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
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
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jī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1898年6月2日,美国向大清帝国宣战,虽然明知这个宣战对象是某个地方总督代表的实力,但是光绪皇帝还是意识到大清王朝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因为如果美国人胜利了,那么就绝对不会忘记对大清进行敲诈。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新政从此日开始。
在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和谕令。主要内容有:经济上,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业协会;改革财政。政治上,广开言路,允许士民上书言事;裁汰绿营,编练新军。文化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这些革新政令,目的在于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1898年7月8日,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南海遭到平海舰队的重创,消息传到大清举国欢腾。而人们心目中抗击外国侵略者的大英雄台海总督罗凯表示支持维新的一纸奏章更是成为了维新派的强心针。明显的,台海总督大人也是赞同维新变法的。
1898年8月10日,美国和大清国议和。同时真正的美国政fǔ与南台海政fǔ的议和在台海岛的海参军港进行。
1898年8月21日,南台海军登陆菲律宾,开始逐步替代先美军在菲律宾扮演的角sè,两天后,罗凯把从美国那里得到的三千五百万美元战争赔款下拨到了菲律宾的临时总督府。
1898年第二艘无畏舰的前期启动资金被下拨给武通造船厂的财政部mén。
1898年9月2日,罗凯决定乔装低调前往北京。
1898年9月9日,靖海号以动力系统发生机械故障未有,在天津抛锚。
自朝鲜兵败后,军务处大臣荣禄、李鸿章等奏派袁世凯在天津扩练定武军,更名为新建陆军,简称新军,渐为清廷所倚重。
袁世凯聘德**官十余人担任教习,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百余名学生任各级军官,并引用和培植一批sī人亲信,以加强对全军的控制。这些人以后大都成为清末民初的军政要人。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
这股军队后来发展成为北洋六镇即北洋新军,为清末陆军主力,民国初年的北洋系军阀亦多源自清末新军。xiǎo站练兵是中国新式军队发展的转折点,也奠定了袁世凯一生事业的基础。从此,声誉鹊起,扶摇直上。
这一天的天气格外晴朗。
天津南郊xiǎo站的新军军营迎来了一批贵客,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在所有士兵眼里严肃睿智不苟言笑的袁大人破天荒的笑脸迎人,一路把来者接到了军中大帐之中。
“袁大人,数年不见,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哪。”
一点也没有客气,罗凯拿起茶杯,半掩着盖子淡淡地喝起了袁世凯贡献的这座军营之中最好的茶叶,高高在上的姿态被其拿捏得十足。
的确,论官位罗凯乃一省之总督,朝廷册封的dàng寇大将军,一品大员,和现在的袁世凯比起来那是天上地下天差地别。
论实力,罗凯连列强都敢照打不误,现在挟新胜美国海军之威,实乃袁世凯望尘莫及之人。
“哪里,哪里,袁某人这点微末之技,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要我说罗大人才是人中之龙,真正的天之骄子。”
袁世凯一边观察着罗凯的表情一边笑眯眯的客套起来,“人中之龙,天之骄子”里面人龙、天子俱全,暗藏的试探之意不言而喻。
对于袁世凯的试探,罗凯故作高深不置可否,摆足了架势。对付袁世凯这样的xiǎo人,一味的谦虚示弱反而误事,只有让其看清自己的实力,在其心中烙印下自己不可战胜的影子才能让让其站在自己这边专心办事。
“袁大人谦虚了,现在朝廷之中谁人不知装备有新式武器的北洋新军的大名。依我看以你七千之兵足以击败朝廷镇守京津的七万大军。”
罗凯也不是省油的灯,一句话还了回去。
“唉,这话可说不得,隔墙有耳,隔墙有耳,袁某人对大清之忠心日月可鉴天地可表啊。”
袁世凯心中有鬼,一听罗凯的比喻,顿时卓然变sè。
这几天,光绪皇帝和荣禄都在不断的拉拢他,所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让他站好队伍别nòng错了方向,为此袁世凯是饭吃不下觉睡不香,至今没有定论,不过个人他还是倾向于有兵权在手的以慈禧太后为核心的旧派势力。
“袁某人对大清之忠心固然不假,就是不知道袁大人是忠于大清的皇帝呢还是太后老佛爷。”
罗凯不紧不慢的道,但讲出的话却令袁世凯冷汗直冒。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可是他在台海岛那么偏僻边远的地方怎么知道朝廷之中的事情。”
袁世凯心中暗暗呐喊。
没有错,新政措施虽未触及封建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些措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为封建顽固势力所不容。清政fǔ中的一些权贵显宦、守旧官僚对新政措施阳奉yīn违,托词抗命。慈禧太后在光绪皇帝宣布变法的第五天,就迫使光绪连下三谕,控制了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准备发动政变。
但是这些都是宫中机密中的机密,他一位远在海外的台海总督怎么知道的一清二楚。如果这位大人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那么双方的胜负就得重新掂量了,毕竟他可是公开上奏支持维新的唯一一名一品大员啊。
“回大人,这上面的事,我一名xiǎoxiǎo的直隶按察使如何能够妄议,卑职只要做好本职上的事就好了。”
袁世凯也不正面回答罗凯的问题,一招袁氏太极把话题推开了事。
“按察使官xiǎo权重,努力一把未尝不可声誉鹊起,扶摇直上。袁大人,你放心,我来这里并不是为了参与京城那边的事情,实则为你而来。”
罗凯微微一笑,说出一番令袁世凯心惊的话。
“为我?大人,卑职惶恐。”
袁世凯跪在地上,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袁大人,这次后党发动政变,实则是你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只要你一心为太后老佛爷出力,那么日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是少不来了。我在天津港那边有五百支最新式的火枪,全都是我南台海军的制式装备,就当送给袁大人防身之用了。”
第一百九十章 戊戌变法
第一百九十章戊戌变法
面对袁世凯,罗凯不敢大意,别看袁世凯现在一副卑躬屈膝的样子,可是真要动他的根基,他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暴起伤人。
“大人,不知您是要我……”
大luàn将起,luàn世之中多一份实力就多一份保障,袁世凯对于南台海军的武器早有耳闻,知道其xìng能比列强的制式装备还要高出一筹,是以对罗凯赠送的武器那是眼馋得紧。
不过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在此之前袁世凯没有立刻应下,也没有一口回绝,先问起自己应该付出什么。
“袁大人不必多虑,我只是看和您比较投缘,所以才出手帮衬一把,相信如果我遇到什么困难,您也不会就死不救吧。”
脸上挂起一个意义深远的微笑,罗凯站起身来,就待告辞,营帐外突然传出一阵争吵之声。
营帐内从来都以严治军的袁世凯听到争吵之声,自觉丢了面子,当即脸sè一变。
和罗凯一道出得营帐,一问之下原来是袁世凯的几位亲兵将领刚刚自外面练兵归来。由于近来维新派和后党都眼巴巴的望着自家将军手中的兵权,现在见营帐被一群外人围住使得他们以为营帐中人是维新派借着皇命派来夺权之人,所以和罗凯的近卫队争吵起来。
事实上,中军大营帐是由袁世凯的亲卫和罗凯的亲卫共同把守的,这也是双方都默认的,袁世凯的亲卫对外做出了解释,不过坏就坏在罗凯的亲卫们面无表情的拦住众人不让人越雷池一步。
这就被袁世凯的亲兵将领们误以为是给脸sè了,事情一越上升到了面子问题。
所谓人要脸,树要皮,不争馒头争口气。几位执拗的将军见那几位陌生的士兵阻挡自己,犯起了牛脾气,心想这是我新军的军营你们这些外人怎么也敢跑到我们头上来拉屎拉niào,是以非要进去看看不可。
于是争论变成了全武行,有几人jiāo起了手,罗凯近卫队中的一人甚至还被打倒在地。
“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在营帐之外,袁世凯显示出了一代名将的风采。从朝鲜发家开始,袁世凯就一直负责练兵,十多年下来自然而然就养成了一股不怒自威的军人气势,一出面就立刻镇住了场。
“大,大人,您没事吧。”
一位络腮胡子一边流着冷汗一边向袁世凯问道,他是带头闹事的将领。
“有事?这是我的中军大帐,我能有什么事。你们这是在干什么。还有,这是谁干的,是谁把罗大人的人给打伤的,男子汉大丈夫敢做就要敢当,是男人就给我站出来。”
袁世凯指着倒在地上生死未卜的罗凯的近卫兵问道。
“是我。”
一位短xiǎo瘠瘦却jīng悍bī人的男子龙行虎步的走了出来。
“是你?”
袁世凯皱眉,一时无语。
这人名为李书文,算的上是袁世凯比较看重的一位高手。
袁世凯在天津南郊xiǎo站练兵。他利用各种手段和关系笼络武艺高强之士,并重金聘用日本空手道高手和德**事教官来训练他的jīng锐部队。八极技击高手黄士海收到袁世凯的聘书,因年事已高,特推荐弟子李书文去任教。
李书文到兵营后,差人领他到演武大厅见袁世凯。袁世凯及众教官见他貌不惊人、瘦xiǎo枯干,扛着一杆大枪,误认为是大枪黄士海的仆人或家童。
当问明情况,知李书文是替师傅来任教官时,众人哈哈大笑。袁世凯的卫队武道教官伊藤太郎,蔑视地对李书文说:大大的东亚病夫。并用xiǎo手指向下连续指点。
刹那间,李书文以闪电般的速度,施枪刺壁蝇之绝技惩罚了他。众人惊愕,伊藤大怒,挥起日本长刀以泰山压顶之势朝李书文头顶猛力劈下。李书文大枪一抖,将刀崩飞,再顺势一枪泥鳅翻huā,刺穿伊藤的咽喉,又大枪一挑,将死尸甩出演武大厅外。
众人大惊。日本武道教官秋野、井上、野田见同伴被李书文刺死,齐挥刀恶狠狠地朝李书文扑来。只见李书文进出如闪电,退守如矢箭,大枪一抖如蛟龙出水,左刺右挑,顿时血ròu横飞。
顷刻间,三位日本武道高手的尸体都被甩出演武大厅之外。众人惊愕之时,李书文大枪一摆,刺向厅柱之蝇,蝇落而厅柱无痕。厅内立邓爆出雷鸣般的掌声。袁世凯连呼:“神枪神枪真乃神枪也从此,“神枪李书文”名就在军营中传开了。
“原来是李师傅,哈哈,一别十年,李师傅的功夫真是令罗某刮目相看啊。”
说起来罗凯的确是和李书文见过一面(一百一十二章),那个时候的李书文还是一未出师的xiǎo年轻,如今已经年过三十,是一位独当一面的宗师级人物了。
“原来是那个时候的xiǎo娃子。”
李书文习武之人,国术大成,耳充目明记忆力惊人,竟然一眼认出了罗凯。
“咳咳,李师傅,这位乃是台海总督,朝廷册封的dàng寇将军罗凯罗大人,在罗大人面前,李师傅可不要失了礼数。”
袁世凯见李书文说得不像话,赶忙干咳一声提醒道。
“原来是抗击外敌的dàng寇大将军,失敬失敬,将军威名传天下,实乃当世之英雄也。”
当听到眼前之人是dàng寇将军的时候,即使是轻易不把想法形于sè的李书文也不由大吃一惊。少年将军,战功卓绝,不到三十就助大清抵御外敌,月前更是bī得美国人服软,这样的英雄人物只要是江湖中人就没有不想结jiāo的。
“dàng寇将军只不过是几年前在海上抗击倭寇朝廷临时册封的虚名,不足挂齿。倒是李师傅威名,晚辈是如雷贯耳。现在我这亲兵护卫被李师傅打得人事不省,李师傅是不是该代替其职责,为我保驾护航呢?袁大人,不知你……”
自厉擎苍离开自己游历天下之后,罗凯身边就缺乏技击高手。所谓近在咫尺,人尽敌国,匹夫一怒,流血五步。
在子弹面前国术高手固然抵挡不住,但是怕就怕其乔装打扮近身后暴起伤人,就像现在,如果李书文要杀自己的话那就是转瞬之间的事情,即使周围的近卫队人数再多装备再好也来不及阻止。
而且李书文不仅八极拳厉害,八极枪更是了得,一杆大枪稳准狠兼备。相传其晚上练枪,燃香练习,用大枪扎香头火,最后练得香火头灭而香不折;白天扎大镜子,达到触而不伤的境界;点人的眼皮鼻尖,随心所yù;练习扎动的靶子,他就以苍蝇为目标,最后达到扎到苍蝇而窗纸不破,墙壁不留痕迹。
既然有缘见到神枪李书文,罗凯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立马挖起了袁世凯的墙角。
“李师傅是去是留当然是全凭其个人做主,其实在我看来,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shì,李师傅去大人那里最好,更能发挥自身才华不是?”
接受了罗凯那么一大批武器的赠予,袁世凯自然不会为了一介武夫少了罗凯的兴致,武夫嘛没有了再招就是。袁世凯当即劝起了李书文跳巢。
都这样了,李书文二话没说,点点头招呼一声就会营房收拾东西准备跟罗凯走。
“袁大人说得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shì。树yù静而风不止,当我们再见面时,就是袁大人您作出决断的时候了。”
罗凯别有深意的jiāo代一句,就告辞离开。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shì,我袁世凯岂是甘居人下之人”
袁世凯,这位说出“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之豪言的人望着罗凯的背景缓缓道。
总有一天,他将让别人注视他的背影。
秋风乍起,树yù静而风不止……
“百日维新”开始后,清政fǔ中的守旧派不能容忍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到天津与荣禄密谋;甚至宫廷内外传言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1898年9月中,光绪皇帝几次密诏维新派商议对策,但维新派既无实权,又束手无策,只得向光绪皇帝建议重用袁世凯,以对付荣禄。
16、17日,光绪皇帝两次召见袁世凯,授予shì郎;18日夜,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劝袁杀荣禄,举兵救驾。事后,被袁世凯出卖。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政变”成功。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外,全部都被废止。从6月11日至9月21日,进行了103天的变法维新,以戊戌变法宣告失败。
第一百九十一章 起义,镇压
第一百九十一章起义,镇压
戊戌政变失败的主因,后世都被归于袁世凯的告密,实际上后党发动政变,实起于袁告密之前,且袁世凯告密无确切证据。甚且,以袁世凯当时掌握的七千人新军战力,亦不足以对抗听命于荣禄驻扎在北京附近的九万人部队。虽然,袁世凯的决定并不是导致戊戌政变的根本原因,但是,戊戌变法却被镇压。
政变起初,慈禧太后在上谕中只是斥责康有为“莠言luàn政”,停职待参,并未申斥谭嗣同等人,而谭嗣同劝袁世凯出兵围园诛后则属情节严重的谋逆大罪。相传袁世凯听时任直隶按察使杨崇伊说康有为已被革职待参,惧怕谭嗣同劝其出兵围攻慈禧太后一事暴lù,牵连自己,遂向荣禄告密,西太后闻之大怒,下令逮捕康、梁诸人下狱,并诛杀了六君子。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它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力,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因此也是一次进步的政治改良运动。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新文化、新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旧文化、旧思想,又是一次思想启méng运动。
对于戊戌政变,罗凯一直是持着观望态度的。所谓朽木不可雕也,孺子不可教也,即使有自己的帮忙,维新派也难以改革成功。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势力过于弱xiǎo,而顽固势力十分强大,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而且维新派本身没有势力,又不能发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戊戌变法的失败几乎是不可挽回。
当然,枪杆子里出政权,如果罗凯拼了老命凑齐两万人在天津登陆,直往北京,攻击守卫津京的九万清朝大军,依靠机枪大炮,也未尝没有挽狂澜于即倒的可能。
但是成功以后呢?是效忠光绪皇帝,还是直接把皇帝拉下马来,然后只身面对蜂拥而至的擒王军队,接着再面对列强的干预,甚至是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