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企的包袱大这个是目前国企公认的问题,俩人都没有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看着他说出第二点。

“二是国企产权不明确,政府可以随意的抽取利润。而管理层也不会把企业当做自己的事业来经营。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的利润被抽干。而管理层把企业弄破产,自己拍拍屁股调去别处,甚至是升官发财——”

周硕说着,还看了看不远处正在踌躇不已的王铁军,再看了看何夕,让他不由得窘迫不已。如果今天没有发生这种事情,王铁军八成,可能就会走上这条道路。最后说不定,还会因为思想开放、思路活跃、懂经济之类的原因。高升一两步。

当然,这两点多少算是当时研究国企问题的共识。这里面关键不在于发现问题,而是在于解决问题。

国企有问题国内早就发现了,但这个寻找答案的过程,却贯穿了整个改革开放初期。

即使是二十年后,国企的境况已经好转,甚至被人叫做国进民退的时候,这两个问题也不能说就解决了。

国企本身属于国家、属于全民的公共性质,和它作为企业本身追求利润的本质是冲突的。这也就让它偏公共服务的话。利润无法保证。偏盈利能力的话,公共服务不能保证,负担重并非只是甩掉冗官冗员和退休职工就行的。

“所以,想从根子上解决国企问题。必须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完全竞争领域里国企是比不过私企的。”周硕的目光炯炯有神,注视着何夕说道:“国企改革究竟怎么改。现在上面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允许犯错误的。但国企是否就只有劣势。没有优势了呢?我看不是的,起码国企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规模庞大。一家精铸厂也许价值只有几百万,但绣城的国企总价值有多少?几十亿都挡不住吧?”

“你们可别小看这个规模优势!”周硕见到何夕不以为然的神色,正色道:“要说起来,像福特、丰田这样的跨国大企业,负担和官僚程度并不会比国企更低,但为何能够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披靡?就是有规模经济在这里。”

何夕心里有些惊讶,周硕的泛翰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以技术取胜。但显然,他也正在补上管理这一块短板。听他说的这样头头是道,他倒也真的有些相信,周硕确实是研究过这些问题。也真的是在为泛翰集团成长成这样的组织,积蓄着他个人的能力。

原本他心里对泛翰集团急速扩张,可能会导致根基不稳、以及组织内部气氛浮躁的可能而惴惴不安。如今看到周硕自身对此也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多少也算是松了口气。

“所以说,国企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首先要明白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

“要想做好国企,我认为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壮大规模,鼓励国企之间的合并,通过合并提高自身的体量和规模优势,以及完善现代企业的经营功能。二是确立产权和管理权,政府不能把国企当做提款机。产权明确了之后,然后再要规范管理人员和企业的关系。国企管理人员或者官位和企业状况挂钩,或者收入和企业挂钩,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周总说的这些话,我赵老头听懂了。”赵培德插进话来,打断了周硕道:“不过这些大道理毕竟只是大道理,我想请问我们精铸厂现在这个情况应该怎么办?”

周硕微微一笑,国企改革早年普遍有一卖了之的举动。后来改革方式摸索出来之后,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早就已经放弃了九十年代中期这种一卖了之的做法。

他胸有成竹的说道:“卖地获得一笔资金,除了用来建新厂、引进新设备之外,市里如果能够将其他经营困难的企业也合并过来,通过置换工厂地块能够拿到的资金就会更多。这些资金合在一起,就可以做一些大事——比如说引进汽车生产线。”

周硕这话吓了何夕一跳,上汽车生产线?那是谁都能上的么?一条汽车生产线起码几十亿,都能顶上绣城一年的整个产值了!

“周总这就开玩笑了吧?不说我们哪来这笔钱上生产线,就算上了技术哪来?生产牌照哪来?人才和体系怎么办?”何夕苦笑道:“咱们绣城虽然是工业城市的底子,但从来也没有造过汽车,连卡车都没有!唯一沾点边的,也就是绣城重型机械厂,能造点吊车、叉车和工程车辆。”

周硕连忙摆了摆手,说道:“何市长误会了,我不是说让咱们一次到位,现在条件不具备,但也可以一步步来啊!比如精铸厂,如果更新了设备之后,我可以联系丰田公司,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做一些配件。如果市里有其他的企业也有类似的生产能力,我也可以帮忙拉些红线。等咱们绣城汽车工业有了点底子之后,就可以尝试做组装业务,十年内发展一个汽车工业基地,到时候就可以引进丰田进行合资建厂了……”

周硕其实一直盘算着想要在汽车上面做出一些突破,汽车上的电子产品未来利润会越来越高,这些技术如果都便宜了丰田那就太可惜了。而且别忘了韩国热的优势产业除了电子业和造船业,汽车业也是主流支柱之一。想要扼杀韩国的发展,就要砍断它的每一条腿。韩国车在技术上不如德国车,名气上不如美国车,成本上不如日本车,凭的是造型和价格走低端路线。

这条路其实同样是中国汽车企业要走的路,自然咱们先走才能挤死他们。

“原来是个长远规划……”

何夕也说不好自己心里是松了口气还是失望,虽然理智上知道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但却还是不由自主的把希望寄托在周硕的身上。

毕竟他也是无数次见证了周硕,如何在电子产业上创造了奇迹。甚至一条光刻机生产线,直接引来了一号首长的视察。这样的金手指,总归是会让人有所超出实际的期待吧。

“这个路子,我想到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何夕重新振奋起来,点头道:“绣城经济不断发展,未来城区的地价也会不断上升,工厂迁出城区是大势所趋。这样腾笼换鸟之后再强强联合,倒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

周硕含笑点了点头,对何夕说的是深以为然。

未来二十年国企的改革道路早就已经证明,国企抱团做大做强,从完全竞争行业退出才是可行之路。

“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必须为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经营者!”周硕一针见血的指出道:“目前国企发展显然困境,和经营者自身素质关系非常大!企业是好是坏,对其个人都没有影响,这样怎么有动力发展好企业?所以必须清理管理经营者队伍,搞优胜劣汰和追责制度!”

“这个我赞同!”何夕还没说话,蹲在一边的赵培德却先眉飞色舞起来:“你看我们精铸厂可不就是?交给王铁军之后本来好好的厂子,起码还能给老职工报销点医药费,发发退休金,可如今竟然搞的业务骨干都下岗,依仗的还不是制度上的纵容?”

赵培德这话说的何夕有点无地自容,他点了点头道:“周总这点建议提的对,是我们之前的疏忽。不过这件事情牵涉太大,还得需要慢慢来谋划。不过精铸厂这边,倒是可以先做起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章 重头再来

不知为何,冷不丁的王铁军突然感觉到一阵恶寒。从脚底一直沿着脊柱,就这么透过后背,窜上了他的头顶。

整个人虽然站在六月初夏的大太阳底下,却丝毫感觉不到有意思暖意。而这种直觉的背后,分明是来自那三个蹲在马路牙子边上的人。

对于王铁军来说,今天实在不是一个好日子。莫名其妙被赵培德堵在厂门口大骂了一顿,自家侄子也要面临杀人未遂的指控。

他这边拼了命的和王全安拉着近乎,一时间没有顾及到对面,结果也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

乱了,全乱了!

这就是王铁军唯一的感觉,工人们起来造他这个厂长的反。已经退休的老厂长也冒出来给他添乱,侄子被警察抓起来,还莫名其妙的牵扯出一个泛翰集团的周总,最后就连主管工业的副市长都来了!

现在这三个人干脆甩开自己,不知道在计划着什么,结果有他的好处那才见鬼了!

何夕从地上站起身来,似乎是因为蹲的久了,竟然还晕了一下。周硕连忙将他扶住了,缓了好一会儿,这才恢复过来。

对于王铁军,何夕本人心里也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在他看来,这个人贪婪、不知进退,而且能力上也成问题。唯一的好处,就是愿意为上级担负骂名——用来当擦脚布还是合格的。

为了维持市府和领导的名声,过往他不得不捏着鼻子忍下了王铁军的胡作非为。看着他将厂里的骨干排挤下岗,然后又安插进来自家的关系户。把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精铸厂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他多少也是要付主要责任的。

既然如今有了更好的办法。何夕自然不再需要这块擦脚布了。

“王队长,这个王大锤是个什么情况?”何夕没有先向王铁军发难。而是打起了王大锤的主意。

王铁军虽然只是精铸厂的一个厂长,但精铸厂曾经也是绣城的一个明星企业,王铁军科级待遇还是有的。在体制内想要动他虽然不难,可也不是那么容易。

精铸厂一旦破产卖地,职工们按照工龄和补偿方案一般都会有不菲的补偿。而这个时候如果职工数量少,即使工龄不多,补偿的收益也是很不错的。

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是精铸厂大量老职工下岗,另一方面却又有不少的关系户被送了进来。就等着精铸厂倒下了。大家好分食它丰盛的残躯。

而这些关系户背后,谁有知道有什么深厚的关系了?

即使以何夕副市长的身份,这种纠缠交错的关系网,也是要避之不及的。

“报告何市长!”王全安敬了个礼,谨慎的说道:“目前有两种证言证明他可能犯有杀人未遂行为,对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侦察,才能得到准确的认定。我们正准备把主要嫌疑人王大锤和相关证人证言押送公安局,请何市长指示!”

何夕摆了摆手,笑道:“王队长不用这么严肃。我就是问问情况。插手政法委李书记的地盘,我没这个胆子,就不做指示了。”

“是!”王全安可不会把何夕的客气话当真,他是做什么的?一眼就看出了何夕的言不由衷。心里一准是憋着坏水呢。他仍然坚持请示道:“既然如此,我们现在就将人押走了?何市长?”

何夕假模假式的看了王铁军一眼,沉吟道:“嗯。要不王队长给我个面子先等一下,我看看和王厂长就这件事情沟通一下?”

“何市长这么说来。我当然没意见。不过别太久,不然我怕局里局长、政委他们会派人过来崔。”

“好好。麻烦王队长了。”

公安局和何夕毕竟体制内联系的比较远,王全安看在他副市长的级别上给他这个面子,但公安局长这种要害局长,却未必能对他有多少敬畏。

“王铁军。”何夕转过头,瞬间就换了一张脸。他板着表情,冷眼看向王铁军道:“你这个厂长真行啊,保卫科科长竟然意图杀害一手创建精铸厂的老厂长!你们还有没有点良心!”

王铁军满头的虚汗,哆嗦着站了过来,哭丧着脸说道:“何市长您可别相信他们的一面之辞,这都是他们为了对抗中央要国企甩开包袱的指示,对我和王大锤的污蔑!”

“这么多人全都是污蔑你?”何夕一脸不信,鄙视的看着他说道:“就算下岗职工污蔑你,那泛翰集团的周总,还有李总也是污蔑你?那蝴蝶刀上可是有王大锤的指纹,人证物证俱在,这怎么污蔑你!”

“这、这……”

王铁军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想了又想,却根本拿不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说辞来。王大锤是他哥的独生子,更是老王家的长房长孙独苗!

他王铁军也不知道是不是坏事做多了,结婚十年老婆的肚子一点动静也没有。看过了无数医生,吃了不知道多少的偏方、灵药,但根本没有起色。

这要是王大锤因为自己的吩咐而蹲了监狱,不提他大哥,他老子——也就是视王大锤为命根子的爷爷,非得大义灭亲不可!

“好了,我就这么说吧。”何夕把王铁军拉到了一边,小声的说道:“这事儿发生在咱们工业系统,名声上毕竟不好听。你怎么还不明白,这事儿的关键就在赵老厂长的身上。”

何夕表面上苦口婆心劝道:“杀人未遂虽然是个刑事案,但毕竟是没有出事儿。如果当事人不主张,公安机关也不会费这个事。所以说这个事情,关键还在赵培德的态度上。你要想保住王大锤,就得做通他的工作。”

“我知道了!”王铁军一想到赵培德就有些胆怵,可这时候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赵老。”王铁军挪了几步路,凑到了赵培德的身边,陪着笑脸道:“您大人有大量,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

“我这人小气的很!”赵培德哪会给他好脸色,头一甩,竟然只给了他一个后脑勺看:“你那侄子刚才还威胁,说要收拾给我作证的人呢,这种人我敢放过他?”

“那是小孩子不懂事,说的气话嘛!”王铁军急道:“赵老,我在这里替他给您道歉了还不行吗?有什么怨气,有什么错我都担着,您要打要骂,我绝不皱一丝眉头!”

“真的?”

见赵培德竟然转过了头来,王铁军欣喜若狂。他最怕的不是赵培德要打他骂他,反而是根本不和他谈!只要愿意谈,终归还是有希望的!

“当然是真的!”王铁军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说道:“只要赵老您划下道来,我皱一皱眉头就不是男人!”

“那好,我要求也不高。”赵培德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平淡的说道:“你把下岗的工人都请回去,然后把精铸厂的厂长职务辞了吧。”

“什么!”

王铁军脸色大变,惊叫了一声,一时间脸上神色变换,竟让人有种看变色龙的感觉。

这侄子当然宝贵,但厂长职务也不能说不心疼啊!

他王铁军入厂23年,如今四十多岁了才当上这个厂长。把厂子卖了,他下半辈子几乎就可以不愁吃穿了。

究竟要保哪个?哪个选择,都是在挖他的心头肉啊!

“怎么?王厂长是个娘们么?”

赵培德呵呵笑道:“要不要我给你买张去泰国的飞机票?听说他们那里很流行这种人妖啊。”

“我,我答应了!”

王铁军说完这个话,脑子一阵眩晕,实在是太舍不得了!他奋斗了二十年的成果啊,如今就这么一朝散尽了!不过和官位比起来,还是老王家的独苗更重要吧。

毕竟他这个厂长就算做不下去了,大不了换个地方当官。只要他的体制内级别取消不了,那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好,你去办吧。你把他们下岗的通知取消了,然后自己写好辞职书。何市长就在这里,他收了你的辞职书,我就放了王大锤。”

王铁军失魂落魄的点了点头,浑浑噩噩的向厂里走了进去。

在他身后,则是一脸惊喜的精铸厂职工们。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竟然会有这么好的结局,要知道市里因为下岗堵路也不是一次了,却从来没有收回下岗通知的事情发生。

所有人由此看向老厂长的眼神,顿时就不同了。

“赵老,还是您回来当我们精铸厂的厂长吧!”

“是啊,厂子交给别人,我们也不放心啊!”

看着众人期盼的眼神,赵培德抹了抹眼角的泪水,摇头道:“我不行了,老啦!今年都快七十了,哪里还做的动这个厂长?”

“不老,就您这身子骨,我看还能再做十年厂长!”

“胡说,我看至少还能再做十五年!”

众人七言八语的哄闹之中,站在前面的马天明走上前来说道:“老厂长,我自打分配到精铸厂以来,耳熟目染的就是您白手起家的传奇。今天我们精铸厂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请您再次带领我们,重头再来吧!”

“对,重头再来!”

所有在厂门口的职工,万众一心的的喊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 发布会

日本电子业基本上到了二十一世纪之后,走的就是下坡路了。美国在二十一世纪面临制造业不足等问题仍然维持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则多有依靠了电子业的贡献。老欧洲能够背负不断扩张的欧盟担仍然举步维艰的活下去,自然也有自身诸多电子产业的功劳。

但是在周硕看来,中国在2010年之前电子业不可能超过美国的力量。这不是电子业一家的事情,中国不富强,则也就没有中国电子产业富强的先机。只有在中国制造业,在整个中国国力都充足之后,才是电子产业发展的良机。

在此之前中国想要在电子产业上挑战美国,那就是在挑战它的世界霸权,绝对会引起最为激烈的回应。

所以说在周硕看来,未来十年泛翰集团最大的敌人不是美国人,也不会死有自己独特技术的欧洲人。留给中国人的市场,应该是日本衰退之后被韩国人占领的这一部分,电子产品的终端和中低端市场,将会是中韩两国电子产业激烈搏杀的战场。

即使是最乐观的估计,在周硕这支蝴蝶拼命煽动翅膀的作用下。中国电子产业在2010年,能够维持住和国际最先进技术相差一代,这就已经是非常不得了的成就了。

也就是说未来十年,泛翰集团的主要敌人不是别人,正是韩国三星。

当然,在1996年的时候,三星还没有后世看起来那么庞大和不可战胜。实际上,曾几何时摩托罗拉看起来也强大的不可战胜。诺基亚也曾在手机市场成为无与伦比的巨人。在电子产业的市场上,多少不可一世的大公司最终。都摆脱不了尘归尘、土归土的宿命。

从移动电话,到液晶显示。从半导体芯片,到终端家电,二十一世纪的三星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消费电子行业。

即使抢先打倒了1996年的三星,但只要韩国经济发展前景维持不变,那么就仍然会有四星、五星这些财团冒出来。韩国经济的崛起既是日本中低端市场竞争力下降的结果,也是美国遏制中国战略的需要。

所以只要能够有打击韩国未来经济的机会,周硕并不介意早早的埋上几手闲棋。能够挤死韩国最好,挤不死它,起码还能活跃渤海本地经济不是。国企改革这个课题深的很。但未来二十年汽车产业的利好是不会错的,这个时候加入进去起码不会吃亏。

在帝都大会堂渤海省厅里,此时正在举行一场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