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明朝末年-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马都已经牵到了辎重营精心喂养,死马全部炖成了马肉,为战兵加餐了。

    根据黄得功的判断,鞑子伤亡的数量应该超过了一百六十骑,只不过对方抢走了部分尸首,所以广灵乡勇没有斩首的机会。

    饶是如此,斩首一百三十记,这在大明朝已经可以算是一场大胜了。

    王腾虽然升任巡检不过数月,可是,此等大功足以让他官升三级!

    王腾的地位高了,众人自然能水涨船高。

    人怕出名猪怕壮,王腾深深懂得韬光养晦的重要性。

    放眼整个宣大地区,除了王腾、魏源斩首的数百记头颅,又有谁取得如此战功?

    刚刚获胜的洪士元全军覆没,除了分散在外的百余兵马外,余者尽数战死,他们割下的女真头颅也被扬古利夺走,毫不客气地,蔚州魏源、王腾便是宣大地区仅有的亮!

    这种情况下,谁能有三两个首级,不定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于是,王腾的定河堡人满为患。

    临近军堡、府县的官员、军将纷至沓来,他们都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一个真夷的首级一百两银子!

    这价格虽然贵了些,可是与收获相比,物超所值!

    毕竟,银子随时可以赚,真夷的首级却不是天天可以见到。

    这一次错过了,不定还要等上数年才有如此机会。

    有了易英的保证,王腾来者不拒,短短两日的功夫他便卖出了三十个首级,入账三千两!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若不是王腾控制了交易规模,不定这数字还会更大!

    这可是一笔巨款,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不过,见识到定河堡精悍的战兵后,不少人都熄灭了疯狂的念头。

    这时候,所有人才明白,盛名之下无虚士,王腾能够坐拥大功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第一百三十三章 焦元溥的疑心() 
当王腾将战功统计与银两一并送到蔚州之后,指挥同知朱继勋大喜过望,“魏兄,这王腾真是你的福将呀,我听白恩远这厮已经告了我们一状,你我勾结挪用库银,如今银子来了,总算补上了缺口,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

    魏源皱起眉头,“王腾只不过是一个九品巡检,他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朱继勋笑道:“魏兄,你的消息太闭塞了,难道你没有听吗?这几日有不少人上奏表功,他们逼退建奴,斩首数人”。

    魏源嗤之以鼻,“荒唐,建奴大军长驱直入,除了王腾的定河堡外,我怎么没听过有人逼退建奴?”

    “朝廷的惯例你还不明白吗?只要有建奴的首级,一切都好”

    魏源愤愤不平,“这些懦夫只知道躲在军堡中,蔚州危急的时候,没有一人来援,他们能有建奴的首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魏兄,你太武断了,大同新任巡抚焦源溥是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谁敢弄虚作假,谁就是找死”

    魏源听出了朱继勋的言外之意:这些官员手中真有建奴的首级。

    “他们哪里来的首级?”

    “还不是王腾做的好事!”

    “嗯?这与王腾有什么关系”

    “也不知道谁给王腾出的主意,他竟然堂而皇之卖起了首级”

    “什么,竟有这等事?”

    “是呀,一百两银子一具首级,若不是手头紧俏,我都想买些了”

    魏源觉得难以置信,“你是王腾私下发卖建奴首级?”

    朱继勋“哈哈”一笑,“怎么能私下呢?这建奴就像地里的庄稼,既然是王腾自己收割的,那么他自然对首级有处置权”。

    这可不是事,一旦让人捅出去,王腾铁定吃不了兜着走。

    魏源忧心忡忡,“王腾到底发卖了多少首级?”

    “你没看到吗?王腾报上来的战功只有八十个首级,而我听定河堡外正蓝¤n¤n¤n¤n,@。旗足足折损了一百五十多人,这一次,王腾赚的盆满钵溢呀”

    朱继勋本以为魏源会很高兴,谁曾想,他竟然痛心疾首:“鼠目寸光,怎能因利而忘大义?这王腾太让我失望了,不成,我得去见他”。

    朱继勋急忙拦住魏源,“别去,千万别去,你这要是去了,铁定要把大同府的人得罪光,人家好不容易有了战功,真要是让你坏了好事,指不定会怎么恨你”。

    “有这么严重吗?”

    “那是自然,你知道王腾是怎么做的吗?”

    “怎么做的?”

    “我听王腾定下一个规矩,只要给了足额的银子,他便与人交易,期间,从不与人见面”

    魏源虽然耿直,可是并不代表他是傻子。

    购买首级冒领战功这原本就是犯忌的事情,如果王腾执意与人见面,那便明他想拿捏住别人的把柄,无论是谁,总归有些忌讳。

    然而,王腾此招一出,顿时让人断绝了后顾之忧!

    魏源有些纳闷,“王腾身边难道有高人指?否则的话,他哪来的这么多官场经验?”

    朱继勋笑道:“别管那么多了,王腾的为人还是值得相信的,斩首八十,这功劳与我们的斩获相加,这就是三百名建奴,这功劳可是数年未有了,此番一定可以收获不的彩头”。

    魏源深吁几口气,“三边总督那里还有个麻烦,九百名私军尽折于此处,只怕洪大人不会善罢甘休呀”。

    这确实是个麻烦,不过,洪士元出城遭遇围剿,这是谁都没想到的事情,按照道理,洪承畴不该迁怒于人,朱继勋宽慰道:“我听新任巡抚颇为耿直,不如我们走走他的门路?”

    上任巡抚胡沾恩因为建奴寇边的缘故已经被革职查办,发配充军。

    新任巡抚焦源溥颇有清名,在轰动一时的“红丸案”和“移宫案”中力主严惩当时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崔文升等人,一时之间名动天下。

    这样的人物,魏源颇为神往,“焦大人是我辈楷模,我虽学不得他,不过,也有几分风骨,我这官位是朝廷给的,就算天子罢免,我也问心无愧”。

    朱继勋痛心疾首,“你可知道白恩远这厮早已经打算对我们下手了吗?若非王腾狡诈,早已经让洪士元杀了,白恩远是打着独吞战功的主意呀”。

    魏源一惊而起,“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辈?人也!”

    “咱们也该动手了,真要是让他恶人先告状,你我可就百口莫辩了”

    魏源叹了口气,只得同意。

    山西大同府,新任巡抚焦源溥正在处理公务。

    近日,地方上不断有捷报传来,要么是某某县尉斩首一记,要么便是某某通判杀敌数人。

    如果杀的是流寇也就罢了,焦源溥不会如此较真,可现在地方上报的却是建奴首级!

    只要干系到建奴,对于朝廷来就是大事。

    合计斩首三十记,这是要上报三边总督府甚至上报朝廷的,焦源溥不敢大意,“来人呐,请叶大人”。

    “诺!”

    焦源溥升任大同巡抚之后,山西按察使的位置便落到了叶廷桂头上。

    这叶廷桂也是个知兵的能人,历史上做了四年的大同巡抚,手段可见一斑!

    须臾,叶廷桂到了巡抚衙门。

    寒暄过后,焦源溥扬了扬手中的公文,不无感慨地道:“这些捷报你可曾看过?”

    “看过了,夸大其词,满篇胡言”

    焦元溥深以为然,“是呀,如果建奴这么容易对付,胡沾恩也不会革职充军了”。

    叶廷桂微微一笑,“大人,奏报可以作假,可是,建奴的首级却做不得假,只要验过首级,那便真相大白了”

    “我也正有此意,此事便托付给你了,若有鱼目混珠之辈,斩之!”

    叶廷桂双眼微微眯起,嘴里道:“大人放心,叶某会让宵之辈明白,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焦元溥大为赞赏:“好一个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焦元溥、叶廷桂虽是进士出身,不过他们都曾清剿过流寇,知道战事艰险,如果建奴的首级是真的,他们定然会为朝廷请功,如果首级是假的,他们也不会姑息养奸。

    地方上如果尽是溜须拍马的钻营之辈,这山西如何守得住?

第一百三十四章 叶廷桂微服私访记() 
叶廷桂巡视地方,核验战功的时候,蔚州送来的捷报也到了巡抚衙门。

    “焦大人,蔚州来报”

    “呈上来!”

    “诺!”

    蔚州大捷的消息焦源溥甫一上任便听说了,当时由于战事未定,斩首的数字一直是一个迷。

    如今,蔚州的捷报姗姗来迟,焦源溥颇为好奇,此番魏源等人到底取得了怎样的战功?

    “蔚州大捷,此番俘获建奴甲喇章京乌达,斩首建奴甲兵三百余,缴获战马四十匹,军械无数,咦?这不是魏源的奏报,是知府白恩远的”

    焦源溥正有些纳闷,外头又传来通秉声,“报,大人,蔚州又有战报送来”。

    “怎么还有?”

    “这是蔚州通判魏源、蔚州卫指挥同知朱继勋联名报来的文书”

    “拿来!”

    “诺!”

    文书内容不多,不多久,焦源溥便了然于心。

    两份战报数字相差不大,可是,文书中的内容却大为迥异。

    魏源的奏报中,白恩远畏战避战,贪生怕死,直到建奴走后才出来争功,而白恩远的文书中,魏源挪用库银,与洪士元不睦,直接导致后者仓促出城,落入建奴的陷阱。

    孰是孰非?

    世上不可能有两个真相,焦源溥明白,一定有人撒了谎。

    到底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

    蔚州大捷,建奴连攻数日未曾得手,这是大涨朝廷威风的事情,值得大书特书,如果不出差错,甚至有可能上达天听!

    可以想象,听惯了坏消息的天子在闻听蔚州捷报之后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必须查清真相,绝不能让此事坏了天子的兴致。

    想到这里,焦源溥吩咐道:“来人呐,快马通禀叶大人,让他速速核实战功,不得有误”。

    “诺!”

    焦源溥怎么也不会想到,大同境内泉水般涌现的战功都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九品游檄有关。

    没多久,山西按察使叶廷桂也得到了蔚州的详细战报,“什么?定河堡王腾阵斩首级九十余?这不是记录有误吧,一座小小的军堡,一个九品的巡检能有多少兵马?”

    “真真假假大人一探便知,正巧,定河堡就在东边儿不远”

    叶廷桂微微颌首,在过去的时间,他私访了五座军堡,堡内确实有建奴的首级,而且看那牙口、发茬,确实是真奴无疑,只是,叶廷桂总是觉得堡中军士欠缺了几分杀敌的锐气,不像是杀奴的勇士。

    毕竟是知兵的按察使,战兵可否一用,他一眼便能看出个大概。

    难道真是运气惊人,侥幸遇到了建奴伤兵?

    叶廷桂总觉得不靠谱,“去定河堡!”

    “诺!”

    叶廷桂身着便服,身后跟着三十名护卫。

    在熟悉道路的军士指引下,没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定河堡外。

    此时,军堡外商旅极多,他们运着大包小包的货物兴匆匆地进了军堡。

    以叶廷桂的眼光不难看出外头圆弧形的城墙其实只是外墙,在外墙内侧一定还有瓮城!

    “这定河堡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大人,定河堡是广灵巡检王腾一手建成的,距今不过数月”

    “喔,此人竟有如此魄力!”

    建造军堡花费巨大,一个九品巡检哪里来的银子?

    叶廷桂大为好奇,他留下二十名护卫,只带十人入堡。

    前头带着车马的商贾自觉让出道来,叶廷桂气度儒雅,身后又有大批护卫,这样人看上去非富即贵,能不得罪的话,没有人愿意得罪。

    堪堪接近堡门的时候,两名军士迎了上来,“员外是第一次入堡吧?不知要做什么买卖?”

    听到对方把自己当成了商贾,叶廷桂笑了笑不以为意,“我是个马商,想做些贩马的生意”。

    “马市在最西边儿,沿着牌子往前走便是”

    “多谢!”

    叶廷桂将坐骑交给身后的亲卫,而他负手而行。

    厚重的城门内外裹有铁片,两侧的军士眼神锐利,动作干练,一看便是善战之士。

    这定河堡的战兵宽裕到这种程度了吗?

    连精锐之兵都打发出来巡视!

    叶廷桂强忍住好奇,继续前行。

    出了甬道,前方果然出现又一座城门,这就是瓮城的城门了。

    一个九品巡检竟有如此手笔,当真令人大开眼界。

    叶廷桂是正三品的按察使,自然不会左右环顾,许多东西他只是看了一眼便记在心头。

    前方的商贾似乎见惯了两侧的设施,他们只是急匆匆地赶路,未有一人停留。

    叶廷桂自然不好例外。

    随着人流出了瓮城,眼前顿时一亮,一条宽阔的石板路出现了。

    见惯了拥挤的房舍,定河堡内整齐划一的建筑让人耳目一新,在叶廷桂想来,能够规划出如此房舍的人物,一定是个大才!

    此人是谁,此番一定要见上一见!

    接下来,商贾云集的西市又给叶廷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商人无利不行,定河堡到底有什么吸引了他们?

    叶廷桂虽然是个外行,不过,这却不耽误他看热闹。

    街道两侧,生意最好的商贩就是皮毛客商了。

    寒冬将至,百姓需要御寒的物品。

    此时,棉花尚未普及,皮货、麻布是百姓御寒的主力。

    银钱多些的人家会买些狐皮、貂皮之类的高档货色,堪堪温饱无虞的百姓也会买几件狗皮、兔皮之类的皮货穿戴。

    商贾兴高采烈,买家也心满意足,叶廷桂看了半晌,没看到一处强买强卖的情景,他却不知道,为了这集市,王腾煞费苦心,做了诸多布置。

    “这王腾倒是有几分能耐!”

    半晌之后,叶廷桂下了断语。

    “大人,首级尚未勘验呀”

    “不忙,这就去验”

    “诺!”

    定河堡上报的战功足有九十颗,在叶廷桂看来,其中应该有些水分,不过,只要其中有五十颗真鞑子的首级,那便是天大的功劳。

    上至大同巡抚,下至广灵王腾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朝廷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朝廷上下耗费巨大精力的车厢峡一役,流寇突围而出,各地精兵折损严重,这是天大的噩耗,如果此时传来北地告捷,斩获建奴的消息,想必天子会龙颜大悦……

第一百三十五章 口碑() 
定河堡建成之初,王腾便耗费了巨大的心血,对于他而言,这里是他安身立命的所在。

    既然是要紧的地方,自然少不得眼线盯梢。

    叶廷桂一行太过扎眼,即便按察使大人微服出巡,可是他那鹤立独行的气质还是让人一眼认了出来。

    王腾正在巡检司的时候,军卒便将叶廷桂的行踪报来。

    “大人,此人前呼后拥,定非等闲之辈呀”

    王腾不置可否,“怕什么,我等行得正,坐得直,问心无愧”。

    “小人听说按察使叶大人近期正在州府勘验战功,大人,你觉得军堡中的贵人会是他吗?”

    王腾略一沉吟,微微颌首,“很有可能”。

    黄得功很是意外,“需要布置布置吗?”

    “不需要,一切照旧便是”

    “诺”

    叶廷桂来到巡检司门前的时候,一伙乡民正围在前头,他们不敢大声喧哗,只是在哀求着什么。

    难道军堡中也有欺良霸善的恶霸?

    叶廷桂强忍着怒意,“叶九,你去前头看看究竟”。

    “诺!”

    须臾,叶九去而复还,“大人,这伙乡民都是临近乡堡、村寨的百姓,如今建奴退军,他们却不想离开”。

    叶廷桂觉得很奇怪,“这是为何?哪有不肯回家的道理?”

    “大人,不然我去带个人过来,你仔细问问?”

    “去吧,不要惊动巡检司的人马”

    “诺”

    没多久,一名面目忠厚的男子来到叶廷桂跟前。

    虽未表明身份,可是叶廷桂看上去便非富即贵,男子不敢怠慢,急忙抱拳施礼。

    没曾想,叶廷桂也还了一礼,“这位兄台,叨扰了,听说你们都想留在定河堡,可有此事?”

    男子连连颌首,“是呀,王巡检治民有方,连鞑子都败下阵来,这次机会难得,好不容易入了军堡,咱们都想留下来”。

    叶廷桂很是好奇,“王巡检打了打胜仗?”

    “贵人一看就是外地人,连蔚州大捷的消息都没听说过,前几日建奴攻城,幸亏咱们听了王巡检的话躲进了军堡,否则的话早已经家破人亡了”

    “王巡检早有预料?”

    “建奴兵寇宣府的时候,魏通判便与王巡检一道坚壁清野,为此,咱们着实堵塞了不少水井,不过,现在想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人还在,损失些财货没什么,对了,巡检还答应我们,他会重新开凿水井,真是难得的好官呀,这样的官差实在是太少了”

    坚壁清野?堵塞水井?

    广灵下了好大的本钱!

    怪不得建奴入侵的时候,蔚州百姓折损最少,原来是这个缘故。

    之前,叶廷桂只顾着核验战功,却将百姓这一茬忘了干净。

    每到建奴寇边的年月,边关都会损失大量的人丁,长此以往,朝廷也好,地方也罢,都已经形成了习惯,如今遇到蔚州这样的“例外”,叶廷桂甚至没意识到这也是巨大的功绩!

    对于地方而言,保境安民便是最大的功劳。

    这王腾到底有何才能?为何这么多人赞不绝口?

    不知不觉间,叶廷桂对王腾更好奇了。

    示意护卫赏了乡民一块银子,叶廷桂来到巡检司门前,“通秉一声,大同叶廷桂来访”。

    门口的卫卒早就注意到了叶廷桂,见他如此客气,当下不敢怠慢,“贵客稍等,我这便去通秉”。

    叶廷桂止住了扈从亮明身份的想法,安静地侯在门前。

    四周的乡民不敢多言,他们虽是平民百姓,不知道叶廷桂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可是,对方不凡的谈吐,儒雅的穿着彻底镇住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