军。
除了主动跳出来的德国人,英法美等国假惺惺地宣布遵守中立原则,执行不干涉的方针,这就不好向佛朗哥支援军火装备了,只能在资金或者是所谓的民用设备上打打擦边球。
苏俄也冠冕堂皇地宣布不干涉的方针,但是背地里送枪送炮送人最多就是他了。
德国生产的军火自己都还不够用,这批志愿的德国军人,自然全部采购了尼森公司提供的军火,一应交易都在西班牙进行,只要不在德国采购就行。元首的面子保住了,西班牙的国民军也得到了足够的军火。
既然截留了尼森公司的订单,而且又要尼森公司帮着背黑锅,德国国防军也总得意思一下,再一次放开禁购的限制。
实际上是北方军业务代表的尼森公司,看着德国国防军提供的看似琳琅满目的允许采购名单也是犯了难。
北方军的单兵装备,已经不比德国国防军差了。
新出炉的M35钢盔,不仅马上得到北方军官兵的挚爱,更是受到了长江南北两个势力的一致赞誉,结果就是大面积的采购装备。毕竟这东西生产简单,仿制也容易。
一水的墨绿色德式军服,头上的M35钢盔,腰间的M24手榴弹,背后的短柄工兵锹,班排的MG34机枪和Gr。W。34迫击炮,除了使用者不同,北方军的装扮和德国国防军几乎雷同。
甚至,ZH29半自动步枪和索米冲锋枪的大量列装,使得北方军的班排火力高于德国国防军。
在重火力方面,欧宝重卡和105毫米Le。FH18榴弹炮的组合,宝马摩托车和毫须装甲车的组合,都赋予了北方军不逊于德国国防军的军备水平。尤其是LT…35坦克的列装,更是让北方军看不上德国人所谓的一号、二号坦克,倒是对计划中的三号、四号坦克有些期待。
看来唯有在飞机领域好好谈一谈了。
德国人很快想到尼森公司上次曾经说过,希望得到一种能够专用于轰炸军舰的飞机,马上就把主意打到了同样是刚刚研制成功的He…111中型轰炸机项目上。
一处秘密空军基地,一辆刚组装出来的He…111…A…0型轰炸机静静地停在硕大的机库中。
有些得意的德国帝国航空部代表介绍说,“这款He…111轰炸机稍作改装后,就可以成为一款优秀的鱼雷轰炸机。”
尼森公司的代表有些不满,“发动机功率这么低,只能挂载一枚250千克炸弹,能有什么大作用。”北方军大本营发来的指示,是希望更大的携弹量的轰炸机,没有说是鱼雷机。
再加上Ju…52在必要时候可以改装成轰炸机使用,这就和He…111的基本使命冲突了。
究竟是鱼雷还是炸弹更有效的问题上,北方军自己的海军力量薄弱地很,又没有参战过,根本无从判断,只好根据既有战绩,武断地认为还是俯冲投弹更有效,这就更看不上水平轰炸机的He…111了。
尼森公司的代表,自然听从了阶州大本营的瞎指挥。
帝国航空部的代表,眨了眨眼睛,“好像你们可以搞到DB600发动机吗,给换上不就行了?”德国人的情报能力,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派驻柏林的尼森公司代表反倒因为权限问题,不知道这个情况,还以为是德国人提供的,“那你们干嘛不把它装上去?”
“我们预留了设计冗余,你们自己装吧。”帝国航空部的代表也很干脆。
因为不是俯冲轰炸机,尼森公司代表不清楚阶州大本营是否愿意选购,慎重考虑后,还是没有当场拍板采购。
帝国航空部的代表有些急了,“这样好了,我带你们去看另外一款飞机。”
刚刚被帝国航空部认可的另外一款俯冲轰炸机,也就是挤掉Hs…123攻击机生产项目的Ju…87俯冲轰炸机。
如同多灾多难的Bf…109战斗机一样,Ju…87俯冲轰炸机也是历经坎坷,试验用的原型机一连摔了多架,但是帝国航空部的头头坚持继续进行这款飞机的研发。
尼森公司人员现在看到的,依然还是不成熟的Ju…87…A型俯冲轰炸机。
在没有得到进一步改进前,Ju…87…A型俯冲轰炸机相比北方军列装的Hs…123攻击机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尼森公司的代表顿时失望而去。
但是作为军火销售商的经理,尼森公司派驻柏林代表,还是忠实地将这次德国空军新锐飞机考察情况如实报告了本部。
没过多久,一封公司本部的紧急电报,直接发到了尼森公司柏林代表处。
在电报中,尼森伯姆对驻柏林的代表口授机密,立即采购He…111中型轰炸机及其改装技术,并试探德国帝国航空部,能否出资请其代为研发一款专用的对海攻击机。
专用的轰炸机,自然比临时客串的轰炸机更有作战效益,阶州大本营的高参们直接推翻了尼森公司代表的臆测,强烈要求进行采购了。
德国人也不是笨蛋,看到重新返回帝国航空部的尼森公司代表,马上狮子大开口,要求尼森公司要么一次性将所有He…111…A…0型轰炸机已生成批次都买去,要么就免谈。
帝国航空部测试了A…0型轰炸机后,认为动力不足不愿执行订单,但是已经生产出来一批,不接手又打击企业积极性。
这个时候趁机全部脱手了。
尼森公司的代表,也不啰嗦,索要了换装发动机所需技术材料后,直接下单同意了,实质上直接将已经生产出来,但是德国空军不想要的八架He…111…A…0轰炸机都买走了。
既然成功销售了鸡肋产品,帝国航空部自然兴高采烈,很是直爽地答应了在Ju…87原型机的基础上,研发一款对海攻击机的项目,所有经费开支由尼森公司负责。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人为疏忽,还是帝国航空部故意为之,德国空军在下达研制计划时,在提交项目要求时,写错了名称,结果变成了Ju…87…C舰载俯冲轰炸机项目。有人出钱当冤大头,总是好事呀。
第一三四章 清场行动
尼森公司出钱、德国帝国航空部出力的对海攻击机项目,谁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交付使用,但是八架He…111轰炸机就很快运抵了甘肃。
但是留给兰州机器局研究换装DB600发动机的却只有六架了,有两架He…111连火车都没下,直接被送进了大本营军火库。同时从大本营军火库中,紧急调拨了十二台DB600发动机给兰州机器局。
中国人的动手能力确实无与伦比,不知道所以然没关系,只要知道怎么然就是了。一个月后,第一架完成发动机换装的He…111改型成功试飞升空。
改装后的He…111中型轰炸机,空重6200千克,全重10600千克,使用两台DB600发动机,最高时速370千米,航程1820千米,装备有三挺7。92毫米机枪用以自卫。
其使用五名机组人员,机腹内有八个炸弹箱,可各垂直悬挂一枚250千克炸弹或四枚50千克炸弹,最大载弹量不超过2000千克。
北方军同意采购He…111轰炸机的原因很简单,Ju…52毕竟不是专精的轰炸机,虽然也可以携带大批50千克炸弹,但是轰炸的精准度是非常差的。
第一批一个中队十二架He…111轰炸机,从大本营军火库中被提了出来,就被前来接机的高桂滋军团轰炸机联队飞行机组直接开走了。
两次转场之后,He…111轰炸机中队已经到达姚南的前进基地。
轰炸机还没有停稳,前进基地机场的地勤人员就一拥而上,一边翻着新到手的维修手册,一边立即开始检修起来。
“什么时候,轰炸机中队能够完成检修任务?”高桂滋不客气地问机场的负责人。
空军军官苦着脸思考了一阵,“高长官,我也是第一次才看到He…111轰炸机,地勤人员也更不必说了。至少一天的时间,才能对照着维修手册,完成第一架飞机的检修。以后可能就快一点,一个轰炸机小队一个后勤班组,大概总共要三天时间吧。”
高桂滋点点头,“好,就三天。第四天早上,轰炸机中队要完成挂弹准备,随时等待命令出击。”
“啥?!”空军军官顿时傻眼了,早知道要说五天了。
谢天谢地,三天后,十二架He…111轰炸机全部通过检修,停在机场上整装待发。
关东军已经快速扩张到九个师团,伪满洲国的伪军部队也完成了初步整训,隐隐约约出现大规模进攻的苗头。
不能让东三省的战略态势发生逆转,进攻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北方军手中,否则等到关东军形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兵力更少的北方军更加难以防守。
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是保持自己战略优势的最好办法。
让高桂滋军团屡败屡战的德惠,自然就是急欲拔取的眼中钉了。
在日本人的接连施工下,德惠已经成为了一个荆棘遍地的军事要塞了,里面也没有什么中国人居住,这就给了北方军大集群轰炸的一个机会。
没有多少波澜不惊,却又残酷无比的过程。
在Bf…109战斗机中队的掩护下,十二架He…111组成的轰炸机中队,冒着日军轰鸣不断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火,飞临了德惠上空。
日本人为了保住德惠这个面向北满的前进基地,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以火车站为中心,层层环绕各种永备式的复合堡垒,构成了核心防御工事,在外面是环城多层次的防御体系,战壕延延曲曲地围绕在城郊周围,每个突出角落都筑有数个地堡。最外面架有铁丝网,网内是第一条战壕,中间又架一层铁丝网,网外是第二条战壕,壕与壕之间有交通壕。
He…111可以飞到8000米高空,日军装备的防空火力中,唯有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可以打到这个高度,其他的只能是望洋兴叹。只是最高射高也不过9100米的八八式高射炮,要想打中七八千米高空的目标基本上也是看人品了,绝大多数炮弹根本跑不到最高射高就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更糟糕的是,德惠城内也仅有一个八八式高射炮大队,下辖二个高射炮中队,区区八门高射炮。
这八门高射炮,对付速度够慢的He…45轻型侦察机之类是非常不错的,但是要对付高空轰炸的He…111快速轰炸机,还是太勉强了。
看到一旁虎视眈眈的Bf…109战斗机,悲催的九五式战斗机压根就没有露面,直接将制空权拱手相让。
He…111顿时如入无人之境。
“保持航向、速度,五秒钟后开始投弹。”投弹员扑在瞄准仪上,大声对着通话器喊道。
舱外不时响起沉闷的高射炮弹爆炸声,搅动了高空气流,使得飞机有些抖动。
驾驶员很快回答,“知道了。”
四、三、二、一,投弹员心中默默计数,然后狠狠一拉机械杆。He…111轰炸机轻轻一震,扔掉了沉重的炸弹,机身都为之轻盈地向上一浮。
一连串黑色的重磅炸弹,摇晃着钢铁脑袋,直往前方砸落。
十二架He…111轰炸机一次投弹,可以扔掉九十六枚250千克的重磅炸弹,几乎相当于Hs…123攻击机中队十二架飞机高强度八个批次的投弹量了,可见专业轰炸机的恐怖威力。He…111还只是中型轰炸机,算不上是载弹量更大的四发动机战略轰炸机。
一天之内连续两次大规模轰炸之后,德惠城区已经是弹痕累累,满目疮痍。
北方军拥有的K16重加农炮,其发射的炮弹也不过重51。4千克而已,一颗落下去就会造成方圆五六十米的死亡地带。He…111轰炸机携带的250千克重磅炸弹,爆炸威力显然比K16重加农炮更大一些。
起先一直没有大规模轰炸,是因为没有专用的先进轰炸机罢了,Hs…123攻击机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出动架次和批次都是非常可怕的,很容易造成飞行员过度疲劳和机体损坏。现在He…111到位了,制空权又在自己手上,自然要充分利用了。
陆军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