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虚端起茶杯,示意林寒用茶,林寒自然不会客气。
以盖子撩动着腾腾热气中浮起的茶叶,轻轻地吹拂着,冲虚道人不经意地问道:“听小徒说,林少侠此次前来,有意借阅我武当派的镇教之宝…太极神功,不知可有此事?”
“呵呵!”林寒将嘴唇贴在杯沿,轻轻地吸啄一口,才缓缓地抬起头来,将茶杯放下,摇头道:“明性兄却是误会了,也怪晚辈没有说清楚,晚辈这次来武当,并非是为了‘太极神功’。”
“哦!”如同明性一般,冲虚道人亦是诧异地望着林寒,眉目间的皱痕散去,不由得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太极神功’,一切都好商量啊。
当下,冲虚道人的脸上绽出笑容,点头道:“如果林少侠真的索要‘太极神功’,那贫道还真的不知该如何是好,若是拒绝,却是驳了少侠以及左掌门的面子;若是答应,又有违不得外传的门规。”
“呵呵,晚辈自然不能觊觎贵派的镇教神功。”林寒摇头道,“那可是对张真人的大不敬。”
点点头,冲虚笑道:“多谢林少侠的体谅。来,喝茶!”
去掉一块心病,自然是宾主尽欢。
半盏茶下肚,冲虚道人才再次发问:“那不知林少侠所求为何?若是贫道能帮得上忙的,必定不会推辞!”
林寒笑道:“晚辈这次前来,是要借贵派后山的‘明月洞’一用。”
啪……
杯盏翻倒,茶水四溢。
冲虚道人尴尬地笑笑,急忙唤来道童将桌子擦拭干净,并重新换上茶杯,添满新茶。
“倒是叫林少侠见笑了。”冲虚道人压下心中的惊骇,面色如常地说道。
林寒摇摇头:“哪里的话!”
冲虚道人像是毫不在意地问道:“林少侠从何处得知了‘明月洞’的?”
林寒心下大赞,冲虚道人并不否认,说明他知道否认亦是无用,既然自己能够知道‘明月洞’,而且点出是在后山,就说明已经了解了情况,遮掩也是无用,倒不如大方承认。
当然,林寒消息的来源,还是想要弄清楚的。
呵呵一笑,林寒摇头道:“不可说、不可说,但是晚辈能够保证,除我之外,并没有第二个人知晓。”
深深地看了林寒一眼,冲虚笑道:“明月洞,确实是当年三丰祖师的悟道之所,太极神功确实是在明月洞中完成的。”
“有这回事?”明性突然开口问道。
冲虚点点头,回忆道:“三丰祖师于晚年开始领悟阴阳太极之道,之后偶然受到‘明月洞’内景象的引导,功力大进,隐有破虚之相。不久之后有外敌来袭,三丰祖师突然破关而出,以领悟的‘太极神功’破敌,大扬武当声威。”
“为何弟子从来不曾听说后山有一个‘明月洞’?”明性疑惑地问道。
冲虚摇摇头,深深地叹息:“自从三丰祖师传下‘太极神功’,即使是宋师祖也未曾领悟其精髓,之后也有门中前辈前往‘明月洞’参悟,奈何从来没有一个人能成功。渐渐地,众人都只当那是一个传说,在少有人提及。”
“为了不毁坏洞中的景物,也是为了给后人留下机缘,后来就将那一处封为本派的禁地,若是没有大悟性,轻易不得入。”冲虚愧疚地说道,“到如今,整整五十年,没有一个武当弟子能够再进‘明月洞’。”
“原来如此,难怪那边会无缘无故地存在着一处小小的禁地。”明性了然地说道,“弟子原本还以为那是门中某位前辈的坐化之地,想不到……”
林寒笑道:“如此一来,倒是晚辈鲁莽了。”
“无妨,若是‘明月洞’真的对林少侠有所帮助,想必三丰祖师也会很高兴的。”冲虚道人笑着说道,“若是林少侠有所得,按照方证师兄的说法,也算是我武当派积了一个善缘。何乐而不为呢?”
林寒急忙起身,躬身行礼,“晚辈多谢道长的成全!无论晚辈是否有所得,都是欠了武当派的一个人情。”
“嗯!”冲虚点点头,“如此也好。”
向着明性吩咐道:“你先带林少侠去休息,先准备一应事物,明日一早,就为林少侠开启封印。”
“是!师父!”明性点头领命。
林寒起身道:“那就谢过了,还要麻烦明性兄多准备些熟食、干粮,以作闭关之需。”
明性连连点头:“林兄尽管放心,一切都会准备妥当的。请随我来。”
“晚辈谢过道长,告辞了!”林寒躬身后退,随着明性离开真武大殿。
待得林寒、明性两人走远,再也看不到背影,再也听不到脚步声,冲虚道人才起身离开座位,来到香案供桌前,从抽屉中取出一把香火。
烟雾缭绕中,冲虚跪拜在蒲团上,连着磕了九个响头,喃喃道:“三丰祖师在上,弟子冲虚明日就将重启‘明月洞’,这一次不知是福是祸,还请祖师保佑我武当派。”
静静地跪在蒲团上,冲虚并不离开,脸上焕发着异样的神采:“少林、武当;少林、武当;少林、武当;方证师兄啊,‘千年老二’的滋味,不好受啊!”
“今日与林寒接下交情,甚至是与他背后的五岳派结下交情,未必就不是武当派的一个机会。”冲虚越说越是兴奋,声音也高亢了不少,“天下武功出少林?我呸,蛮夷之地传来的东西,偷窃了我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就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强盗。”
“少林?佛教?”冲虚道人满脸的不屑,“一群异教徒,一群民族的罪人!”
~~~~~~
客房院落中,明性早已离开,林寒停靠在一根雕廊玉柱上,眯着眼睛,感受着空气中隐隐约约的香火味道,分外的惬意。
他不知道,就在他离开的真武大殿之中,冲虚道人有着谁也想象不到的野心与抱负。
冲虚道人能够如此干净利落地答应要求,的确出乎了林寒的意料。但是他并不认为冲虚道人暗藏祸心、存了害人的心思。
不说五岳派可能的报复,就是林寒本人,他也未必就真的害得了。
封洞?烟熏?火烧?
林寒摇了摇头,冲虚道人不会那么蠢!
难道是因为少林?
林寒默默地想着,越想越觉得可能,从冲虚道人的言谈举止来看,很有可能存了借着这次机会,拉拢自己,拉拢五岳派,暗结同盟,制约少林。
渐渐地,林寒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千年老二的滋味不好受吧!
ps:纵横的点击,大概是六个小时内只算一次的,日坠在四小时内连着传了两章,不为点击,只希望朋友们能够多订阅、多收藏、多红票,拜托大家了!
第二七七章 张三丰的足迹
雾霭层层、云雾飘渺,仙山、仙境,此乃道人家!
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幽、中岳嵩山之峻,冠绝于天下,自古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说法。
只是在林寒看来,与武当山相比,五岳终究少了些仙灵之气,是住不得神仙的,故而武当有道、昆仑有仙,独独五岳少有传说。
明月洞,并不是一处暗无天日的深山洞穴,据冲虚道人介绍,每到明月当空之际,有银辉撒在湖面上,微波荡漾、波光粼粼,天上、地下两相明月,故而得名。
不错,明月洞真正是一处类似于‘一线天’的山口,其间有山泉,山泉聚集成湖。
之所以称之为洞,是因为此地乃是处在鲜有人迹的山野密谷中,飞鸟难渡,其出口恰恰在武当后山。
“由后山入洞,前行数十米,有一崎岖山道,循着山道向前,复行数里,有一溶洞,溶洞之中毫无水渍,已经干涸,出溶洞,则是一处湖泊,湖泊边空间颇大,湖泊上方就是‘一线天’,那处就是三丰祖师悟道之所。”
冲虚将手中烛台交到林寒手中,歉声道:“按照贫道所言,林少侠便能到达,请恕贫道不能随行了。”
“道长客气,无论晚辈有无收获,都会记下这一份恩情。”林寒再次躬身行礼,接过明性递过来的包裹,有些颠手,想必明性花了不少心思,于是又向着明性道谢。
“林兄自行去吧,明性在山上等林兄的好消息。”明性点头说道。
林寒笑道:“请道长放心,晚辈无论得否,都不会故意破坏洞中的一山一水、一桌一凳,告辞!”
冲虚点点头,待得林寒持着烛火入洞许久,他才走方位移动着机巧,霎时间,洞口处云雾缭绕,闪得几闪,前一刻明明还在的洞口,下一刻便不见了踪影。
“回吧,这些祖宗留下来的障眼法,只能阻止外面的人进去,却阻挡不得林少侠从里面出来。”冲虚向着明性解释道。
明性连连点头,他之前已经看过冲虚道人是如何在云雾中开启山洞的,这会儿见到洞口重新被云雾隐没,也不是如何的吃惊。
师徒两沿着来路往回走,冲虚扭过头去,最后望了云海一眼,一脸的欣慰。
“师父,您为何这般轻易就答应向林兄开放‘明月洞’?”明性此时才问出心中憋闷良久的疑惑。
撸动着半白的长须,冲虚道人神色极为凝重地望着座下大弟子,沉声道:“明性,师父百年之后,必定是由你来执掌武当派,你一定要记住,我们最大的敌人,永远都是少林派!”
明性心中一颤,连忙应是。
“佛本是道、佛本是道,嘿嘿,夏商之时,哪里来的胡佛?道,才是华夏之根本。”冲虚道人满心的愤懑,轻蔑地说道,“道教虽无为,却追寻天机,引人向上;佛教呢?妄求来世,教人忍让,愚民于无知,一味地苟合权贵,长此以往,终有一日会散尽我华夏人民的骨气。”
“师父教训的是,弟子绝不敢忘。”明性在心中记下师父的话,不敢有丁点怠慢。
冲虚道人叹道:“北魏之时,太武帝虽为鲜卑外族,看着胡佛霸女谋田,却已明晓胡佛的危害,改信天师教而灭佛;北周武帝也灭佛,却牵连我道教,殊为不智;唐武帝灭佛,偏好道术,当是一大盛世。可惜,如今佛教再起,斩草未能除根啊……”
“那少林……”明性沉默着问道。
冲虚道人摇头道:“少林乃是弘扬胡佛的元凶,为武林之尊,假借大义,窃取天下武学为己有,标榜‘七十二绝迹’,端是可耻!‘天下武功出少林’?难不成少林之前无武学?更好私利,多占田地,久必为祸。”
“只是可惜,少林势大,无论是峨嵋、昆仑,还是武当、五岳,都不能与它独斗。好在五岳派出了林寒这么一个堪比三丰祖师的天才,而且贫道观此子骨子里对少林有一种仇视。若是与之交好,好生利用,未必就不能将少林掀下‘神坛’。”冲虚道人频频回顾,只期盼着林寒此次能够大有收获。
“原来如此,当虚与委蛇么?”明性亦是分外惆怅。
“呵呵!”冲虚笑道:“贫道可以等,即便等不到道教压过胡佛的那一天,不是还有你么?”
明性神色一紧:“师父今日之言,弟子当铭记于心。”
“嗯,你记住就好,今日之言,出自我口、只入你耳,不可叫外人知晓。”冲虚叮嘱道。
“弟子省得。”明性答应道。
冲虚点点头,快步向前,离开这鲜有人际的后山。明性回望一眼,急忙跟随在后。
~~~~~~
明月洞中,随着林寒的逐渐深入,洞中渐渐暗淡下来,唯有烛火的微光闪耀,感觉到前方有微风吹来,林寒知道前边必定有一处出口。
“冲虚道人确是没有骗我!”前行过四五十米的距离,借着烛光,林寒果真如冲虚道人所言,发现了一条极窄的山道。
举起烛台向着上方照去,见到许许多多的藤条交杂在一起,密密麻麻地将阳光完全遮挡住,不漏下丁点的光亮。
放下心来,林寒肩挎包裹,一手持剑、一手举着烛台,小心翼翼地在乱石嶙峋的窄道上前行。
这会儿,真是庆幸手中有一烛台,勉强能够看清怪石的方位,否则,若是摸黑前往,百分之百会崴了脚踝。
过了三里左右的怪石小道,见到前方有一溶洞,溶洞里面怪石林立,大多数是山体在地下暗河流水的常年冲刷下形成的钟乳石,便是溶洞顶端也挂着不少倒三角形的锋利尖锥。
进入溶洞之中,林寒不敢有太大的动作,按照冲虚道人说的,此处已经荒废了近五十年,谁知道顶端的尖锥石块是否已经闪动,若是扑簌簌掉下一大堆来,他还真的没有把握毫发无伤地扛过去。
走着、走着,林寒突然笑了,他倒是很想知道,当年的张真人是如何发现这么一个地方的,难道是‘老小儿’的心性发作,要当一把‘老顽童’?想要来一次探险?
穿过地下溶洞,眼前豁然开朗,汩汩的水声在耳边回荡,林寒知道,这是原本细小的流水声经过溶洞的回音之后,扩大了无数倍,才被人的耳朵接收到的。
走到湖泊边,果然是好一处险地风光,前方山岩上,不断有水珠滴在湖泊中,湖泊不大,却也不小。
环绕着湖泊的,是一大圈的空地。林寒猜测着,这些空地原本应该是松软的山泥,经过数百上千年的矿物水浸润后,渐渐地凝结成坚逾钢铁的平地。
此时正是白天,林寒未能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从而一览明月洞的胜景,但洞中却已经不再昏暗,阳光正从湖泊中心的正上方照耀下来,果真是‘一线天’!
让林寒没有想到的是,犹如一潭死水的湖泊中,竟然有鱼儿在游动,那是一些金背白边的银锂。在金色的阳光下,金色的鱼鳞显得愈发耀眼。
围着湖泊走了半圈,林寒还发现了一个打磨得无比光滑的石台,可惜年代久远的缘故,上面已经结上了滑腻的青苔。
在石台面对着湖泊的方向,林寒还看到一个**的草蒲团子,伸脚轻轻一踢,便散裂开来,一股腐气悄然上升,迅速地蔓延开。
林寒急忙避过,心里已经有了猜测:石台包括之前的草蒲团,应该都是张三丰当年留下来的物事,只是这么多年过去,抵不住岁月的流逝,石台结了青苔,蒲团也败坏了。
仔仔细细地在洞中搜寻着,林寒并没有发现奇怪的事物,但他并不遗憾,若是真的这么简单就发现张三丰的秘密,这里就不会是武当派的‘禁地’,而应该是‘圣地’了。
只是,张三丰当年到底在这里看到了什么?竟然让他武功大进,更是领悟了‘太极神功’。
破虚?真的可能吗?
根据林寒的打探以及前世的记忆,张三丰八十大寿有记载,百年大寿有记载,甲子重逢有记载。但百二十之后,却是仙踪飘渺,传言坐化者有之,传言白日飞升者有之,亦有不了了之的。
或者,真的是破碎了虚空,到达了更高的空间层次?
若是前世,林寒必定是不相信破碎虚空这种说法的,他更加认可‘择地坐化’的说法;但是现在,灵魂穿越都有可能,破碎虚空真的还只是妄想吗?
这一次来武当山,除了避开吃醋的阿离以及弄清楚冰火真气融合而成的‘幽冥真气’之外,他更想寻找当年张三丰的足迹。
这些年来,有了家,即将有妻子,之后还会有孩子,林寒早已经不想破碎虚空、荣归故里。但是他还是想要弄清楚,想要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武道极致,想弄清楚武道极致后面是什么。
林寒如今的眼见,早已经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达到武道极致,东方不败没有,风清扬更是没有摸到边,他本人同样没有。
如果真的有人做到过,他只会是武当派的祖师,被尊为‘真人’的张三丰!
望着水中极可能是张三丰放养的金背银锂,林寒眼眸中绽放着首尾交叠的金蓝两色光芒:秘密究竟在哪里?
ps:本书涉及张三丰之说,皆为妄语;关于佛道之论,乃是虚言;若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日坠绝无诋毁之意!
第二七八章 明月洞悟道
余温散尽,夜露开始凝结,如今正是秋末,隆冬即将来临。
夕阳西下,星辰隐现,没有月亮,暗淡的星光没有寻到峰峦间的裂口,亦无法通过‘一线天’照耀到漆黑的湖泊、山洞。
没有光明的夜晚,也没有温暖,湖泊中的银锂不再浮出睡眠吞吐细碎的泡泡,各自回家去了,唯有山间的溟虫吵扰几声,给这旷谷幽…洞带来些生机。
感受着夜风拂来的凉意,林寒微微将赤火真气外放,便不再去理会。
伫立在湖水前,林寒没有点灯,反而是睁大了双眼,四下里打量着,想要找出些什么来。至于具体要寻找些什么,他还不知道,他坚信,等他找到了,就会知道寻找的是什么。
很夜了,天空仍旧没有撒下银色的月华,这是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浓厚的云层遮蔽了一切。
搜寻了许久,林寒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湖底没有斑红闪耀的鹅卵石,山体中也没有隐隐闪烁的夜明珠,在这个漆黑的夜里,在这个静谧的山洞中,没有任何发光或是反光的东西,一无所有。
甚至在白天,林寒也没有发现哪怕是一丁点关于暗门、密室的蛛丝马迹,总的来说,这第一天,他一无所获。
叹息一声,林寒终于从木头一般的凝望中回过神来,走到早已清理干净的石台边,将石台上的包裹解开,从中取出一个崭新的以蒲草编织的草蒲团。
将这个产自武当派某个不知名道童手中的草蒲团摊放在石台里侧,林寒蜷腿跪坐在上面,再次从包裹中取出一只冰冷的烧鸡,更是摸出一个小小的铁锅。
夜间由于缺少光照,使得植物的活动能力大减,吞吐出的氧气不足,又是在一个几乎密闭的山洞中,长时间的燃烧必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人会产生憋闷感,甚至是窒息而死。
尽管如此,林寒还是点燃了蜡烛,虽然没有一个人享受烛光晚餐的情调,但是想到要摸黑进食,林寒还是情愿憋死。
小小的烛火照亮了一方空间,林寒搬来三个石块,架成三角形,将小铁锅固定好,取出水壶加水,烧鸡以及杂七杂八的东西入水。
安顿好之后,林寒苦笑一声:“明性确实想得周到,连烧鸡这等荤食都能下功夫弄来,怎么就忘了山洞中怎么可能会有柴禾呢?”
若是换一个人,必定只能吃冷食!
自嘲地笑笑,林寒左掌摊开,小心翼翼地将赤火真气剥离出来,一簇金黄色的火焰在掌心跳动着。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