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的力量-南海扬-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是无奈之举啊!原本机动兵力就捉襟见肘,在恒河之中又丢了几乎半个机械化步兵师。现在印度和孟加拉两国单纯从地面部队的数量上来看已经旗鼓相当的了。如果不迅速增兵的话,恐怕印—孟战争将打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了。”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的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军长艾寅少将此刻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印度陆军第3集团军在突袭达卡之役中,可以说是损失惨重,担任突击任务的印度陆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一度行进顺利,但是此后却在恒河之上突然遭到了孟加拉陆军炮兵部队的伏击,不仅损失了几乎一个机械化步兵旅的兵力,还将众多重型装备留在河底的淤泥里。更糟糕的是随着师长乔杜里准将在炮火奇袭所造成的混乱之中失踪,目前全师的指挥系统几乎崩溃。印度陆军第3机械化步兵师—这支本可以一举夺取达卡的重拳,此刻宛如瘫痪的章鱼一样僵卧在孟加拉南部的河网之中。
    由一个轻装步兵旅的兵力组成的突击集群仍在达卡附近的登陆场—纳拉扬甘杰市内河码头附近坚守着,而后续部队却不得不放弃水路在恒河两岸各自寻机登陆,一时之间整个原本强大的机械化突击力量化整为零,成为了孤悬于敌阵深处的一个个营、连级的小股游兵,如果不快速得到增援的话,这些孤立的据点最终将在缺乏补给的窘境之中被孟加拉民兵部队逐个击破。面对这样的局面,除了迅速增兵之外一向以随机应变而著称的艾寅少将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一局好棋,满盘胜算,想不到会下成这样!”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区级指挥官胡维风中将此刻对于他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任令羽在这一昼夜之间波澜起伏的达卡攻防战中的表现敬佩不已。利用纵横的河流网络将一个机械化步兵师运动到敌方核心区域、特种部队先期秘密渗透作为内应,再加上巧妙的利用攻心战术阵前策反敌方守备部队,这一连串的杀招环环相扣,几乎无懈可击。如果自己与任令羽易地而处的话,或许除了仓皇出奔之后便只有投子认负这一条绝路可走了。但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任令羽却顽强的挺了过来,不仅从这凶险重围之中成功的杀出了一条血路,还将对手逼入了死胡同。“真有你的!”胡维风中将一边在心中默念着,一边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战场的边缘,此刻代表着中国的红色兵棋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在印度东部战线的正北方,一大片红色的兵棋正在迅速的集结着,那是从成都和兰州军区秘密入藏的中国陆军主力—第13集团军和第21集团军将有4个师级规模的地面重锤通过连接西藏高原和中国西部的铁路和公路网络运动到拉萨附近。而在这些重装部队的前方还有早已习惯了雪域高原战场的中国陆军驻藏部队野战主力—中国人民国防军第52和第53山地步兵旅,这些强大的兵力宛如雪山之上积累千年的万丈冰雪,一旦崩塌下来将顷刻摧毁印度陆军此刻空虚的北方防线。
    与来自北方的强大压力相比,在东北方向之上已经潜伏在印缅边境地区的红色兵棋数量上少得可怜,但是胡维风中将却清楚的知道那是由“十三翼将”之一的荣波大校所指挥的“牙旗”部队,一旦这支部队投入实战对于印度陆军将是另一场空前的灾难。而且那些威胁出现的形式很可能远不是如雪崩般的雷霆万钧,而是悄无声息。但是一旦“牙旗”显现,那么印度东北各邦所将面临的很可能就已是灭顶之灾。
    “如果我是乔京德尔,此刻我会如何选择呢?出兵孟加拉本身就是骑虎之势,此刻进退两难更已早有定数。调空北方防线的兵力固然是无奈之举,但是难道真的就坐视中国人磨利刺刀,乘崩南突吗?不!如果我是乔京德尔,此刻只有放手一搏!”胡维风中将的目光之中突然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狰狞,是的,既然常规武器已经难挽颓势,那么只有乞求于那决定性的力量—核子裂变。
    正如在北京的胡维风中将所料想的那样,此刻的乔京德尔抱着同样的狰狞出现在印度核武库的面前。“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吗?”站在这个远比自己年轻的军人的身边名义上掌控着这个国家的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此刻分明嗅到了一种疯狂。被喻为“印度导弹之父”的阿卜杜勒。卡拉姆博士曾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研究组织”负责人的身份开始了印度雄心勃勃的“导弹综合发展计划”。但是他却比任何都不愿意看到这些显现在地图之上的名为“大地”、“烈火”、“长弓”、“太阳神”导弹从发射架上咆哮着点火升空,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意味着是怎样的一种毁灭。
    “没错!核武器最大的威力是在发射架上。这一点我想我并不需要您来提醒我!我也同样不希望我们有一天会按下这些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按钮。但是此刻的我们和印度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面对着一脸忧郁的印度总统,乔京德尔已尽量平静的声音回答道。实际上作为一名军人,乔京德尔还远没有成为一个战争疯子。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已别无选择了,无论是印度还是他本人都已经积重难返,惟有倒行逆施。
    “我需要印度所有的战略武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处于一级战备之中,我们必须向中国摊牌。我想北京当局应该还没有傻到为了一个小小的孟加拉和我们打一场核战争的境地。”这将是无比艰险的一步,但是在乔京德尔看来或许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毕竟对于印度而言,明天意味着生存或毁灭,而对于中国仅仅是手下留情而已。“横的怕不要命的”这句中国北方流传的谚语,或许也同样适用于国际社会吧!
    但是乔京德尔显然错了,他错在低估了一个崛起的大国在面对核讹诈时的决心,一旦作出了第一次让步那么就意味永远没有尽头,中国甘愿为了一个小小的巴厘岛与美国剑拔弩张,又怎么会屈从于印度那还未发育完全的核武库呢!乔京德尔的选择最终将印度推向的不是辉煌的图存之路,而是万劫不复的痛苦深渊。
    “包括‘苏里雅’吗?”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沉凝了许久之后,说出了他最后的忧虑。“苏里雅”在印度古代神话体系之中是创造世界的大神梵天所繁衍的十二天神之一,是掌管着太阳的神灵,又被称为毗婆萨婆。不过此刻印度总统阿卜杜勒。卡拉姆所指的显然不是一个虚无的神灵,而是印度一直处于秘密研制状态之下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关于这个关乎印度在21世纪国际地位的武器项目,印度政府于1994年开始研制这种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目前这个计划已经秘密开展了多年,但新德里却从来没有公开承认在发展这种远程杀伤武器运载平台。
    作为印度有限核威慑力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研制的“太阳神”型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之中,印度科研机构第一次成功的将低温发动机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
    火箭发动机在火箭上的地位,有如心脏和心血管系统在人体中的地位。因此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技术可以说是航天高技术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火箭发动机,是指由飞行器自带推进剂,不依赖外界空气的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与其他喷气发动机的不同之点在于:飞机等其他各种喷气发动机只自带燃料,燃料燃烧所需的氧由大气中获得。所以其他喷气发动机只能在大气层内使用,而火箭发动机既能在大气层内使用,也能在大气层外使用。
    按推进剂的物态火箭发动机又可以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混合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比冲高,工作时间长,可以多次启动,推力调节和方向控制简单,但结构复杂,推进剂不能长期贮存,一般多用于各种航天运载火箭和载入航天器;固体火箭发动机比冲低,工作时间短,不能多次启动,推力调节和方向控制较困难,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勤务处理和操作方便,适合于各种军用导弹;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虽然兼有固体和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某些优点,但技术上还不很成熟。目前,技术上最成熟的仍是液体火箭发动机,尤以使用液氢/液氧的发动机性能最高,这种火箭也就是一般常说的低温发动机。
    一般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由推力室、推进剂供应系统和发动机控制系统组成。液氢、液氧发动机以其性能高的特点通常用作上面级发动机。发动机在高空环境下点火启动,按指定的程序工作一段时间后关机滑行,然后再次点火进行在高空之中的二次点火。尽管这种火箭发动机在理论上并没有太多高深之处,但是放眼全球真正掌握这种实用技术的国家目前也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中国这5个国家而已。
    2003年印度空间研究局在地面上的工作持续时间达到了1000秒,超过了太空飞行所需的721秒,这标志着印度低温发动机已经达到太空飞行的要求。印度的低温发动机可以发射2。5吨重的卫星到36000千米高的轨道上。目前,印度使用俄制发动机发射高轨道卫星。低温发动机技术对于登月火箭也是至关重要的,印度计划在2015年之前实现登月任务。
    但对于印度这一冠冕堂皇的宣传背后所隐藏着的导弹危机,世界各军事大国实际上早已洞若观火,印度军方只需要将运载火箭进行一些技术上面的改造,并用核战斗部代替卫星,就完全有形成了向世界各地投射死亡的洲际弹道导弹。1992年俄罗斯曾答应提供给印度低温发动机技术,但是随着俄罗斯和美国签署了《导弹技术控制体制》协议之后,出于美国担心印度使用该技术制造核导弹,因此俄罗斯又拒绝向印度提供该项技术,改为向印度出售已经制造好的火箭发动机。
    所以在“太阳神”型洲际弹道导弹项目之中,印度更多时候难以假手于人,很多核心技术和部件全都只能依靠印度的科技人员白手起家。这其中所经历的种种艰辛,阿卜杜勒。卡拉姆直到此刻仍然感同身受。印度“烈火”…III型弹道导弹虽然已经是印度自行研制的威慑王牌,能够携带重达1。5吨的核弹头,飞跃超过3000公里,足以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但是要想在全世界张扬印度的声音,仅仅依靠“烈火”系列中程弹道导弹仍是远远不够的。
    尽管“太阳神”-III型的射程将到达2万公里,也就是说,全球所有国家的所有重要战略目标都难以逃出其射程范围。这种印度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运载火箭直径达到3。1米,是个空前巨大无比的“毁灭怪兽”,他的出现已经全面超越了在冷战时代被西方称为“撒旦”的前苏联时代所研制的SS…18型洲际导弹,成为全球最巨大的毁灭性武器,而其发射重量也较美国和俄罗斯现役的洲际弹道导弹更为巨大。
    这种可以携带10枚50万吨独立多重重返大气层载具的核弹头,可以同时对敌方10个重要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而同时所携带的4个辅助穿透装置、金属片或诱饵则可以穿透世界最强大国家尚为成熟的反导系统。不过印度的航空电子技术仍一直难以取得重大的突破,尤其精确制导技术无法快速发展,所以该型导弹误差范围达700米左右,不过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任何一枚50万吨的核弹头都能够把500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敌方战略目标摧毁。
    尽管“太阳神”系列导弹目前的在印度军队中的装备情况仍只有寥寥数枚,但是只要有这几枚便足够了。只要印度拥有着伟大的“太阳神”,这个地球之上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安然度日。一旦苏里雅大神咆哮着飞向远方那么整个地平线都将无情的“燃烧”起来,而他陨落的地方,一切都将落入太阳神之子—冥王阎摩的控制之中。
    “这个方案的制定者究竟应该说一个精明的战略家呢?或者还是一个无知的疯子?”在位于美国东部首都华盛顿特区之内的那位作为整个西方世界心脏的白色宫殿,今晚又是注定一夜无眠,在红色椭圆形大厅的总统办公室,身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最高领袖—迈克。李总统此刻正面对着他最为信任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霍华德。泰勒喃喃自语的说道。在他目光所聚焦的桌面之上,此刻正摆放着一份来自美国中央情报局、五角大楼以及负责军控的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联合签署名为《印度核威胁评估》的绝密报告。
    “或许这是一种假想和猜测而已,我想新德里还不至于疯狂如斯吧!”面对着这份报告中所描绘的种种可能,霍华德。泰勒知道这些并非都只是耸人听闻的谣言,但是作为世界核大国俱乐部的准成员之一的印度竟然会选择向拥有世界最多核武器的美国挥起核大棒,这一切在普通人眼中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起来。但是对于迈克。李总统和霍华德。泰勒来说,这一切却不再是一个无聊的玩笑,而是真实存在的威胁。
    “毫无疑问,如果新德里想在一场核博弈中战胜远比自己强大的中国,那么唯一的机会就只有采取核捆绑战略。”面对迈克。李总统坚毅的表情,霍华德。泰勒以一种轻松的语态向总统阐述着自己对于新德里未来一段时间之内可能采取的核捆绑战略的理解和预测。所谓“核捆绑”学说,简单来说就是核力量相对弱小的国家通过已方核力量将某个具有更强核能力的国家捆绑于己方的战车上。其目的是防止一个核战力强于己方、而已方难以打击的第三方对自己发起核攻击。
    关于“核捆绑”学说和战略兴起,不能从美苏冷战正酣的20世纪70年代说起,美国和苏联都是采行针对对方的进攻性战略且拥有足够毁灭世界多次的核弹头,所以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终极核战略都是“确保毁灭”,也就是说一旦美国与苏联之间爆发全面核大战,不仅要以核武器彻底的消灭对方,同时也要消灭中立者和盟友,理由很简单:绝不能让某个国家得渔翁之利,在美国与苏联相互毁灭之后崛起而成为这世界的主人。
    在冷战时代美国政府曾很明确的公开表示:一旦美苏核战的话,拥有巨大人口基数的中国也要被一起毁灭。当然不用明说这其中未必也包括与关系若即若离的印度和法国,以及日本、德国这些“亲密的盟友”,否则美国被夷平之后,这些国家将会成主世界的主人。而苏联政府也不甘人后,一旦与美发生全面核战,它也自然会将成堆的核弹投向中国及任何可能在战后成为王者的国家。
    这种“全球确保毁灭”战略应该说美苏两大国的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当然制定这种终极核战略并不表明它们一定要这样做,核战略的最高作用是威慑。正是通过可怕的威慑让对方打消了核冒险的企图,从而这个世界才在那风雨飘零的冷战岁月之中保证了长久的和平。不过这种“全球确保毁灭”战略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却被意外的从美苏两大国之间的专利,逐渐蜕变成了一种核大国人人可以采用的办法。
    “核捆绑”学说最初据说是冷战期间美国智库设计的一种处在第二梯队的有核国家保全自己的恐怖均衡实现方式。这种学说主要针对的是全球核博弈之中拥有核打击能力,但无力与美苏正面的抗衡的国家—如中国和法国。当时美国政府的智囊团便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虽然中国在核弹头数量、核武器运载平台以及核武器防御能力方面都无法与美国正面抗衡,但是如果美国尝试以核武器来摧毁中国的话,那么等待着美国的也将是最终毁灭的命运。这一说法看似痴人说梦,在可对美国本土构成纵深与全境地打击的中国第二炮兵部队的东风—41型地面机动发射洲际导弹和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大规模成军之前,中国能对美国本土纵深进行打击的只有东风—5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由于这种导弹全都部署于固定发射井中,所以生存能力很低,一旦与美国处于对抗的边缘将极有可能被全部突袭于地面。因此它的对美国威慑能力是象征大于实际。即便有数枚成功突防,对美国来说这样的损失仍足以承受。
    但是美国政府的智囊团却向五角大楼展现了另一幅不一样的画卷:在中国遭到美国全面的核武器突袭之后,中国第二炮兵幸存下来的百余枚地面机动发射东风—31型中程弹道导弹按预定程序转向北方的苏联/俄罗斯发起核攻击,200多枚核弹头将向苏/俄首脑指挥机关、导弹发射井,战略预警雷达、核心型大中城市、核基地、重要的工业中心等关键目标飞去。由于中国与美国发生核冲突,苏/俄所有的战略导弹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俄国的预警系统将迅速发现了中国的核弹突击集群。在这些核弹突破苏/俄导弹防御系统落地爆炸之前,苏/俄便极可能向战略火箭军下达向全世界目标开火的命令,因为一旦让中国核武器在俄罗斯的领土之上全面的爆炸,那么苏/俄国在与美国对抗中就必然会处于失败的结局,所以为了避免美国成为核战的胜利者,苏/俄很有可能选择世界共同毁灭。
    但是这一学说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除了常被美国政府用来妖魔化自己的敌人之外,在实际上却从未得到过这些“核捆绑”战略可能实施国自身的认可和默许。事实上对于所有的有核国家而言,核武器的威慑效能远大于实战效能已经成为了了一个约定俗成了的共认,而一旦全面的核战争爆发,无论发起者是谁,世界各有核国家事实上都无可避免的会卷入其中,所以无须所谓的“核捆绑”战略,世界各核大国之间的命运本以达成了一种恐怖的平衡。
    但是对于仍处于世界核大国俱乐部门外徘徊的印度而言,它显然并不具备享受这种VIP级恐怖均衡的权力。虽然根据西方主流媒体的推测印度的核武器原料主要是来自两个实验反应堆的乏燃料,经提炼后成为武器级的,利用这两个实验反应堆印度的核武器生产能力可以高达470枚。但是印度实际所列装部队的核弹头却仅有30…35枚。当然印度方面还有相当数量的成品部件储备,可在数天内组装和追加部署一定数量的核弹头。武器用钋储量约225…370千克,足够生产50…90枚核弹头,另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武器用铀储备。但是即便最乐观的预计印度在核战争全面展开之前所能部署的核武器也将不超过100枚。
    印度国防部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