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拍戏啊!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面试小演员,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上次遇到谢四哥,我和他闲聊时提了几句。四哥听了我的要求,说这事包在他身上,隔了两天就把这小子领来了。”
听王京这么一解释,林宥伦总算是反应过来了,“你准备让他来演?”
“你别看这小子才三岁,他人很聪明的,教什么东西一学就会,而且对着镜头也不会紧张,我决定就用他了。”
林宥伦倒不是担心谢庭锋,这小子以后的名气可比他老爹大多了。现在虽然年纪小了点,但有他老爹老妈的基因摆在那里,拍戏应该是没问题的。林宥伦真正担心的是,王京真有把握管好这小家伙,让他乖乖地配合拍戏?
王京也正为这事头疼,这小家伙什么都好,就是太调皮了,什么事都得由着他的性子来,不行就立刻哭鼻子。王京才和他接触了几天,就被他搞得一头两个大,只好带着这小子来向林宥伦讨主意。
林宥伦想了想,问:“你给这小子开多少片酬?”
王京伸出一个手掌,“友情价五万。”
林宥伦很果断地摇摇头,“太低了!”
“不低了,那些半红不火的二线演员也就这片酬。”王京给了林宥伦一个参考,谢贤此时的片酬也不过十万出头。
“至少十万,五万算这小子的片酬,另外五万给狄玻拉,给她在剧组随便安个名头,让她帮你搞定这小子。”林宥伦给王京出了一个主意。
“对啊!”王京一拍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让他老妈来看着他,这小子不听话的时候就让他老妈去管!”
“如果我是你,就该借这个机会和拉姑搞好关系。这戏拍出来不火也就算了,要是火了,这小子以后可就是棵摇钱树了。”林宥伦很清楚地记得,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后,片中担当主角的小演员一夜之间就成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童星,后面又连续接拍了电影的续集和多部同类型电影,片酬直追好莱坞一线明星。
现在林宥伦把这部电影提前搬到了香港,只要影片能一炮而红,年仅三岁的谢庭锋肯定会成为各大片商眼中的香馍馍,林宥伦要王京提前和谢庭锋一家搞好关系,也是在为影片的续集考虑。
第9章其实,我是一个演员
影片开拍,王京被剧组里的大小事缠住脱不开身,林宥伦终于落得了一段时间的清静。
《宝贝智多星》(又名《小鬼当家》)这部电影主要涉及的拍摄场景就是一栋大房子,有林宥伦提供的分镜头脚本,王京拍片的速度想慢都不行。狄玻拉在片场坐镇,谢庭锋除了偶尔闹点小情绪,其他时间都还是乖乖的配合拍戏。他年纪还太小,只把拍戏当成玩闹,自然的童真流露,反而让影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是小孩的天性,和演技无关,真正让王京眼前一亮的还是周星驰和吴梦达的表现。这俩家伙在别的片子里表现平平,可一演喜剧片就像换了一个人,从动作表情到对整个角色的深层把握,都拿捏得十分准确。周星驰和吴梦达私底下其实早就认识,两人就住同一条街上,经常一起吃饭,在戏中配合默契,仿佛天生的搭档。
当然高兴之余,王京也没少苦恼,问题恰恰是出在了他最看好的周星驰身上。这家伙天生就是演喜剧的料,王京对这一点早已经深信不疑,但这家伙太有想法了,有时候对于导演来说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卡!”
王京恼怒地从监视器前站起来,指着周星驰大骂道:“你是怎么搞的,该做什么动作我刚才都已经告诉你了,谁让你乱改的?”
“可是导演,难道你不觉得这个动作加进去之后,我的表演就更搞笑了吗?”这是周星驰接这部戏以来演得最投入的一场,他原以为自己灵感闪现加了这个动作导演看后会拍手叫好,没想到却招来王京一顿臭骂,心里顿时觉得有些委屈。
“究竟你是导演还是我是导演?”王京生气自然是原因的,他和林宥伦签的合约里写得很清楚,周星驰不按照剧本来演,王京就没法向林宥伦交代。
分镜头脚本的事情剧组上下就只有王京一个人知道,表面上他也是为了维护自己作为导演的权威,所以剧组上下都没觉得他此时发火有什么不对。
何况周星驰只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演员,在王京面前他根本就没有叫板的资格。
周星驰年轻气盛还有些不服气,在一旁的吴梦达急忙站出来打圆场,他一边替周星驰向王京赔礼道歉,一边使劲儿给周星驰打眼色,让这小子闭嘴。
“王导,这小子是新人不太懂事,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吴梦达和周星驰不同,他从无线演艺班毕业也曾风光过一段时间,如果不是他自己不争气,现在也该是个有头有脸的大明星了。占着这份资历,吴梦达在王京面前还算有几分薄面,他开口求情,王京也没有再继续痛骂周星驰,只是狠狠地瞪了这个不听话的刺头一眼,眼神中警告的意味非常明显。
“明天这段戏重拍!”
王京丢下这么一句话,气呼呼地走了。周围人跟着都散了,只有周星驰还忿忿不平地站在原地。
吴梦达看了他一眼,忍不住摇摇头,说道:“当年我拍戏时就和你一样我行我素,后面得罪了不少人,你可千万不要学我,不然有你倒霉的时候。”
周星驰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大不了重新回去跑龙套,我就不信自己以后没有机会……”
不等周星驰说完,吴梦达急忙朝他做了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朝周围看了看,确定没有人听到他们刚才的对话,这才将周星驰拉到一边,“你小声点,要是这话传到导演耳朵里,你就真得卷铺盖滚蛋了!写这个剧本的人肯定是一个高手,人家把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你擅自改剧情,导演能不生气吗?”
“我服写剧本的人,但不服导演!”
周星驰突然冒出这么一句,把吴梦达吓了一跳。
“你心里什么想法我不管,但千万不要说出来让人听到,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我才帮你说话的,你自己可不要不识相!”
吴梦达警告了周星驰一通,让他管好自己的嘴巴不要乱说。
王京回头就把副导演叫了过来,说是今天的戏不拍了,让剧组提前收工。他在如何对待周星驰的问题上拿不定主意,只有跑去问林宥伦讨主意。
还是在那家茶楼,林宥伦听王京倒了半天的苦水。
这胖子明面上是在抱怨周星驰不听话,可实际上却是嫌合同条约管得太严,他做导演都觉得有些束手束脚,演员就更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了。
“他对剧情有自己的理解,只要不是太离谱,就随他去好了。”林宥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至于你嘛,就老老实实地按照剧本去拍就好了,又不需要你动太多的脑筋,反正最后怕砸了损失最大的是我。”
王京被林宥伦这话打击得不轻,脸上的表情别提多郁闷了。
“你宁肯相信一个跑龙套的家伙也不肯相信我?亏我平时这么信任你,看来你这个朋友我是白交了!”
林宥伦不置可否地笑了笑,后世有不少人都认为是王京成全了周星驰“喜剧之王”的地位,因为90年代初期“星爷”风头最劲时也曾与其他导演合作,但说到观众欢迎和票房成绩,还是他和王京联手炮制的那几部作品为最,而王京和周星驰又都是香港后现代无厘头喜剧的代表人物,难免会有人将二人等同起来。
曾几何时,王京与周星驰的组合便是无厘头喜剧和高票房的象征,只可惜没有了周星驰之后,王京的作品就风光不再,反而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周星驰辉煌依旧,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
当着王京的面,林宥伦肯定不能说你以后真比不上那个跑龙套的家伙,那样就太伤人自尊了。
“因为你是导演啊!”林宥伦提起茶壶给王京杯子里添满水,让他先喝口水润润嗓子,接着才说:“我知道你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但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还可以名利双收?”
王京忍住没有没有开口,生怕林宥伦这次又在挖坑让他往里跳。
“这部戏里你让周星驰自由发挥,他要是一炮而红,大家都会觉得是你王大导演成全了他;可如果这部戏里周星驰的表现中规中矩,后面演其它电影出名了,大家只会说是你埋没了他。”林宥伦撇撇嘴,“我说这些可都是为你好,至于听不听那就随你了。”
王京坐那里想了半天,突然一声不吭地站起来就往外走,只听林宥伦在后面喊了一声。
“说好了是你请客,出门可别忘了结账!”
第10章大跌眼镜
第二天早上,王京一到片场就让人去把周星驰叫来。
剧组里不少人都觉得王京这回是准备动真格,不过却没有人同情周星驰,这家伙平时人缘就不好,这时候更不会有人在站出来帮他说话。
周星驰被叫走后,大家三三两两的凑在一起,都在议论这事,甚至有人以周星驰会不会被导演踢出剧组为赌局,引来不少人下注。
吴梦达来得有些晚,看到一大群人围在那里,忍不住问旁边站着的场记:“今天这么热闹,那么多人凑在一起,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啊?”
这场记知道吴梦达和周星驰的关系不错,附在吴梦达耳边把周星驰被导演叫走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拍拍吴梦达的肩膀:“达哥,这事我劝你还是别管了,估计导演这次真是铁了心要收拾这小子,你去了也是自讨没趣。再说你平时也没少帮那小子说话,可他有几次真正领你的情?”
吴梦达心里充满了矛盾,他在考虑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自己要不找导演给周星驰说情?这个问题,他想了很长时间,就是定不下来。不去的话显得自己很不仗义,但去了也未必能说上话。如果真如场记所说,那么他去了不仅帮不上周星驰,搞不好导演也会对他有意见。
就在吴梦达犹豫不决的时候,周星驰已经来到了王京的办公室门口。来的路上他已经听到了一些风声,知道这次凶多吉少,自己反而想通了。无非就是回去继续主持儿童节目,继续跑龙套,他就不信自己永远没有出头的那一天。
王京坐进藤椅里,紧贴着靠背,两手放在扶手上,双脚叉开,很像他以前电影里的黑社会老大。周星驰有些局促不安地站在王京面前,等待着王京宣判他的“死刑”。
王京指了指对面的折叠椅,“站着干什么,坐啊!”
周星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王京的表情,在听他语气,似乎不像是要把自己踢出剧组的样子。周星驰本来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可王京此时的态度又让他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他只敢半个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后小心翼翼地问:“导演,您找我有事?”
“关于你那个角色……”王京才开口,周星驰心里陡然一沉,心想着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可王京接下来的话却让他目瞪口呆。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周星驰的心情就像过山车一样,刚刚跌入谷底,此刻又升入云端,让他不禁有些恍惚。王京在征询他关于角色的意见,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看到周星驰一脸呆滞的表情,王京不禁有些怀疑,自己听从林宥伦的决定真的是对的?
王京用力咳嗽了两声,这才将周星驰从“梦游”状态唤了回来。
“说说吧,你不是挺有想法的吗?”
周星驰想不明白王京为什么会突然改变对自己的态度,但他知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稍作思考就把自己对这个角色的理解滔滔不绝地讲了出来。
一开始王京只是周星驰停顿的时候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可周星驰却越说越起劲,他将自己在艺员培训班学到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感受阐释了出来,渐渐地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东西。王京偶尔插上一两句话,心里其实已经开始对周星驰这一套产生了兴趣。
林宥伦早就认定他们两个在“屎尿屁”喜剧片上有共同的爱好,这才劝王京和周星驰多交流。这时候的周星驰虽然还没有后世那般大师级的造诣,不过说出来的东西倒有不少符合王京的兴趣。两人说不上一拍即合,但彼此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你说的这些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王京这话让周星驰大喜过望,不过王京接着就给他打了“预防针”。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我让你自由发挥,要是演砸,你就自己收拾东西走人吧!”
周星驰激动得从椅子上站起来,一个劲儿地向王京表示感谢,各种马屁各种好话,最后说得王京都有些受不了了。
“好啦好啦,你去准备吧!”王京不耐烦地挥挥手,让周星驰赶紧走人。
满脸喜色的周星驰在门口和拿着剧本的副导演撞了个满怀,被对方呵斥了一顿。要在往日,周星驰没准就和副导演顶上了,可今天他心情实在太好了,居然一点都不生气,笑呵呵地就走了。
副导演摇摇头,心里愈发的奇怪:“这小子该不会是被导演骂傻了吧?”
很快副导演就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他进门第一句话就问王京昨天那场戏什么时候重拍。
“昨天那场戏过了,准备下一场吧。”
王京态度与昨天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让副导演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拍了?”
王京横了他一眼,“难道你想重拍?”
“不是不是。”副导演急忙摆摆手,他觉得今天真是邪门了,周星驰不对劲也就算了,怎么连王京也跟着发神经了?
“你才发神经呢!”周星驰推开吴梦达按在他脑门上的手,吴梦达接着又摸了摸自己的脑门,然后自言自语道:“这也没发烧啊,怎么尽说胡话?”
“我是说真的,导演同意我那些想法了!”
吴梦达愣了一下,“你真没有骗我?”
周星驰哈哈大笑道:“有这个必要吗?”
“太好啦!”吴梦达一下子激动得跳了起来,先是和周星驰击掌庆祝,接着又说了一大堆恭喜的话,满脸喜色,看上去比周星驰还要高兴。
“喂,导演是肯定我,你这么高兴干嘛?”周星驰终于发觉这家伙有些不太对劲。
吴梦达眉飞色舞地说道:“阿诚开赌局,剧组里那么多人,就只有我压了你会没事,这次我赚大发了!”
周星驰没好气地看着这家伙,“我记得你说过自己再也不赌了。”
吴梦达拍拍周星驰肩膀,说:“放心,我只压了两百港币,小赌怡情啦!”
“那你为什么不多押一点?”周星驰将吴梦达的手从自己肩膀上推开,“还说是好朋友,分明是对我没信心嘛!”
吴梦达哼哼了两声,“谁知道你这家伙突然走了狗屎运,这下子剧组其他人都要失望了。”
周星驰用力地握拳说:“我就知道,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一天终于被我等到了!”
吴梦达嘴巴动了动,但看到周星驰一副雄心壮志的模样,他最后还是忍住没有开口。
王京昨天和今天的态度转变这么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其中不会那么简单,吴梦达很怀疑周星驰这次能转危为安,背后绝对是有贵人相助。
可这人是谁呢?
第11章电影杀青
王京放宽了对周星驰表演的限制,这家伙在拍戏时立刻如鱼得水。很多时候就连王京也不得不承认,周星驰确实有成为喜剧大师的潜力。
真正的喜剧大师都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如同默片时代的卓别林,如今英国的罗曼-阿特金森(憨豆先生的扮演者)。只要他们一表演,其他人都成了配角,完全跟随他们的节奏而来,此时的周星驰已经开始渐渐朝这方面发展。
本来这部戏里,周星驰和吴梦达演一对笨贼。吴梦达演的是头儿,周星驰演的是跟班,可实际的表演中,吴梦达中规中矩地按照剧本在演,周星驰却不局限于剧本,时常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意表现或是台词冒出来,在戏中的吴梦达反而成了他的陪衬。
换成是其他人,老是被周星驰抢戏肯定会有意见,不过吴梦达却看得很开。从赌债泥潭里重新振作起来之后,他就开始老老实实地琢磨演技,他相信配角演得好,一样可以大有前途。
王京这次算是真服了,当然他佩服的是林宥伦看人的眼光。
一眼就能看出周星驰有演喜剧的天赋不说,还能找来吴梦达这么一个甘当“绿叶”的演员与其配合,这样的组合真是绝了!
入行6年多,这是王京做导演最轻松的一次。在片场他根本都不用动脑子,把剧本丢给演员,布置好机位告诉摄影师怎么拍,然后就坐在监视器后面优哉游哉地喝茶。顶多是谢庭锋偶尔闹小孩子脾气不肯配合,王京要花点心思哄这小家伙开心,有时还得买一些玩具送给他。
而这部电影的剧情也很简单,粗心的父母出门旅游把小儿子忘在了家里,小孩独自在家,遇上了两个入室盗窃的笨贼,然后发生了一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林宥伦对原剧做了多处改编,才使其看上去更像是一部香港电影。
有现成的分镜头脚本,王京又习惯了制作“快餐电影”,这部电影拍摄可谓是神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电影就杀青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方王京找的是嘉禾,而他老爹王天霖一直都是邵氏的得力干将。倒不是说王京是反骨仔,存心要和自己老爸过不去,而是从去年(1982年)开始,香港电影业就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争斗十几年的邵氏和嘉禾突然联手合作,两大公司轮流供片,在旗下的电影院双线联映。
从80年代开始,院线制度就成为了香港电影业的经济支柱,除了邵氏、嘉禾可以自产自销,其他独立制片公司只能被邵氏和嘉禾两家院线“招安”,依靠他们提供的资金拍摄电影。要知道,如果没有院线支持,排定最佳上映档期,再好的影片也难卖座。
原本香港电影市场一直维持着邵氏与嘉禾双雄争霸的局面,谁曾想半路杀出一个新艺城,1982年春节以一部《最佳拍档》狂卖2600万港币,突破香港最高票房记录,随后推出的多部电影同样票房大卖,其声势俨然已经和邵氏、嘉禾呈三足鼎立。
无论是邵毅夫还是邹闻怀心里都很清楚,他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新艺城,而是在背后支持新艺城的金公主院线,所谓邵氏、嘉禾和新艺城三足鼎立只是表面,实则是金公主、嘉禾、邵氏三大院线在暗中角力。
“双线联映”就是邵氏和嘉禾联手打压金公主的具体措施,曾经的“敌人”暂时变成了“朋友”,所以王京这时候为嘉禾拍片,没有人会说他的不是。
抛开自己老爸和邵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