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蝗纭K栽诤卧搅ゴ蛄肆教欤送錾锨酥蟪晒δ孟履现3恰�
南郑城被破。何越第一时间下令将南郑城内所有的胡人屠尽,接着是汉中郡也遭受了同样地命运。
由于汉中郡被胡人占据已久,城中有不少的胡人居住,何越在没有攻陷南郑之前一声不吭,让这些胡人以为自己能够逃过一劫。但是在攻陷南郑之后,何越再无顾忌,将两座城内的胡人全部杀光,所有被迫为奴的汉人全部释放。
两城之内连胡人士兵带胡人居民上万人被杀。如此血腥手段让周毕手下的精锐骑兵以及从遂宁郡借来地守军颇有微词,但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惨酷的手段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汉中郡附近没有了胡人之后,胡人骑兵想要再攻陷汉中就是难上加难。*
和周毕手下的巴蜀兵不同,何越在下了屠胡地命令之后,手下士兵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完全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直接在两个城内屠杀胡人,其毫不手软的行为让巴蜀兵看得心惊胆战。
将汉中郡附近的胡人收拾完之后。何越留下周毕和周炫还要他们的骑兵和遂宁郡守军,自己带着士兵从巴水上游坐十六轮巨船沿巴水来到中部的巴西郡。
巴西郡城位于巴山西面。是益州最东面的一个郡,所以这个郡城对于进攻益州并没有多少重要。侯晖在巴西叛乱之后就把巴西郡内的士兵全部带走,所以巴西郡城内根本没有多少士兵,何越地几千兵到达之后,巴西郡城内的守军立刻出降。
拿下巴西郡之后,何越地士兵直接西向来到阆中的山地之外,就在阆中的边上扎下大营,同时在阆中四周群山之间设立烽火台监控阆中的一举一动。
自从何越在阆中附近扎营之后,阆水上面的船队变得更加活跃,蜀郡内的周并不仅从益州南方各郡调兵前往汉中郡替回周毕的骑兵。而且还调了一万军马来到阆中。*随时准备进攻。
何越知道围堵阆中的计划已经完成,派出一股股宣传人员进入阆中郡城附近。谣言开始在阆中散布。
何越在汉中南郑屠杀胡人的消息不停地传到阆中,而且还带着十分详细的数据。
自从焦纵叛乱开始到现在一共有近两万胡骑、五千胡人步兵和数千汉中胡人被杀。这比焦纵本身地叛军数量更多。而且基本上所有地叛军除了战死的之外就没有其他地非正常死亡。
这样的数据虽然都是真实地。但是在何越那些宣传人员的蛊惑之下,阆中郡城内的胡人开始恐慌起来,虽然没有人刻意说明焦纵作乱是为了引胡人南下被杀。不过已经被团团围困的胡人们开始出现这样的想法。
不久之后阆中城内胡人和焦纵手下的叛军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摩擦,焦纵由一开始的公正处理慢慢地倾向胡人,这引起叛军将领的诸多不满。
阆中的情报不停地传到何越的手上,他开始着手从内部破坏焦纵叛军跟胡人的关系。
阆中的谣言变得满天飞,一些人说叛军将领忿怒不已要把胡人杀光,一些人说胡人要把城中的汉人杀尽,尽管焦纵采用惨酷的手段平息谣言,但是这样的谣言却是越来越多。*
人心在谣言的蛊惑中,在大军四边围堵下变得更加脆弱,阆中郡城内开始出现小规模的胡汉冲突。
秘密招降的事情也在紧张地进行之中。
围堵阆中的两个月之后,何越的士兵在傍晚时越多阆中边上的山岭,趁夜向阆中进发,同时阆水边的八轮战船上一队队的步兵来到岸上。
借着夜色的掩护,何越手下士兵悄悄靠近阆中,远远地看到阆中城边飘着一面红旗。这些人就在城外不远的地方潜伏了下来。
深夜阆中东门突然发出嚣闹的声音,不多时,郡城的东门被打开,护城河上的吊桥也被放了下来。
早已经准备好的蛮兵此时换下了平日用的大枪,手里拿着刀盾纷纷站起来,接着发一声喊向东门冲去,同时城外还站起一排排的士兵。
一个巨大的火堆被点燃,烈焰冲天而起,没有多久北方传来一阵阵的马蹄声。*
在蛮兵进入城中之后,一艘艘四轮小船来到城边的护城河上,他们在护城河上面架设起两座浮桥。等到两座浮桥架设起来之后,何越带着百越兵和亲兵向城内冲去。
蛮兵已经在城内跟敌人战在一起,整个阆中城陷入了慌乱之中,听着到处传来的锣鼓声和呼喊声还有各处烧着的房子,这一切都让何越放下心来。知道那个偷开城门的叛军将领不是假投降。
何越等人进城没有多久,常鸣远带着扎甲兵也从东门进入城内,然后北方过来的周毕带着骑兵入城,最后是周并从南方各郡调来的一万军马也相继进入城中。
不断有人进入阆中郡城内,战斗也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杂,全城都陷入了巷战之中。
何越带着士兵进城之后,首先是找到军营,控制战马,黑夜之中骑兵的威力实在是太大的。所以何越在蛮兵缠住一群敌人之后,直接带人向军营过来。
等何越来到一个军营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胡人都是徒步作战,全部都没有战马。在砍杀进去之后,赫然发现军营内的所有战马都齐刷刷地倒在地上,每匹战马都是口鼻流血。
看着一地的马尸,何越暗叫可惜,不过既然那叛军将领能够把事情做到这个份上对于他们取阆中的人来说绝对有好处。
没有了战马之后的胡人完全发挥不出强大的优势,在百越兵的大枪之下,他们被杀得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但是阆中城就这么大,除非是逃出城去,否则依然会遇到一群群追着杀来的士兵。
最后胡人们开始上到城墙上想要出城游过护城河,但是在城内的火光之下他们看到护城河上到处是一艘艘四轮小船。这些小船上面站着几个手拿弓箭的士兵巡逻着阆中郡城的护城河。
看到这些四轮小船之后,胡人们连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
天明后,整个阆中郡城内到处都是血腥味。叛军们大批投降,而胡人大部分都是被杀,小部分人被俘虏之后,最后押到城外一刀砍了,挖个坑埋了进去。
焦纵被生擒活捉,由周毕派人先将他押送进蜀郡,自己则是跟何越处理阆中郡城的战后事宜。
阆中郡城告破,整个叛乱事件到此也彻底结束,何越把手下的士兵交给常鸣远先带回巴郡,自己带了两百亲兵跟周毕前往新城郡。
新城郡内,李度对何越笑道:“何将军凯旋而归,却不带军马夸耀益州,确非常人能所及。”
何越摇头笑道:“这样的虚名不要也罢。益州焦纵叛乱刚刚平定,现在带军队进入蜀郡,不仅震动地方有因功生骄之意,而且战士久经战场,战事完毕之后再长途跋涉不是为将者所为。况且我们的士兵到巴郡稍作休息之后一部分还要返回湘州,另外一些人还要沿江而上到越湖郡去。事情还很多。”
李度向何越问道:“何将军要越湖郡有何贵干?”
“湘州基本上的军器都不缺,唯一缺少的是战马,而且湘州也没有地方能够养马的,所以我想到越湖郡去看看,据说那里的马儿果跟马儿敢两族都是盛产上等战马之地。”
“将军是要战马?”
何越点头道:“不错,要北伐必定要组建骑兵,而且还要大量的骑兵,战马必不可少。”
李度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其实要战马也容易。”
“此话怎讲?”
第五十八章 荆州战事
“宁州西北由于诸多高山的缘故,所以这里自古以来便盛产良马,于宁州其他地方相比,泸水淹水附近的马匹兼备湿热干燥两种特性,马匹可用于广泛地区。滇马体格短小,结构匀称。头略重,额宽或略突,鼻平直。颈短。甲低平胸宽深,腹圆而微收。鬃尾毛发达。毛色复杂,毛色以骝、栗、黑、青毛较多,白章极少见。公马驮重一百到两百斤,母马驮重百余斤,日行五十里,可连续使役半月以上。
滇马以负重奔行山路见长,与西凉马相比滇马在短途速度上或有所不如,但是长距离奔行西凉马则不如滇马。”
李度将滇马的特点一一说了出来,让何越对滇马有了大致的了解,原先只是听说宁州西北盛产战马,但是对于滇马的优点和缺点何越是两眼一抹黑,听了李度的解释之后,何越感觉滇马视乎在对阵的时候相比西凉马来说有所不如。
“李公子刚刚说要得到滇马也容易,此话何解?”
“马儿果、马儿敢两族在下颇有耳闻,这两族本为一族,同在泸水附近放牧,春夏避热前往高山,秋冬又趋低谷,尽据河阳郡以北地方,所产马匹较多,尤其大部分马匹都是适合战争使用的战马。其中马儿果族常有战马贩售河阳郡,与汉人关系不错,但是每年马儿果族贩售战马时,马儿敢就会阻止,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掠夺马儿果的战马。所以这两族平日见面就会打生打死。”
何越对于马儿果和马儿敢的显得格外有兴趣问道:“马儿敢为何要阻止马儿果向河阳郡贩售战马?”
“最起初还没有分裂成两族的时候,马儿敢的人只是不愿将战马卖给汉人,但是在分裂成两族之后,他们是不想让马儿果坐大所以才用武力掠夺马儿果的战马。现在两族势同水火。将军若要取战马可在这方面下手。”
何越有些诧异地向李度问道:“泸水淹水附近一般很少有人涉足,李公子是如何得知这些事情的?似乎对那里了如指掌。”
李度哈哈大笑起来,“将军即便是不问。在下也要告诉将军。在河阳郡内有一汉人大族郭家。据他们自己说是三国时郭嘉后代,原本居于蜀郡,三十年前因为要避桓温伐蜀之乱,所以搬迁至河阳郡。郭家中有一人,名郭烈,年岁跟在下大致相等,此人极其雄壮。武艺过人绝对是战场上地猛将。而且通晓兵书,有指画战场之能,最擅长使用骑兵。不论是马儿敢、马儿果还是更西北的波窝族都畏之如虎。因为郭家同我们李家渊源深厚所以在下去过几回河阳郡。这些事情都是郭烈所言。”
何越向李度问道:“此人能为我所用吗?”
“郭家虽然移居河阳郡,但是郭烈常叹不能为国死命,若将军招之,必然趋之若鹜而来。”
“好。这郭烈世居河阳郡对马儿果马儿敢更加了解,我立刻派人前往。”
李度放下这件事情向何越问道:“将军自行是否要入蜀?”
何越点头道:“不错,益州虽然刚造叛乱,但是除了焦纵扰乱百姓之外,益州并没有多少损失。相反在还从胡人手中得到汉中。为此难免有人会信心膨胀窥视荆州。所以此行不仅应周家所邀,还要软硬兼施。令周家打消继续东向的念头。”
“将军所言确实属实,自从益州众夺汉中之后,蜀郡内有不少人觉得应该引兵东向取魏兴等郡。虽然目前周家态度克制,但是等将军走后,周家必然窥视荆州。若周家趁此时取荆州,会是湘州北伐无路。”
何越沉吟了一会之后道:“李公子跟我一同到蜀郡吧。”
“好。”
何越带着一众人进入蜀郡之后,蜀郡已经没有了上次到来时的战乱气息,完全恢复了平静。
作为平定焦纵的大功臣,周并亲自出城相迎,虽然客套至极不过让人有些见外。城中的欢迎是热闹的。进入刺史府之后就变得冷清起来。周并对何越笑道:“何将军不愧有善战之名,取汉中如探囊取物。老夫已经在越湖郡给何将军划出大片可用来牧马地地方。还请何将军笑纳。”
“多谢家主。”
周并为了感谢何越援手益州,列出大量的好处给予何越。其中最多的是铜钱金银等物,这些东西对于个人来说或者很贵重,但是对于像何越这样有着巨大领地地人来讲却毫无实用之处。
虽然何越佯作欢喜地答应下来,心里却暗自打鼓。
周并说完这些之后对何越道:“如今益州焦纵叛乱已经平定,桓玄与义军大战于荆州。传闻义军还同何将军部属在洞庭湖发生冲突。”
何越故作毫无所知的样子问道:“目前东面的战事如何?请家主告之。”
“司徒王谧与众议推刘裕领扬州,刘裕固辞,乃以谧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刘裕为镇军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领军将军建旗西征。桓玄挟天子走江陵,取荆州之兵浮江东下。与刘毅、何无忌、刘道规等遇于峥嵘洲,结果大败。刘毅等人沿江西进兵逼荆州。桓玄兵败之后逃往南郡,太守王腾之、荆州别驾王康产奉天子入南郡府。桓玄屯骑校尉毛修之,以益州战乱引诱桓玄入蜀,至枚回洲,冯迁斩桓玄,传首健康。”
何越听罢之后问道:“这么说来桓玄已经败亡了?”
“正是,不过桓玄篡位所造成的动乱还没有结束。桓玄从子振逃于华容之涌中,招集逆党,袭江陵城,腾之、康产皆被杀。桓谦先匿沮川,亦聚众应振。为玄举哀,立丧庭。刘毅、何无忌于桓振交战,却在灵溪吃了败仗。桓振、桓谦、桓效、桓盘各自在荆州举兵,声势浩大。尤其是桓盘在聚兵于天门郡、义阳郡临近洞庭湖,这使得刘毅等人无从下手。”
桓盘聚兵在天门郡义阳郡,这两郡靠近洞庭湖。虽然何越已经吩咐梁津避免卷入他们的争斗之中,但是桓盘这样的做法正是利用湘州的政策,有故意将湘州扯入纷争中的意思。
周并见何越闻言沉默,接着笑道:“桓盘不仅聚兵于天门义阳两郡,而且还派人深入阮陵、辰阳等西南夷族等地,似乎有避祸西南地迹象。”
何越等人从湘州武冈将西发展交好西南夷族,令西南夷族为我所用。若是桓盘进入西南,不管是结好夷族还是劫掠夷族都会给何越造成一定的困难。这是何越不想看到地事情。
不过军情系统的人早已经把这件事情通知何越,荆州目前的情况何越当然是了如指掌。
周并这样对荆州的情况侃侃而谈,显然不是因为关系荆州的得失,而是要给何越造成一定的压力,使他能够尽快地退出益州地面。这一点何越当然是一清二楚。而且也确实想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这次到益州支援周家,虽然大的好处没有,但是小的还是捞到了不少。这次从胡人手里获得的战马至少有三千匹以上,还有各类盔甲兵器也非常多,更重要的是何越通过这次地战斗检验了自己军队地战斗力,这才是关键。
而且周并刚刚所说的好处,虽然不大实用,但是小地好处还是有的。
至于损失地人手,何越对于这个事情看得比较开,或者是因为常年战斗的关系,知道有战争必然有死亡这是无可避免的。完胜对于这古代来说根本就不可能。
心中明白周并的意思,何越随船靠岸,一脸沉凝地道:“桓盘要深入西南夷族地方,这对于我们湘州来说很危险,我要尽快回到湘州才成。幸好此时大战已经结束,益州安然无恙,是时候离开了。”
接着何越抬头向周并道:“不过,小将还是会派一批人前往越湖郡,请家主发放通关文书。”
周并巴不得何越这句话,满脸笑容地道:“这事情没有任何问题,你们前往越湖郡的人数大概有多少人?老夫让人明天把通关文书给你送去。”
“大概有两三千人。”
“好。这没有问题。你们的人到了越湖郡之后,我会关照越湖郡太守尽量给予你们方便。”
“那就多谢家主了。”
“何将军远从湘州来支援我们益州,平定焦纵叛乱,使巴蜀免遭战乱。些许小事,自然义不容辞。”周并顿了顿,接着笑道:“虽然荆州战事有些紧张,但是还说不上紧急。何将军在蜀郡多留几天,酬谢何将军大德。”
何越也正想在蜀郡等待前往河阳郡的人回来之后,再定要派多少人先往越湖郡。听周并这么说,忙道:“那就打扰家主了。”
周并跟何越说完要事之后,而且得到何越的答应会尽早离开,心里大喜,令人款待何越。
此时战罢何越虽然心里念着河阳郡的事情,不过对于周并的款待丝毫没有谦让,也让手下亲兵在战后好好轻松一下。
第五十九章 河阳郭烈
在周雅澜的引领之下,何越抽空在蜀郡内到处走走,不仅对蜀郡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跟周雅澜的感情也越来越融洽。(在蜀郡的几天里,何越跟周雅澜把所有该做的事情都做了,连不该做的也没有放过,好得如漆似胶。
半个月一溜烟就过去了,被何越派往河阳郡的人也回到蜀郡,同时来的还有河阳郡的郭烈。
别院的大堂内,何越见到了从河阳郡风尘仆仆赶来的郭烈,这个被李度推崇备至的郭烈。
郭烈身材魁梧,比何越还要高出一寸,国字脸,肤色微黑,显然是长期户外运动的结果,颌下留着微微的短髯让他看上去威严十足。身穿穿着一身甲胄,身后跟着两个士兵,其中一个拿着一把长形马槊。
站在郭烈跟前,何越感觉这个人心里暗赞,光从气度风采上看,李度确实没有虚言。
何越在打量郭烈的时候,同样郭烈也用一双精明的眼睛看着何越。两人相互观察了半晌,郭烈突然大笑道:“李度在信上说何将军是豪雄盖世之人,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
何越笑道:“李公子对郭将军推崇备至,名副其实。”
郭烈听着何越的话,突然问道:“据李度所言,何将军是以北伐为毕生之任。不知何将军对北伐有几分把握?”
知道郭烈是在试探自己的底细,想从自己的话中来判断自己是否值得投靠。虽然这种良禽择木而栖的事情在这纷乱的事情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像郭烈这样开门见山倒是不多见。可见眼前这个比自己大了十岁的男人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地人。
何越微微一沉吟,道:“北伐不仅仅只是一两场战争能够完成的事情,对于北伐有几分把握,这无从定量。北伐是一件旷日持久、全民参与的战争,必然会持续很长时间。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因此在北伐之前,就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全部用上。不仅如此,还必须重视后勤保障,能有充足的财力来支付北伐的大业,只有万众一心还能够取得北伐胜利。”
“如何才能使万众一心,豪门士族不仅垄断政治。而且还掌握着整个江东地资源,如何才能够使他们与民同进退。”
何越见郭烈深入询问,知道不是一言两语能够摆平的。向边上的地席指了指道:“郭将军请坐,我们慢慢说。”
郭烈闻言在一旁地地席上坐下,大堂内的人都被何越打发出去,只留下一个李度相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