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轰炸机部队的军官们,对Hs…123攻击机根本就是爱恨交织。装上挂载机炮或是50千克炸弹的Hs…123攻击机,对付可以覆盖攻击的地面目标简直是如虎添翼,实在是太上手了。
但是使用Hs…123攻击机俯冲轰炸江面上活动的军舰,效果并不怎么好,除开三架倒霉的飞机被机枪射中栽进江里不说,关键是炸弹太少太轻,被迫出动了这么多批次,才勉强干掉了两艘事实上失去反击能力的破军舰。
Hs…123攻击机全重只有2215千克,机体轻巧,对跑道要求很低,更适于野战环境下的近距离支援。
需要机体更强悍、冲得更陡斜、携带炸弹更重的俯冲轰炸机,才能对抗那些跑得更快火力更猛的日本海军舰只,这是北方军轰炸机部队得出的结论。
不过这个结论,并不影响北方军的轰炸机部队继续扫荡松花江上的日伪军舰艇。
几天之后,除了完全缩回哈尔滨港口的少部分舰艇,敢于在外游荡的军舰和炮艇,都已沉入了松花江。
哈尔滨全城日伪军顿时惊恐万状。
失去了江防舰队掩护的哈尔滨,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足够的火炮,以封锁漫长的松花江江面。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关东军总部悲哀的命令下,哈尔滨的日伪军连夜撤出了城区,转赴德惠布防,兵力不足的日本人终于决定放弃北满。
日本陆军内部为这次的不战而退充满了莫名的愤怒,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东京大本营停止扩大陆军规模、未能提供更多的新式战斗机、找不到更多的新式坦克等等。
海军控制下的东京大本营,被陆军派系骂了个狗血淋头,不满的情绪在疯狂滋长。
尤其是当关东军占领的东三省最繁华地带,新京和奉天等地,源源不断地搜刮到巨量的粮食、矿产、原材料等物资送抵日本本岛港口时,在有心人的唆使下,这种陆军的不满很快就到了一个即将喷发的地步。
所有的一切都是陆军打下来的,为什么军费却要大部分提供给一事无成的日本海军?日本陆军中下层军官,和日本海军不经意的摩擦顿时多了起来。
作为军事合作协议的一部分,Bf…109战斗机和Hs…123攻击机的使用情况和修改建议,很快送到了德国柏林。
很显然的是,德国人对Hs…123的改进意见不感兴趣,反而兴致勃勃地和兰州机器局讨论起了Bf…109的改进工作。
此时,德国帝国航空部已经开始组装Bf…109B型战斗机,听取了北方军空军的意见后,立即决定重新修改正在研发的Bf…109C型战斗机。
最大的变化不仅是继续提高了动力性能,而且在机翼上也增加了两挺7。92毫米机枪,各配备420发弹药。
研发意见反馈给兰州机器局后,北方军大本营强烈要求改装20毫米机炮。德国帝国航空部被迫临时给了一个编号Bf…109C…3设计方案,将机翼的两挺7。92毫米机枪换成20毫米机炮,使用六十发弹鼓。
但是这个设计方案,德国人只是理论上简单论证了一下,并没有自己研发,将图纸和技术要点等物资,发给兰州机器局后就撒手不管了。
而德国军工企业的生产线上,依然准备组装Bf…109B型战斗机,毕竟C型还是停留在设计图纸上。
没有B型资料的兰州机器局,则是直接开始组装C…3型战斗机,最大的瓶颈是缺乏足够适用的发动机,德国人迟迟未能提供相应功率的引擎。
德国军工企业暂时能够提供的Jumo…210B发动机,最大功率也不过是630马力,甚至还不如英国人那里买来的发动机。
而被寄予厚望的Bf…109B型战斗机需要装配的Jumo…210D发动机,还在最后的研发调试阶段,未能实现工艺生产。
以至于兰州机器局最后只好继续使用A型的英国罗罗发动机。
        
第一二九章 雪夜兵变
等到兰州机器局将这款Bf…109C…3型战斗机组装起来的时候,已经是民国二十五年春了。
如同当年加装机枪的测试一模一样,德国人事实上并没有解决飞机重量增大的问题,导致原有的发动机功率已经不能满足足够的作战速度需要了。
兰州机器局的军工专家顿时傻眼了。
难道花巨资买来的不过是一张没有用的图纸吗?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的德国人,含糊地答复,可以马上提供了一款虽然已经完成首次试车,但是还在改进的新式发动机DB…600发动机。
按照德国人的说法,DB…600发动机目前的功率已经接近1000马力,如果得到进一步改进完善估计可以达到1100马力,足够任何战斗机挥霍使用了。
北方军自己的军工专家直接盯上了前一句话,非常熟稔地自动忽略了后一句话。德国人也会寒碜人了,兰州机器局有能力修改你们的发动机吗?
等到德国人收了巨款后,慷慨地将DB…600引擎送了过来,兰州机器局的专家们顿时发现又上当了。
这根本就是实验室生产的原型机,估计还没有完成工艺化设计修改吧。
看着这台昂贵的原型机,所有人都无语了。
用倒是可以用,问题是德国人自己都生产不出来,阶州大本营如何能够仿制?况且使用原型机引擎的战斗机,性能是好,但是万一出现损伤就只能整个更换引擎,无法完成工艺化的修复工作。
陈安很快听说了此事,只是简单问了一句,“那个DB…600能不能使用?”
兰州机器局回答是可以使用的。
随后,大本营直接将陈安的原话传给了兰州机器局,“运到大本营”,自然是要求将那台DB…600送到阶州大本营了。
几天之后,使用Ju…52运输机直接送抵兰州机器局的二十台崭新DB…600引擎,让所有人都跌了一地眼镜。
这是怎么办到的?
愕然的兰州机器局专家,终于彻底服了阶州大本营军火车间那一批神秘的技师。本来他们对大本营神秘技师团队的评价是鬼使神差,现在立马改成了鬼神莫测。
既然阶州大本营可以完全仿制成功DB…600引擎,兰州机器局的军工部门还有什么事情不敢操作的。
得到了新式引擎的Bf…109改进版本很快就试飞成功。
这是专属于北方军的改进版,德国帝国航空部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DB…600的量产化版本,这个版本被他们称为DB…601引擎,估计要大规模提供给德国空军还尚需时日。
北方军版本的Bf…109战斗机,全重2505千克,武备是二挺7。92毫米机枪各备弹1000发,加上机翼上的二门20毫米机炮,各备弹60发。
完全出乎意料,北方军的Bf…109战斗机,最高时速达到570千米,最大航程660千米。这都得益于那台强劲的DB…600发动机。
甚至兰州机器局的专家在机腹下,还大胆地加挂了一枚250千克的重磅炸弹,也丝毫不损新式Bf…109战斗机的机动作战性能。
德国空军估计要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拥有类似的飞机,因为他们的DB…601引擎还没有在生产线上组装出来。在飞机生产线上组装的Bf…109B战斗机,只配备了二挺机枪,最高时速也不过470千米。
因为无法解释DB…600引擎的生产问题,在阶州大本营的暗示下,兰州机器局没有向德国方面报备这次重大改进计划的成果。
实在是太惊世骇俗了。
北方军忽然之间得到了领先这个时代的战斗机,虽然只是领先那么一点点时间。
这个时候,北方军活跃在伊尔库茨克一带的战斗机部队,并不知道苏俄红军已经生产出了另外一款足够抗衡Bf…109A型战斗机的新式飞机伊…16战斗机。
早在伊…15战斗机横扫远东共和国上空的时候,苏俄空军就在决定加快研发另一款新式战斗机。
更早的苏俄航空发展规划,是准备同时双管齐下地并行发展两种战术特性迥然不同的单座单发轻型战斗机。
在无法兼而顾之且自相矛盾的技术要求面前,老设计师波里卡尔波夫交出了令人叹服的两份答卷,让人难以置信地破解了这个难题。
强调空中格斗性能的双翼单座战斗机伊…15首先登场亮相。
随后在民国二十二年的最后一天,机身同样十分粗短的伊…16作为重点追求高速度追击功能的单翼单座战斗机成功试飞。
但是,单翼机所带来的的技术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伊…16的服役一波三折。
直到民国二十四年仲夏,通过无孔不入的燕子,秘密得知北方军中正在试飞一款时速超过400千米的新式战斗机后,大惊失色的莫斯科立即决定将改进后的伊…16…5型战斗机投入批量生产。
伊…16…5型战斗机,最高时速437千米,除了两挺7。62毫米机枪,还可以挂载200千克炸弹,部分机型还安装了短波RSI…3无线电接收装置。
拥有了伊…16战斗机的苏俄红军,并没有抛弃伊…15战斗机,反而是同时大量生产这两款机型。低空格斗性能优秀的伊…15战斗机,往往跟着伊…16战斗机后面,只要敌方战斗机群被高速突防的伊…16撕开阵型后,就由伊…15负责缠斗击落敌机,非常简单而又实用的空战战术。
如果北方军还是使用旧款的Bf…109战斗机,绝对会在这个非常新颖实用的战术面前吃上一个大亏。
但是矢志报仇雪恨的苏俄红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北方军空军居然莫名其妙的准备换装更强劲的新式Bf…109战斗机,超快的速度足可以让突防的伊…16饮恨当场。
日本东京,除了四处巡逻的军警,没有什么行人,因为雪实在太大了,几乎是日本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
凌晨的街头更是寂静的很,天还没亮,除了不是呼啸的风声,印在眼中的不是白色的雪花,就是白色的积雪。
临时检查哨卡,几名日本巡警不停地跺脚,防止脚趾头被冻僵了。
几道雪亮的灯光照了过来,地面有些微微的震动,是大量的汽车在前进。带队的巡警觉得十分奇怪,没听说最近有什么大动静呀。
带队巡警举起了自己的左手,示意缓缓驶来的车队停下,他要看一下有无调动的军令,职责所在,又是东京,不敢大意呀。
“啪”地一声枪响,彻底打破了东京的宁静。
带队巡警惊愕的看着自己胸前不断扩大的血迹,惝恍地倒在地上,其他的巡警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一下子都反应不过来了。
更多的枪声响了起来,哒哒哒机枪的射击,很快将守在哨卡的巡警扫得一干二净。
马上,东京城里响起了凄厉的警报声,城防司令部被惊动了。
东京意外发生兵变。
日本陆军对海军的长期不满,终于彻底爆发出来。
以安藤辉三大尉、栗原安秀中尉为首的年轻陆军军官,经过长时间的谋划,秘密串联了大批所谓志同道合的中下层陆军军官,偷偷集结一千四百多名官兵,在百年一遇的大雪日子里,赫然发动兵变。
兵变部队在“昭和维新”的口号下,占领包括东京警政署、首相府等重要机关建筑,枪杀了数名海军派系的内阁重臣,企图扶持陆军派系上台执政。
完全是几年前海军少壮派军官兵谏事变的陆军版本。
只不过日本海军的底蕴,确实超乎这些狂热的陆军少壮派的想象,再加上很多陆军部队并没有执行兵变部队的指令,以至于海军陆战队突然攻进东京城区之后,兵变很快被扑灭了。
非常蹊跷的事情,日本海军的兵变成功了,陆军的兵变却失败了。
反正打来打去都是日本军部自己的事情,除了部分倒霉的海军阁僚,唯一遭到清洗的却是那些所谓的民主内阁成员。
日本军部趁机完成了举国一致的军国主义内阁架构。
昔日曾经坚决反对军部控制内阁的那些政坛大佬,少数是被兵变部队当成垃圾清扫掉的,大多数却是在平叛过程中被当成附逆就地枪决的。
日本国内再无一丝杂音,军部主宰了整个大日本帝国,天皇万岁的口号响彻整个东京。
既然是借用了平叛的名义,那些为了让陆军不再受海军欺压而兵变的陆军少壮派军官自然都成了必须抛弃的棋子。
束手就擒的一大批陆军军官被秘密军事法庭宣判,立即枪决执行死刑。
但是为了安抚躁动的陆军,依然执掌东京主要权利的日本海军做出妥协,同意开始大规模加强陆军部队,尤其是为帝国获得了大量宝贵资源的关东军。
东京一声令下,大批早已定型却没有资源生产的九五式双翼单座战斗机,马上在生产线上组装起来,准备立即运往急需飞机、坦克、大炮的关东军。
更多的陆军部队开始动员,编组成一个又一个师团,准备登陆支援同样陷入兵力窘境的关东军。
刹那间,关东军成了东京重点关注的香馍馍。
这一下,让本来准备看关东军笑话的华北驻屯军开始急了。
即使内阁略微倾斜一点给陆军,也只是一块不大的蛋糕,都给了关东军,华北驻屯军难道去喝西北风吗?
关东军最大的成绩是输送了大量的粮食战略物资给日本国内,华北却有另外一个战略物资是东北所没有的,那就是棉花。
        
第一三零章 大口径机枪
在日本海军的妥协下,原本岌岌可危的关东军立即得到大规模支援。在民国二十四年末,即使差点被全歼的一个师团残部加上去,关东军只有六个师团的作战编制。
到了民国二十五年初,关东军马上就得到了日本本土一个满编师团的支援,并且计划到夏季的时候再增加二个师团,到年底将通过征发预备役补充到总共十一个师团二十多万的编制。
原本如同鸡肋一般的伪满洲国部队,也得到了大量军备,被强令扩充以弥补日军作战兵力的不足,直接从已经不足十万人扩编到二十万人的规模。
只是江防舰队的覆灭,注定了伪满洲国没有了海军编制。哈尔滨撤退的时候,残余的几艘舰艇都被日本人直接炸毁了,反正他们根本看不上这种吨位小得可怜的破旧舰艇。
伪满洲国部队的编制非常有意思,因为招降的胡子太多了,当年东三省军政官员投敌的也为数不少。
为了安抚这些汉奸和解决僧多粥少的矛盾,日本人干脆大肆搞了一个奇特的伪满洲国军制,反正就是官多兵少罢了。
按照伪满洲国的军制,战略单位编制为旅级,基本作战单位为团级。
大体上是步兵团辖三营九连,每个步兵连大约一百二三十人,加上直辖兵力每个步兵团近一千二百人。另有一个骑兵团编制,大体上是取消了营级,直辖四个骑兵连,总共大约五百多人。
而伪满洲国的步兵旅辖两个步兵团,大约二千四百人;骑兵旅辖两个骑兵团,大约一千二百人。
在其上的编制是军管区了。日本人在伪满洲国划分了十二个军管区,每个军管区编列数量不一的步兵旅和骑兵旅,担任警戒守备任务。
如此一来,关东军可以掌控的军队,到年底就可以达到超过四十万人,完全可以对北方军的进攻部队发动大规模的反攻。
多年战争,日本特务机关已经基本搞清楚了北方军的作战编成,能够投入东三省作战的至多是两个野战军团不超过二十万人,而真正能投入一线攻防的只有十万人左右了。
现在的关键是,东京大本营能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兵器,扼制或是至少抵消一部分北方军的技术兵器优势了。
事实上东京大本营也只不过勉力支撑罢了,毕竟绝大部分钢铁和油料都要送进海军舰艇那些吞金兽肚子里,能有多少物资挤出来增强陆军部队。
关东军总部注定要失望了。
除了从本土调拨过来的两个大队九五式双翼战斗机外,关东军总部根本没有得到其他的新锐技术兵器支持,就是寄予厚望的九三式大口径机枪也没有得到几挺,至于急迫恳求的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和八…九甲型坦克更是连影都没有。
东京大本营有些不耐烦地告诉关东军总部,没有多余的钢材生产更多的高射炮和坦克,至于九三式大口径机枪倒是生产了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提供给了更急需的海军舰艇部队了。
在奉天的关东军总部那些高官们顿时傻眼了。
这还是哈尔滨江防舰队覆灭带来的后果。意外见识了空军俯冲轰炸威力的日本海军,恨不得将军舰的每个角落都装上防空火力。
谁说日本海军不注重防空火力?
实际上,日本海军是最注重海军航空兵建设的军队,自然也不会少了在军舰上安装防空火力。
但是日本人的劣根性以及日本海军陆军之间的互相拆台,才毁掉了辉煌一时的日本海军。
能够抢的,绝不用骗的,能够骗的,绝不用买的,这就是日本人的劣根性。
任何其他国家的公司,只要和日本人做了一次生意,绝对会脑血冲头,恨意满胸。日本人最擅长的就是用一块钱骗到十块钱的东西后,立马把你甩了。当年厄利空公司,就是被他们如此对待的,后来的美国、法国公司都吃了不少的暗亏。
但是这也绝了日本人得到后续技术支持的路子。
所以,日本人仿制一种西方先进武器的成功率还是蛮不错的,但是要想进一步改进就往往悲剧了,不是耗时太长,要么就是刚搞出来就碰到其他国家更先进的家伙已经开始列装了。
至于日本海陆军的矛盾,更是源远流长了,简直就是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一般。
除了不顾是非恶意贬斥对方研发的装备,各搞一套,绝不互用,也不互相支持,是日本海陆军的共同特征。
为了掩饰获得大量原本是陆军改进的九三式重机枪,日本海军还假惺惺地重新到法国去引进哈奇开斯大口径机枪,然后仿制出来也命名为九三式防空机枪。
然后用九三式防空机枪的名义,截留了大量的九三式重机枪,装备到自己的军舰上去。
唯一搞不懂情况的就是法国公司了,日本陆军已经引进过一次搞出了九二式大口径机枪,为什么日本海军还要再花钱重新引进一次搞一个九三式防空机枪?
不过当初就差点和日本陆军吵翻天的法国公司,自然毫不客气地笑纳了。既然日本人愿意付两笔钱,干嘛又不收下呢?
关东军得到技术兵器援助远远低于预期,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因素在起作用。
华北驻屯军出手捣乱了。
远比关东军资格辈分更大的华北驻屯军,秘密向东京大本营提交全面侵华战略计划,动用各方面的影响,准备将在中国的战争主导权夺回到自己手中。
作为第一步,就是截留了不少原本送往关东军的物资和人员,首先将本来还不足一个旅团的华北驻屯军扩充到一个师团规模。
日本军部内部的明争暗斗从来没有停歇过。
后续的第二步,就是由出身华北驻屯军的日本军部元老出面,策划东京大本营开展一次秘密的将官演习,正式确定中国作战的主要方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面侵华战争的确定。
至于下面的步骤,就是截胡了关东军人员物资的华北驻屯军总部,秘密开始筹划华北自治区的构想了。首当其冲的就是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