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正官面色惨白的萎顿在地上,这下他无法质疑了,水没有问题,太子的血自然也没有问题,那孩子竟然真的是皇室血脉,难道这是一个完颜洪烈十年前就布好的局?他在心中这样猜想着。
不过猜测这些都已经晚了,至少对他来说是如此,污蔑皇室血脉会下宗室大牢,他再无翻身之日,除非是……
想到这里,宗正官抬头看了看皇帝完颜璟,又看了看太子完颜洪裕,除非是太子做了皇帝,他才能有出头之日。
完颜璟命人把宗正官押了下去,这个孙儿被证实身世清白,是皇室血脉,他心中高兴,不由纵声大笑起来,这一笑不当紧,情绪激动之下竟然有些头晕目眩,加上这两日连续服用补药,身子匮乏已久,便在大殿之上昏迷了过去。
一时间,整个大殿乱作一团。
夜晚时分,太子宫苑内,完颜洪裕和诸位谋臣看着从宫中传来的消息,太医的诊断不容乐观,皇帝驾崩或许便在今晚,这个消息让完颜洪裕心急如焚,他不是心急完颜璟的病情,而是心急即将到手的皇位。
“太子殿下,先下手为强啊!”一个谋臣力劝道。
想着那个贱民竟然也有皇室血脉,完颜洪裕便愤怒不已,他转头看着手下的谋臣,那些谋臣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滴血认亲这一场他们输了,但大势还在他们手中,只要完颜洪烈不在中都城,那个孩子翻不起多大的风浪。
完颜洪裕轻轻的点了点头,整个中都城就此乱了起来。
第九章 富贵险中求
在太子完颜洪裕点头的同时,杨康也在赵王府谋划着,不过他没想到完颜洪裕会提前发动,他在猜测着完颜璟的生死。
在陪伴丘处机的一段时间里,杨康对道家的望气之术有所涉猎,他在皇宫大殿上看到完颜璟昏迷时脸上浮现出死气,便知这位皇帝寿元将尽,十日内必见分晓,这说起来很玄妙,其实用中医理论就可以解释。
结合宫中太医的诊断,他把这个消息传送了出去,让完颜洪烈可以启程来中都了。
杨康在中都城最多只能起到观察和传递消息的作用,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在关键时刻很难指挥得动那些大臣和倾向于赵王府的军队,他们也不会认同一个孩子的判断,除非是完颜洪烈亲自出面。
完颜洪烈在军中很有威望,他和荣王完颜洪熙联手基本上能控制一半的禁军,这就是太子府的人想要先下手为强的原因,他们害怕完颜洪烈出现在中都城。
此时动手,先控制住中都城,等到皇帝完颜璟一死,完颜洪裕即刻登基,宣告天下,这便是他们所说的大势,名正则言顺,等到完颜洪烈反应过来,想要夺权的话就是乱臣贼子,完颜洪裕便可以征召地方守军讨伐完颜洪烈。
杨康还想不到那么远,他只要坚持到完颜洪烈来到中都就可以了,何况他今日刚刚经历过一场生死考验,身心疲惫,草草吃了晚饭便去休息了。
杂乱的脚步声和撞门声把杨康惊醒,汤祖德神情惶恐的闯了进来。
“小王爷,乱了,外边全乱了!”汤祖德大喊道。
杨康翻身而起,披上一件衣服,镇静的看着汤祖德,那平静的眼神让曾经的军中偏将冷静下来,汤祖德把刚刚有人冒死传过来的消息说了出来,太子完颜洪裕下令封锁城门,正派人朝着赵王府而来。
“传信的人呢?”杨康询问道。
他是怕有人假传消息让自己自乱阵脚,平日里传信走的都是秘密渠道,从来没有这样直接登门传信的,若是消息不假,那便是当前形势太过紧急,来不及走秘密渠道了。
“那人说了这句话便匆忙离开了,他给了属下这个。”汤祖德把一件东西递了过来。
杨康接过来一看,是半块圆玉,他从床上的玉枕下摸出了另外一半,两块玉合在一处,严丝合缝,原本便是一体,杨康这才知道事情的急迫,完颜洪烈曾经交代过,这是他安插在太子府里的密探,是绝对可以相信的人。
金国小王爷穿上衣服,他在思考着该何去何从。
太子完颜洪裕这一步棋太过冒险,除非他有把握掌控羽林军杀入皇宫,否则只要完颜璟不死,完颜洪裕便是谋逆的大罪,是会被杀头的,杨康没想到这位一向性格懦弱的太子殿下也会孤注一掷,他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对于皇位的热衷程度。
他此时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中都城,规避风险,另一个便是进入皇宫,若是皇宫能够守住,只要三四天,甚至是更短的时间,完颜洪烈便会带兵前来。
推断这些的时候他已经穿好衣服走出房间,房门外穆念慈一身紧俏的装束,静立在黑夜之中,两人对视了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朝着王府后宅走去。'。wrshu。'
“让府中的仆人都散了吧!”杨康吩咐道,“你也找个地方躲起来,别被伤及了。”
在汤祖德眼中,这位小王爷得到消息后一直都是不慌不忙的模样,光是这份沉稳老练便是他及不上的,听到杨康的吩咐,他转身去通知其他护卫,想着等下要到那里躲一躲才好。
汤祖德不知道自从杨康进入中都城的那一刻起便预想到有这么一天了,所以即便有些仓促,却并不慌乱,他和穆念慈来到王府的墙边,穆念慈一个纵身,翻上了墙头,杨康退后几步,朝着围墙跑去,并伸出双手,穆念慈在上面接了他,两个人下了墙,来到外边的大街上。
此时已过了宵禁的时辰,街道上冷冷清清,他们按照先前计划好的撤退路线朝前走着,尽量走在阴影之中,不发出太大的声响。
在这段时间里,杨康思索着那两种选择,是就此离开还是冒险进入皇宫?
离开自然是最为稳妥的法子,但若是能够守住皇宫,则可以为以后加分不少,至少他在和完颜洪裕的斗争中没有逃离,一旦完颜洪裕失败了,这将是他值得骄傲的政治资本,虽然他在皇宫中起不到什么作用,但只要他的人在那里,这就足够了。
富贵险中求!
杨康停下了脚步,穆念慈转过身,疑惑的望着他,离这里不远处便是一处丐帮净衣派的产业,他们可以在那里换衣服,等到天明,然后装扮成乞丐或者其他的身份离开中都城,即便无法离开,也可以躲藏起来。
“咱们去皇宫。”杨康决定道。
穆念慈没有问为什么,只是点了点头,跟着杨康朝着皇宫走去,在杨康调转方向的时候,赵王府的大门被粗暴的推开,上百军士闯了进去,然而他们只抓住了几个来不及逃离的奴仆,奴仆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们要抓的赵王府小王爷完颜康不知所踪。
皇宫内,元妃李师儿焦躁的走来走去,没有了平日里雍容的模样,几个太医正在用尽方法救治完颜璟,整个宫殿内只有太医们在低声商议病情的声音。
“不好啦,太子带兵要攻进来啦。”一个羽林军在外边喊道。
李师儿的心猛地一紧,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那个羽林军跑了进来,跪在地上,向李师儿禀告详情。
羽林军是皇帝的亲兵,按照规定会有一万军士守护皇宫,当然这一万人并不是全部在皇宫内,而是轮成三班,三月个或者半年调换一次,此时守在皇宫的仅有四千人,而且还不知道这些人中那些是被太子收买的。
李师儿掌管后宫没有问题,但涉及到军事完全是一窍不通,她不知道如何下达命令,只是一个劲的催促羽林军挡住太子,不能让太子攻进来。
正在这个危急时刻,杨康和穆念慈出现在李师儿的面前。
第十章 皇宫保卫战
因为上午的那场滴血认亲,让皇宫的羽林军认识了这位赵王府的小王爷,即便有人没见过杨康,也听说过这件奇事,毕竟整个过程非常具有传奇色彩,这位小王爷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
皇宫里藏不住秘密,所以当杨康和穆念慈来到皇宫报信的时候虽然没有谕令,还是被放了进来,直接被带到了李师儿面前,若是在平时,宫门一旦落锁,没有皇帝的口谕便不能打开。
李师儿看到杨康并没有露出欢颜,她虽然对这个孩子上午的表现刮目相看,却不认为他能够挡住外边的兵马,如果是她儿子完颜洪烈来就好了,此时元妃最期望的是荣王完颜洪熙能够尽快进宫,只有那位征战沙场多年的三王爷才能稳住当前的局势。
这一点自然在太子府谋臣的算计之中,他们同时派出了十几个百人小队,这些小队的目标便是前往和赵王府有关系的大臣府中,监控或者直接杀掉这些大臣,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杨康的赵王府和完颜洪熙的荣王府。
杨康顺利的脱身了,不过完颜洪熙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此时金国三王爷正衣衫不整的拿着大刀砍杀,他是被身边的亲卫从床上拉起来的,因为上午在皇宫大殿上证实了杨康的确是皇室血脉,这位三王爷回府后心中愉快,便多喝了几杯酒,一直酣睡到晚上。
太子府的军士冲进荣王府的时候,完颜洪熙才被亲卫唤醒,他顾不上穿衣,接过亲卫递来的腰刀就冲了出去,然而三王爷虽然骁勇善战,却架不住太子府人多势众,只好在亲卫的掩护下边战边退,来到荣王府的马厩旁。
完颜洪熙翻身上马,朝着府外冲去,在冲杀之中肩膀上还被砍了一刀,鲜血淋淋的煞是恐怖,他在中都城的街道上策马狂奔,直奔赵王府而来,他在担心那个侄子的安危。
赵王府早已被攻破,完颜洪熙骑马转了一圈,没有发现杨康,这才朝着皇宫而来。
皇宫的羽林军正和太子一系的人马战作一团,看到三王爷如同从地狱中冒出的恶鬼一般冲杀而来,也不停下,直接骑马冲向了宫门,羽林军军士慌忙打开门锁,让完颜洪熙冲了进来。
站在城头观战的杨康看到这位三王叔才稍稍放下心来,他虽然读过兵书,却没有实战经验,最多是纸上谈兵罢了,若是真的去指挥羽林军,恐怕会越指挥越乱,何况也不会有人听他的。
杨康从城头下来,迎面正碰上完颜洪熙,三王爷看到侄儿安然无恙,裂开嘴笑了一下,却没有理会这个侄子,而是继续和旁边的羽林军统领商议着,杨康静静的呆在一边,认真的听着。
“太子竟然能调京郊的驻军进城,他哪里来的兵符?”完颜洪熙不解道。
“自圣上不能理事以来,朝中大小事务皆出自太子之手,若太子早有此心,不难取得调令,兵符一直是由圣上保管,怕是已被太子取走,这才能调来守军入城。”那统领猜测道。
“这宫中还真是乱七八糟。”完颜洪熙恼怒道,“你手下还有多少人?哪些是清白的?”
“这个……”羽林军统领为难起来。
若是在金国开国的那个时期,羽林军负责保护皇上的安危,都是从各地选拔出来的最精锐的战士,但随着金国国力的增强,太平日久,羽林军便成了贵族子弟镀金的最好去处,而且军中吃空饷的现象非常严重,人员从来没有补齐过。
除了六十年前海陵王完颜亮弑君篡位那一次外,皇宫内真的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于是羽林军便成了养老和镀金的好地方,连这位统领大人都是来镀金的,没想到六十年后被他碰到了另一起篡位事件。
完颜洪熙看着这个统领的脸色便知道情况非常糟糕,三王爷是在外领兵的,熟悉的是战场厮杀,对羽林军不太了解,不过对他而言,打仗很简单,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就看谁更勇猛了。
完颜洪熙站在城头,看着下面蜂拥攻来的军队,开始对羽林军大声呼喝起来,这是为了提升他们的斗志,他组织了督战队,发现临阵逃跑者格杀勿论,这种办法在战场上非常有效。
杀戮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杨康离开城头,回到宫殿之中,外边的喊杀声让宫人们紧张不已,太医仍在尽力救治着皇帝完颜璟,若是完颜璟能在此时苏醒过来,只要出现在城头就能起到威慑的作用。
穆念慈站在李师儿身边,看到杨康进来冲他点了点头,杨康让她呆在李师儿身旁是为了防止有人刺杀李师儿,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宫人中有没有太子的探子,若是元妃身亡,后宫必然会乱作一团,那时候才是真的内外交困呢。
他来到太医身旁,看着那些刚刚开出来的方子,都是些温和的调理药物,这些太医早已知道完颜璟病入膏肓,此时不过是尽人事而听天命罢了,他们根本不认为皇帝还有醒过来的可能。
事情有些棘手啊!
杨康思考着,他必须要做最坏的打算,若是完颜璟死掉,皇宫被攻破,他就要考虑逃命了,不过在逃命之前他要带走一样东西,那便是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这是他来皇宫的目的之一。
金国的传国玉玺是从北宋朝廷那里夺来的,事实上,当年秦始皇所造的那个叫做和氏璧的传国玉玺在后唐末代皇帝李从珂手里的时候就失踪了,赵匡胤建立宋朝的时候为了宣扬自己是天赋皇权,便让人仿造了一枚传国玉玺,埋在田野间,指使一个农民从田地里挖出来,便算是找到那个失踪的传国玉玺了。
金国灭了北宋之后得到了这个仿造的传国玉玺便把它当成真的在使用,如今这个传国玉玺就在皇宫之中。
杨康要把传国玉玺找出来,带回开封去,这样即便失去了中都城的控制权,有了传国玉玺就是皇朝正统的象征,才不枉他来此一趟,于是,当所有人都在关注羽林军和太子兵马的战斗时,金国小王爷完颜康悄悄的朝着皇宫深处走去。
第十一章 传国玉玺
杨康对金国的皇宫并不陌生,他以前来过好些次,小时候还跟着包惜弱进入过妃嫔们居住的宫苑,见过那些困坐深宫的女子,不过看她们的模样倒没有那么苦闷,反而是笑语嫣然,或许他看到的只是虚假的一面。
他知道玉玺就放在皇帝的书房里,那里是皇帝和朝臣闲聊议事的地方,一些在朝堂上不方便说的话在书房那个私密的空间里可以通畅的说出来。
若在平日里,皇宫内必定守卫森严,没有宫人的引领,杨康根本不能在宫中行走,在皇宫里乱走也是一条大罪,如今负责巡视的羽林军都被调到宫门处作战,李师儿怕宫中出乱子,要求宫人们呆在自己的宫中,没有谕令不准胡乱走动。
于是整个皇宫内冷冷清清,只有少量的侍卫在四处走动维持着秩序。
杨康行走在黑暗之中,躲过那些侍卫,来到完颜璟的书房前,以往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会和其他皇族子弟在这里接受完颜璟的褒奖和勉励,大多是赏赐一些珍奇的玩物或者是完颜璟亲手写的字幅。
他看到书房前站着四个侍卫,杨康对此并不奇怪,作为皇宫中最重要的地方之一,这里总要有人守卫的,如何调走这四个侍卫是他面临的难题,若是他可以动武自然冲上去打晕他们,眼下只能想其他办法了。
“打进来啦,那些人打进来啦。”杨康慌慌张张的从黑暗中跑出来,一边跑一边喊着。
为了给皇帝一个安静的办公环境,书房会选在远离其他宫苑的地方,相对比皇宫大殿,这里稍显偏僻,他把声音控制在不低不高的节奏上,既不会引起喧哗,也能让那四个侍卫听到,目的自然是把这四个人调离此地。
那四个侍卫看到一个孩子跑过来,还宣称太子攻入了皇宫,其中两人略显慌乱,另外两人则面露喜色,他们虽然守在这里,但外边的喊杀声隐约传来,都清楚宫门处正在发生的事情。
杨康一直在关注着他们,看到那两人露出喜色就知道不好。
“他们是太子的歼细。”杨康指着那两人说道。
四人转身对视,同时抽出了腰间的长刀,他们在一起共事多年,彼此熟识,却没想到对方投靠了太子一系。
太子完颜洪裕对传国玉玺同样上心,他虽然身负监国之职,但平日使用的是太子印玺,如果实在需要传国玉玺,需要在完颜璟的认可下,由朝廷重臣陪同来到这间书房使用传国玉玺。
这两个看守皇帝书房的侍卫是完颜洪裕重点收买的对象,目的就是要替他看守好传国玉玺,完颜洪裕早已把传国玉玺认定了是他的,绝对不容有失。
“太子殿下已经攻进来了,早晚会成为新君,你们还要死忠于皇上么?”其中一个侍卫劝告道,“这孩子兄弟认识,他是赵王府的小王爷,只要咱们抓住他献给太子殿下,便是大功一件,飞黄腾踏,指日可待。”
这句话让其他两个侍卫动了心,四个人一起看向了杨康,就像看到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娇妻美眷一样,眼中发着闪亮的寒光。
杨康一看大事不好,转身便逃,他没想到羽林军早已腐烂透顶,那种真正的忠义之士早就被排挤了出去,此时的羽林军就是一群投机取巧的贵族子弟,若太子真的攻了进来,那杨康便无路可逃了。
好在外边的鏖战仍在继续,他展开蛇行狸翻的身法,从四个侍卫的追击中逃了出去,那四个侍卫越追越是心惊,不是因为杨康怪异的身法,而是皇宫内还是静悄悄的,没有一点混乱的迹象,太子殿下还没有攻入皇宫,那孩子骗了他们。
这里的混乱引起了其他侍卫的警觉,杨康趁机宣告这四人是太子的内应,四个侍卫做贼心虚,便和寻来的侍卫交战起来,由此引来了更多的侍卫,其中不乏太子的内应,于是皇宫内苑也开始动乱起来。
杨康转身又回到了完颜璟的书房,打开房门,四处搜寻。
他不知道传国玉玺放在那里,只能把整个房间翻找一遍,把完颜璟的书房弄得乱七八糟,好在没有人会想到有人敢于偷盗传国玉玺,并没有把玉玺放在什么机密的暗道之中,只是和完颜璟平日喜欢的玩物放在了一起。
杨康拿到传国玉玺,心中狂喜,看着上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一种大权在握的成就感涌上心头,他越来越融入古代人的思维了,只有对皇权推崇备至的人才会如此。
他用利器割开铺在桌案上的锦缎,用锦缎包裹起传国玉玺,并快速的脱下外衣,把玉玺绑在腰间,再把外衣穿上,左右转了转身,感觉不会被人发现,这才偷偷溜了出去。
外边侍卫的战斗还在继续,已经影响到半个皇宫,忠于完颜璟的人和投靠太子的人战成一团,杨康顾不上这些,他要回到完颜璟的寝宫,找到穆念慈,然后伺机逃出去。
等他来到皇帝寝宫的时候,太医们已经停止了商议,李师儿正在一旁垂泪,皇帝完颜璟躺在龙榻上,奄奄一息,这时荣王完颜洪熙满身血迹的闯了进来,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整个寝宫之中。
“宫门挡不住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