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社会诱惑太多,稍微不小心就容易被诱惑击败,我们无法做到像孔子一样因为泉水的名字就放弃饮水,但我们可以尽力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幽莫幽于贪鄙
“鄙”指啬于财,贪鄙就是贪恋财物。面对财物的诱惑,人们容易放弃心中坚守的原则,头脑发热,因为一时的贪婪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春秋时期,晋国的东南有虞国和虢国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山水相连、相互依存。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就必须要从虞国借道,否则无路可走。当时虞、虢已结成联盟,为了打动虞公,晋大夫苟息建议用晋国的千里马和玉璧去贿赂虞公,从而达到借道的目的。晋献公采纳了苟息的建议。虞公见到晋国来给自己送礼物,而且是名贵的千里马和价值连城的玉璧,一时得意忘形,打算答应晋国。虞国的贤臣劝阻他,说虞虢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唇亡齿必寒。虞公为财物所惑,不听劝告,破坏与虢国的盟约,连续两次借道给晋国。晋国灭了虢国后,回师时顺便把虞国也给灭了,把千里马和玉璧又拿了会去。
第39节:素书(39)
虞公因为对财物的贪婪。不仅破坏了与他人的盟约,最后自己的国家惨遭灭国的厄运,对世人不能不说是敲了一记警钟。利令智昏,贪念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唯有不贪身外之物,才能守得住灵台清明。
孤莫孤于自恃
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有才能却恃才傲物、肆意妄为。桀纣天赋聪颖,能言善辩;智伯疆土广阔,无人能及;项羽英勇善战,气概盖世;高莽才智过人,聪明机警;元载、卢杞则是头脑灵活,善于应变。然而,这些才华出众的人却没有在历史上留下灿烂的足迹,都是以凄惨的结局匆忙收场。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自恃其才,傲气外露,听不进别人的良言劝阻,行事全凭自己一人,失去了别人的指点与帮助,最终落一个孤家寡人的下场。
三国时期的杨修,是曹操手下一位素负奇才的文士。杨修恃才放旷,多次犯了曹操的忌讳,却仍然不知收敛,最后被曹操以祸乱军心之罪处死,死时才34岁,令人惋惜。古人认为:德才兼备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自满者败,自恃者孤;为了避免成为小人,满腹才华之人还是应当注意自己的德行与修养,谦卑为怀,虚怀若谷,才能得人心,建事业。
危莫危于任疑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人以疑是管理的大忌。任用者对被用者怀有疑心,即使任用也不会委以重用;被用者因为得不到任用者的信任,事事拘束、不敢有所动作,身在其位而不能谋其政。假如任用者怀有疑心,就不应该轻易任用;任用之后还是无法真心相托、有所避讳。如此一来,上下互不信任,无法形成有效配合的工作氛围,不但事业难以有大的作为,恐怕还有因此而破败的危险,小则事业破产,大则国家灭亡。
第40节:素书(40)
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为了剿灭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在13年的时间里换了9个人担任主抚。因为疑心太重,他先委任杨鹤、洪承畴、曹文诏、陈奇瑜,后又复用洪承畴,再用杨嗣昌、熊文灿,后又复用杨嗣昌。如此频繁的调动,导致主抚上任还没来得及彻底了解军情,就被撤换下来,底下的士兵更是人心惶惶,无心作战,士气也因此大为颓败。所以说,逼死崇祯、毁灭明朝的既不是李自成、也不是皇太极,而是崇祯自己用人以疑。
败莫败于多私
美国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项有趣的试验,他在露天游泳池中安排不同的人溺水,然后,观察会有多少人去救他们。在长达一年的试验里,当白发苍苍的老人“溺水”时,累计有20人前去营救;当孩子“溺水”时,累计有32人前去营救;而当妙龄女子 “溺水”时,营救人员上升到50人。心理家声称,这项试验可以证明:人性中有自私的倾向。虽然同样是救人,但是,在他们跳下水的那一刻,谁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些什么?
自私是人的天性,自私并不可耻,因为人都是自私而趋利的动物。但自私要有一个限度,即要以不损坏大家共同的利益为前提。作为社会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相互关联的大型网络中,每个个体都是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存在,当一个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罔顾别人的想法,欺公枉法、私求财利,必然会激起公愤、招致共同的敌对。一旦被排挤出所在的圈子,在现在的社会,哪儿又能容得下一个自私自利、不懂分寸的人?
遵义章
遵 义 章“义”指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本章列举了因行为举止不义所引起的多种祸患,阐明依奉义理行事的重要性,指导人们如何施仁、行义、赏善、罚恶,由此达到立业和成功的道理。
以明示下者暗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对全局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心中了若指掌,面上却应该不动声色,在给予下属适当的信任之余,更应该把握分寸,不把自己全部的、真正的意图全部显现出来。
聪明的领导明白,将自己的想法暴露给下属是一种极不明智的做法。一个透明的领导对于下属来说是毫无威信可言的。下属因为完全了解了领导的喜好、憎恶、计划、图谋,明白领导每一步的意图与用意,面对领导便不会心存敬畏,轻则从中取巧,重则使领导处处受制。
“伴君如伴虎”,从下属的角度说,因为上司想法的想法无法确定、不时变化,自己行事定然考虑周详、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领导而招致祸患;从领导的角度看,向下属显露的越少,自己真正的想法就如同苏轼笔下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仅给了下属揣摩、发挥的空间,也给了自己变通回旋的余地。
本书精华已为您连载完毕,谢谢阅读。
()全集TXT电子书免费下载网
………………………………………………………………………用户上传之内容结束……………………………………………………………………………………
声明:本书为(。。)的用户上传至其在本站的存储空间,本站只提供TXT全集电子书存储服务以及免费下载服务,以上作品内容之版权与本站无任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