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和高层。

“这个新科计算机是什么公司?卡富尔你知道?”

见到竟然是冲着上华科技去的,康伊文下意识的就向卡富尔问了起来。让他惊讶的是,卡富尔竟然缓缓的点了点头。

“五叔不要小看这家公司,它的背景可是大的惊人。而且据我所知,它背后那人甚至和六耳基金有关联……”(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一章 应战

“什么意思,这六耳基金和新科计算机有关系?”康伊文又不是互联网,当然不可能对全球所有的商业内幕了若指掌。六耳基金在硅谷有些名声,新科计算机主要业务是软件外包,这和港股的业务范围可是差了不少距离。

卡富尔摇了摇头,慎重的说道:“不,具体的说,应该是六耳基金和泛翰集团有关系。”

“泛翰集团?”

康伊文露出深思的表情,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耳熟,似乎、大概、应该是很重要的样子?

他的专业素质是没的说,手底下毕竟掌握了上华科技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对大陆的微电子行业还是很有些了解的。只是稍微翻了翻记忆,立刻就把泛翰集团给翻了出来。

“你说的是那个收购了华晶,顶掉了尼康光刻机业务,开发了液晶面板产业链的泛翰集团?”

康伊文面色严肃,几乎可以说是满面寒霜。泛翰集团如今在微电子行业里,多少算是闯出了一点字号。至少在规模和技术上,说是国内第一也不算夸张。拿到国际上,仅凭mp3和光刻机这两条,也能跻身微电子行业百强。

“我和他们在收购华晶这件事上交过手,之前一直在布局想要接手华晶,华润成立的上华科技也是在那个时候拿到的手。后来华晶为了解决单晶炉的问题,从当时还很弱小的泛翰集团手里拿了一批日本东芝陶瓷产的单晶炉。为此,我只好想办法串通华晶的经理泉辞纺,想把他们排挤出去。结果却被泛翰集团来了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使无。锡本地一个叫方剑阁的横插一手,最后导致泉辞纺双规。整个布局功亏一篑。”

卡富尔双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名状的情绪,说不上痛恨、懊悔还是钦佩。那毕竟是他这些年极少有的失败经历了。

“那这个六耳基金,和泛翰集团究竟是什么关系?”弄清了卡富尔和泛翰集团的纠葛,康伊文继续问道。

“这个六耳基金若不是专门研究它的人,很难说的出它的来龙去脉。”卡富尔咬了咬牙,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和盘托出。

“五叔上过互联网吧?用过六耳im这款软件吗?”

“你是说可以在网上即时发信息的六耳im,是这个基金的产品?”

卡富尔点头又摇头,让康伊文闹了个满头雾水,这才说道:“这话对,也不对。对。是因为六耳im和六耳基金确实有关系。这款软件,实际上是六耳软件公司的产品,这六耳软件公司的大老板明面上是个叫于琼的华裔,但这个女人老家就在渤海绣城,实际上这家公司却是泛翰集团董事长周硕的产业。”

“这六耳软件公司里的cto邵世明,就是周硕的大学同窗。六耳软件公司刚开始,一切资源都出自这个新科计算机公司的美国分公司,这个分公司用中文翻译一下,则是北朝公司。”

“也就是说。六耳软件实际上就是脱胎于这个要收购上华科技的新科计算机公司。”

“周硕通过六耳软件公司在美国互联网上赚了至少有十亿美元,其中包括网景公司和微软公司的不少股份。以这些公司股份为抵押,这个叫做庞舟的人突然成立了这个六耳投资基金,负责运营这些华美银行的贷款。”

“这个庞舟掌管六耳基金之后。可以说是投资哪家公司,哪家公司就会成功。经过几年时间,硬是被他在硅谷闯出一个‘投资皇帝’的名号来。”

卡富尔基本上没有什么讲故事的天赋。但康伊文听的还是目瞪口呆。若非相信自家侄子不会在这种时候说大话,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尼玛。让他写小说恐怕也写不出这样的剧情来啊!

“那现在,就是这家新科计算机公司提出了对上华科技的收购。我们……”

听到康伊文话里有些动摇,卡富尔连忙阻止道:“五叔,不能让新科计算机收购成功!您忘了,我们手里没有那么多股票!”

“呃,糟糕!”

康伊文大惊失色,连连点头,认同道:“新科计算机如果收购成功,我们康家的信用可就全毁了!”

康家是造市商,也就是撮合买卖双方的委托商。手里自然有很多客户,将股票交易委托给他们进行。在港股迎来全面股灾的情况下,好多人都被套牢或者陷入亏损。而这,就给了他们倒手的机会。

实际上好多港股并不是香港本地的企业,还有一些是中国大陆、甚至东亚其他国家的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比如说,上华科技就是如此。

它虽然是港股,但除了在香港交税,工厂、业务、人员全部都在大陆,香港经济低迷能给它造成什么影响?所以说这类股票的下跌,肯定是暂时性的。对此有了解的客户,都不会仓皇出逃,而是打算挺过严冬之后再说,甚至就打算持股分红了。

而对市场把握更加准确的康伊文手里,这些股票只是躺在账户里睡觉,那可就太过浪费了。他借入这部分股票,甚至干脆隐瞒客户直接挪用这部分股票,先将这部分股票卖出,然后等股灾发展壮大之后再用更低的价格回购这些股票,自然就可以赚取大笔差价。

上华科技很多股东都是康家的客户,康伊文之前也卖出了不少上华科技的股份,打算股票下跌之后再买回来平仓。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上华科技的很多股份,实际是卡富尔挪用的。这个事情康伊文是知道的,不过反正主要股份都还捏在康家手里,叔侄俩根本不担心会东窗事发。

可谁能想得到,突然冒出来一个新科计算机,打算全面收购上华科技呢?如果一旦上华科技股价回升,说不定这些股东就会迅速将手里的股份处理给新科计算机,到时候发现账户里根本没有股票,这尼玛就是康家的末日啊!

“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绝对不能让上华科技的股价上升……”

卡富尔咽了口唾沫,艰难的点头道。就算再怎么不想和泛翰集团交手,看来也是无可避免了!

“那就和他们做一场好了,一家内地土鳖,难道我还玩不过一群流氓混混!”康伊文身上气势勃发,一拍桌子,满面正色道。

“这,没错!”卡富尔也振奋起来,说道:“事到如今,也没有我们退缩的余地了!”

上华科技总股数五千八百万股,每股11港币的话,总收购价格应该在六亿四千万港币左右——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收购价。像新科计算机这种强行收购,溢价50%甚至是100%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我来说,你来操作,咱们就正面会会这个庞舟。”

康伊文知道,既然六耳基金和新科计算机的关系如此密切,那这个收购肯定就是庞舟出手了。

他沉思了一下,说道:“先出两万手上华科技的股票,价格13港币每股。”

“出货!”卡富尔吓了一跳,忍不住问道:“五叔,咱们手里现在最多只有45%的股份,挪用的至少有30%股份,这个时候再出货……”

“你先出货,过后再说。”康伊文在自己交易位上慢慢的转着圈,暂时没有心思去管卡富尔的疑惑。

“哦,好。”卡富尔在交易终端机上飞快的进行着操作,很快就完成了出售的手续。

两万手,也就是两百万股,相当于上华科技3。4%的股份几乎是出现在市场上的一瞬间,就被吃了个干净。

“庞总,有两万手了啊!”刘辉乐得差点跳了起来,他努力了一年多,新科计算机在美国上市都没有起色,现在唯有借希望于在香港借壳上市了。

他倒是不担心收购价高,收购价再高,也不会比新科计算机上市获得的利润多。

他相信只要把这两年新科计算机的财报放出去,借壳之后的新科计算机股价一准能坐个火箭!对日软件服务外包,erp软件推广,甚至是正在兴起的网络游戏,都是新科计算机股价的有力支撑。若非是六耳软件公司从新科计算机公司分拆了出去,否则刘辉又岂会看得上香港股市呢?

庞舟倒是没有什么表情,区区两万手而已,这只是对手抛出来问路的石头。他微微一笑,继续发布命令道:“挂牌,14元每股收上华科技!”

卡富尔的脸色有些难看,忐忑的对康伊文说道:“五叔,新科计算机重新挂牌了,收购价现在是14港币。”

“挂单,18港币,10万手!”康佛儿脸色铁青,几乎是咬着牙报出了这个数字。

加上之前的两万手,这已经是上华科技20%的股份了。如今康家手里即使算上客户委托管理的部分,也只有25%而已。

而一旦股价超过20港币,之前持股观望的其他投资者和散货,必然会蜂拥出货!(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二章 桥牌

对康家来说,最好的结果自然是新科计算机放弃收购。港股科技类的的企业很多,何必在我上华一家吊死呢?

六耳基金是有钱,但有钱的未必都任性,何况这次收购是以新科计算机公司为主的。溢价50%到100%是比较合理的收购成本,超过这个成本的收购,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了。

那么对于庞舟来说,他究竟愿意为上华科技付出多少呢?这是康伊文最想弄清楚的情报,但是很可惜,没有人知道这个底线。

刘辉是最希望新科计算机能够成功上市的,新科计算机上市之后,股价会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这几乎就是明摆着的。公司里不少高层,甚至是底层的项目经理和关键位置的程序员,都拿到了不菲的配股。

只要一上市,新科计算机公司立刻就能制造出几十上百个账面上的十万、几十万,甚至是百万富翁来。

虽说配股只能分红不能卖,但绣城市里一群高官显贵关系户白手套手里捏着的认购股,那才是真正值钱的东西。多少人的身家,可全指望他这一次了。

而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新科计算机重新取得核心力量。

是的,新科计算机公司这些年的地位,已经在逐年下滑了。以他刘辉来说,之前不过是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的营销部经理,手下有一支还算不错的软件市场营销队伍,可也就是几十人的规模而已。

因为手下人触了周硕的霉头,半是“发配”的给调到了新科计算机公司来。

新科计算机公司是什么规模?不算别的。只是做软件外包的业务,一年就有五千万美元的营业额。如果再算上正在成长的定制外包和erp软件业务。以及刘辉大力开发的国内软件市场,新科计算机公司1996年全年甚至实现了10亿人民币的营业额。

扣除各项成本和分红。公司仍然有两亿人民币的盈余。这么大一家公司,说句不好听的,他刘辉何德何能坐上经理的位置?

但即使如此,泛翰集团内的所有高层都知道,新科计算机公司正在迅速的边缘化。这不是它不能赚钱了,或者规模变小了,而是它在技术上的成长呈现出一种乏力状态。

曾经新科计算机公司是周硕的心血结晶,里面有众多的技术大牛,他们开发出来的技术。是泛翰集团成长到今天的基础。

但现在,新科计算机公司里许多有前途的项目,都陆陆续续的被放到了泛翰集团其他全资子公司里面去了。比如说秋君的wps等软件项目,比如说电脑游戏项目,比如说嵌入式系统项目,它们这些项目一旦有些起色,就会独立出来成立一家公司。

直到最后,新科计算机公司的主要业务路线,完全被局限在了软件外包和erp业务上面。从战略上来说。它已经是一片死地,没有未来。

刘辉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公司上市之后取得一定的自主权,能够开展新的软件研发方向。他虽然一直是市场为王的倡导者。但毕竟在泛翰集团里工作了这么久,受到的技术至上感染也很是不浅。公司没有新的技术,未来就很难开发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一旦老的市场萎缩。自己这些人的出路在哪里?

所以,一定要上市!只有上市。新科计算机才有活路,才有希望。这是他最迫切的愿望。

可就算是这么渴望获得上市机会的刘辉,看到股市上挂出来的18港币一股的10万手卖单,脸色还是不由得变白了。

距离他的收购底线,已经只有4港币的差距了。再怎么渴望收购上华科技,刘辉也不会同意付出超过100%的溢价。要知道这是新科计算机公司在收购上华科技,而不是不差钱的六耳投资基金。十二亿八千万港币可是相当于一亿六千七百多万美元,再多就超过新科计算机公司的支付能力了。

“吃下来,再挂牌,19港币收购上华科技。”

庞舟倒是没有一丝紧张,对于他来说这不过是中场休息之后的热身赛,一两亿美元收购一家公司而已,真的算不上什么太大的麻烦。

“庞总,要不我们缓一缓吧……”刘辉咽了口唾沫,忐忑的说道:“以目前的行情,没有必要这么激进的收购。等港股大盘的跌势影响了上华科技,应该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从散户手里收取一部分股份。”

庞舟轻轻的笑了下,看向刘辉说道:“刘总稍安勿躁,再等等,再等一下就好。”

“不知道,庞总在等什么?”刘辉这心里实在是七上八下,有点被这疯涨的股价吓坏了。在他眼里,看到的分明是对方吃定了自己要收购上华,肆无忌惮的拉升股价,想要趁火打劫一番。

庞舟指了指大户室窗边的一对藤椅和茶几,笑道:“咱们坐下慢慢说吧,对方这次应该会好好思考一下才对。”

刘辉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大屏幕电视,果然等了许久都没有新的大额交易出现,只是时不时的有个十手、百手的卖盘出现,根本掀不起什么浪花来。他跟在庞舟的后面,在藤椅上坐了下来。这藤椅制作的很有艺术水平,不仅看起来古色古香富有自然的韵味,而且坐下去完全贴合他的腰身,一点也没有不舒服的感觉。

但这独特的藤椅完全没有吸引他的注意力,一挨落座,刘辉就急急忙忙的向庞舟请教起来。

“庞总心里肯定是有计划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让我学习一二?”

庞舟笑笑,摆了摆手。他向刘辉问道:“刘总玩过桥牌吗?”

“桥牌?”刘辉愣了一下,不明白怎么突然转到了这个话题上,但还是如实说道:“我听说过,但不怎么会玩,平常也就是玩玩斗地主什么的。”

“哦,我在美国这几年,倒是想玩斗地主都玩不到。”庞舟遗憾的自嘲了一下,接着说道:“桥牌的玩法有很多种,但都会有一个叫牌的过程。大致来说,和斗地主开始叫分这个过程差不多,但也有些区别。具体的玩法我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个叫牌,它叫的都是最后胜利的条件。”

刘辉并不笨,甚至可以说是个脑袋非常灵活的人,不然他也不可能在营销市场上混的风生水起。庞舟稍微点了一下,他立刻就醒悟道:“所以说庞总和上华科技的大股东,之前是在叫牌?”

“差不多。”

庞舟点了点头,对刘辉的领悟力也很佩服,笑道:“我出11港币叫牌,他回的是13港币两万手。这是一个试探,看看掌握上华科技的康家有没有出手的意愿。”

“那他们回叫了13港币两万手,说明什么?”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是13港币?二是为什么是两万手?”

庞舟胸有成竹的说道:“13港币,为何不是12港币或者14、15港币?康家在发战书,13港币,有本事就刚正面。”

“刚正面?”刘辉知道这是一句方言,也明白它的含义,但用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嗯,如果康家叫12港币,这太黏糊,就是想跟咱们缠斗。如果超过13港币,说明他想狮子大开口直接把人吓走,反而露出了胆怯的内心。偏偏是13港币,这个价位是在传达这么一个信息‘我敢卖,你敢买吗?’。”

“至于说两万手这个数字,也很好理解。3。4%的股份,小于四,分明是说‘小意思’嘛。”

“呃——”刘辉眨了眨眼睛,楞道:“还能这么解释?”

“呵呵,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两万手而已,我们双方都没有放在眼里。”庞舟放松了一下,端起茶几上的茶杯喝了口水,接着说道:“但除了这一层意思以外,我相信康家应该不知道我看出了另一层意思。”

“还有另一层意思?”刘辉这真的是五体投地了,谁能想的到仅仅传达这么几个意思,在市场上就是上亿的资金在换手,这太刺激了!

庞舟双眼放光,兴奋的笑道:“没错,康家不敢拒绝我的收购,这本身就说明他们手里没有绝对控股!不,应该说是在市场上的散户和投资者手里,可能有上华科技51%以上的股份!”

他没有给刘辉插话的机会,接着说道:“然后我叫14港币每股,这就是应战。康家在害怕,害怕什么?我认为,他们是在害怕我把价格提到让散户动心的程度。但仅凭之前的证据,我还不能肯定,所以首要的是掩藏我的这个发现……”

刘辉恍然大悟,兴奋的叫道:“哦,所以你叫了14港币,让康家相信你同意跟他们刚正面。”

庞舟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点头笑道:“没错,但紧接着康家放出了18港币10万手,如果按照正常思路,这是他们打算用泰山压顶的方式来让我知难而退。一次加价4港币,总价位达到18港币,这已经超过一般收购溢价50%的底线了。康家想凭借此举震慑我,也是在试探我的决心。”

“于是我把这10万手股票吃下来,反手又叫了19港币,因为我已经确定康家手里绝对没有足以控股的股份。”

庞总信誓旦旦道:“康家,如今不过是瓮中之鳖而已。”(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进退两难

“19港币……”

康伊文的脸色难看起来,看着这个数字久久没有说话。

在他的剧本里,18港币应该起码让对方有略微的忧郁吧?但现实是对方不仅瞬间就把自己吐出去的筹码吃了个干净,而且还提出了一个19港币的收购价……

正所谓邻里吵架的理由,大抵和国家战争差不太多。而像是金融市场上交锋,也和打牌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伊文叫了个大的牌,打算把庞舟给吓回去。但是对方根本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害怕,这就让他有些坐蜡了。

“五叔,怎么办?再提价出货吗?”卡富尔眼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