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说李玉家附近有什么好看的好玩的话,那么也就那几个石洞了,据说是解放军留下来的,呃,这个李玉采取保留意见啦,她可是从来没有从长辈那里听到这一方面的说法,反倒是小朋友之间的这种流言比较多。

而且,在她们乡小学对面的那座山上,有一条不知道有多长的石道,不过因为里面很多年没有人过去了,却有一窝老大的那种吊脚蜂在里面安家,谁也没有胆去探一下了,也正是因为那里的存在,才让小朋友之间的留言比较有依据。但是奇怪的是,老一辈的人从来不说,甚至也没有人说得清楚这些石洞的来历。

不过,这个时候却不是去玩的好时机,李家坝的人最擅长的就是物尽其用,既然如此,管它是有什么历史,或者是什么人留下来的石洞,现在都成为了无主之物,那么大家就一家占据一个,全都用来当做是收藏红苔洋芋之类的石窖。

李玉领着余家两兄弟随便转了一圈,指着这些东西说了一下,余伟奇那个不让人省心的家伙,只差去扒开人家的石窖来看,一个劲的询问着石窖的来历,李玉无奈之下,只得把前世小伙伴们的流言直接告诉了他,却没有想到他倒是深信不疑,也许每一个男孩子都有着当兵的梦想吧。

呃,余晟睿是个例外,李玉知道,她说的话,她这位大哥肯定是没有信的,只不过,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就好似当做听故事一样听着,有的时候,余伟奇问到他的时候,他还会点点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李玉就是知道,他肯定是不会信的。

第六十七章 李婆婆生日

这一路上,其实什么也没有看到,但是余伟奇好似还是有兴趣的样子。余晟睿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唯有在她家的活泉水井的时候,他竟然不怕这冬天的冻,捧着水喝了两口,余伟奇也跟着学,结果直嚷嚷着冰牙,李玉一路上都在瞄余晟睿,他咋没反应呢?

是冰的说不出话来了?还是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不然这怎么会明明是兄弟两,差别这样大?其实李玉她们每天倒是很少喝生水,但是据她所知,一般活泉水都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呃,是针对普通水源来说,实际上真的冬天伸手进水里也会冻得直抖!所以余伟奇的反应时正常的。

李玉她们几个回来的时候,本来应该在厨房里忙着的女人们,全都坐在那里聊着天呢!三人都搞不懂,怎么了,今天不做饭啊,余伟奇还摸着肚子呢,看样子已经在为自己的午饭担心了。

“玉儿,大哥,二哥!”正在三人发呆的时候,李芳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冲了出来,看到她,李玉不但松了口气,而且还期盼中午的口服,难怪这些女人们全都在这里摆龙门阵啊,原来是李大伯上来献孝心了啊。

李芳一来,就直接跑到余伟奇身边,李玉早就发觉了,李芳好似有点怕于晟睿一样,能不跟他接触就不跟他接触,于晟睿也不在意,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两人虽然是亲戚,而且李芳李玉经常去他们家,却也只是比较熟而已,彼此连话都很少说,不是故意不说,而是无话可说。更何况于晟睿又不像是余伟奇那么疯呢!

“我的玉儿,有没有想舅舅啊?”李芳跟余伟奇到处疯,李玉跟于晟睿就在旁边看热闹,看着看着,才发现,她竟然居高临下了,不用去找,身后那假大人的声音就知道肯定是她小舅来也。

呃,咋没有发现呢?看看身后的路,原来,又是一个不走平常路的人,好好的大路不走,偏偏从山上直接下来,李玉看热闹看的太专注,所以才会没有发现,当然,其中也少不了这小子故意放轻脚步,好吓吓李玉,看看,他哪里像是舅舅啊!

“小舅,你放我下来的话我就想你了!”李玉是故意的,谁让小舅的手卡的她身子好痛,小孩子就是小孩子,一点也不知道轻重,讨厌了啦!

“老幺,还不把玉儿放下来,你以为玉儿是麻布袋哦,没轻没重的,没看到把玉儿弄痛了吗?赶快放开她!”就在李玉小舅想为李玉的条件想他而抗议一下的时候,头上已经挨上了大哥的梨个钻(收我成全敲在脑袋上),免费吃了几颗糖,只得无语的放下李玉跑去找他二姐去了。

前面刚来了舅舅,蚕房屋的转角处又出现了李妈的姐姐,也就是李玉的大姑。看着李妈带着笑容招呼着这些客人,李大妈脸上有几分不好看,她娘家一个人都没有出现,而李妈娘家却来了两家,农村人最多的就是闲言碎语,李大妈又怎么可能会开心的起来呢。

其实李玉大妈因为也是嫁在李家坝,所以才会过来吃坐的,而李玉外婆家,几乎每一年李婆婆生日都回来,这跟以前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真要说不同的话,反倒是李大妈家,说起来,李婆婆的年龄也不算大,以前的时候,李婆婆有没有说特意过生日,李大妈当然可以不来了,但是纪念稍有不同,李大妈也是明白人,再加上今年有了一些钱,两家的关系在过年的时候也变的亲近了不少。所以不办也变成了现在,亲戚多了就是这样嘛。

其实在座的人也没有人说什么,只不过是李大妈自己的自尊心在作怪而已,在农村,因为三姑六婆之说,也藏不住事儿,难免的也就会生出攀比之心。

李大伯的速度非常的快,其原因在于他来之前,老妈她们一堆女人凑在一起已经把这种东西收拾好了,本来就差炒了,李大伯来的时候,正好接手,肢解伤锅就可以了,下面烧的是干透的木块,那火的劲道也够大,怎么可能不快呢。

饭菜摆上了桌了,不说李玉李芳她们了,就是于晟睿余伟奇甚至连李玉的舅舅刘桂柏都只有做小桌子的份。

李玉家的两张大桌子坐的满满当当的。(其中一张桌子是借王大妈家的,农村人一般都只有一张大桌子。)李大妈李妈,甚至是李桂月都没有上桌子,才勉强坐下来而已,圆桌小桌方桌,更是全都摆上了。

大家坐好之后,李大伯在外面的屋檐之上挂上两长串火炮,点燃,噼里啪啦一阵乱想,李婆婆正式向大家宣告,她又长了一年了。

李婆婆被请上了桌,李大妈却没有如此的好运了,正在李大伯的指挥之下,满屋子乱转呢。

好菜一样一样被呈了上来,在做的每一个人都去吃过人家的酒席,对于八大碗这些酒席必备的东西都熟悉的很,看到搬上桌的这些东西,大家才知道,李大伯还真是一个官炉师,给他妈做生日都是以这个为标准来做的的。

大碗肉大口酒,来到都是亲戚,再加上其中还有不少是有求于李婆婆家,嘴里讲的都是些漂亮话儿,李婆婆也开心,不知道是为日子越过越红火,还是因为今天大小也算是一个团聚的日子呢!

老年人年纪一到,经常会生出许多的感叹,以前的生日其实没有这么多客人,但是真有都来了的时候,有谁没有来却又会不高兴,也难怪李大妈脸色难看,原来她多少还是理解这种心态。

不过,李婆婆倒是对大儿媳妇娘家没有来的事情没有什么反应,反倒是对于她余家的幺幺家没有来人有些不高兴。最初的时候李玉还没有发现这一点,因为李婆婆笑得满脸的褶子,有谁看得出来呢,但是当她送走了客人的时候,李婆婆跟李大妈和老妈三人在灶屋里收拾的时候聊了起来,李玉才知道,李婆婆今天还是觉得有些不圆满啊。

今天的碗上面都是厚厚的一层油,要先用火灰在里面拌一下,再用热水洗,三个人分工合作,李大妈用火灰搅,李婆婆洗第一次,老妈洗第二次,李大妈跟李妈正在东家长李家短的聊的热火朝天呢,不过两人是嘴里不停,手上的动作可是半分也不慢啊,眼看着李婆婆手上的碗洗好了,她却好似失了神一样,斜斜的往水缸的方向递,李妈划拉半天也没有划拉过来,才发现了婆婆的不对劲。于是问道:“妈,你在想啥子?咋个把碗往水缸里扔呢?”

“哦,没有啊!”李婆婆强笑一下,把手上的碗递给小儿媳妇。想了一想,又说道:“唉,我以为今天幺幺屋头要来人,却没想到等了又等还是没有看到人,那天在街上的时候我还给她说了的,喊她到时候过来耍耶。”

“妈,可能幺姑婆无厘头有事啥,这两年我们两家来往的又不是很多,咋个这么远还泡一堂嘛。反正,今年我们也没有打算大办,大多数亲戚都没有通知。来的都是走得近的,或者是坝里的几家而已。”李妈不以为意的说道。她家妈嫁到李家坝也这么多年了,余家屋头都是走得很近,今天他妈的几个兄弟基本上全都来了,就算自己没来,也让小辈过来了,这样也算是可以了。要晓得,像她妈这样大的年纪,跟娘家的兄弟感情还这么好的也少得很了。

“那不一样!”李婆婆眼睛一瞪,才说道:“这个幺幺在我小的时候对我最好,我长大了一直也对她不差,我可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哦。还记得她屋里修房子的时候,没得粮吃,那个时候日子那么难过,我还给她屋头背了二十斤米去,我那会在集体蒸包子,可是给官炉师和管仓库的送了好多回的包子,才给我屋里拿了几十斤米出来,就给她屋里送了二十斤去,你说,我哪里有对不起她呢?”

说起这个,也不是破哦斤斤计较,而是当初她屋头幺幺可是说好了要还得,不过一直都没有回信罢了,到后来,就算是她屋头日子最艰苦的时候,李婆婆都没有想过要去讨回那些米。所以李婆婆才会一些在心里记到起的,就算那个时候李爷爷怪过她,但是她心底还是有些不舒服。

“这个……都过了这么多年了,就不要再记到了,她这个时候真的还上我们二十斤米,我们也看不上哈。”老妈极力的劝着李婆婆,却不知道,这人啊,在气头上要么就顺着她的话说,等她自己发泄够了,那也就没事了,要不然只是点头一个不开枪,这要是跟着她对着干,她是越说越生气啊。看看,李婆婆现在就是这种状态了。

“那哪能这么说,想当年,二十斤米是啥价,现在二十斤米又是啥价,那个时候就算是有钱,也没的地方买,大集体的时候,哪里去找买米的地方啊!这个时候肯定不同了,就算她屋里诶我挑二百斤,也抵不到那个时候的二十斤!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可是难得吃到一会白米啊!”李婆婆白眼一翻,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小儿媳妇,暗怪小儿媳妇不争气,这笔账当然不能够这么算的。

李大妈看了两眼她妈,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也逃不了好,不过,有的话她还是要说一下,有些事情,最好还是不要随便说得好,农村说空话的人最多了。

第六十八章 往事

“妈,你不要这么说,现在不要说啥子两百斤,幺姑可能已经不记得了在我们屋头借过米了的,就算了嘛,当做没这回事了,不然传到人家耳朵里,还以为我们屋头想她们的。”李大妈不知不觉的用了我们屋头这个词,在她的心底,大家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吧,也是,李大妈和李妈吵归吵,但是要是一旦遇上了外人,两人的枪口可是一致对外啊。

“这儿哪有啥外人,就我们几个!”李婆婆虽然嘴上这么说,声音却不由自主的放小了些,看得出来,她也不喜欢这种话传到她幺幺屋头去,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她也不是想她幺幺屋啥子东西,只是对于她过生日,请了她幺幺,那个时候说得好好的,真到了这个时候,却人毛都有看见,肯定会有点点想法了。

“二十斤,有点难背哦。”李妈她们虽然没有把那个时代完全经历过一回,却还是赶上了尾巴,对于那个饥荒的年代,在记忆里即使没有这些老人们深刻,却也不可磨灭。

“嗯,那一回是成寿背起上去的,幺幺屋那个时候修房子没粮食吃,就只有给做工的人吃苞谷面加十茗叶子煮的稍微干点的饭,里面米都没得半颗,比起现在的猪吃的还不如,猪至少还干点,成寿说,她背去的那天中午,我幺幺就煮了一顿干茗叶子稀饭,还是像平常这样煮的,包谷面加干茗叶子,只是多加了一把米,当时那些在她屋头做活路的那个高兴啊,一人都多吃了两碗,煮了一回还不够,又煮了一次,把我幺幺当时就心疼坏了,我幺幺煮熟的时候第一个就是给成寿舀了一碗干的,结果啊,我屋成寿那娃儿才闻不来那味道,吓到背篓一背就跑了回来。”

李成寿,也就是李爸,李妈听着李爸小时候的事情觉得有些好笑,想了想才说道:“原来那个时候他就开始挑食了啊!”

“那不是这么样,成寿那娃啊,从小就挑食,干红茗叶子这些东西碰都不碰,倒是喜欢吃包谷面,不过里面没米也不吃,要不是那个时候,你爸爸是守坝里抽水台的,每个月都有固定粮分的话,饿都饿死了。”看得出来,李婆婆对这个小儿子确实疼爱,在那个时代挑嘴的人基本上是活不长的,李爸还能养成挑嘴的毛病,也不容易啊。

“还说呢!想我小的时候,那个时候土地才下户,妈就用白萝卜颗儿干饭骗我,说那个白萝卜颗儿也是米,那一碗米多一些,我都真信了!”李桂月刚才去把人家家里借的板凳桌子还了,回来的时候听到她屋里妈在讲话,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耶,妹妹你连白萝卜棵儿和米都分不清楚哦!”大家兴趣全来了,包括正在听壁角的李玉,她也坐在门坎上听了起来。

“还不是二哥,妈是最惯实他的,他那个时候闲白萝卜颗儿干饭里米面少了,妈就把米大多数舀给了二哥,不过那米煮了之后有点黄,不像是没煮的时候是白的,所以我妈就骗我说那一碗只有两粒米的饭是米多点,我就信以为真,便宜了我二哥。”说起这个,李桂月就觉得她当年真的实在是笨的可以,这种话骗鬼都不信,她还信倒了,你说,她这个人是不是被骗了活该嘛。

“那个时候你二哥读书肯定要吃好一点啥!”李婆婆的脸上可疑的有些红了,说起那个,却是她也有些不对,不管怎么说,也不应该如此偏心,不过,老二要读书是真的比较费脑些,肯定要吃好些啥。

“啥子,我也要去读书你怎么不让,还说女娃娃家读那么多书做啥子,看我就读了个三年级都没有读了!”说起这个,李桂月更怨的恼火,二哥是男孩子家,就可以读书,她是女娃娃,就要去放牛,凭啥子嘛。

“桂月摸这么说哦,你看,你大嫂我还不是一个字都没有学过,名字都写不出来,还不是把人变了!”成兰花看到小姑子都说出火来了,连忙出来灭火,她倒也没有说错,她还真是大字也不识一个,刘桂香自动消音,就怕她一开口更是刺激到小姑子。

“那又不同好不好,你们屋头那里又莫得老师距离乡里又远,我们这里到乡里也就一刻钟而已,一个是条件限制,一个是纯属不愿,你说,哪里会相同呢!”有些事情不提不晓得,但是一提出来才晓得,自己一直在介意着,只是她以为没关系,她也以为自己不介意,其实不是不介意,而是她假装不介意,不但骗到了别人,久而久之,甚至骗到了自己!等到像现在一样,无意间提到了的时候才晓得,她还是介意着!所以可没有忘记。

眼看气氛越来越僵,李桂月都有些眼圈发红了,农村人偏心那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儿子女儿之间的差别,不说以前那个时代了,就是现在都还是一样!有多少人为生一个儿子,女儿生了一胎又一胎,扔的扔送的送,还不同样是重男轻女的错!

“幺幺,你们在说啥子?”李玉无奈的站起来,怪她们说的太专心了,都没有发现李玉早就在那里听壁角了,不然的话,李桂月绝对不会说出早不知道被她埋在心底哪一个角落里的话了。李桂月这人啊,平常就表现的没心没肺,李玉前世就知道,她很介意自己当初没有上过学,李玉却从来没有想过,她在家里还爆发过。

“啥都没说,玉儿,你不是跟到去送你舅他们了吗?咋个回来的?”李妈这问的根本就是没有必要的问题,她哥和她弟走的时候她还交待了,他们喜欢抱玉儿,但是最多只能送到那边的头边梁的头上,然后让玉儿自己回来,不能走太远了,不然她不放心。现在这么问,不过是找个理由突破一下现场太过令人难受的气氛而已。

“舅舅他们从那五队那边下去了,所以我就回来了。”李玉很乖,有问必答,几乎是从头听到尾的怎么会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呢!既然她妈妈把她当做突破口,她也乐得配合。虽然李玉认为不是她要去送她舅舅,而是她舅舅还没有耍她耍够,一定要赖着她送而已。

“哦,是这样啊,玉儿啊,你看到我屋圆儿他们没啊,不晓得是不是又带着平娃到处耍去了,最好不要跑到有水的地方去才好。”李大妈说的恰有其事的样子,换了一个人肯定以为她是真的担心她家儿子了。李玉却知道,经过接近一年多的相处,李馨圆早就不再是最初那个啥也不懂的八岁小男孩子了,虽然他现在比起大人来说,肯定显得还是太幼稚,但是比起同龄的孩子们来说,他懂事太多了。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基本不用交代他自己知道,哪里像李大妈口中说的那样啊。更何况,平常的时候李大妈会直接说是李玉的哥哥,而不是听李心圆的名字。

“没有看到呢!”还能哪里去?她屋头屋里屋外也就那么点点地方,李心圆和李芳两兄妹可精着呢。带着一个小跟屁虫,怎么可能到处乱跑,大概也就在房前屋后罢了。

“哦,那玉儿去找一下你哥哥姐姐他们好,就给他们说,大妈说的,喊他们千万不要去耍水,不然今天晚上回去就等到片子(竹条或者是棍棒之类的,指代挨打)都准备好了。”反正她要的是李玉开口说话打破气氛,现在利用完了,当然要找个理由把她打发了,不只是李大妈这么想的,李妈她们也是同样想法,这些东西,不应该是小娃儿听的。

“哦!”李玉表现的没什么异样,对于刚才听到的东西,她就当做听故事一样,听过了就算了,她可没有笨到再提出来啊!要真那样做,还真说不定就像李大妈说的一样,屋头片子都准备好了。

慢悠悠的围着屋子晃了一圈,不是为了完成李大妈的交代,而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李玉已经习惯了李芳的吵闹,李心圆的不耐烦,一天没有看到他们两个小捣蛋,还会觉得好似身边少了什么,习惯性的寻找两人的身影,这对于李玉这个不太喜欢孩子的人来说,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