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养娃日常-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氛太沉闷,王尚全觉得压抑,便拍了拍林允的肩头,说道:“这门亲事,说到底,我也有一份责任。这样吧,既然我让你丢了一份姻缘,那就再补给你一桩更好的亲事好了!我家的小九妹,今年刚十四岁,人长得玉雪可爱,又聪慧可人,不如,就说给你做妻子好了!”

    王尚全原本是抱着开玩笑的心态来调节气氛,安慰林允的,然而这话一说出口,他越想越觉得合适,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声音也止不住高昂:”怎么样?她可不比刘惠差!“

    而王家,也远要比刘家显赫。

    这种事情怎么可以这样比!

    男女情、事,讲求的是个两情相悦,两心相知,可不是比容貌,拼才学,更不是衡量家世的!

    林允失笑,不过,心情却也好了许多。

    ”多谢大人抬爱。“林允拱手道,”只是,晚辈现在一心想着家父和林家的未来,实在是无心这些儿女情长之事。匆促应下,也对王家妹子的不尊重。还是暂且不提吧。“

    林允的拒绝,非但没有让王尚全生气,反而让他更加觉得林允这个人稳重实诚,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儿!

    而且,要是真的和林家成了亲家,从此王林两家的关系会更加密切,荣辱与共!

    王尚全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实在是天作之合。

    不过见林允现在刚刚解除和刘惠的婚约,心情一时还没有恢复,不适宜谈这些事,王尚全便顺势说起了林文昌出狱后复起的事来。

    只是在心底,王尚全是认准了林允这个出色的孙女婿了!

    谁都不许来和他抢!

    否则别看他年老体衰,一样能够撸袖子上阵打人!

    这厢林允的亲事隐隐有了着落,那边,崔氏也已经将之前就搜集的合适的人选,都堆到了刘惠面前,一个一个地仔细解说,让刘惠用心挑选。

    刘惠兴致勃勃,一个一个地问得十分详细:

    ”身长几尺?有林允高吗?“

    ”容貌如何?比得上林允丰神俊朗吗?“

    ”性格如何?比得上林允细致体贴吗?“

    ”家世如何?比得上林家显赫吗?“

    ……

    从头至尾,每一个问题,都绕不开林允,或是林家。

    崔氏听得暗自心惊,刘惠这话题总是绕着林允和林家打转儿,难不成是对林允情根深种,难以自拔?

    要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不论刘惠将来嫁的夫婿有多么出众,婆家有多么显赫,估计都难以过得幸福顺心了。

    如果不是那个人的话,再潇洒的风姿,再显赫的家世,又有什么用!

    但是崔氏根本不敢去问刘惠,万一刘惠本来只是气恼林家主动退了婚,让她没有面子,她这一问再让刘惠多想了可怎么办!

    崔氏只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刘惠的神色,一面妥帖地回答着刘惠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189章 复课

    对于刘惠退婚的事,刘识和彭瑾除了唏嘘感叹,倒没有觉得惊讶。

    毕竟,刘识之前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唯一的诧异的,只是林家明明占理,却不仅不索回之前下聘礼等的花费,更是替刘家隐瞒,将退婚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家自惭形秽,不敢再高攀诚意伯府。

    想来,林允是真心喜爱刘惠的吧,所以才愿意如此顾惜刘惠和刘家的名誉。

    可正因为如此,刘识和彭瑾才越发觉得可惜,这样情深义重的好夫婿,就这样被刘惠自己给折腾没了。

    不过,也只是感叹罢了,因为刘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

    就在林刘两家退婚的第二天,乡试泄题舞弊一案终于彻查清楚,结案了,对涉事各人都有按情节轻重进行了定罪惩处:

    赵铣外室的兄长,恶意泄露乡试试题,牵连甚广,动摇国本,情节严重,被处以凌迟极刑,并且枭首示众,以示惩戒;

    其他参与贩卖试题来牟利的中众人,也按照情节的轻重,被判处从没收家财流放到死刑不等,严惩不贷;

    主犯赵铣虽然是无意,但因为身为主考官却失职被人窃取了乡试试题,造成严重的后患,被撤职流放到西北军营,做一个小卒,上阵杀敌,将功折罪;

    至于那些购买乡试试题,以及帮忙代写文章的枪手,全部被剥夺了功名,并且终身都不允许再参加科举考试,也永不录用为官。

    这是惩处。

    还有褒奖和补偿:

    太熙帝打算在十月初加设恩科,并且将举人的名额扩大到四百名,以示对包括请愿学子在内的广大应考学子,坚行正道的褒奖和补偿,也是想要为大齐选拔一起新的英才俊彦。

    案子一了结,恩诏一发出,国子监就立即张红挂彩,准备复课。

    刘识对着刘惠退亲的事感叹一番之后,便要收拾东西,参加国子监晚上举行的庆胜诗会了。

    等庆胜诗会过后,紧接着就要投入到紧张的冲刺备战中去了,为十月的恩科加试背水一战。

    国子监祭酒周翯的意思是,应考的学子们最好吃住都在国子监,这样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还能加强同窗之间的交流,有疑惑之处也能及时向夫子们请教答疑。

    总之,在这短短的十多天里,力求快速提升,好在十月恩科加试中脱颖而出。

    大多数学子都对此表示拥护支持,毕竟,通过乡试做了举人,人生就会更进一步,未来也更加通畅。

    但也有个别的学子,因为私人的原因,不方便留宿在国子监,刘识便是其中之一。

    庆胜诗会结束之后,周翯把刘识叫到一旁,蹙眉问道:“你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需要每天回家的?你算过没有,这一来一回的,需要浪费多少时间?再加上家里不是这样就是那样的琐事,你回了家,还能静下心来读书?”

    红袖添香,不过是闲来无事的雅趣罢了,难道还真能让学业更上一步吗!

    周翯一早就猜到,刘识既然能为了彭瑾身体不适,就放下大事不管,将他们一群人都晾在醉春风,自然也就能为了彭瑾,不在国子监留宿,每天来回奔波了。

    刘识歉然一笑,拱手道:“或许学生这么说,会让老师您觉得不理解。但是,玉娘正在怀孕初期,最是危险,又总是干呕不愈,学生若是不每日回家看一趟,只怕人就算是留在了国子监,也不能静下心来读书。这样,不是得不偿失吗。”

    自打上次彭瑾亲访周府,打听刘识的消息之后,周夫人就对彭瑾的娴雅有度是赞不绝口,连带着周翯也对这位素未谋面的亲家家的小女儿也有了几分好感。

    所以私下里,刘识对周翯提起彭瑾时,都是说小名,这是将周翯当成自家长辈一般看待。

    见周翯蹙眉,刘识又忙保证道:“老师不必担心学生的学业,学生即使在家中,也会勤学不辍的!而且,玉娘不比寻常的内宅妇人,见识心胸有时竟然比起男儿来也丝毫不差,学生有时和她闲话家常,也能从中受益不少呢!调整一下生活,思绪或许更为宽广,作诗写文章立意更深远,也说不定。”

    周翯见刘识一脸生怕他不同意,在接下来的十几天就不能每天见到爱妻的紧张模样,笑骂道:“说了这么多,还不是因为你舍不得离开温柔乡!

    别人都是因为父母重疾不愈,或是家中生计艰难无法拿出资费这些紧急大事才不留在国子监的,你倒好,只因为舍不得娇妻弱子,就要选择每天来回奔波,浪费考前许多宝贵的时间!

    行了,只要你能保证在恩科加试中进入前三甲,留不留在国子监,随你自己决定!”

    刘识闻言大喜,忙拱手道:“多谢老师!”

    竟是丝毫都没有怀疑过自己能够进入前三甲的样子。

    刘识的这份自信,让周翯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师生之间又说了几句恩科加试的事,刘识见天色不早,便恭敬地辞别了。

    回到灯笼巷的刘宅家里,除了大门前挂着的两盏在夜风中摇曳的灯笼,整个刘宅一片黑暗。

    然而刘识却觉得心安,这是以前回到灯火通明的诚意伯府,从来都未曾有过得新鲜体验。

    等过了垂花门,看见暖阁里特地留下来的一豆灯光之后,刘识的心愈发地暖了。

    和从前在揖翠院一样,无论他回来得有多晚,都有彭瑾特地为他留下的一盏灯光在等候,像是迎接,像是慰藉,温暖而幸福。

    大约妇人怀孕之后,人就会变得温柔贴贴细致起来吧,要不,彭瑾怎么会自从查出身孕之后,就开始特地为他留一盏灯,指引他回家的路,给他家的温暖和幸福呢!

    刘识心里乱七八糟地想着,脚步轻巧地转到了暖阁。

    彭瑾已经梳洗完毕,卸了钗环,散了发髻,换上干净柔软的中衣,歪在床头睡着了,手里原本拿着的书卷,也跌落在了床头,散乱地翻开着。

    ps:

    刘识(恭敬状):祝天下的老师,教师节快乐!

    周翯(欣慰状):甚好!甚好!(未完待续。)

第190章 安排

    想来,彭瑾先前是一边看书,一边等他,等得太久,便撑不住先睡着了,连书都没来得及收拾好。

    刘识这么想着,这么看着,又是心甜,又是心疼的,忙上前拾起跌落在床头的书,顺手搁在拔步床的博古架上,然后倾身,轻柔地抱起彭瑾,将她放平,躺好,又盖上了被子,目光流连不舍。

    这样温柔美好的娇妻,他要是能舍得离开,住到国子监里去才怪呢!

    刘识安置好了彭瑾,又快速去净室梳洗一番,待身上的潮气凉意都散了,这才躺到床上,轻轻地将彭瑾轻柔地揽在怀里。

    睡意正沉的彭瑾,被人在睡梦中移动,不自觉地嘟起嘴巴,皱起了好看的柳眉,却并没有怎么推拒,就乖顺地在刘识怀里找了一个舒服的睡姿,又沉沉地睡去了。

    刘识的软的化成一滩水,还是糖水,甜甜的。

    在自己家里就是安心啊,不仅他如此,彭瑾也是。

    以前在诚意伯府的揖翠院里住时,彭瑾的睡眠很浅,有点响动都能把她给惊醒。

    而现在,他又是搬动她,又是挤进被窝的,彭瑾除了被打扰到睡眠的不悦,连眼睛都没有眨一眨。

    而对于他的碰触,彭瑾也越来越习惯了。

    在他这些日子的日夜陪伴,亲昵的纠缠之下,彭瑾已经渐渐开始习惯了他的贴心贴身的陪伴,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僵硬甚至是抗拒了。

    虽然,清醒的时候,彭瑾依然还是理性地应对着,从不主动和他亲昵厮缠。

    想到这里,刘识皱眉,看来,他得加快进度才是!

    这么想着,刘识立刻就勾下头,亲密地贴上了彭瑾正在嘟起的樱唇,展开了行动。

    睡梦中的彭瑾烦躁地晃了晃头,想要避开贴上来的温软的东西,眉头皱的紧紧的,眼睛一动一动的,似乎马上就要睁开一般。

    怕把怀里的人闹醒了,再吓跑了,那这些日子他的努力就要白费了!刘识忙费力地离开了让他流连不舍的柔软甜蜜,好好地躺在彭瑾身边,轻拥佳人入怀。

    一夜好梦安眠。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未亮,刘识就悄悄地起身了。

    换上短打外衣,到后花园新开辟的练武场里打了拳,跑了步,拉了弓,等锻炼出了一身的汗,觉得浑身舒泰了,刘识这才收工,去净室冲了澡,换上干净的衣服。

    此时天才微明。

    刘识见帐幔内彭瑾还在安睡,留了个字条,从厨房揣了两个刚出笼的肉包子,带上书箱,径直出门去了。

    刚出大门,还没走几步远,就被人呼喊住了。

    刘识回头一看,见是车夫王三驾着马车追了上来。

    深秋的清早,天气已经转凉,可王三却还是满头大汗,可见刚才为了驾好马车赶上他,着急的紧。

    “你来做什么?”刘识立住问。

    王三喝停了马车,利落地跳了下来,笑道:“奶奶知道三爷今日复课,一早就吩咐好了,若是三爷晚间回来,就让小的赶早带您去国子监。”

    说着,王三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小的以为自己起的够早的了,没想到,还是比三爷晚了一步。没耽误到三爷的正事吧?”

    最后一句,问得十分忐忑。

    彭瑾有言在先,只是暂时试用他们半个月,这眼下才将将过了十天而已。他要是在这时犯了错,误了主家的大事,被赶了出去,先不说还得再重新找活计,就是彭槐大管事那里,他也不好交代。

    刘识笑得畅快,爽快地说道:“没有。不过,你要是再耽误下去,可就要误了我的事了。快走吧!”

    说着,刘识已经先一步越上马车,挑帘进入坐定。

    王三见状,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也利落地跳上马车,一扬马鞭,一句“三爷您做好了喂”还没有落音,马车已经疾驰向前,又快又稳。

    刘识坐在马车上,为着彭瑾体贴周到的安排,默默地傻乐了一会,接着吃完了权做早餐的两个大包子,又默诵了两篇文章,马车才停了下来。

    挑帘一看,国子监已经到了。

    算算时间,不过用了平时的一半有余,然而路上他却并未觉得有多颠簸。

    看来,彭槐真是给彭瑾找了一个好车夫!

    刘识跳下马车,嘱咐王三:“你回去吧,记得告诉奶奶,午饭我就在国子监用了,让她不必费心操持。晚上我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回去,你就不必来接了。”

    王三点头一一应了,调转车头,嘚嘚地驶回去了。

    刘识阔步踏进国子监,里面已经有人在朗声诵读了,还有不少学子正在走向教室的路上。

    刘识来得不早不晚。

    立在门口的周翯见了,微微颔首,总算刘识还记得什么是最重要的!

    朗朗的读书声,很快便冲出国子监,直上云霄,像是学子们的壮志凌云。

    每一个应考的人都非常努力,力争在不久之后的恩科加试中,金榜题名。

    王三赶车回到家时,彭瑾已经起了,正拿着刘识留下的字条,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感动,潜意识里,或许还有点得意和窃喜。

    刘识离开时,丫鬟婆子们早已起来了,他随便找个人留个话就好了,何必再费事写这么一张字条!

    不过,平淡的生活,不就是因为这些不时营造的小惊喜,才时有波澜,不至于困成一潭死水的吗。

    刘识,好像不止是稳重可靠,还很有心,善于制造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却又必不可少的小浪漫。

    不知道,原主以前为什么没有被这么优秀又用心的刘识打动,一直将自己闭锁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离世。

    却不知道,刘识的这些小浪漫,小奸滑,小无赖,其实都是在大理寺的监考里,闲来无事,和汪其真刚刚请教得来的!

    又经过这十来天的练手实践,夫妻两人之间越来越亲昵无间,刘识才运用得愈发地得心应手的。

    至于原主,可没有那个福气享用过。

    得了王三的禀报,彭瑾便吩咐刘妈妈白日不用在准备刘识的饭菜,只需要在晚间为他留煮一些稀软易消化的养生汤面之类的就好了。

    至于她,则想着该如何为明日刘瀚的满月宴挑选礼物。(未完待续。)

第191章 因此

    彭瑾倒不是愁该送什么礼物,李氏那个人,不论什么时节,给谁送礼,都少不了金银,似乎生怕不知道她你娘家有钱,她又极会赚钱似的。

    彭瑾只要照着以往的份例,用吉祥的金银制物充数,不丢面子就行。

    彭瑾只是犹豫,要不要去参加刘瀚的满月礼。

    桌上,摆着的是李氏昨天就着人送来的请帖,大红的纸张满是喜气,金箔的压边更显富贵,是李氏一贯的风格。

    打开请帖,里面的除了正常邀请赴宴的内容,还有一篇密密麻麻的小字,语气极为诚恳,邀请刘识和彭瑾拨冗前去,给刘瀚的满月礼增光添彩。

    彭瑾想到刘瀚洗三礼的时候,二房嫌弃刘识乡试落了榜,丢他们的人,于是刘让拒绝刘识帮忙迎接男宾,李氏又拒绝让她帮忙迎接女眷的事,再看看手里这份请帖,真是前倨后恭,自己打脸打得啪啪响。

    “奶奶是不好拒绝二奶奶吗?”云雾见彭瑾盯着请帖半天,愁眉轻锁的,便开口问道。

    彭瑾摇摇头:“这有什么好犯愁的。想去就去,不去就继续装病推脱掉就好了。”

    反正她连给闵氏和崔氏初一十五的请安都请了假,也不在乎李氏这一场事。

    她和精明奸滑的李氏,一向都说不到一块去,也不想白费精力和心思,与李氏同台竞技。

    “我是在想,三爷今年考中举人,明年再考中进士,过了殿试,就该授官了。官场也是最复杂的人情场,后宅妇人的交际,同样也能影响到前朝男人们的来往。”彭瑾摇头叹息,“所以我才犹豫,要不要趁着瀚哥儿办满月礼的机会,多结识一些人,打下属于三房自己的人脉关系。”

    云雾从小就生活在彭家,经历了彭家从平凡到发迹的全部过程,应该多少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事,所以彭瑾便和她谈谈心,顺便看看能她能有什么好建议。

    云雾点头道:“奶奶说的很有道理。先前夫人还在世时,也经常出去一些宴席花会的,和老爷的同僚的夫人们交际应酬。不过后来夫人去世了,大奶奶又还没有嫁进来,家里没有了主持中馈的当家主母,才渐渐地远离了名媛贵妇的交际圈子。不过,老爷和大爷倒还是一路官运亨通。”

    彭瑾早已不再谈“母亲”而色变垂泣了,云雾等人在提前先前在彭家的过往时,也大胆自在了一些。

    彭瑾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但是,刘识与彭家的情况还有不同,毕竟彭夫人去世之时,彭家已经走上了正轨了。在筚路蓝缕的艰难起步时期,彭夫人也出力不少,帮扶丈夫。

    而刘识现在,还是白丁一枚呢!

    连草创时期都算不上。

    彭瑾一时拿不定主意,便丢开请帖,叹息道:“还是等三爷回来再拿主意吧。你去看看库房有什么重量相当的金银之物,拿来给瀚哥儿做满月礼。”

    那毕竟是刘识血脉相连的家人,她总不能越俎代庖,问都不问一下他的意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