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乱的,你现在也就是金生能养活你了,你不为他们打算,你要干啥?“
反正现在只有赵金生一个儿子,她也不在乎老赵头给自己摆脸色,说话也有些不客气了。
老赵头骂道:“金生,这就是你媳妇该说的话?我这个当爹的,说话就不管用了是不是?你是不是也跟你媳妇一样,不管你两个兄弟了?”
何翠姑给赵金生使个眼色,这么危险的时候,你不要命了!铁蛋还小呢,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铁蛋着想是不是?是个人都怕死好不好!老头子算是算错了。
赵金生咬着牙说道:“我听爹的。”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他兄弟,他不能丢下他们不管。
“好,好!你听你爹的,那我不管,我要带着铁蛋一起走,免得我的铁蛋被你们害死了!”
“胡说八道什么?铁蛋必须留下,你想走,你自己一个人走!”赵金生说道:“铁蛋是我的儿子,必须跟我们在一起!”
“你自己想死,你还不放过你儿子!你是不是人那?”何翠姑怒道。
“好了,都别吵了,我们找个附近的人家先借住一段时间,等京城的事儿弄好了,再进城里去!”老赵头对何翠姑是失望透顶,果然是患难见真情,这个时候,这个儿媳妇只想到自己,一点儿不顾自己婆家的人。
他都没有说,要进城呢,她就不干了,还跟自己这个当公公的说那么难听的话。
好在金生还是有良心的,愿意陪着自己这个老头子,不然他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且不说老赵头这一行人找地方先暂时安顿了下来,京城里,确实是乱了起来。
那天到了下衙的时候,李梨花都没有等到赵水生回来,正要派人去问,结果宋福家的就跑了过来,对李梨花说道:“太太,外面乱了起来!”
确实是乱了起来,皇城的方向那边冒出了浓浓的烟雾,整个京城都看得见,然后就彻底的乱了起来,平头百姓都已经关门闭户。
李梨花知道这种情况下,只能是先把门户看好了,免得被人趁乱闯了进来。她还有两个孩子呢。
也好在有赵土生在家里,不然就单凭一个女主子,真的是太危险了!
只是不知道赵水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连打听消息的机会都没有,去了也是送死。赵土生倒是想出去打听消息,不过被李梨花给阻止了,赵土生也有有妻有子的人了,真要出什么事儿,她都对不起张芸儿。况且,赵土生也肯定打听不到消息,这个时候,只能是等消息。
李梨花在心里着急的不得了,可是为了两个孩子,也只能是镇定起来,让家丁好好看着门户,自己把事情都安排好。
想着,赵水生不过是一个翰林院的编修,就是出了事儿,也不会轮到他头上去。
这样一想,心里才好受一些。只是这心焦是不能缓解的。
这个情况,不用李梨花多想,就是有人造反或者夺宫了,恐怕最有可能的就是皇上的那几个儿子了。
真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有人等不及了,想要老皇帝赶紧下台。
也不知道这次到底是老皇帝赢还是造反的人赢。赵水生是个无关紧要的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可是为了也没有回来呢?难道是那造反的人把翰林院也给封了?
这样一来,肯定是有和造反的人里应外合的人。
这是必然的,想要造反,单凭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梨花只能焦急的等着,好在府里的吃的喝的也够管几天的,不用担心到时候饿肚子。
这种造反的事儿,顶多四五天就要解决把,不然到时候外面就会来了勤王的军队了。
所以必须要快准狠。李梨花猜的真没有错,这次的动乱,只持续了两天,就已经解除了,京城的衙门也让差役拿着锣敲,告诉大家发生了什么事儿,现在已经事情解决,有人造反失败,已经被皇上的人给拿下,大家可以安心过日子了。
赵水生是第三天早上才回来的,身上已经脏的不成样子了。原来那造反的人把翰林院所有的文臣都关在了一起,只等着逼宫成功了,让这些文人们拥戴他,如果不答应,那么再杀也不迟。
这几天,赵水生和同僚们都在一个屋子里,被人看管着,还是最后把造反的人拿下,解决了那些看管的人,他们一伙人才被放了出来。个个身上都很脏,毕竟好几天没有换衣服。
“那,有没有死人?”李梨花问道。
☆、第七十三章 放出来
“我们被放出来的时候,听说几个内阁大学士有被杀的。”是大皇子造反,这位大皇子仗着自己是皇长子,已经等不及皇上传位了,想着能一举拿下整个皇宫,所以和宫里大皇子的生母德妃里应外合,先把皇上给弄生了病,接着再趁着皇上病重,想把这个皇位给拿下了。
布置的也够多,可惜却没有成功。被禁卫军统领给反转了过来,打败了大皇子以及他的叛军。
就说造反这个事儿,讲究的是快准狠,只要逼着老皇帝把传位诏书写了,然后解决了老皇帝,自然就成了名正言顺的,谁知道,皇上也不知道是不是不放心他的这些儿子,把玉玺给藏了起来,根本不在身边,大皇子把写好的传位诏书拿出来,想盖印,结果找不到玉玺,只能一个一个的逼问。
一些内阁大学士,就因为看不上大皇子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和大皇子来了个宁死不屈。
大皇子就成全了这些人的忠义,恐怕也是杀鸡儆猴,让人害怕,从而都听他的。
“那温大人那边怎么样?”该不会是温大人也被杀了吧。
“温大人只是受了伤,现在太医已经诊治了,问题不大。不过,叛军这次冲击了六部,六部的官员损失的比较多。”恐怕他们这些翰林院的人要派到六部去填坑去了。
热水准备好了,赵水生去洗簌去了。实在是身上太脏了。
而惊魂未定的京城人,又很长一段时间不得平静了,因为菜市口恐怕天天都有砍头的人了。
毕竟大皇子造反,绝对有官员跟随,做皇上的人,对这种造反的事儿,可是深恶痛绝的。不抄家砍头,难以消除他心中的怒气。
远的不用说,德妃的娘家,肯定绝对是跟着大皇子干了一笔,人家想着大皇子当了皇帝,自己也是皇帝的外家呢,说他们没有参与,鬼才信!
田太太的丈夫田编修也同样是被关了几天,所以和李梨花很有共同语言。
“当时知道我家那位没有回来,又见到皇宫那边烧了起来,我就知道出事儿了。你不知道我这担心的劲儿啊,恨不得自己出去打听消息,可是哪里出的去?只能干等着。好在他们翰林院不是什么重要的地方。没有弄出人命来,真是老天保佑。”
“等我家那位回来,身上都已经不成样子了,你说那些人可恶不可恶,那么多人关在一起,好几天,就只给喝水,和馒头,吃喝拉撒都在里面,能不邋遢成那个样子吗?”
原来还有这事儿,赵水生可是没有跟她说过,不过这种丢脸的事儿,赵水生自然是不会跟她说的。
“姐姐说的跟我一样,我也是担心的不得了,生怕出了什么事儿,怎么也没有想到,是大皇子在逼宫呢。”李梨花也说道。
“可不是,听说德妃虽然年纪大了些,可是皇上也还是宠着她的,怎么就这么忍不住?大皇子还占着长,皇上连太子都没有立呢,就干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
据说,皇上生病,都是德妃搞的鬼。
果然最毒妇人心了。
李梨花说道:“正是因为没有立太子,所以才有人起了野心。”
皇后也是有嫡子的,可是皇上却一直没有立皇后的儿子为太子,反而是让太子之位一直空悬着。
所以就滋长了一些人的野心,不过,按说应该是皇后这一派最该造反起来的,怎么反而是大皇子造反起来了?
难道是大皇子已经得到了消息,皇上要立太子了,而且不是大皇子,所以大皇子才要孤注一掷?
这个倒是很有可能。
田太太约着李梨花一起去温家看望温夫人,因为这次的事儿,温大人受了伤,温夫人也受了惊吓。
温夫人见到李梨花和田太太,对两人说道:“万幸我们都没有事儿,这就好啊。”
因为京城里,有好几家都在办丧事,死的都还是一品大员,他们虽然被皇帝追封了谥号,可是人死如灯灭,连李梨花都参加了好几次的丧事。
大家都对大皇子这次逼宫的事儿骂了起来,因为尽管大皇子逼宫了,皇上也没有杀了大皇子,直接给关了起来,一辈子不得出来。
毕竟是亲生骨肉,就是犯了这么大的错误,也不会杀了他。
可是这些死去的人呢,也就只能得了皇上的补偿般的赏赐要叩谢万岁。
当然,大部分人都是识时务的,不会因为愤恨大皇子,而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毕竟以后他们的子孙还要在官场上混呢。
温大人把赵水生给叫了过来两个人在温大人的书房密探。
“志远,这次的事儿,你怎么看?”温如庭觉得自己这个弟子,在这方面真的很有天赋,看问题也很准,且往往一针见血。上次选秀的事儿,要不是他提醒,自己也不能这么快就解决了。这次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儿,温如庭很想找个人说说,可惜连他自己的儿子,温如庭都觉得说了也不能理解,只能是赵水生这个学生了。
就像高手和高手之间,更有共同语言一样,温如庭就是这种感觉。
他几个儿子以后在官场上也就是那样了,能青出于蓝的就是赵水生这学生了。
赵水生道:“先生,学生猜测的是,恐怕皇上要立二皇子为太子的事儿,不小心被大皇子知道了。”所以他才会这么的来逼宫了。
既然太子之位得不到,那么他就去抢。
温如庭叹道:“你说的恐怕是真的,太子之位一直悬而未决,皇上的态度又那么暧昧,恐怕大皇子也觉得自己很有机会,没想到最后是这么一个结果,他自然是想赌一把。说起来,皇上如果早点把太子定下来,也不会出现这次的事儿了。”
皇上宠爱德妃,皇后就是个摆设,而且皇上对大皇子仿佛比对二皇子要好的多,这样以来,大皇子就觉得自己很有机会得到太子的位置,要不然,怎么好好的嫡子不立呢,大皇子的野心可不就是这么一点点的给累积起来的?
说起来,皇上造成了嫡庶不分的态度,于是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赵水生道:“先生,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大皇子怎么就恰巧知道了太子的位置归属与谁,按照先生说的,皇上喜欢大皇子比二皇子更甚,怎么反而是二皇子成了太子呢。且被大皇子知道了?”
赵水生的意思是,如果皇上真的属意二皇子为太子,那么应该好好的保护二皇子,可是事实上并不是,这次大皇子造反,把二皇子府里都统统给围住了,二皇子也是舍弃了满府的妻妾,自己穿了下人的衣服,才逃过一劫。
而如果不属意二皇子,那么大皇子从哪里得来皇上要立二皇子为太子的消息?
总之,这是个矛盾的事儿。
“你是说,大皇子之所以知道这立太子的事儿,很可能是有人故意告诉大皇子的,让大皇子自己乱起来?”
赵水生点点头,温如庭说道:“那么会是谁呢?总不会是二皇子自己吧。”
“谁能从中得利,就是谁,恐怕二皇子,三皇子等人都有嫌疑。”所以这皇位争夺,还乱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尘埃落定。
京城里还是会更乱起来的,赵水生觉得,京城这个地方,目前已经不适合在这里逮着了,他倒不是害怕,只是不想再一次被人关起来,然后什么也做不到,让妻儿在家里心焦。
只是这个事儿,还得谋划一番,好在大皇子的这个事儿一出,恐怕很长时间,那些皇子们都要安分起来一段时间了,至少一两年的时间里,没有什么问题。
“志远,这次很多官员都不在了,你恐怕在翰林院呆不了多少时间了。”其实翰林院这些编修,本身就是跟预备官员一样,到时候可以派到六部,也可以派到外地去。
“我还能说的上话去,你先想一想,你该去哪里,到时候为师这边也好安排。”
尽管知道几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可是官场上也不是那么好退的,他还有儿子孙子,都要照应着,学生门生也那么多,最后到了年龄,能够致仕就好了。
人在官场上,往往都是身不由己的,这一点,他身有感触啊。
“是,学生回去好好想一想。”
不久之后,李梨花就知道,汤状元家里也被抄家了,汤状元的官身被剥夺,全家都被流放了。而宫里的汤太太的女儿,却被赐死,因为这位汤美人也掺合了这次的逼宫事件。
原来汤家的姑娘选秀进宫后,在珍妃的举荐下,很快就受了宠,封为了美人。
新鲜的小姑娘,皇上肯定喜欢,谁能想到,这位汤美人除了和珍妃有关系,还在宫里巴结上了德妃,成了德妃的一个棋子,在给皇上侍寝的时候,就给皇上下了点东西,导致了皇上的病情慢慢的变重了。
☆、第七十四章 升迁
皇上平定了这次的动乱,肯定会秋后算账,这个汤美人自然就跑不了,直接赐死!连举荐她的珍妃都被降了份位,这还是珍妃和这件事没有关系的情况下。
而汤美人的家人,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被抄了家。
可叹汤太太还做着女儿生皇子的美梦,结果梦还没有做,就成了噩梦,她丈夫几十年考上的状元,一下子就给剥夺了,还家产全没了,人也被流放,去了流放地,也是凶多吉少。
在那汤美人被封为美人的时候,汤太太在公开场合还很是看不起人,给李梨花等人一个不屑的眼神,谁知道就成了现在这样。
原本的富贵梦彻底的破碎,还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汤太太后悔有什么用?事情已经不可挽回,用赔了夫人又折兵,都不足以形容她现在的境况。
而那礼部主黄太太也后悔的要命,就因为她给珍妃推荐了这汤美人,结果连累的珍妃成了贵人,一下子降到这么低,回娘家她堂伯一家子都恨死她了。
黄太太想着,世上有后悔药,她一定要全部买了,她怎么知道,这个汤美人是个朝秦暮楚的人?
竟然靠着珍妃,还投靠了德妃,做出了这种弥天大祸!
黄太太受了这次教训,以后再也不敢给人举荐什么人进宫了,这宫里的事儿,沾着了,什么时候就是一把刀子,不让你鲜血淋淋,就不可能罢手啊。
简直是血的教训!
果然过不了多久,皇上就册立了二皇子为太子,出了大皇子这个事儿,大家急需要一个好消息来振奋人心,立了太子,让朝廷稳定,况且,二皇子可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要说以前,还有个大皇子在前面碍着,现在大皇子已经大逆不道造反了,二皇子可就是又是嫡又是长了。
立他为太子,那真是名正言顺。
“那就是,大皇子被挑唆的逼宫,是这位太子的功劳了?”李梨花觉得,这件事上,二皇子得到的利益最大。不过,如果未来的皇帝是这种精明的,也算是不错了?至少不是个糊涂蛋。
可是人的性格是捉摸不定的,多少精明的皇帝,在对待臣子方面,也不是什么好脾气,甚至会出现暴虐的事情。
赵水生说道:“皇帝宠爱德妃已久,朝堂上因为这个,都已经很多人站在那大皇子那一边,如果皇上早早的把太子立了,也不会出现这种事儿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大皇子真的要造反,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跟随了。
“太子立了也可以废,我看这件事,错处最大的就是那皇帝,他要是不这么宠爱妾室,就没有今天的哦事儿了,如果他表现的对嫡子很喜爱,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墙头草,连一般的人家,都忌讳那庶长子,就是知道庶长子的危害,可是这位皇帝不仅把庶长子给生出来了,宠爱庶长子的母妃,还不明确的确立嫡子的地位,给朝臣们一个错误的想法,不怪这些朝臣们会选择站队,谁不想有个从龙之功?站好了队,以后泼天的荣华富贵。”不要说什么都是造反的人的错,也不要说是后宫妃子的错,皇上自身就态度暧昧,这件事儿,死了那么多人,皇上要负很大的责任。
赵水生叹道:“是,这件事儿,皇上是做错了!他应该负很大的责任!”
李梨花看赵水生的样子,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于是说道:“我没有说你以前!你不要胡思乱想!”
当初楚宣虽然也宠爱燕贵妃,可是至少没有让燕贵妃生孩子,这一点,就比这个皇帝要强多了。
“嗯,我不胡思乱想,只是,过去我的一些做法,确实是有些欠妥当,现在看周朝的皇帝这么的折腾,我也觉得万幸,幸亏我保持着清醒,没有让大夏乱了起来。”
“你和他比干什么?说实在话,他真比不上你的一半。”就是朝廷治理,也比不上楚宣,更不用说,在立太子这一件事上了,当初楚宣可是早早的就把太子给立了起来,不过当初的自己,还觉得无非是楚宣想早早的立了太子,然后让自己的儿子成为靶子,等燕贵妃生了儿子之后,这靶子一被人打中了,刚好给燕贵妃的儿子腾出位置。
如今想一想,那时候的自己,也太有偏见了,要是真的是自己想的那样,那么怎么在自己的儿子都要成亲的年纪,燕贵妃还没有生个一儿半女的?原来,楚宣早早的就给燕贵妃下了绝育的药,只是自己不屑于去问,去打听,所以就成了那样了。
两个人已经很少说上辈子的事儿,只不过是大皇子造反逼宫的事儿,让两个人想起了上辈子罢了,说说也就完了,毕竟这一辈子还要继续过呢。
朝廷这次失去了好多官员,六部的吏部损失的更严重,连吏部尚书也被人给打了一顿,受了重伤,回去后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而这吏部尚书据说,是个坚定的立嫡派,所以才在这次事件中,被大皇子的人给逮住不放了。
不说这些,正因为朝廷里损失了很多官员,所以很多官员也升迁了,比如原来是副手的,就直接升成了正的。副手升上去了,下面就空缺了,就需要别的人手在填。
赵水生原来是七品的翰林院编修,这次直接升成了正六品的户部主事,户部可是个好地方,管着国库,虽然只是六品的主事,也很让人羡慕了。
因为损失的官员比较多,所以趁着立太子这个大好的喜事,皇上决定开恩科,明年所有的举子们,都可以来京城参加这一届的恩科,好充实官员。
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法。
“志远兄,恭喜恭喜,进入户部,从此以后,可以大展宏图了!”田仲韬拱手给赵水生道贺。
“同喜同喜,仲韬兄。”田仲韬被安排在了大理寺,成了大理寺一个正六品的寺正。
还有本来要三年才散官的庶吉士,也都被派了官,实在是因为这次损失的官员比较多。
所以这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