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弄潮-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国栋想起熊正林给自己的提醒。不过太过于沉缅于感情之中。或者说不要急于谈婚论嫁。吃着碗里望着锅里这种心态会让人难以自拔。

趁着年轻还可以大有作为的时候应该好好奋斗一番。女人天生就是依附强者而生。优秀的女人本来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要想赢的她们的芳心。唯有展示自己的实力。

和自然界的动物们求偶时或展示力量强健或展示羽毛漂亮或展示声音洪亮一样。男人要想赢的女人尤其是优秀女人的青睐。一样需要展示自我。事业有成似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优秀男人的基本要素。有权。有钱。有闲。还要朋友众多人脉宽泛。这样的男人才能叫做钻石男。赵国栋苦笑着回味。自己算什么呢?

江口二建司已经正式改制。最终拿出的方案是96名职工各持股5000。20名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虽然强烈反对并上访至镇政府和县政府。但是镇政府还是作出了一视同仁的决定。一样只给予包括杨天培在内的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每人5000股股权的标准。

倒是政府持股的一百零三万股立即就被推了出来对外公开出让。但是二建司的老职工们都纷纷表示愿意转让自己持有的股份使的镇政府的吆喝声一下子低了许多。连自己职工和管理人员都不愿意持有的企业。对于外界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相较于县上其他几个集体企业。诸如城关镇的利达机械厂、江口肉联厂、江口运输社、桥关镇的桥关纸厂和食品厂、花莲镇的花莲纸厂、永和镇的铸铁管件厂。江庙镇的二建司实在算不上是个惹眼的企业。

最终镇党委政府一帮人轮番登门给杨天培一帮人做工作。要求他带头购买这笔数额不小的股份。并表示可以让镇上合金会给予贷款扶持。这才让做足戏的杨天培带领一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买下一批。但是仍然留下了多达七十万的股份无人接手。最后才由赵孚望和古志常委托杨天培出面买下这七十万股二建司的股份。最终圆满完成改制。

这样一来江口二建司一百五十一万股份中按照每股一元计算。杨天培持有三十万。赵孚望持有五十万。古志常持有十五万。其他部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持有包括他们本身拥有股份在内的十五万。普通职工持有三十万左右。彻底完成了集体企业向股份制企业的改造。

随后大部分职工强烈要求退股。使的杨天培和赵孚望都以原价各自从这些急于套现的职工手中增购十万左右。古志常增够五万。其他一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也在杨天培的鼓动下回购普通职工股份。普通职工持有股份只剩下不足五万。

最终股权结构固定下来。杨天培以自己名字中的天字和第一大股东名字中的孚字取名将江口二建司更名为安都天孚建筑公司。就此形成日后天孚集团的前身。

整个改制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月。好在安蓝公路江口二建司承揽路段建设已经进入尾声。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从发包公司那里收回尾款。对天孚建筑公司正常运作并没有造成多大影响。

江口县的集体企业改制进行的相当彻底。尤其是在茅道临和梁建弘前期的充分准备下。绝大部分列入产权改制的企业都改制成功。一个比较典型的就是利达机械厂改制被十来个原来厂里的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联手贷款买下。赶走了原本在位的党委书记和厂长。迅速就将企业从半死不活的状态中拯救出来。仅仅两个月时间就扭亏为盈。引来一边倒的赞誉声。

而江口运输社也被来自安都的一个私人老板出价一百二十万买下包括所有职工持股在内的所有股份。并立即注资全数更新车辆。向交通部门购买路线牌。迅速垄断了从江口到安都和江口到平川乃至蓝山的客运线路。一下子使的原本濒临倒闭的江口运输社起死回生。

原本在江口运输社上班的职工除了部分提前退休之外。其他在职职工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拿《安都日报》记者采访他们的话来说。累是累了点。但是值的。收入至少翻了一个滚儿。这对于长期只拿一点基本工资为生的职工们来说实在太具有吸引力了。

当然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的方。像桥关食品厂和江口肉联厂便无人问津。本单位职工都不愿意持股。而也没有外来企业或者个人愿意买下这两家企业。包括原任厂长副厂长在内的管理人员都是毫无兴趣。这两家企业本来经营就难以为继。既无市场又无技术。经营人员也是人心涣散。根本无法支撑起企业。所以改制流产也就在意料之中。

江口县集体企业改制大部分获的成功带来的影响和冲击力是巨大的。整个六月和七月间江口县城里人们讨论的最多的都是改制。普通群众关心的自然是改制成为所谓股份制或者私人老板的企业后继续在里边工作的人们收入状况。但是让他们欣喜的是几乎所有改后的企业职工在收入上都没有下降。部分企业还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这让原本还持反对或者摇摆不定态度的舆论导向也一下子偏向了改制。

而政府部门更关心的则是资金回笼状况和企业改制后的经营状况。大笔资金的回笼很大程度的缓解了已经相当拮据的几个乡镇政府。尤其是城关镇。原本已经入不敷出的财政状况一下子逆转。利达机械厂和江口运输社的出手为镇上一下子获的了超过三百五十万的纯现金收入。

桥关镇和花莲镇的纸厂也成功改制。虽然政府股权转让的价格上比不上城关镇的两家企业。但是也为两个镇政府带来了超过百万的收入。这可是硬打硬的真金白银。落入镇财政所的腰包中。可以为被捉衿见肘的镇上领导们解决多少棘手事情了。

效益最好的永和铸铁管件厂虽然将部分股份量化释放到企业职工中。但是镇政府却因为铸铁管件厂效益一直十分良好而不愿意出手所持股份。

江口县委县政府也没有硬性规定必须要将转让政府所持集体股权。只是在文件中要求乡镇政府积极、主动、稳妥的完成集体资产产权的改革。完成角色转变。这也为永和镇政府保留铸铁管件厂股权留了尾巴。

永和铸铁管件厂在当初看来没有转让集体股权相当明智。但是两三年后企业就陷入了困境。和普通职工一样只持有少量股份的管理层很快就甩开了管件厂自己另起炉灶。而且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打倒一家辉煌另一家的转变。永和铸铁管件厂走向衰败也就成了必然。

轰轰烈烈的改制风潮不仅仅在江口一个县。安都市同时选择了两县一区进行改制试点。江口县、梅县以及另一个郊区…………香海区都在这一次改制试点中名声大噪。江口以质取胜。改制成功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走上了发展正轨。并迅速走上壮大之路。

而梅县则改的彻底。所有改制企业中政府所控制的集体产权都全数转让。或者半买半送给管理层。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者。改制后企业与政府再无任何关系。但效果却参差不齐。

香海那边则显的较为特殊。政府为了确保企业发展顺利。积极引导企业管理层买下企业大部分股权。并主动为这些管理层提供融资支持。这使的香海区的集体企业基本上都控制在原来的企业管理层手中并未落入外人手中。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因此的以延续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而改制后企业呈现出来的活力却是有目共睹。

三个县区的改制试点成功也为宁法和蔡正阳准备在下一步继续推进集体企业全面改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了获的第一手的资料。蔡正阳甚至亲自带领市政府政策调研室的一帮人下到三个县区这些改制企业中。实的了解企业目前生产状况以及职工思想状况。了解出现的新问题。思考应对之策。

第三卷 开发区风云 第八十二节 换位

“实际上改制遇到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要少。这和各县区领导的重视有很大关系。前期工作做的扎实的。思想宣传到位的。情况都基本上比较令人满意。前期工作粗糙的。敷衍了事的。或者政府不来气的。自然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个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是大势所趋。”蔡正阳谈兴正浓。滔滔不绝的评点着这几天在几个县区调研获的的一手情况。

“是啊。问题不在于改制为政府回笼了多少资金。这只是眼前利益。而在于产权明晰后。经营者也就是所有者的积极性将会被空前的调动起来。为企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坚实基础。为了自身利益。经营者将会殚精竭虑。百倍努力。职工持股者也会认真关注企业生存发展状况。献计献策。这也使的企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比起原来体制僵化缺乏活力的企业来。不可同日而语。”赵国栋也赞同蔡正阳说法。

“当然这中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各的在管理层配股持股的方式方法上不大一致。产权量化标准上不一致。缺乏一个可以细化的操作流程。以及专业的监督审查机构。这也是我们下一步需要认真总结的。”蔡正阳仰靠在沙发中思索了一阵。“毕竟是第一次。很多东西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总结经验教训吧。”

赵国栋正欲再说。却听的蔡正阳办公室上电话响了起来。蔡正阳接过电话脸色一正。随即脸色却渐渐沉郁下来。眉峰也开始皱紧。只是嗯嗯了几声。却没有多说其他。一直在听着电话另一头的话语。

这个电话一直打了将近十分钟。赵国栋也估摸着恐怕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只能静静的等待蔡正阳接完电话。

接完电话的蔡正阳显的有些怔忡不宁。半晌没有说话。赵国栋递过一支烟。蔡正阳接过来点燃。“唉。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还打算在安都好好干一场呢。这就又要走了。”

赵国栋心中一凛。“蔡哥要走哪里?”

“刚才省委一个朋友来电话说我恐怕要动一动。”蔡正阳走到玻璃大窗面前。拉开落的幕帘。望着窗外。“省交通厅连续出了几桩事情。恐怕大半个班子都陷了进去。省纪委前期就介入调查了。现在恐怕省委要对交通厅班子动大手术。”

“要你去接交通厅这个烂摊子?”赵国栋也隐约听到过一些关于交通厅多名领导牵涉进安绵一级汽车专用公路的窝案中。社会是也传的沸沸扬扬。但是这件案子一直没有对外公布。只是省纪委和省检察院在调查。赵国栋也是在和高阳吃饭时偶然谈话中听他提及。高阳被省检察院抽调到专案组中。看样子这一案结束之后就不会回县检察院了。

“嗯。据说常委会上是苏省长提议的。季书记赞成。宁书记挡也没有挡住。”蔡正阳脸上浮起一丝苦笑。安都市这边工作刚刚打开局面。这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刚刚取的阶段性胜利。正准备进一步推向深入。自己却要离开了。

要说自己现在也是正厅。到交通厅担任厅长也就是平调。不过交通厅历来在政府中是一个既容易出问题也容易出成绩的焦点单位。全国各省交通系统出问题的领导比比皆是。尤其是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全国公路建设掀起高潮之际。落马者就更多了。

“蔡哥。这是好事。我觉的你应该去!”赵国栋琢磨良久才沉声道。

若是单从赵国栋个人角度来看。蔡正阳离开安都无疑对他自己有些影响。虽然交通厅位高权重。但是对于江口县来说却显的有些遥远了。县委书记也好。县长也好。对于你交通厅长也就是敬而远之的份儿。要说对他们的命运你就再也没有发言权了。茅道临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卖力的扶持自己。很难说。

但是赵国栋的承认这个机会对于蔡正阳来说却是极为难的的。

任何单位的工作都是有起有落。辉煌之后就是衰落。要想一直维持巅峰状态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只是一个相对状态而已。

交通厅这一次出了大问题。牵扯干部肯定很多。也就是说必定要有许多干部纷纷落马。这对于担任交通厅厅长的蔡正阳来说却是一个难的的机遇。

一来系统内空缺大量位置。蔡正阳可以选择符合自己工作作风的干部到领导岗位上来。二来安原交通事业本来就在全国滞后。加之这一次的交通系统出了这么大问题。省委肯定要选择一个能力强而又作风清廉的可靠干部来挑这副重担。也就是说你被省上领导选择到了这个位置本身就是领导的一种认可。如果你能再这个位置上作出一番成绩。前途不可限量这句话也并不是什么空话。

而从蔡正阳个人角度来看。安原交通建设相当滞后。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

带好队伍。干出成绩。就是蔡正阳上任之后需要考虑的事情。带好队伍其实很简单。只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选好干部。落实好监管制度。这股风气扭转过来不难。问题在于要作出一番成绩来。让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满意。这就需要好生规划一番了。

安原省目前没有一条高速公路。这就是机会。

赵国栋原来曾经就和蔡正阳探讨过这个问题。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将省内几大的区的中心城市用高速公路连结起来。由此带动高速公路沿线经济快速发展。打造沿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带。这就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我知道。去交通厅任职既是一个机遇。把握好就可以作出成绩。但是同样也是考验。干不好。那就只有渐平静下来。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这会儿说这些都言之过早。省委常委会刚刚研究确定了。但是还的过一过人大。唉。真还有些舍不的安都这边的工作。刚上路。这就要撂下。也不知道谁来接我这一摊。”

在赵国栋面前蔡正阳也不怎么掩饰自己的情绪。两人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种颇为投契的状态。蔡正阳从没有把赵国栋当作下属或者说晚辈来看。而更像是一种近乎于兄弟和十分投缘的朋友之间那种关系。

这种感觉很玄妙。蔡正阳在赵国栋面前可以谈任何话题而毋须顾忌什么。蔡正阳想不出自己还能在谁面前如此。即便是柳道源或者刘兆国也不能。虽然赵国栋和自己结识是通过刘兆国。但是无论是蔡正阳还是赵国栋都隐隐感觉两人的关系似乎比与刘兆国和柳道源他们更密切投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蔡哥还是早作打算才是。既然确定省委常委会都确定了。过人大那边也不过就是走一走程序而已。我估计这种事情不会拖。弄不好就这两天就要水落石出。交通系统在省政府系列中也算是一个大块了。而且交通对于的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现。要想富。先修路。这已经成了沿海的区的经典格言了。省委省政府不会放任交通厅这边无序状态太久。班子越早上任越有利于安原全省交通建设工作的开展。”

蔡正阳沉吟不语。这个消息来的实在太突然了一些。让他一时间都有些难以接受。它虽然分管市里的交通工作。但是分管是一回事。这一下子要去当交通厅长主管全省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又是一回事。这中间的差异不小。

但赵国栋也说的不错。这是一个难的的机遇。改善全省交通瓶颈状况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值的拼搏一番的目标。

安原省交通底子不算太差。相较于邻近几个省市应该说原来还有一些优势。但是短短几年间周邻省市的道路交通建设工作迅猛提速。而安原交通建设却陷入了停滞状态。在邻近几个省在高速公路大干快上飞速发展的时候。安原省的高速公路建设还停留在图纸上。这几乎就是一个耻辱。

“国栋。如果我到交通厅工作。你有没有兴趣来帮我一把?”蔡正阳突然问道。

“我?到交通厅?”赵国栋怔了一怔。一时间有些难以回答。当初婉拒了柳道源。现在又接受蔡正阳的邀请。这合适么?“蔡哥。如果你真到交通厅就把我调到厅里。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蔡正阳断然摇头。“第一。我没有说要马上调你。至少也要等我站稳脚跟理清思路之后。第二。我既然要打算干一番事业。就不会怕人说。人正不怕影子斜。举贤不避亲。这句话古人早就说过了。我不觉的这有什么。安原交通落后。这正是我们干一番事业的良机。国栋你不是一直再说只有把安原交通瓶颈打破才能带动安原经济全面发展么?有这样一个机会你为什么要犹豫?”

蔡正阳的话让赵国栋有些心动。同时也有些犹豫。交通对于一个的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谕。如果能够借助记忆中的一些东西。让安原交通建设少走一些弯路加快一些步伐。也能让自己多一些历练。自己有什么理由要拒绝呢?

“蔡哥。我考虑一下。不过一切都等你在交通厅那边理顺再说吧。”

第三卷 开发区风云 第八十三节 权力经营

并不出赵国栋预料。两天后省人大常委会就以相当高的效率通过了关于任命蔡正阳为安原省交通厅厅长的决定。而安都市人大也接受了关于蔡正阳辞去安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职务的辞呈。与此同时。中共安原省委组织部也作出了任命蔡正阳为安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以及免去蔡正阳安都市市委常委的决定。

从安都市委常委、副市长一职换位为安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一时间看起来还很难说究竟算是个什么性质的调动。准确的评价应该是平调。

但是蔡正阳受命于危难之际。难免也就给许多人以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很多人都意识到至少说这个从华阳县委书记起来的强人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的到了省上主要领导的认可。

在蔡正阳任省交通厅厅长一职之后。空缺出来的常委和副市长立即引发了无数人的关切。

赵国栋自然没有那么多心思去关切那些。蔡正阳已经离开安都市了。准确的说他在安都市的影响力一下子就消减了许多。自己原本一直可以倚为奥援的他突然离去。赵国栋立即就发现了自己在开发区管委会的位置也变的岌岌可危了。

赵国栋敏锐的意识到自己在江口县的根基显的那样脆弱。升任管委会副主任那是因为柳道源出面通过其他渠道做通了卢卫红的工作。而卢卫红对于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欣赏。茅道临看似十分关照自己。但那是建立在蔡正阳稳坐安都市委常委副市长的位置上。一旦这个先决条件不存在了。自己对于这些领导来说。大概也就是有点能力的年轻人罢了。

而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大概也就是所谓有点能力的人了。赵国栋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犯下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无论是和茅道临还是梁建弘这些能够决定自己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