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男绿女-第2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倒觉得,姐夫挺男人的,我很欣赏他!”葛律师突然发表了个看法。

“嘿……”罗姬诧异地看看戴着眼镜、斯文有加的葛明理,居然对自己的想法提出异议,没好气地反驳道:“什么时候成你姐夫了?还欣赏?切!?”

“不要老这样咄咄逼人嘛,你姐夫还不就是我姐夫!”葛律师暧昧的说道,说这话的时候眼中笑意盎然,大慨想到了在河湾乡里杨伟曾唆导着他去追罗姬,不过,估计杨伟也看得出来俩人多少有点相互吸引。

罗姬听了这话,仿佛有点不认识葛律师的样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诧异地说道:“这人都怎么了,怎么跟姐夫呆上几天,都粘染他那无赖得性……你看你看,连你现在都像个赖皮……”

“呵……呵……我还得继续努力,和你姐夫跑几千里地泡妞相比,我可差远了……我跑到哈尔滨怎么也跑不够几千里呀?”葛律师又是一句更雷人的话。

“切!……美得你!”罗姬脸红红地明显已然知道他这话里有所指,不理他了。

……

饭越拖越凉、事越拖越黄。

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可以期待的奇迹发生,婚姻中也没有那么多包容人人都有。三个月后,杨伟回北京的时候,顺道回了趟大连,这一次让他感到莫名的冷淡。韩雪没有哀求、没有发火、也没有自己期待的那么高兴,就像接待着普通朋友一般。杨伟,很敏感地觉乎着要出事,韩雪如果动手打人、张口骂人,这都好解决,如果冷冰冰的不说话不理你了,这准是要坏事……

更让杨伟气愤的是,大老远从沁山回到大连,连一次亲热的机会都没逮着,韩雪见了次面就回父母家了,空房子里,杨伟孤单单地住一天就走了。

拖是拖住了,可杨伟这时候却感觉,这拖还不如不拖来得痛快。曾经已经出现的那份激情,就像回光返照一般,照过之后,依然是那样冷淡凄清!

杨伟,再蠢也感觉到,耽于城市生活的韩雪,这次怕是准备彻底放弃他这个乡下佬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段婚姻,真正地走到头了……

最坏也就是离婚吧!杨伟这次倒也放得开了,依然坚持着干自己的事,能追求到的当然不能放过,那么勉强不到,最好就不要再勉强了!

……

六个月后,杨伟再回大连,这次是在葛律师的电话通知下回到了大连,俩人终于坐到了大恒律师事务所,韩雪安安静静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杨伟,和韩雪一样,安安静静地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韩雪考虑了长长的半年,也许还是没办法接受这种生活。最终提出了离婚!

两个脾气都很倔的人,出乎意料地冷静!也许,拖的时候够长了,结婚一年,有九个月是在拖着。想了整整半年,韩雪依然是选择了放弃,杨伟虽然没有选择,但韩雪的选择他却不得不接受。

日子要红火,怎么红火呢,要舜王村老村长说话,日子日子,是越日越红火,两地分居、音讯难通、各守空房,怕是一般人都受不了这事,在这事上,杨伟觉得自己没有理由责怪韩雪,虽然不是自己的选择,但自己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一种逼着韩雪做选择的选择。韩雪能够坚持半年,已经很够意思了。

两人都再没有责怪对方,为了自己的理想或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彼此放弃或许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

这一段婚烟在杨伟的拖着下依然没有走太长的时候,就像葛律师预料的那样,韩雪有韩雪的个性,杨伟有杨伟的个性,当两人个性碰撞到一块的时候,这段婚烟就走到头了……

这次协商离婚双方都已经非常冷静,杨伟要把所有东西留在大连,但韩雪坚持不要房子,杨伟还待推拒的时候,韩雪静静地说了句:“杨伟,你现在搞建设需要钱,虽然离婚了,你留给我的钱不少了,我不想在这个时候再趁火打劫,我有生意,我能养活了自己……”

虽然离婚,依然让杨伟感到有一丝感动的成份在里面,葛律师也摇摇头,离婚的时候因为财产争得面红耳赤的多得去了,像这样两人推来推去不要财产的,还真是不多见!

不过,再推让也是要离婚!再客气也是情缘已尽!

房子,留给了杨伟。其它的留给了韩雪,其他其实也没什么了,俩人结婚时候两百多万除了买房买车,剩下的存款韩雪往店里投了一大笔,都成了不动产了。两人等于是平分了一下。

离婚像结婚一样简单,唯一的差别是,结婚证是红的、离婚证是蓝的……

杨伟这一次,在自己的大房子里傻傻地坐了三天,一直等着葛律师帮忙把法律事务办完结。一直看着韩雪在新房里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完,提着东西,静静地把钥匙放在客厅,静静地关上门……

婚烟,也就这样静静地结束了……

杨伟算了算,差十七天,正好一年,一年前捧着大红的结婚证在这里傻笑、一年后捧着蓝皮的离婚证在同样的地方发呆!轰轰烈烈地从凤城追到大连,最后留下了一座空空的大房子,只剩下房子里还挂着自己和韩雪结婚照。照片里,韩雪笑得那样灿烂,那样让人心醉……不过,这笑只能在照片里看到了……

这就是生活,生活是很现实的,现实的他妈的一团糟!……杨伟恨恨地想着,我想着办坏事的时候,我想着算计着别人的时候,每次总是顺风顺水;我想着做好事、我想着做回自己的时候,每次总会被生活调戏一下。这么多年,数这次被调戏得最厉害。

……

记不清是第几次到机场了,省城到大连这次航班上有几个空姐都看得面熟了。这次依然是罗姬和葛律师送的。杨伟再见到这俩人禁不住苦笑,这生活里阴差阳错的事简直让人哭笑不得。在大连,因了离婚交了这么一个朋友;而这唯一的一个小朋友因为办离婚的事,居然和罗姬俩人谈上了,而且看样俩人处得还不错。罗姬的性子虽野,但葛律师倒是处处容人。两人看样快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送到了候机大厅罗姬看着杨伟终于两眼泪眼婆娑地说了句:“姐夫,怎么你们俩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我姐其实很喜欢你的,为什么你就不回来,难道沁山,真的就比老婆还重要。”

“这事没法说。”杨伟笑笑,很轻松很坦然地说道:“姬儿,我曾经为韩雪放弃过一切,那时候他嫌我粗鲁嫌我一身毛病;我无奈之下想做回自己的时候,她却想着让我放弃自己再回到她身边,这事我想了很长时间,如果我真的放弃我自己,再回到大连,她迟早还是会厌烦像我这样无所事事、一无所长的人,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分手,现在就分开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现在,我们各自都自由了,都能追求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不挺好嘛?”

“我就是觉得可惜!其实你们多好的一对。”罗姬眼睛红红的,看着杨伟,对杨伟了解的越深,越觉得这个男人是如此可怜。

“可惜什么呀?……别说我,你们呢?小葛,你们准备怎么办?你可赚大了啊,赚了我一年代理费不说,还捎带着把我小姨子给拐了。”杨伟茬开了话题,粗糙的大手握着罗姬的手,像个大哥哥一般,大拇指抹抹眼角的泪。罗姬被这话逗得扑哧一声,笑了。

“我们……我们就那样呗,我听罗姬的……”葛律师幸福的笑着。

杨伟也笑笑,这小子比自己温和得多了。拍拍罗姬说道:“结婚的时候,告诉我啊,第一杯喜酒得敬我,来大连最大的收获,就是看着你们走到了一块,我是你们的大媒人。”

两人都笑笑,罗姬却是笑得很勉强,拉着杨伟的手,仿佛有千言万语在嘴边一时还真表达不出来,喃喃地说了句:“姐夫,你……你以后一个人过,你要自己保重。有什么难处一定告诉我们,我们……”。

“咂咂,看看,说这么伤感,虽然你姐不要我了,可我也不至于打光棍吧!好了,不许哭了,我跟你姐离婚弄得像我跟你离婚似的!”杨伟笑着说道。

“讨厌,一直逗人家……”罗姬又被逗得破涕为笑。

一直到杨伟靠辞挥手再见,一直到杨伟的背影消失在登机通道里,罗姬还是觉得眼里酸酸的,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杨伟淳朴的性子大大颠覆了曾经对杨伟的看法,在罗姬眼里,这个人根本不像印象和传说中的那个恶棍、根本不像自己记忆中那个很坏的无赖混混,反而是一个很诚实很守信很让人有安全感的人,内心也许她很期待这个男人和韩雪能够白头到老,不过现在却是眼看着他们分道扬镳……

飞机升空了,罗姬依然是期期艾艾地说着:“姐夫好可怜,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一个人孤零零回那山上了……”

葛律师安慰道:“咂……罗姬,不要这么感性好不好,你觉得可怜的事,也许是姐夫最快乐的事……”

罗姬摇摇头不认可这话:“可是,我就是觉得可惜,眼看着他们分手,一点办法都没有,你不知道明理,原来我是死活不同意我姐跟他好,一点都看不上他,那时候我也是没办法,眼看着他们走到一起;现在我倒觉得,这事是我姐办得有点不对了,姐夫其实是个很好的人,知冷知热、通情达理,又会赚钱,处处都宠着她,到了,还是狠下心来和人家离,我就是觉得心里堵得慌……”

葛律师摇摇头说道:“这事,不怨你姐,也不怨姐夫,俩人的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说不上谁对谁错,也许分开了,对俩人更好一点。”

“那他们谁选择的对?”

葛律师笑着说:“也许都对!城市生活就农村生活本身就是俩个概念,你没看姐夫已经很洒脱了吗?我第一次接他的委托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患得患失,现在你不感觉他很洒脱地接受这一切了吗?我觉得他已经找到他所要的生活了。而你姐,也很冷静!”葛律师很肯定地说到。

罗姬却是不屑地说道:“切!冷静什么呀?装的,在家哭呢!”

葛律师一惊:“真的!?”

罗姬道:“当然是真的了!”

这葛律师话锋一转又是一句:“那也正常!伤心过后就能重新开始了!”

“你……我说你们当律师的,一点感情都不懂,没一个好东西,就眼巴着人家离婚你们好挣钱是不是?还正常,我看你最不正常……冷血动物!”罗姬气咻咻地说道,说着往外走,不理会葛明理了。

“嗨,罗姬,等等我呀!”葛律师吓了一跳,赶紧追上前去:“好好好……我伤心、我为姐和姐夫的事伤心总成了吧!其实你不知道,我很伤心的……”

这个伤心当然是假的,两人不多大一会就和好如初了,罗姬虽然不认可葛律师的话,但他的话里也许有一句说得很准确:杨伟,现在是很洒脱地接受了这一切!

是的,很洒脱地回到了沁山,回到了豹凹沟,回到了那个城市外的世界,郁郁葱葱一片深绿色的那是苜蓿草已经长成了、五百亩玉米地,自己回了趟大连,那嫩苗儿又长高了一截,现在都快一人高了;第一批引种的圈羊在大憨二憨的驱赶着,咩咩地叫着;年初栽下的经济林,多数都吐出的几片新叶,活了八九成;远远地望着,那个准备了两个月的猪场已经开工了……牧场上,处处是忙碌的人群和悠闲的牛羊。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畜兴旺,不正在咱老百姓梦想吗?

杨伟第三天回到豹凹沟,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极目远眺之处,一片葱翠之色,心里的郁闷之气尽去。在他的眼里,没有哪个地方比这里更精彩……妈的,谁说乡下不好,谁说我的家乡不好,在这儿活一辈子,比他娘滴那儿都逍遥自在。杨伟心里道了句。

“驾……”杨伟拔出骡车上的大鞭子大吼一声,仿佛是要呼出胸中的积郁之气。细竹儿的鞭身、牛皮细条编的大鞭子挽了一个鞭花、空里“啪……”得一声炸响,那头青花大骡子吃痛,飞也似地奔向刚刚落成了新场区,吓得乡里回来送场长的车夫差点从车上滚下来……

远远地看着场区外已经挂起了醒目的招牌:杨家湾生态农业园!

我……有家了!我的新家……杨伟看着越来越近的场区,心里有点酸酸得,暗自在心里说道。

整整二十八年了!二十八年跌倒了无数次,爬起来无数次,从来没有过一个真正的家!

这一刻,杨伟想起放羊的老爹,那时候,爬在老爹的背上,最期望的就是夜晚来临,回到土夯垒的家,热上一大锅开水,听着咕嘟咕嘟的水声、看着跳动着的火苗,暧暧地在被窝里听着小羊儿咩咩地找着羊妈妈吃奶……那时的家,很穷、很温暖!

这一刻,想起了已经过世的师傅,那个慈祥的空性大师,103岁无疾而终,躺着闭眼的时候,喃喃地说了一句:回家了!回家了!……不知道师傅,现在回家了没有!

这一刻,杨伟也想起了长眠在雪原上的战友,一个个曾经英雄的名字已经变成了冰冷的石碑,伴着他们的只剩下了日升日落、雨浇雪覆,可在那里,他们也许已经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家……

我!一直在找一个属于我自已的家……出家的时候已无家、还俗的时候家已无、雪原沙漠,金戈铁马的生活躺下就是家;铁窗牢狱,有家无家都惘然;灯红酒绿的繁华、纸醉金迷的生活、颠沛流离了一座又一座城市,都不是家!

而眼前,就是我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建造起来的家园!

家!我有家了……杨伟挥着长长鞭子挽着鞭花、空中一阵阵脆响,脑海里,快三十年的生活霎那而过、历历在目,不自觉地左手抹了一掬热泪……

家!我终于有家了……我终于回家了!

第49章 涧水悠悠流年长

生活,像豹凹沟里的泉水一般悠悠地流着……

杨伟过年后从大连回到沁山没过几天,北京的陆文青把一摞办好的手续全部交给了杨伟,虽然林国庆已经方方面面打了招呼,但手续依然是办了几个月,这小姑娘在云城和沁山县城长住,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把这个一万亩的土地山林承包手续办下来了,承包期限是五十年,正式成立的公司名字就叫做“杨家湾生态农业开发股份公司”,一切都按照杨伟设计来的,林国庆这破嘴也帮了不少忙,手续办下来居然挂着“绿色农业”的牌子免除了十年的税费,而且划到自己名下的只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知道是为了送杨伟一个大人情还是其他意思,但杨伟知道林国庆的虽然和自己共同投资,但他的目的和自己却根本不相同,他的目的也许就是在于用这个牧场能套多少拔款多少补贴,对于牧场本身并不感兴趣。就像他说的,他总不会开着加长版的林肯来给杨伟抢放羊的地方吧?

不感觉兴趣正好,杨伟还怕他感兴趣呢!

至于他挣多少,杨伟也不感兴趣,蛇有蛇路,龟有龟道,各人有各人的挣钱门道,这眼红不得也学不来。而杨伟最感兴趣的是,这场子最终将全部是自己的,或者可以说,这个牧场,是自己永远的家。是杨家湾、是舜王村是河湾乡老少爷们共同的家。

一个冬春季节,依然是天当房、地当床,帐篷群里挤着垦荒的老少爷们。荒场里依然是冻土的时候,大型的挖掘机械就开进来了,一个月的机械施工加上三百多名施工人员的日夜奋战,平整出了五百多亩的空地,这是要用作种粮的土地。主要的作物就是玉米,既能提供粮食也能提供一部分大牧畜的饲料。这是生存之本。工作量并不大,就是在原来旧牧场的地上平整了一下。原来牧场要说经营的也不错,但都是雇佣的人,最后这帮没有归属感的牧场职工回城的回城、自己做生意的做生意,走的时候,还不忘在场子里捞点东西,三捞两捞把个牧场掏空了!这是公有制永远无法解决的痛!

清明时节,十辆大卡车昼夜不停地拉着树苗运进了牧场,足足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杨伟指挥着村民沿着牧场坡地山梁种树,油松、苹果树、桃树、核桃树和山脊的杏树,以栽一棵树五块钱的价格,栽下了五万株树苗,有了钱不再是义务植树,用不着乡长发动,以前植树造林并不积极的乡民,这次足足在两千人参加了植树活动,云城十二个县以及相领的几个市的苗圃,所有的树苗被抢购一空。这些,在杨伟眼里是将来的发展之本,三年五年之后,这些树苗都会成为摇钱树。

在杨伟看来,所有义务的事都扯蛋玩意,没有利益别说村民,连自己都不会主动去种树!而村民们的要求并不高,一天十块二十块钱就可以雇到一个壮劳力,如果管饭,这个价格会更低,这么低的生活水平再要求大家义务,这事就不是人办的事了!

地有了、树生根发芽了,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在这里扎根了!

……

五月到了,地上已经长出了青青的草,沿着牧场近二十公里长的坡地,全部撒下了苜蓿籽,说是承包一万亩,其实杨伟算算自己赚大了,光坡地就要达到一万多亩,不带林地不带滩涂,如果全算上的话,足足要有近5万亩的山地、坡地和最肥沃的平地,接近20公里的山坳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牧场。而这里,除了自己根本不会有人再来,严格意义上说,多吃多占了,杨伟感觉沾了很大的便宜。

沾了便宜杨伟这私下里很高兴,而且,这个便宜肯定不会有人来跟自己抢!

六月份,从省农科院引种的五十只小尾寒羊运抵河湾乡,路上颠簸死了八只种羊,杨伟心疼的差点直骂司机,一只种羊一千多块呀?……从沁山本地购得了一百多只本地羊也先期进了牧场。羊群有了……村长的俩人个壮儿子,大憨二憨带着河湾乡的毛蛋黑蛋加上杨伟这个铁蛋,成了专业的羊倌,杨伟现在最乐意地事就是赶着羊群,自己骑着一匹浑身杂毛的大马在牧场里飞奔,这速度和颠簸起来的感觉,比开着大脚吉普车还让人感到刺激。

更刺激的是,这个月回了趟大连,把老婆丢了……

丢了大连一个家,有了沁山一个家。

……

七月份,新落成的场区建成了,牧场的人终于告别了十个多月的帐篷生活。为了修这个场区,乡里专为牧场建了几座砖窑,修成了场区占地十五亩,青砖预制板平顶,被刷成了蓝白相间的颜色,这是部队营区的标准建筑,也许在杨伟的心里,这是唯一的标准。而杨伟只会做这样的设计。三座两层楼房,一座是单身职工区、两座是生活区,还外带一个500多平米的简易房做成了食堂。……也许说出来不相信,这个占地十五亩的场区和房子基本没有花什么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