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我本以为只有几脉的逆徒作乱,我听月秋已经讲了事情的经过,看来商妄是真的不知,杀害杜海的竟然是三脉的脉主。杜海英雄,力战三脉主不败,只可惜那三个脉主身后还有猛虎一般的数万瓦剌士兵,杜海我的徒弟,安息吧。”石先生声音有些哽咽的说道。
那名作古月杯的青铜方杯被石先生端了起来,然后念道:“古月杯在,断肠人存,逝者逝去,哀者自哀。”说着从古月杯中洒落一滴液体,滴在杜海尸体的额头上,然后转身把古月杯依旧放在了那张墙前的桌子上,对韩月秋说到:“月秋,找人把杜海安葬吧。“说着转身离去,眼眶却是流转泪水,几欲下落。
第七十九章 英才
第二日天蒙蒙亮,中正一脉众人在石先生的带领下又一次进入紫禁城内,这次没有在大殿前多做停留而是直接进入太和殿等候,不消片刻朱祁钰就坐在宝座之上,大臣们也鱼贯而入,又一日的早朝到了。
众大臣纷纷议论当前局势,却无人敢再提南迁之事,于谦上前言到:“瓦剌在土木堡获胜后,我国力空虚,日后必当围攻我京城。”有一大臣走出言到:“于大人,此事我认为不甚可能,如若是围攻京城,瓦剌何不趁我们新败之季发动进攻而是要等日后再做行动呢?我想也先必是在周边掠夺一番,就要回到他那瓦剌老家去了。”众大臣听后纷纷附和,觉得他说的有道理。
“鸟斯人!”秦如风突然走出来大喝一声,与其说众大臣惧怕于谦或者中正一脉,倒不如说惧怕秦如风恰当。秦如风一无政权,二无兵权,为何众大臣如此惧怕呢,就是因为秦如风的那一身杀气,每次见到秦如风大臣们好似见到阎王一般,有胆小者甚至瑟瑟发抖,昨日殿上一见后竟然越穿越神,把秦如风比作下山猛虎,出海的蛟龙一般。
秦如风骂完后倒是有所见解:“你是读书读傻了吧,土木堡之战后,也先应当不知我国力如此空虚,全国精英部队消耗殆尽自然不感冒然前来。其次也先如若围攻京城必是倾国之力,骑兵尚可奔袭,山路沟壑在铁蹄之下还能越过,但辎重等物就不可了,必选择一条正规的行军路线。可我大同,宣府,居庸关三地依然坚守,一旦选择此路进攻京城那就是持久战,也先的粮草根本撑不到那时候,所以他肯定选择另辟蹊径攻取其他关隘,我估计紫荆关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也先聪明定是现在就发动进攻,但是我认为瓦剌蛮横本性会让他先尝试攻大同和宣府,所以现在为两地加派兵力,下达死守的命令才是上策。”
众大臣听到秦如风的言论纷纷点头称赞,心想这个凶煞的人也却有一些本领。有人言到:“敢问壮士,既然你预测也先会进攻紫荆关,那何不向居庸关,紫荆关方向加派兵源。”秦如风看到那人身穿兵部侍郎的服饰,嘴角一咧说道:“你说要是其他文官提这个问题也就罢了,你为兵部侍郎竟然也提出如此迂腐的问题,于大人你同为兵部侍郎于此等人为伍,我都替你羞愧。”于谦微微一笑,倒也不生气,看来对秦如风这种直爽性格有所了解。
于谦顿了顿答道:“居庸关,紫荆关只为关隘,不能常守。就算守住了也没有大同和宣府的作用大。一旦也先围攻京城,大同宣府进可攻退可守,时机恰当还可与京城交相辉映合围瓦剌贼兵。而且大同宣府两地,更有郭登杨洪两位名将镇守调度有佳指挥定是得当,所以秦兄弟所言极佳,望殿下准许。”
朱祁钰听到朝下的讨论有些木讷,脑子飞速旋转思考着一切,还没想明白听到于谦的话就达到:“准,准了。”
于谦下令:“令大同和宣统方向死守,不得有误,失守者斩!”这是于谦接管兵部以后下的第一道斩令。秦如风有些着急,问道:“为何之下令,不派兵增援。难道我大明真的无可用之兵了吗?”
于谦艰难的点点头答道:“正是,京城现有兵力不足十万,而且都是老弱病残之兵,却是无兵可用!”众大臣纷纷哗然,甚至有人清泣起来。
“即日起,命两京及河南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北京诸府运粮军,招征南将军陈懋班师回京,接到军令起立刻回京布放,如有违抗军令延误者斩!”于谦发布了第二道军令。
“京城的兵粮军饷不够大军供给。”一个户部官员站出来说道。于谦言到:“通州不是有粮吗?”户部官员答道:“那倒是,通州仓米数百万,但是一旦运粮出出通州,难免也先军队截获,到时就得不偿失,如若派兵互粮却无如此兵力。我们还是另想其他办法,暂且把通州粮仓烧了才是上策,一旦也先攻破通州后果不堪设想。”
大臣们又一次纷纷附和,曲向天却略有沉思,然后走出了说道:“我有一法不知当讲不当讲。”朱祁钰点点头,他对这个豪气云天的大汉很是欣赏,故而说道:“壮士请讲。”
曲向天答道:“殿下既然招兵入京,何不让所有兵士绕道经通州而行,过通州之时顺便取粮入京,这样既不用雇人运粮,也不用派兵护粮,不知殿下认为此计如何?”
如果说全国军事政事朱祁钰还不甚了解的话,这个计谋朱祁钰却是听懂了,群臣无策唯有中正一脉之人堪为大用,于是朱祁钰没有通过太监金英之口而是亲自说道:“大明得中正一脉众英才相助,实乃国家之福,百姓之幸也,此计准!即日起,曲向天,秦如风两人入兵部,辅佐于谦操练士兵,研习破敌之阵,赏金百两赐二品俸禄。”
曲向天秦如风两人出列,抱拳答谢,于谦也甚是高兴,因为他早就看出来曲向天秦如风非池中之物,有这两人相助大破瓦剌的胜算又高了一筹,只是苦于自己权限有限不得附以权力,现在朱祁钰为监国此命一出,解决了自己的顾虑,可谓是雪中送炭啊。
众臣又开始商议其他事情,中正一脉门人也纷纷给曲秦两人道贺,石先生倒是一言不发,但是徒弟如此出众自己也是喜上眉梢,然后反身对身后的卢韵之韩月秋等人说道:“曲向天秦如风兵法谋略一流,我们也要为百姓尽一分力吧,回府后为师传授万鬼驱魔阵,众弟子定要加紧研习,以求出奇制胜,到时候蒙古鬼巫即使再是联合也束手无策。”
众弟子纷纷答是,卢韵之心头一荡,顿时眼中精光大盛,心中明白经商不如方清泽,兵法不如曲秦二人,弄权掌政不如朱见闻高怀,但是要说到玄学异术,自己可是信心满满,家破人亡之仇,同脉被杀之恨此刻汇集到卢韵之的心头,瓦剌也先蒙古鬼巫以及神秘帮凶一言十提兼该到了你们还账的时候了,就让万鬼驱魔阵为自己报仇雪恨吧。
第八十章 暴风雨前的平静
往后的两三天日子里,每日上朝下朝别无他事,回府后众弟子跟随石先生研习万鬼驱魔阵,随着阵法的熟练众人也是信心满满,石先生还下令让众人勤学苦练,欲与瓦剌决一死战的信念,伴随着同脉被杀的悲愤众徒心中对鬼巫和一言十提兼的小小畏惧此刻也都烟消云散,留在心中的只有那坚定的对决之意。
八月十九日退朝后,秦如风和曲向天就没露过面,天天呆在军营之中或者巡查城防,要么就去兵部开会,在军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军中无人不知曲秦二人。
可是民间却有人却在一夜之间家喻户晓,此后也也未曾参与万鬼驱魔阵,此人就是方清泽。京城此刻人心惶惶,不少人为了躲避战祸南迁,所以不光人丁渐少,经济也一落千丈。方清泽当天下朝之后回京连买四套大宅子,一夜之间轰动京城。其实此刻兵荒马乱之际,地产极其便宜,好多大户家甚至发愁地契房契无法出手,方清泽看准机会就买了下来。
待第二日刁山舍派来的商队到达后,方清泽满意的笑了起来,之前赶路身上没带多少现银,多是用大明同行宝钞,可惜宝钞已经贬值,所以方清泽带来的一大包裹的宝钞也只够买四所宅院的。之前在帖木儿的生意已经成就规模,成为了西北地区西域众国重要的交易场所,临走之际方清泽安排刁山舍新修六条商街,并不用于自己开店而是免费出租,只收取所商家收益的两成,一时间众多商家趋之若鹜,加之帖木儿过驿站运送极为先进,所以南至中东,北至西番都愿意去帖木儿的首都撒马尔罕做生意,自然选择着免费的商铺入驻,但其实最大的受益人还是方清泽。
刁山舍虽然对奇门异术兵法阴阳等不甚在行,做生意却也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在方清泽的指导下,生意是越做越大,方清泽留下命令待自己启程救驾的三日后收敛真金白银,奇异货物送往北京,路上也雇佣了大批的帖木儿人护卫。
此刻东西一到京城,方清泽立刻拿出三成钱财资助兵部生产均需,拿出五成给工部修筑城墙,工部直接任命方清泽代理修城。方清泽坚信才能通神,自然管钱的户部尚书没少得到好处,从此大开方便,一下子方清泽又盘下了几家京城的大酒楼大客栈金银行等等,顿时成为了京城最出名的商人。
京城的军事在曲向天秦如风带动下士气大振,经济在方清泽的鼓舞下稳定起来,商人不再南迁而是踏踏实实的做生意,口口相传说方清泽这么大的商人敢这时候入京投资定是有十成的把握,自然也放下心来。
京城之内可谓是福云升腾,到处是祥和之气比战前的治安和经济都好了很多,自然中正一脉的曲秦方三人功不可没,监国朱祁钰嘉奖有佳,曾放言定要重赏三人。
可是在这祥和气氛之中,紫禁城内却风生水起起来,禁城外的宁静就好似暴风雨前的平静一般,预示着大殿之上的血雨腥风的到来。
八月二十三日,终于荒唐的一幕爆发了。石先生卢韵之等中正一脉之人早就算到了这一幕的发生,却不动声色依然去上早朝,并且往殿侧站去,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即将发生的好戏。
只见一名大臣走了出来,说道:“臣有一事启奏。”朱见闻微微一笑,低声说道:“我没算出来先说话的是谁,原来是督察院右都御使陈溢大人。”高怀捣了朱见闻一下笑道:“还用算,猜也知道是他,脾气这么直的也没几个。”
朱祁钰看到陈溢站出来,点点头说道:“准奏。”陈溢横眉冷竖说道:“王振作恶多端,陷害忠良,祸国殃民,需灭其九族铲除党羽才可使天下太平,不灭不足以平民愤安人心啊,殿下。”说完竟然痛哭起来,顿时众大臣都想起了王振的种种恶行以及自己在土木堡战役中死去的同僚,还有国家的损兵折将的悲痛,大殿之上哭声震天,这已经是朱祁钰主持朝政以来第二次遇到满堂痛苦的事情了。
朱祁钰手足无措,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大臣们越哭越起劲忘了什么礼仪古法,便哭着便纷纷站出来指责王振及其同党的恶行。朱祁钰极为尴尬,面带窘色的看眼下这些已经疯狂的大臣,突然大臣们不再哭喊只是冷冷的看着朱祁钰然后齐齐跪倒在地,齐声喊道:“灭其全族,铲其党羽!”
朱祁钰更加慌乱了,刚刚真正执政才六天的他哪里见过这个阵势,忙说:“先行退朝,我略作思量后稍后处理。”话音刚落,中正一脉众人都面露喜色,连石先生也微微含笑,众人知道这才是这场闹剧的导火索,谢理说道:“这监国当的真行。”谢琦忙拍了谢理一下:“闭嘴,少说话,还得看戏了。”
与中正一脉泰然自若不同的是朝下众大臣们则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他们没想到在自己如此哭闹之下,在王振罪名铁证如山前,朱祁钰还是说出了稍后处理这种话。于是大臣纷纷沉默的看着朱祁钰,虽然没人敢出面顶撞但是却不听从金英一遍一遍的催促,就是不肯退朝。
等宣旨五六遍后,大臣们仍然不走,又一次原地哭闹起来。这是一声大喝响起,只见那人身穿大红蟒袍,头戴乌纱帽身着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的朝服,此人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
只听马顺说道:“还不快退下,没有听到监国的御旨吗?!”马顺是王振的同党,此刻依然作威作福,站在那里环视着群臣好不威风。
这时,有一人从群臣中走出,跑向马顺左手抓住他的头发,右手抡起朝笏向着马顺的脸上打了好几下,边打边口中骂道:“此刻尔等宵小也敢作威作福,看我打死你!”一时间大殿之上混乱不堪。
第八十一章 拳脚相加命呜呼
那马顺虽为锦衣卫指挥使,却也是窝囊,被一个书生打得慌乱无措,没来得及还手就就被打的满脸是血了。马顺满脸血流上手抱头顺着缝隙抬眼看去原来打自己的竟然是言官王竑,在马顺舞舞爪爪奋力抵抗下王竑的朝笏终于被挡飞了。
却未曾想王竑赤手空拳的依然再打,然后突然凑上头去咬向马顺的脸部,马顺吓了一跳哪里想到这些文质彬彬的文官不仅如地痞流氓般的会打架还如闹市泼妇般的会咬人。马顺猝不及防之下脸上酒杯王竑生生的咬下一块肉。
众大臣一看有这便宜人还不打,再说还是那王振的帮凶,一下子蜂拥而上,什么锦袍宽袖,视如珍宝的乌纱帽此刻都不管了,众大臣都会袖而击,甚至卷起袖子打了起来。
不仅是朱祁钰和金英看傻了,连中正一脉众人都看傻了,他们只算到今天朝堂之上必定三尸上殿,血溅当场,群臣激愤。但是每个人都以为是众大臣逼宫让朱祁钰下令当堂斩人,却没想到是这些文官大臣们亲自上阵,自然是惊叹不已。
不出一会功夫,群臣散开却见马顺躺在地上,早已成了个小血人,韩月秋望了一眼低声说道:“断气了。”突然之间不少大臣都指着朱祁钰让他下令处决王振同党,金英一溜烟不见了,朱祁钰孤立无援,可怜的四处张望正巧对上卢韵之的目光,吓得赶忙跑到中正一脉的队伍之中。
虽然大臣们已经打红了眼,虽然中正一脉中秦如风和曲向天这两只打老虎还在军营不在朝上,但是大臣们还是没有昏了头,只见中正一脉众人不是膀大腰圆之人就是精瘦结实之类,自然不敢上前厮打,再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何必招惹现在风声水起势头正胜的中正一脉呢。
金英此刻正跑出殿去找到了两人,一个叫王长随一个叫毛贵也是宦官,两人也是王振的同党,更与刚刚被打死的马顺关系甚好。两人正在殿外长吁短叹,感叹王振大势已去自己以后要小心一点,并且预谋着东山再起。金英此时是当红太监,亲自叫自己入殿两人兴奋不已以为又要一步登天得到重用了,希望一跃也能成为王振这样的权倾朝野的宦官,却没想到中正一脉早就算到三尸上殿,马顺加上毛贵王长随两人正好三具尸体。
两人刚到大殿门口就听到殿堂之上有些不对劲,出奇般的吵闹,原来诸位大臣打死马顺后余气未消,逼迫朱祁钰后又发现朱祁钰躲到中正一脉众人之中,石先生眯着眼睛坐在那里众大臣既不敢冲上前也不敢指向那边,正是有火无处发的时候。
金英一把把毛贵和王长随推了进去,两人连忙回头哪里还有金英的影子。再看大殿之上却发现如同饿虎扑食一般的眼神满眼皆是,众大臣慢慢聚拢过来,毛贵和王长随发现大事不好,转身就要逃窜却被一把拉了回来。众大臣又开始打了起来,毛王二人在拳脚相加之下一命呜呼。
不消片刻功夫,毛贵王长随两人也命丧当场,至于怎么打的中正一脉众人并未看清楚,因为众大臣围殴的人实在太多了看不见如何打死的。在场有些大臣还是愤恨不已,便把三具尸体拖走了。卢韵之后来听说,那三具尸体被挂在东安门外,老百姓更加痛恨王振,自己的亲属不少随军出行的都死在了土木堡,一听三具尸体竟然是王振同党,就开始接连鞭尸,最后三具尸体体无完肤。
有人拖走了尸体,但是更多的人却仍留在大殿之上,破口大骂王振,并且有的已经被气氛哄晕了头的大臣开始向着石先生等人走来,石先生不动声色身后众人少有武勇之人,但是那些大臣走了两步却觉得浑身鸡皮疙瘩顺起,看向那边,却见到朱祁钰抓住卢韵之的胳膊并不撒手,卢韵之则是低头不语。
谢家两兄弟满脸的不在乎,程方栋则是满脸憨厚之象,大臣自己也纳闷怎么会有这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呢,猛然才发现韩月秋不显山不漏水的看向他们。这不同于秦如风如同下山猛虎般的杀气,也不同曲向天那龙升九天的豪气,只是用那冷的出奇的眼睛盯着自己,好似大殿之上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一般,就好像那草丛里的毒蛇一般,只是冷冷的看着众人,双手藏在袖中,袖口微微鼓起,好似有隐隐的寒光。没有人再敢上前,一旦冒犯石先生,估计命丧当场的就是自己。
冷静下来的大臣才发现不光韩月秋冷若冰霜,其实周围护卫皇上的锦衣卫都按住了刀柄,马顺官拜锦衣卫指挥使,却被当庭打死而且还是守着众多锦衣卫的面,只是朱祁钰并无发话,那些锦衣卫哪里敢动手。
这时候朱祁钰说道:“我还是退朝吧,卢韵之可否替本王保驾护航。”看来当日梅园一遇,朱祁钰算是认准了卢韵之,此时如此混乱更是依靠与他。一人快步走来,韩月秋却没有拦他,反而让开了身子,让那人走到朱祁钰身边,卢韵之耳朵极为灵敏,他已经听出那是谁的脚步了,正是兵部侍郎待兵部尚书,于谦。
众大臣扫视锦衣卫手攥的刀柄越来越紧其中还有王振的侄子,曾经被曲向天等人用箭钉在地上的王山,顿时群臣冷汗直冒刚才的亢奋消失的一干二净,自己是留也不是跑也不是还不如刚才跟着先走的几位去悬挂尸体,或许还可以免遭一屠。
只见于谦一把拉住朱祁钰的胳膊说道:“殿下,顺等罪当死,请恕群臣无罪。”朱祁钰咽了口口水,说道:“众臣无罪,理当如此,把王山押下凌迟处死。”
锦衣卫中突然传出王山的一声哀鸣,然后被人捆做一团拖向了刑场,顿时消失在众人的眼前。众大臣皆大欢喜,于谦也是扬眉吐气的叹道:“终于为大明铲除奸党了。”
第八十二章 误伤
暂且不说王山怎么被凌迟处死,又是如何千刀万剐大快人心的,就说朱祁钰离开朝堂之后卢韵之等人也纷纷跟随石先生离去,回到中正一脉的大宅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