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血-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津将汤碗放下朝范文俊问道:“范大人到军营有何贵干?”

“这次太守大人派人来犒军,所以我就跟着来了,将东西交割之后,郡丞大人有事要跟谢将军详谈,在下闲着无事就来看看。如今东海郡城内无人不晓二位大人,在下是羡慕至极。”

梁津笑道:“范大人何必羡慕我们两个莽夫?如范大人这般得太守大人器重,我们都还羡慕你呢。”

范文俊摇头苦笑道:“器重?两位大人估计弄错了。”

何越眉头一挑道:“不器重怎么探问军情的是你,犒军的又是你?这还不算器重?”

“探问军情那是苦差,谁知道你们二位脾气如何,一个不好触怒你们砍了脑袋都无处伸冤。那是他们一个个都推辞不来,无奈之下只好我来探问。”

“那犒军呢?这总是优差吧?”

范文俊笑道:“确实,犒军是有点油水,不过这次是我央求太守大人,太守大人见我上次来过所以勉为其难地答应了。这是实话,两位大人可不要外传,若是被太守大人知道,我可就要卷铺盖回家。”

何越见范文俊谈笑自若,说话条理清楚,心里一动,若无其事地笑道:“范大人,才智之人,还怕没有地方投靠?”

范文俊摇头道:“自从慕容德入据青州之后,东海郡便是边疆重地,只是朝廷不思进取,我羁留东海便是再过十年八载估计还是个博士。”

何越梁津相对一视,继续看着范文俊。

范文俊长叹了口气道:“若我也有二位本事,纵横沙场,觑胡人如无物,即便只是一战,也可慰平生。只恨天生一副无用书生的命。”

何越见范文俊愁眉不展的样子,单刀直入地问道:“范大人若是在东海不得志可以另投别处,何必恋恋于此?”

“另投别处?呵呵,在下既无才德又无门路,何处可投?若是在豪门之中充一杂役还不如留在东海。”

梁津笑道:“我二人虽然不才但是在南方也有一亩三分地,若是这次有命回去,范大人不妨与我们同行。”

范文俊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两人,这样直接的话他们还真敢说出来,令人难以置信。

何越见范文俊发愣地看着自己跟梁津正色地道:“我们确实有点小地盘,不过很小,只有二县。若是这次平定了慕容德之后,还没有死,范大人不妨考虑一下。”

“平定慕容德?”范文俊回过神来低声问道:“你们是想杀了慕容德?”

“怎么?不可以吗?”

范文俊看着二人一脸汗然,半晌道:“不可能。能够击退慕容德让他撤兵已经算是天大功劳了,朝廷根本不会让你们北上,更不用说杀了慕容德使青州为晋室所有。”

何越跟梁津面面相觑朝范文俊问道:“此话怎讲?朝廷为何不要青州?只要拿下青州,便能得到全齐之地,如此好处为何不要?再则鲜卑胡人残害我汉人日久,若能斩杀慕容德便可使汉人扬眉吐气,为何朝廷不让杀慕容德?”

第十八章 好大乌龙

“先不论是否有这个能力,朝廷绝不会跟慕容德抢夺青州,这一点毋庸置疑。”

“为何?”何越跟梁津异口同声地问道。

“慕容德未来之前,青衮二州为江东之地,彼时朝廷尚且不加强防守,更何况此刻与慕容德相争?”

“那时不是南方孙恩作乱,朝廷腾不出手吗?”

范文俊苦笑道:“自从苻坚淝水战败,青衮二州确实在我们手中,但是驻兵鲜少。慕容德一来,驻军可以说是让出地方给他。若真有心占据,只要发兵增援,便可将慕容德堵在滑台。”

“可是,这又是为何?”

“青衮二州远在北方戌守艰难,胡人从北地来,过中山,入邺城,南下便是豫州,若朝廷戌守青衮二州需驻重兵于此,二州山多地贫,并非富庶之地,朝廷不愿与胡人交战所以弃之。若非东海、彭城、下邳三郡扼泗水之险,又是富庶之地,可能也会遭相同命运。”

范文俊嘲讽道:“青衮二州虽然不如徐州富庶但是却是中原东方要地,沿淮泗而上可经二州,欲取中原青衮二州是必争之地。三国时曹操发迹于此,西向以争中原无后顾之忧,而朝廷舍此二州可知江东无北伐之意,无复中华之心。”

“若能攻陷琅琊、兰陵,沿沂水而上,兵逼东安郡,那又会如何?”何越朝范文俊问道。

“如此,领兵者必死无疑。攻陷琅琊,兰陵而全徐州已是天大功劳,再领兵北上,除非是执掌建康大权,否则必败北而还。若是有人能够占据青衮二州便可划地称王,江东士族岂能容忍此事?谢安掌朝权又有淝水之功,北伐而取青衮二州西向以争中原。一旦病逝北伐便功败垂成。二位若是想尽复中原,必先取建康大权,除此之外无路可行。”

范文俊一句话道破天机令何越梁津呆若木鸡,自己两人热血***地北上杀胡人以为可以将慕容德的头颅砍下,弄了半天原来这后面还有一根绳子牵着,令人动弹不得。

梁津默然良久叹了口气道:“多次北伐尽坏于那些豪门士族之手,若无自己兵将,北伐绝无可能。”

“正是如此。二位请恕在下交浅言深。在下观二位似乎有平天下之志,不知二位有何高见?”

梁津回答:“我们二人一介武夫,除了会领兵打仗之外什么都不会。目前我们在吴兴郡有两个小县,有一帮人马而已,这次北上只是要痛杀胡人以雪平生之耻。不过这事,目前看来并无可能。”

范文俊见何越沉吟不语问道:“何大人有何高见?”

“北伐之事若无朝廷支持,万众一心,失败必然。我们只是见步行步,何来什么高见?”

范文俊笑道:“何大人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深谋远虑之人,若无高见何必前来北地?”

范文俊的话令何越微微一愣,知道自己要是不露一手,这个年轻的博士必然不肯跟随自己,于是笑道:“嘉兴海盐二县只合为家,不足为北伐基地,若要北伐又无需士族支持则须一定人力财力,若无供财赋的基地,北伐之事无异痴人说梦。目前江东富庶之地徐州、扬州、豫州豪门士族众多,插针无缝,因此可不做考虑。江州有浔阳郗氏,郢州有竟陵庾氏,荆州有南郡桓氏,益州有巴蜀周氏。剩下的不过广州、交州、宁州和湘州这四个无人要的偏僻之地。这四州中宁州为南蛮之地,地处西南不足为道,交广二州南临海背靠江湘,若是要割据一方,二州可算是得地利,不过与北伐益处不大。剩下的便是湘州。”

“但是湘州北有郢州荆州并不属于边境,如何北伐?”

显然范文俊对于各地情况和地形都十分了解,这让何越心里大喜。自己之所以对这个时代的州郡地理位置清楚是因为自己对国家地图熟悉的缘故,而这个时期要想了解各州郡的地理那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除非是下了很大的工夫,否则就是两眼一抹黑。

“虽然湘州和北地并不直接接壤,但是还是有办法前往。只要占据整条长江水道便可。范大人对地形如此熟悉不可能不知道在长江有个叫江联帮的势力组织吧?”

范文俊被何越问得颇有些不好意思点头道:“确实知道,不过想要占据整条长江难度不亚于北伐。”

“不错,因此湘州还有个好处就是北方的洞庭湖。若能够占据整个洞庭湖便可大练水军,伺机而动。长沙郡也是有名的富庶之地,既然各大士族都不要,那就留给我们吧。”何越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虽然事实上的情况跟何越所说的有很大出入,他们的势力距离吞并湘州还差十万八千里,不过那种有点类似想当然的自信还是十分引人注目。这令范文俊有些心动。

范文俊沉吟了一会之后道:“何大人有如此胸怀令人意外,不过既然如此两位为何又要北上呢?”

“正如你所言,北上是想见识一下北方的情况,顺便杀一些胡人。当然原本我还抱有一丝希望能够在此地落脚生根,不过现在听你这么说就完全没有了这样的幻想。如今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先让慕容德给我们还点利息,就算朝廷再无能,一两个城应该不会嫌烫手吧?何况琅琊郡还是王家的旧族所在。”

范文俊点头道:“这应该没有问题,若是能够拿下琅琊和兰陵,估计朝廷只会欢天喜地,毕竟这两郡一得便可全据徐州。”

不管是何越梁津还是范文俊似乎对彼此颇为欣赏,在这样的郎情妾意下,三个人越说越投机,直到郡丞和谢羽的密谈结束之后,范文俊才告辞离开返回东海城。

范文俊离开之后梁津朝何越道:“你觉得如何?”

“范文俊久居东海,对于此地形势和朝廷对此的政策了解程度远在我们之上,因此他的话可做考虑。”

梁津颇有些愤愤地道:“看来我们是白来了一趟,如果没有谢羽的命令,我们除了那二十个亲随之外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我们卖命。抗击胡人之事犹如画饼。”

“确实如此,我们现在只能让慕容德替他们的父辈还点利息,至于老本日后从长计议。”

“但是要拿下琅琊,兰陵二郡谈何容易?”梁津长叹了口气道。

何越沉吟地道:“我并不如此认为,我想谢羽应该是有办法那些琅琊郡,只是目前时机未到。”

“此话怎讲?”

“你没有忘记吧,这次北上是王家一力促成,他们是想让琅琊郡本族族人南下,而琅琊郡王家遗族则是想让琅琊郡划入江东的版图。”

“这当然记得,不过谢羽想让他们离开琅琊郡,唯一的办法就是攻陷琅琊郡,而王家遗族想让琅琊郡划入江东版图也只有让琅琊郡被攻陷。”

何越点头道:“所以不论是谢羽还是王家遗族要做的事情就是令琅琊郡落入我们的手中,而谢羽带兵北上若是没有把握绝不肯来。当然这一切必须是琅琊郡的王家遗族确实有抗击慕容德之心。”

“你怀疑王家遗族跟慕容德同一个鼻孔出气。”

“不错,我确实如此怀疑,若是慕容德真有下东海之心,可以逼迫王家遗族联络江东,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必须考虑有此可能。不过我更倾向于王家遗族是主动联络江东,慕容德检括户籍出荫户使王家遗族损失惨重,为了保持我们的势力和利益投靠江东也不是不可能的。”

梁津问道:“王家遗族为何不南迁江东,若是在慕容德屯兵之前举家南迁,慕容德也没有任何办法。”

“我想是跟土地和人口有关,虽然南迁可以保持富贵,但是在琅琊郡的土地和人口就不再为王家所有。谁愿意跟随王家离开熟悉的家园,背井离乡?”

“所以江东的王氏族人想设计令琅琊本族族人南迁?”梁津问道。

“正是如此。不管王家遗族是不是要南迁,谢羽最重要的就是攻陷琅琊郡。他们所凭恃的可能就是琅琊郡内拥有哦庞大势力的人口的王家遗族。”

“但是现在慕容德屯兵琅琊郡,兵员多达三万之众,又有城可守,光凭我们这些人很难攻陷琅琊城。”

“因此谢羽屯兵于此等待可趁之机。不过此刻天寒地冻,慕容德轻易不会动兵,可趁之机一时半会也很难出现。”何越朝梁津道。

“既然慕容德轻易不肯动兵,我们就让他不得不动。”梁津朝何越笑道。

何越点点头道:“我心中也正有一计,不知道是否跟你一样。”

“沂蒙。”

“薛县。”

“哈哈,果然一样。此事还是你跟谢羽提吧。我还是做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比较好。”何越朝梁津大笑道。

“好,不过我想谢羽应该也已经想到这个地方,只是现在天寒他觉得未必有把握成功,因此按兵不动。”

“薛县小城,告诉他只要有三千人此事就包在我们身上。”何越伸出三个手指。

第十九章 薛县小城

薛县小城,东靠沂蒙山,西临微山湖,距离兰陵郡城不到三十里,是古薛国的都城,经过历代修整薛县小城城高墙厚,虽然只是一小县城,但是却扼守沂蒙山西路,是东海到兰陵的必经要地。

薛县小城中人口不过一万,官吏加驻军总共不到一千人,城中人口以汉人为主,胡人仅占一小部分和兰陵郡城的情况大致相似。虽然小城人口不多,但是凭着地势险要,城墙坚固成为兰陵郡城的左膀右臂。

黑夜中风雪铺天盖地而来,肆虐着广阔的原野,何越带着手下一甲营的人不断朝薛县靠近,在这样的风雪中行路艰难,但是为了能够在约定的时间内赶到薛县小城,他和手下的士兵冒着风雪努力前行。

在这样大风雪的夜晚行军给他和一群手下带来非常巨大的难度,但是这却有利于他们夺取城池,前提是他们能够准时赶到薛县小城。

当何越等人赶到小城南门的时候,城里面已经传来战斗的声音,才在城门外站了一会,城门就被打了开来,何越带着手下冲入城中。

“第一屯第二屯前往县衙,剩余的跟我前往城中军营。”

何越的话才落下,城中响起锣鼓的声音,何越补充了一句:“动作要快。”说着就带着士兵朝薛县小城中的军营冲去。

来到军营外面只见军营在那些警备的锣鼓声中热闹起来,不过这些黑夜中的士兵还没有组织起队伍来。

“杀进去,有反抗的全部格杀。”何越手里的两刃枪将几个摆设在大营门口的鹿角拒木扫开,带着手下几百人杀进热闹的军营。

风雪中的突然袭击让一直平静的薛县小城***起来,尤其是这些莫名其妙的守卫士兵更是如此。在何越冲入军营的时候,还有许多士兵窝在温暖的营帐内等候着被他们俘虏。

军营中的数百人很快就被何越收拾掉,大部分人都被何越手下士兵俘虏,还有一些妄图反抗的则是直接被当场格杀。

就在何越控制了薛县小城的燕军军营之后,城外传来一阵哨箭的声音,何越心里松了口气,梁津带来的后续部队也抵达薛县小城。

城中的混乱让老百姓都不敢外出,直到第二天几个打探消息的老百姓出门才看见小城内各个重要的路口都站满了士兵。

何越跟梁津坐在县衙内清理各种事情,梁津朝何越问道:“你打算把城里的百姓如何处理?”

“是胡人的全部宰了,是汉人的全部让他们离开薛县去东海。”

“可是现在这种天气,行路艰难,东海距离此地又比较遥远……”梁津微微皱起眉头道。

“这个我知道,但是薛县小城被我们攻下,琅琊郡的慕容德闻讯之后立刻会派人前来,就算不派人围城也会派人驻守兰陵郡以防我们袭击兰陵。所以这个小城很快就会被封锁,那个时候想走都走不了了。因此这件事情今天就要办好,若是百姓没有米粮的可给予米粮让他们离开。”

梁津点头道:“薛县这么小,我们就有三千步兵和一千骑兵,若是再留下百姓的话,城中的粮食会供应不足。让他们离开也是没有办法的。”

接着梁津叫来手下让汉人百姓离开薛县小城,至于所有的胡人则是一排排押到城外一刀砍了,就地掩埋。

虽然离开薛县小城许多汉人百姓都不愿意,但是在他们看到那些胡人被士兵一排排押出城再也没有回来之后,就知道这些胡人去了那里,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都纷纷奔走出城,再没有跟何越的手下士兵讨价还价。

得知大部分的薛县百姓离城之后,何越跟梁津放下心来。梁津朝何越道:“现在大部分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防御工事也在加紧时间布置,估计有两天就能够完成。”

“嗯,两天之后慕容德的人也应该会到来了,这么多百姓逃出去,消息应该会飞快地传到兰陵郡太守的耳朵里。从兰陵到琅琊一个来回估计也就两天时间,要加紧布置才好。”

“虽然薛县城小,但是城墙高大坚固,现在我们又有四千人马,慕容德想要攻打城池一时半会很难拿下。我们这里的事情,我并不是很担心。”梁津朝何越道。

“你是说琅琊城那边?”

梁津点头道:“我们占据薛县,虽然这个地方十分重要,能够直接威胁兰陵郡城,但是如果慕容德不离开琅琊城亲自来救,谢羽那边想要拿下琅琊城恐怕非常困难。”

何越发出一声轻笑道:“我想的跟你正好相反,我认为如果慕容德不是亲自来救,谢羽攻下琅琊郡还有一线希望,如果慕容德是亲自来兰陵城或者直接围困我们,谢羽恐怕要吃大亏。”

听着何越和自己完全相反的话梁津不解地问道:“此话怎讲?”

“你刚刚说的这一些完全是建立在王家遗族确实有投靠江东的前提下。但是慕容德久历沙场,很容易就能够猜到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削弱他们在琅琊郡的驻兵。所以薛县被我们攻陷之后,若是他不清楚王家跟江东的关系,必然不敢远离琅琊郡,怕琅琊郡有失。若是清楚王家跟谢羽之间的默契,他反而会离开琅琊郡。”何越笑道。

梁津沉吟了一下点头道:“嗯,原来如此,若是慕容德清楚王家跟谢羽的默契,会装出离开琅琊郡的样子好让谢羽掉以轻心,然后将计就计。所以只要慕容德来到兰陵,就能够知道王家根本就是诈降。”

“不错。如果慕容德来到兰陵的话,肯定只是做做样子,可能半路就会回去,若是他将计就计让谢羽造成重大损失的话,我们这四千人根本没有用处,连牵制都谈不上。所以说慕容德不亲自来救,谢羽可能还有一线希望。”

“但是兰陵郡关系重大,若是有失我们就能够兵逼鲁郡,衮州就会变得极其危险,慕容德即便不是亲来也会派人来救。”

何越摇头苦笑道:“当然如果高平郡的人能够引兵前来的话才有这样的可能性,不然凭着我们这四千人能够破得了兰陵吗?”

“当然不可能。”

“正是如此,若是慕容德清楚王家和谢羽的默契,必然不肯分兵而来,只有聚集更多的人手才能够扩大战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慕容德派兵来兰陵的事情绝无可能。”

“那我们又该如何?为何要制造守城器械?”

何越解释道:“我们现在只能等东海传来情报,慕容德要是没有离开琅琊郡我们就等待谢羽和慕容德那边的情况,如果是慕容德亲自来救兰陵,我们就直接攻打兰陵。至于制造守城器械只为守御兰陵城。”

“呃……我们能攻下兰陵吗?”

何越笑道:“不是连你自己都怀疑吗?那兰陵郡的太守自然不会把我们放在眼中。慕容德虚晃一枪之后又会回到琅琊郡,反正不会派人前来。若是谢羽大败,我们就岌岌可危,一旦慕容德分兵驻守沂蒙山路口,我们就被他们夹在中间。所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