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帝国-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是因为这近半一线指挥官的大量损失,剩下的指挥官没有接触到那种如山如潮般的装甲攻势,导致第六军没有能好好总结被北方军装甲部队围歼的事实,或者干脆是第六军为了掩饰指挥官不在岗的愚蠢故意糊涂了,日本军部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加强装甲部队建设的决定。
世界陆军新一轮的发展潮流,就这么和日本陆军岔开了。但也许这个无奈的选择,也是日本小国发展大军国主义必须以海军为主的必然吧。
北方军南部军团大举推进,毫不客气地直接抢占了海拉尔以及满洲里,然后才停下进军的步伐,转入守势。满洲里和赤塔的联系一打通,高桂滋的南部军团与李夑和的东部军团就打通了互相援助的通道,更有利北方军的战略布局。
抢占海拉尔的行径,再次引起奉军张雨亭的强烈抗议,但是也只是抗议而已。把海拉尔交给北方军,显然比交给日本人更让奉军放心一点,至少不会背上卖国的罪名。奉军的高层,张辅臣秘密绕过日本人的监视,赶到海拉尔,和高桂滋等南部军团高层进行了密晤。
奉军高层对北方军的越境动作分歧还是非常大的。以少帅为首的一批少壮派,始终认为北方军在和日本人的交战必然会失败,必须派兵参与日本人的收复黑龙江西部行动,以换取日本人对东三省更大的支持。但是以张辅臣为首的一批老人,因为当年的情分和这么多年的交往合作,坚决反对兵戈交战的提议,建议和谈确定双方的最后底线。
本来不怎么管事的奉军二把手张景惠,第一次放下嘻嘻哈哈的表情,郑重表达了和北方军继续交往合作的意见,给仍在犹豫的张雨亭投下了一个关键的砝码。
于是,张辅臣带着特使的身份,出现在海拉尔的南部军团总部。
奉军开出的价码是北方军退出黑龙江的地区。但是已经吃进肚子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再吐出来,尤其是这块地区又不是在奉军手上抢来的。
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北方军用租用的名义,将海拉尔和满洲里区域纳入北方军政府的临时管制区域,租金则是每年计算,同时向奉军保证绝不染指东三省其他地域。
奉军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终于不再纠缠这块地域的控制问题。至于租用时间的问题,双方都选择性的忽略了。
北方军秘密向奉军承诺不染指东三省的许诺后,和日本人的秘密谈判也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实际上,和日本人的谈判,还在北方军与奉军密谈之前就开始了。
在英国人的主持下,双方的密谈在上海英国领事馆进行,只是就差开枪打起来的激烈态度让在场的英法美特使为之头疼不已。
两个大事件相继发生,终于迫使日本人让步了。其中之一就是奉军向北方军妥协,另外一件则是尤登尼奇指挥的白俄远东共和国部队,终于攻克了雅库茨克,彻底摧毁了苏俄远东游击队的根据地。
雅库茨克的被攻克,使得无法继续在荒无人烟缺乏补给的苏俄游击队残部,最终撤出了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西部荒原。
腾出手来的尤登尼奇,将主力集结在伊尔库茨克一带和苏俄的东方面军连日大战。上将的侄子,耶维奇上校则带着一个军团强行进入谢苗诺夫的控制地区,逼迫谢苗诺夫要么接受尤登尼奇的彻底整编,要么就大打一场决定远东的归属。
谢苗诺夫将军的后台就是日本人,结果同样受到了耶维奇部队的威胁。参加过日俄战争的尤登尼奇和耶维奇,对日本人有着天然的仇视态度。
北方军的李夑和东部军团奉令对耶维奇的行动进行配合。
日本人终于顶不住这种压力了。
东京军部进行了一次秘密军事推演,结果显示要摧毁在赤塔和黑龙江的两个北方军军团,至少需要集结二十个常备师团,并且决心付出十个师团的巨大代价。这种战争,除非是进行全国总动员,否则是无法完成部署的。
而在英国人的强烈压制下,完全是借贷发展的日本根本不可能实施举国动员。现在的日本帝国,还不能失去英国人的扶持。
另外的情报也表明,北方军这种野战军团一共有四个,还有将近三十万的守备部队。如果和北方军陷入举国战争,没有一两年的时间是无法决出胜负的,至于需要付出多大的损失更是让军部高官们懒得计算了。
尤其是远东共和国与北方军政府合流之后,日本人在远东的势力即使加上摇摆不定的谢苗诺夫,也无法抵挡这种强大的压力。至于东三省的奉军,他们不会拖后腿就算不错了。日本人显然已经得到奉军高层和北方军高层过往甚密的消息了。
既然还没有举国一战的决心,那就只好忍气吞声捞点实惠了。
日本人拿到了大笔所谓干涉军退出远东共和国补偿军费,北方军承认日本人在东三省的权益并且不得扩大在东三省的控制地域,双方假惺惺的停战议和了。
日本人很干脆,拿到大笔补偿款后,马上撤出了远东共和国的驻军。至于驻守东三省中东路的日军,那是铁路护卫力量,日本人堂而皇之的认为驻军合理,无须撤军。
补偿款反正是尤登尼奇认捐的,北方军政府丝毫没有砍价的意思,但是日本人动作迅速的撤离远东共和国的干涉军,倒是让北方军措手不及。
本来按照和尤登尼奇的协议,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的疆域将按照1840年满清疆域执行。但是日本人这么一下子就开溜了,北方军还没有做好接防的准备,结果被耶维奇带着部队就抢先进驻了伯力、庙街、海参崴等地。
一不小心就被日本人掺了沙子了。
远东及西伯利亚西部最精华的部分在哪里,就是海参崴、伯力、庙街等原本属于中国的外兴安岭以东地区。
即使尤登尼奇在无奈之下选择继续执行高尔察克和北方军政府的协议,但内心还是非常挣扎的。没有海参崴就没有远东的繁荣,丢了海参崴远东共和国根本没有立国的基础。
北方军政府有些无语地接过了这个带着刺的苹果,当初提出这个条件就没有奢望能够轻松获得这块丢失了许久的国土。
海参崴将会成为开放港,并租借部分港口给白俄太平洋舰队使用,陈安也不罗嗦,直接将底线派人带给还在雅库茨克的尤登尼奇。
政治就是妥协,这个丛林般的世界。
        
第三十章 外兴安岭以东
很多人喜欢得寸进尺,尤以俄罗斯人为甚。当年沙俄东扩,抢占掠夺上千万平方公里领地,就是这股欲望的宣泄。
抢先进入海兰泡之后,尤登尼奇犹豫了,重新考虑是否继续执行与北方军政府的密约。
即使陈安明确表达了自己的底线之后,尤登尼奇领导的远东共和国依然还在磨磨蹭蹭,始终不做明确表态。
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往西十几千米的地方就是苏俄和白俄犬牙交错的主战场。今天和苏俄东方面军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战,只是时不时的有零星的炮击和卷起的浓烟,标注着这起内战还在持续。
一列运输补给的火车刚刚到站,几声鸣笛之后,带着浓重的蒸汽缓缓停了下来。押车的白俄军官跳下火车,就大叫搬运人员赶紧上前卸货。
火车站的一名工作人员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低声解释,整个车站今天都被北方军政府紧急征用了。
话才说完,大批大批的北方军士兵列队闯进火车站,黑压压全都是人。
几分钟之后,火车站所有地方都已经被北方军控制了。刚到伊尔库茨克的补给火车押运人员,被警戒的北方军蛮横地要求立即返回车上。
半小时之后,几列拉着长长车厢的火车进入站台。
火车站的变动很快就惊动了远东共和国在伊尔库茨克的军团指挥官,第一时间派出联络军官前往驻守伊尔库茨克的西部军团总部,居然发现已经人去楼空。
火车站附近已经被彻底封锁,联络军官无法进入,只好空手而归。
整整忙乎了两天,等到雅库茨克的尤登尼奇得到确切消息的时候,李虎臣的西部军团已经全部撤回了漠北境内。而尤登尼奇的白俄军一个军团正在西郊和苏俄军队进行对峙,根本无力接管西部军团撤走后留下的空缺,伊尔库茨克城防御力量成了空壳。
白俄远东共和国高层差点慌了,北方军竟然敢不经通知就放开伊尔库茨克的防御,难道不怕苏俄方面知道虚实后全力突击导致战线溃败吗?
不过是北方军的报复罢了,尤登尼奇无奈地吞下了这个苦涩的结果。
马上,伊尔库茨克被戒严了,远东共和国全面封锁消息,再没有增援部队赶到城池之前,绝对不能让苏俄方面知道城里已经空虚了。
意气风发的耶维奇,还在海兰泡的花花世界中没有待上几天,就马上接到了尤登尼奇命令带上下属军团紧急赶赴伊尔库茨克接管城防的特急电报。
有些稀里糊涂的耶维奇,连忙搜罗了几列火车,带着一个步兵师先期赶赴伊尔库茨克,其他部队还需要重新收拢,加上火车数量和载运量又有限制,只好慢慢赶了。
坐在紧急向西的机车头等厢里,耶维奇上校惊讶地发现,北方军的一支部队乘坐机车同样在向东进发。
没有听到北方军准备接管东面城市的消息呀?虽然知道那份密约,但没有接到叔叔指示说北方军已经做好接管海兰泡以东地区的准备,耶维奇不是笨蛋,马上知道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之间起了龌蹉。
耶维奇的步兵师一万六千多人赶到伊尔库茨克之后,高度紧张的伊尔库茨克城终于缓了一口气下来。
但是已经往南赶来的尤登尼奇郁闷了,北方军李夑和东部军团的一个混成旅毫不客气地同样利用西伯利亚铁路线,冲进耶维奇走后略显空虚的海兰泡,接管了城防。
坐在颠簸的汽车上闭目养神的尤登尼奇上将,心中不由升起无比疲惫的感觉,北方军和日本人都不是好对付的家伙呀。
次日,在伊尔库茨克建立指挥部的耶维奇,皱着眉头看到尤登尼奇发过来的最新指示,要求他即刻赶到阶州和陈安会面,正式敲定某些合作细节。
难道我天生就是劳碌的命,喋喋不休诅咒了一番的耶维奇,还是苦笑着收拾行李,绕道漠北库伦,赶往北方军政府大本营。
比耶维奇更郁闷的人还有着呢。
谢苗诺夫有些傻眼地看着远东地区的风云变幻,先是耶维奇大军逼近,扬言不接受整编就干上一场。还没等他回过神来,耶维奇忽然走了,北方军猛然出现了,同样是对他咬牙切齿。难道是刚出了熊窝,又掉进狼窟了吗?谢苗诺夫心寒无比,日本人毫不讲道义的弃他离去,已经让他惶惶不可终日,换上一个更加仇视的势力,这还有法过日子吗。
北方军大本营亦是一阵手忙脚乱,终于要开拔进入昔日的远东国土,无论是参谋本部,还是军政府布政司都没有做好万全准备。
徐永昌拎着一大叠文件,找上正准备接待耶维奇的陈安,太多的事情需要大都督亲自拍板才能决策的。
陈安摆摆手,沉稳地开口道,“莫慌,莫慌,等我和耶维奇谈好以后,再定这些事情。”他心中明白得很,驻守远东的细节没有谈妥,只是北方军强行进驻的话,除了引发新的一轮摩擦甚至战争之外,根本毫无意义。
连夜奔波数千里的耶维奇已经非常疲倦了,但仍然硬撑着决定马上会商。
真正的商议时间没有很长,毕竟陈安早已将底线提供给远东共和国了。最后敲定的问题,主要是补充了三条,比如白俄通过海参崴运输到远东共和国的物资,只要不会在北方军控制地区销售就不用缴纳关费。已经在远东地区生活了很长时间的俄罗斯人,听凭自愿是否留在北方军控制区,否则将被允许携带所有浮财奔赴贝加尔湖地区和雅库茨克地区。太平洋舰队所在港口的区域,使用租借军用港口的形式,将列入白俄军事管制等等。
其他都好说,只是迁移远东俄罗斯人是个大问题。原本居住在外兴安岭以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就超过上百万人,再加上后来从西伯利亚东部迁移过来的百万人口,就达到两百多万人口了。
高尔察克强力坚持的大迁徙方针让二十五万俄罗斯人消失在贝加尔湖以北,已经成为最惨痛的教训,饶是北方军和尤登尼奇都不敢轻易启动迁移工程。
签完协议,将文本发给叔叔尤登尼奇后,花花公子耶维奇直接就坐上去阶州的火车,准备去花柳巷里补睡了。
拿到正式文本的尤登尼奇,在赤塔召开了远东共和国高层紧急会议。
几乎是拍桌子扔鞋子激烈争吵了两天之后,远东共和国高层终于做出决定,同意了交还1840年以前中国领土的决定,理由是当年高尔察克上将既然代表临时政府签署了密约,作为继承临时政府权力的远东共和国需要遵守诚信,将协议执行下去。
一个天大的黑锅就背在了已经被扔进冰窟的高尔察克上将头上,反正那份协议确实是他签署的。
消息传到莫斯科,苏俄高层立即开动宣传机器,将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说成是世界邪恶轴心,号召全世界联合起来,征伐这两个反人类的邪恶集团。同时,苏俄和日本人的秘密接触马上加深了。
莫斯科的小秃头也拿不出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在上千年前俄罗斯人就征服了远东地区,反而经过考证确实都是中国人的控制地区,因此只好拼命说北方军和远东共和国是邪恶轴心了。
最后是大胡子掌控的布尔什维克国际提出了一个新奇的理论,全世界的革命者都要发动起来,推翻所在地区的反动势力,加入伟大的苏维埃联盟,这是布尔什维克国际存在神圣使命。
在病榻上的小秃头获得这个创新的理论,顿时如获至宝。
很快,所有加入布尔什维克国际的其他国家布尔什维克都获得了一个全新的宣传口号,保卫苏联。至于保卫苏俄的持续扩张,还是保持大俄罗斯主义思想侵略,亦或是保证苏俄领导人的意志得到实现,就被故意含糊了。
北方军政府在甘肃腹地抽调了六个守备旅,其中两个守备旅进驻海拉尔和满洲里,另外四个守备旅借道赤塔与李夑和的东部军团主力会和,然后沿着西伯利亚铁路线东进,准备收回俄罗斯人所谓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伯力以及海参崴等地。
没有动员,甚至没有欢送,七万多大军静悄悄地冲进昔日的国土,曾经遗失的领土,所有参与行动的北方军士兵都激动得数日难以入眠。
墙头草的谢苗诺夫深怕遭到北方军政府的清算,在北方军特遣队到达庙街之前,主动将自己的军队连同大批惶恐的俄罗斯人逃到更北方的鄂霍茨克,并向尤登尼奇上将表示接受远东共和国的一切命令。
唯一遗憾的就是,北方军根本没有海军,只有暂时停止向库页岛进军。结果日本人发觉北方军没有海军跨海作战的能力时,马上趁虚而入,打着商业考察的名义,派出所谓猎鲸队携带军火弹药悍然抢占了库页岛。
确实是无暇顾及孤悬海对面的库页岛,不说没有海军,就是陆军的兵力也出现了明显缺口,北方军马上做出了封锁和空袭库页岛的威胁,但实际上却被迫吞下了这口恶气。
趁着微微泛白的朝霞,火车鸣着笛声缓缓驶入远东地区唯一还有大批华侨停留的海参崴。
        
第三十一章 最后的大餐
远东明珠海参崴,因为连年内战显得有些萧条。看到街上今天还比较平静,不少滞留在海参崴的华人,大着胆子打开了自家的店铺,希望能够做上一两笔生意。在外兴安岭以东地区,局势过于动荡,导致大批华人居民离开庙街等地,但是依然有不少依恋故土舍不得自家财产的华人顽强生活在海参崴。
很快,这些华人惊讶地发现正在街上耀武扬威巡逻的俄罗斯海军士兵,开始集结列队返回港口。人高马大的俄罗斯海军士兵,都穿着浅黄色的军服,踩着皮靴离开了大街。穿黄绿色军服的一批精悍军人,出现在大街的尽头,陆续接过俄罗斯海军士兵的巡逻任务。
该死的日本人又来了?不是前段时间刚撤离吗。看着明显东方人的精壮士兵,所有华人都惶恐起来。
眼尖的华人马上发觉,好像不是日本人的土黄色军服,而且日军士兵也没有人手一顶钢盔的装备。
忽然有人大喊一声,“北方军。”出现在大街上的士兵,左臂上依然绣着布质的蟠龙盾徽。哗啦一声,所有现场的华人都涌了上来。
已经全部换装美式军服,但是依然佩戴法式钢盔的北方军,越来越多出现在海参崴的大街上,几张中文俄文并排的告示贴在大街上显目的位置。
“北方军政府收回外兴安岭以东地区??????”几名凑上前去的华人一字一句的读出告示上的几句话,忽然就懵住了。
没过多久,海参崴城里忽然响起震天的鞭炮,华人们从不知什么地方搜罗出大片烟火,疯狂地向天空燃放着。
俄罗斯人木然地看着这一切,没有发出任何声响。他们被谢苗诺夫刮了一番,又被临走的日本人搜掠了一阵,家里穷得叮当作响,也没有精力来和这些想尽办法藏匿物品的华人唱对头戏了。
港口的白俄海军高度戒备,远远地就拉开了警戒线,谁也不知道北方军会不会突然反悔彻底全歼了这支弹尽援绝的孤军。
北方军遵守了协议,很快就和港口的白俄海军舰队划定了各自的管辖区。
但是占领庙街的北方军,看着远方的库页岛心有不满,居然派出了一个步兵连采用木船偷渡上了岛屿。
占据库页岛的日本人很快就发现了这股小部队,大批全副武装的日军飞快围了上来,一艘巡洋舰和四五艘驱逐舰横亘在鞑靼海峡,将上岛的步兵连围成了孤军。
李夑和虽然性情谨慎,但对待外敌却是非常强硬的。在孙蔚如的怂恿下,居然同意了派出一个空降营进行支援的作战计划。
当大批缀着伞花的空降兵出现在步兵连据守地域上空时,日本人顿时目瞪口呆,被迫向后撤退了好几里,他们在岛上的部队也只有两个大队左右,不足以全歼如此众多的敌军。
北方军用运输机疯狂的向登岛的部队空降补给,而日本人则用军舰将大量陆军送上库页岛南段,双方很快形成了新的对峙局面。
得知库页岛对峙之后,北方军大本营和日军军部都是大吃一惊。几番唇枪舌战之后,北方军首先后退了,没有海军,光靠空军进行补给运输,根本无法支撑库页岛一个多营兵力的后勤压力,上岛越多压力越大。日本人现在也不想打仗,美国人正在召集各方准备在华盛顿召开战后协调会议,现在不是煞风景的时候。
北方军在库页岛北部留下来一个空降连,撤出了其他部队,没有反对日本人对库页岛的所谓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