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收藏家-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摸了一下自己的鼻子,方明也无话可说,周雅芳说得当然是很有道理的,女人进了那样的地方怎么还会把注意力集中在除了衣服、鞋子之类的东西之外?

不过,也幸亏是这样,要不自己又怎么可能捡到这个漏?以周雅芳如此毒辣的目光只要她看几眼,马上就看出来是件俏货。

看到方明无话可说的样子,周雅芳才感觉到稍稍出了一口恶气。

“对了,我刚才听到你说‘俏货’?哟,入行了啊,都会说行话了啊。”

“嘿,前几天不是去图书馆了嘛,看了一些资料,所以就记住了一些。”

方明知道在现在的收藏界大家真的说这种行话的机会也不太大,因为现在已经是“全民收藏”的年代了,玩古董收藏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人士,而买卖古董的人也不仅仅是收藏的,很多只是商务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玩古董收藏的或者是说经营古董店的整天都把行语挂在嘴边,行外人听都听不懂,就没有办法交流下去了。

但是,自己既然进入了这一行,这些行语是一定要懂得的,要不别人说了自己就像是鸭子听雷一般,那就丢脸丢大了。

“哦?都看了什么?有没有看瓷器的相关的知识?如果看的话,那要不你来鉴定一下这只印花碟?”

“啊?这东西叫碟?我还以为是碗。”

方明一听,顿时吓了一跳,他一直以为眼前的这只是碗呢。

周雅芳气得在方明的脑袋上拍了一下,说:“谁告诉你说这是碗?”

“看着像嘛。”

方明额头冒出了细小的汗珠子,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出师不利”,这还没有开始鉴定呢,就已经是摆了这样的一个乌龙,碗碟不分,也只有是在周雅芳的面前,如果是在收藏的同行面前,这下乐子可大了。

“出去别说是我雅芳斋的。”

周雅芳感觉到全身一阵无力,方明这是典型的小白,她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一个人竟然能够不断地捡漏!

“嘿,这不是在雅芳姐你的面前嘛?如果是在别人的面前,我当然是不敢这样说话的,你放心吧,除非是有一天你认为我出师了,否则在别人的面前我会尽可能地少说话的。”

凭借着貔貅的异能,自己在捡漏方面有着别人绝对没有办法相比的优势,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

方明也知道自己的弱点是古董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少了,虽然说已经开始恶补,而且自己现在的记忆力也相当的惊人,但毕竟还是需要时间的,古董收藏涉及到的知识面实在是太广了,绝对不可能是看几本书就行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少说,正所谓少说少错,就是这个意思。

闷声捡漏发大财就是了。

“好吧,这也是一个办法就是了。”

周雅芳指了一下眼前的印花碟,说:“好了,针对这个印花碟,你来说说你的看法吧,让我看看你到底学到了多少东西。”

“好,我看看。”

方明拿起印花碟,仔细地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慢慢地回忆自己看过的与瓷器有关的知识。

“宋代的瓷器形优雅而釉色纯净如雨后的天空,上面所绘制的图案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清秀,所以,我觉得这只印花碟应该是宋代的瓷器。”

瓷器最早是由中国发明的,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先祖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在几千年的发展之中,商周时发明了最原始青瓷,到了东汉则出产成熟的青瓷。之前唐宋的发展,明清的繁荣,中国的瓷器一步步走向巅峰,而在每一个朝代,瓷器都有其特定的特点。

比如说,宋代的瓷器形优雅而釉色纯净如雨后的天空等等,眼前的这个印花碟给方明的就是这样的印像,所以他才会如此大胆地进行断代。

“这个时候的有‘汁水莹润如堆脂’的汝窑、定官窑;也有象天空般湛蓝的钧窑天兰釉等等,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瓷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致的地步。”

“哦?那你觉得眼前的这个到底是哪个窑的瓷器?”

周雅芳看着方明,他的鉴定虽然显得生硬,有死记硬背的痕迹,但是,断代方面却很神奇的判断正确了。

“我记得宋代的耀州,是北方最著名的青瓷产地之一,产品品类丰富,造型上生灵悲曝腮多变,主要的特点是色色灰白相对来说比较薄一点,釉色方面比较平均而干净,青中泛绿,有很细密的气泡,同时由于所用的材料的原因,里面含有铁,炼制之后器底有一种姜贡色黄色的斑块,而眼前的这只印花碟正好符合这些特征,所以说,这应该是宋耀州的印花碟。”

方明说完之后,好一会都没有听到周雅芳说话,不由得奇怪地抬起头来看了过去,却发现周雅芳正一脸古怪地看着自己。

“雅芳姐?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我说……错了?”

看到周雅芳这样的表情,方明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自己判断错了,不过他并没有沮丧,这可是自己第一次没有用异能来鉴定一件古董,就算出错也很正常,所以在说这话的时候他也不太在意。

“好吧……或许你是个天才。”

“啊?什么意思?”

方明一愣,被周雅芳的话弄得有一点反应不过来,但是,立刻就回过神来,惊喜地说:“雅芳姐,我……说对了?”

第55章 小漏一个

周雅芳点了点头,她很不想承认,但是,她却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一只确实是宋耀州的刻花碟。

位于现陕西铜川耀窑自唐代起就已经是一个生产大量瓷器的地方,当时主要生产白瓷、青瓷和三彩器,它所生产的白瓷是可以刻上“官”字作款的,但是,这个时候它的名气不大,甚至可以说有一点“泯然众人矣”的感觉。但是,到了宋代之后,它的名气却是越来越大,这里所生产的划花、印花和刻花的青瓷名扬远方,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它自己生产的这类瓷器卖得很好,别的地方也从这里引进相关的刻花工具等等。

这个时候的耀州窑生产的瓷器从胎色来看呈现出灰白或黄白,釉层则是肥厚如玉,但又带着一种水润的感觉,青中泛着黄绿色,很有特点。同时,它的刻花线条流畅如水,但又给人一种活泼的感觉,这是因为在刻花的时候刀锋锐利所至,同时也因为如此形成了一种刚硬的风格。

瓷器上的图案很“传统”,讲究的是布局对称,在植物的方面主要是是以松竹、梅菊等等为主,动物的方面则是鱼龙凤凰等等。

方明捡漏到的这个青釉刻花碟,就正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作。

青釉刻花碟用的是敞口六棱沿的样式,斜壁的地方带有弧度,圆圈的碟足,碟心的地方是一朵盛开的菊花,周围映衬的是茂盛的枝叶,碟腹的地方是一圈的又是一圈的枝叶。

碟的外腹有纹,通体青中泛着绿釉,整个显得青翠如玉,某些地方则有深沉的釉色就像是梅子一般。

而印花来说则是主次分明,线条相当的流畅,虽然还保持着五代的一些造型上的特点,但是已经有了此时耀州窖独特的刻花的效果。

“看到了没有?整个刻花碟望之有如群山叠叠翠,苍翠如翡,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观看仿佛也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就是耀州窑器的最大特点。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当时人们就认为可以和越窑青瓷相比美,这确实是很有道理的。可惜的是,耀州窑器后继无人,到了金、元的时候釉变得青中泛黄,同时纹饰也越来越简单,质量已经比不上宋代了。”

说到这里,周雅芳叹了一口气,作为一个玩古董收藏的人,最不忍心看到的就是这种瓷器的衰变,但是,这又有什么办法?任何事物都有其衰变的过程,这是由很多种因素所造成的,绝对不是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

“雅芳姐,这东西值多少钱?”

虽然说根据貔貅的颜色的深浅可以判断出来一件古董的价值,但直到目前为止方明经手的古董还比较少,没有足够多的参考物,眼前的这只耀州刻花碟颜色比扳指浅但又比店里的康熙大钱要深,所以他也没有办法判断出来到底值多少钱,只能求助于周雅芳这样的专业人士了。

周雅芳狠狠地瞪了方明一眼,说:“你不要老是想着它值多少钱好不好?”

周雅芳正在感叹一代名窑就此消失,情绪上也比较低沉,方明这一张口就说钱,一点“情趣”也没有!

“哈!雅芳姐,古董就是要落到钱上才能够判断出它的价值嘛。”

周雅芳又好气又好笑,说:“古董收藏虽然是为了发财,但更加重要的是要欣赏它的工艺特点,体现出来的美。哪有人像你这样的,整天都把它值多少钱挂在嘴边?”

方明的脸苦了起来,说:“雅芳姐,你怎么也是这种论调?简单来说,我现在连温饱还没有解决,怎么可能就达到那种欣赏美的境界?”

“哼!”

周雅芳哼了一声之后也笑了起来,仔细想想自己对方明的要求也太高了一点,他不过是刚一行的,“新鲜”还没有过呢,正是最在乎古董的价值的时候,自己当年不也是这样过来的?

不过听方明说自己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周雅芳不干了,说:”你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你自己说一下,这段时间赚了多少钱了?没有一千也有几百万了吧?”

摸了摸鼻子,方明笑着点了点头,说:“雅芳姐,这都是托你的福啊,怎么样?为了感谢你,要不要我以身相许?”

“呸!你以身相许,那岂不是便宜了你?!老娘才不干这种事情呢。”

周雅芳的脸红了一下,转移话题说:

“耀州的窑器以前的行情不太好,但是最近几年有所改变,我记得93年的时候,有一件耀州窑的青灰釉刻花碗,口径是19厘米的,拍卖的成交价近90000港元,而它在国内的价格现在也不低,96年前后有一件耀州莲花刻碗,口径是20厘米的,拍卖的成交价近70000元,还有一件口径才15厘米的刻荷塘戏鸭纹盏托,也卖到40000元以上。”

“哦,看来我的这件耀州窑菊花刻碗的价值也不会太高了。”

看到方明脸上露出的失望的神色,周雅芳真的是想拍死他的心都有,捡漏到这样的东西还觉得不满足?觉得它太不值钱了?

这不是找抽么?

“嘿,我不是这个意思。”

看到周雅芳那想吃人的神情,方明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又触了“逆鳞”了,连忙说:“我只是觉得……觉得和我之前捡漏的那些相比,眼前的这个刻花碟价值有一点低罢了。”

这话说得一点也没有错、确实也是事实,可是,周雅芳感觉到另外一股邪火烧了起来,而且越烧越旺!

方明吓了一跳,连忙说:“这个……这个……反正我不是故意在装逼就是了。”

看到方明这样子,周雅芳气得乐了起来,摇了摇头,说:“真的不知道怎么样说你才好,虽然你说的是老实话,但你不觉得这样实在是太嚣张了么?”

“好吧,这个我承认。”

点了点头,方明又笑了起来,说:“雅芳姐,你还没有和我说这到底值得多少钱呢!”

周雅芳被方明这一股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弄得已经有一点麻木了,说:“刚才我说的那都是90年代的事情了,到现在都近20年了,考虑到通货膨胀、市面上的古董越来越少的等因素,现在这件东西再怎么样也值得个40、50万吧。”

“咦,那还不错嘛。”

方明知道它的价值绝对是比扳指要小,再加上之前周雅芳所说的那些同时期拍卖的价格也都没有超过10万,所以已经作好了心理准备价格不会太高,能有20万就顶天了,现在听到竟然有4、50万,心里顿时高兴了一把。蚊子再小也是肉啊,再说了,这还不是蚊子呢。

“这只碟你也会卖掉吧?”

周雅芳一看方明这样子马上就知道他想干什么——绝对是会卖掉的。

果然,方明马上就点了点头,说:“是的,卖掉吧,留着也没有用处。”

“随便你吧。”

周雅芳都懒得说方明了,而且既然上次的琥珀蜜蜡都已经出手了,现在这一件4、50万的东西也没有必要留下,出手换成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捂一下等价值升高再卖?对于方明这种三天两头捡漏的人来说似乎没有多少必要。

“对了,雅芳姐,这件古董就摆店里卖吧,卖了之后,按成三破二的方式处理怎么样?”

周雅芳点了点头,说:“行。”

既然是做生意,那就按规矩来,所谓的成三破二,是“拉纤”也就是中间人收取佣金的方式,方明把古董寄放在周雅芳的店里卖,周雅芳就成了中间人,古董卖出去之后,方明以卖出价计算付给周雅芳3%的钱,而买走古董的人则给周雅芳2%的钱。

方明在冲着茶,周雅芳看着他,心里突然出现一种奇怪的感觉,不久之前方明才刚刚进入古董这一行,本来还以为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成为这个行当里的一员,却没有想到成长得哪些之快,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捡漏一个接一个,之前的鉴定虽然不是那么的完备,但是结果却是正确的,就算说话也是越来越“收藏家”,“成三破二”、“俏货”等行话也挂在了嘴边,越来越有一股味道了。

“姐,你这是怎么了?”

方明把茶放在周雅芳的面前,却发现她正在出神。

“啊。”

回过神来,周雅芳笑着说:“刚才我想起你才入行没有几天,就已经有一种老手的味道了,这相当的难道啊。”

沉默了一会,方明突然一笑,说:“雅芳姐,都是多亏你,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进入这一行。”

虽然说自己捡漏靠的是貔貅的异能,从理论上来说或许就算没有周雅芳自己也总有一天也会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如果没有周雅芳自己是不会这么快就进入这个行业,特别是周雅芳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伸手拉了自己一把,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自己记在心里了。

“努力吧,方明,你在这一行应该很有前途,当然,我说的不是金钱的钱,而是前进的那个前。”

捡漏人人都可能遇到或者是做到,但像方明这样的一次又一次,光是用运气来形容已经说不通了,周雅芳觉得这可能是方明在这方面有一种天生的直觉,一看到古董就有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感觉,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古董收藏界中的天才或者是鬼才,所以最现在方明古董知识还很薄弱,但是这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

“雅芳姐,你放心吧,我会努力的。”

方明用力握了一下自己的右手,他确实是有信心,有了貔貅的异能,自己在古董方面绝对是战无不胜!

第56章 真相

雅芳斋里只有方明一个人,周雅芳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和一个姐妹约着去逛街然后喝茶,所以很干脆地就把雅芳斋扔给了方明。

早上的雅芳斋没有多少人,所以方明落得个清闲,泡了一壶茶之后就在柜台后坐了下来看书,他知道自己在古董知识方面实在是薄弱无比,所以只要是有时间,马上就会看书。

集中精神之后时间过得很快,当他感觉到肚子饿的时候看了看时间,发现已经快要是中午十二点了。

摸了一下肚子,方明站起来,是时候找点吃的了,之前都是叫外卖的,但吃得多了自然就会腻,他决定今天出去找吃的。

锁了门,方明沿着街边慢慢地往前走,天气有一点热,他可不想弄得自己一身大汗。印象之中,他记得街尾的地方有一间馆子,平时去吃的人也很多,他想去试试。

走到街尾,方明马上就看到一间热闹的饭店,门口处挂着的是一块大大的挂牌,上面写着“客来栈”。

往里走去,方明马上就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肚子更加饿了,抬头看了一下,发现墙角的地方正好有一张小桌子,马上就走了过去,坐下来之后一口气点了六个菜一个汤,菜上得很快,方明马上就开动。

风卷残云,方明吃得很快,20分钟之后就把所有的饭菜都“填”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呼!!!”

方明长出了一口气,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几口之后终于是平静了下来。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话实在是太有理了。

“听说了没有?鉴定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

“啊?今年怎么这样早,往年的时间好像是一个月之后吧?”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消息现在都已经传了出来了,我想应该是真的。”

“嘿,管是什么时候开始?反正开始了就行了,到时有来自种地的收藏家、玩家还有爱好者,他们都会带自己的古董来,如果运气好捡漏一个,那就发了,几年不用干活都有得吃啊。”

……

方明的耳朵马上就竖了起来,鉴宝大会?之前周雅芳和自己说过,而且两个人还想借这个机会把名气打响。

“怎么回事?怎么没有听雅芳姐提起这件事情?”

方明有一点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大的一件事情她不可能收不到消息,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是突然临时决定的。

“看来等雅芳姐回来之后要好好合计一下才行了。”

想到这里,方明马上就站起来,既然鉴宝大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那自己可得抓紧时间充实自己古董方面的知识,要不就算是有貔貅异能的威县,自己要想捡漏是没有问题,但如果是想扬名立万,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方明刚一站起来,马上就又收住了脚步——他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蔡柱。

“嘿,你们可能不知道,那小子不过就是刚入行的,我和江华布了一个局,三言两语就把他引了进去,最后那块狗屁也不是的青石盘你们猜卖了多少钱?”

看着不远处的那张桌子处的蔡柱,方明笑了起来,他知道对方说的正是自己。

“就那块青石盘?那东西我看过,顶天了给500块,这还是看在您从墓地里把它带回来的份上。”

“嘿,那个小子真的是相当的倒楣啊,不过话说回来,蔡柱那东西之前你还想卖给我呢,实在是太不厚道了。”

蔡柱的脸一红,不过马上就顶了上去,说:“嘿,玩我们这一行的,靠的是眼力吃饭,不管是打眼又或者是捡漏,都怨不得别人不是?”

“这话倒是真的,对了,柱哥,那青石盘最后到底卖了多少钱?”

说起这个,蔡柱马上就又得意起来,伸出一只手,说:“5000,就一声破石头就卖了这么多!”

事实上,那块石头是蔡柱和江华从一个墓地带回来的,主要原因是那青石盘看起来很老旧,正好可以用来布局用,最后果然以5000块卖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