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晋血-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事情都说了吧。”

“是。从常山高阳等郡还传来一谣传。”

“什么谣传?”

禁卫犹豫了好一会咬牙道:“据说何越杀戮中山文官是因为这些汉人文官对崔家等汉人族被杀见死不救。”

拓跋焘皱眉道:“是哪门跟哪门?他自己不也汉人吗?”

“不过以往何越对于汉人官员确实会网开一面。这次……”

禁卫没有再说下去。虽然他没有出来。但是拓跋焘心里很清楚在魏国内对于清河崔家范阳卢家太原郭家等汉人士族表示同情的大有人在。而且崔浩是三朝圆老。不管是汉人还是鲜卑人对他都非常敬重。利益之争是一方面是这样杀戮功臣那有是一方面。

现在中山文官死尽。政务推积如山。人心惶惶

的。而崔浩的作在他死后便示出来了。

禁卫见拓跋焘没有说话。忙解释道:“这很可能是何越派人散布的谣言。”

“这是肯定的。但是现在他成功。”拓跋焘说着叹了口气。跟何越相比自己确实是太嫩了。以为只要有足够的军队就能够跟何越争一日之短长。可是现在军队有了。却有量的文官死在乱之中。魏国依然没有办法对何越进行反攻。

自从何越北上以来。魏军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不是军队太少就是粮草不济食用不足。现在军队有了。却又出现了文官被杀政局混乱。

禁卫心里叹了口气。见拓跋焘没有其他的吩咐悄悄的退出将营。

拓跋焘瘫坐在椅子上。仰头看着帐顶端叹气道:“长孙嵩啊长孙。是你一手将魏国陷入覆灭的境的。”

邺城内檀道济到彦之等人弹冠相庆。何越攻陷中山杀死大批拓跋焘手下文武百官。让魏国日薄西山。这比打多少仗更加有效。自从拓拔魏建国以来。魏国的形势之差再没有更甚于今日。

檀道济在收到中山被何越攻陷之后。第一道命令不是起兵北上。而是加固城防。同时派人偷入魏境一边散播谣言。一边以高官厚禄招降魏国内的汉人。不管是官员还是家族都是檀道济的目标。

在何越跟宋军不断的蚕食之下。魏国由后秦坚之后最大的帝国逐渐落到只有四州之的。而且文武百官死伤惨重。战事失利。在檀道济的谣言和高官厚爵之下。不少汉人〃员偷偷投降檀济。还有一些汉人小家族举家南逃。

“如今拓跋焘江河下。只要我们不给他机会打胜仗。拓跋焘就无以安民心。在文武缺失的情况下。魏境只会变越来越乱。不要一年时间拓拔魏的情况会变的更加糟糕。或者现在我们应该积极拉拢高句丽和库莫奚。活活打断拓焘的一条腿。”檀道济对到彦之笑道。

“太尉所言甚是。现在拓跋焘不过是靠着高句丽和库莫奚的虚火。只要高句丽和库莫奚的军队撤走。拓跋焘就会露出窘态。我们现在应该具折上奏让陛下助我们一臂之力。”

檀道济点头道:“过这事情还需要到将军派人跟朝中大臣敲敲边鼓。另外我想派人前往太原。同时让何越使人警告高句丽和库莫。”

到彦之微微一愣。接着向檀道济道:“太尉。上次的和谈。朝廷并没有同意。好在何越也有意结束这样的和谈。所以没有给太尉造成麻烦。此事太尉是否不要再跟何越联系。再者只要我们放出风声。何越自然知道如何配合。”

檀道济看看到彦之。结果叹了口。悠悠的道:“当年先帝对何越推崇备至。虽然明知很可能会跟何越目成仇。但是在大件事情上面依然跟何越保持合作。现在朝廷畏何越犹如虎狼。未先败。实在让人惋惜。”

两个刘裕手下老将心里各自叹气。虽然到彦之对檀道济一直压在他头顶颇为不爽。但是现檀道济被刘义隆架空。而他兵权在握。关系因此逐渐好转。

两人沉默了一会。到彦之道:“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还是具折上奏。”

檀道济点头。“对了。虽然现在拔魏乱成一团。但是我们还要加固邺城城防。防止拓跋拿我们开刀。如果我是拓跋现在最要紧的不是要重立文武百官而是求战。只能能够大胜一场。魏国内的情况肯定会暂稳定下来。只要抓住这个机会拓跋焘再慢慢重立文武百官。就可以暂稳住阵脚。所以们现在绝对不能给拓跋焘任何机会。”

“好。我会加强城防不让拓跋焘有机可趁。”

檀道济和到彦之商议了一些军中事情之后。到彦之告辞离开。檀道济具折向建康回报当前的事情。同时求刘义隆再次派人前往高句丽和库莫等的。

随着何越攻陷中山。道济很清邺城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由于邺城有十几万驻军。如果拓跋焘要动手以大胜仗稳定人心。邺城是最好的选择。在广平郡就有五六万魏军。要拓跋焘再增援一些就足以对邺城构成威胁。就算拓跋焘要进攻何越。广平郡依然需要大量的军队驻守防止自己北上。

所以如果拓跋焘有以一次大战稳定魏国人心。肯定会兵向邺城 

第一百六十三章 釜底抽薪

康城皇宫内,刘义隆将手里两封檀道济和到彦之的奏夷道:“檀道济和到彦之希望朕再次派出使节前往高句丽和库莫奚,说通他们退兵。”

江夷恭敬地接过刘义隆手里的两封奏折,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抬头对刘义隆道:“太尉和到将军这招釜底抽薪非常好,不过高句丽和库莫奚两地对于我们并没有任何尊崇,谁能够给予他们更多利益他们就会帮谁,完全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就往哪边倒。”

“对。”刘义隆叹了口气道:“上次我们派出使臣前往高句丽和库莫奚花费不少,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这次如果还要派人前往辽东,只怕未必能够让他们退兵。再者拓跋在幽州这么长时间,能够从高句丽和库莫奚借到兵,我想他肯定给了高句丽和库莫奚很大的好处。”

江夷一听刘义隆口风不对,心里不禁有些着急,到彦之在将奏折送到建康的时候,同时到达的还有到彦之写给他的信,为了此事到彦之在他的身上可是花了不少时间,希望他能够说通刘义隆派出使臣前往辽东。

派人出师辽东的重要性,江夷自然是一清二楚,要是高句丽和库莫奚真的从魏境撤兵,拓跋焘将陷入无兵可用的境地,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于公于私江夷都觉得应该替到彦之说通刘义隆。

不过出使辽东不是派个人去就行的,还必须要带上一定的礼物,这可是很庞大的一笔东西,正可能是因为如此刘义隆在明知高句丽等地希望不大的情况下,不想再浪费这笔钱财。

“陛下,虽然我们能够给予高句丽和库莫奚的好处并不多,但是未必就没有机会。拓跋能够从高句丽、库莫奚借到兵,那是因为当时何越还没有攻陷中山,拓跋焘的形势还可以逆转,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拓跋在中山的文武大部分死于战乱之中,魏境之内惶惶不可终日。此刻我们要是能够下大力气,给予高句丽和库莫奚足够的好处,他们未必就会倒戈相向。”

江夷说了停顿了一下,见刘义隆没有说话,但是也没有反驳自己,心里信心大起,接着道:“就算我们能够说动高句丽和库莫奚的机会很少,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应该派出使节,高句丽和库莫奚不退兵便罢,若是心动,必然会趁此机会倒戈,那时光是高句丽和库莫奚就足够拓跋焘头疼地了。这是消灭拓拔魏最好的机会,陛下切不可错过。”

刘义隆沉吟了半响道:“你说的我知道。这样吧,我们还是派出使臣前往高句丽,和上次一样,不过这次如果高句丽和库莫奚愿意相助,朕就册封高巨连为辽东王,将辽东及幽州土地割让给他。至于库莫奚主阿会那要给他们怎么样的赏赐,你替朕斟酌着看吧。”

江夷听刘义隆这么说心里大喜,忙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准备出发?”

“既然要派人前往辽东。那自然是越早越好。江东到辽东路途遥远。往来费时。办好东西之后就赶紧出发。”

“那臣先下去将具体事情拟好之后再来呈现陛下。”

江夷出了皇宫之后。立刻给到彦之修书。将刘义隆答应派使臣前往辽东地事情告诉到彦之。

得知刘义隆派人出使辽东。檀道济第一时间就把这消息散播出去。很快已经回到长安地何越也收到了这消息。

“总参谋长。檀道济已经放出风声。刘义隆要再派使臣前往辽东说动高巨连撤兵。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李度摇头道:“虽然刘义隆派出使臣要对拓跋来个釜底抽薪地想法是好地。但是真正能够完成地却很难。依属下看檀道济并非是真地要让高句丽撤兵。而是一个缓兵之计。”

“此话怎讲?”

李度向何越解释道:“现在江东的使臣还没有出发,他便已经将这事情沸沸扬扬地宣传出去,这是给拓跋焘有准备的时间。而在高巨连表示自己的态度之前,在魏境内的高句丽军队肯定不会擅自对檀道济进行进攻。如果高句丽的军队按兵不动,库莫奚肯定也会止战不前。因此在高巨连没有再次表明态度之前,拓跋焘也不敢随意动用他的军队。檀道济至少在这段时间内是安全的。”

何越突然笑道:“檀道济现在用兵是越来越精了,以后必然会成为我们的劲敌。你说的对,虽然刘义隆派出使臣前往辽东会损失一切钱财,但是能够

焘休兵一段时间,这对于檀道济来说却是非常合算。使要表态也要等到消息传到他地耳朵里才行,这一来一往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时间拓跋只能隐忍不发,等到两个月过去魏境因为缺少政务人手,会变得更加不堪,那时候拓跋焘即使南下,檀道济要应付起来也会变得容易许多。”

对于何越的推测,李度十分赞同,接着岔开话题向何越道:“檀道济这么做还想给我们争取时间,好让我们能够牵制拓跋焘。秦王认为我们是否要按照檀道济设想的去做。”

何越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一阵点头道:“就按照檀道济设想的去做好了,现在拓跋缺少政务官员,魏国之内唯一能够压制内外的只剩下长孙嵩了。回头告诉梁津继续增兵盛乐,要是长孙嵩离开平城就立刻给我攻打平城,最好让长孙嵩一直留在平城镇守。拓跋现在要陷入两难之了,除非他带兵北上在盛乐跟我们一决高下,否则就只有困坐中山。”

何越跟李度正在聊着关于拓跋的事情时,司马南琴走进来对何越道:“拓跋焘已经从中山起兵,看样子是要攻打雁门郡。”

何越诧异地抬头问道:“攻打雁门郡?他想凭着七万人攻打雁门郡?”

“应该是这样的,雁门郡的步兵征战多时,虽然人数较多,可是相比盛乐来说,雁门更加容易,靠近中山,粮草运转方便。拓跋若是能够夺回雁门,中山和代郡将不再受到威胁,他便可以全力南下。”

“拓跋焘还真是出人意料之外,给赵昊发令,让他守住雁门,不得出战,太原等地不得支援,小心拓跋焘以骑兵围城打援。给我拖住拓跋,最好将他直接拖死在雁门郡。”何越对李度道。

“好。”

何越地命令很快就从长安发出,然而这命令还没有到达雁门郡,拓跋带着自己的骑兵从雁门郡迅速北上盛乐。进行突袭。

盛乐城内由于这段时间增加了不少军马,申浦又是谨慎的人,见拓跋突然到来,只是坚守并不出战。

拓跋焘求战不得,绕过盛乐西进攻打北望城。北望城城小,守城的叶括手下骑兵数量才一万人,面对拓跋焘突然到来的八万人马,只是抵抗了一阵就被拓跋焘击败,上万人马被拓跋焘杀伤大半,剩余地人退返北镇关。

拓跋焘一战得胜,追着叶括南下北镇关。随即北镇关的王陌也挡不住拓跋焘地来袭,跟叶括的败军弃关逃至统万城。

拓跋焘见叶括和王陌逃进统万城,继续追来,坐镇统万城地梁津见拓跋来势凶猛,固城而守。拓跋次攻打统万城没有拿下,将统万城附近放牧的牧民劫掠一空,使出跟何越相同地手段清空统万城周边。之后越过长城前往新筑不久的平朔城。

梁津看拓跋有继续南下之意,马上收拾统万城中的骑兵聚集两万骑让叶括统率对拓跋焘进行牵制。

北方北望城和北镇关被拓跋焘打破统万城附近牛羊被拓跋焘抢掠,消息传到长安时,何越跟李度面面相觑。

“拓跋焘竟然带着八万骑兵孤军深入,确实让人没有想到,现在他们劫掠了统万城附近的牛羊,食用不缺,即使攻不下平朔城也能够循着原路退回。经过拓跋这一次突袭,我们损失惨重。”李度有些难以接受,接着向何越问道:“秦王打算怎么对付拓跋焘?”

何越摸着下巴沉吟道:“拓跋焘擅用骑兵,不在郭烈之下,现在他前临平朔城,后面有叶括进行牵制不敢放手攻城。估计平朔城还能支持一段时间,不过既然他离开中山,那么现在中山常山必然空虚。要跟拓跋焘的骑兵直接进行交锋,我们必然会有巨大的损失,不如我们现在再次进攻中山。”

“不过拓跋焘既然敢离开中山,他肯定会留有后着,短时间内我们应该很难拿下中山。而且我们还要防备拓跋全力以赴攻下平朔城。

若是平朔城被陷,拓跋焘将长驱直入南下长安。”

何越点头道:“确实如此,不过这些地方都让给拓跋焘好了。既然他要逼迫我们回兵自救,我们就逼迫他回中山,看谁能够耗得住。”

李度有些不解地看着何越,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第一百六十四章 相互报复

平阳郡、上党郡、太原郡和雁门郡分兵两路东向,山北面南下中山,另外一路从太行山古|前往赵郡。

拓跋焘在北面不用管他,只要给我狠狠地攻打中山和赵郡,我们就让拓跋焘跟我们易地吧。”

李度明白过来何越的意思,何越想趁着拓跋焘还在平朔城的时候将赵郡和中山攻陷,如果这两个城市被陷,秦军再行南下威胁襄国郡,那么广平郡的长孙浩就会急得跳脚。

拓跋焘带着八万骑兵在北方以战养战不缺食用,但是八万骑兵很难将这些攻陷的城池据为己有。若是檀道济因此顺利北上,拓跋焘的八万骑兵很快就会分崩离析。而何越只要能够守住长安和统万城,其他的军队可以尽数前往太行山东面,不跟拓跋焘交战,拓跋焘求战不得,如果不退,魏国覆灭就是时间问题。

太行山以西几郡驻有重兵的城池在得到何越的命令之后,几乎是倾巢而出分别从太行山北进攻长孙颓的军队还有就是通过太行山古|前往赵郡。他们的手法跟拓跋在统万城附近的手法一样,也是能抢的全部抢走,能杀的胡人全部杀掉。

郭烈跟赵昊带着雁门郡的军队再次击败长孙颓,令长孙颓不得不退返代郡,而冯奕、魏禾、贾沃三人领军从太行山古|突出猛攻赵郡。

赵郡在七万军队的进攻之下,不到十天被攻陷,接着魏禾跟冯奕在贾沃的提议下兵分两路,分兵北上常山和南下巨鹿。

郭烈跟赵昊来到中山之后,这座被攻破没有多久的城池再一次被攻陷,这次比上次的清洗更加彻底,完全打到了鸡犬不留地地步。

随即得知魏禾领兵北上,郭烈便跟魏禾对常山进行夹击,遇到常山郡内胡人的大肆抵抗,连攻数日都没有能够拿下。

然而几天之后城中的汉人却偷偷将城门打开,郭烈和魏禾一涌而入,将常山郡内的胡人一网打尽。

郭烈等人十几万军队在太行山东面攻陷城池地时候。何越下令平朔城内地军队主动弃城向难退却。同时撤回南方还地还有定阳城。长城郡。和平原郡地军队。让出大片地空间让拓跋焘南下。

几乎在何越将军队退向南方地时候拓跋焘得到东面来地消息。看着何越让出众多地城池拱手相让。拓跋焘想占却不得。无奈之下只好退回北镇关。然后沿着原路退回平城。

不过当拓跋焘回到平城地时候。在郭烈、赵昊、魏禾、冯奕四人地强攻之下襄国郡被他们攻陷。长孙嵩第二子镇守襄国郡地长孙敦战死。襄国内三万鲜卑军队被杀大半。城中七八万鲜卑人被屠杀一空。

正在四个人跟贾沃商议继续南下攻夺广平郡地时候。何越地命令传来。四人领兵退回太行山西面。各自返回各郡。

拓跋焘跟何越各自退兵之后。在双方境内被战乱蹂躏过地地方都留下一片狼籍。相比较而言拓跋焘地损失远远超过何越。被拓跋焘攻陷地北望城和北镇关都是没有很多居民。被杀地大部分都是士兵。虽然这些士兵之死让何越十分心疼。但是处理起来却方便许多。

襄国、赵郡和常山郡却是鲜卑人聚集地地方。在被何越地军队蹂躏过之后。这里十室九空。拓跋人口损失极为严重。

在这样的拉锯战中,以报复对方做为最终目的,不管是技术还是手段,拓跋焘都没有何越地军队有效果。以消灭对方的人口为目标,秦军已经有很多年的经验,杀死掩埋不声张虽然不具备震撼性的效果,但是却非常管用。

拓跋焘在得知襄国、赵郡和常山被攻陷的情况之后,为了能够加强中山等地地防卫,不得不将司州和漠南等地的牧民迁移到中山,迁移地人数有数万户。

“陛下,漠南和平城附近的牧民若是尽数迁移到中山地话,平城就会成为秦军下一个攻击的目标。盛乐目前有近十万敌军,没有人口地支持,平城很难顶住敌人的攻击。请陛下三思。”长孙嵩向拓跋道。

拓跋有些不满地道:“平城代郡两城共有军队四五万人,两城人口也有六七万,只要死守,秦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攻陷两城。中山现在北面连接着代郡南面还要支援广平郡,如果没有足够的食用,数万大军如何养得起?”

长孙嵩见拓跋焘没有丝毫妥协的余地,知道他对自己余怒未消,可是现在

混乱可以说他要付上一半的责任。在将崔浩满门抄孙嵩才知道以前拓跋为什么在入主中原的时候会跟汉人士族结盟,将利益分配给这些看上去没有多少作用的汉人。现在魏国的混乱之所以到处都是,久久不能平息主要是少了汉人士族的弹压,现在长孙嵩终于明白了拓跋焘对崔浩言听计从的原因了。

当初跟崔浩争权夺利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那个白面书生会有这么大的能耐,直到将他杀死之后,魏国的混乱突起,长孙嵩像是突然老了十年一样。

拓跋要将平城附近还有漠南的牧民迁移到中山补充被何越杀戮的人口不足,这对于长孙嵩来说等若是放弃了平城。虽然秦军一时半会之内不会攻陷平城,但是他们会逐渐吞噬平城的防御力,最终平城会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